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二甲医院的等级评审新标准
2011年二甲医院的等级评审新标准
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
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
(一)医疗卫生服务
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
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
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 必备的有: 1.行政管理组织
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 3.护理管理组织 4.财务管理组织 5.总务保障组织
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 7.必备委员会
(二)制度管理
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必备制度应包括:
1.医院工作制度
2.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3.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4.职工继续教育制度
(三)行政管理
1.有健全的行政管理组织,有一名院领导分管行政工作。
2.有远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安排和完成计划的进度、指标、措施、步 骤、以及检查总结。.医院有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必备的制度有:各项会议制度、院总值班制度、医疗行政查房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4.有群众来信来房登记、参观访问、医院大事记录。5.院领导要经常深入科室、社区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四)医疗管理
1.有健全的医疗管理组织,人员配备合理,有相应的工作制度,有一位副院分管医疗工作。
2.制订切实可行的全院医疗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有健全的医疗工作制度,切实可行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护理质量标准。
4.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活动,对医疗、护理、医技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必备的质量管理组织有: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
5.加强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6.非国家认定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医疗医技和护理技术工作。
(五)护理管理
按《护理管理标准及评审办法》的有关要求管理。
(六)教学、科研管理 教学:
1.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有一名院领导分工负责教学管理工作。
2.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有健全的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做到有监督、有检查、有评价。
4.有相应的教学设施与设备。
5.卫生部认定的“教学医院”,按卫生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工作暂行规定》(待发)进行管理。
科研:
1.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科研管理并有相应的工作制度。2.建立科技人员、科研成果档案。3.有鼓励开展医学和管理科研办法。
(七)信息管理
1.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组织和有关工作制度。
2.应设立图书馆(室),并且有足够数量的医学图书和期刊。
3.有处理医疗、管理和图书情报信息的专职管理人员。4.院内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应真实、完整、准确,并及时分析、反馈与利用。
(八)计量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医院必须加强计量工作管理。
1.有负责计量管理工作的部门或人员。2.建立有关计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计量管理办法。(2)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3)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3.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在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均应进行周期检查。
(九)财务管理
1.设有财务机构,人员编制合理,职责范围明确,并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工作制度。
2.设有专(兼)职收费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实行明码标价,接受群众监督。
3.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符合会计制度。4.建立会计档案和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财会监督制度,对违反财经、物价纪律现象应及时严肃处理。
(十)审计管理
1.设有与财务机构相平行的审计机构或者职级相应的审计人员,人员编制合理,并具有一定的审计专业知识。
2.对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实行经常性审计监督。3.对资金财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进行监督检查。
4.经常检查、评估资金、财产的使用效益并提出改进建议。
5.无重大损失浪费、贪污盗窃和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事件。
(十一)设备管理 1.有健全的管理组织,实行计划管理。
2.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购置要有适宜性和可行性论证,进货要验收,使用有专人保管。
3.医疗设备有定期的保养、维修与更新制度,保证医疗工作需要。
(十二)总务管理
1.有健全的总务管理机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2.一般物资实行定额管理,有健全的采购、验收、入库、发放、报废等制度。
3.主动、及时为全国各科室特别是临床科室服务,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证三通(水通、电通、气通),不发生两漏(漏水、漏电),做到两满意(职工、病人满意)。
4.有意外情况下的供电措施,确保临时照明。5.救护车配有基本设备、药品,随叫随到,保证医疗、抢救和转送病人的需要。
(十三)建筑管理
1.医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要经过可行性论证,适应总体发展规划,资料保存完整。
2.新医院选址、布局、设计要合理,符合建筑规范及卫生学要求。
3.医院各部分(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急诊科(室)的建筑布局、人物流向合理。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的要求)。4.医院旧建筑有维修计划及预算,并认真执行。不得在危房中从事医疗活动。
四、质量管理
