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家中央部门工资福利预算918亿津贴是工资近2倍

时间:2019-05-13 16:1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3家中央部门工资福利预算918亿津贴是工资近2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3家中央部门工资福利预算918亿津贴是工资近2倍》。

第一篇:83家中央部门工资福利预算918亿津贴是工资近2倍

83家中央部门工资福利预算918亿津贴是工资近2倍

原标题:83部门首晒工资福利 预算918亿

新京报讯 新预算法正式实施后的首次中央机关单位预算公开,昨日揭开面纱。截至昨晚9时,94个中央机关单位公开了2015年度部门预算,预算总额约8059.75亿元。

对比往年中央机关单位的预算公开,本次公开体现出新预算法“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立法宗旨,机关运行经费、工资福利经费、会议费、培训费以及政府采购情况、预算绩效情况、国有资产占用使用情况等,首次亮相。

亮点

首晒工资福利经费

首次亮相的机关运行经费、工资福利经费、津贴补贴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数据,公众已期待多年。

此前,专家学者们多次提出质疑,由于中央机关单位的预算公开未按“经济类别”分类,导致公众普遍关注的上述经费缺失,无法全面识别中央机关单位的预算“真面目”。

本次预算公开全面“修正”。除极少数部门,90余部门均按照经济类别分类的要求,列出了机关运行经费、工资福利经费、津贴补贴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费用的具体金额。

除极少数部门,各部门均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公开了机关运行经费和政府采购情况。部分部门还在新预算法基础上有所突破,首次晒出了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预算绩效情况。

遗憾

仅5部门公布职工人数

新预算法正式实施后的首次中央机关单位预算公开,虽有上述亮点,但职工人数仍“蒙面”。初步统计,94个中央机关单位中,公开在职职工人数的部门仅5个:农业部系统(86846人)、中科院系统(70136人)、中国气象局系统(72967人)、教育部系统(29.06万人)、国税系统(40.26万人),其余88个部门都未公开在职职工人数。

由于“在职职工人数”这一关键信息缺失,所以,各部门虽然公开了机关运行经费、工资福利经费、津贴补贴经费等,但无从得知“人头费”等信息,仍然无法衡量各部门的运行绩效、节约“指数”。

“只公布总额的数据,没有平均,没有相对比例”,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等专家认为,虽然新预算法未将职工人数列入法条中,但秉承全口径预算管理、全面透明公开的立法宗旨,职工人数也应成为预算公开的不可缺失信息。

83部门工资福利预算918.2亿元,其中津贴补贴是基本工资的近两倍 6成基本支出用于工资福利

昨天公布的预算报告中,绝大多数部门披露了工资福利支出。83个披露此数据的部门工资福利支出总额达到918.2亿元,占这83个部门基本支出总额的60%。也就是说,83个部门的基本支出中,6成用来发放工资福利。

494亿津贴补贴远超基本工资

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历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昨天,83个部门除了工资福利支出总额之外,还将工资福利类别细化到了项,公众可从预算报告中,看出各部门人员工资福利的构成。

归纳发现,工资福利支出的结构中,包含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会保障费用、伙食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等。另外,还有“其他工资福利支出”,主要用于反映临时工的工资支出,以及加班工资等。

记者看到,构成工资福利支出的最“大头”是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两项,约占整个工资福利总额的80%。

针对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两项的比重,去年曾有专家提出,公务员现行工资结构中津贴补贴占比较高,不利于勤政廉政。记者昨天统计看到,这83个部门基本工资总额为286.5亿元,占工资福利总额的31.2%;而同时公布的“津贴补贴”一项为494.1亿元,占比达到53%,后者是前者的1.7倍。

此外,这83个部门人员的“奖金”总额为18.19亿元;社保缴费总额为57.84亿元;其他福利支出总额为60.98亿元。

基本支出近7成为“人头费”

除了主要反映在职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以外,各部门还将“人员经费”逐一列示,从而首次披露各个中央部门的“人头费”。

据记者了解,“人头费”可以反映政府机器运转中对于人力的投入。除在职人员之外,还包含对离退休人员的投入,以及对一些特殊人群的补助如抚恤金、劳模津贴、救济费、助学金等。

