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常见问题及措施
摘 要:雷电天气是属于我国自然灾害中比较严重的灾害,雷电天气的发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天气变化快且出现多种异常的情况下,雷电现象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为减少雷电天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威胁,必须对防雷工作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和控制。
关键词:气象防雷检测;常见问题;措施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迅速蓬勃发展,城市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运用实践,尤其是在城市发展中随着城市建筑越来越多,导致气象雷电灾害带来的影响随之变大[1]。因此,主要对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目前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设备缺乏管理
在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最核心的工作要点是以服务为根本宗旨,要求对气象防雷工作具有非常专业的技术能力,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能力。但当前,我国在气象防雷检测的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气象检测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检测单位对防雷工作的有关性质和防雷理论知识欠缺,缺乏专业的防雷工作的技术能力[2]。同时,在工作中还存在没有足够的责任感。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是防雷检测工作不能按照要求和标准达到预期的检测效果。同时,还存在气象防雷的相关检测设备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导致工作人员在进行正常气象检测时常常因为设备仪器的不佳使得检测效果较差甚至会导致检测失真的后果。这些问题最终会拖延整个防雷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2 防雷检测技术的相对落后
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利国利民工作,要进行防雷检测工作,必须按照严格的检测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但目前,由于我国气象局存在技术上的相对落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和水平。同时,在气象检测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也还存在欠缺和匮乏,使得气象防雷检测工作在技术上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和发展,导致目前我国的整体防雷检测工作都得不到高效、高能的顺利开展。1.3 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有关政府对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重视力度还不够,使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都还有待于更好的完善。这种法规和制度的欠缺,所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缺乏执法意识,导致普通居民以及企业单位在防雷工作上认识不足,并对依法行事的办事原则有着较为单薄的认识。甚至部分单位从来没有对防雷检测引起过重视。相关执法人员因为对气象工作认识都属于比较基础性的,所以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对防雷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2 如何解决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
2.1 通过制度的管理来对气象防雷检测工作进行完善
面对当前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存在的规章制度的不完善问题,甚至包括气象检测工作不够专业的问题,都应该提倡两手同时抓的方式。首先需要政府给予在气象检测工作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并带头引导对气象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宣传防雷检测工作的相关知识内容,加强壮大气象检测工作团队的力量,让普通老百姓和各大企事业单位更加客观的对气象检测工作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了解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人员有着必要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气象防雷检测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效率和效果。2.2 优化更新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相关技术 2.3 加强对气象防雷工作的知识宣传力度
随着雷电灾害与人们生产、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必须建立对气象防雷工作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不能认为装有避雷针就可以没有雷电灾害的发生。避雷针只是作为防雷避雷最初级的一个避雷装置设备,不能够有效对雷电的预防检测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对气象雷电灾害的技术分析,加强防雷工作的宣传力度,将雷电灾害发生的危害影响拓展延伸到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人员的日常宣传工作中去。
第二篇:江苏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徐州防雷检测
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006年7月28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气象灾害防御活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海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热带气旋(含台风)、暴雨(雪)、雷电、寒潮、大风、干旱、大雾、高温、低温、龙卷风、冰雹、霜冻、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气候造成的灾害。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防御,是指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和减灾活动。
第四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以下简称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警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雷电灾害防御等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林、水利、海洋与渔业、建设、交通、安全生产监督、公安、民政、卫生、广电、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及海事等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地方气象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地方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地方财政预算,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并根据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和有关规定增加资金的投入。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增强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二章 防御规划与组织实施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发展和改革部门、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当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本地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气象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气象灾害防御的目标和任务;
(三)气象灾害防御设防标准、关键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
(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和部门职责;
