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部 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印发《2010—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以奖代补专项
财政部 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印发《2010—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社[2010]202号
为支持各地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同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补偿机制,现将《2010-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2010~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O—O年九月二十一日
附件:
2010-2011年基层医疗卫主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0]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2010-2011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奖补资金),支持各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同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收入分配、补偿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切实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按时实现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的工作目标。为规范奖补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奖补资金按“突出改革、转变机制、注重实效、鼓励先进”的原则分配。第三条 中失财政奖补资金为一次性补助资金。
第四条 奖补资金实行因素法分配。分配因素主要根据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综合改革的工作进度、实施成效、人口情况及区域间财力差异确定。
第五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的工作进度和实施成效;以国务院医改办组织的年度考核评估结果为依据。
第六条 年度奖补资金采取预拨和结算相结合的方式下达,当年预拨,次年年初根据国务院医改办对各地考核评估情况结算。
第七条 某省份奖补资金分配额=待分配奖补资金总额×{该省份指标考核系数×该省份财力系数×该省份人口系数/∑(各地指标考核得分×各地财力系数×各地人口系数)}
考核指标系数根据国务院医改办对各地的考核评估结果确定。
第八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将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与本级财政安排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补助资金,统筹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收支后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等符合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规定的支出;以及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时涉及的人员分流安置等改革性支出。
第九条 奖补资金必须直接或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根据需要对各地奖补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对故意虚报有关数字和情况骗取专项补助资金,或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补助资金的,要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除责令改正、取消奖补资格或收回奖补资金,还要通报批评、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第十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工作汇报
西林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今年初,省医改办下发《云南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试行)》后,玉溪市卫生局认真部署,积极行动,扎实抓好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现将我市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玉溪市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辖一区八县,户籍总人口213万。全市共有75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668个村(居)委会和社区。共设73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22个,一般卫生院51个),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5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2097名。市、县区均设有卫生监督局、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均配备有防疫人员和妇幼保健人员。
二、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体推进情况
2009年3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后,我市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开展调研论证,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根据《云南省医改5项重点改革2009年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计划》和《云南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的要求,严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省里确定的时间表和工作要求,从2010年 2月25日起,全市73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5个村卫生室共7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并零差率销售,各项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今年3月至9月8日,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采购基本药物5887.48万元,药品销售价格平均下降13.5%左右。一是制定了《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管理办法》,全面启动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使用工作。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均按规定参加网上集中采购,不再采购和销售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品种,同时,严格执行中标目录,履行购销合同,严格规范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明确医疗机构按药品销售总金额的不同比例使用基本药物,市、县级医疗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不低于20%、35%,中医医院等其它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低于10%。二是科学测算,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办法。市卫生局去年开展专项调研,对全市747个市、县区、乡、社区、村级医疗机构近3年来基本药物使用、进销差额和财政补助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结合省相关政策要求,我市通过反复核算,提出了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卫生院取消药品加成给予定额补助,用于保障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公用支出补助,并根据辖区内服务人口分为四个档次进行考核补助的原则制定补偿方案。
三是积极开展清仓盘点、上网采购、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价格公示、培训、宣传等基础工作。各医疗机构均做到了将基本药物价格向群众公示,对基本药品和非基本药品进行了分类管理,对开具处方规范管理,对医务人员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工作,确保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积极谋划,强化领导,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
