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2013】12号公告解读《出口退税:细化与新规》

时间:2019-05-13 17:4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税【2013】12号公告解读《出口退税:细化与新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税【2013】12号公告解读《出口退税:细化与新规》》。

第一篇:国税【2013】12号公告解读《出口退税:细化与新规》

出口退税:细化与新规

----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解读

作者:王冬生

出口退税是许多纳税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目前关于出口退税最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是《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最重要的操作性法规,是《出口货物和劳务消费税管理办法》(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又根据24号公告执行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24号公告的有关规定作了进一步的细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同时也对24号公告的某些规定作了适当修正,这就是《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12号公告的内容非常丰富,本期税坛结合39号文件和24号公告,就纳税人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给出专业的解读。

一、报关单信息与增值税发票信息需一致

出口报关单是货物出口的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是货物已纳税的凭证,两张凭证上的有关信息,应保持一致或证明有相关性,否则不得退税,这需要引起纳税人的高度重视。

根据12号公告,2013年5月1日后报关出口的货物,报关单上的第一计量单位、第二计量单位及出口企业申报的计量单位,至少有一个应同与其匹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计量单位相符,报关单和增值税发票上的商品名称必须相符。

收购货物出口的外贸企业可以满足上述要求,但是生产企业购进零部件加工成品出口,是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那如何处理呢? 12号公告规定,如属同一货物的多种零部件,需要合并报关为同一商品名称的,企业应将出口货物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不同商品名称的相关性,及不同计量单位的折算标准,向主管税局书面报告,经主管税局确认后,可申报退(免)税。

二、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的确定

根据海关统计,201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约在35%,其中大部分是进料加工,约11,606亿美元。进料加工企业在计算出口退税时,必须准确计算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因为这关系到出口退税额的计算,而影响保税进口料件金额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计划分配率”。12号公告将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统一改为“实耗法”,并就如何确定计划分配率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根据《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有两种计算保税进口料件金额的方法:实耗法和购进法。

采用“实耗法”的,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 实耗法最关键的是计划分配率。

采用“购进法”的,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实际购进的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即: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12号公告将计划分配率的确定方法分为两种。

(一)2013年6月15日前办理核销的企业

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5日前已在税务机关办理过进料加工手册核销的企业,2013年度进料加工的计划分配率为该期间税务机关已核销的全部手册的加权平均实际分配率。

(二)2013年6月15日前未办理核销的企业

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5日未在税务机关办理进料加工业务手册核销的企业,当年进料加工业务计划分配率为2013年7月1日后首份进料加工手册的计划分配率。纳税人应在首次申报2013年7月1日后进料加工手册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前,向主管税局报送《进料加工企业计划分配率备案表》及电子数据。

三、年度进料加工业务的核销

自2014年起,企业应在本年度4月20日前,向主管税局报送《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申报表》及电子数据,申请办理上年度海关已核销的进料加工手册项下的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税局受理后,根据海关数据生成《进料加工手(帐)册实际分配率反馈表》交企业确认,如果企业认为需要调整,在反馈表中提出意见,在税局与企业交换意见、提供证据的基础上,税局重新生成《进料加工手(帐)册实际分配率反馈表》,在纳税人认可后,税局按照企业确认的实际分配率对进料加工业务进行核销,并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表》交企业,企业应在次月根据该表调整前期免抵退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四、生产周期1年以上的出口货物如何预退税?

根据39号文件,生产周期1年以上的出口货物,如交通运输工具和机器设备,在其退税凭证尚未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可凭出口合同、销售明细账等,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免抵退税。在货物向海关报关出口后,再按规定申报退(免)税,并办理已退(免)税的核销手续。多退(免)的税款,应予追回。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12号公告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纳税人先报送《先退税后核销资格申请表》及电子数据,经税局同意后,再办理预退税手续。具体方式为:在会计上做销售后,与其他出口货物劳务一并向主管税局办理免抵退税申报,业务类型按照“XTHH”处理。同时报送出口合同(复印件、仅第一次报)、财务会计制度(复印件、仅第一次报)、出口销售明细帐(复印件)、《先退税后核销企业免抵退税申报附表》及电子数据、收款凭证等资料。

报关出口后3个月内,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再收齐有关凭证,申报免抵退税,办理已退(免)税的核销。

五、免抵退税出口货物退运及改为免税和征税的处理

已经执行免抵退税的出口货物,如果发生退运,或者应改按免税和征税处理,纳税申报如何处理?