(一)医院应有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二)有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三)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教学、科研和病案质量等。
(四)有质量教育、监督、检查和评价制度及改进方案。
(五)院内感染控制
1.控制感染组织应符合1988年卫生部下发的《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的规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对策、措施、效果与评价。3.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和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传染病房的设置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4.有院内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医护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和进行正确无菌技术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
6.有特殊区域(如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治疗室等)的保洁监控措施。
7.现场检验要达到规定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
1.具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工作制度。2.制定有关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的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做好全院职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组织学习,进行研究分析总结。
4.认真贯彻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有医德教育措施。严格实行岗前教育制度。
第二篇:二甲医院的等级评审标准
二甲医院的等级评审标准
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
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
(一)医疗卫生服务
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
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
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 必备的有: 1.行政管理组织
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 3.护理管理组织 4.财务管理组织 5.总务保障组织
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 7.必备委员会
(二)制度管理
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必备制度应包括:
1.医院工作制度
2.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3.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4.职工继续教育制度
(三)行政管理
1.有健全的行政管理组织,有一名院领导分管行政工作。2.有远期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季度安排和完成计划的进度、指标、措施、步 骤、以及检查总结。.医院有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必备的制度有:各项会议制度、院总值班制度、医疗行政查房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4.有群众来信来房登记、参观访问、医院大事记录。5.院领导要经常深入科室、社区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四)医疗管理
1.有健全的医疗管理组织,人员配备合理,有相应的工作制度,有一位副院分管医疗工作。
2.制订切实可行的全院医疗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有健全的医疗工作制度,切实可行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护理质量标准。
4.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活动,对医疗、护理、医技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必备的质量管理组织有: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
5.加强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6.非国家认定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医疗医技和护理技术工作。
(五)护理管理
按《护理管理标准及评审办法》的有关要求管理。
(六)教学、科研管理 教学:
1.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有一名院领导分工负责教学管理工作。
2.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有健全的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做到有监督、有检查、有评价。
4.有相应的教学设施与设备。
5.卫生部认定的“教学医院”,按卫生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工作暂行规定》(待发)进行管理。
科研:
1.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科研管理并有相应的工作制度。2.建立科技人员、科研成果档案。3.有鼓励开展医学和管理科研办法。
(七)信息管理
1.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组织和有关工作制度。
2.应设立图书馆(室),并且有足够数量的医学图书和期刊。3.有处理医疗、管理和图书情报信息的专职管理人员。4.院内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应真实、完整、准确,并及时分析、反馈与利用。
(八)计量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医院必须加强计量工作管理。
1.有负责计量管理工作的部门或人员。2.建立有关计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计量管理办法。(2)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3)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3.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在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均应进行周期检查。
(九)财务管理
1.设有财务机构,人员编制合理,职责范围明确,并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工作制度。
2.设有专(兼)职收费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实行明码标价,接受群众监督。
3.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符合会计制度。4.建立会计档案和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财会监督制度,对违反财经、物价纪律现象应及时严肃处理。
(十)审计管理
1.设有与财务机构相平行的审计机构或者职级相应的审计人员,人员编制合理,并具有一定的审计专业知识。
