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手势的几点体会

时间:2019-05-13 16:5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手势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手势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手势的几点体会

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手势的体会

株洲县淦田镇中学

段瑜珍

上,在合唱中,指挥的手势传递着音乐的情感,指示唱歌时需要运用的技巧;手势巧妙地创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气氛,微妙地沟通着我们心里那份无以言说的情感。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用情感打动人,是用情感感染人的一门特殊学科。不管是在学生演唱还是聆听的时候,情到浓时最忌讳教师打断他们的审美感受,影响他们的音乐情绪。因此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探讨着使用了一些手势语,适时、适当的手势语言也丰富了教师课堂语言,补充了音乐中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内容,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师生关系更亲近。

一、用手势指示学生行动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受到了环境的限制,说话的声音不容易被学生听到时,我们可以使用手势。例如:上课铃声响起,教室外还有几个学生没有走进教室,这时,我会快速地掌心向下冲他们招手,示意学生“快速走进教室”;课堂上,正在播放音乐,需要一位学生同我一起做动作时,我会走到学生身边,双手手心向上,向他伸出双臂,热情地邀请他同舞;需要调动大家共同舞蹈时,双臂展开,手心向上,上下随节奏挥动手臂数次,邀请大家同舞;舞蹈结束,在嚓嚓的脚步声中,双臂展开,手心向下,自上而下挥动一次,在下方停住三秒钟再放下,我用这个手势来示意孩子们:“请安静地做好。”邀请学生上台表演时,需要确定在台上的站位,如果用语言来说可能啰嗦一些,所以,在叫学生名字的同时,加上手势来确定其准确位置,右手手掌展开,五指并拢,指尖指向站位,学生就会明确自己的位置。这种指示学生具体行动的手势,要适时、要配合音乐或语言,使用手势时,态度要诚恳。

二、用手势来传递音乐中的信息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信息可分为情感信息和音乐记号的信息,传递这些信息的手势大多用在演唱歌曲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这种手势的运用,在学生演唱、欣赏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教师说话声音的干扰,如果能够更多、更准确地使用指挥手势,是最好的了。在唱歌的过程中,时机准确地打好指挥拍子、吸气、换气口动作,是最常用的,也是基础。儿童歌曲中,跳音、重音、保持音很常见,我用手腕带动手掌放松地、有弹性地小跳动来告诉学生,要唱成像小皮球在弹跳一样的短促而有弹性的跳音;重音则用小臂带动手掌,有力地向下挥动,并在下方稍停顿一下之后,再挥下一拍的动作来表示,示意学生控制气息,声音加强,还要收住声音不能托,不能把气都放掉;唱保持音或音的时值比较长的地方时,右手掌呈半握的拱形,示意学生保持口腔内的歌唱状态,并将右手掌静止,示意学生控制气息,保持住音准,不要让气息弱而音高下滑,左手依然挥拍,示意学生保持音的时值;遇到音准不好掌握的地方,用柯尔文手势来提示学生找到正确的音高。在欣赏音乐时,老师带动学生一起指挥。豪迈的乐曲,挥拍有力;优美、抒情的音乐,挥拍舒缓,听音色听辨乐器时,也可用演奏乐器的手势来表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目的是让学生在挥动手臂动作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感受乐曲情绪和内容。

三、用手势来表达教师对个别学生的提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不只是面向全体,有时是针对个体。在唱歌时,个别学生坐姿不好,为了顾及学生的自尊心,我也会边唱边走到他身边,用手掌轻轻推起他弯下的腰。而对演唱时表情不好的学生,我则用大拇指与食指分开构成的微笑手势来提示学生演唱时的表情要笑肌上提。这样的手势动作要轻,针对个人时不要引起太多学生的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另外,在评价环节时,我们也不能千篇一律地总是“你真棒!”。不论是提示学生,还是适当地鼓励,我们都要适时地收回食指,伸出自己的拇指。在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习惯动作所形成的特定手势,长时间地与学生接触,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看懂老师的手势,师生之间的合作也会逐渐地默契。然而手势也并不是用的越多越好。手势使用的太频繁,反而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审美疲劳,注意力分散。所以,手势的使用应该明确、简单、合理,它只是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辅助语言”,也是我们平时音乐教学中“特有的语言”,如果脱离有声的教学语言,手势也就没有意义了。

