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WHO检查报告的理解(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7:2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WHO检查报告的理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WHO检查报告的理解》。

第一篇:对WHO检查报告的理解

对WHO检查报告的理解

WHO对该厂主要从17个方面进行了检查,即质量控制,药品生产,环境卫生,验证,投诉,产品召回,生产、检验合同,自检和质量审计,人员职责,培训,个人卫生,厂房设置,设备,材料,文件,良好的生产规范和良好的质量管理规范。

在检测报告中,主要说明了QCIL公司的一些程序的操作和检查人员对此是否接受.产品放行:对口于WHO市场的产品放行由COPLA决定。3 药品生产的良好生产规范:

贯彻和管理良好的生产规范。在生产过程中,具体的生产步骤同步记录在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中。记录书写清晰,明确。检测和验证已完成。提供了有资质的人员,被接受的厂房,合适的设备和服务,合适的材料/容器/标签,被批准的步骤和设备,合适的剂型,合适的人员,受控的试验室和设备。

卫生并不包括在此次检查中,在检查中的卫生通常是指防止生产区和厂房内的相互污染。检测和验证:

在验证总计划中定义了关键步骤。检查人员查看了验证总计划,合格。

再检测和再验证:关键设备和系统在验证周期为3年,非关键设备设备是5年。生产流程在验证周期为2年,HVAC系统在验证为每年,清洁程序只有在其的程序/方法/SOP/储存条件改变时才需要在验证。高压空气系统每年在验证。验证小组成员包括QA,QC,生产和工程部门。计划和报告由QA经理提供,并有COO(首席操作办公室)签发。

定义了职责,向检查人员出示了可行的研究过程,清洁,方法转移,和保留时间的验证/校验主计划。验证主计划(VMP)包括了预计产能。

纯化水系统验证 :纯化水通过逆向渗透处理所得并在常温下循环。纯化水验证通过三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已完成,过程持续28天,每天对所有使用点进行取样,对结果没有 oos调查,此阶段完成后完成消毒SOP,系统每月消毒一次。

第二步:已完成,过程持续28天,每天对所有取样点进行取样,进行的检测和第一步相同,对结果没有oos。

第三步:已完成,按照取样计划表进行取样,所有使用点在一周内完成取样。对每个样品进行微生物和化学检测,对结果没有oos调查。对纯化水系统每周持续取样,并进行微生物和化学检测。取样计划表显示取样点设置可行。URS,IQ,OQ,PQ草案/报告可接受。水储存和回路材料为SS 316L。轨道焊接使用电焊。

检查人员查看了“微生物和理化检测用水取样”SOP,合格。

HVAV系统验证:在对AHU No.12 HAVAC系统验证进行检查时,是由外部机构进行。初始验证是由设备厂家进行,再验证也有其他公司进行。AHU 12 验证草案/报告合格。过滤器完整性测试证书,HEPA和EU过滤器证书和设备口径证书证明有效。

清洁验证:清洁验证参照“设备清洁验证报告”进行,在每批产品生产后的清洁效果进行验证,进行3批。

*清洁程序有人力进行,但在报告中没有包括操作人的名字,但可以从批生产记录中查出。由QA进行取样。在报告中附上了设备图纸,但没有标明取样点。

在上述验证草案/报告中同样提到了“最差产品的确认和清洁验证”SOP。清洁通过目测和冲洗和验证时的擦拭取样确认。可接受的标准时低于10ppm。擦拭取样和相关的检测方法由CIPLA提供。清洁验证为非同步性验证。

压缩系统验证:查看了压缩空气验证报告,7天取样,每年进行再验证,所有报告中提到的检测都完成。

过程验证:该验证已完成。根据颗粒和片剂保留时间验证,颗粒的保留时间为45天,包衣片剂为90天。

已清洁设备保留时间研究:查看了验证报告。对筛分机进行了为期9天的擦拭取样,并接检测了微生物项目,结果表明保留时间为7天。5 投诉

检查了“产品投诉处理”sop,直到检查人员到达,么有投诉,投诉已经进行了分类,并且每年绘制投诉趋势。6 产品召回

检查了“产品召回”sop,直到检查人员到达,么有召回。7 外包产品和检测

生产上没有外包,某些检查项目在印度的外包实验室进行,该实验室同时为CIPLA进行检查。CIPLA 每年对该实验室进行审计,报告被检查人员认可。

衣服清洗由外部机构进行,查看了洗衣店和QCIL之间的协议,同意。协议指出洗衣店不得委托第三方进行清洗。每年对洗衣店进行审计。检查人员认可该审计表格。系统,设备和刻度和高压灭菌锅的验证每年由外部机构进行。QCIL和那些组织之间的技术和GMP协议被检查人员认可。8 自检和审计

检查了“自检”sop,合格。自检小组最少由2人组成。其中一人来自QA。根据计划表,所有部门每6个月进行检查。检查后一天将报告交给该部门。每个部门的检查根据确认表进行,在各表格中列出了首要,主要和次要,进行恰当的CAPA。CAPA确认由自检小组完成。