(五)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的性质和等级,应急组织指挥与应急联动体系,相关部门职责,监测和预警机制,应急启动、响应程序,应急保障和后期处置,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第八条 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根据气象灾害的具体情况,启动或者终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对气象灾害风险作出评估。
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和程序,由省发展和改革部门会同省气象主管机构制定。
第十一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交通、公安、国土资源、海洋与渔业、海事等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专业气象监测网络和灾害预警系统,为道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和作业安全、地质灾害防治、渔业生产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应急救援提供气象保障与实时服务。
有关部门应当在气象灾害易发地段,设立警示牌。
第十二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农林、水利等部门,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体系,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安全气象预警系统,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第十三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与卫生、环保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健全气象环境变化对疾病、疫情、环境质量影响的气象预警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第十四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特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为组织减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气象灾害的性质和等级由气象主管机构确定并公布,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确定并公布。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抵御重、特大气象灾害时,应当根据灾害危害程度采取停工、停业、停课、交通管制等必要的紧急措施,动员社会力量抵御重、特大气象灾害,避免和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和解除前款所列紧急措施时,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民政、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时组织开展救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救灾、减灾机构实施的救灾、减灾措施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气象灾害救助活动。
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气象灾害互救活动。
第十七条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因气象因素引发的农林业病虫害、地质灾害、洪涝、海洋灾害和森林火灾、城市火灾、积涝、酸雨、大气污染等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第三章 监测与预报预警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组织建立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监测网络。
气象灾害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包括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水利、环保、民航、盐业、农林、交通、国土资源、海洋与渔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所属的观(监)测台站、哨点。
第十九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应当向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与气象有关的大气、水文、海洋、环境、生态等数据信息。
气象主管机构对气象灾害网络成员单位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实行统一监督、指导。
第二十条
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气候警报,由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规定的职责和预报服务责任区统一发布,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预报超出预报服务责任区的,应当使用所跨责任区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实时气象预报。
第二十一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警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通报相关防灾减灾机构和有关部门。
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加强对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科学技术研究,提高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服务水平。
第二十二条
在可能发生气象灾害时,有关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应当进行加密观测;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组织跨区域预报会商和监测联防,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第二十三条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和互联网等各类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与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的协议,准确、及时传播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或者气象预报节目。
前款规定的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收益的,应当提取一部分支持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第二十四条
广播、电视气象预报节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制定的节目播出的标准规范。
第二十五条
具备实时传播能力的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在接到重大或者突发灾害性天气气候警报信息后,应当即时插播或者增播。
第四章 人工影响天气与雷电灾害防御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灾减灾的需要,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及时开展增雨、消雹、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气象主管机构根据气象灾害监测情况,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所需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承担。
公安、民航等部门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第二十七条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遵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并向社会公告。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导致的意外事故,由批准该作业方案的人民政府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 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公共场所易遭受雷击的设施,以及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其他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应当安装雷电灾害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十九条 防雷装置检测和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应当取得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书。有关资质申请的程序、条件、时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雷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经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交付施工。