国家医改方案出台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玉溪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兴荣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卫生、发改委、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做到组织保障、人员和工作经费三落实。各县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了领导,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2009年1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我市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加快工作步伐,着手制定实施方案。1月19日,市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的汇报,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既要坚定信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要统筹兼顾,立足实际,着眼民生,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达到预期目标。1月22日,我市召开了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责任人参加的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试点工作准备会,对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1月24日和 2月24日二次分别召开玉溪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推进会,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做了工作安排,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为2月25日全面启动并迅速推开打牢扎实的工作基础。3月1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督促检查会,对实施保障工作提出要求。3月5日,召开市医改领导小组会议,根据省里的要求,结合玉溪实际,研究我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配套文件,并于3月7日以领导小组名义正式印发《玉溪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此后,市卫生局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推进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班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暨培训等会议。总之,从1月19日至8月30日,我市密集召开一系列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学习省医改会议精神,就药品网上采购工作、实施意见的拟定、基层医疗机构清仓盘点、基层医改等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确保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多方论证
为做好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各级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省关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要求,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对照省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反映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的相关内容,树立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理念,立足方案要实、要管用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方式召开不同层面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充分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方案进行广泛讨论,多方论证。同时,多次向上级部门汇报,不断修改完善,制定了《玉溪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和补偿政策等相关配套文件。市政府常务会议明确要
求各县区政府要充分准备,落实责任,确定人员,确保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顺利开展,对涉及到的补助资金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分级负责。明确提出要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省的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取消药品的销售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必须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市、县级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分别不低于销售总金额的20%、35%,市、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不低于10%。
(三)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各项前期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全市基层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模式。我市自2006年8月起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将73个乡镇卫生院统一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实施药品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工作,采取“网上集中竞价(限价)、统一配送、全市同价”的方式进行。到2009年底,全市已集中开展了三轮招标和采购,644个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药全部实行集中采购。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开展,有效杜绝了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保证了药品质量,切实降低了药品价格,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通过三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网上采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按照省要求,我市研究制定了符合实际的遴选方案,并于2009年12月4日在保留原4家配送企业的基础上,又增补遴选6家配送企业,最终确定10家配送企业负责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配送工作。
二是组织培训,熟悉采购流程。为全面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顺利完成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工作,我市于2009年12月18日、2010年1月23日和3月26日至29日,分三次组织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及药品采购人员开展培训。邀请省卫生信息中心医药招标采购交易平台的技术人员到玉溪就药品网上采购的相关技能知识进行了培训。结合玉溪市“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改革培训工程”要求,6月29日和8月30日,市卫生局按计划专门邀请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岳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主任医师李冠烈,围绕基本药物体系及政策、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入床抗生素治疗策略、激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技巧等内容进行培训。各县区也组织了相应的培训,1至8月,共开展24场、1900人次参与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药品采购工作人员的使用基本药物及网上交易操作能力。