供应商审计和同意:检查了“厂家评价和同意”SOP和合格的原料,包装材料供应商的名单。合格供应商是基于现场考察得出的,现场审计小组应包括QA,QC和生产人员。对API和包装材料使用了不同的确认表格,并在审计报告中列出了审计发现。发现分为:关键点,主要点和其他。最终由QA决定是否接受其为合格供应商。

这项检查的数据由CIPLA人员给出,这是两者之间的技术协议所提到的。检查人员接受了该报告。根据sop,API每3年进行一次审计,包装材料每4年进行一次。9 人员

在检查期间,遇到的人员都是有经验,有技能,勤勉的,岗位职责中给定每人的职责范围,检查了以下岗位职责:质量管理部经理,质量控制部经理,质量管理部总监,生产部生产总监,生产部经理。

*检查发现缺少包装材料和起始物料的接受,拒绝,放行以及COA同意 的岗位职责。10 培训

在“培训”SOP中写明了培训的定义和流程图。2010年培训计划表和出席表可行。培训效果通过问卷进行评估,培训合格后发给培训证书,如果不合格,再次进行培训和评估直到合格。11 个人卫生

不是特定的检查项目,在更衣室有更衣程序的照片。12 厂房

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厂房在规划,设计和建造时考虑到了日后的清洁,管理和生产操作的合理性。生产区域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设备,和防止交叉污染的人流物流通道。最终产品的生产区的设计和建造有利于灭菌。厂房进行仔细清洁和管理,并填写和保留清洁记录。厂房能防止害虫,鸟类或动物的进入,在现场防止啮齿动物和害虫的控制程序。

储存区:在接受和放行区,对材料和产品提供了对不利气候的保护。有足够的空间分开放置物品。起始物料和包装材料的发货区和接收区分开。用隔离活动架分开放置待检的起始物料和待包装材料。不合格产品放置在独立带锁房间——一间放置起始物料,一间放置包装材料。在成品仓库有一个专门放置召回和退回产品的独立带锁房间。

生产区:生产区的设计符合操作顺序和洁净度要求。

质量控制区:独立于生产区,有足够的空间放置交叉污染,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样品,标准品,试剂和留样。13 设备

设备遵循错误和污染最小化原则。生产上使用有测量范围和精密刻度的天平和测量工具,并且根据计划表定时校准。校准数据标签粘贴在设备上。生产设备按照计划表进行清洁。检测程序适用于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同时具有校准计划表和事先管理程序,并执行。14 材料

所有材料储存在带锁的金属活动柜中,每个柜子有适当的标签,材料放置在SS托盘上。接收物料前,确认购买要求和交付表格。随后,材料转移到隔离区域准备GRN并通知QCL。材料储存区管理按照管理手册进行,每天检查并记录温度,湿度。有相关的温度分布示意图。检查了“主要区域和非主要区域的温度,湿度分布研究”报告,该研究遵循ISO 标准。有两个取样室:一个进行活性物质取样,一个进行非活性物质取样。取样室入口有空气连锁装置。分离了人流物流。取样在RALF下进行,有认可的RALF操作程序。取样前,由QA对线路洁净度进行确认。根据确认报告对其进行检查。

取样工具由QC保管和清洁。取样工具清洁程序已验证。使用SS取样工具。每个起始物料包装内容物通过合适的程序进行确认,WHO产品的起始物料100%取样。

所有的材料包括包装材料有CIPLA处接受,所有的检测(包括鉴别)在QCIL处进行。不同市场的起始物料有不同的编号,*没有解释“物料代码转换”,但这并不是SOP中的特定项。

有两个分配室:一间活性材料,一间非活性材料。进入分配室有空气连锁和独立的人流物流。在RALF下进行分配。分配后的物料经过物品传递窗,经电梯运至生产区。已分配材料用双层包装袋包裹放入SS容器内。内层包装袋贴一个标签,外层再贴一个标签。

每个已分配的材料和他的重量因独立确认并记录。天平每天校准,标准砝码保存在SS容器内,每个都有各自的校准证书。每个分配室有3各天平。在RALF研究中确认了天平和操作者的位置。根据确认表进行清洁。如果已分配的材料重新进入储存区,有适合的标签注明。在储存区和生产区的材料放置在SS容器或捅内。在单独的清洗室内清洗分配工具和SS容器,用纯化水最终淋洗。淋洗后用高压空气吹干。

已清洁的分配工具用包装袋包裹后,放置在带锁的SS柜中。并贴上清洁日期的标签。如果工具的规定期(7天)内未使用,贴上红色的“使用前清洁”标签。

主要包材在储存区取样,取样区是特定的,但并不和周围环境隔离。主要和以印刷的包材在储存区划出特定区域进行分配。已分配的包材放置在带锁的SS推车上,运至生产部。

以印刷的包材放置在双重锁的移动箱内,一把钥匙有仓库保管,另一把由QA保管。使用桶装粘性标签进行标记,在捅的内侧粘贴上印有生产批次和数量的标签。粘性标签上印有药品批号。*没有配置药品批号阅读器,公司预计在将来配置。15 文件

建立和运行了完整的文件体系,文件由相关责任人签发,日常回顾和更新。查看了:

“批编号系统”sop “分批”sop “到期和召回药品接收,储存”sop “计算机密码系统”sop “批放行系统”sop “害虫控制”sop “个人卫生”sop “失败批调查”sop 产品相关的sop在QA保存6年。16 生产中的良好规范

生产部位于2楼,经过2各更衣室进入生产区。第一个更衣室位于1楼(于仓库和实验室公用),在一更处将外衣更换为生产时的服装,随后工人和访问者通过楼梯(受控区)到达2楼,在二更(ISO等级8)更换鞋子后,进入生产区。每天记录走廊到操作间的压差两次,范围为10~40PA,走廊高于操作间。材料由独立的物流通道进入操作间,进入通过空气连锁。在墙上贴有“如何穿戴手套和束发”,双层轮转压缩机循环顺序和FNE 500的示意图。遵照已制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在操作前进行清洁并填写清洁记录。同一产品不同批次的转换时,清洁由两名生产人员进行并记录。不同产品转换时,清洁由2名生产人员和一名QA人员进行并记录。每天记录生产部的温度湿度。

对生产设备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看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适当的良好管理。*在墙上有一些细小裂缝,并没有写入缺陷项。整个流程有着良好的控制,检查人员查看了混合,制粒,压片和包衣间。对所见较满意。在压片和干燥时,使用的是食品级的润滑剂和经QC同意的EMERY PASTE,在现场有清洁和冲洗程序。向检查人员出示了压片机的图纸和证书。压片机以编号并能保证使用。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压片机,保存在带锁的SS柜中。其他一些设备如工程工具等也储存在带锁的SS柜中。

在过筛间,Dynascan灯固定在墙上,每个产品过筛前后,都对筛网进行检查。材料在经过过筛和制粒后,经过双门传递箱进入下一操作间。冲洗室与生产间相连,因此为了防止污染,冲洗室采用100%空气直排。每个产品有其过滤包,使用完毕后,将过滤包放在FBE中清洁晾干。不同的生产间有独立的吸尘器。

有一个主控的IPQC室内放置了常用已校验的压力控制设备。以下实验在实验室进行:崩解(每月校准一次),称量(天平每天校准),脆碎度(6个月校准一次),硬度/直径/密度(每月校准一次)。

主要包装:HDPE容器和盖子使用高压空气在线清洁,每小时检查充实度。每个管口放置5个容器进行片子计数,使用SS计数仪进行人工计数,技术后的片子重新放回生产线。每个小时人工确认5个容器的完整性标签上的日期使用英式打印。17 质量控制的良好操作规范

记录有QA提供,由操作人员签名后,经QC经理确认,最后由QA经理审核。有独立的设备室,天平室和湿化学室。对起始材料,包材,成品和散装成品的接受,有相应的流程。从技术人员到QC经理,对样品接受采用“日工作报告”。

检查了“原始材料质量控制”SOP和“WHO用原始材料的取样和分析”SOP,合格。成品和原料留样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

OOS结果以“原料,成品和稳定性考察OOS”SOP为依据,流程可行。OOS以30天为期限,超过期限则不进行OOS调查。最初的IQ OQ PQ 由设备供应商进行,日常设备校准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实验室所有设备都有批记录,并贴有适当标签,校准证书上标有到期日期。设备有统一的编码。标准KBr在150℃干燥1~2小时后,放置在干燥器内。清洗室有独立的玻璃器具,使用纯化水进行最终淋洗。在冲洗时使用自动玻璃器具清洗仪。完成清洗的设备放在60℃干燥。分析天平放置在适当的防震台上,每日校准。试剂储藏在滴定室内,建立到期试剂,试液数据库。在溶液配制记录上有试液和滴定液的标签和生产批次。标准品根据要求放置在冰箱和冰柜中。在LAF条件下,分发工作标准品并转移至棕色瓶中使用。实验室的工作标准品有主要参照物进行标定。委托相关机构对冰箱和冰柜的温度分布进行验证。查看了“冰箱开门对其温度影响研究”报告,合格。USP主要标准品合格。检查了主要参照物和工作标准品的使用记录。留样:留样放置在有温控的留样储藏室内。

第二篇:WHO报告对技术转移的详细指南

WHO报告对技术转移的详细指南

WHO技术报告(No:961,2011年)附件7(第285 – 309页)发布了关于药品生产的技术转移(WHO Guidelines on Transfer of Technology in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关于这个主题,到目前为止欧美国家均没有具体指南,仅ISPE有过该主题的一些建议,因此这指南备受业界的重视。本指南共分九个章节,1.介绍、2.范围、3.术语、4.组织与管理、5.生产转移(工艺、包装和清洁)、6.分析方法转移、7.设备与设备、8.文件、9.确认与验证。现将一些亮点介始如下:

1.技术转移包含文件转移和接受能力转移,从而有效地执行技术转移的关键要素,使得两方和监管部门均满意为宗旨。

2.在第4章的组织与管理中介绍了转移方案的详细清单等内容。

3.在第5章的生产转移中对原料药和辅料的转移信息有非常细的要求清单。

4.在第6章的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转移中,包括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检验方法,工艺验证和清洁验证的检验方法。表1是关于《分析方法的设计与接受标准表》,包含了详细的内容。包含了鉴别、含量、含量均匀度、溶出度、清洁验证(擦洗取样)和微生物的定性与定量、杂质、降解物、残留溶剂等。对每一个实验方法,你均可在表中找到下列信息:

 方法转移需要考虑的事项; 重复实验的要求清晰的比较因子接受标准(平均值与标准偏差要求)

现将表中的一些要求介绍如下:

 含量测定的方法转移:每个实验室均应需要2人进行实验,三批样品、每批做三个样品,每个实验室需要做2×3×3=18数据。接收标准是两个实验室的平均值应≤2%;

 溶出度的方法转移:每个实验室均应需要2人进行实验,一批样品,接收标准是两个实验室的平均值应≤±3%;

 含量均匀度的方法转移:每个实验室均应6片,一批样品,接收标准是两个实验室的平均值应≤±5%;

 杂质、降解物、残留溶剂的方法转移:考虑的因子有RRT、定量限、图谱比较、准确度和中间精密度。含量的接受标准是±25%(低水平时)与±10%(高水平时)。

详细内容请连接 Technical Report Series-Annex 7

第三篇:WHO生物制品生产企业GMP检查指南

WHO生物制品生产企业GMP检查指南

WHO生物制品生产企业GMP检查指南

1、人员;

2、厂房;

3、设备;

4、生产和生产过程中控制;

5、质控部门实验室控制;

6、生产文件;

7、动物:质量、房屋和管理

8、质量保证;

9、标示,包装,销售作业;

10、封闭规范;

11、卫生和清洁

一、人员;生产厂和其人员应由一权威人士领导,该人应经过生物制品生产管理和技术训练,并具有生物制品生产的基础科学知识。生产人员中应包括在该厂生产的产品方面经过培训的专家。

A.一般情况;

1、是否有组织机构图?;

2、是否有负责人员职责说明?;

3、有必要资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人员、生产人员和质控人员是否足够?

4、是否有措施保证生产人员与质控人员及动物管理人员分开?;

5、是否有措施,保证生产人员不通过活微生物操作区或动物室到处理其他产品或生物体的房间。除非严格遵守定义明确的去污染措施,包括更衣和换鞋?

6、负责审批生产批记录人员的姓名和资历是否向国家质控当局注册?

B.负责人员;

1、督导已确定职责的负责人是否足够?;

2、他们是否技术熟练或按需要经过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和兽医学培训?

C培训;

1、是否有新员工上岗培训措施?;

2、是否有培训和正规教育记录(最近的,包括管理)?

3、是否有GMP培训计划(新员工),并坚持按书面规定频率进行(每年更新)?

4、生产人员是否进行适当的封闭标准/操作培训?

D.员工卫生;l、员工是否按需要穿着适宜的防护服?

2、是否已要求员工报告那些可能对产品有不良影响的健康状况或疾患?

3、是否有保护员工(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和产品的医学监测计划?

4、是否有控制进入生产区和检定区的规定?是否有防止未经批准进入生产区、仓库和质控区的措施?

二、厂房;厂房和设备的位置、设计、结构、适用性和维护应便于生产操作,其布局和设计应能最大限度减少差错,能有效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避免交叉污染,积尘或污垢,总之,应避免对制品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A.一般情况;

1、生产制品厂房的位置、结构和面积是否便于清洁、维护和正确进行操作?

2、下列场所是否明确限定并进行适当控制:

(1)原材料待检和保存?(2)中间品保存?(3)生产加工作业区?(4)质控和实验室检定区?(5)成品待检和保存?

(6)不合格材料处理?(7)辅助设施:休息室、维修车间?(8)动物室?

3、建筑物的设计是否能防止昆虫、体外寄生虫及其他动物进入?

4、下列场所是否有适宜的管道系统:

(1)必要时,设置适当的排水口,应有空气断开装置,以防止下水倒吸?(2)放泄弯管的维护是否能保证其效能?

5、厂房的设计是否达到原料、人员、产品和废弃物单向流动,以避免清洁物料与污染物料(传染性)交叉?

6、照明是否能满足该区工作的需要?

7、设施布局更新,包括机构、电力和建筑,改动和整修后是否进行再验证?

8、设施的设计和结构是否能轮换生产?

(1)是否经过轮换生产验证(轮换效果)?(2)是否有轮换生产文件,说明去污染、更换设备等?

9、是否有齐全的洗手设备,包括:

(1)冷、热水?(2)肥皂或洗涤剂?(3)容易进入生产区的清洁卫生间?(4)干手设备?

B.辅助系统

1、辅助系统(包括下述)的设计是否经过验证,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成品性质不受影响?

(1)该系统是否有维护计划?(2)是否有该系统的一览表和书面操作规程,取样计划,监测点,报警系统和规定的运转水平?

(3)是否有明确的措施解决不符合技术规格的故障?

2、通风

(1)所有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是否有前滤器,并定期更换?(2)是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泄漏检查?(3)所有HEPA是否装在终端?(4)管道工程是否用抗消毒剂(可能引起锈蚀)的材料制成?

(5)管道工程和滤器是否安装在洁净室外?(6)设施的设计是否可以熏蒸消毒?