第二篇:手势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手势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讨论(24)浏览数(162)推荐数(5)发布人: 魏新娟(浚县)发布时间:2012-01-08 有效期:2012-01-08 至 2012-01-12 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有严密的科学性,又有不易捉摸的抽象性,单纯用语言去表达音乐内容,既不准确,也不生动,往往力不从心。倘若我们借助千百万化的手势去描绘音乐情态,刻画音乐意境,用它来拟物、言志、传情,在音乐教学中就会得心应手,形象逼真,感人至深,既可增加学生对乐理概念的形象感,又能激发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音乐课也会上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趣味无穷。

运用手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手势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充分为教学内容服务。在讲旋律的进行,我们可以用手势在空中的适当位置比划出一条随音乐起伏不定、运行有致的旋律线,学生从这条看得见、听得着的旋律线上很直观地感知到这首歌曲中音域的宽窄、节奏的疏密、情绪的松弛、高潮的布局,从而更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然后去成功地表现它。例如,在教学《保卫黄河》教师范唱时用手势将旋律的起伏做一定的演示,让学生从手势中感知歌曲的高低起伏、强弱表现,对歌曲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学生演唱时也用手势作相应提示:学生在轻声哼唱第一遍时,教师将右手握拳敲击左手手心,用这样的手势将曲谱的节奏表现出来,学生通过教师的手势提示对歌曲的节奏、强弱表现等一目了然,为下面的演唱作一个铺垫。学生在演唱歌曲第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教师随着旋律的起伏用右手作上扬、下点的手势示范。在唱第二�“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教师用划拍的手势进行提示,在唱全曲高潮部分时,教师的手势动作随旋律的波动不断上扬,最后结束时把握好时值来个握拳收尾。从而使学生在演唱时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处理好歌曲的音域宽窄,达到表现歌曲的目的。如果要用轮唱的方式演唱《保卫黄河》,那么教师就要像指挥家一样将手势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此起彼伏,手势动作的总体是一种上扬、明亮,一种激励、昂扬的感觉。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手势示范将歌曲的演唱效果达到一个更高点。在讲其他一些较抽象的乐理知识时,恰当地运用手势,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五线谱知识时教师用手的五指来代表五根线,更生动形象的告知学生五线谱是有五根线组成,由下往上数,线与线之间构成了间,从手势的表现看学生很快发现五根线组成了四间。从而很形象的掌握了五线谱的最基础知识。再则在教学音阶时,借助七种不同的手势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唱名,在视觉空间上把音的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高概念。针对这七种不同手势的表现,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种手势的基本含义以及由手势联想到的演唱感觉,以进一步理解手势的作用。学生们把音�“do”描述成“稳定、实在”,觉得应该用扎实、自信的声音去演唱;把音级“mi”描述成“平稳、开阔”,觉得演唱时似乎面对着一片开阔的田野;把音级“sol”描述成“上扬、明亮”,应该用一种了不起、昂扬的感觉去演唱,等等。把原来只具听觉形象的音高加以视觉化,这种训练经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就能感到以往飘忽不定的一个个音符开始有了一些依托,产生了跟现实生活较为稳定的联系,渐渐容易把握了。实践证明,只要手势紧扣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就能增强音乐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感,进而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习的音乐知识,并在记忆中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其次,运用手势切忌华而不实,喧宾夺主,随意滥用。例如:在教学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可用手势作相应的段落提示,切不可因为一时的感情投入而忘行的表现,好似让学生在欣赏教师的表演,不是在欣赏乐曲的魅力。如:欣赏《梁祝》第一主题(又称“爱情主题”),速度稍慢,优美抒情。教师可根据旋律的表现作缓慢的划波浪线动作,手势表现要流畅。乐曲转入第二部分时,教师用左手作相应提示,右手继续跟着旋律的起伏作相应的波动,以此转入下面的部分。当乐曲进入结束部分描写“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时,教师的手势表现更应富有情感体现,平稳、缓慢的作一些流畅的动作。正当结束部奏出最后一音时,隐隐传来不祥征兆的定音鼓震音,协奏曲进入展开部,这时教师的手势动作停止,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自己来对比乐曲的强弱、情感的表现。让他们在头脑中想象故事发生的情节。教师切不可作一些多余的、夸张的手势提示,应该留有学生自己听赏想象的空间。整首乐曲的听赏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调节好手势提示的方式、量度。还要记得听赏时不要用语言去表述、提示,那样会打断学生的思维和对乐曲听赏的整体感。教师的手势过分夸张,或浮华单一,或行不达意,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再如:在欣赏教学时,有些教师往往选择先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再介绍整首乐曲的段落表现,一边介绍一边用手势不断提示表演。学生还没听过乐曲怎么可能跟随老师的提示去体会乐曲呢。相反,学生会觉得厌倦:怎么老师讲个没完,还让不让我们欣赏了。学习的兴趣也被打消了一半,欣赏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强调手势的精心设计,同时也应避免手势的滥用,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听课情绪不断变换手势,使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

