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农惠农政策初稿
连五乡强农惠农政策、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
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连五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前来我乡检查和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连五乡强农惠农政策、灾后重建和危房改造工作汇报如下:
县委强农惠农工作会议之后,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负责我乡强农惠农等各项资金自查自纠工作,现就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灾后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真正落到实处。
一、连五乡基本情况
连五乡位于张家川县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全乡共有14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3421户,总人口16468人,其中回族人口11170人,占总人口的67.8%,分布在八杜沟流域和偏牛沟流域,三道梁两道沟四面坡,平均海拔1865米,共有耕地面积45710亩,人均占有耕地2.72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回汉杂居的贫困乡。2010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936元。
二、我乡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 2008年粮食直面积32260亩,补贴资金13198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113109万元;2009年粮食直补面积30233亩,补贴资金127585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045264万元; 2010年粮食直补面积27353亩,资金124314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18465万元;2011年粮食直补面积27985亩,补贴资金14499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91603万元。
2、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2009年2906.6亩,粮食补贴资金58132万元,现金补贴21386元;2010年3975.9亩,粮食补贴资金278313万元,现金补贴79518元;以上资金全部打入了农户一折通账户。
3、家电下乡、汽摩补贴
我乡从2009年开始执行国家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资金已补贴127500.37,全部由一折统发放。
4、农村低保、五保、医疗救助
现我乡享受低保1063户3656人,五保92人,2009年发放农村低保503户,1864人,资金1128984元,五保供养 92人197432元。2010年低保2022456元,五保202032元。2011年低保604697元,五保141174元。已按季度将资金全部打进农户的一折统存折。
5、各种军人生活补贴资金
2009年复退军人21人,在乡退伍军人19人,伤残军人3人,共计发放补贴资金137928元。2010年复退军人21人,在乡退伍军人22人,伤残军人3人,共计发放补贴资金176390元。2011年前半年,复退军人21人,在乡退伍军人24人,伤残军人2人,建国前老党员4人,共计发放补贴资金92030元。已按季度将资金全部打进农户的一折统存折。
6、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两女户结扎奖励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2009年8户8700元,2010年8户7830元,2011年7户6960元;独生子女奖励2009年3户 360元,2010年5户2800元,2011年7户720元。
7、良种补贴
良种补贴2009年2511户156000元,2010年2597户156000元,2011年2640户156000元,全部打进农户的一折统存折。
8、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食宿、课本费用,困难补助资金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食宿2009年275人103125元,2010年399人172625元,2011年522人261000元;课本费用免除2009年6106人,2010年5749人,2011年5190人
9、新型养老保险
我乡共核实参保人数8327人,征收现金979560元,60岁以上待遇领取老人1568人,发放补助金943745元。
10、村干部报酬
2009年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42人250500元,养老保险补贴42人12600元;2010年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42人,250500元,养老保险补贴42人12600元;2011年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42人250500元,养老保险补贴42人12600元
三、灾后重建进展情况
我乡严格遵照《张家川县农村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精神,按照“户报、村评、乡定、县审”的评估程序,全乡确定分散自建。分散自建农户已完工入住的675户3375间,资金兑付到位。
前后14次共计接到并发放各类救灾物资59多种4037件(包),救灾面粉12000斤,救灾帐篷310顶,“三孤”人员生活补助资金215004元,“三无”人员生活补助资金818400元。
三、扩大内需进展情况
1、危房改造
2009年县上共下拨我乡危改农户181户,共下拨资金97.4万元,(含中央补助50户,45万。)2010年县上下拨危改农户140户,共下拨资98万元,(含中央补助70户,70万元);2011年县上共下拨我乡危改农户100户,其中中央补助危改农户80户。档案以完善,资金已兑付。
2、沼气池建设
2009年我乡黄家村,张家村,陈家村共建沼气池150眼。2010年我乡李家村,兰家村,四合村,连五村,中心村共建沼气池200眼。2011年我乡马咀村共建沼气池30眼。
3、一事一议项目
2010年我乡黄家村,张家村,兰家村,陈家村实施一事一议巷道硬化项目,已全部完工,县财政奖补59万元。2011年我乡中心村,李家村实施一事一议桥梁建设项目两座,李家村桥梁建设已竣工,中心村桥梁基础工程已完工,两座桥梁县财政奖补8万元。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
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我乡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方案,并且报县财政局备案。针对每一项惠农资金、生活补助和救灾款物都分别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并抽调专门人员组建专门机构,以此来加强对每项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每一项救助资金发到需要救助的人手中,每一批物资都发放到受灾群众的手中。
2、严格审批程序,依法依据办理
所有的财物都经过各自分管部门登记造册、申报、评审、公示,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进行实名制发放,严防财物被乱占乱用,对私自造假、徇私舞弊者进行了严肃处理,并且依法追回财物。乡上与各村负责人、驻村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谁分管谁负责,层层抓落实,把责任落到具体人上。