3、压缩空气(1)供给的空气是否无油?(2)供气是否通过除菌滤器?(3)空气是否去湿,以防水蒸汽冷凝?

4、蒸汽(1)产品接触表面灭菌是否用清洁蒸汽?(2)分配系统是否用不锈钢(316)制成,经过防锈处理并有坡度,以便排水?

5、注射用水系统(1)注射用水系统的设计是否能足量供应质量符合药典规定的水?

(2)是否有注射用水储罐,是否配有进气口滤器,是否进行泄漏检查?(4)循环泵是否以注射用水作润滑剂?

(3)注射用水是≥80℃循环贮存,若不循环贮存,是否每24小时排放,或转用于其他适宜目的?

C无菌生产

1、无菌生产区和作业是否符合《WHO无菌药品生产指南》(TRS823 Sec.17, P59)和下列要求?

2、无菌生产区是否:

(1)地面、墙、天棚光洁、牢固、不产生尘粒、易清洁,能耐受清洁和消毒剂?

(2)在组分、生产过程中物料、生产和产物接触表面暴露的地方是否无平等管线?

(3)环境控制,如温度、湿度、菌数、尘粒数,是否有控制标准,该系统是否经过验证?

(4)供气是否通过HEPA(最后配制和分装应采用终端滤器)?(5)是否有环境监测系统,如温度,湿度,尘粒?

(6)固定装置(电源插座,照明等)的安装是否为嵌入式,并密封,以防止透气和进水?

(7)所有管道或供气、供液管道是否有识别标志?(8)更衣室和气闸配备是否适当?

(9)在作业中是否达到适宜的标准(C级)?

(10)气流设计是否适当,包括用单独的送风系统向不同的生产区送风,例如发酵区和分装区?

(11)气流设计是否使流经该区的 HEPA过滤空气通过回风道排出(无设备阻碍)?

(12)不同作业区之间是否有适当压差?

3、无菌生产区是否不设置:(l)设备和装置检修出入口?(2)排水装置?(3)洗涤地?

4、疫苗生产区与其他区是否隔离,并是独立的?

5、设施的设计是否符合生产过程中所用生物体所要求的封闭等级,是否经过验证?

三、设备;这一部分涉及中间体、半成品和成品的制备、加工和质控用的所有设备。应特别注意对生产设施的有关要求,如易于操作,备件易得,便于维护、验证和员工培训。

A、适用性

1、设备的设计、结构和维护是否适当?

2、是否采取措施,防止生产中所用的任一物质,如润滑剂或冷却剂接触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成品?

3、与组分或产品接触的设备表面是否无相互作用?

4、与产品接触或产品接触表面的管道或辅助装置是否有坡度,以便完全排放?

B.清洁和维护;

1、设备的安装是否便于使用、清洁和维护?

2、设备和用具的清洁、维护和消毒是否能适当防止差错或交叉污染?

3、管道系统、阀门和通气孔滤器的设计是否便于清洁和灭菌?

注:最好采用密闭系统,“就地清洁”,“就地灭菌”

4、一次封闭容器的阀门(如培养罐)是否用蒸汽灭菌?

5、过滤是否用不脱落纤维的滤器?

6、除菌过滤用滤器,滤前和滤后是否进行泄漏检查?

7、校正和验证是否适当?

8、高压蒸汽消毒器和灭菌烤箱是否装有效力适当的空气滤器?是否进行泄漏检查?烤箱是否用 HEPA滤器?

9、在生产过程中暴露于任何病原体的物品和设备是否与未用过的分开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

C.标准操作规程(SOP)和记录

1、设备和器具的清洁和维护是否有书面SOP,并遵守这些规程?

2、SOP是否包括:

(1)清洁责任的分配?(2)明确表示的时间表?(3)所用方法、设备和材料的说明?(4)防止清洁设备被污染?

(5)用前设备的清洁度检查?(6)确定识别编号?(7)记录

3、清洁剂和消毒剂是否经过验证,并经质保部门批准?

4、清洁设备是否如上做出识别标志?

5、校正和合格试验是否正确记录?

6、所有检查证书是否在规定的日期内?

7、用计算机设置标度、蒸压等是否有防止末授权人修改的控制?

8、计算机处理数据是否经常有并保存备分数据?

9、计算自动处理不进行手工计算时,是否只保存程序的书面记录和验证结果?

10、是否设计和保存其他可供选择的系统(硬拷贝),以保证备份数据准确、完整?该系统是否有防止修改、消除或丢失的保护?

11、是否有定期维修计划和由始至终的工作记录?

四、生产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生产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对于保证生物制品质量连续一致有重要作用。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对于质量控制特别重要,但是不能用成品,而必须在生产的适当阶段进行,对生产步骤应进行有效监控,并始终记录,以保证成品的安全、质量和效力。

A适合程度

1、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起始材料或原料是否有经过批准的标准规格,并由质控部门签证发放?

2、为了保证所有原料和组分的质量:

(1)是否有待检和签证发放制度?(2)贮存条件是否适宜?

(3)与卖主签订的合同是否能保证质量和稳定性,包括报告生产中的任何变动?

3、动物源性原料是否有记录详细来源、由来和生产方法的文件。

(l)是否是在有控制的环境中保存?(2)是否有效期,是否再检?(3)不合格原料是否与合格原料分开存放?