24号公告根据发生时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发生在本年,在当期用负数冲减原免抵退税申报数据;如果发生跨年度退运的,应全额补缴原免抵退税款,再按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两种处理方式,给纳税人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会计准则,销售商品发生退回的,在发生当期冲减收入。12号公告,将已申报免抵退的出口货物发生退运及改为免税或征税的,不再区分发生时间,统一调整为,在发生的次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用负数冲减原免抵退税申报数据,并按会计制度的规定相应调整。

六、凭证不齐也可退税

根据24号公告,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出口日期为准,下同)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抵退税。但12号公告针对某些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收齐凭证的情况,给出了解决办法。

发生真实出口业务的企业,如果因为自然灾害、被盗丢失、司法扣押等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期限收齐凭证,可在退(免)税申报期限截止日前向主管税局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举证材料,经主管税局审核,逐级上报省级国家税务局批准后,可进行出口退(免)税申报。而且此项规定自2011年1月1日执行,2011年1月1日前发生的同样情形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企业可在2013年6月30日前按此办理。

七、明确有关规定的具体时间

(一)生产企业出口逾期申报的时间

根据24号公告,生产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出口日期为准,下同)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抵退税。那么,“逾期”是指4月30日吗?

12号公告进一步解释为:4月30日之前最后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截止之日。一般为4月15日。

(二)免税出口补齐凭证的时间

24号公告规定,适用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如果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免税,按照内销货物处理。但如何理解“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12号公告规定对其解释为:“指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未在报关出口之日的次月至次年5月31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填报《免税出口货物劳务明细表》,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向主管税局办理免税申报手续。”

八、退税凭证虚假的具体情形

根据财税[2012]39号文件,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提供虚假备案单证的货物,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增值税退(免)税凭证有伪造或内容不实的货物,将征收增值税。12号公告规定了15种具体情形,包括凭证伪造、或虽然凭证真实,但内容不符、金额不符、时间不符、数量不符等。

内容不符的情况,如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上的内容与供货企业记账联上的内容不符等。

金额不符的情况,如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金额与实际购进交易的金额不符等。

时间不符的情况,如专用发票是在供货企业税务登记被注销或被认定为非正常户之后开具。

数量不符的情况,如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商品名称、数量、重量与出口运输单据载明的不符,数量、重量属合理损益的除外。

九、按原料退税的特殊情况

为防止出口企业将低退税率产品改头换面,以高退税率产品名义出口,39号文件规定,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出口的货物,如果原材料成本80%以上为列举的原料,应执行该原料的增值税、消费税政策。

如果原料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属于列举的原料,且两种原料的退税率不同,怎么处理呢?12号公告规定,按主要原材料政策执行。主要原材料是指出口货物成本中比例最高的原材料。

十、特殊区域水电气退税政策

销售给特殊区域内生产企业生产耗用且不向海关报关而输入特殊区域的水(包括蒸汽)、电力、燃气(以下称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可以享受退税政策。但是12号公告规定,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区内生产企业用于出租、出让厂房的,不得申报退税,进项税转入成本。这需要引起纳税人的注意,如果应进入成本的进项税,申报退税,就涉嫌骗取出口退税了,这是很高的税务风险。

第二篇:解读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新规

解读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新规

9月1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在全国开展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试点的通知》(财税〔2014〕62号),明确自2014年10月1日起,将现行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点的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扩大到全国;10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发布〈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6号),明确了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相关具体规定。本文结合上述新政策,梳理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操作流程。

优惠内容及适用范围(财税〔2014〕62号)

