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行在票据融资功能开发中的角色
商行在票据融资功能开发中的角色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是短期性资金的主要供应主体,票据融资功能的深度挖掘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短期资金业务构成冲击,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商业银行介入票据市场的层面,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商机。具体说来,商业银行可以在票据市场的发展中扮演如下角色
一是作为承兑人、承销人介入票据一级市场。商业银行既可以为经选择的企业签发票据提供传统意义的承兑业务,也可以为有意采取发行商业票据融资的企业担当承销商,充分利用自身的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完全的金融服务,从中不仅可获得中间业务收入,而且可获得现金流量的沉淀,缓解资产业务的损失。
二是作为投资人、经纪人和做市商参与票据二级市场。商业银行在票据二级市场上具备其它经营机构无法比拟的传统优势,随着整个票据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量必将水涨船高;而一旦全国统一的集中性票据市场建立起来,商业银行还可能办理票据代理买卖、票据自营、票据做市商等业务,获得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全民通的核心产品:票据基金,就是以银行承兑票据为主体的票据理财产品。全民通金融集团注册资本8亿元,下辖深圳前海全民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全民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全民通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全民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前海全民通影视传媒等五个子公司,深圳前海岳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前海牛王资本管理集团等两家控股公司,其中牛王资本集团下辖深圳前海牛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牛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前海牛王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子公司。
本人在票据理财、票据基金方面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公司对票据理财的具体操作略知一二,对票据理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Q525330795,微信也可以xiaodahai2014,我们全民通上海分公司地址是在上海杨浦五角场,有时间的朋友当然也可以来我们全民通上海分公司作客。全民通金融集团以深圳为大本营,迅速布局全国大中城市,目前已建立30余家分公司,员工逾千人,团队管理资产经验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正在快速成长为中国民营创新金融领域的领航者。
三是作为监督人促进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票据融资性功能的开发不可避免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在信用体系尚不发达、信用意识尚且薄弱的国内市场,一旦监控不慎,融资票据的盲目放开和发展将酿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一方面要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做好内部风险控制,规避票据业务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对发票企业、市场运转的日常监督工作。
四是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融资性票据的发展积极推动业务创新。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面对票据理论先进、票据业务品种繁多的外资金融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在票据业务上更处于劣势,不利于全方位参与市场竞争。国内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在现有体制框架内积极寻求票据融资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市场环境,争取票据的融资性功能发展在体制上能有所突破,从而带动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第二篇:票据池在企业融资业务中的运用探讨
票据池在企业融资业务中的运用探讨
摘 要 票据池作为一种复合型票据融资平台,可以对企业票据资产进行信息查询、真伪鉴别、托收、融资以及提高票据资产收益等综合服务。它既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本文从票据池产生的背景出发,对票据池概念、功能、适用对象以及办理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论述了票据池业务的优缺点,并通过票据池在企业融资中的具体应用,为企业融资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票据池 融资 运用 探讨
1票据池业务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和银根的进一步紧缩,选择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办理结算的企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票据管理问题也较为凸显,尤其是票据结算笔数较多结算金额较大的大型集团企业,对票据融通和管理的需求更为强烈。为适应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企业对专业化、集约化票据管理和融资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设计推出了“票据池”融资服务业务。
2票据池的概念及功能
2.1概念
票据池就是客户将票据全部外包给银行,银行为客户提供商业汇票鉴别、查询、保管、托收等一系列服务,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随时提供商业汇票的提取、贴现、质押开票等融资,保证企业经营需要的一种综合性票据增值服务。