据统计,昨天,总共有89个中央部门公布了这项“人头费”,总额为1547.84亿元,约占这89个部门基本支出总额(2264.56亿元)的68%。这意味着,在支持多个政府部门“运转”的基本支出中,平均有近7成来自于“人力投入”。

其中,教育部的人员经费预算投入最高,达到410.23亿元。国税系统居次,为320.22亿元。

300多亿“养老成本”首披露

在预算报告中,对离退休人员的投入即“养老支出”也属首次披露。在90余个部门中,有75个部门公布有离休人员,2015年预算中为其支付的离休费为32.53亿元。同时,85个部门公布了退休费,总额为301.43亿元。

其中,教育部的离休费、退休费投入均居首位,离休费预算达7.33亿元;退休费为86.18亿元。据其公布,该部门在职人数为29.06万人,离退休人员20.42万人。国税系统、中科院等单位也是离退休人员“大户”。其中国税系统离休费为4.5亿元,退休费为46.81亿元。该部门说明称,在职人数40.26万人,离退休人数12.47万人。

变化1

【机关运行经费】

交通部运行

预算增1亿

新预算法强调公开机关运行经费和政府采购情况。昨天,新京报记者查询到的90余个公开预算的部门中,76个部门通过单独列出的“重要事项说明”,首次公开了机关运行经费情况。其中,70多个部门还注明了和上年相比,机关运行经费的变化情况。

记者梳理发现,国税系统的机关运行经费最为“庞大”,达117.53亿元;海关系统次之,为28.79亿元;银监会19.14亿元。交通运输部的机关运行经费也达12.50亿元。

据了解,这些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除本级之外,还包含整个系统,因而数额普遍较大。比如,国税总局在预算说明中表示,2015年其下辖预算单位4090个,其中,二级预算单位44个,三级预算单位659个,四级预算单位3387个。海关总署也表示,全国海关目前共有47个直属海关单位(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42个直属海关,2所海关院校),600多个隶属海关和办事处,通关监管点近4000个。

对比今年和上年的机关运行经费情况可看出,70个部门中,超过40个部门比上年有所增加。记者归纳发现,机关运行经费的增长大致基于两大原因,一是编制内实有人数增加,二是经费定额标准提高。

比如,交通运输部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较2014年增加了10296.64万元,增幅达9%,是各部门中机关运行经费增加数量最多的部门。该部门说明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提高。

也有20余个部门基于机构调整等原因,今年的机关运行经费比上年有所缩减。比如,农业部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5747.97万元,较2014年预算减少3011.5万元,减少34.38%。农业部表示主要是海上渔政执法单位由农业部全部划转至国家海警局,相应也减少机关运行经费。

变化2

【会议费】

首次公开17亿会议费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除了众所周知的“三公经费”以外,政府部门的“会议费”可以作为“第四公”看待。昨天,新京报记者查询到,至少有86个部门在基本支出的经济分类专表“商品和服务支出”类别中,“亮”出了各部门的会议费情况。

据了解,这也是中央部门首次大规模披露会议费预算使用情况,已公布的86个部门会议费总额达到17.88亿元。“会议费”包含哪些费用?新京报记者从财政部门了解到,按照经济分类要求,会议费反映的是部门一类、二类会议中,按规定开支的房租费、伙食补助费以及文件资料的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以及上述项目未包括的会议费支出。

受部门规模、职能的影响,会议费用的多少也呈现“冷热不均。”比如,国税系统的会议费总额达到60511.2万元位居第一;中国人民银行的会议费也达到了20879.31万元。此外,教育部的会议费也“破亿”,达到12884万元。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单位的会议费仅为“个位数”,像国家机关工委的会议费仅6万元。全国友协的会议费为10万元。

