第一篇:个人创业事迹材料
个人创业事迹材料
女摄影师的创业人生
——记路北区再就业先进个人***
父亲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我女儿是最好的”,xxx从记事起就记在了心里,也牢牢地刻在了她的性格深处。作为一个女人,她不求自己攒到了多少钱,住到了多大的房子,只是看到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她心里就感觉到了幸福的滋味。从一个陶瓷女工到拥有三个摄影店和一个药店的女老板,43岁的xxx心里一直践行着“要做,就做到最好”这个人生原则。
陶瓷车间里的“全活儿”女工
xxx16岁就顶工去陶瓷厂做了一名陶瓷女工。厂里8点上班,她6点
半就到岗,把车间里楼上楼下的地面全用水冲洗干净,把所有人的准备工作都做完。车间里所有的工种她都学会,哪个工种缺人,都是她顶上去,是全车间有名的“全活儿”。上班第一年她就是厂里的青年标兵,技术标兵。有人说她傻,xxx说多干点活,累不死人。也许就是这个朴素的信条一直支配着她的人生态度,她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干成自己想干的事。和好多女人一样,xxx喜欢美的事物,只是她的喜欢里带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执着。因为看电视剧“血疑”,她拼命地学日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将来有钱了去北海道看雪。
一个人的小照相馆
陶瓷厂的经营越来越困难,xxx一家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xxx13岁时,曾被父亲寄养在一位朋友家里近一年。那位朋友做过摄影记者,自己家里弄了个小暗房,冲洗黑白照片。小燕耳濡目染,喜欢上了那黑白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生。1988年的时候,听朋友说小
山那边有个哈尔滨来的男的专门拍明星照,那时这明星照还是个新鲜东西,她就约上朋友一起去。回来后她心里琢磨着,那人画的妆还没自己画的好呢!想到哪就做到哪儿,她借了个照相机,给三个小姑画好妆,开始练拍明星照。边拍边记录,每张都记录下角度、灯光等,从1千瓦的灯泡,到热光的碘钨灯,换了又换,最后才比较出哪些是自己满意的。
糟蹋了一百来个胶卷后,她觉得自己摸出了些门道。1988年五一,她借钱在自己所在的河北一号小区里开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馆,主拍明星照。刚开那几天一个顾客也没有,她心里小鼓直敲,又急又盼又怕。急的是没人光顾,盼着顾客上门,又怕自己技术不好砸了锅。直到战战兢兢地拍完两份,反响竟出奇地好。上门来的顾客越来越多,有一阵都排起队来,一直排到小店的门外,那阵容在小区里也算是一道风景了。
除了丈夫下班后帮帮忙外,照相馆
从接单、化妆、照相到洗相,全是xxx一个人的事,有时洗相一直洗到凌晨四点。因为勤奋,因为找准了顾客的口味,在小照相馆开业后半年多的时间里,xxx就把借的钱全还上了。此后的日子里,这个小照相馆不仅使xxx家的经济摆脱了困境,也为她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方向。
四个店的女老板
说起来xxx最初搞的是艺术摄影,这就要求摄影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审美素养。xxx虽然高中没毕业,但她学习能力很强。北京的摄影大师云集,xxx虚心向他们学习,参加各种讲习班和各类影展,结识了很多大师级人物,为她的创作提供了源泉和后盾,使她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为了提高审美品味和化妆技巧,她还参加服装设计的函授学习,没有参加毕业考试,只是为了学到实用知识。
xxx的心思很细,很灵活,她想尽办法拓展生意。她们为给孩子照满月
相的客户提供上门服务,背上沉重的照相器材,拿上道具,爬几层楼梯,累得满头大汗。这样她的顾客从百天一直拍到高中毕业的都有。她还为孤寡老人上门拍照,应老年公寓的老人们的要求免费服务上门。她凭借自己的热心、真心和耐心在小区里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一个小照相馆立稳了之后,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xxx又开了两家分店,现在形成了专门的宝宝店,专门的证件拍照店,专门的写真婚纱店三个店面,再后来她又帮丈夫开了一家药店,经过十几年的积累,xxx已从一个陶瓷女工变成了四个店的女老板。
现在随着数码相机在家庭生活中的普及,xxx说她认为影楼已是“夕阳产业”,她又琢磨着拓展新领域,先开的药店,就是个尝试,接下来她又筹备开个女子养生馆。
我有事业,我幸福
xxx说自己跟一般人不一样的
地方就在于:一般的女人都喜欢攒钱,买大房子,她却不同。她说她不攒钱,一有了钱就想投资到自己的生意上,脑子里一门心思想的都是怎么把生意做大,做好。她说到现在一家人还住在结婚时住的边三室里,她倒不觉得什么,只要见到自己的生意红火她就开心了。
有一阵数码摄影在店里非常火,眼看顾客排着队等拍照,一台机子不够用了,xxx当机立断,取了钱就买回一台价值一万多元的数码相机来同时为顾客拍照。她说钱只要是投在她的事业上,就不会有丝毫吝惜的感觉。
不仅有事业成功的喜悦,还有顾客为她带来的感动,更让她觉得珍贵。有一年她不小心摔倒了,骨盆两次骨折,一位顾客竟上门去看她,拿的鲫鱼往盆里一撒,活蹦乱跳地游了满满一盆,当时她的泪就笑着流下来了。
有位马大爷每年都会去她的店里拍照,如顽童似的老人家,带着顶鸭舌帽,每次拍完,他会从口袋里摸出一把