3、大力开展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
对农户进行强农惠农政策、贫困救助程序,合作医疗报销程序等相关信息进行大力宣传,悬挂横幅20多副,书写标语50多条,板报40多期,有效地宣传了党和国家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策方针,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
4、及时查漏补缺,建立健全机制
我乡领导对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走访查问,对资金落实不到位,修建不力,整改不及时的人和村进行督促,强力抓落实。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让群众真正的实惠。
五、存在问题
1、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户对粮食直补与农资综合补贴的性质理解不透彻。
2、财政所人员较少,由于两册互换工作量大面宽,造成两册互换工作开展难。
六、今后打算及建议
1、继续完善种粮农户的耕种面积,以实际种粮为准,将资金兑付给农户。
2、加大公示力度,增减透明度,坚决杜绝双重领取补贴的现象。
3、协调银行,加快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发放工作,将补贴资金及时兑付到户。
第二篇:国家强农惠农政策
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汇编
一、农业系统
(1)、粮食直补 文件依据:中央1号文件 扶持对象:种粮农民
扶持标准:按计税面积每亩补贴13.5元。(2)、良种补贴 文件依据:中央1号文件 扶持对象:种粮农民
扶持标准: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每亩补贴15元,晚稻每亩补贴15元(3)、农资综合直补 扶持对象:种粮农民
扶持标准:2008年每亩补贴80.6元,2009年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4)、油菜补贴
文件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法[2007]59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油菜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财[2007]157号)扶持对象:种油菜农民 扶持标准:每亩补贴10元
(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文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国务院办公厅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扶持对象: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农民
扶持标准:中央、省、市、县四级配套资金比例为1:0.5:0.3:0.2;示范性培训中央财政最初对参训农民每人补助100元,之后逐年增加。
二、林业系统
(1)、退耕还林工程
文件依据:
1、湘政办发[2004]37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
3、国发[2007]25号《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
4、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改农经[2007]36号《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扶持对象:退耕户
扶持标准:退耕地造林每亩每年粮食补助210元,现金补助20元。生态林连续补助8年,经济林连续补5年。配套荒山造林一次性补助种苗费50元,从2008计划起,每亩补助10元。退耕地补助到期后延补一个周期政策,退耕地每亩每年粮食补助105元,现金补助20元。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用于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后续产业、补植补造、生态移民五个方面建设,资金规模为105元/亩退耕地。(2)、生物质能源林
文件依据:省林业厅湘林计[2007]81号《关于下达2007林业-中国石油林油一体化生物柴油原料林示范基地造林计划的通知》 扶持对象: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者
扶持标准:每亩补助400元,按工程进度及检查验收结果拨付。(3)、长(珠)江防护林
文件依据:省发改委、省林业厅湘发改农[2008]982号8个项目县,湘发改农[2008]581号文3个项目县 扶持对象:防护林基地建设者
扶持标准:项目县中央投资100万元,造林10000亩,每亩投资100元。(4)、生态公益林补偿
文件依据:《湖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扶持对象:纳入补偿范围的林农
扶持标准:每亩5元,其中4.75元为补偿及管护等支出,0.25元为其它开支(5)、国有林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扶持对象:国有林场 扶持标准:每年2371万元
(6)、未参保国有林业事业场圃参加城镇企业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文件依据:湘农社政字[2007]16号 扶持对象:国有林场职工
345(1)、社会保障(2)、基本医疗保险(3)、职业技能培训(4)、工伤保险(5)、职业技能培训(6)、就业和社会保障
十四、民政系统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基本医疗保障(3)、城乡医疗救助(4)、五保供养
(5)、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生活救济
十五、文化新闻出版系统
(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文件依据: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 扶持对象:无站舍和站舍面积低于50平方米的文化站,新建站基本规模为300平方米
扶持标准:国贫县中央每站补助20万元,比照西部地区县每站16万元,其他县区每站12万元
(2)、“农家书屋”工程
文件依据: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新出联[2007]2号)
扶持对象:人口较集中,附近有学校,有较大阅读需求的行政村
扶持标准:2007年省财政每家书屋资助2000元购买书架,省有关部门每家送书价值8000元
(3)、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文件依据:省文化厅、财政厅、发改委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文市[2007]153号)扶持对象:各行政村
扶持标准:每个行政村每月公益性放映1场电影,每场政府补助100元,其中中央补助50元,省、市、县财政按不同比例共配套50元(国、省贫县不负担);每23个行政村国家配备1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
十六、教育系统
(1)、免杂费
(2)、免费提供教科书(3)、生活费补助
(4)、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
十七、卫生系统
(1)、参合农民补助
(2)、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十八、国土资源系统