融资租赁出口货物

财税〔2014〕62号文件规定,对融资租赁企业、金融租赁公司及其设立的项目子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境外承租人且租赁期限在5年(含)以上,并向海关报关后实际离境的货物,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政策。

融资租赁出口货物的范围,包括飞机、飞机发动机、铁道机车、铁道客车车厢、船舶及其他固定资产。即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

财税〔2014〕62号文件规定,对融资租赁出租方购买的,并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境内列名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且租赁期限在5年(含)以上的国内生产企业生产的海洋工程结构物,视同出口,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政策。

海洋工程结构物范围、退税率以及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的具体范围,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有关规定执行。

注意事项

以上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和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不包括在海关监管年限内的进口减免税货物。

以上融资租赁企业,仅包括金融租赁公司(仅包括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经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经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批准开展融资业务试点的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经商务部授权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的融资租赁公司。

退税计算及办理事项(财税〔2014〕62号)

退税对象

●融资租赁出租方将融资租赁出口货物租赁给境外承租方、将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租赁给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向融资租赁出租方退还其购进租赁货物所含增值税。

●融资租赁出口租赁货物、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租赁货物,如果属于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向融资租赁出租方退还前一环节已征的消费税。

退税公式及税率

●增值税应退税额=购进融资租赁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 明的完税价格×融资租赁货物适用的增值税退税率

★融资租赁出口货物适用的增值税退税率,按照统一的出口货物适用退税率执行。

★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的按简易办法征税的融资租赁货物和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融资租赁货物,其适用的增值税退税率,按照购进货物适用的征收率和退税率孰低的原则确定。

●消费税应退税额=购进融资租赁货物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上或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消费税税额

退税认定及申报

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当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办理退税认定和增值税、消费税退税申报。

退税证明及步骤

●融资租赁出租方在进行融资租赁出口货物报关时,应在海关出口报关单上填写“租赁货物(1523)”方式。

●海关依融资租赁出租方申请,对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办理放行手续后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即退税证明联),并按规定向国家税务总局传递退税证明联相关电子信息。

●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已退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以融资租赁方式离境时,海关不再签发退税证明联。

退税手续及要求

●融资租赁出租方凭购进融资租赁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与承租人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退税证明联或向海洋工程结构物承租人开具的发票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出具的其他要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手续。

●上述用于融资租赁货物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不得用于抵扣内销货物应纳税额。

●融资租赁货物属于消费税应税货物的,若申请退税,还应提供有关消费税专用缴款书。

退租补税及证明

●对承租期未满而发生退租的融资租赁货物,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及时主动向税务机关报告,并按照规定补缴已退税款;

●对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再复进口时融资租赁出租方应按照规定向海关办理复运进境手续并提供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货物已补税或未退税证明,海关不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退税流程及操作要点(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6号)

税务登记

融资租赁出租方首先应当向所在地主管国税局办理税务登记,同时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然后才能申报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6号发布前已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的融资租赁出租方,可向主管国税局申请补办出口退税资格的认定手续。

退(免)税资格认定

●30日内

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在首份融资租赁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主管国税局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

小贴示:

——如果融资租赁出租方退(免)税资格认定的内容发生变更的,须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填报《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变更申请表》,提供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变更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

——如果融资租赁出租方需要注销税务登记的,应填报《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注销申请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注销出口退(免)税资格,然后再按规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所需资料

除提供《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规定的资料外(仅经营海洋工程结构物融资租赁的,可不提供《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还应提供以下资料:

——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资质证明;

——融资租赁合同(有法律效力的中文版);

——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退税申报

●次年4月30日前

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在融资租赁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或收取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首笔租金开具发票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国税局办理融资租赁货物增值税、消费税退税申报。

●所需资料

融资租赁出租方申报融资租赁货物退税时,应将不同融资租赁合同项下的融资租赁货物分别申报,在申报表的明细表中“退(免)税业务类型”栏内填写“RZZL”,并提供以下资料:

——融资租赁出口货物的,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的,提供向海洋工程结构物承租人收取首笔租金时开具的发票。