口琴,咿咿呀呀地吹起来,琴声里流淌着老人心中的欢乐,xxx的心里也被深深感染,她陶醉在老人的欢乐中。她悟到了一个既简单又真实的道理,那就是为老百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最快乐的事情。
要事业,更要家庭
xxx说作为一个女人,事业成功了,家庭更容易出现问题,但她一直恪守着这样一个信条,家庭幸福了,才是一个女人完整的幸福。
因为业务和学习的关系,她在北京有好几次发展的机会,但她考虑再三都放弃了。她说:“夫妻分居久了,会影响两个人的感情,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不能去。”有时为了生意扩张的问题,夫妻俩也经常会发生争执。xxx说她的底线就是丈夫那句话,“你要实在想做,咱们就离婚!”说到这儿,xxx哈哈一笑,“到了这种时候,我就退步了”。遇到那种丈夫不支持,但又不死劲反对的事情,xxx就想法让丈夫同意。为丈夫揉揉
肩,做顿好吃的,慢慢地丈夫就抗不住,又伸手帮她了。在事业上丈夫的想法能跟她同步的时候,她会觉得格外开心。
儿子从小就就贪玩,从他上小学起,每天下午xxx都要去学校,一是接他,二是问老师留的什么作业,然后回家看着他把作业完成,儿子就是这样被她一手带大的,母子俩的感情格外地好。
不仅做贤妻良母,xxx和丈夫还是父母所有孩子里面最孝顺的。父亲生病住院了,不管多忙,xxx和丈夫一直坚持陪在父亲身边服侍。丈夫每次给父亲买回三种饭菜,父亲说吃不了多浪费,丈夫说不多买几种,我怎么知道您老人家喜欢吃什么呢?父亲同病室的病友都夸他有个好女儿好女婿。
有天傍晚,丈夫推着父亲在体育场遛弯,xxx在一旁坐着,眼睛眯起来看着他们。父亲银色的头发在晚风中飘浮,丈夫轻轻推着轮椅,迈着缓慢的步子,夕阳映照下,是一幅镶着金边生动
的亲情剪影。
第二篇:创业个人事迹
大学生创业的典型
2011-12-19 10:36 来源:阳光巴士创业网 作者:..点击: 333次 一般人眼里,创业者和老板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在80后创业者的口中却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不是老板,我们是创业者。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刻。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创业是大学生突出重围的一条新路。孙东明就是这样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典型。一年半过去了,从
一般人眼里,创业者和老板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在80后创业者的口中却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不是老板,我们是创业者。”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刻。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创业是大学生突出重围的一条新路。孙东明就是这样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典型。
一年半过去了,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经理,他们三人创建的上海复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发展到了10名员工。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坚信:创业的经历受用一生。创业开始,孙东明他们还是以为创业和上班一样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但是很多时候,想象中的东西与实际都是有差距的,有时这个差距还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公司成立之初,三个年轻人制造出的产品是以实验室的要求为标准的,大家觉得实验室里成功的东西就应该是标准的。但产品给客户后发现,实验室的标准与客户的要求存在着巨大差异,于是要重新返工、修改;还有,由于公司管理制度不健全,两名员工的流动就造成整个工程的停滞,为此,其余的人不得不加班加点,焦头烂额最终才按期交货。
说创业不辛苦,那肯定是骗人的假话。三个年轻人在创业之初就已做好能吃苦,肯吃苦的打算。公司成立一年半来,每天三人都要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工作到晚上十点多。“不能吃苦的人很难做好自己的公司,特别是刚刚创业的青年。公司成立之初,我们三人除了在教室上课,就是在公司的实验室,每个电路图都要修改很多次,实体也要调试多次。”
有一次,公司收到一家公司的设计订单,但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完成,3个人当时硬着头皮接下来,不分昼夜地奋战在实验室,一人设计,一人制造实体,一人调节实体,连熬了6天,终于完成了任务。订单完成后,看着一个星期留下的满屋快餐盒、方便面和矿泉水,3个人如释重负地笑了。
现在,三人最大的愿望是将公司做大做强,但是他们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一直很低,也许我们的创业项目也会失败,会被市场淘汰,但相信这段创业的经历会让我们受用一辈子。”
第三篇:个人创业主要事迹
个人主要事迹