(1)、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文件依据:关于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1〕64号)扶持对象:耕地集中连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行政村 扶持标准:安排项目区农村劳动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农土资金项目
文件依据:关于组织申报农土资金项目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07〕29号)扶持对象:灾毁耕地严重区的村组,基本农田保护区村组 扶持标准:安排项目区农村劳动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3)、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
十九、交通系统
(1)、通达工程(砂路)(2)、畅通工程(砼路)(3)、通乡公路改造
文件依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交通厅湘交计统字[2005]588号、湘政办发[2006]32号、湘交计统[2008]508号 扶持对象:未通砼(沥)路面的乡镇
扶持标准:2005-2007年每公里补助30-33万元。
9文件依据:财政部《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07]66号)、省政府《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07]16号)扶持对象:能繁母猪养殖户
扶持标准:每头每年保费60元,中央、省、养殖户按5:3:2比例承担(2)、农业保险补贴
文件依据:财政部《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管理办法》(财金[2007]25号)、市政府文件 扶持对象:水稻种植户
扶持标准:中央财政承担35%,省财政承担25%,市县财政承担10%以上,水稻种植户承担30%(综合险16.8元/亩)
二十五、国税系统
(1)、鼓励农业生产
文件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 扶持对象:农业生产者
扶持标准:销售的自产初级产业产品,免征增值税(2)、农机车辆免税(3)、所得税优惠
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 扶持对象: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企业
二十六、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减免费用
文件依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扶持对象:农村经营者
扶持标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律免收登记费,对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免于工商登记,免除工商行政管理各项收费。
二十七、质量技术监督系统
(1)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文件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 扶持对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扶持标准: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给予国家级示范区每年2-5万补助(连续三年)(2)良好农业规范认识工作
文件依据:国家认监委、标准委《关于下达国家第二批良好农业规范试点项目的通知》
扶持对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扶持标准:
1、国家认监委、标准委、省质监局给予经费补贴;
2、可向商务部申请农产品资金补贴。
第三篇:强农惠农政策自查自纠
皂户李镇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 贯彻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汇报
为切实把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按照上级要求,皂户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自上而下的常抓不懈氛围。为强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皂户李镇党委、政府始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和民生工程进展情况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和上级部署,积极主动搞好自查自纠。认真查找问题,不走过场,不搞形式,高标准严要求地在全镇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大检查,深得全镇干群高度评价。
二、制定措施,严明纪律
针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政策性较强等特点,镇党委政府及时制定措施并进行了具体分工和部署,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积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切实开展好各项自查自纠工作,对在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逐项整改,坚决按照“问题不
解决不通过,整改不到位不通过”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自查自纠工作。
三、坚持求真,逐项查纠
1、农机购置补贴:09年,我镇共有政策性补贴农机12台,其中县下达指标3台,余9台为群众自动申请而得。大新镇是农业大镇,农作物种植面积均高于其他兄弟乡镇,所需农业机具,尤其是大型农业现代化机械数量大,为正确合理引导广大农户积极购买大型农业机械,镇党委、政府近两年多次组织镇村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农业机械购置享受国家补助宣传,充分利用宣传车、条幅、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向全镇农户宣传党在农村的强农惠农政策,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尤其09年,不论是县下达的指标或是群众自发申请享受政策补贴所购买的大型农业机械,经县近期组织的突击核查验证均全部通过,群众未有任何不良反映。
2、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
为大力扶持广大农户积极发展生猪养殖业,镇党委、政府派有关部门和分管领导多次到村,深入到农户,宣传、引导、了解,为大新镇的生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08年全镇共核实上报能繁育母猪2688头,按每头100元补助,共完成打卡发放资金268800元,建立标准化生猪繁育基地一家。目前全镇生猪养殖及能繁育母猪培育事业方
兴未艾。
3、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大新镇是农业大镇,每年小麦种植均在5万亩以上,且95%以上农户实行科学种田,合理施肥,选种播种,亩产均在千斤以上,余粮、存粮数量大,群众对国家收购价格政策很关注,针对实情,镇多次组织人大、纪检和群众代表到当地粮站,监督粮站严格执行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严禁在收购农民小麦时故意压价和短斤少两,必须保证合理、公正、公平地以质论价、优质优价,0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分二个级次,分别为0.87元/公斤和0.89元/公斤,群众很满意,无上访事件发生。
4、农村沼气建议