——购进融资租赁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融资租赁货物属于消费税应税货物的,还应提供消费税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或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

——与承租人签订的租赁期在5年(含)以上的融资租赁合同(有法律效力的中文版)。

——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的,提供列名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收货清单。

——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其他事项

在申报退税时,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关注以下事项:

——融资租赁出租方购进融资租赁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已申报抵 3 扣的,不得申报退税。已申报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融资租赁出租方不得再申报进项税额抵扣。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融资租赁出租方购进融资租赁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在规定的认证期限内办理认证手续。

——对融资租赁出租方申报退税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融资租赁出租方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管国家税务局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信息比对无误后,方可办理退税;如融资租赁方为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管国家税务局应发函调查,在确认增值税专用发票真实、按规定申报纳税后,方可办理退税。

——对承租期未满而发生退租的融资租赁货物,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及时主动向主管国家税务局报告,并按下列规定补缴已退税款:

对上述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复进口时,主管国税局应按规定追缴融资租赁出租方的已退税款,并对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出具货物已补税或未退税证明。

对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发生退租的,主管国税局应按规定追缴融资租赁出租方的已退税款。

第三篇: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管理办法解读及新规操作

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管理办法解读及新规操作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管理办法(暂行)》(国税发[2007]123号,以下简称新《办法》),已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新《办法》在以往若干政策规定的基础上,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免税资格认定、免税申报、免税核销、视同内销及补税处理五方面进行了规范,为税收管理人员加强征管、指导小规模纳税人业务操作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

一、政策出台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小规模纳税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进出口贸易当中,且逐年递增的趋势十分明显。为了满足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多渠道、多口径方式发展的需求,规范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的税收管理也愈发显得重要。

新《办法》的出台解决了多年来小规模纳税人出口免税难以管理、申报免税与核销征免税不衔接的问题。其意义在于:一是将以往的零、散政策条文归并统一,并加以补充和完善,使其更加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二是完善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免税衔接,达到信息征退双方共享。三是针对小规模纳税人进货渠道复杂,销售环节不便利的特点,将其纳入出口退(免)税电子化管理范畴,运用各类电子数据(如出口报关单数据)进行比对审核,便于监控管理。

二、小规模纳税人出口免税新规操作

新《办法》规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也就是说,小规模纳税人无论是何类型企业、采用何种贸易形式,出口货物均按免税办理。如小规模纳税人是代理出口的,其委托代理出口的货物,也享受免征增值税、消费税政策,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具体的免税申报与核销操作如下:

(一)免税资格认定

新《办法》将小规模纳税人免税资格认定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小规模纳税人。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调整出口退(免)税办法的通知》(国税函[2004]955号)的相关规定,在外经贸部门办理备案登记后的30日内,持已办理备案登记并加盖备案登记专用章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银行基本账户号码和海关进出口企业代码等资料,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到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免税认定手续。

二是不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小规模纳税人。应在发生首份代理出口协议签定之日起30日内,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并持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银行基本账户号码(复印件)、代理出口协议及主管退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向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免税认定。

上述两种情况的小规模纳税人在办理出口货物免税认定手续后,其出口的货物方可按新《办法》规定程序申报免税等事项。此外,新《办法》对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变更或注销的情况也进行了明确。如认定内容发生变化的,须自有关管理机关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相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货物免税认定变更手续。如发生解散、破产、撤销等依法应当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应首先注销其出口货物免税认定,再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其他依法应终止出口货物免税认定的事项但不需要注销税务登记的,应在有关机关批准或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申请注销出口免税认定。另外,小规模纳税人还需向有关部门提交电子申报数据。这是小规模纳税人完税申报及核销的基础环节,也是实现免税申报及核销的前提条件。

(二)增值税免税申报

小规模纳税人在货物出口的次月纳税征期内,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纳税申报受理部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同时提供《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申报表》及电子申报数据。而《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申报表》的审批按新《办法》第五条规定“主管税务机关的纳税申报受理部门应在当月15日前,将签章的《免税申报表》(第二联)及电子数据转交同级的负责出口退税业务部门或岗位。”即先由税务机关的纳税申报受理部门进行审批,然后将审批后的相关表格转交出口退税部门。此条新规改变了过去由退税部门审批后再凭此表在当期的征期内到征收部门申报免税的做法。