2.2功能
企业可根据票据的“池质押额度”随时申请线上融资,并可将票据到期托收回款回到“池”内,形成动态池额度,方便企业票据资金回流。同时,票据池业务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科学高效地管理票据资源,在盘活票据的同时增加企业的授信额度,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具体表现为:
(1)资信好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支持,并且保证金账户的资金还可以获得存款利息的收入。
(2)集团型企业可以为下属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支持。
(3)集团型企业可以避免“票据富余企业不能获得收益,资金缺乏企业在银行有大量的贷款”的局面,减少整个集团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节约集团的财务成本。
3票据池的适用对象及业务流程
3.1适用对象
(1)以票据作为主要结算方式,企业内部票据资源需要统筹使用。
(2)购销中票据使用存在金额、期限、用款主体、区域等方面不匹配。
(3)有票据代保管和票据抵押融资需求的企业。
3.2业务流程
(1)银行向企业提出票据池业务方案;
(2)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状况,提出具体的业务需求,可以包括单项或综合项目,如票据全部质押和托管等;
(3)银行根据集团客户的需求设计协议文本、操作方案等,并签订相关协议。根据协议,集团客户办理票据的交付,银行办理票据的鉴别、查询、保管等;
(4)银行将票据进行分类管理,计算企业可以动用的授信资源最高限额,并告知企业;
(5)在可以运用的授信资源最高限额内,企业需要办理对外支付时,可以随时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
(6)票据到期托收解付后,银行定期将资金收益兑付给企业。资金理财的收益可以按 1 天通知存款、7 天通知存款、协定存款、3 个月定期存款来计算。
4票据池的优点和局限
4.1优点
(1)统一管理,统筹使用。实现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的集中管理,企业可全面掌握各成员单位票据资产情况;实现企业内部票据额度共享、统筹使用,全面盘活企业票据资产,提高融资灵活度。
(2)灵活的票据使用方式。将企业的应收票据化整为零或者化零为整,提高企业票据的流通效率,充分挖掘票据的巨大时间价值,实现收益最大化。票??池融资模式下质押票据到期日可以晚于授信到期日,企业资金期限灵活安排。
(3)专业管理,降低风险。企业将票据实物保管等业务交给银行操作,由银行代为查验和保管票据,实行专业化管理,降低了企业票据管理工作量和票据管理风险。
(4)渠道多样,灵活便捷。除可通过柜台渠道办理外,企业还可通过银企通平台等电子渠道,足不出户查询票据余额、期限等情况,在线发起贴现、背书、质押、取票、托收的电子业务指令,业务办理更高效。集团型企业还可设定各成员企业使用质押的限额和票据操作权限,统筹分配管理集团票据资源,实现额度共享。
4.2局限性
(1)票据类型受限制。目前各家银行可办理质押的票据限定为有同业额度的银行承兑汇票,不受理无同业额度的银行承兑汇票及商业承兑汇票。
(2)票据金额受限制。部分银行对质押的银行承兑汇票设定了金额的门槛,例如民生银行就设定只接受 20 万元以上的票据。
5票据池在企业融资业务中的具体应用
5.1融资案例
案例背景:A 集团企业及下属子企业国内销售每月收到银行承兑汇票 100 笔,合计 5000 万元。部分原料从国内采购,每月支付货款 50 笔,金额 2000 万元。结算方式:银行承兑汇票。部分原料进口采购,每月支付货款 4-5 笔,金额 500万元。结算方式:国际信用证。销售与采购的信用期限、金额不匹配,以往需要贴现,支付贴现利息成本。
融资方案: A 企业向银行申请办理票据池业务,银行为 A 企业提供票据托管及票据池质押融资业务。根据 A 企业收票量,银行核定 A 企业票据池授信额度5000 万。A 企业在票据池授信额度及票据池的担保价值(纳入监管的票据值加上开证、开票的保证金余额)内,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办理开证或开票业务。具体流程如下:
(1)企业根据每月收到 5000 万元的实际,向银行提交办理票据池业务的申请,同时提报下属企业名单,将下属企业一并纳入票据池业务。
(2)企业及下属企业将票据分别交付当地银行,银行收到票据后检查票据并核定集团企业整体授信额度 5000 万元。
(3)集团企业根据自身及下属企业资金需求实际,将 5000 万元的授信额度分劈至各下属企业使用,并在电子商票管理系统中授权各下属企业使用人员权限。
(4)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在分配的授信额度内,根据每月对外 2000 万元票据、500 万元国外信用证的结算需求,向所在地的银行申请选择开票及开证方式进行结算。剩余的授信额度可选择流资贷款弥补其他经营性资金不足,或授信结余留待后期使用。
(5)托管的票据(应收票据)到期银行托收资金到位后,在偿还到期承兑汇票(应付票据)前,可获得银行相应期限的存款利息收益。
(6)企业也可支付等额保证金或调整企业整体授信额度将托管的票据收回使用。
5.2融资效果
上述案例企业使用票据池业务给企业和银行带来双赢的结果,主要表现为:
5.2.1企业受益
(1)企业将多张承兑汇票一次性办理托管手续,减少了企业票据层层管理的繁琐,业务办理快捷方便。同时,银行帮助企业鉴定票据的真伪,避免了企业票据管理的风险。
(2)在减少企业票据贴现费用支出的同时,还可获得银行融资业务的授信支持。
(3)企业托管票据的应收票据到期取得资金后,在用于偿还到期应付票据前,还可获得通知/定期/结构性存款利息收益。
5.2.2银行受益
(1)提升了银企间合作关系,企业逐渐将结算及融资业务转移至票据池托管银行办理。
(2)在帮助企业开具承兑汇票和信用证时,可获得企业支付的保证金存款约 2000 万元。
(3)在票据池授信额度下开票、开证及其他业务,每月给银行带来中间业务收入 6-8 万元。
综上所述,票据池在企业融资业务中的应用,既能满足企业对票据管理的需求,又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志民.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J].内江科技,2014(07).[2] 郝笑兰,李淑芬.银行汇总管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01).[3] 邢岚紫,郭敏.略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北方经济,2016(08).
第三篇: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进程中的功能和角色
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进程中的功能和角
色