防雷装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核同意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并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防雷装置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气象主管机构验收;验收不合格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建设单位申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应当向气象主管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书、设计核准书、竣工图及其说明材料;
(二)防雷工程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
(三)省气象主管机构出具的防雷产品备案材料;
(四)防雷装置的检测合格报告。
第三十二条
防雷装置的所有者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的维护、保养,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实施定期检测。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计算机机房、加油站等场所和设施应当同时进行静电检测。
防雷装置检测不合格的,检测单位应当在出具检测报告的同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抄送气象主管机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责令防雷装置所有者限期整改。
第五章 设施建设与保护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需要建设应急移动气象设施,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城市市区规划设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播发设施。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和人口密集的旅游景点等场所,应当具备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条件。
第三十四条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气象灾害专业防御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
高速公路、大型桥梁等基础设施按照建设规范要求必须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应当与项目同时建设。
第三十五条
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以及其他监测网络成员单位的气象观(监)测台站的站址及其设施应当保持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擅自移动。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划定本地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区域,并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当地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区域和标准,送当地发展和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和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备查。发展和改革、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在审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域内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求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
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建设。
第三十七条 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责任人必须按照标准及时整改。无法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应当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建设符合标准的探测场地及相关基础设施,有关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必须迁移气象台站或者其气象设施的,拆迁人必须报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批准。迁移、重建气象台站或者气象设施的费用由拆迁人承担。
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进行对比观测,对比观测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法律和本条例规定,不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擅自确定并公布灾害性天气气候性质、等级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造成不良后果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监测网络成员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不向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与气象有关的大气、水文、海洋、环境、生态等数据信息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会同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并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交付施工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防雷装置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竣工验收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拒绝进行防雷装置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不合格,经气象主管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不具备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或者超出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范围从事检测、设计、施工活动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各级广播、电视台站拒不插播、增播重大或者突发灾害性天气气候警报的,由主管机关或者所在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四条
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必要措施、履行有关职责的;
(二)因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的;
(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防雷检测工作个人总结
防雷检测工作个人总结
防雷检测作业是各级防雷检测机构的主要工作,本文是防雷检测工作的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防雷检测工作个人总结一:
我于20xx年十一月进入XX市XX防雷工程有限公司工作,转眼间已经快两个月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我学习与了解到了不少自己以前从未涉及的知识,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我是于20xx年大学毕业的,刚毕业的时候,我也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迷失在找工作的潮流中,也曾四处碰壁过,所以我很珍惜我这次的工作机会,虽然我现在的工作与我所学的专业不相符但是这是一次提高与锻炼自己的机
会。
刚来公司时我什么都不懂,听着同事们在讨论着工作的种种时我却插不上嘴,而对于“防雷”这个名词是很陌生的,甚至连他们说些什么我也都莫名其妙,我也就只能在旁边默默的听着,我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便在工作中积极融入到大家中去,在工作之余呢多看一些相关专业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使个人能力逐步提高。只有通过认真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成为行家理手。