(4)病毒去除和灭活方法是否经过验证?

4、可能含有传染性生物体的生物材料进入实验室或生产区前是否经过筛检?

5、需要建立基础细胞库和生产用细胞库时,是否记录了下列内容:

细胞历史,包括:

(l)群体倍增数;(2)特征鉴定;(3)证明是纯的;(4)制备方法;(5)适当保存,并对温度进行监测;(6)库存登记;

(7)适当分开保存,以免混淆或被其他材料污染;(8)分两地保存(保存装置);(9)常规监测稳定性(生活能力/纯度);

(10)备用电源。

B.生产过程

1、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是否进行同一性、质量、含量和纯度试验或由供货人提供有法律效力的证明?

2、是否建立了完成各生产阶段的时间和温度限制?

3、若采用时,对去除或灭活病毒工艺是否进行了验证?

4、环境监测是否建立了报警和工作限度?当超过限度时是否采取有效措施?

5、供水系统是否建立了报警和运行限度?当超过限度时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

6、原料是否进行生物污染程度监测?

C.灭菌

1、生产工艺中的灭菌过程是否经过验证,是否是近期进行的?

2、已灭菌物料是否规定了使用期限?洗涤至灭菌之间是否规定了最长时限?

3、纯蒸汽供应是否足以保证经过验证的各个高压蒸汽灭菌器同时作业?

D.标示和验证

1、若将组分/材料转移到新容器内,新容器是否标明:

(1)组分/材料名称或代码?(2)验收或管理编号?(3)容器的装量?

2、配制/补充作业是否进行充分监督,是否每一组分/材料的配制都有第二个人检查:

(l)组分/材料是否是质控部门签发的?(2)数量是否与批记录一致?(3)容器标示是否正确?

(4)于产品批中加组分/材料是否由一人进行,由第二人核实?

3、实际收率和每一作业阶段确定理论收率百分比时,是否记录任何损失?

4、计算是否经第二人核对?

5、在生产过程中,所有容器,生产线和主要设备是否都标明内容物和生产阶段?

6、在生产过程中,是否都将主要设备的识别编号记入产品批记录?

7、所有偏离SOP的问题是否都有记录,是否经QA/QC审批或采取纠正措施?

8、是否有如何保持产品无菌的操作规程?

9、所有灭菌周期是否经过验证?

10、若自动系统失灵或发生故障,对环境控制房间或高压蒸汽灭菌器中的材料应采取的措施是否有书面SOP?

11、生产中所用设备和物料的每一灭菌过程是否记录灭菌方法、日期、持续时间、温度和其他有关条件?记录的保管方式是否能据以识别特定生产和灭菌过程所生产的产品?

12、已灭菌物品是否标示有灭菌编号?

13、现场在使用之间,上次作业的所有材料是否都已去除?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充分?

14、所有高压蒸汽和干热灭菌物品是否都有热敏指示剂?

15、除菌用过滤系统是否经过验证?是否仍是验证时的状态?

五、实验室质控

生产过程中的质控在独立的质控部门监督下由生产人员进行。成品检定由质控部门负责。建立所有实验室操作的SOP,对于保证质控准确性和重视性十分重要。质控实验室通过适当的检验和历史记录的审查证实生产的连续一致性。

A.适合程度

1、是否有标准规格、标准品、抽样计划、检定方法或其他实验室质控措施,包括任何改动都经过质量保证部门审批?

2、任何偏离上述规范、标准等是否有记录,并证明是正当的?

3、实验室质控是否包括建立以科学以基础的适当标准规格、标准品、抽样计划、检定方法和参考品,以保证被检产品符合同一性、含量、质量和纯度的适当标准?

4、实验室质控是否包括:

(1)验收每批运入的原料或储备产品都确定是否符合书面标准规格?(2)是否描述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抽样和检验方法?

(3)是否有重试对策,重试理由的判定,对样品数量和文书的要求?(4)是否有重试标准,包括样品数量和记录文件?

(5)是否有全面校正计划,包括校正/确证间隔,验收标准,以及纠正措施?

5、试剂、培养基等标示是否正确,配制是否有记录,是否有效期?

6、要求无有害微生物的产品是否每批做试验?

7、是否有原料,中间体和成品抽样和检验计划,包括抽样方法和由每批抽检的单位数?是否遵照执行?

B 参考试剂;所有试剂是否安全、妥善保存、标示,并保持不受影响?

C.验证、校验和稳定性计划

1、试验方法的精密度、敏感性、特异性和重视性是否已证明并做成文件,是否经过验证,并定期审查和更新?

2、为了确定产品的适宜保存条件和效期,是否有产品稳定性试验计划?

3、是否有留样观察制度?

4、留样量是否为全检样品量(无菌和热原试验除外)的2倍?

5、每批成品留样的保存条件是否与产品标签一致?

6、留样是否至少每年肉眼检查一次,确定是否变质?