——北京协作者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总结与思考
社会与公益 2012年8月8日 文/李涛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是从草根组织成长起来的,由北京市民政局主管的京城第一家兼具服务性与支持性的民办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致力于服务困难群体的同时,提炼本土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建设经验,培育社会工作人才与社会组织,推动本土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模式创新。
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之一,北京协作者自2003年成立伊始,即开始与政府部门开展了各类公益服务合作,特别是2010年以来,北京协作者作为协办单位参与了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暨资源配置大会,协助政府部门设计、实施、评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等各项工作,并承接了各级政府部门购买的8个公益服务项目,探索和总结出较为丰富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经验,并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推动政府购买公益服务过程中的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较为深切的思考和认识。
北京协作者认为,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进程中,既是服务提供者、资源受益者,也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推动者、建设者。社会组织应积极发挥专业服务、专业支持、资源整合、社会创新的专业功能,建立政社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培育公益市场、完善购买体系,并在参与过程中提升承接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协助政府职能转移,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有效服务民生、推动社会管理创
新的使命。
发挥专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当前我国民生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的趋势愈加明显,传统的救助式、静态化的服务已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性的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工作者经过多年艰苦实践,逐步摸索出大量适用于中国本土的专业服务方法和模式。然而,受资源和政策的局限,这些专业服务很难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社区儿童照顾和社区为老服务一直是社区服务中亟待解决的两大挑战。2011年,北京市协作者申报的“社区照护牵手行动”项目,获得了政府购买资金。在政府购买前,这个前身为“社区互助行动”的项目,北京协作者已坚持了近9年。北京协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很多流动儿童回归社区后无人照顾,其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由于成人世界的漠视,而陷入成长危机;社区孤寡老人不仅仅在基本的生活自理和照料上,而且在心理疏导、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均需要支持„„而在传统服务中他们要么被忽视,要么只能被动的接受安排。
为了改变此种局面,2004年,北京协作者开启了针对社区孤寡老人的社区照护服务。2005年,北京协作者专门开设了社区儿童之家和新市民之家,为有需要的社区家庭提供儿童社区照护服务。这些服务有效缓解了社区孤寡老人、社区双职工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压力,同时为社区营造了良好的公益人文环境。
当时,由于没有资金支持,北京协作者克服各种困难,组织动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照护服务,为社区孤寡老人和儿童持续提供了长达8年的专业志愿服务,包括为社区孤寡老人做饭送餐、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看病就医、节日联谊等,为社区流动儿童提供接送、课业辅导、课后文娱课堂、社会工作成长小组活动等专业服务。
北京协作者在上述服务中注重发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使能者”的专业角色,突破了原有单向给予式的传统服务模式,注重老人与儿童的参与和社区潜在资源的充分挖掘,动员老人与儿童在接受服务的同时参与到相互照护服务中,将基本照护和发展性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
而政府购买资金的支持,不仅可以使社会工作服务覆盖范围更广,还可以使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2011年,北京协作者在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支持下,将多年的社区照护服务整合为“社工引领义工的社区照护服务模式项目”,注重专业服务和公众教育的双重介入,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在社区孤寡老人和儿童得到优质服务的同时,搭建志愿参与平台,培育了一支20名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照护志愿者队伍,营造社区一家人的和谐关系,实现多重社会效应。最终探索积累了社工引领义 工、社区弱势群体相互支持,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
区照护服务模式。
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早在2006年,北京协作者发现,大量流动儿童及其家庭面临严重的健康卫生问题,流动儿童获得最基本的一次普通的健康体检都会是一种奢望,无法得到实现。在此背景下,北京协作者积极筹措社会资源,组织动员社会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参与流动儿童义务体检服务,根据北京协作者过去4年公益健康服务的统计数据来看,接受公益健康服务的12000余名流动儿童中至少80%以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而很多问题都与日常行为习惯有关,如果能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救助,完全可以避免问题恶化。