2.对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实行经常性审计监督。3.对资金财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进行监督检查。
4.经常检查、评估资金、财产的使用效益并提出改进建议。5.无重大损失浪费、贪污盗窃和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事件。
(十一)设备管理
1.有健全的管理组织,实行计划管理。2.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购置要有适宜性和可行性论证,进货要验收,使用有专人保管。
3.医疗设备有定期的保养、维修与更新制度,保证医疗工作需要。
(十二)总务管理
1.有健全的总务管理机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2.一般物资实行定额管理,有健全的采购、验收、入库、发放、报废等制度。
3.主动、及时为全院各科室特别是临床科室服务,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证三通(水通、电通、气通),不发生两漏(漏水、漏电),做到两满意(职工、病人满意)。
4.有意外情况下的供电措施,确保临时照明。
5.救护车配有基本设备、药品,随叫随到,保证医疗、抢救和转送病人的需要。
(十三)建筑管理
1.医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要经过可行性论证,适应总体发展规划,资料保存完整。
2.新医院选址、布局、设计要合理,符合建筑规范及卫生学要求。
3.医院各部分(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急诊科(室)的建筑布局、人物流向合理。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的要求)。4.医院旧建筑有维修计划及预算,并认真执行。不得在危房中从事医疗活动。
四、质量管理
(一)医院应有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二)有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三)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教学、科研和病案质量等。
(四)有质量教育、监督、检查和评价制度及改进方案。
(五)院内感染控制
1.控制感染组织应符合1988年卫生部下发的《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的规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对策、措施、效果与评价。3.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和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传染病房的设置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4.有院内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医护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和进行正确无菌技术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
6.有特殊区域(如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治疗室等)的保洁监控措施。
7.现场检验要达到规定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
1.具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工作制度。2.制定有关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的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做好全院职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组织学习,进行研究分析总结。
4.认真贯彻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有医德教育措施。严格实行岗前教育制度。
第三篇:2011年二甲医院的等级评审标准
2011年二甲医院的等级评审标准
本标准是审定二级医院资格的必备条件,达到本标准合格线者才能参加等级评审。
一、医院规模
应具有与二级医院任务、功能、技术水平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院规模。
1.病床不少于100张。
2.每床单元必备设施达到规定的要求(见附件六)。
3.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4.每床病室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5.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6.病床与医院正式职工人数之比为1∶1.3-1.5。
7.必须配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不少于75%。
二、医院功能与任务
(一)医疗卫生服务
对社区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
1.承担地区(地、市、县)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较疑难病症诊治任务;抢救急危重症;接受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转诊。
2.开展日常院前急救;承担灾害事故的现场急救,迅速组织配套的急救队伍接收成批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3.开展健康教育,掌握社区的疾病动态。参与社区内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
(二)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1.能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和本院职工的在职教育。
2.能承担中等卫生学校临床教学及中等以上医学卫生学校学生的临床实习任务。
3.能承担省或市级科研项目。
(三)指导基层
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地区内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做好社区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精神卫生等工作。与一级医院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帮助开展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和培训卫生技术及管理人员。
三、医院管理
医院应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实施方案及其考核与评价办法。
(一)组织管理
必备的有:
1.行政管理组织
2.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
3.护理管理组织
4.财务管理组织
5.总务保障组织
6.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组织
7.必备委员会
(二)制度管理
根据1982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和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必须认真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教育、执行、监督、检查、考评和奖惩办法。必备制度应包括:
1.医院工作制度
2.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3.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4.职工继续教育制度