进入大学转眼间已一年多了,在北华大学一年多的学习生活里我感到十分快乐。因为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如何在领导和老师的关注与支持下不断成长,不断将自己锻炼成社会的有用之才,也令我切身体会到这一段还在继续而又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大学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是即快乐而又有意义的一段人生行程,因为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将自己大胆的想法付诸于实践。
这是一段赋有记念性意义的人生,这是一段赋有坎坷而又辉煌的路程。因为你在北华大学师范分院,这里的领导和老师会给你足够的空间和舞台来支持你的梦想,让你将梦想的种子变成丰硕的果实。
说道个人事迹我觉得我的个人事迹真的不值一提,因为那些无非就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助人为乐,爱劳动,服务同学等等。
初到大学的我迎来的第一节课就是军训,现在想起依然在脑海里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一段令人感到甜美的回忆,虽然在当时看来那是一段地狱般的生活,但正是那段长达半月之久的严格训练让我磨练出坚强的意志。作为班长的我在内心时刻告诉自己你是班长你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记得在那个炎热的夏天里,在同学们训练的草地上,当时一个高高壮壮的我也耐不住太阳的毒烤有些眩晕,但是作为班长的我必须要负责:帮同学们抬水;看到谁身体不适了就慰问;看到同学坚持不住了就要做思想工作。记得当时我们帮有一位同学,她身体微胖可是体质不好,在站军姿是晕倒在地。那是我也晕晕的,但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于是冲了上去于老师打好招呼,背起她就奔向了医院。看到同学慢慢的醒过来我很欣慰,但是得知她康复的同时我却倒在了地上。这是过后同学们好星斗很支持我。就这样我不断以实际行动鼓励这大家坚持,也因此同学们团结互助,我们班在全院军训阅兵式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来到吉林我觉得这里全是美。因为吉
林市位于松花江下游城市沿江的两岸建设、放眼看去有山有水、尤其是冬天更美,每隔几天就下大雪,站到高处往下看一座银色的城市映入眼帘,他的美犹如天堂。但在美的同时也给我及我的团队带来了一场又一场艰苦而又漫长的清雪工作。
我们都知道几乎在所有的师范院校里比例男多女少,每当下大雪的时候我在领导和老师的指示下,带领我们班同学开始进行清雪任务,但工作量之大,难度之艰难不亲临现场无人知晓。由于我们负责的是校园道路清雪工作,我们每天早晨必须在7点30分之前完成清雪工作,否则人和车一走清雪就更困难了。也就是说每当下雪的时候我必须在冒着零下20多度带领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将清雪工作完成;刚开始还能按时完成任务,但后来有很多同学都起不来,因此我带领的这支清雪队也由原来的30几人缩减到10几人,有时甚至只有2、3人。这件事的状况让我很棘手,我思量着怎样才能将队伍壮大,能让全院的师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呢?后来我一个一个同学的找谈 话,了解他们的心声,告诉他们为大家服务是件快乐的事,你自己也会在劳动中受益。一开始有的人会给个面子支持我的工作,但还是少数。后来也许大家被我日复一日的坚持劲感动了,渐渐的就都回到了这个勤苦但光荣的团队当中。战斗力有明显增加,我的工作也顺利了许多;由于清雪任务是以系为单位再分到各班,我们是大专院校,大三的学生已基本退校,大二几乎男生都是走读,他们所在的班级每次几乎都不能按时完成清雪任务,于是每当我们班级完成任务以后,我就号召同学加入系里的其它清雪工作,这种助人行动更激发了同学的工作热情,又是我们完成早,几乎将他们的清雪任务全部完成,就这样我及我的同学在辅导员的指示下出色的完成了校园清雪工作,并多次被系领导、院领导表扬为先锋模范队伍
是领导和老师给了我一次又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在不经意间磨练自己、锻炼自己、成长自己。而我也因得到各种锻炼的机会自身素质也得到明显的提高。为此我觉得我自己也有信心完成自己内心的目标,也有能力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多年来由于家里人多地少,收入有限,虽然上学一直十分艰难,但苦中有乐、我一直热爱学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
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与工作上的历练,已让我认识到人生不能没有方向,没了方向也就折了翅膀。正可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怎能算是个好士兵,平日在校园的生活中我发现同学照相、复印等极不方便,而且价格昂贵,由于自己以前学过照相和复印工作,我忽然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来服务同学。
于是我找到我的辅导员说了我的想法,在导员的大力鼓励支持下,还给我介绍一位教我电脑技术的老师,这也为我后来扩大创业范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
