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一)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经区卫生计生委批准,承担本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接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
(二)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根据预防接种的需要,制订上报第一类疫苗、注射器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采购计划,做好疫苗和注射器储存和使用管理。
(三)严格遵守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管理规范,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冷链设备,保证疫苗质量。
(四)在预防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方法、作用、禁忌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第二类疫苗除公示上述内容外,还应公示预防接种服务价格;预防接种服务咨询电话;宣传资料。
(五)按照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簿)。对流动儿童定期开展摸底调查,发现漏证或漏种儿童及时给与补证和补种。
(六)做好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七)预防接种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佩戴工作证,持证上岗;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疫苗、注射器、冷藏包、冰排及各种药械等。严格“三查七对”,即接种前诊查儿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登记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出生年月日、本次接种疫苗品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并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接种记录;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接种时严格疫苗接种操作技术,做到安全接种。
(八)接种后注意留观儿童反应情况,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九)及时上证、上册并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登记卡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负责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定期上报疫苗接种情况。
(十)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
次使用冷藏箱或冷藏包后应清洗擦干后保存。
(十二)全区各接种单位发现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脱离冷链、来源不明等疫苗,应当逐级上报,将上述疫苗统一运输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区卫生计生委监督下销毁,并保留记录5年。
四、预防接种登记制度
(一)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簿)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预防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对不符合本次预防接种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解释工作。
(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预防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预防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内容;当对受种者的健康状况有怀疑时,应建议其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决定是否预防接种;对因有预防接种禁忌而不能预防接种的受种者,预防接种人员应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预防接种卡(簿)和预防接种证上记录。预防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后,预检医生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均需签字确认。
(三)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自愿选择预防接种第一类疫苗同品种的第二类疫苗时,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告知费用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方式及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四)预防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记录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等。预防接种记录书写工整,不得用其他符号代替,同时需将儿童预防接种相关资料(含批号和效期等)录入信息系统。
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处置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在接种时务必注意态度和蔼、动作轻柔,避免发生接种对象的心因性反应。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病例时,应主动配合临床医生争分夺秒快速救治。
(二)为及时快速抢救个别严重过敏反应病例,预防接种门诊应配置应急治疗床和应急处理药品橱柜,备有处置AEFI病例相应的药品、氧气袋或吸氧设备等。定期更换抢救药品,确保药品有效期内使用。
(三)预防接种门诊应指定专人负责AEFI病例的报告、调查及处置登记工作。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发现AEFI病例后48小时内填写AEFI病例个案报告卡,向合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病例、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病例时,在2小时内填写AEFI病例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AEFI病例登记表,以电话等最快方式向合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死亡或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同时还应当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四)合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负责合川区内AEFI病例的调查诊断,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随意诊断为疫苗接种反应、不得出具异常反应诊断证明,且所出的证明一律无效。
六、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是为预防接种门诊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而统一配置的专用设备,必须安装在接种门诊(点)工作区域,禁止挪用和安装在其他工作场所。计算机禁止安装与免疫预防工作无关的程序。
(二)接种门诊计算机系统管理员负责计算机保养和系统维护、数据传输、联系故障处理等工作。
(三)预防接种门诊必须由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禁止未经培训的其他人员操作。
(四)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由预防接种单位保管,保管期限要求同预防接种卡。
(五)预防接种门诊在完成每次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和上报的当天,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电子档案进行备份并妥善保存。
(六)已全面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地区,可以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电子档案逐步取代预防接种卡(簿),但不得代替儿童预防接种证。
(七)预防接种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负有保密责任。未经儿童监护人同意,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儿童相关信息,如发现丢失、泄密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如违反规定给社会
疫苗管理资料、疫情资料、冷链资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报告记录及各类宣传培训和督导资料等。
(三)预检登记记录、接种记录、疫苗及注射器出入库记录、冷链温度记录等各类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完整、正确填写,疫苗购进验收记录要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四)预防接种卡实行属地化管理,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6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接种单位至少应每半年对责任区内的儿童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剔除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
(五)根据资料信息报告周期,按旬、月、年及时收集、填写、汇总上报包括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报表、针对传染病和基本工作情况统计报表、个案调查表、以及临时增加的其他报表。