三是责任管理,明确职责。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将此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专门制定了《玉溪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责任目标书》,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与各县区政府分管副县区长签订。市卫生局制定《201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责任书》,明确医改各项工作任务。此外,市政府还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任务细化进《市对县区政府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中,县区政府又将任务细化至乡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为确保这一重大民心工程取得实效,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我市各级、各部门立足于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上下功夫,突出基层医务人员的宣传发动,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采用宣传标语和宣传单对广大群众进行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宣传,制作“2010年2月25日起玉溪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有效降低药物价格”、“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好处多”、“基本药物平进平出花钱少”等群众通俗易懂的横幅,印发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问答”宣传单,对改革政策进行宣传,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确保社会稳定。同时,我市各县区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专门召集医务人员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药物用药目录进行培训,打消顾虑,改变医务人员用药习惯,在接诊中主动宣讲,热心解答群众的疑问,使群众减轻用药负担,拥护使用基本药物,切实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入人心。
(五)加强检查,跟踪服务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自2月25日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以来,市、县区、乡镇都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了解实施情况,掌握工作动态,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保证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加强服务协调工作,对实施过程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进行处理,没有出现一个卫生院或一个村卫生室停业的情况,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平稳,工作有序开展。
四、全面统筹,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推进5项综合改革
我市在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同时,及时制定出台了《玉溪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意见》中包括《玉溪市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玉溪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方案》、《玉溪市行政村卫生室改革方案》、《玉溪市乡镇卫生院改革机构编制标准办法》、《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办法》、《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管理办法》等7个配套方案。我市出台的《实施意见》,既认真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改革方案精神,同时又结合我市实际,坚持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为主旨,不断探索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药物制度、投入保障制度等5项重点改革力求有新的突破。
一是在改革人事制度方面,按照《玉溪市乡镇卫生院改革机构编制标准办法(试行)》,全市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原则上按照农业户籍人口的l‰实行总量控制。要求每个村卫生室原则上不少于3名乡村医生(其中至少有1名女村医、1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乡村医生),2008年12月底在册村医人数为2人的可保持原有人数,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乡镇卫生院定编定岗,先选择1至2个县区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后再向全市推广,确保改革更符合客观实际需要。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总岗位的80%。
二是履行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市政府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取消药品加成给予定额补助,新增预算600万元,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公用支出补助,根据辖区内服务人口分为四个档次进行考核补助。中心卫生院每年定额补助11万元,服务人口4.5万(含4.5万)以上的一般乡镇卫生院每年定额补助9万元,服务人口2万(含2万)以上、4.5万以下的一般乡镇卫生院每年定额补助7万元,服务人口2万以下的一般乡镇卫生院每年定额补助6万元。以2008年底村医人数为基数,县区财政对村医补助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市级财政对村医每人每月补助40元、省级财政对村医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同时实行绩效管理。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工程。从2007年起,投入500万元开展贫困山区、民族地区乡村医生脱产免费中专学历教育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乡村医生学历水平达到中专以上要求,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基本药物制度网络化建设进度,市级财政今年投入100万元为各乡镇卫生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配备设备。
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实施绩效考核。按照《玉溪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财政、人事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乡镇卫生院 在县卫生行政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分配制度和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早在2008年,华宁县开展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卫生资源整合的试点工作,将县医院、中医院、宁州卫生院进行联合管理试点改革,在机构建制不变、单位名称不变、人事隶属关系不变、现行财政补助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对三所医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资源共享。通过实施院长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和年薪制,调动工作积极性。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强化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能力,整合了卫生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我市自2005年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以来,不断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力度,特别是我市借2006年率先在全省推行新农合制度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之机,进一步深化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改革,全市90%以上的村卫生室实现人员、行政、业务、财务、药品“五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聘任管理,实行乡村医生全员聘用制和药品统一由乡镇卫生院采购,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管理保证。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要求,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使5项综合改革更切合实际,更能推动工作落实,更能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二)全面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