(三)行政管理
1.有健全的行政管理组织,有一名院领导分管行政工作。
2.有远期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季度安排和完成计划的进度、指标、措施、步 骤、以及检查总结。.医院有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必备的制度有:各项会议制度、院总值班制度、医疗行政查房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4.有群众来信来房登记、参观访问、医院大事记录。
5.院领导要经常深入科室、社区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四)医疗管理
1.有健全的医疗管理组织,人员配备合理,有相应的工作制度,有一位副院分管医疗工作。
2.制订切实可行的全院医疗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有健全的医疗工作制度,切实可行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护理质量标准。
4.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活动,对医疗、护理、医技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必备的质量管理组织有: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
5.加强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6.非国家认定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医疗医技和护理技术工作。
(五)护理管理
按《护理管理标准及评审办法》的有关要求管理。
(六)教学、科研管理
教学:
1.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有一名院领导分工负责教学管理工作。
2.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有健全的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做到有监督、有检查、有评价。
4.有相应的教学设施与设备。
5.卫生部认定的“教学医院”,按卫生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工作暂行规定》(待发)进行管理。
科研:
1.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科研管理并有相应的工作制度。
2.建立科技人员、科研成果档案。
3.有鼓励开展医学和管理科研办法。
(七)信息管理
1.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组织和有关工作制度。
2.应设立图书馆(室),并且有足够数量的医学图书和期刊。
3.有处理医疗、管理和图书情报信息的专职管理人员。
4.院内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应真实、完整、准确,并及时分析、反馈与利用。
(八)计量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医院必须加强计量工作管理。
1.有负责计量管理工作的部门或人员。
2.建立有关计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计量管理办法。
(2)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
(3)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3.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在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均应进行周期检查。
(九)财务管理
1.设有财务机构,人员编制合理,职责范围明确,并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工作制度。
2.设有专(兼)职收费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实行明码标价,接受群众监督。
3.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符合会计制度。
4.建立会计档案和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财会监督制度,对违反财经、物价纪律现象应及时严肃处理。
(十)审计管理
1.设有与财务机构相平行的审计机构或者职级相应的审计人员,人员编制合理,并具有一定的审计专业知识。
2.对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实行经常性审计监督。
3.对资金财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进行监督检查。
4.经常检查、评估资金、财产的使用效益并提出改进建议。
5.无重大损失浪费、贪污盗窃和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事件。
(十一)设备管理
1.有健全的管理组织,实行计划管理。
2.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购置要有适宜性和可行性论证,进货要验收,使用有专人保管。
3.医疗设备有定期的保养、维修与更新制度,保证医疗工作需要。
(十二)总务管理
1.有健全的总务管理机构、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
2.一般物资实行定额管理,有健全的采购、验收、入库、发放、报废等制度。
3.主动、及时为全国各科室特别是临床科室服务,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证三通(水通、电通、气通),不发生两漏(漏水、漏电),做到两满意(职工、病人满意)。
4.有意外情况下的供电措施,确保临时照明。
5.救护车配有基本设备、药品,随叫随到,保证医疗、抢救和转送病人的需要。
(十三)建筑管理
1.医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要经过可行性论证,适应总体发展规划,资料保存完整。
2.新医院选址、布局、设计要合理,符合建筑规范及卫生学要求。
3.医院各部分(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急诊科(室)的建筑布局、人物流向合理。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的要求)。
4.医院旧建筑有维修计划及预算,并认真执行。不得在危房中从事医疗活动。
四、质量管理
(一)医院应有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二)有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三)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医疗、护理、医技、教学、科研和病案质量等。
(四)有质量教育、监督、检查和评价制度及改进方案。
(五)院内感染控制
1.控制感染组织应符合1988年卫生部下发的《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的规定。
2.有全院性控制感染方案、对策、措施、效果与评价。
3.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和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传染病房的设置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4.有院内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医护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和进行正确无菌技术操作。
5.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
6.有特殊区域(如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治疗室等)的保洁监控措施。