只要利民惠民,群众满意得实惠,我们都会积极努力争取并向群众宣传好,解释好。09年县能源办给我镇下达126个沼气池建设任务并定址广缙村。该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实施中。
5、专业技术培训民生工程情况
这项工作刚刚开始,我镇自接通知始,立即召开各村文书会议,传达布置这项惠民工程,并要求各村、各有关单位,广泛开展宣传,积极参与。首期县下达专业技术培训人员360名,正在积极落实中。同时,8月11日-12日,仅两天时间,县农委组织的农业技术下乡惠民工程,为大新镇九个村共培
训农业技术人员1300多人,加上年初培训人员,计在1500多人次,为大新镇农村经济发展,优质种植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依据,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通过近阶段的自查自纠,总结经验,吸取了教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仍存在很多做的不到的地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开展自查自纠,不断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力争把该项工作做的更好、更细。
皂户李镇人民政府
2011年5月16日
第四篇: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单
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单
一、促进生产发展及各类补贴政策1、2011年粮食最低收购价(中央政策)
2011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7元。
2、农作物良种补贴(中央政策)
早稻10元/亩、中稻15元/亩、晚稻15元/亩、小麦10元/亩、玉米10元/亩、棉花15元/亩、油菜10元/亩、花生10元/亩、花生良繁基地10元/亩、马铃薯原种100元/亩。
3、粮食直补(省委、省政府政策)
从省级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专项资金,按耕地面积和粮食面积等指标测算到各县市,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发放到农户。
4、农资综合补贴(中央政策)
从2007年开始,国家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每年从中央财政列支农资综合补贴专款。2010年补贴我省27.42亿元,直接补贴到农户,由财政厅操作。
5、农民负担(省委、省政府政策)
(1)按照鄂办发[2002] 27号文件规定,一事一议筹资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
(2)按照鄂政办发[2005] 97号文件规定,每个劳力每年承担10个工为上限,农民愿意出资的,折资标准为每个标准工日5元至8元。
(3)按照鄂办发[2002] 35号文件规定,县乡两级易涝地区排涝水费每年每亩不得超过11元,村组排涝水费每年每亩不得超过5元。目前我省ll县(市、区)县乡排涝水费已经取消,分别是松滋市、石首市、公安县、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洪湖市、监利县、仙桃市、潜江市、沙洋县。
6、生猪规模养殖(省委、省政府政策)
我省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的规模养殖户可向当地财政、畜牧部门申请扶持。补贴资金主要用于猪舍标准化改造、猪品种改良、粪污处理等。
7、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用电(鄂政发[2007] 67号)
(1)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2)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
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3)其他企业和个人兴办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实行分类管理,畜禽舍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管理和生活用房、疫病防控设施、饲料储藏用房、硬化道路等附属设施,按照农用地管理,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4)畜禽养殖场、规模养殖小区用电统一执行农业生产电价。
8、能繁母猪、奶牛保险(国办发明电[2007] 53号,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2007] 80号)
能繁母猪、奶牛“应保尽保”。对能繁母猪保险保费实行财政补贴,具体是中央财政负担50%、省财政负担30%,饲养户负担20%。
9、养殖户信贷支持(省委、省政府决策)
省委、省政府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为养殖户提供信用贷款,鼓励担保机构为养殖场(户)提供担保服务。并对受灾的养殖户进行救灾贷款扶持和贷款贴息。
10、生猪生产经营税费项目和标准(鄂政办发[2004] 141号)
实行生猪生产、经营行政性收费限额控制。全省城、乡生猪生产和经营行政性收费分别控制在19元、17元以内。
11、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政策)
实行定额补贴,中央财政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农机具价格的30%。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由“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公布。
12、油价补贴(中央政策)
油价补贴的对象是拥有机动渔船的渔民。当国家确定的成品油出厂价汽油高于4400元/吨,柴油高于3870元/吨时,启动油价补贴机制。可向县级渔业主管部门申请补贴,由县级渔业主管部门核算后拨付。
13、农村公路建设奖励(中央决策和省政府决策)
从2008年起,按县道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公里1000元标准安排非列养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经费。
14、退耕还林工程补助(国发 [2004]24号、国发 [2007]25号)
按实施退耕还林面积进行补助:粮食210元/亩,现金20元/亩,种苗50元/亩;完善退耕还林政策125元/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05元/亩,荒山造林200元/亩。实行‘谁耕退、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政策,直补到退耕户。
15、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中央政策)
森林管护:10000元/人·年;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森工企业在岗职工应发工资总额的23%,各级财政部门直接划
拔给各级社会保障机构;政策性社会性支出:公检法司经费15000元/人·年,教育经费12000元/人·年,医疗卫生经费6000元/人·年;富余职工一次性安置:依据国家确定的按照森工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3倍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按省有关规定,3678.5元/人·年,连续补助 3年;封山育林:封育5年,每亩每年14元;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由中央补助80%,地方配套20%。
16、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中央政策)