披露会议费的86个部门,基本支出总额为2262.07亿元,也就是说,会议费总额约占基本支出的1%。

叶青表示,对于政府部门的会议费现在还有很大的压缩空间,因为很多会议可以放在本单位开,这样就可以将租用场地等费用“省下来”,从而降低政府部门“第四公”的花费。

变化3

【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只见总额

向社会公开政府采购的情况,此系新预算法的硬性要求。各部门的预算报告,均在文字说明中,单辟章节解释了政府采购情况,遗憾的是公示内容比较简单,仅公开了预算总额。

如财政部,“2015年财政部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总额2.44亿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6220.25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3967.92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14182.27万元。”其余部门与此相同,也都是只公开了政府采购货物预算、政府采购工程预算、政府采购服务预算这三项的预算总额。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政府采购应该列出具体的项目,“这些采购项目都是从哪买的?细化之后便于监督。如果没有涉及具体对象、具体内容,只公开采购预算总额作用不大”。

“只公开政府采购的预算总额很难说明问题”,施政文也对新京报记者说,新预算法硬性要求公开政府采购的情况,主要用意在于提高政府采购的绩效,“衡量政府采购的效率,必须使用相对率。只公开预算总额,只能反映出政府采购的总体规模、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花出的钱有多少。比如说采购电脑,是什么牌子?均价多少?与市场价相比价格是低了还是高了?这些指标必须通过具体项目、具体内容作出判断”。

变化4

【预算绩效】

绩效评价难见“详单”

新预算法提出了若干“预算绩效评价”方面的要求,如“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据此,超9成部门在预算报告的文字说明中,单辟章节公开了预算绩效情况。但公开内容较简单,仅公开了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和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项目数量。如财政部,“2014年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8个,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拨款5.17亿元;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项目8个,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拨款5.17亿元。2015年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61个,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4.30亿元;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项目15个,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19032.29万元”。

具体哪些项目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评价试点?公示“详单”的仅审计署等极少数部门。审计署报告称,“审计外勤经费”、“审计项目考核与评估专项经费”、“审计干部业务培训(审计署审计干部培训中心实施)”和“审计干部业务培训(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实施)”等4项目,实行绩效评价管理,同时纳入绩效评价试点。

“原来我们认为只要没有违法就好,现在从政府治理现代化、预算管理现代化的角度出发,绩效预算就是应当履行的职责”,施政文认为,仅公布预算绩效的项目数量,不公开具体项目内容、绩效管理方式,难以判断出财政资金使用是否合法、是否到位、是否有效,“这是第一次,相当于开了个头。希望再细化一点,公示出具体包括哪些项目?谁投标这个项目、谁的技术更好?”

【数说预算】

1200万元审计署

因“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大数据”2015年新增审计数据分析项目预算1200万元。

1420万元环保部

近两年,跨行政区域环境治理的呼声高涨。环保部今年安排“区域和行业重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预算142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发展战略环境评价以及总体设计与管理。

14.60亿元民航总局

民航总局的“其他民用航空运输支出”预算数为14.60亿元,比2014年增长326.12%,主要是新增北京新机场建设工程、林芝机场改扩建工程等支出。

30% 住房保障支出

初步统计,94个部门中,30余个部门的“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购房补贴(项)”预算增加,占比超过30%。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王姝温薷

第二篇:82家中央单位工资福利花960亿 71家津贴超工资

82家中央单位工资福利花960亿 71家津贴超工资

2015-07-18 07:05:02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责任编辑:高越

按照新预算法要求,此次近百中央单位公布的2014年决算数据中体现了按照经济分类的原则,也就是“晒”出了工资福利待遇。新京报记者统计,此次至少有82家中央单位晒出工资福利,总额约960亿元。

据悉,这也是中央单位决算数据公开5年以来,首次在决算中披露工资福利情况。

总支出约8%用于“发工资”

公务员的薪酬待遇如何,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昨天,近百家中央单位公布的决算数据中,绝大多数单位首次按照经济分类的原则公开了“基本支出”情况。这意味着,工资福利支出及其包含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以及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情形,均可一目了然。

新京报记者统计,昨日至少有82家中央单位“晒”出了2014的工资福利支出,总额约960亿元。这82家单位2014年决算支出总额约为11809亿元。以此计算,这些中央单位2014年决算支出总额中,约有8%用于发放工资福利。

