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灵-大观周刊-也谈形式主义

时间:2019-05-13 16:3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智灵-大观周刊-也谈形式主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智灵-大观周刊-也谈形式主义》。

第一篇:李智灵-大观周刊-也谈形式主义

也谈谈形式主义

李智灵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误党误国、害民害己。近来不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故,矿难事故。无可厚非都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直接联系,形式主义为什么屡禁不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之间有何关系?有必要再来认识形式主义的真面目。

关键字:形式主义

危害

对策国家重要领导人一再次告诫全党:要特别警惕和防止形式主义的东西,要保持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但我国现今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存在,形式主义之风大行其道,近来不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都无可厚非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直接联系。

当下,形式主义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基层单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职员,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社会活动,形式主义如影随形,似乎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寻到它的踪迹,看到它的影子。甚至小学校园里都可见,流毒不可谓不深,影响可谓深远。本文就浅显的探究一下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危害,屡禁不止的原因,以及如何制止形式主义.一,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这完全不同于我们应该坚持的唯物辩证法。如果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片面追求形式,甚至把一切工作都变成走形式,那就是形式主义。讲究面子,好大喜功致使搞形式,走过场在所难免.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点.(一)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人,特别是一些为了个人私利和单位出名的个体,显示所谓“成绩”“成效”,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二)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只做表面文章而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一句话文山会海之中学习和工作,造成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最后中央的精神不能够真正贯彻和落实到基层,反而惹得基层百姓怨声载道。中国社会的形式主义:政府官员或有些部门就是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这些工作内容则表示支持。这样矛盾必然引发。

二,形式主义的危害。

形式主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下面这几个方面。

(一)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二)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整个社会的公信力下降,人们的信仰普遍缺失,实事求是的路线很难再的到贯彻。

(三)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他们往往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共同生长,互为支撑。这是误党误国的事,后面吴玉良老同志

的文章深刻的指出了这一点,这里不多讲。三,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制止的原因。

形式主义害死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写的事实。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工作不实、风气不正、事故不断,背后都有形式主义在作祟。但为什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讲反对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之风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却不见收敛呢?这里引用中央领导吴玉良同老志总结的原因。

(一)个人主义是形式主义的“助推剂”。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大多有自己的小算盘。有的从小团体的私利出发,争功诿过、虚报浮夸,图个“第一”、“最佳”的虚名;有的受私心杂念的驱使,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突出自己的“政绩”,以达到升官晋级的目的。搞形式主义不需真本事,不费真功夫,却往往能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可见,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是孪生兄弟,个人主义膨胀,形式主义盛行;表面是形式主义,实质是个人主义。

(二)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保护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多,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关系很大。有的领导机关好大喜功,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名目繁多的达标、评比活动,下面只好以形式主义糊弄官僚主义。有的领导干部检查工作、考察干部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喜欢唱功,不看做功;只图形式,不问效果,迷惑于表面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实干者被埋没,搞假把式的人却被提拔重用,客观上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泛滥。

(三)机构臃肿、冗员过多,造成人浮于事,因人设事,只好变着法子搞形式,找事干。加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本来可以交给市场机制运作的事情,仍然保留在政府部门进行审批,文来文去,层层圈阅,效率极低。可见,根除形式主义还要从机制、体制入手,不仅要“精兵”,而且要“简政”,使我们的机构、制度以及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形式主义误党误国、害民害己。误党,使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行中走样,或者变成毫无内容的口号和过场。误国,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政令不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害民,浪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劳民伤财,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感。害己,搞形式主义的人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背离事物的客观规律,即使得利于一时,也终究不会长久,到头来落个图虚名、招实祸的结果。

四,遏制形式主义的对策。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产生和存在,既有个人因素,也有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如何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中共中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我们既要加强教育,从端正思想作风入手,又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本文执笔者也不自量力的提一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是为大众谋利益。我们所做的事好不好,主要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拥护的、赞成的、高兴的、答应的我们实事求是地去做,就会受到欢迎;反之,强制去做,就会伤害群众,就会脱离群众,离人民越来越远。

(二)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府职能重在宏观指导,微观上给群众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三)要改变领导方法,克服官僚主义。领导要务真求实,特别是在检查工作时要深入,不能仅仅在路边转转,街边看看,要深入实地察看,深入到车问班组、田间地头进行调查,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四)要科学评价干部政绩。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察体系。现在不少地方提拔任用干部主要看实绩。而实绩又来自于各种统计数字,对在统计数字上耍花招的,要有点硬手段,要让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占不到便宜。