以落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重大妇幼项目(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截止2010年8月底,我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48470份;发放宣传资料110余万份,设
置健康教育宣传栏2086块2915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744期;新生儿访视13487人;孕产妇产前检查24613人,产后访视14985人;有55911名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管理高血压患者25204人,管理糖尿病人2262人;管理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4214名。
此外,我市自加压力,率先在全省新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服务项目,并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市、县区按4:6比例配套,投入资金,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
为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近乎海量的信息管理问题,提高信息利用率,市卫生局充分调研,坚持“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坚持需求导向、分期实施建设;部门联合共建、实现优势互补;统一标准规范、保障信息安全”的原则,决定建立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市级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不断完善新农合工作,提高基层群众保障水平
我市通过巩固参合率、提高筹资标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2010年,我市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174.9737万人,实际参合159.7954万人,参合率为94.57%,顺利完成中央和省提出的参合率达90%以上的工作目标。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调整为140元,农民个人自筹20元。截止8月,新农合共筹集到位基金22385.68万元,各级资金已全部到位。
为了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经过测算,我市对新农合补偿方案进行了科学调整。乡级住院补偿比例统一调整为70%以上,住院补偿封顶线由每人每年累计20000元调整为30000元,同时,积极开展住院大病再次补偿和门诊慢性病补偿工作。1月至8月,共减免补偿212.31万人次,补偿新农合基金11781.10万元,总受益率为125.65%,基金支出占已到位基金的52.63%。参合群众的受益率和受益水平正在稳步提高。
二○一○年九月九日
第三篇:乐安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汇报[模版]
乐安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医改工作精神,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改革,2010年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和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乐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县,全县总人口36.5万人,辖16个乡(镇)场。拥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20个、村卫生室20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个属政府设立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卫生院共有在编在岗人员40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384人,非专业技术人员17人,占 95 %.。在卫生技术人员中,中级职称194人,初级及以下职称147人,聘用人员82人。
二、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两个文件情况:2010年元月全县6个中心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14个一般卫生院2011年元月执行),目前我县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都实行零差价销售,药品收入无利润,1-3月份的药品零差率补助资金没及时下拨,故1-3月份20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出现亏损,最多的亏损额达4万多元。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医疗保险药事服务费按参保人员基本药物使用总量的15%的药事服务费不能及时到位,结算手续繁锁复杂,去年6个试点中心院医疗保险的药事服务费现在还未到帐;二是我县非基本药物用药未纳入新农合及医疗保险药事服务费的补偿范围;三是基本药物采购中标企业少,抚州全市仅一家,缺乏竞争。
三、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多渠道补偿机构,创新投入方式方面的措施及思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其主要是卫生院经营观念的改革,以前卫生院是“以药养医”,药品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75%以上,小病大治,滥用抗菌素。如:有些病人生病时,先到村卫生室就诊,乡村医生没有按照规定使用抗生素,而是二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并加用激素,这样病菌必然产生耐药性,到乡卫生院后普通的抗生素就不起作用了。所以乡镇卫生院应转变观念,从重医轻防转为“以防为主”,注重疾病的疫防控制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如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常识,传染病的防治,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做好这项工作,政府要从人、设备、房屋经费方面给予投入,特别是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建设。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机构的财务管理办法及绩效工资的落实情况。我县乡(镇)卫生院从2009年10月实行绩效工资,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江西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乐安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在执行落实中,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相应制定了实施细则,岗位职责及分配系数。县财政局对这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关照,及时足额拨付了省级下达的绩效工资专项经费211万元,并按规定核定各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收支情况,不足部分由县财政保障,保证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绩效工资的发放。但在分配中也存在一些情况,绩效工资的70%为基础性绩效工资,3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这比例就较难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如临床医师岗位较辛苦且风险性高。
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收支情况,财政补助情况和运行情况。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全民退休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保障,集体人员、聘用人员工资自行负担。2009年全县20个乡镇卫生院总收入4323万元,其中医疗收入484万元,药品收入2545万元,2010年总收入5393万元,其中医疗收入702万元,药品收入2796万元,同比药品收入增幅下降159%,2011年1-2月份总业务收入 3017万元,同比下降16.7%。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后,乡(镇)卫生院药品利润为零,由此而造成的经费缺口应由政府全额埋单。但卫生院因实行“零差价”后,政府只对当年的药品零差价销售给予补助,2011年元月份一般卫生院实行零差率后,药品价格由高调低的降价部分就达147万元,而各级政府对这部分资金亏损未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二是近三年国家对乡(镇)卫生院安排了国债项目,主要用于医疗用房改造。中央安排每个项目资金总额20-30万元不等,仅国债项目新增的债务有586万元;三是各乡(镇)卫生院大集体人员、聘用人员工资、绩效工资、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财政未列入预算,所以这几块经费支出也是卫生院亏损的原因之一。