创业之初,我只有一个小心的相机(已下线的老式相机)和一台从废品收购站低价 买回的复印机,就这样我在领导和老师的鼓励下开始创办我的光影工作服务社,至此我开始为全院同学服务,由于学校闲置房屋有限我的创业之初一路走来可谓酸甜苦辣、十分坎坷,曾几次面临创业失败的困境。记得创业之初,那些复印的费用都是我一人承担,本来家庭就不富裕的我,为了支撑这个创业社只好省吃俭用捡钱攒起来维持。后来领导看出了我的难处,就鼓励着我,在鼓励下我的信心倍增。于是我为了宣传我的创业社就免费给各个班级都复印了“课程表”,每个班级发10张,还在上面留了联系方式。即让同学们免费得到了“课程表”又宣传了我的创业社。慢慢地我的创业社在全院同学中传开了,有许多的同学都到我这里来复印或洗照片。于是我的复印社就在院里站住了脚,我也因此维持了生计,帮助父母减轻了负担。创业社的共创办是我人生的一件最快乐的事,因为我在其中得到锻炼的同时也给同学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条件。
虽然在创业之初我十分困难,以小米加机枪的老式设备,和外界商家分享市场,但是我以最优质的服务质量、最便宜的价格赢得同学的认可也赢得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现在我的创业社已转变成现代化设备,完全有和外界商家抗衡的实力,但我依旧以最低的价格服务同学,便利全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我的创业社又免费为校内大型活动制作海报、照相等。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深深记得在我创业之初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帮助与支持,还有就是我以最老式的设备同学能够信任我支持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一路努力一路发展,如今我的创业社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我会再接再厉。创业一年来,一路走来可谓有苦有甜,但我觉得如果没有领导和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成功对于我来说真的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即,而这一切的一切也许在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一定会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也必定会成 为我未来创业之路成功的重要基石。
黄喉拟水龟 http://
nbtdvf39hgnty7
第四篇:退伍军人创业个人事迹[模版]
退伍军人创业个人事迹
--记汶上县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经理王新风
在“儒释圣地,佛都汶上”,提到王新风和“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称之为物业服务界的领航者,广大业主的贴心人,业主权益的保护神。
1970年8月出生的王新风,1989年3月应征入伍,来到武警江苏总队徐州支队,走进绿色军营。自1990年8月起,历任副班长、班长、总队军事教练员等职,1991年8月入党。自入伍以来,他始终把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技能为标准,刻苦训练,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1990年10月被武警江苏总队评为“神枪手”“擒敌技术能手”,1990年10月获得武警江苏总队射击比赛个人第一名,1990年11月参加武警江苏总队军事业务比武中夺得“八一式”自动步枪和“五四式”手枪射击总分第一名的成绩,1991年6月被评为“擒敌技术”、“ 单兵捕歼技术”、“器械体操”三项一级四会教练员,1992年4月武警江苏总队第二届军用枪射击比赛中,荣获“五四式”手枪慢速射项目第五名、快速射项目第八名的成绩。1990年5月被徐州支队团工委评为优秀共青团员,连年被大队、支队评为优秀士兵、授予嘉奖,获得支队嘉奖三次、中队嘉奖四次、1990年底荣立三等功一次。经过部队大熔炉四年的锤炼,于1993年退伍回乡,被安置在汶上县房地产管理局工作,1996年被任命为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副经理,2004年担任经理,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
创业艰难挑战多,王新风上任之初,在当时的汶上县,物业管理为一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全县没有规模小区,还未形成规范的物业服务市场,整个物业公司管理着三个小区,总面积不超过五万平方米,几乎没有固定资产。王新风担任经理后的第一件事,首先配齐了一个以全部为退役军人组成的强有力的公司领导班子。王新风带领大家立志干一番事业,闯一片天地。尤其是他担任公司经理以来的十年间,汶上县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不断滚雪球前进,持续发展壮大,现已在当地形成一定规模和实力,成为全县物业管理行业的龙头企业。身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企业掌舵人,他以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目标,秉持“业主为上帝”“服务为天职”的企业宗旨,带领大家创新思路、打破常规、务实奋进,引领着全县物业管理发展的新方向,创造着汶上物业服务新奇迹。