(五)要对广大干部进行教育引导。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花边政绩,盆景政绩,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干一件成一件,不是把牌子树到路边,而是确实在为人民着想。

总之,形式主义不除,会给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地危害。但克服形式主义必须从“内容”入手,这就是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增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只有心底无私,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一切;只要我们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一扫形式主义的歪风。参考文献

[1] 吴玉良 形式主义害死人《人民日报》(2000年07月27日第九版)

[2] 吴玉良

为什么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3日第九版)作者信息:

李智灵(1988---),女,云南省宣威市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研究 出刊后寄往: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智灵(收)电话:*** 邮编:400715

第二篇:也谈形式主义

也谈谈形式主义

李智灵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误党误国、害民害己。近来不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故,矿难事故。无可厚非都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直接联系,形式主义为什么屡禁不止?而且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近来形式主义之风盛行,本文作者觉得有必要再来认识形式主义的真面目。

关键字:形式主义

危害

对策邓小平南巡讲话,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胡锦涛“七一”讲话中都一再次告诫全党:要特别警惕和防止形式主义的东西。要保持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但我国现今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所以有多元价值观存在,而形式主义之风大行其道,例如近来不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故,矿难事故。无可厚非都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直接联系,形式主义为什么屡禁不止?为此执笔者想对形式主进行再探讨。

当下中国,形式主义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基层单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职员,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社会活动,形式主义如影随形,似乎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寻到它的踪迹,看到它的影子。甚至小学校园里都可见,流毒不可谓不深,影响不可谓不远。由于作者阅历,学识的有限,就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形式主义的危害,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的原因,如何制止形式主义的对策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这完全不同于我们应该坚持的唯物辩证法,其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片面追求形式,甚至把一切工作都变成走形式,那就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社会历史根源就是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负面影响。中国历来都是一个比较讲究面子,好大喜功的民族。因此搞形式,走过场在所难免.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点.(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人,特别是一些领导为了个人私利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成效”,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比如四川某市干部集体扫街,请问有实际效果和意义吗?最后的结果是贻笑大方。

(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只做表面文章而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一句话文山会海之中学习和工作,造成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最后中央的精神不能够真正贯彻和落实到基层,反而惹得基层百姓怨声载道。中国社会的形式主义:政府官员或有些部门就是通过做一系列表面工夫,而这些工作仅仅为了得到上级赞许,从而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民间认为这种消耗人民财产的行为十分可恶,但表面上对这些工作内容则表示支持。这样矛盾必然引发。

二,形式主义的危害。

形式主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下面这几个方面。

(一)首先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

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二)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整个社会的公信力下降,人们的信仰普遍缺失,实事求是的路线很难再的到贯彻。

(三)再次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他们往往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共同生长,互为支撑。这是误党误国的事,后面吴玉良老同志的文章深刻的指出了这一点,这里不多讲。三,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制止的原因。

形式主义害死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写的事实。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工作不实、风气不正、事故不断,背后都有形式主义在作祟。以形式主义的态度对待工作,不仅劳民伤财,不可能收到“加强和改进”之效,还可能引起广大群众对工作的误解,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为什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讲反对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之风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却不见收敛呢?这里引用中央领导吴玉良同老志总结的原因。

(一)个人主义是形式主义的“助推剂”。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大多有自己的小算盘。有的从小团体的私利出发,争功诿过、虚报浮夸,图个“第一”、“最佳”的虚名;有的受私心杂念的驱使,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突出自己的“政绩”,以达到升官晋级的目的。搞形式主义不需真本事,不费真功夫,却往往能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可见,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是孪生兄弟,个人主义膨胀,形式主义盛行;表面是形式主义,实质是个人主义。

(二)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保护伞”。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多,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关系很大。有的领导机关好大喜功,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名目繁多的达标、评比活动,下面只好以形式主义糊弄官僚主义。有的领导干部检查工作、考察干部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喜欢唱功,不看做功;只图形式,不问效果,迷惑于表面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实干者被埋没,搞假把式的人却被提拔重用,客观上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泛滥。可见,纠正形式主义首先要打掉某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