再则,手势要成为美的示范。老师在讲课时,既要具备人格美、能力美,还要注意手势的形式美去引发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声音美,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小白菜》时,教师可用手势来提示歌曲的音域表现,整首曲子体现的是比较悲哀的情绪,教师的手势动作以下沉为主,让学生看着手势轻声哼唱歌曲的旋律,也从手势中了解了歌曲的情感体现。手势要随着歌曲的音高音低起伏变化,特别是在唱“亲娘呀,亲娘呀!”表现的是小白菜在用心呼嗨死去的亲娘,有一种凄凉的、思念的情感。教师的手势提示应该表现的更婉娩、低落、下沉,而且要富有情感、力度表现等。使学生通过手势对歌曲的旋律有个初步了解,并能用歌声把握好歌曲的情感,为学好这首歌曲作一个铺垫。简言之,我们的手势一定要形象逼真,准确无误,要使它与声音、表情、形态、动作协调一致,绝不能游离于整个音乐教学内容之外,更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形体感和直观感,那种敷衍草率、令人费解的手势必须废止。的确,巧妙地运用手势,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联想,捕捉到准确感人的音乐形象,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使音乐艺术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的发展服务。

让我们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手势吧,让我们用手势去惟妙惟肖地描绘音乐、勾画旋律、模仿节奏、表现情感吧,丰富多彩的手势一定会使你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

第三篇:运用手势教学

充分运用手势教学,搞活音乐教学课堂

大方县第三中学 罗志江

电 话: ***

摘 要 手势是最重要的人体语言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准确适度的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手势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如果能合理、巧妙的加以应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 手势 手势艺术

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有严密的科学性,又有不易捉摸的抽象性,单纯用语言去表达音乐内容,既不准确,也不生动,往往力不从心。有一位哲人曾说过“在语言都无法表达的时候,唯有音乐能发挥其作用。”怎样才能做到让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尤其是边远的县域普通高中及农村中学,教学设备落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高。倘若我们借助千百万化的手势去描绘音乐情态,刻画音乐意境,用它来拟物、言志、传情,在音乐教学中就会得心应手,形象逼真,感人至深,既可增加学生对乐理概念的形象感,又能激发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音乐课也会上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因此,教师就有必要创造性地运用手势辅助教学,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教态变化技能》认为:教师的手势是教态美在三维空间的延伸,以手势助说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运用手势,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遇到慷慨激昂的议论,配合寓有鼓动性的手势,可以激励起学生情绪;在侃侃而谈的叙述时,加上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手势,也可以起到渲染气氛。

从教十一年来,我在音乐课堂上常采用手势教学,教学成绩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一下我是如何利用手势搞活音乐课堂的。

运用手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手势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