王新风是一个个性鲜明、胸有韬略的人,他秉承了部队的优良作风,以军人特有的果敢、坚韧的作风不断去实现自己一个个既定的人生目标。选准了的事就一干到底,干必干成。2008年初,他与公司一班人经考察论证、不懈努力,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破天荒、第一次承接了汶上县第一个规模住宅小区——长乐湖花园小区,设立了物业服务中心,全方位为小区提供服务。物业服务工作千头万绪、非常繁琐,王新风带领广大职工,一切从头学起,从零做起,肯于吃苦、善于钻研、周到服务、精细管理,使公司不仅在做好第一个规模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工作中旗开得胜,一鸣惊人,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业主的一致好评,而且接二连三地又陆续承接了一个又一个规模住宅小区和政务办公区,企业由此步入良性发展的新天地。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以住宅小区、政务办公区、医院物业项目专业化物业服务为主,包括专业保洁、保安、便民维修、绿化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服务。在提供优质常规服务的基础上,还开创了行政事业单位驾驶员代聘、餐厅食堂管理的劳务代理等特约服务在内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向广大业主提供管家式服务,让业主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物业服务给他们带来的方便与温馨。
由于公司有退伍军人多的优势,王新风带领广大职工继承和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秉承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为业主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从事物业服务多年来,王新风始终对业务精益求精,对业主热情周到,为业主提供全方位服务。公司目前在管项目近二十处,楼盘多、任务重、管理难度大。对此,他狠抓规范化服务,对员工实行军事化管理,依据《物业管理条例》和《山东省星级物业服务规范》依法依规进行服务,对员工实行“四定位一考核”,即定岗位、定责任、定标准、定奖惩,成立物业服务质量督查小组实行量化考核,把职工利益与服务质量紧紧联系在一起,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业主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他管理严格,但不专横,待人友善,却不放纵。工作中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以制度约束大家,在员工心目中不仅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还在管理服务中不断发现和培养重用人才,公司现任副经理郭磊于2001年退伍,政治思想积极,工作作风过硬,安置在物业公司,经过两年的锻炼和培养,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在广大职工中脱颖而出,王新风慧眼识才,报房地产管理局批准,任命为公司业务副经理,随后陆续任命十多名退伍军人为项目经理。公司发展了,不忘回报社会,先后接收安置退伍军人36人,接收安置80余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为政府分忧解难,缓解安置压力。
耕耘自有收获,付出必有回报,汶上县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承担有规模的服务单位20余家,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年经营收入达400万元,创利税30余万元。公司现有员工240多名,考取“物业管理师” 7人,持国家住建部颁发的物业经理岗位证书31人,特种设备操作证书26人,有各类技术人员40人。公司在管的项目中一个获“省物业管理优秀项目”、多个获“市级物业管理优秀项目”“绿化先进单位”、“市平安小区”、“运河杯优秀项目”等。公司被授予“县文明单位”,连年被县房地产管理局授予“先进企业”、“先进党支部”等光荣称号。王新风本人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先后被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奉献精神,展示了新时期企业代表人士、优秀退伍军人的美好形象,动人风采。
第五篇:创业事迹