北京协作者发挥社会工作社区教育和社会救助的专业功能,在体检服务的同时,开展健康常识教育、健康调查、健康紧急救助与咨询等综合性专业服务,实现城市医疗卫生资源与流动儿童健康服务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社区健康救助的有效对接,并在服务过程中促进城市主流人群与流动儿童及其社区间的相互了解与接纳。同时培育当地社区内部的公益健康辅导员队伍,持续协助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改善卫
生保健环境。
至今,北京协作者已经至少为1.2万名边缘流动儿童开展了健康普查,为至少1500名农民工、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和高年级流动儿童提供了健康知识培训服务。
北京约有50多万流动儿童,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偏远社区,社区卫生健康教育资源匮乏,他们不仅难以得到基本的公共健康服务,其心理健康同样非常令人担忧。借助北京政府购买公益服务项目契机,北京协作者将上述服务整合为“边缘流动儿童公益健康服务暨社区健康辅导员支持系统建设项目”,自2010年以来,持续两年得到了北京市民政局政府购买资金的支持。该项目探索出“健康普查+紧急救助+个案咨询+社区教育+社会倡导”五位一体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健康服务模式,整合城市医疗资源,对接边缘流动儿童需求的模式,简便可行,可示范可推广,在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有限条件下,有效填补流动儿童健康服务的空白。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不仅可以有效服务民生,而且可以提升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使其更有条件探索总结有效的专业服务方法和项目运作模式,从而带动我国社会服务专业化建设,反哺社会
管理创新。
发挥资源整合功能,建立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组织部门都难以独自应对社会变化,而社会工作的专业功能之一就是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工作专业特有的个别化、专业化的服务特点,不仅能够开展针对特定人群的社会服务活动,对政府基本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而且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草根性、灵活性,强调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注重服务对象自我服务能力建设,从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优势互补,形成行政职能和社会力量的有
效结合与良性互动。
反思北京协作者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历程,我们发现政府购买服务的演变过程本身就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双方资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过程。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并不是目的,而是有效服务民
生,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
早在2003年,北京协作者成立伊始就开始了与政府的合作。当时,北京协作者启动了抗击非典农民工紧急救援行动,自筹资金深入农民工居住社区开展各类救助与健康知识宣传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北京协作者与各级政府部门开展了合作,中国疾病防控中心委托北京协作者向在京农民工发放其制作的防非典知识宣传册,从而将专业知识通过草根组织直接传送到基层最需要的人群手中。当时,还没有购买服务的说法,中国疾病防控中心只好采取向北京协作者赠送宣传物资,报销服务成本的方式予以合作。
北京协作者发挥社会工作研究与倡导专业优势,探索出服务创新与政策倡导相结合的民间服务模式,即在服务中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开展行动研究,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其中,北京协作者开展的农民工职业健康调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北京协作者合作开展“全国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保障研讨会”,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草根组织与国家部委共同合作的研讨活动。会议上第一次出现了农民工代表直接坐在主席台上发言,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将一线农民工代表与高层领导、专家学者汇聚一起,群策群力共同探讨职业安全长效机制建设。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同样没有办法直接给予资金支持,只好在会议场地、餐饮上给予间接支持。
直到2009年,北京协作者从民政部获得第一笔政府购买资金。承接了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农民工的课题研究项目,而由于北京协作者当时还是工商注册,项目资金只好先拨付给民非注册的合作伙伴,再转给北京协作者。就在这一年,民政部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对于符合条件的民办社工机构,“民政部门可直接担任其业务主管单位”。
正是受益于该通知精神,2010年,北京协作者正式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为京城首家由民政局主管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同年,北京市启动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刚刚完成注册的北京协作者立即以主要协办单位的身份协助市民政局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推介展示暨资源配置大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志愿者能力建设项目”,为首都近10个高校社团开展培训,培育出一支由150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民生项目的支持性志愿者队伍,带动其投身到服务民生行动中。为首都400余家社会组织、1500余人提供了直接服务,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益服务。