由于刚来公司我还是一个新手,好多的问题我都必须向老同志请教,而同事们也会不厌其烦的向我解释,并教我一些工作的方式与方法,来提高工作的质量。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在各位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较快地适应了工作。而在我们工作中遇到难题或出现错误时,我们的上级领导也会耐心的给我们讲解,避免我们在下一次的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错误。在我们小小 的办公室里,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经常充满着大家的笑声,我们就像兄弟姐妹般互帮互助,让人没有任何的拘束感。
现在我在公司主要负责资料的整理与一些其他的工作,虽看似简单但实际不容忽视虽然偶尔会觉得有一些枯燥,但我想这肯定的暂时的,会随着我经验的不断增加与专业知识的丰富而深入到其他的工作中去。还记得有一次领导问我“看着其他的同事可以随意外出跑业务,而我只能呆在办公室,心里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其实要说没想法是不现实的,我也想像其他同事一样,可以出去接触一些不同的人和物,也可以去工地看看去学学,但我知道自己经验尚浅,连自己最基本的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怎么能去要求其他的呢!而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我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量扬长避短发挥自己优势努力做到最好,就像我们的团队理念一样“不做木桶最短的边”。
俗话说:“点点滴滴,造就不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办公室是枯燥的还是多彩多姿的,我都要不断积累经验,与各位同事一起共同努力,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过去的成绩和掌声是否依旧会伴随我们一路前进,取决于我们是否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勤勉严谨的敬业精神,我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必能创造效益,必能使公司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下开拓出新的局面。
20xx年即将过去,20xx年即将来临。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我决心再接再厉,使工作更上一层楼,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更好地完成工作,扬长避短。成为一个合格的防雷工作人员。
防雷检测工作个人总结二: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我中心在本主要做到以下工作。
一、能认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党的十七大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
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立足岗位,争创先进科室,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二、认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业务学习,巩固和进一步全面掌握有关防雷规范和技术规定,服务社会,用于提高社会效益和本单位的经济效益。
三、树立为民服务思想、建设清廉、高效的工作作风,踏实做好防雷工作。
1、在全市开展的防雷设施安全检测中,业务上能熟练掌握相关防雷知识、技能和技术,工作上能吃苦耐劳,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最高按收费标准收费,绝对不能存在超标准收费,并要求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对于困难企业,我们尽量减少收费,但是检测质量不放松,牢固树立人民服务、质量第一的思想,检测了400余家单位,到帐数为46万余元,为提高社会效益和单位的经济效益,减少雷电灾害作出应有的贡献。
2、在防雷施工方面,因地制宜,严格按照技术标准作业。
3、认真做好建(构)筑物防雷工程监督验收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能积极主动联系,做好台帐,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首先从思想上强调服务理念,做好甲、乙双方工作,无偿提供业务指导,提高施工人员素质,能按图要求、监督甲、乙双方进行防雷施工,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始终把好质量关,尤其是我市投资几十亿圆的大型企业恒神化纤有限公司户外化工装置的防雷工程的验收中能按照相关防雷规范,要求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防雷设计和防雷施工进行整改,反复多次,终于验收合格,为提高化工、建(构)筑物防雷工程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在以上工作中,要求中心全体人员清廉、勤政,严格持证上岗,严禁在工作中吃、拿、卡、要,获得广大用户一致好评。
五、认真做好安全工作。一是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强
调工作质量安全,不得伪造、涂改记录,一定要取得第一手资料数据,强调质量第一。二是强调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按规章制度操作,要求驾驶员不得酒后、疲劳、赌气驾车,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始终把安全工作和质量第一这两方面放在首位,然后再强调工作效益、速度,认真做好夏季高温期间的安全工作。
六、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卫生、工作,保持中心办公室的环境整洁,每天有专人打扫,坚持烧水值班制度,室内卫生良好,仪表风纪整齐,工作行为规范,工作井然有序。
七、在本工作中,存在着组织学习少等缺点,在来年的工作中加以克服。
防雷检测工作个人总结三: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雷工作指示精神,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指数,最
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学校发展不受影响。
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防雷安全的宣传工作
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落实这项工作。
1、成立防雷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学校开展防雷安全教育工作。通过会议进行防雷安全宣传。学校坚持召开防雷安全工作例会,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对包括学校防雷安全在内的安全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2、组织防雷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学校组织专门的防雷知识讲座,开办专栏,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防雷安全知识,增强了防雷安全意识。学校还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防雷自救的培训,并进行实际演练,使全体教职工掌握到了防雷自救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了广大师生防雷安全意识和防雷雨实际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
学校防雷教育工作。
3、在全校师生员工之中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防雷安全检查。对学校各重要部位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4、教师坚持宣传防雷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推进防雷安全责任制,充分落实管理责任与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部位,明确重点部位负责人。
2、加大检查力度。
三、制定防雷安全紧急预案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消防防雷安全无小事,为了使学生有效避雷避汛,举行避雷自救救助演练,为了使学生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并保证学生能够处危不乱,科学避险,减少盲目、慌乱、互伤和自伤事故的发生,学校组织防雷防安全演练。
四、警钟常鸣,把工作做细做实
为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每天放学前一分钟,任课老师必须进行一
次安全教育,学校值日教师每天巡视校园内有否安全隐患,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由于认识明确、措施到位,一年来,我校从未发生过安全方面的意外事故。安全高于一切,防雷工作任重道远,学校防雷安全工作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在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和阶段情况总结的同时,树立了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每名教师都能关心防雷安全,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小学防雷安全工作会做得更好。