六、基本药物定价、招标、配送、使用、补偿、报销情况。全县乡(镇)卫生院严格实行药品网上招标采购,在政府指定的药品中标企业进行网上采购,药品零差价后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基本药物共307种,按规定中心卫生院基药达70%的使用量,一般卫生院80%。但在临床应用中,药品不全,307种基药品种、规格、剂型太少,满足不了群众看病的需求,基本药物品种中的妇科、儿科用药品种少的问题较为突出。配送企业少,抚州全市就一家企业,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跟不上去,有些急救药品不能及时配送,基本药品定价偏高,中标价高于实行零差率前的自行采购价,建议每县(区)应有一至二家药品配送企业。
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2010年我县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全县服务人口34万的20%先行在农村开展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二型糖尿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病管理9项服务。由于我县偏远山区自然村多,卫生院要做好这项工作有一定难度,有些工作要依靠乡村医生来协助完成。这就关系到乡村医生的绩效考核及乡村医生公共卫生补助标准问题。2010的省级财政补助乡医补助为中心卫生院辖区的每人每年1800元,一般卫生院每人每年1200元,这样定标准不妥,中心卫生院与一般卫生院属在地承担的工作量、工作性质完全相同,其补助标准理应一样,补助标准应按辖区内承担的工作量及服务人口确定。二是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量大,卫生院现有的人员中,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少之谌少,目前我县每个卫生院平均只有2名人员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而专业对口的只占 5%左右,解决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问题是当务之急,三是要求上级部门配备一套实用可行的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支出。
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意见和建议。全县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 %,城镇居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但医疗单位却变成医保局拖欠医疗费的债权人,县医保局对单位和个人的医保经费结算手续繁锁复杂,效率低下。2010年拖欠医疗单位医保金125万元,当年的医保金要到第二年7-8月才能到帐。影响了医疗单位的财务结算及资金周围,建议医保基金应同新农合资金一样管理,资金由财政部门封闭式管理,医保局审核后财政拨款,每月及时拨付,做到按月结算或实时结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乡镇卫生院的人员、设备、房屋三大体系。人员:人事局按农业人口1.2‰。核定乡镇卫生编制,乡镇卫生院共定编356人,现有医务人员401人,超编 45人,超编人员不享受财政补贴。从2000年以来,国家取消分配制度,现有乡镇卫生院优秀人才被县直医疗单位借用,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非常紧缺,如金竹卫生院、航桥卫生院正式职工就2人、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如何能开展正常工作?几乎一年360天天天上班,工作环境、条件差不说,工作非常艰苦。各卫生院只有自行聘用临时卫生技术人员,否则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个别偏远乡镇卫生院甚至招聘不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且聘用人员的工资及“三保”等经费都是单位自行解决。二是设备,近三年卫生厅每年对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进行配备,有的卫生院因无技术人员,有了设备却无人操作使用。三是房屋,2007年以来,20个乡(镇)卫生院有14个得到了国债建设项目,9个卫生院中央投资25万元,5个卫生院投资40万元,改变了乡(镇)卫生院破旧不堪医疗用房的现状,新建了综合大楼,总建设面积9800平方米,资金缺口570万元。目前仍有6个卫生院的房屋未得到国债项目资金,6所卫生院的医疗用房建于60、70年代,经城建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急需改造。
九、在医疗卫生支出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加快执行进行的意见和建设:
医疗卫生单位现有大集体人员126人,聘用人员82人,县财政应考虑将这部分人员工资、津效工资、“三保”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
第四篇: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方案
川财社[2010]15号
省财政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卫生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扩权试点县(市)财政局、发改委、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局):
经省医改领导小组审定,现印发《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方案》,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方案》
二○一○年三月二日附件:
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
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方案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取消药品价格加成,实行零加价销售,是国家采取的降低医药费用,减轻广大人民群众负担,改变“以药养医”机制的重大举措。
按照国家和我省医改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我省逐步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加价销售。其中:2009年在30%的县(市、区)试点,2010年试点面达到60%,2011年全面实行。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加价销售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减少一部分收入。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一、建立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结合取消药品价格加成的特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体制,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在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的目标,本着“科学、公平、效率、节约、规范”的原则,建立“推进综合改革、核定 收支、绩效考核、多头补偿”的经费补偿机制。
推进综合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一要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任务,科学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核定编制暂时有难度的,可先根据其服务人口的多少,按1‰—1.5‰的比例计算医护人员标准配备数量,作为计算经常性支出的基础参数(人口很少的乡镇,每个最少不低于8名)。二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内部用人机制,鞭策和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三要结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兼顾公平与效率,健全内部考核,适当拉开分配差距。
核定收支,就是要科学测算和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经常性收入和经常性支出,认定其经常性收支差额,作为计算补偿的基本依据。
绩效考核,就是要建立健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把基本医疗任务完成情况、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和人民群众满意程度等,与补偿水平结合起来,实行弹性补助,奖勤罚懒。