在音乐教学中,有些知识是相当抽象的,在没有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将其用语言描述清楚,因为很多时候这部分知识是我们见不到的,这时就算是配合挂图教学,也很难激起学生兴趣,这时的手势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但形象,还能使学生情不自禁跟着老师做,且做完之后,往往有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就把与手势相应的知识牢记在心。例如,在讲解五线谱知识时,教师用手的五指来代表五根线,能更生动形象的告知学生五线谱是有五根线组成,由下往上数,线与线之间构成了间,从手势的表现看学生很快发现五根线组成了四间。教师还可以辅以几句认识五线谱口诀:“五线谱,五条线,一二三四五条线;线间线间我上楼梯间,mi、fa、sol、la、si、do、re、mi、fa;re的家,在这里;小朋友,真聪明,do的家,在哪里?形象直观的认识加上生动有趣的口诀,从而很形象的掌握了五线谱的最基础知识。

二、手势可以化“难”为 “易”

如在教学音阶时,我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当地运用柯达伊手势。同的空间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 高音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七种不同的手势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唱名,在视觉空间上把音的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高概念。针对这七种不同手势的表现,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种手势的基本含义以及由手势联想到的演唱感觉,以进一步理解手势的用。学生们把音级“do”描述成“稳定、实在”,觉得应该用扎实、自信的声音去演唱;把音级“mi”描述成“平稳、开阔”,觉得演唱时似乎面对着一片开阔的田野;把音级“sol”描述成“上扬、明亮”,应该用一种了不起、昂扬的感觉去演唱,等等。把原来只具听觉形象的音高加以视觉化,这种训练经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就能感到以往飘忽不定的一个个音符开始有了一些依托,产生了跟现实生活较为稳定的联系,渐渐容易把握了。这样边唱边动学生们很感兴趣,于是对识谱的畏难情绪在不知不觉地减弱了。实践证明,只要手势紧扣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就能增强音乐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感,进而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习的音乐知识,并在记忆中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三、手势可以化“繁”为 “简”

例如:在教学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教师可用手势作相应的段落提示,切不可因为一时的感情投入而忘行的表现,好似让学生在欣赏教师的表演,不是在欣赏乐曲的魅力。如:欣赏《梁祝》第一主题(又称“爱情主题”),速度稍慢,优美抒情。教师可根据旋律的表现作缓慢的划波浪线动作,手势表现要流畅。乐曲转入第二部分时,教师用左手作相应提示,右手继续跟着旋律 的起伏作相应的波动,以此转入下面的部分。当乐曲进入结束部分描写“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时,教师的手势表现更应富有情感体现,平稳、缓慢的作一些流畅的动作。正当结束部奏出最后一音时,隐隐传来不祥征兆的定音鼓震音,协奏曲进入展开部,这时教师的手势动作停止,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自己来对比乐曲的强弱、情感的表现。让他们在头脑中想象故事发生的情节。教师切不可作一些多余的、夸张的手势提示,应该留有学生自己听赏想象的空间。整首乐曲的听赏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调节好手势提示的方式、量度。还要记得听赏时不要用语言去表述、提示,那样会打断学生的思维和对乐曲听赏的整体感。,我们强调手势的精心设计,同时也应避免手势的滥用,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听课情绪不断变换手势,使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

手势虽有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但并不是手势在课堂上运用得越多越好。根据《音乐教学理论》,手势运用时还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Ⅰ、要和授课的内容相一致。

必须明确打手势的目的是为了配合授课内容的讲授,教师的手势过分夸张,或浮华单一,或行不达意,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课堂上的手势既不可过多过乱,给人以心烦意乱的感觉,又不可垂手不动给人以呆板木讷的印象;手势语和有声语的表述必须协调一致,如果两者出现了“南辕北辙”的现象,口中讲的是一套,手势语“讲”的是另一套,势必引起学生思维的紊乱。那种敷衍草率、令人费解的手势必须废止。

Ⅱ、要讲求手势艺术。

我们决不可将课堂教学中的手势语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手势语。课堂教学中的手势语,是一种艺术化的手势语,要自然得体,不可矫揉造作,装模作样,使人感到轻浮和厌恶;又不可过于死板拘束,扭扭捏捏,使人感到压抑和滑稽可笑。在课堂上,教师的手势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奇。太少则死板,缺少生气和感染力;太多又显得琐碎潦乱,不利于内容的表达;太奇,则易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Ⅲ、应当避免消极的手势。