平均5元/亩,2010年集体林区调整为10元/亩。
17、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省委、省政府政策)
平均5元/亩,2010年集体和个人林调整为10元/亩。
18、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补助(中央政策)
每户中央和省各补助10000元,其余由地方和个人承担。
19、林业血防工程(中央政策)
每亩造林补助500元,其中中央200元/亩、省级100元/亩,地方配套200元/亩。
20、油茶产业发展(中央政策)
每亩造林补助200元。
21、重点防护林工程(中央政策)
每亩造林补助200元、封山育林补助84元。
22、林业贴息贷款(中央政策)
地方单位和组织等使用的项目,中央财政按年利率2%给予贴息,地方财政应按规定给予贴息。
23、大冶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奖励办法(冶发 [2011]4号)
(1)加快种植业规模化生产。鼓励土地向大户规范流转,对新发生流转土地(林地)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一次性给予50元/亩(林地25元/亩)的补贴。
(2)加快畜牧业集约化生产。对新建年出栏生猪达2000、5000、100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一次性分别给予6万元、15万元、30万元的补贴;对新建标准化生猪“150”、“600”模式的养殖小区,每栋一次性给予1万元的补贴。
(3)加快水产业规模化生产。对规模达500亩以上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大户),次年一次性给予100元/亩的补贴。
(4)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的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场、基地),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2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5)大力推广农业机整、机播、机插、机防、机收等农机新技术,对实施农业全程机械化(五机)且面积达2000亩以上的基地,每年给予50元/亩的补贴。
(6)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年服务面积达万亩以上(市域内)的农机合作社(大户),每年按1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
(7)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对种植和水产养殖连片达100亩以上、亩产值达2万元以上的特色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次年给予200元/亩的补贴。
(8)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对新建温室大棚连片达10亩以上的基地,一次性给予1000元/亩的补贴;对新建连栋温控大棚达5亩以上的工厂化农业生产基地,一次性给予2000元/亩的补贴。
(9)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被评为乡村生态旅游四星级、五星级(行业认定)的休闲农庄分别给予4万元、5万元的奖励;对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每个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奖励。
(10)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经农业部门认定)、应用面积达200亩以上的基地,当年给予10万元的奖励;对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再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5万元的奖励。
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政策
1、户用沼气池(中央政策)
新建8-10立方米农村户用沼气池,中部地区每户1200元,享受西部政策地区每个1500元,省级每户配套300元。
2、大中型沼气工程(中央政策)
大中型沼气工程,中部地区每处补助不超过150万元,享受西部政策地区每处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并向周边农户集中供气。小型沼气工程,中部地区每处补助9.6万元,享受西部政策地区每个补助11.25万元,并向周边农户集中供气。
3、节能炉、灶(中央政策)
省柴节煤灶,每台补助600元,在退耕还林地区实施。高效低排节能炉,每台补助600元,在退耕还林地区实施。
4、太阳能热利用(中央政策)
太阳能热水器,每台补助1000元,在退耕还林地区实施。
5、秸秆能源化利用(中央政策)
秸秆热解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每处补助230万元左右,并向周边农户集中供气。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每处补助150万元左右,并向周边农户集中供气。
6、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中央政策)
建立县级服务站,中部地区每个补助15万元,享受西部政策地区每个补助20万元。建立乡村服务网点,中部地区每个补助3.5万元,享受西部政策地区每个补助4.5万元。
7、防疫政策和疫情报告(中央政策)
要坚持预防为主、免疫与扑杀相结合。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防疫责任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所需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共同负担,对注射等其他防疫费用,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
8、高致病性生猪蓝耳病等扑杀补贴(中央政策)
每头扑杀生猪核定价格600元,由中央财政承担300元,省级财政承担90元,县市级财政承担90元,养殖户(场)负担120元。市、县政府在组织扑杀时,按照每头480元的补偿政策给予先期垫付,然后再按程序申报,确保养殖户(场)利益。
9、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扑杀补贴(中央政策)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扑杀补贴标准及分担比例:鸡、鸭、鹅等禽类按10元/只的标准予以补偿,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担负5元。
三、发展社会事业政策
1、“田园小康”项目(省委、省政府政策)
通过社会化方式筹集资金、按照“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爱心传递”的模式,对初次创业的农村青年分别给予3000-5000元项目资金。农村创业青年承诺两年后归还,使项目惠及更多农村青年。
2、大学生村官创业“扬帆计划”(省委、省政府政策)
通过社会化方式筹集资金,对省委组织部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分别给予1-10万元的创业资金扶持。大学生村官承诺两年后归还资金,用于更多的村官创业。
3、就业培训(人社部发[2009] 48号)
对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主要依托符合条件的职业培训机构开展1-6个月(不少于120课时)的实用技术培训。
4、劳动技能培训(国发[2010] 36号)