两单位工资福利支出超百亿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介绍,原先像工资福利等支出,是放在行政管理费用中的,公众难以从“粗线条”的预算报告中看出。此次按照经济分类列示,令公众对实际支出的去向用途更加清晰。

从公示的工资福利总额来看,一些“大单位”工资福利支出额度也相对较高。其中,两单位工资福利支出总额超过了100亿元,最高的是教育部,工资福利支出数额约为238.89亿元;国税系统居次,约为233.19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中科院、海关系统的工资福利总额也均超过了50亿元,分别约为87.43亿元、55.72亿元、53.37亿元。

职工人数信息仅两部门公布

不过,昨天绝大多数中央单位公布的决算报告中,仅两部门公布了职工人数信息,且公开的格式不统一,这令各部门工资福利支出的数额难以“横比”。

其中,央行职工人数为174367人,包含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国家气象局为108331人,其中在职职工72967人、离退休人员35364人。

财政部门人士表示,工资福利支出并不完全对应在职职工的“人头费”。比如,针对“临时工”的工资投入,也会体现在工资福利支出中。

“工资福利支出的公布,应当做到能和人员数量相互对应。”昨天,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微博)指出,目前工资福利支出仅公布一个总数,还是不够的。

他建议,部门在公布工资福利支出时,应体现对于几类人员的投入情况,将人员细分为在职人员、“临时工”、离退休人员等,分别公示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情况。这样,能够更清晰地界定各部门工资福利支出的合理程度。

焦点1

近九成单位津贴补贴超工资

公务员工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有言论称,公务员现行待遇中,津贴补贴占比较高,不利于勤政廉政。从昨天各部门公布的工资福利情况来看,有单位的津贴补贴发放数额接近基本工资的6倍之多。

昨天中央单位公布的决算报告中,工资福利支出均细化为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记者注意到,82个公布工资福利的中央单位中,71个单位的津贴补贴均超过了基本工资,占比将近9成。仅有11个单位的基本工资高于津贴补贴。

据统计,这82个单位的基本工资总额约为244亿元,而津贴补贴总额接近521亿元。这意味着,在细化公布了工资福利支出的中央部门中,津贴补贴是基本工资的2.1倍。

数据显示,公安部公布的津贴补贴数额为196507.98万元,基本工资为33523.84万元,后者是前者的5.86倍。海关系统津贴补贴也约 为基本工资的5倍。

焦点2

会议费首公布 金额“两极化”

专家指出,除了众所周知的“三公经费”以外,政府部门的“会议费”可以作为“第四公”看待。此次中央部门决算报告中,会议费、培训费也是首次亮相。

新京报记者统计,昨天至少有73个部门通过基本支出的经济分类专表,亮出了各部门的会议费、培训费情况。其中,已公布的会议费总额约为10.6亿元;培训费约为13.8亿元。

“会议费”包含何物?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按照经济分类要求,会议费反映的是部门一类、二类会议中,按规定开支的房租费、伙食补助费以及文件资料的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以及上述项目未包括的会议费支出。

受部门规模、职能的影响,“第四公”会议费用的多少也呈现“冷热不均。”比如,国税系统的会议费总额超过3.5亿元居首,中国人民银行的会议费也接近2.3亿元。与此同时,也有单位的会议费低于万元,红十字会的会议费仅为0.72万元。

“政府部门的会议费现在还有很大的压缩空间,且应公布得更为细致。”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指出,目前政府部门很多会议可以利用本单位的办公楼、会议室,而且应当更广泛地使用视频会议,将酒店、会议中心租用场地、就餐甚至住宿等费用“省下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一些市级部门已提出规定,尽量利用视频会议减少开会次数。

针对目前会议费仅公布总量的做法,叶青建议,应当借鉴“三公”经费的做法,将会议费细分,“比如一年中,全国性、区域性等不同层次的会议召开了多少次,不同主题、类型的会议召开了多少次,以及花费各是多少。”这样,公众一方面能够看出这些会议到底有没有必要开,另一方面也便于监督是否花费过高

下载83家中央部门工资福利预算918亿津贴是工资近2倍word格式文档
下载83家中央部门工资福利预算918亿津贴是工资近2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