六、生产文件和销售

良好的文件是所有质量保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确定所有物料的标准规格、生产和质控方法,以保证签发产品批有必要的资料,并可对任何怀疑不合格的产品批历史进行追踪审查。

A.一般情况

1、是否有下列记录和文件:

(1)所用的全部物料?(2)所有SOP?(3)每批及/或每加工批记录,销售记录?(4)所有投诉及其调查?(5)所有设备的清洁、维护和验证?(6)厂房的清洁、维护和环境控制?

2、所有记录都:(l)写明日期?;(2)执行人签字(所有关键步骤是否有核对人签字)?(3)在整个作业过程保存在现场?

(4)保存至产品批过效期后至少2年,并可调阅检查?

B、产品批记录;每批产品都应有以主处方为依据的生产、加工和检定记录。签发产品批时亦需要此记录。

1、产品批记录是否标明:

(1)产品名称、含量和剂量?(2)生产日期?(3)批的识别编号?(4)确保主加工记录的复制件准确?

(5)经质量保证部门批准修改主加工记录是否是在作业开始之前?(6)批记录是否完全?;(7)批号,以及需要时,每一组分或生产过程中其他物料的灭菌记录?(8)所用的SOP?(9)不同生产阶段的收率,实测值和占预期值的%?

(10)每一步骤的记录?(11)使用所有主要设备记录?(12)所有生产过程中取样及检定结果记录?(13)成品容器标签样品?

(14)所用包装材料、容器和封盖鉴定?(15)批准生产作业的负责专家签字、注明日期?(l6)负责专家签字、注明日期的分析报告,说明该批是否符合标准规格?(17)生产现场在生产前和生产后进行的检查?(18)在该批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观察到的特殊或异常情况(19)对观察到所有异常情况的批号和其他批号样品进行的仔细审查?(20)质控部门签发该批产品合格或不合格的决定?

(21)对于不合格批号是否有处理或再加工记录?

C.所用设备的文件

所有主要设备的维护、灭菌和性能的记录应以某种方式使其状态与生产批号相联系。

1、设备的使用、清洁、灭菌和维护是否每一件都有单独的记录?

2、这些记录是否如上述注明日期、签名?

3、这些记录是否包括产品批的资料,包括一致的批号和日期?

4、执行和检查设备维护情况的人员是否按6B项规定在产品批记录上签字?

七、动物:质量、房屋和管理

许多生物制品生产和质控必需使用动物。动物的健康和适合使用目的十分重要。国家应考虑制定有关动物实验和动物保护的法律。

A.动物采购;

1、采购动物是否有SOP?

2、是否由授权部门的专人定购动物?

3、动物的供应合同是否能保证动物质量稳定一致?

4、若生产厂自己繁殖动物,是否有饲养和监测动物群体的SOP?

B.动物的验收和评价;

1、是否有验收动物的SOP?包括负责人的资历和所要求的文件?

2、新验收的动物是否放在检疫室?

3、动物在使用前是否有评价其健康状况的SOP?

C.动物管理;

1、是否有动物安置、饲养、处理和管理的SOP?

2、是否有鉴别和隔离任何患病动物的SOP?

3、任何动物疾病的最后处理和预防措施是否记录?

D.动物的分配;

1、生产和质控用动物的标准是否写入各有关SOP?

2、分配给每一试验或用途的动物是否有明显的识别标志?

E.设施

1、设计适当的动物室是否足以分开饲养下列动物:

(1)动物群体繁殖?(2)不同动物种类?(3)动物检疫?(4)患病动物?(5)用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材料进行试验的动物?

2、是否有收集和处理动物垃圾和死动物的设施和SOP,以最大限度减少疾病传染和环境污染。

3、是否有动物用品和设备,包括笼具和架子的清洗、消毒、灭菌、维护的设施和SOP?

4、设备、动物饲料和垫料是否有分开的能防止传染/污染的贮存场所,必要时有冷藏设备?

5、动物接种,取样,无菌外科手术,尸体解剖,放射照相,组织学和其他试验是否有专门指定的场所?

6、设备的布置是否适于操作、检查、清洁和维护?

7、动物设施的工作人员是否有单独的柜子、淋浴设备、卫生间和洗手设备?

8、是否有效力适当的环境控制系统?

9、是否有防治害虫措施,是否有记录,是否经过验证和质量保证部门批准,并不干扰试验和动物的健康?

八、质量保证;质量保证为确保所有产品、物料、设备、厂房和人员符合GMP要求,使生产保持质量稳定一致。

A一般情况;

1、供货人、合同、顾问?

2、他们的资历?

3、适时修正文件?

B SOP;l、所有生产和质控活动是否都有经过批准的书面SOP?

2、SOP是否每年审查一次?

3、SOP的修订是否经授权人批准?

4、是否有分发SOP和撤消SOP的制度?

C.设备;

1、所有设备中否有验证和定期再验证制度,包括维修后的再验证?

2、所有仪器是否有校正制度?

3、所有偏离标准规格或设备故障是否有报告、检查和记录制度?

D环境控制;是否监测:

1、空气中的微生物?

2、空气中的尘粒?

3、设施、设备表面的微生物?

4、压缩气体中的微生物?

5、压缩气体中的尘粒?

6、水中的微生物?

E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

1、最终产品、中间产物(必要时)是否进行稳定性监测?