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重点开展初级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就业一技之长;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鼓励其参加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5、职业培训补贴(鄂政发[2008] 60号)
对登记失业人员、准备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并达到初级职业技能水平的,按照每人400-800元的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6、农村实用拔尖人才选拔(鄂人[2008] 25号)
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50人。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在农民专业技术职称、推荐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和“全国农村优秀人才”时,优先考虑;优先推荐有培养前途的农村实用拔尖人才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培训。
7、减免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鄂财发[2010] 108号)
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减免学费;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免学费测算标准由中央、省和各地财政按一定比例分担。
8、农村独生女高考加分(鄂政办发[2009]32号)
农村独生女参加高考,报考省属院校时,可申请享受在文化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的政策性照顾。
9、农村适龄青年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鄂人口委[2008]25号)
由政府出资,为农村适龄青年免费进行婚前医学检查。
10、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补助(中办发[2005]27号;鄂办发[2006]44号)
对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有关规定,分别按照20万元、16万元、12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11、发展农家乐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国发[2009] 41号)
(1)资金支持。自2009-2011年,对达到《湖北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并吸纳5人以上就业的农家乐,每户给予1万元的资金补贴。
(2)税收减免。3年内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有关条件规定的在前3年内按照每户每年8000元的标准依次扣减应缴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3)信贷担保。每户可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在贷款期限内给予全额贴息。
12、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工程(省委、省政府政策)
为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培训,引导她们向家政服务业转移就业。
13、雨露计划(鄂发[2009] 8号)
2009-2012年,实现培训转移20万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40万人,“雨露计划”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平1000元。
14、扶贫搬迁(鄂发[2009] 8号)
2009-2012年,实现扶贫搬迁4万户、16万人。2010-2012年,扶贫搬迁建房补助提高到人平2000元。
15、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中央决策)
由县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国贫、省贫县的乡镇卫生院派驻业务骨干进行对口帮扶,每个乡镇卫生院派驻3名医务人员。
16、百镇千村示范卫生机构创建活动(省委、省政府政策)
每年评选100个示范乡镇卫生院、1000个示范村卫生室予以表彰奖励,每个乡镇卫生院奖励10万元,每个村卫生室奖励2000元。
17、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省委、省政府政策)
对每个乡村医生进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化考核,合格后按每人每年1200元予以补助。
18、调整农村电话费收费标准(鄂价房服 [2006] 281号)
降低电话装移机工料费标准,由300元/部调整为200元/部。
19、农村义务教育(国发 [2005] 43号、鄂政发 [2006] 37号,鄂财教发 [2008] 27号)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2011年
补助标准: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将分别达到小学每生每年400元、初中每生每年600元以上,对100人以下的农村教学点按100人的规模补助公用经费。补助免费教科书资金标准小学年生均90元、初中年生均180元。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
20、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鄂财教发 [2007] 86号、鄂财教发 [2010] 108号、鄂财教发 [2010] 192号文件)
我省享受中职国家助学金的对象是取得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生中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的生活费。中职免学费对象为公办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民办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生中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15%左右的比例确定。涉农专业为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教职成 [2010] 4号)中的农林牧渔类所有32类专业。我省规定,享受免学费学生中途退学或转学,从次月起相应停止免学费补助,因此形成的资金结余用于下一学期免学费补助;对享受过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的学生、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应补缴免除的学费。各中职学校应在每学年开学统一缴费前在校内张贴享受免费学生名单,学生根据《免学费通知单》免缴学费。
四、加强社会保障政策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发[2009]32号)
年满16周岁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年满60周岁,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2、辞退民办教师基本养老保险(鄂教发 [2009] 11号)
经教育部门认定身份后,符合参保条件的民办教师,可以按照政策缴费达规定年限后享受养老保险。