课堂教学中的消极手势主要是指:指点或用粉笔头投掷学生、揉眼睛、搔痒痒、敲桌子、拍黑板、捋胡须、理头发、手插裤兜、玩弄衣扣,玩弄辫梢等。这些消极手势犹如有声语中的废话、假话、过头话,非但对于增强授课效果无补,反而会严重干扰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坚决摒弃。

总之,巧妙地运用手势,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联想,捕捉到准确感人的音乐形象,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手势的运用很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并能把许多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呈现在眼前,还能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的手势一定要形象逼真,准确无误,要使它与声音、表情、形态、动作协调一致,绝不能游离于整个音乐教学内容之外,更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形体感和直观感,而音乐课堂上可利用手势来辅助教学的例子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发掘,去思考,去总结,甚至去摈弃。让我们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手势吧,让我们用手势去惟妙惟肖地描绘音乐、勾画旋律、模仿节奏、表现情感吧,丰富多彩的手势一定会使你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左玲玲 音乐素质训练[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2]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2014地级二等奖)

第四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拓展。抓好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频繁的,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这无形当中就加大老师的工作量,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较好的使用信息技术,应该说工作起来会相对轻松的。因为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给予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在教学中,情景的再现是通过电教媒体来实现的。不使用电教,就很难直观地再现情景,没有情景,就不能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如在欣赏《大河之舞》时,只靠单纯的讲解,单一的去听,就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我把《大河之舞》的舞蹈视频搜集下载,把踢踏舞的定义和介绍做成幻灯片,讲课前,先做简单介绍,请同学们对《大河之舞》和爱尔兰的踢踏舞有一个大概了解。然后再播放《大河之舞》的舞蹈视频,同学们看得心醉神迷,我趁机提出问题,你欣赏了《大河之舞》后的感受,大家带着问题又欣赏了一次,结束后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欢快热烈的节奏;激昂的旋律;宏大的舞蹈场面等等。通过视频的欣赏,使同学们对《大河之舞》这部结合爱尔兰舞蹈、音乐与歌曲的盛宴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对《大河之舞》很是喜欢,借此机会,老师又把踢踏舞的基本舞步的视频播放,同学们带着对踢踏舞的喜爱之情

兴致盎然的学了起来,整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活动,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五篇:演讲中手势的运用

演讲中,自然而安稳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平静地说明问题;急剧而有力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升华感情;稳妥而含蓄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表明心迹。演讲的手势分为四类:

一是指示手势。这种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真实形象,又可分为实指和虚指两大类。实指是指演讲者手势确指在场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听众的视线内。如“我”或“你们”、“这边”或“上面”、“这些”或“这一个”等。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地方”。常用虚指可伴“他的”、“那时”、“后面”等词。指示手势比较明了,不带感情色彩,比较容易做。

二是模拟手势。用手势描述形状物,其特点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比如用双手合抱,把梨子虚拟成一个大球形,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模拟手势信息含量大,升华了感情,有一定的夸张色彩。

三是抒情手势。此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多。比如:兴奋时拍手称快;恼怒时挥舞拳头;急躁时双手相搓;果断时猛力砍下。抒情手势是一种抽象感情很强的手势。

四是习惯手势。任何一位演讲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而别人没有的习惯性手势,且手势的含义不明确不固定,随着演讲内容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含义。

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切忌脱接;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演讲的手势可以说是“词汇”丰富,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刻苦训练,积极付诸实践。下面介绍演讲中常用的三十式手势。

(1)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蔑视对方。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千”、“万”。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弯曲或钩形表示九、九十、九百……齐肩划线表示直线,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并用式。食指、中指伸直分开,其余三指弯曲。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家及非洲国家表示胜利的含义,由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演讲中大量推广。也表示二、二十、二百……之意。

(5)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三、三十、三百……。

(6)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表示四、四十、四百……。

(7)五指并用式。如果是五指并伸且分开,表示五、五十、五百……。指尖并拢并向上,掌心向外推出,表示“向前”、“希望”等含义,显示出坚定与力量,又叫手推式。

(8)拇指、小指并用式。拇指与小指同时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曲,表示六、六十、六百……。