(六)统计报告的各种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并由主管领导审阅签字、盖章后报出。
(七)文字资料需按时整理,装订成册保存,实行档案化管理;各类数据库资料需随时备份保存。
九、预防接种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一、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头部放低,保暖。
二、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01mg/kg,最好在原注射部位注射,如体重不明,按照:2岁以下0.0625ml(1/16)、2至5岁0.125ml(1/8)、6至11岁0.25ml(1/4)、11岁以上0.5ml(1/2)。
三、肌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2.5mg.四、肌肉注射抗组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12.5—25.0mg。
五、立即向医院预防接种工作分管领导汇报,组织开展抢救。
六、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肌肉注射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如出现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出现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体外心脏按压,注射1:1000盐酸肾上腺素、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七、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八、立即电话报告辖区CDC,待抢救结束后及时完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第二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模版)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指的计算机数据,是指由计算机加工存储、传输、网络传输等处理得到儿童预防接种数据信息。
二、计算机数据管理实行负责人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计算机数据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1、保障本部门计算机数据的安全运行。
2、对本单位的计算机数据及时进行备份。
3、对外来介质,软件进行检测。
4、随时检测,清除计算机病毒和有害数据。
三、数据备份要求:
1、门诊日结束当天,数据上传前及电脑数据有修改后,必须及时做好数据备份。
2、电脑故障需要重新安装和软件升级前,必须做好数据备份。
3、每次备份,必须为硬盘和U盘双重备,且U盘单独保存。
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属保密信息,应做好保密措施,设定登陆密码,不得泄露密码,不得将机算机内资料泄露给无关人员。如发现失、泄密现象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软件升级过程中,涉及到数据转换的,必须在做好备份后,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六、在数据采集、传输和加工中违反以上规定给社或个人造成影响的,对直接责任人要给予政行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篇: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一、为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管理。
二、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三、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
四、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口头、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必要时以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五、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六、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七、接种后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并录入计算机进行网络报告。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八、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并及时向市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
第四篇: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证、册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
二、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要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册、证。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预防接种册由乡级预防保健单位保管。预防接种册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入册或注销手续。
三、接种单位应会同托幼机构、学校开展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对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内的儿童尽早进行补种。
四、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接种单位主要掌握责任区内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情况,对流动儿童应当及时登记,外来适龄儿童寄居当地3个月以上,应建立预防接种册、证,并及时接种。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去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册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剔出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名单,并另行妥善保管。
五、接种单位必须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国家制定的第二类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的要求接种疫苗,并在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品种和接种方法。
六、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下发接种通知,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已过那机药械等。
七、接种结束后须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册,并确定需补种的人员和名单。接种单位应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档案,及时录入和更新每次接种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将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上传国家信息平台。
七、按要求及时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六、要设立接种咨询点或咨询电话,接受群众咨询。
第五篇: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一、城区预防接种单位实行按周接种,乡镇预防接种单位实行按旬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点实行按日接种。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三、使用《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
四、及时为本辖区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薄、信息卡、发放预防接种证:本地儿童出生后1个月,外来儿童寄居3个月以上,建立预防接种证、簿、信息卡。
五、预防接种证、信息卡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预防接种薄由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单位保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转入迁出手续。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后方可入学。
六、预防接种人员必须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上岗证后,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接种时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尚未完成基础免疫且连续通知两次均未前来接种的儿童,及时进行随访落实。
七、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发放预约接种通知,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八、接种结束后须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簿、信息卡,并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和作好数据备份。
九、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及时上报预防接种相关报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十、预防接种门诊要设立预防接种咨询点,接受群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