(三)出口货物免税核销

小规模纳税人须按月将收齐有关出口凭证的出口货物,填写免税核销表格,于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4个月内的各申报期内(申报期为每月1~15日),持相关资料到主管出口退税业务的部门按月办理出口货物免税核销申报。这一规定将小规模纳税人出口免税与一般纳税人出口退税的收齐单证时限进行了区分,由原来比照一般纳税人3个月收齐单证的期限,放宽到了4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免税货物的核销申报与审批都是由退税部门来负责的,与上述免税申报的审批税务机关是有区别的。另外,还要注意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的处理。申报时出口货物尚未收汇的,可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180日内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在试行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的地区,对实行“出口收汇核销网上报审系统”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比照相关规定执行,申报出口货物免税时免于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税务机关以出口收汇核销单电子数据审核出口货物免税;属于远期收汇的,应按照现行出口退税规定提供远期结汇证明。

三、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不予免税规定

新《办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出口下列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应征收增值税。下列货物为应税消费品的,若小规模纳税人为生产企业,还应征收消费税:①国家规定不予退(免)增值税的货物;②未进行免税申报的货物;③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免税核销申报的货物;④虽已办理免税核销申报,但未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凭证的货物;⑤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不批准免税核销的出口货物;⑥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货物。上述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应征税额的确定方法,新《办法》第七条作了详细的规定,在此不再赘述。

四、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申报免税的区别

新《办法》中,虽然没有明确划分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类型,但在业务的处理中应当加以区别。

(一)小规模纳税人生产型企业

小规模纳税人在申报免税时的报关单收齐方式及时间与一般纳税人不同,在财务核算方面也与一般纳税人不同,其出口货物免税申报的程序是先进行免税,而后在规定的4个月期限内收齐单证办理核销。如果是采用加工贸易复出口方式的,无论是进料加工还是来料加工的出口货物,除国家规定不予退(免)增值税的货物均按免税执行。如果是代理出口业务,小规模纳税人生产型企业只能做为委托方,委托外贸型企业(受托方)出口,而不能受理代理业务经营出口,这也是与外贸型企业的不同之处。

(二)小规模纳税人外贸型企业

小规模纳税人外贸型企业虽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免税,也不存在进项税额抵扣的情况,但由于无生产能力,在采用加工贸易方式时,均要通过国内的生产企业进行加工收回后再出口,而国内的加工企业要享受加工费的免税优惠。所以,对此情况要申报出具用于国内加工企业申报进料或来料的免税证明,这一点与小规模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申报免税不同。但小规模纳税人外贸型企业用于免税出口货物所购进国内耗件的辅料也要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这与小规模纳税人生产型企业相同。

五、免税申报及核销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人民币)”合计数应与同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中“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相符。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出口退税软件出具的免税税额是按照出口收入(按含税价)扣除含税价后乘以征税率计算的,而在征期申报免税的征管软件是按照出口收入(按不含税价)直接乘以征税率计算的。由于以上两种软件在计算免税的设计上口径不一,最终使免税税额存有差额,因此,具体操作还应根据当地税务机关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与调整。

二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第八条规定“出口企业在办理认定手续前已出口的货物,凡在出口退税申报期期限内申报退税的,可按规定批准退税;凡超过出口退税申报期限的,税务机关须视同内销予以征税。”

三是小规模纳税人无法在规定期限办理免税核销申报手续的,可在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门)提出书面合理理由申请免税核销延期申请,经核准后,可延期3个月办理免税核销申报手续。

四是生产企业自产产品或外贸企业委托小规模纳税人代理出口的货物,应由小规模纳税人外贸型企业(受托企业)在规定的申报时限内为委托方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如果小规模纳税人从事加工贸易的,可按照现行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相关免税证明。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国家税务局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国家税务局)