(三)机构臃肿、冗员过多,造成人浮于事,因人设事,只好变着法子搞形式,找事干。加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本来可以交给市场机制运作的事情,仍然保留在政府部门进行审批,文来文去,层层圈阅,效率极低。可见,根除形式主义还要从机制、体制入手,不仅要“精兵”,而且要“简政”,使我们的机构、制度以及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形式主义误党误国、害民害己。误党,使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行中走样,或者变成毫无内容的口号和过场。误国,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政令不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害民,浪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劳民伤财,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感。害己,搞形式主义的人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背离事物的客观规律,即使得利于一时,也终究不会长久,到头来落个图虚名、招实祸的结果。

四,遏制形式主义的对策。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产生和存在,既有个人思想品德、党性修养和工作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既有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社会原因,也有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如何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中共中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我们既要加强教育,从端正思想作风入手,又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本文执笔者也不自量力的提一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是为大众谋利益。我们所做的事好不好,主要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拥护的、赞成的、高兴的、答应的我们实事求是地去做,就会受到欢迎;反之,强制去做,就会伤害群众,就会脱离群众,离人民越来越远。

(二)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府职能重在宏观指导,微观上给群众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三)要改变领导方法,克服官僚主义。领导要务真求实,特别是在检查工作时要深入,不能仅仅在路边转转,街边看看,要深入实地察看,深入到车问班组、田间地头进行调查,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四)要科学评价干部政绩。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察体系。现在不少地方提拔任用干部主要看实绩。而实绩又来自于各种统计数字,对在统计数字上耍花招的,要有点硬手段,要让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占不到便宜。

(五)要对广大干部进行教育引导。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花边政绩,盆景政绩,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干一件成一件,不是把牌子树到路边,而是树到老百姓的心里,建一块永不倒下、永不褪色的“心碑”。

总之,形式主义不除,党员干部的作风难以端正,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会给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地危害。但克服形式主义必须从“内容”入手,这就是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增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只有心底无私,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一切;只要我们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一扫形式主义的歪风。扫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努力做到使之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我们党的这个“传家宝”就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发挥威力。参考文献

[1] 吴玉良 形式主义害死人《人民日报》(2000年07月27日第九版)

[2] 吴玉良

为什么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系列谈(8)《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3日第九版)作者信息:

李智灵(1988---),女,云南省宣威市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研究 出刊后寄往: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智灵(收)电话:***邮编:400715

第三篇:也谈智趣教学

也谈“智趣数学”

夏港实验小学 范玉妹

【摘要】 数学学习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难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智趣数学”旨在帮助学生领略数学内在之趣,做到智与趣相互通融。本文主要从智趣教材、智趣课堂、智趣作业三个方面讲述教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课堂活动、作业设计等方法来引导学生经历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和丰富多数学思考,真正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关键词】 智趣教材 智趣课堂 智趣作业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数学是难的,是枯燥无味的,学习数学就是背公式、做题目。带着这样的认识去学习数学,当然是很难学好的。其实数学就像坚果,外壳坚硬粗糙,内仁美味健脑。如果连壳塞进嘴里,不仅无法品尝其中的美味,还会让我们的口腔感觉到难受。学生学习数学也一样,如果硬生生地将知识塞给他,他不仅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还会患上数学恐惧症,变得害怕学习数学。因此,数学教学要在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水平的基础上,展示数学内在的“智趣”,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爱上数学。

一、“智趣”教材,让学生发现乐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新课程的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更大程度的深入挖掘教材。

1、让教材化静为动。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课程标准》要求很多内容必须经过学生的“亲历”行为,如果学生没有动或情境没有动,那么“亲历”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为此,教学时,应尽可能将课本中所提供的情境变成活动的,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合作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为学生准备了许多 套等底等高圆柱、圆锥,沙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找到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并总结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从实验操作中亲历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学生经过亲历活动构建起了数学知识,印象很深。

2、让教材走进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不仅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还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如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我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我先对学生们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学生当然异口同声说喜欢。接着,我详细介绍了“我是聪明的小司机”的游戏的规则,音乐慢慢响起,多媒体课件出现画面:汽车从小学出发,车上有8位小朋友。汽车一路行驶,公园到了,停车,从后门下了3位小朋友,从前门上了2位小朋友,汽车又开了,最终到达中学。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后说说,到中学时你的车上有几名乘客?有的学生说,现在车上有7人,因为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少一个,从8个人里面去掉1个所以现在应该有7个人在车上;有的学生说,车上原来有8人,前门上车2人,车上共有10人,后门又下车3人,现在车上应该有7人;有的学生说,从小学出发时车上有8人,到了公园下车3人,车上有5人,又上车2人,现在车上应该还有7人。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先表示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说法最好?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现在车上有7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知道:从8人里面去掉3人(要用减法算),又多2人(要用加法算)。这样学习“加、减混合”的例题,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兴趣感也自然产生了。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二、“智趣”课堂,让学生体验乐趣