(9)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三指相捏向前表示“这”、“这些”,用力一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七、七十、七百……。

(10)拇指、食指并用式。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二者弯曲靠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八、八十、八百……;

(11)“o”型手式。又叫圆型手势,曾风行欧美。表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12)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弯曲,表示包容量很大。手部抬高表示“赞美”、“欢欣”、“希望”之意;平放是“乞求”,“请施舍”之意;手部放低表示无可奈何,很坦诚。

(13)俯手式。掌心向下,其余弯曲。表示审慎提醒,抑制听众情绪,进而达到控场的目的,同时表示反对、否定之意;有时表示安慰、许可之意;有时又用以指示方向。

(14)手切式。手剪式的一种变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像一把斧子用力劈下,表示果断、坚决、排除之意。

(15)手啄式。五指并拢呈簸箕形,指尖向前。表示“提醒注意”之意,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向性,并带有一定的挑衅性。

(16)手包式。五指相夹相触,指尖向上,就像一个收紧了开口的钱包,用于强调主题和重点,也表示探讨之意。

(17)手剪式。五指并拢,手掌挺直,掌心向下,左右两手同时运用,随着有声语言左右分开,表示强烈拒绝。

(18)手抓式。五指稍弯、分开、开口向上。这种手势主要用来吸引听众,控制大厅气氛。

(19)手压式。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手掌一下一下向下压去。当听众情绪激动时,可用这手势平息。

(20)手推式。见“五指并用式”。

(21)抚身式。五指自然并拢,抚摸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抚胸表示沉思、谦逊、反躬自问;抚头表示懊恼、回忆等。

(22)挥手式。手举过头挥动,表示兴奋、致意;双手同时挥动表示热情致意。

(23)掌分式。双手自然撑掌,用力分开。掌心向上表示“开展”、“行动起来”等意,向下表示“排除”、“取缔”等;平行伸开还表示“面积”、“平面”之意。

(24)举拳式。单手或双手握掌,平举胸前,表示示威、报复;高举过肩或挥动或直锤或斜击,表示愤怒、呐喊等。这种手势有较大的排他性,演讲中不宜多用。

(25)拳击式。双手握拳在胸前作撞击动作,表示事物间的矛盾冲突。

(26)拍肩式。用手指拍肩击膀,表示担负工作,责任和使命的意思。

(27)拍头式。用手掌拍头,表示猛醒、省悟、恍然大悟等意。

(28)捶胸式。用拳捶胸,辅之以跺脚、顿足,表示愤恨、哀戚、伤悲。演讲中不太多用。

下载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手势的几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手势的几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游戏运用浅析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游戏运用浅析 音乐能够带给人愉悦,音乐课却带给我们困惑,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如此,对于小学音乐教师的我来讲更是如此,二年级的学生可以不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模版)

    在教《小雨沙沙》一课时,我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屏幕上展现一群种子在雨中轻快的唱歌、跳舞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伴着音乐给歌曲配上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活跃了......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

    教师音乐教学的手势

    反思三 课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黎族歌舞音乐时,没有像大多数老师那样站在前面讲解或运用表情、手势进行提示,而是静静地坐在学生中间,同学生一起聆听。此时,课堂和舞台上的画......

    眼神和手势在演讲中的运用(精选)

    不要滥用手势。手势不应该太引人注目,你的听众关注的并不是你的手势是否美观或合适,而是你的信息。你的目的是向听众传递信息,而不是让你的表演得到比信息更多的关注。使用时与......

    手势手掌的运用

    1、手心向上,胳膊微曲,手掌稍向前伸,表示贡献,请求,承认,赞美,欢迎、诚实等意思。“我想大家是能够做到的”(单手,掌心向上,中区)“让我们奏起欢迎的音乐——跳舞吧”(两只手,手心向上,中......

    浅谈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吴秋仲 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会问,音乐是音乐课的事。美术是美术课的事。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海南省海口市农垦第二小学 陈春苗 【摘要】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成果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