自此开始,北京协作者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功能,通过承接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积极整合资源,配合政府推进重心下移,服务民生,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受北京团市委委托,北京协作者培育建立“东四协作者社区青年汇”,探索出青年社会工作社区服务模式;北京协作者受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区社工委委托,培育成立东城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并协助建立政府购买社工岗位的机制。
当前,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有很多争论,其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到底是什么关系?北京协作者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历程表明,推动政府购买服务是两种力量在发挥作用,一方面是来自政府的顶层设计,是政府自身的需要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成长带来的民间自主性寻求问题解决的动力。我们提出了一个理念,双方是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购买服务,就是政府委托社会组织发挥专业功能,有效服务民生。政府的主要责任就是通过公共资源的有效分配来解决社会问题。依靠多元化的专业力量来完成,发挥社会组织扎根基层,服务专业性的特点,使政府的公共资源最有效的服务于边缘人群,使有限的服务资源实现服务成效倍增。
发挥创新示范功能,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北京协作者在参与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协助北京市民政局总结完善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原则,其中,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除了基本的公益性原则,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鼓励社会创新,即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发挥社会工作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根据服务需求策划服务方案的专业特点,以及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创新成本低,机制灵活的组织特点,通过购买项目的实施鼓励服务内容、方式、方法的创新,从而不仅带动社会服务的创新,也在过程中推动政府购买体系的创新。
文化建设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之一,但在现实服务中,如何将文化建设嵌入社会工作服务,有效服务民生,则需要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开辟路径。2011年,北京协作者受北京市民政局委托作为支持性组织承接了“政府购买民办文化场馆公益服务支持性监测管理项目”。社会弱势人群享有文化服务的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发达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其幸福指数的指标。受经济与环境制约,很多困难群体,尤其是流动人口、残疾人、贫困青少年、老年人难以享受到文化服务。民办文化场馆以其鲜明特征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但其面临着地位不高、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由此形成了民办文化场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难以满足困难群体亟需公益性文化服务需求的矛盾,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该项目采取政府购买首都16家民办文化场馆门票,针对文化资源匮乏的流动人口、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免费参观、文化进社区、巡展交流等系列公益服务,建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残疾人与老年人文化休闲基地。
该项目有两个重要的创新,一是文化服务民生,二是组团化服务方式,但如何确保政府购买资金落到实处,切实保障项目目标群体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如何使松散的16家民办文化场所切实整合资源相互协作,实现成效倍增的目的,成为
该项目实施的两大挑战。
对此,北京协作者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支持功能,作为第三方支持性监测管理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监测、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对16家首都民办文化场馆的公益服务项目开展支持性活动,即“16+1”的组团模式。首先,北京协作者协助各场馆制作了一套自我监测项目管理工具,协助推进场馆项目运作规范化建设。并建立了一支由32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志愿团队,每两人负责一个场馆,定期到场馆进行志愿监测和志愿服务;同时对志愿者定期开展志愿者专题培训,协助志愿者更有效
地协助场馆工作和提供志愿服务。
北京协作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16家民办文化场馆开展包括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管理和社会组织发展等在内的系列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及时跟进专业督导,在为16家民办文化场馆参与服务民生行动提供专业技术保障的同时,全面提升民办文化