课堂教学是打造智趣数学的主阵地。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诱导有很大关系,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求我们“寓教于乐”、“教学有方”,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

1、挖掘内涵,品尝乐趣

在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把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显示出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我逐次出示五道除法算式8400÷40= 16800÷80= 84000÷400= 1680÷8= 420÷2= 让学生算出结果后,分别用后面几道除法算式与第一道除法算式比较,观察被除数与除数分别与原来的被除数与除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商有什么变化?学生经过比较和讨论后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由于学生发现了规律,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愈加浓厚,他们掌握这些知识就更加快捷。

2、巧设教法,智趣合一

数学课上,我经常自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小故事,借以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思维,如 :教学《7的乘法口诀》,我先后给学生创设了这样几个情境故事。课始,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情境导入,一个小矮人分到7个气球,2个小矮人分到14个气球,3个小矮人呢?4个、5个„„呢?人数由少到多,口算结果逐渐困难,学生又有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从而启发孩子学习7的口诀的欲望,学生又能有她们解决问题的快乐。

智趣符号的传递,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和支配地位。有时借用计数器、挂图、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能力。

如:教学《有余数除法》这一课时,在讲例题时都是先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如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地分,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先同桌合作分一分,再把分的结果填入表格,让孩子初步体验有的正好分完,有的分的有剩余。在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课件直接演示分小棒的过程,孩子更有感性认识,印象更深刻。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既培养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了知识。

3、有效提问,智趣飞扬

问题是创造的源头,探究的动力。我们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对学生思考力的挑战,使每个学习个体思考所取得的成果又能在班级中引起互相激发的连锁反应,刮起了一场全体学生积极投入的风暴。这样的问题往往在激活思想的同时,也激活了语言,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问题还应该能引发对立争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如果能激发正反方的对立争辩,就能更好地挑战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享受因课堂辩论带来的刺激和快乐,把对知识的探究引入深处。

我们的问题最好还能激起多元答案。答案的确定性一元化,往往束缚了视界的宽度和思考的强度。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解答问题,则可以使答案的开放带来探究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这无疑是富有挑战性问题的关键所在,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建构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实践证明,减少答案的单一性和确定性,增加多元性和非确定性,可以使问题由静态封闭的框架体系转向动态、开放的网状体系,其挑战性也就寓于其中了。

4、自主探索,体验乐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学生只有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波利亚也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取、记忆平行四边形的公式,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探索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通过小组合作、自我操作,学生很快悟出只要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部分,然后通过平移、拼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根据已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创造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公式,理解了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间的联系,而且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再次追求成功的信心和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三、“智趣”作业,让学生回味乐趣

不少学生害怕写作业、讨厌写作业,如果数学作业能变得“智趣”一点,变机械的演练为灵活的探究, 让学生能乐享一天的收获,学生便会很乐意接受这样的作业。

1、开展作业竞赛。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儿童适当开展一些新颖别致的数学竞赛,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例如:口算竞赛,我常常以“开火车”、“接龙比赛”、“争冠军”等方式的比赛练习,对疑难问题采用“打开智慧锁,摘取智慧果”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组织“计算接力赛”、“争当数学小博士”、“争当小小巧算家”和“师生竞赛”等多种竞赛活动。如:每学期初发给每位同学一幅画,画上印有一棵大苹果树,平时根据不同情况在学生的练习题纸上盖上小苹果。同学们陆续将苹果剪下来贴在苹果树上。为激励学生争取得到苹果,编了一首儿歌:“苹果树上结硕果,辛勤劳动才收获,成绩优秀结个果,看谁苹果多又多。”同学们将这首儿歌写在图画纸上。期末进行评比,得苹果最多者,获“数学小博士”称号。通过竞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通过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竞赛,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可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游戏中作业。

