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水县对照“五字”硬标准,营造一流软环境
白水县对照“五字”硬标准营造一流软环境 今年白水县聚焦作风建设,统筹脱贫攻坚、追赶超越、铁腕治霾、规范市场等重点工作,按照“严、实、新、尊、合”的要求,亮剑“庸、懒、散、浮、拖”的顽疾,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对照“五字”要求和标准,营造一流队伍、一流服务、一流机制、一流效率的政务软环境,有力推进了聚力“四五六”,矢志新崛起的战略进程。
一、对照“严”字,治“庸”提激情。从严要求,让不作为无处遁形,让庸官无立身之地。严格落实《白水县行政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责任追究办法》、《白水县党员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办法》,从监管上“治标”,从日常督查上着手,坚持项目化的责任督查,加大惩戒力度,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体制机制上“治本”,用准用活“三项机制”,确立实干、创新、担当的干部选用导向,完善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县纪委加大力度、快速立案、从严审理、高压震慑,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8起,给予党政纪处分9人,处理科级干部3人,诫勉约谈6人;处置扶贫脱贫、环境保护和规范市场秩序领域问题线索4件,立结案4起,给予党政纪处分4人,诫勉约谈3人;从严从快查处审计扶贫领域交办线索20起,有力保障了精准扶贫各项政策不走偏。在已播放10期的《今日聚焦》栏目中对46个部门精准扶贫不到位、迟到缺岗等6类作风问题进行了曝光。
二、对照“新”字,治“懒”增效能。开放创新,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制度、服务平台、监督方式。紧盯办事效率低下、工作“疲、慢、拖、推”等问题,规范简化办事流程,确保到期办结、绝不拖延,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提升工作效率。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成立了108个脱贫攻坚战地医疗队,对全县因病致贫户2518户2930名患者包联全覆盖,按照病种分类管理、分类诊治、上门诊疗,方便贫困户患者就医。创新旅游宣传促销,依托仓颉庙、“两山一湖”等精品旅游资源,成功举办祭祀仓颉典礼暨2017“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仪式、两山一湖开园暨“槐花节”,一季度共接待游客82.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26.5%。县纪委干部、阿东村第一书记武博敏跳出等、靠、要的传统思维,变草为宝,与阿东村两委会一起引导贫困群众采摘、加工白蒿芽和果园套种蒲公英,利用“互联网+中医药养生”模式推广销售,短短2月之内,收到订单800余袋(瓶),增收4000余元。
三、对照“合”字,治“散”正理念。强化合作,培育团队精神,聚集事业正能量。针对服务发展理念不足、工作视野格局不大、互动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强化学习教育,促进党员干部树立合作共赢观念,注重与关联部门的协调互动,推动各项工作共同提高。遏制各自为战、浪费行政资源的行为。统战部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力量,与工商联、扶贫办等部门制定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共发动45家民营企业,累计帮扶贫困户780余人120余万元。其中白宝汇公司采取“公司+产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组织24家贫困户果农生产富硒苹果980亩,扶持297家贫困户种植丹参3000余亩,帮扶270余户贫困户散养芦花鸡25000余只。财政局加强与各级财政、扶贫部门联动,编制了《白水县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预计整合资金21220万元,其中扶贫产业投入16306.3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913.7万元。已投入380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额信贷贴息;投入400万元,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体系,可带动金融部门贷款2000万元;投入1140万元,新建38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实现了6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
四、对照“实”字,治“浮”保落实。真抓实干,努力锻造一支服务水平与群众要求相适应,工作效率与目标任务相适应,自身能力与追赶超越相适应的铁军。杜绝浮躁了事、糊里糊涂、得过且过,坚持立足实际谋划事业和工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精神。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客商投资动态,精心筛选、策划了食品加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优势项目23个,总投资186.27亿元。在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1届西洽会上,大力推介本县独特的优势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寻求合作共赢新商机,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共签约23个项目,揽金62亿元。教育扶贫扎实推进,幼儿、义务段和高中免学费已经全部实施,受惠学生30000多名;为9所学校新建厕所,计划投资335万元,建筑面积2010M,已经完成全年任务的50%;为4所学校安装供暖设备,已完成测量和图纸设计,预计6月中旬招标;发动和接受社会捐资60万元,设立“助飞计划”助学启动资金30万元,解决优秀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
五、对照“尊”字,治“拖”促超越。互尊自尊,做到尊重群众、尊重企业家、自尊自爱、相互尊重。严厉问责拖拉、刁难、推诿、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形成尊重服务对象、以拖2为耻、创优争先的工作氛围。尊重群众安居意愿,下势推进彭衙路棚户区改造工作,由县级领导牵头,抽调160人,组成7个工作组,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大力宣传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强化保障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依法拆除补偿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工作的顺利推进。短短两个月时间,已签订协议1562户,占总户数99.8%;完成拆除面积17.4万M,占总面积的70%,实现了协议签订率99.8%,创造了征迁史上的“白水”速度。尊重群众的创业诉求,成功培育县创业创新中心、旭峥果蔬公司等创业孵化基地8个,为在孵企业提供创(就)业指导、项目推介、资金扶持、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全方位的服务,成功孵化创业实体52个,正在孵化创业实体163个,带动返乡创业63人,就业2550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