第四篇:防雷检测工作的几点基本要求
防雷检测工作的几点基本要求
(参照公司防雷装置现场检测实施细则)
一、检测的准备工作
1.根据检测合同及技术协议制定检测方案。了解被检单位至少应了解其大概情况,如具体地址、接洽人的联系方式、规模、性质、类型等。
2.人员的配备。根据企业的性质、行业特点,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检测技术人员及记录人员、复核人员、安全监督员。
3.工具和仪器的准备。不同的现场设备、设施所需的检测设备也不同。4.了解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仪器的特性。5.交通工具的准备、检修也很必要。
6.思想准备。要充分考虑到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或解决方法。如:雷雨、大风、冬天土质冻结等检测场所可能出现人员危险及检测仪器可能损坏等等。
二、检测现场必须配备的人员及职责
1.实施检测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组织完成现场检测的全部工作。1.1配齐检测仪器、技术资料。
1.2与被检单位指定熟知现场人员的联系及工作沟通。
1.3负责了检测作业的进度、检测质量、检测安全、检测报告的汇总。2.检测人员服从组长的的领导,按照检测规程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质量负责。3.记录人员要遵守作业记录,认证完成记录工作。
4.复核人员要服从组长的管理,对复核的数据、图标、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规范性负责。
5.安全监督员严格依照安全管理的要求认真完成质量监督工作;发现质量问题或隐患(仪器选型不准确、检测人员仪器操作不当)应立即指出问题终止作业并报告组长。如实准确完整及时填写“安全检查记录”并对其记录负责。
三、检测作业现场安全要求
1.现场检测前应详细了解检测现场设施和环境情况及被检方提出对安全的要求,组长要提出注意事项及防范的措施。2.检测现场如有雷暴、降雨严禁作业。
/ 2 3.6级以上的大风天气禁止在6米以上高处作业。
4.在易发生人生伤害的场所做作业时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同时采取相应的监护措施。
5.作业中发生意外事故时要采取救助措施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三、检测作业现场文明要求
1.严格遵守本公司和被检单位的规章制度。被检单位提出对检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人身安全监测及抵押身份证件时由于积极配合。2.车辆的停放,按照被检单位的要求停放车辆。
3.现场检测人员要穿戴公司统一工服(详见:“公司员工仪容仪表规范”),不得碰撞无关的物品、不得进入无关区域、严禁吸烟高声交谈影响被检单位的正常工作。
4.检查作业要保护被检单位财产的安全,因工作需要挪动物体、拍照录像时应经被检方同意方可进行。
5.检查作业要随时保持现场的整洁,作业完毕后要恢复现场原状。
6.现场作业完毕后要告知本次检测的基本情况及后续的工作内容,同时询问对本次检测的意见、建议并记录,然后礼貌告别。
四、注意事项
1.遵守被检单位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方面的规定。
2.要有安全意识,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被检设备的安全,要考虑到检测设备可能造成的污染、噪声、高压等,应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
3.保守被检单位的机密或经济秘密。有时候可能涉及到被检单位的一些机密或经济秘密,应严格保密。
4.不能只检测外部防雷装置或措施,而忽视对内部防雷的检测。5.不能只注重测量项目的测量而忽视对检查项目的检查。
6.检测技术人员应加强对最新规范的学习,检测的依据应该是最新的规范。
/ 2
第五篇:防雷检测制度
防雷设施检测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防雷设施检测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防雷行政许可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的精神,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防雷设施检测是指气象主管机构在实施防雷行政许可时,委托具备防雷设施检测专业技术资质的机构对防雷设施进行技术检测的行为。
第三条 具备防雷设施检测专业技术资质的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对防雷检测技术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条 义乌市气象局为防雷行政许可的实施部门。
第五条 义乌市气象主管机构委托义乌市防雷设施检测所为防雷设施检测的实施机构。
第六条 气象主管机构在对下列事项作出防雷竣工验收行政许可之前,应当进行防雷检测:
(一)新建或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竣工验收;
(二)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进行防雷检测的事项。
第七条 申请人设计或者建造的防雷设施应当符合下列技术标准: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二)爆炸物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三)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1995)
(四)民用建筑安全设计规范(JGJ/T16—92)
(五)国家颁布的其他51个有关防雷技术规范标准。
第八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予以公布,并接受公众查阅。
公众要求气象主管机构予以说明、解释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第九条 防雷检测应当按照以下规程实施:
(一)申请人递交防雷检测申请书或气象主管机构送达防雷检测通知书;
(二)防雷检测技术机构实施防雷施工监督,防雷现场检测;
(三)防雷检测技术机构出具防雷检测报告书;
(四)气象主管机构对防雷检测报告书进行审核。
第十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防雷检测报告书》提供的技术结论作出防雷行政许可决定。
对防雷检测技术结论不需要作进一步技术分析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当场作出防雷行政许可决定。
第十一条 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书面说明不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告知申请人享有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二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防雷行政许可决定及防雷技术检测报告予以存档,并接受公众查阅。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气象主管机构可以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一)申请人拒绝防雷检测的;
(二)出具防雷检测技术报告的机构或组织不具备国家规定的防雷技术检测资质等级的;
(三)从事防雷设计、施工的机构或组织不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的;
(四)从事防雷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不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资格的;
(五)申请人涂改或者伪造防雷检测技术报告的;
(六)防雷检测技术报告认定防雷设施不符合标准的;
(七)依法可以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 气象主管机构对防雷设施实施年检制度。
第十五条 义乌市气象主管机构委托义乌市防雷设施检测所为防雷设施年检的实施机构。
第十六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于实施防雷年检的七日前向被许可人送达《防雷设施年检通知书》。
第十七条 被许可人应当依法配合气象主管机构的防雷设施年检,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十八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实施防雷年检后七日内出具《防雷设施年检报告书》并加盖公章送达被许可人。
第十九条 防雷设施年检不合格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在规定期限内不改正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条 气象主管机构实施防雷行政许可,有违法行为的,由其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如本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气象主管机构规定不一致时,以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规定为准。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