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一年级上册《快乐的校园-10 以内数的认识》中,我带学生到操场上做他们非常熟悉、喜欢的“拔河、老鹰捉小鸡、小小运动会”等等,让他们边玩边数数 “拔河比赛,左边有几个小朋友?右边呢?运动会上,6号运动员排在第几?第1名是几号运动员?等等„„”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和有趣、喜爱的“玩”中学会了1-10各数的认识。又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的“想一想”,我引导学生讲《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我再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3、在生活中运用

《认识钟表》一课后, 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课后说一说:早上,自己几时几分起床,家人几时几分起床;下午,自己几时几分放学,家人几时几分下班等。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时间的认识,还能感悟到家人的亲情。就会有兴趣去思考、去探索、去完成。

在教室里,作业“不是被老师检查的,而是与同伴分享”。因为,学生很喜欢与人分享,他们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自然喜欢上作业。

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感觉学习数学是痛苦的、枯燥的,那么这样的学习生涯能坚持多久?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孩子的学习是快乐的,是主动的,是富有童趣的,是丰富多彩的。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打造“智趣的数学”,让孩子真正品尝数学的内仁,从而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冯慧珍.《巧妙设计,让数学课堂趣味飞扬》.张爱芳名师工作室2013.6 2.季园园.《让智趣充满课堂,让孩子快乐成长》.陕西教育2012.6 3.吴汝萍.万武斌等.《让儿童享受智趣数学》.江苏教育.2014.5 6

第四篇:李若鹏:也谈干部队伍年轻化

也谈干部年轻化

干部年轻化政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政策实施以来,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得到健康快速成长,成为了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骨干力量。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贯彻执行干部年轻化政策过程中出现了误解和偏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确理解领导干部年轻化的现实意义,避免走入误区,培养并使用好年轻干部,成为摆在全党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一、坚持干部年轻化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支具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时期,继续坚持干部队伍年轻化这一方针不动摇。

一是干部年轻化是推进改革的历史必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这一时期恢复到领导岗位的干部,年龄普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数干部只熟悉政治斗争,不懂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极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果断提出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战略要求,将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它的提出及实践,推动了领导干部终身制的废除,有力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路线方针的贯彻执行。

一是干部年轻化等同于“低龄化”。有的地方部门借干部年轻化走极端,把年轻化简单理解为“低龄化”,选拔任用干部忽视德能勤绩,一味强调年轻,按照年龄定“硬杠杠”,出现了班子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一刀切”现象,使一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因超龄得不到合理使用,造成了基层干部“三十当官,四十靠边,五十赋闲”的情况,无形中挫伤了一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干部年轻化局限于“标准化”。不少地方在干部的选拔考核中,将年轻化量化为几项具体的指标,按照“标准化”模式简单套用、筛选干部,这种看似科学合理的用人方式,偏重于年龄、学历、资历等“显性因素”,不注重干部创新意识、个性特点、发展潜力等“隐性因素”,容易将一些有闯劲、有个性、有潜力的优秀干部拒之门外,以致于一些地方流传着“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关系是关键,能力作参考”的官场民谣。

三是干部年轻化未实现培养“常态化”。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重视年轻干部平时的锻炼培养,遇有重大任务时,为确保万无一失,习惯于选派“办事稳妥、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冲锋陷阵,对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年轻干部不能放手使用,长期让其担任“板凳选手”,很少给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没有建立起传、帮、带的长效培养机制,形成了“人才断档、青黄

浪费,这是对党的事业和发展大局的一种损害。因此,各级领导应破除干部任用上的论资排辈等种种陈规陋习,突破干部身份、职级、年龄、资历的限制,扩大选拔范围,促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对于看准了的、群众公认的能力素质强的年轻干部,要予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多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要勤培养。年轻干部的成长,关键在于培养。年轻干部身上或多或少的会存在缺点或短板,如经验不足,浮躁功利等,领导者要以战略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包容、吸纳、凝聚年轻干部,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扬长避短,严管厚爱,促使其快速成才。要有意识地安排年轻干部接受“急、难、险、重”任务,让他们到最基层、最艰苦的环境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在困难条件下砥砺品质、锤炼作风,使年轻干部像雏鹰一样在挫折中经历风雨,在挑战中历练成长;要对年轻干部多一些关爱与支持,防止他们在经受挫折打击之后一蹶不振;要多关心年轻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集体的温暖,在工作中有干劲,政治上有奔头,激发更强的工作热情。

下载李智灵-大观周刊-也谈形式主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智灵-大观周刊-也谈形式主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