3、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鄂政办发 [2009] 163号)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选择参加就业地的城镇职工医保或城镇居民医保,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有困难的农民工,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得重复参保和享受待遇。除设立必要的待遇等待期外,取消养老保险关系、户籍等参保限制。
4、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国办发 [2004] 21号)
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年满60周岁后,每年各发放720元奖励扶助金。
5、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国人口发 [2007] 78号)
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的夫妻,女方满49岁后,每人每月给予100元的扶助金;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的夫妻,女方年满49岁后,每人每月给予80元的扶助金。
6、自然灾害救助(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
对受灾群众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倒塌农房恢复重建救助,冬春临时生活救助。
7、政策性农村房屋保险(鄂民政发 [2008] 32号)
对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每户每年按保险费9元(省、县两级按照7:3的比例分担)的标准参保,每户每年最高补助3000元。
8、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建村 [2010] 63号)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务院确定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范围内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每户补助6000元。
9、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国发 [2007] 19号)
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10、农村五保供养(国务院令第456号、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10号)
老年、残疾或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主要内容包括: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办理丧葬事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2011年,我省农村集中供养标准人平2100元,分散供养人平1600元。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政策)
2009年,中央和地方对参合农民补助标准不低于80元/人,2010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150元/人,并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
12、新农合即时结报(中央政策)
在全省、市(州)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即时结报,方便参合农村居民医药费用报销。
13、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中央决策)
资助符合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尚未达到条件但生活仍比较贫困的残疾人,帮助其参加新农合;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贫困残疾人医药费用予以优惠,适当减免相关费用;有条件的地区可将残疾人特殊医疗需求列入新农合报销目录。
14、单亲特困母亲安居工程(省委、省政府政策)
对扶贫开发中的县(市、区)农村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援建住房,扶贫办对每户家庭补助5000元。
15、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建设
省委、省政府政策依托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建立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为妇女儿童维护合法权益和提供法律援助。
第五篇: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报告
县财政局关于强农惠农补贴政策
落实情况的汇报
县政府办:
根据你办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近年来强农惠农补贴政策落实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农惠农补贴落实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为落实好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我县根据省州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按照中央、省、州有关强农惠农补贴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牧业的增效、农牧民增收,使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农牧村的落后面貌。
(一)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落实情况
2006—2008三年上级下达我县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为4050519.84 元。其中:粮食直补459946.37元,农资综合直补3590573.47元。将资金全部拨付到12个乡镇。各乡镇按照每户的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张榜公示后,大部分乡以现金形式已发放到户。各别乡(镇)以一卡通”
或一折通”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
(二)农机具购臵补贴落实情况
从2004年起国家出台了对农民购臵农机具的补贴政策,我县从2007年起实施,两年我县购臵农机具5大类10 种156台(件),补贴区域覆盖8个乡镇,受益农户142户,共完成补贴资金28.96万元。占下达计划35万元的96.53%,(三)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落实情况
为了对能繁母猪养殖户尽快落实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提高能繁母猪养殖的积极性。我局根据甘财农(2007)139号文件精神,将上级下达我县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8.4万元(中央补助13.8万元、省财政补助4.6万元)和县级配套的4.6万元,共计23万元,对我县的4600头能繁母猪直接补贴,在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严格遵循公开透明、据实补贴、直补农民的原则,对折合后能繁母猪数量、补贴的金额进行了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把所有资金按比例(每头不低于50元标准)分别拨付给各乡(镇),各乡(镇)按“特事特办”的原则,由乡、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干部、村级防疫员一起把现金发放到农民养殖户手中。并积极动员农民能繁母猪养殖户参加应保的能繁母猪,截至2008年10月30日已报案66起,已理赔66起67头,已理赔金额共计31600元。对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退耕还林(草)补助落实情况