场馆的专业化项目管理的能力。
在市民政局社团办民非处的指导下,北京协作者推动民办文化场馆成立“文化服务民生”组团项目指导小组和临时党支部,定期组织开展项目指导小组和临时党支部会议,共同评估项目运作状况、探讨项目深化发展。
该项目一年来共计为103668名老年人、残疾人和青少年提供免费参观服务,展示了各场馆服务的特色项目活动。志愿者通过回访,收集了三大社会困难人群对民办文化场馆公益服务的评价共计约500条,优秀服务案例31个,为有需要的民办文化场馆提供项目管理督导服务90余次。该项目创新出社会工作专业元素嵌入文化服务民生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式,并总结出政府资助、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专业支持、与服务性社会组织文化服务民生的上中下游紧密连结的组团承接政府购买公益服务
模式。
从单独作战到抱团取暖,“文化服务民生”组团项目不仅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倍增,而且实现了政府购买公益项目组织实施结构的突破。基于项目的初步经验,在市社团办的带领下,北京协作者作为组团项目代表参与制定《关于社会组织组团建设的工作意见(试行)》的具体工作,推动社会政策的创新。
上述案例说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不仅能够有效支持专业服务方法的创新,而且也将有效探索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监测管理模式的创新,丰富完善政
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发挥专业支持功能,提高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
政府购买服务直接的目的是服务民生,然而,很多人忽略了政府购买还应该承载着一个更艰巨的使命,这就是培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因此,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不仅满足社区服务需求,而且间接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资源与社会政策的扶持,提升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服务能力。
对此,北京协作者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过程中,积极在实践中创新总结适用于本土的专业服务理念、方法、模式,并将这些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方法与理论,进一步推广,转化成社会生产力,不仅推动机构自身发展,也为本土社会工作服务
体系的完善做出贡献。
2010年以来,北京协作者充分发挥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专业支持性功能,总结提炼多年来积累的本土项目管理评价经验,积极协助政府完善购买服务体系。包括参与政府购买项目的评审评价,共同探讨完善“以评促建”的理念与方法,即评价不是找问题,而是通过专业评估来协助社会组织更好地改进项目服务,完善项目管理,为以后更有效地承接政府购买项目做准备。在此过程中,北京协作者协助市民政局社团办进行政府购买服务的系列规划,包括项目申请与管理、项目评估、社会组织评级等。对承接北京市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进行了项目管理培训、项目验收评评估。受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委托,对北京市、区县的25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了“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益服务项目设计与开发”专题培训,并跟进了个别化的专业
督导服务200多次。
2011年,北京协作者承接了“社工助力计划——民办社会工作事务所能力建设”政府购买项目,通过对首都民办社工事务所及其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能力建设,协助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组织发展能力。共计来自全市8个区县的民办社会工作事务所及部分志愿服务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的46名机构负责人、骨干社会工作者参加了该项目的能力建设服务,他们的服务领域涉及残障人士、婚姻家庭、老年人、流动人口、青少年等多个领域,在首都服务民生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北京协作者以多元化的专业方法开展项目实施,具体方法包括了参与式工作坊、专业咨询、个别化督导及机构参访交流,有力地提升了民办社会工作事务所的专业服务能力和组织发展能力,搭建了不同社工事务所彼此间的相互交流与分享,进而构建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专业交流与互动学习的平台。
该项目改变了以往由政府主管部门或高校学术机构主办的传统培训方式,而是由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专业运作,充分发挥北京协作者的专业支持性功能,注重学员的全程参与和经验分享,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而且是一名分享者和建设者,这也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专业能力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
北京协作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通过系统的整理分析完成了具有建设性的民办社会工作事务所能力建设调研报告,为首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提出可操作的具体建议。以项目合作为基础,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协助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更加规范化和深入化。
北京协作者通过该项目探索出以需求和参与为导向,多元化专业培训手法为保障,社会调研与专业能力建设相结合,政府购买服务、支持性社会工作机构专业运作、服务性社会工作机构直接受益的本土社会工作机构专业能力建设模式。本模式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和可推广价值,作为重要的本土经验有力协助政府推进社会管理
创新和政府社会服务职能转移。