7.现场检验要达到规定要求。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
1.具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工作制度。
2.制定有关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的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做好全院职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组织学习,进行研究分析总结。
4.认真贯彻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有医德教育措施。严格实行岗前教育制度。临床科室技术标准
各级医院临床科室应开展的诊疗项目: 内科系统 心血管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顽固心衰
必备 心脏骤停的抢救
必备 心源性休克
必备 心肺监护(CCU)
必备 超声心动图(二维、M型)
必备 呼吸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支气管灌洗)
必备 肺源性心脏病
必备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必备 大咯血
必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必备 呼吸衰竭
必备 心肺复苏术
必备 消化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必备 黄疸的鉴别诊断
必备 上消化道出血
必备 肝功衰竭、肝昏迷
必备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血液病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
急性白血病诊治
内分泌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甲状腺机能亢进诊治
甲状腺、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测定
总甲状腺(TT4)T3uTT3(V3T)
游离T4指数(FT4I)测定
糖尿病诊治
神经内科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蛛网膜下腔出血对症治疗
脑血管病对症治疗
颅内高压对症治疗治疗初步病因检查
外科系统 普外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胃大部切除术
胃癌根治性大部切除术
乳癌根治术
迷走神经手术(TV、SV、HSV)
结肠造瘘术
胸腹联合损伤的救治
直肠癌根治术
改良根治性乳癌切除术
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亢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肝、胆、胰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肝内胆石摘除术(二、三级胆管)
胆道成形术(胆肠吻合术)
门奇静脉断流术
肝脾破裂修补术
胆道镜检查及取石术
PTC和PTCD技术
心胸外科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心包部分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膜切除术
人工心脏起博器置入术
颈部血管瘤切除术
神经外科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颅骨凹陷骨折复位术
开放性颅脑外伤清创术
颅内压增高分流术
各类颅内血肿清除术
大脑半球肿瘤切除术
小脑肿瘤切除术
骨科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截肢(脂、趾)术
关节融合术
泌尿科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肾上腺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碎石术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肾活组织检查
输尿管理肿物切除术
膀胱操作修补术
交通性鞘膜积液高位结扎术
妇产科系统 妇科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急性盆腔炎处理
卵巢囊性畸胎瘤剥除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宫外孕的处理
前庭大腺囊肿处理
子宫全切术(简单)
产科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产科出血的处理
产科感染的处理
产道损伤的处理
高危妊娠监测手段:B超
可选
必备
必备
必备
可选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可选 必备
可选 可选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多因素致先天异常(NTD、测AFP)
输卵管通液术
高危妊娠处理:
1、作好围产保健
2、筛出高危(子痫、胎位不正)等
新生儿重点监护:窒息抢救(气管插管)
五、五官科
(一)眼科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抗青光眼眼内引流术(滤廉切除、房角切开)
巩膜缝合术
虹膜部分切除术
白内障切除术
眼球摘除术
光学虹膜切除术
泪囊摘除术
眼内容剜除术
耳鼻喉科专业 二级甲等医院 鼓膜修补术
乳突根治术
鼻息肉切除术
扁桃体切除术
气管、食道异物取出术
六、口腔科 二级甲等医院
舌切除术(部分切除)
唇裂修复术(一般)
唇颊缺损整复术(一般)
颌面部骨折复位及固定术
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
颌下腺摘除术
颚部良性肿瘤切除术
颌面脓肿切开引流术
唇舌系带矫正术
根管充填术
牙髓拔除及根管治疗干髓术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
根尖切除及根尖刮治术
活髓切断术
龈成形术
腭裂整复
甲状舌管囊肿摘除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颌骨囊肿良性肿瘤摘除
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
腮腺肿瘤及腺体摘除面神经解剖
腮裂瘘与囊肿摘除术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颌骨手术后骨移植
牙整畸(活动矫治器)
七、皮肤科 二级甲等医院 真菌检查
冷冻
皮肤真菌镜检
变态反应班贴试验
电解
紫外线照射
八、康复医学科 二级甲等医院
康复治疗室(主要为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康复评测室 传统康复医疗 社区康复医疗管理
可选 可选
必备
必备 必备 必备
可选 可选 医技科室技术标准 放射科
二级甲等医院
胃肠钡餐造影、泌尿系统逆行造影、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逆行胆道造影、支气管造影、周围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脊髓腔造影 检验科
三级甲等医院 生化检验
各种酶类、激素类的检查,血气分析、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分析、体外放射分析技术
必备 微生物学检验
致病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及噬菌体、衣原体、压氧菌、临床真菌鉴定及细菌培养计数等技术
必备 免疫血清检验
开展放射免疫、莹光免疫、酶标免疫及血清文责的各种凝集实验、血小板抗体测定、C反应蛋白实验等
必备 血液细胞、体液细胞检查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骨髓细胞分析、脱落细胞形态检验。必备
二级甲等医院 生化检验
血浆蛋白及纤维蛋白测定、各种体液中蛋白质测定、血糖测定、血清铁测定、血液三脂测定、血清转氨酶测定、血清淀粉酶测定、血清甲胎蛋白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乙肝表面抗原测定、血气分析等 微生物学检验