自2000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此项工程共涉及11个乡(镇),39个行政村,230个自然村的4221户24655人。共到位粮食360万公斤,已通过粮食部门全部兑现到农民手中;2000-2006年共到位教育医疗补助资金162.7万元;2003-2006年到位粮食折现资金710.18万元。
二、主要的做法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2008]1号)精神,我们严格按照中央、省上的要求,积极稳妥的完成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现金补助、能繁母猪补贴、农村低保等各项发放工作任务。在惠农财政补贴政策落实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完善工作机制。为了切实把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不折不扣的执行到位,对每一项补贴工作早安排,早署,并要求各级政府单位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真正作为民心工程,阳光工程来抓,并把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部门、单位考核内容量化来抓。
(二)宣传政策,了解民意,落实政策。从2006年起,我县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并利用镇,村、组三级干部集中的机会,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使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民心,干群思想认识一致,政策落实顺利到位。目前,全
县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村低保补贴、扶贫救济等强农惠农补贴资金落到实处。
(三)调查摸底,建立农户基本信息库。我们与各乡镇做好补贴发放前的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建立了农户信息资料库,为发放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各项工作监督的重要举措。通过7天的公示,使农民补贴发放工作更具透明度,更加科学、合理,确保补贴工作顺利开展。
(五)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补贴落实到户。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
(六)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防止违法违纪行为,我们通过健全机制,加强监管,规范政府行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县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对惠农资金县级统发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执行不力,工作不到位,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二是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县纪检、监察、审计、财政部门加大对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管力度,及时查处资金发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并主动深入农户询问补贴发放情况,对发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纪检监察部门,并责令改正,确保国家的惠农资金全面落实到位。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一折(卡)通”难以实现。由于我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惠农“一折通”发放新机制难以实现。
1、补贴量小,按“一折(卡)通”领取费用高。
2、行政运行成本高,费用支出大,乡镇信用社不愿意代理,并且有些乡镇还未设立信贷金融机构(信用社)。
3、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使县乡财政与代理信用社之间的各项惠农资金下拨、信息上传等信息不畅。从而也造成“一折通”难以实现。
(二)土地流转监管不到位,信息不公开,导致补贴资金与土地实有亩数个别有误差。农户间土地流转私下商定,使各乡镇对土地流转难以监管,必然导致补贴难以按标准发放,分配不公等现象。
(三)由于我县的能繁母猪养殖大多以散养为主,导致发放直补和参保理赔工作量大,运作成本高。参保积极性不高,参保费难以收缴。并且农牧民群众对参保的能繁母猪报案意识不强,有的甚至发案一个月后才报案,导致养殖户与保险公司发生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四)退耕还林(草)补贴落实中,由于农林部门的监管工作不到位,林、粮间作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成活率低、保存率低,使得有些乡镇不能通过省、州验收,从而出现资
金缓拨退补现象发生。
四、意见和建议
(一)目前,在我县难以实现“一折(卡)通”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被各乡镇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使各项惠农补贴落实到村、到户,建议今后政府出面、社会市场搭建平台,使农村信用联社发挥职能,每个自然村在各乡镇信用社设立农民补贴专户,由村上再将资金发放到户,并上报领取资金的签名册。
(二)加快搭建网络信息平台,推行电子政务,加大对乡镇的宽带网络建设力度,实现每个乡镇都通网络的目标。
(三)加快生猪养殖生产方式转变。目前,我县生猪养殖都是以散养为主,形成养殖规模的养殖户很少,对散养户进行补贴和保险导致工作量大面广,行政成本高,并且生猪出栏少、对调节市场供求影响不大。针对当前正处于生猪产品价格上升的调整时期,我县应加强对小规模养殖户的引导扶持力度,将能繁母猪直补和保险补贴资金全部用于已形成规模的养殖户,使其提高标准化饲养水平,从而加快转变生猪饲养方式。
(四)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力度,增加农村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三农”能力。由于我县部分乡镇还没有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直补资金难以实现“一折(卡)”。建议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增加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实现
“一折(卡)”服务。
(五)减少发放环节,提高发放效益。凡需实行社会化发放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均实行县级统发,对各项惠农资金不再拨付主管部门或乡镇财政层层划转,减少发放环节,实行“财政——银行——个人”发放模式,有效防止资金被滞留、挤占、挪用和抵扣。
二00八年十一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