目前,北京协作者正在承接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购买的“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项目,该项目旨在发挥专业社会组织的治理经验和服务优势,与社区社会组织结对子,通过培训、督导和共同设计实施服务活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还表现在通过购买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发掘和扶持一批有支持性功能的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协助政府提高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并协助政府提炼购买经验,包括项目开发、管理、监测、评估的经验,共同培育服务市场,增强民政部门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实现大民政。
政社携手应对挑战培育公益市场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把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引入到公益领域中,有效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激励社会组织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应警惕和避免以下问题:
1、违背市场规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需要遵循双方的契约关系,尊重双方的责权利,任何一方不能随意违背项目协议,不经协商任意变更前期达成一致的购买金额、项目期限、资金到位时间、资金用途等。应避免用传统的行政命令,打破市场自主规律,否则会伤害到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积极性。
2、违背项目规律。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应该尊重服务人群的需求,尊重社会工作专业规范。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不能按照领导意志或项目实施者意愿来“设计”项目方案。而是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和需求来制定可行的项目服务方案,有其特定的时间周期、特定目标,以及与目标对应的服务计划,有其专业逻辑关系。必须要尊重服务本身专业规律,如果超越了这个规律,就成了急功近利了。比如,原计划一年的项目,突然压缩到半年周期。
3、锦上添花,急功近利。政府购买服务首先应遵循公益性原则,将有限的资源满足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的服务需求。而现实中,越是“容易出彩”的锦上添花的表面文章,越容易得到关注,越是雪中送炭的服务却往往被忽视。社会工作往往针对的是边缘化的问题,最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是沉淀了几十年的问题,不可能通过一个短期项目就能够解决,因此,政府购买服务应有持续性、深入
性。
4、只转移责任,不转移资源。购买服务的危险倾向包括: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针对的社会问题复杂,而购买资金额度小;项目实施需要专业人力资源,但项目资金要求不能用于人员成本;项目资金需要机构先期垫付,而资金到位慢等问题。导致一些购买服务项目不仅不能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反而透支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很多生存本就艰难的小型社会组织,根本无力垫付;即使勉强垫付,服务做的越好,承担政府项目越多,社会组织的资金压力也会成倍增大。
5、不公开透明,缺乏公平公正。政府购买服务最重要的原则,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防止内部分蛋糕,将资源以所谓市场化方式向官办机构转移,或者其他寻租行为。政府不能既是购买方,又是评估方,应培育专业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协助政府开展项目评价。建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参与机制,建立公开透明有第三方审评监督的招投标和项目评价制度,尤为重要。
未来三到五年,政府购买服务还处于一个基础建设阶段,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公益市场”,就是首先要培育出一大批能够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建立起可持续的公平公正的购买与评价体系。对此,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中给予能力建设子项目资金支持,以及将社会组织自身能力是否通过购买项目的实施得到提升
作为重要指标。
北京协作者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历程充分反映了社会组织既是政府购买服务的资源受益者,又是推动者、建设者。政府与社会组织应该秉承互谅互信,互帮互助的合作伙伴原则,携起手来,通过扎扎实实的实践示范、专业成效,来争取社会各方的认同和支持,共同开辟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创新路径。(作者为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
第四篇:论专业社会工作在基层信访中的角色与功能(模版)
学号:1012121053
姓名:吴晶晶
班级:10社会工作
论专业社会工作在基层信访工作中的角色和功能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稳步进行,中国的社会矛盾也在日益明显的加剧,而当前我国的群众对官员的抵触和渴望也是社会矛盾的一个方面。而信访部门作为群众解决困难的一个途径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基层信访部门所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也亟待解决,问题种类比较多、涉及层面比较广、违规几率比较高、调处难度比较大等新特点也要求着信访人和上访者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和素质,这为社会工作在信访部门的应用提供了平台和条件。随着基层信访工作的广泛开展,社会工作对于信访人和上访者也有一些要求。关键词:社会工作
基层信访
社工介入
一、基层信访的工作的含义和发展现状
(一)含义:
基层信访工作主要是指县及县以下直至社区和村各级党政组织的信访工作①。