第四篇:关于《发布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关于《发布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的公告》的解读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15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一、背景和意义

《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国函[2011]51号)规定:对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融资租赁公司在东疆保税港区设立的项目子公司满足条件的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上述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包括通过天津境内口岸报关出口的融资租赁货物,以及融资租赁的海洋工程结构物的等视同出口货物。

按照上述精神,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经过反复讨论,多次协调,在征求天津市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联合下发了操作性文件《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行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66号,以下简称《通知》)。为确保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顺利实施,根据《通知》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了便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理解和操作,我们将《通知》和《管理办法》一并解读。

《通知》和《管理办法》的公布实施,是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重要举措。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核心载体,开展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试点,有利于加快天津国际航运中心的产业发展,缩小与世界上主要航运中心的差距,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外贸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将为改革创新出口退税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宝贵经验。

二、《通知》的内容

(一)政策内容和适用范围

对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设立的子公司(融资租赁出租方),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境外承租人且所有权转移的租赁期在5年(含)以上,并向天津境内口岸海关海关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实行退税政策。

货物范围:飞机、飞机发动机、铁道机车、铁道客车车厢、船舶及其他货物,具体应符合《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固定资产”的规定。

对融资租赁出租方向国内生产企业购买,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境内列名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且租赁期在5年(含)以上所有权转移的海洋工程结构物,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政策。海洋工程结构物和企业名单按现行规定执行。

上述融资租赁货物不包括在海关监管年限内的进口减免税货物以及从区外进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原进口货物。

(二)退税计算和办理

退还融资租赁出租方购进货物所含增值税。若属于消费税产品的,退还上一环节已征还消费税。

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适用退税率(统一的出口货物退税率)

消费税应退税额=购进融资租赁货物完税凭证明上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上或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消费税税额

融资租赁方在出口货物报关出口时,在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上应填写“租赁货物”方式(目前贸易方式中并没有“融资租赁”)。海关依据申请,对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办理放行手续并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退税联,并按规定向国家税务总局传递退税证明联相关电子信息。

融资租赁出租方凭购进货物在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专用缴款书、与承租人签订的融资的租赁合同、出口货物报关单、向海洋工程结构物承租人开具的发票及税务部门要求的其他要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手续。属于消费税应税货物的,还应提供有关消费税专用缴款书。

对承租期未满而发生退租的融资租赁货物,由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及时主动向主管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并按规定追补缴已退税款。其中对出口货物,在复进口时企业应按照现行规定向海关提供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已补税或未退税证明。

(三)执行时间。本《通知》自2012年7月1日起执行。出口货物以退税证明联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海洋工程结构物以融资租赁出租方开具的发票日期为准。

三、《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共分四章十三条。

(一)税务登记、退税认定认定管理。从第四条到第六条。其中第四条规定,融资租赁出租方未在主管国家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的,应补办登记手续;第五条对办理认定手续进行规定。指出,除一般退税认定所需资料外,还要提供融资租赁合同、从事此项业务的资质证明。此外对《管理办法》下发前已经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的,可以向主管退税税务机关补办认定手续;第六条规定融资租赁出租方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退税资格认定内容变化的,应及时向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办理注销或变更手续。

(二)申报、审核管理。从第七条到第十一条。第七条规定的申报期限与一般出口货物的相同,同时要求不同《融资租赁合同》项下的融资租赁货物应分开申报。另外对申报资料进行规定。即:出口货物报关单(海洋工程结构物免予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消费税税收缴款书或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租赁期在5年(含)以上的融资租赁合同。其中对海洋工程结构物还规定应提供向承租人收取首笔租金时开具的发票、列名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收货清单;第八条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专用发票等做出认证、以及按照稽核比对信息等审核办理退税,对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规定要发函调查后方可办理退税;第九条明确融资租赁出租方取得的专用发票已经申报抵扣的,不得用于申报退税。反之已经申报退税的,不得申报抵扣;第十条明确税务机关按财税[2012]66号规定的计算方法审核、审批退税;第十一条对退租的情况明确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及时主动向受主管退税税务机关报告,并按规定补缴已退税款。