——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冯仁彬创业事迹 学员档案:冯仁彬,男,山东省滕州市木石镇独后村人,初中文化,2005 年进入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厨师专业学习,现任滕州市木石镇独后村农家小院炒鸡店老板,年收入50 多万元。没有实现自己从小树立的大学梦,初中毕业以后他觉得自己梦想破碎,每天情绪低落,也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条条大路通罗马”,他在家人的引导下进入厨师行业,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扇门。回首冯仁彬的人生经历,他曾经在饭店后厨给人打杂;曾经进入正规院校接受培训;曾经回家创业,却又屡屡受挫……在这期间他愈挫愈勇,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地锅鸡”。蓝翔技校教会他技术 初中毕业后,冯仁彬没有考上高中,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跌入了低谷,没有了方向可寻。他眼含泪水,问自己的父母他到底应该怎么办。父母看到孩子的现状,也是有些苦恼,他们四处打听,终于给他寻得在饭店跟着师傅打杂的工作。迷茫中,他似乎有了新的方向。然而,“工资太低,学不到系统的技术,哪能够养家糊口呀”,于是,冯仁彬有了学习技术的想法。“我可要好好选一所学校学技术”,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我认识了好多同学,有了自己佩服的老师”,决定在蓝翔技校学习,仿佛给冯仁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冯仁彬的印象里,自己的厨师老师技术精湛,厨师车间总能见到他身穿厨师服,头戴厨师帽,拿着重重的锅,在灶台上蹿起几尺高的火苗,掂来掂去。同学们初见这个场景就会不由自主地喊“哇,厉害”,心里想着自己也要学会。蓝翔技校实行出了名的军事化管理模式,冯仁彬起初不习惯,想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我不得不佩服我的老师,他天天找我谈话,给我鼓励,再淘气的心都会被他软化。” 老师严格要求,他不止讲解菜的做法、成本预算、切配、营养搭配等,还训练刀工,从切土豆丝、萝卜丝开始。晚上,冯仁彬经常在车间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厨师技术在毕业时已获得老师的赞扬,成为优秀毕业生。“短短三个月,我学会了很多,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的基本功练得很扎实,刀工更是不在话下”,冯仁彬道出了自己的喜悦。创新做法得到了老板肯定 冯仁彬毕业后,来到青岛胶州市的一家星级酒店上班。没有社会经验的他,认为只有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为以后铺好道路。“每月工资600 元,干的是后厨工作”,短短十几个字,道出了他刚毕业的现状。他每天勤勤恳恳,仔细研究菜品的做法,不时融入自己的想法,对菜品进行创新。他的这一做法得到了老板的肯定,顾客的认可度一步步提高。“其实能够得到肯定,是我最高兴的事情”,说这句话时他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一年之后,他跳槽去了另一家酒店,负责酒店的凉菜。他的思路越来越开阔,想法也越来越多。“厨艺逐渐成熟,经验逐渐积累,人脉逐渐拓宽”,这时他决定自己创业当老板。经常以顾客身份到一些饭店学习2008 年,冯仁彬回到自己的老家木石镇独后村,想着创立属于自己的店面。他翻阅资料,考察地形,确定经营范围,他不想做一些普通的菜品,去复制别人的套路。冯仁彬最拿手的菜肴就是做各种鸡,他想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恰巧当地有现成的笨鸡,他就急中生智抓住这个点做起了自己的“特色地锅鸡”。创业初期是最不容易的,店面装修、水电、房租、人员、菜品等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亲力亲为,而且还需要资金。他东借西凑加上自己积累的钱,好不容易凑足了四、五万元。他本以为自己的事业会一帆风顺,顾客会大量地上门光顾,结果每天店里都是空荡荡的。冯仁彬每到晚上都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琢磨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眼看着这四、五万元就要化为泡影,他一下子瘦了很多,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时连房租都挣不出来。他便以顾客的身份去一些饭店学习,品尝他们菜品的味道,观察他们经营的方式。很快他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改进,菜品的味道更加适合大众,价格也有所降低,还经常搞优惠活动。这样顾客渐渐多了起来。“他家的地锅鸡是最好的” 2014 年春节后,他把饭店搬迁到了交通便利的工厂附近。这家饭店面积300平方米,叫做“农家小院炒鸡店”,主营家常菜和特色炒鸡,客源主要是私企老板、工人。他认为现在这家店生意好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菜肴独特,服务到位,价格优惠。“他家的特色地锅鸡很入味,是我吃过最好的地锅鸡,每次聚会都到他的店里来”,一名顾客告诉采访人员。听到这些,冯仁彬遮不住脸上的笑容,笑着回应:“谢谢您对我厨艺的肯定。” 冯仁彬用“特色”创立了自己的事业,是“特色”助他登上事业的高峰。这么多年来他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顾客群。对于未来,他想继续扩大店面规模,让自己的特色地锅鸡更加有“特色”,赢得更多顾客的光临。还没有踏入而立之年的冯仁彬,生活得很滋润,年收入五十多万元,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财富。相信未来,他的生意会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