各种临床细菌标本的采集及处理,肠道菌、化脓菌、结核菌分离与培养,各种体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细菌药物敏感实验,水、空气、敷料细菌学检验等
必备 免疫血清检验
乙型肝炎E抗原测定、抗纤溶酶测定、C反应蛋白、类风湿乳胶凝集试验、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等
必备 血液细胞、体液细胞检查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骨髓细胞分析、体液细胞形态检验
必备 临床病理科 二级甲等医院
1、尸体解剖和活体组织检查
必备
2、各种细胞学检查
必备
3、各种普通染色法和10种以上特殊染色法
必备
4、常见病的大体和镜下诊断
必备
四、核医学科
二级甲等医院
肝、甲状腺扫描测定,肾功能测定、甲状腺功能测定
必备 放免测定
必备
五、临床功能检查科
二级甲等医院 心功能检查
心电图检查及正确诊断
必备 肺功能检查
一般肺功能检查
必备 电生理检查 脑电检查 内窥镜检查
食道、胃、十二指肠、乙状结肠、直肠内窥镜检查,下段泌尿道内窥镜检查,腹腔内窥镜检查
必备 超声检查
A型、B型超声各种诊断、鉴别诊断检查
必备 常见病心电图诊断检查
必备
六、理疗科
二级甲等医院
超短波电疗法,直流电、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波疗法、磁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疗法等
七、药剂科
二级甲等医院
设调剂、制剂、分析、药库四个以上专业组 对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和合理用药的监测指导
开展质量管理,建立以质检室为中心的质量检查网,确保病人用药质量 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 饮片中药处方称量误差<±5% 制剂合格率≥90-95% 承担中专学校实习及下级医院的进修任务
第四篇:二甲医院评审
二甲医院评审
临床科室必备资料目录
一.依法执业管理
1.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院下发)
2.医务人员档案资料(医务人员资料证书复印件:医务科)
3.科室人员排班表存档 :2010年至目前的排班表(无执业医师资格者不能单独排班)
4.临床诊疗指南:统一购买、印刷?
5.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统一购买、印刷?
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
1.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
2.专项管理(医疗安全、输血、病案书写、抗菌药物管理等):《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
3.医务科医疗质量检查结果及反馈资料
4.科室质控记录本(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含自查资料、整改资料及医疗质量持续改查资料。如(1)医疗质量管理文件如医务科下发各考核标准、各项通知等(2)医务科下发的各项政府文件如“2010年病历书写规范、2009年卫生部关于加强抗菌药物管理38号文件”、“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文件等
5.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及相关制度三.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制度
三.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制度
1.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其他各类质控小组人员职责另建。2.科室前五位病种诊疗常规、操作规范3.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要明确科室医师具体的手术权限)4.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等
四.医疗安全管理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文件汇编2.医院及科室医疗安全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包括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下发的预案)3.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如1)、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危急值记录本 2)、***科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 3)、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 4)、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 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相关文件 3)、***科医疗知情同意制度 4.医疗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 5.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本 6.医疗投诉登记本 7.医疗安全教育记录本8.科室消防安全制度及培训记录本
9.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防范登记本:有医疗纠纷防范的措施、科2010年以来发生的或者有可能发生的隐患、事故,发生后科室是怎样进行根因分析、制定改进目标、措施及最终结果等。10.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登记本。
五.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职能科室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资料及检查结果汇总、改进情况记录 3.***科院感管理小组组成及分工职责、活动记录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文件(制度、药物及人员分级管理目录等)5.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登记本 6.输血及不良反应登记本 7.传染病登记本8.医院感染控制培训资料(资料、课件、考试等)9.科室医务人员执业暴露记录本
六.科室医疗技术准入管理 1.科室一、二类医疗技术目录 2.二类医疗技术相关审批资料3.县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资料4.科室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资料(风险预案、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5.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工作记录本(1)科室一类医疗技术目录即科室开展的常规疾病诊治(不需经省卫 生厅、卫生部批准的技术项目)(2)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3)科室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材料:(4)各专业技术项目资料
七.各种病例讨论记录:制度见:《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 1危重病人抢救记录本 2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3术前讨论记录本{手术科室} 4会诊记录本5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必须有2010年至今内容} 6.科室医师交接班记录本八.科室继续教育:进修、培训等(含医院、科室三基培训及考核资料)1.科室在职教育培训计划、要求、考核 2.科室培训资料、课件3.科室业务学习记录本、政治学习记录本:含医疗法律、法规学习、三基考试资料等4.2010年至今科室职工外出进修或短期学习计划、执行情况登记本 九.抗菌药物管理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3、自治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记录本(1)XXX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