(二)基层信访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央采取了党务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各项重大完善基层民主,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的举措,基层的面貌焕然一新,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基层民众的矛盾日益明显,对信访制度的完善和改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②。
具体表现为:
1.群众要求上访要求解决的问题突出
2.案件衍生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上访案件积压,干群矛盾加深;接管人员相互推诿,案件无人负责;上访与政绩挂钩衍生收买、截访等事件;司法权自身的行政化、地方化。
二、社会工作在基层信访中的介入策略
基层信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主要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理念为基础,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方法,预防和缓解群众在上访前、上访中及上访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以促进其更好地适应转型期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为此,社工者应从问题出发,适时介入。
首先,社会工作者要明确什么是基层信访工作以及基层信访工作的工作内容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其次,社会工作者要深入分析现今基层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例如:针对基层信访工作种类多,发生几率高,涉及层面比较广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发挥资源协调者和信息传导者的角色,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地认识,要运用专业知识细化这些问题,逐个解决。对于信访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差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倡导加大对在职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也可以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上访人对信访工作流程的不熟悉,可以发挥社会工作者的教育者、协调者的角色,亲自一对一帮助有需要的人。
最后,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或需要上访的人恢复自我适应与发展的功能。
三、社会工作在基层信访中的角色和功能
基层信访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对于当前信访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参差不齐,信访案件的解决及上访人的安全都面临着很大的威胁,近几年很多上访丑闻被披露,这就为社会工作引入基层信访提供了一个契机。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其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可以更好地帮助信访人和上访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在基层信访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使资源协调者,也可以是教育者、倡导者、咨询者…
社会工作有如下功能:复原的功能、配置资源的功能、预防的功能、发展的功能和稳定社会的功能③。在基层信访部门对上访人的问题无法给出解决方案或对上访人不予理睬时,社会工作者要对这些已产生的问题进行事后补救,这就是社会工作的复原功能。在基层信访工作中,很多的问题都是来自于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民众对自己的境况感到不公平或自卑感,并由此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社会工作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功能。在政府发布一项新的规定时,在这些政策实施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民众情绪激动的情况,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要有防范意识,平复民众的情绪。在发生大规模民众闹事时,社会工作者要随机应变,这就是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人民群众总是把党和政府当做自己利益的代表和利益的维护者,他们在遇到各种困难或个人和集体利益受到侵害时,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党和政府身上,希望通过信访渠道得到帮助和关怀,他们向党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总是先从基层党政组织开始向上反映的④。做好基层信访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在社工介入信访事件中时就是社会工作的稳定社会功能。
总之,社会工作者在充分认识基层信访部门,深入分析基层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明确自身角色的定位,帮助信访机构实施合理的工作创新以完善机构职能。同时运用自身信访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加强自身问题的解决的深度及广度,使其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①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信访学会 《信访学概论》第一版
中国方正教育出版社
② 湖南法院网
《基层信访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2010年11月10日 ③ 李迎生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信访学会
《信访学概论》第一版
中国方正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