(三)违章处理和执行时间。其中第十二条规定违章处理,对融资租赁出租方采取假冒退税资格、伪造、擅自涂改《融资租赁合同》、提供虚假退税申报资料等手段骗取退税款的,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处理;第十三条规定本办法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发布《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货物

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2012年第39号

为确保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顺利试行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管理办法》。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二年八月十日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行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66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融资租赁企业(以下称融资租赁出租方)的主管国家税务局负责出口退税资格的认定及融资租赁出口货物、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以下称融资租赁货物)的出口退税审核、审批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 享受出口退税的融资租赁出租方和融资租赁货物的范围、条件以及出口退税的具体计算办法按照财税„2012‟66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税务登记、退税认定管理

第四条 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在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

第五条 融资租赁出租方在首份融资租赁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除提供办理出口退税资格认定所需要的资料外(经营海洋工程结构物融资租赁出租方仅提供银行开户许可证),还应持以下资料办理融资租赁货物退税资格认定手续:

(一)从事融资租赁业务资质证明;

(二)融资租赁合同(有法律效力的中文版);

(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本办法下发前已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的融资租赁出租方,可向主管退税税务机关申请补办出口退税资格的认定手续。

第六条 融资租赁出租方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依法应终止业务的,应持相关证件、资料及时向其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办理注销退税资格认定手续。退税资格认定内容发生变化的,融资租赁出租方须自有关管理机关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相关证件、资料向其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章

申报、审核管理

第七条 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在融资租赁货物报关出口或购进海洋工程结构物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融资租赁货物增值税、消费税退税申报。不同融资租赁合同项下的融资租赁货物应分开单独申报。申请退税时,须附送以下资料:

(一)融资租赁出口货物

1.《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仅限天津境内口岸海关签发);

2.购进出口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3.消费税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或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

4.与境外承租人签订的租赁期在5年(含)以上的融资租赁合同;

5.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

1.向海洋工程结构物承租人收取首笔租金时开具的发票;

2.购进海洋工程结构物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3.消费税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或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

4.与承租人签订的租赁期在5年(含)以上的融资租赁合同;

5.列名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收货清单;

6.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八条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融资租赁出租方购进融资租赁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在规定的认证期限内办理认证手续。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融资租赁出租方的退税申请,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应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信息、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核对无误的情况下办理退税。属于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融资租赁出租方的退税申请,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应发函调查,在确认增值税专用发票真实、发票所列货物已按照规定申报纳税后,方可办理退税。

第九条 融资租赁出租方采购融资租赁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已申报抵扣的,不得申报退税。已申报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融资租赁出租方不得再申报进项税额抵扣。

第十条 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应按照财税„2012‟66号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审核、审批融资租赁货物退税。

第十一条 对承租期未满而发生退租的融资租赁货物,融资租赁出租方应及时主动向主管退税税务机关报告,并按下列规定补缴已退税款:

(一)对上述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再复进口时,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应按规定追缴融资租赁出租方的已退税款,并对融资租赁出口货物出具货物已补税或未退税证明。

(二)对融资租赁海洋工程结构物发生退租的,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应按规定追缴融资租赁出租方的已退税款。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融资租赁出租方采取假冒退税资格、伪造、擅自涂改融资租赁合同、提供虚假退税申报资料等手段骗取退税款的,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

第五篇:【新规解读】《工伤保险条例》意见(二)解读与提示劳动法那些事儿

【新规解读】《工伤保险条例》意见(二)解读与提示劳动法那

些事儿

崔杰律师个人微信号“cuijie790513”,欢迎进行互动与交流《工伤保险条例》意见(二)解读与提示

为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2016年3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发布了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为帮助用人单位更好的理解和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意见