多头补偿,就是在加强内部管理节约运转开支和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消化一部分减收的基础上,对核定的经常性收支差额,通过财政预算和医疗保险基金给予弥补。
二、经常性收支差额的核定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加价销售后,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差额,按以下办法核定。
(一)核定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公共 卫生项目收入、药品销售收入、财政现有经常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
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根据常年性医疗服务收入水平并结合变化趋势预测,合理测算核定。公共卫生项目(包括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收入主要根据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和财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标准,合理测算核定。药品销售收入主要根据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常年性用药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合理测算核定。财政现有经常性补助收入按照2009年财政安排的经常性补助支出预算(扣除基本建设及其他一次性因素)核定。其他收入主要根据常年性其他收入水平(扣除特殊因素和一次性因素),合理测算核定。
(二)核定经常性支出。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支出、药品成本支出、其他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按定员定额的方式核定(定员是指人事部门核定的编制或按比例计算的医护人员标准配备数量,定额是指经有权机关批准的工资标准。人员经费支出包括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和在职人员参加社保的支出等)。按照国家有关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规定,核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业务支出包括消耗性支出和运转性支出。消耗性支出主要根据常年性基本医疗服务消耗性支出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成本等,结合节约要求,合理测算核定;运转性支出主要根据常年性公用开支(水电费、燃修费、差旅费、办公用品、人员培训及其他各项公用开支)的水平,结合节约要求,合理测算核定。药品成本支出按核定的药品销售收入加上药品正常损耗的成本后,等额核定。
(三)确定经常性收支差额。经常性收入减去经常性支出后的差 额为负数的,即为经常性收支差额。
(四)收支核定工作的具体操作。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核定工作,由县级财政部门会同县级卫生部门实施。各地可在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现行财政财务制度框架内,紧密结合实际,具体细化核定办法,把保证基本运转与发展结合起来,把单位需求与财力可能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核定每一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经常性收支差额。
三、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绩效考评办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程度、健全内部机制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绩效考评工作由县级卫生部门组织实施。考核结果除进行定性评价外,应当确定量化指标,并提交县级财政部门,作为“弹性补助”的依据。弹性补助的具体办法是在全县财政补助总额内,根据考核结果的量化得分,按0.8—1.2的补助系数计算每个机构的财政补助额,奖优罚劣。
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运转,财政补助采取“当年预拨,次年考核结算,多退少补”的方式拨付。
四、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一)财政补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我省财政按以下办法安排财政补助资金。
1.县级财政按照本县实际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城市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口,以不低于每人每年3元的标准(不含现有经常性财政补助和实施绩效工资的补助)安排预算。
2.市(州)财政按各县实际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城市社区和乡镇的常住总人口,结合各县财力状况,以每人每年1元—3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具体由各市(州)政府确定。
3.省财政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县给予专项补助。具体办法是,按全省实际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城市社区和乡镇的常住总人口,按每人每年2元的平均标准安排预算总额,对各县结合人均财力水平计算分配。
4.财政部已经明确,中央财政将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搞得好的省,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对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卫生厅制定分配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全部分配给各市(州)和扩权试点县(市)。各市(州)应全额分配给相关县(市、区)。
(二)医疗保险基金补偿
根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精神,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在财政补助的同时,发挥三项医保基金(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作用,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根据国务院医改办“安徽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三项医保基金的补偿主要通过向定点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同时,围绕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转换机制,探索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按病种付 费、增设药事服务费等付费方式改革。具体付费方式,由各地按照医改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管理水平,进行探索和试点。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基金的补偿方式等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居民,综合改革后的挂号费、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和医技诊疗费中提高的部分,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付。其补偿的项目、数量、比例和标准,由市级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并报省卫生厅备案。
五、统筹协调,保证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县,要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把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与县级财政安排的补助资金,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使用。对每个机构的财政补助的具体确定,要与三项医保基金的补偿水平相互衔接,以确保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既要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换机制,又要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按照“乡村联动”的原则,在建立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同时,对实际实施了药品零加价销售的村级卫生室(站)和基层民办医疗机构,同步给予适当补偿。具体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补偿机制的工作中,各县要对基本药物的采购、送配、储备等关联环节,进行认真研究,采取综合措施,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切实控制药品进价,努力降低人民群众的医药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