(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3)XXX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定(4)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5)****年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品种目录(6)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2009】 38号)(7)医院关于抗菌药
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措施
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和考试试卷十.科室计划、总结、目标管理1.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科室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总结资料如:2010年以来科室向医院、医务科等部门有关科室管理、人员编制、床位、设备等等方面的报告;科室目标管理责任书及考核结果 2.科室报告:科室向医院、医务科部门的报告及回复 3.科室人员及变动情况登记本及科室组织机构示意图
4.科务会记录本5.科室物品、药品、器械管理制度 十一.医疗服务行为、医德医风1.医院服务规范、三好一满意等相关文件及科室开展情况 2医院满意度调查情况 3科室优质医疗服务项目 4.便民服务措施十二.医务科的医疗管理通知
1.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及自治区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方案2.二级医院评审标准3.***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实施方案 4.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目录 5.医院关于合理用药的相关管理制度 十三.院内文件1.医疗质量管理行政文件{包括医院成立的各种委员会及领导小组文件:如质量管理委员会文件、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领导小组、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成立处方点评委员会、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等管理文件 2.其他行政文件如院刊等 3.党支部文件4.统计数据管理:如科室各类医疗统计报表、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统计数据等十四.临床教学管理1.临床教学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汇编》 2.科室临床教学计划、培训、要求、考核
3.实习生讲座 4.教学总结 十五.传染病管理 1.传染病记录本2与传染病有关的各种制度、文件 十六.临床路径管理 1.科室规
定病种临床路径 2.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3.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和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4.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5.科室单病种质控记录等 十七.手术安全管理1.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制度2.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审批程序 3.手术相关安全管理记录注:
一、此目录内容仅为一框架,内、外科系统科室可根据自身情况不同有所增减
二、各单项制度后又可衍生诸多相关制度,科室再自行建立,必要时可到医务科咨询。2与传染病有关的各种制度、文件 十六.临床路径管理 1.科室规定病种临床路径
2.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3.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和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4.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5.科室单病种质控记录等 十七.手术安全管理1.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制度2.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审批程序 3.手术相关安全管理记录注:
一、此目录内容仅为一框架,内、外科系统科室可根据自身情况不同有所增减
二、各单项制度后又可衍生诸多相关制度,科室再自行建立,必要时可到医务科咨询。
三、制度建立后,科室要全体动员,分工明确,抓紧时间熟悉、背诵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第五篇:二甲医院等级评审涉及的委员会目录
委员会目录
一.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立
二.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调整
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成立
四.护理管理委员会————调整
五.病案管理委员会————调整
六.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调整
七.药事管理委员会————调整
八.输血管理委员会————调整
九.医学伦理管理委员会————调整
十.传染病防控管理委员会————调整 十一. 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管理委员会——成立 十二. 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委员会——成立 十三.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委员会————调整 十四. 行业作风建设管理委员会————调整
十五.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委员会——调整 十六. 医疗争议鉴定管理委员会————调整 十七.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调整 十八. 学术管理委员会————成立十九.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管理委员会——成立 二十. 物价管理委员会————调整 二十一. 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委员会——调整 二十二. 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调整 二十三. 医院内部审计管理委员会——成立 二十四. 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成立 二十五.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调整
(成立:8个;调整:17个)
领导小组:
一.处方点评工作领导小组——调整
二.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调整
三.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调整
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