(二),笔者对上述规定进行了逐条解读,并对用人单位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操作提示,详见下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人社部发〔2016〕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妥善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保障职工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死亡,其近亲属同时符合领取工伤保险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抚恤金待遇条件的,由其近亲属选择领取工伤保险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中一种。【解读】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死亡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或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其近亲属只能选择在工伤保险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中一种领取丧葬补助金、抚恤金待遇,不可兼得。

二、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解读】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就在用人单位工作,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在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并且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风险巨大。原因有二:一是工伤保险责任的承担不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二是目前各地社保政策大多无法为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缴纳工伤保险。【提示】1.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依法为其办理退休手续、职工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无法办理退休手续或不能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应当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与职工终止劳动合同不再继续用工;3.确需继续用工的,应购买雇主责任险等分散风险。用人单位招用已经达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经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如招用单位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解读】上述规定仅适用于用人单位招用时就已经达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经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并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比如建筑行业)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情形,对于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退休人员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招用单位是否需要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存在不确定性,实践中存在判决招用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案例。【提示】1.用人单位应当尽量避免招用已经达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已经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2.如果确实需要招用上述人员,按照《工伤保险意见

(二)》规定对于可以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3.无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又确需用工的,应购买雇主责任险等分散风险。

三、《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的“新发生的费用”,是指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前发生工伤的职工,在参加工伤保险后新发生的费用。其中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按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一)因工受伤的,支付参保后新发生的工伤医疗费、工伤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配置费、生活护理费、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伤残津贴,以及参保后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二)因工死亡的,支付参保后新发生的符合条件的供养亲属抚恤金。【解读】未参保职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可以在职工发生工伤后参保,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参保后新发生的费用,上述规定中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提示】1.上述规定中的费用并没有包括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工亡职工的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以及参保前已经发生的费用,上述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2.为避免用人单位承担上述费用,用人单位招用员工应当依法及时缴纳工伤保险防范风险。

四、职工在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中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视为工作原因,但参加与工作无关的活动除外。【解读】上述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均规定职工参加活动(包括用人单位组织的活动和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伤可能视为工作原因认定工伤,但是该规定对于何为“与工作无关的活动”没有作出明确界定,实践中仍有可能产生争议。【提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认为职工是在参加与工作无关的活动时受伤,应当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否则仍然可能认定工伤。

五、职工因工作原因驻外,有固定的住所、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工伤认定时按照在驻在地当地正常工作的情形处理。【解读】驻外职工满足“有固定的住所、有明确的作息时间”条件,将和在单位本部正常工作员工一样适用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法律规定,比如“上下班途中”的规定。

六、职工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之间的合理路线,视为上下班途中。【解读】上述规定对“上下班途中”进行了概括性规定,但对于“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居住地”等没有作出明确界定标准,用人单位可以同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的规定进行把握。

七、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应在注册地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可由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地为其参加工伤保险。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应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建筑施工企业按项目参保的,应在施工项目所在地参加工伤保险。【解读】上述两款规定是工伤保险参保地的确定原则。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照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应当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照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解读】按照是否参保为标准,规定了工伤认定地、工伤保险待遇享受地的确定原则。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延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内。

(一)受不可抗力影响的;

(二)职工由于被国家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不能申请工伤认定的;

(三)申请人正式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但因社会保险机构未登记或者材料遗失等原因造成申请超时限的;

(四)当事人就确认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的;

(五)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解读】如果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未在一年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但是其能够举证证明在一年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存在上述五种情形的,被耽误的时间将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工伤认定部门仍然会接受其工伤认定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也有相似规定。

九、《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的“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是指在《工伤保险条例》施行前遭受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且在工伤认定申请法定时限内(从《工伤保险条例》施行之日起算)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尚未做出工伤认定的情形。【解读】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于施行前已经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可以按照修订后的条例规定执行。本条规定对何为“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进行了明确。

十、因工伤认定申请人或者用人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导致工伤认定决定错误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发现后,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解读】本条规定了工伤认定部门的自我纠错机制。

本意见自发文之日起执行,此前有关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执行中有重大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6年3月28日

下载国税【2013】12号公告解读《出口退税:细化与新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税【2013】12号公告解读《出口退税:细化与新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