2、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是否有待检和签发制度,包括清楚标示其状态(待检,已签发,不合格)?

3、不符合要求和回收的产品是否有经质控部门批准后进行再加工的制度?

4、是否有收到现场投诉后迅速审查和调查研究的制度?

5、是否有迅速、有效收回产品的制度?

F质量控制

1、质控部门是否是脱离开生产部门独立的?

2、所有质控方法是否经过验证?

3、质控实验室是否有说明抽样、检验、记录和产品签发标准的SOP?

4、质控部门监测生产连续一致性是否进行趋向分析?

5、可能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决定是否由质控实验室做出?

G.检查

1、是否有对生产场所和质控场所定期进行自检的制度?

2、检查之后是否监督采取措施纠正不足之处?

3、国家质控当局检查生产厂之后是否有贯彻所提出任一建议的制度?

4、按合同在外单位生产或检定时是否有检查合同单位的制度?

九、标示、包装和销售

应特别强调控制标示和包装作业的必要性,因为大部分回收的产品都是因标示错误或使用未经批准的标示材料造成。必须实施能防止类似混淆的措施。

A.包装材料

1、原有的和印制的包装材料是否有标准规格,阐明质量和数量要求?

2、是否有验收、抽样和检验包装材料的SOP?

3、验收的材料从待检至签发前,是否保存在有控制的安全场所?

4、已签发的材料是否保存在有控制的场所,并有账目登记?

5、每批材料是否有检验或参考号,供追踪或检验用?

6、所有标签原本在用前是否经国家质控当局批准,并已批准的标签主档案是否由负责人掌管?

B.标示和包装作业

1、标示和包装作业设备是否有SOP?材料的运送是否便于操作?

2、标示和包装作业是否有硬件分隔,以防止产品或包装材料混淆?

3、当更换产品时是否查清标签发放数、使用数,必要时,退库数?包装批记录是否能反映这些情况?

4、更换产品是否有容许限度?超过限度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5、所有标示材料是否计数,包括作业过程中损坏的,末用过的和完工时损坏的?

6、每次标示作业前和后是否检查该生产线,是否作成文件并由负责人签字?

7、每次作业是否在显著处标明产品名称、含量和批号?

8、产品标示或包装,包括印刷文字质量是否充分进行在线质控?

9、在标示作业前和后是否对所用设备的正确性进行检查核对?

10、是否记录标示和包装作业的时间和温度限度?

11、是否有异常事故和所采取适当质保措施的记录?

12、在标示作业之前,确定批号和失效期是否有质控程序?

13、印制的标签和包装材料样品是否与产品批记录一并保存?

14、等待质控部门签证的成品是否有分开的安全贮存场所?

C.贮存和销售;必须有能使产品效力或严重不良反应事故或其他异常情况与特定批号相联系的文件,以便追溯所有生产和质控步骤,迅速将任一批号有关产品收回。

l、是否有能迅速查明收到任何数量特定批号产品的所有用户记录?

2、产品在发出前是否有保存时间、温度和其他条件的记录?

3、发给用户每批产品的记录是否标明日期、数量和包装方式?

4、已发往装运场所的成品保存是否有SOP?

5、仓储是否有SOP?

6、是否有说明发货、最终运输条件和销售网保存要求的SOP?

7、运输方法是否经过验证,并进行常规监测?

8、记录是否详细并可采取挽救措施,迅速收回任一批号产品?产品的回收过程是否由授权人负责?

9、记录是否保存到产品过效期后2年?

十、封闭规范

在生物制品生产中有可能使用对员工、环境或正在生产中的其他产品有危险的致病因子或微生物。许多国家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都根据危险的等级制定了封闭标准。设计所用设施、设备和制定SOP都应考虑上述要求,其要点如下:

A.设施的设计

1、空气处理系统是否能维持设计的封闭水平(例如,送风和排风适合封闭所要求的水平)?

2、当需要时,排风系统是否装有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滤器)?

3、HEPA滤器是否可原位检测?

4、生产区的空气压力与周围区域是否相适应?

5、房间的设计是否适于清洁和去污染?

6、若操作要求设洗手池,是否靠近房间的出口?

7、封闭区的管线是否正确地密封?

8、所有液体和气体供应是否有防止回流装置,以防止这些系统被污染?

9、保护排水用放泄弯管的维护是否正确?

B.设备

1、一次封闭设备的设计是否能限制或防止操作人员接触微生物?

2、设备的设计、结构和安装是否容易去除污染和进行清洁?

3、所用生物安全操作台的安全等级是否与有关微生物相适应?是否每年验证一次?

4、生产设备的设计是否能最大限度减少气溶胶产生(包括取样装置)?

5、生产设备的设计是否能将生物体封闭在密闭系统中(例如,培养罐或其他培养容器)?设备的密封和机械装置的设计是否能防止泄漏?排放的气体是否通过HEPA滤器及/或焚化?

6、生产设备是否能用经过验证的灭活方法去除污染?

C.操作规范和操作

1、生产设施和设备去除污染是否有标准操作规程,去污染方法是否经过验证,对其性能是否进行监测?

2、设备是否定期进行封闭度检测?

3、在发生封闭的内容物泄漏或溢出事故时,是否有采取应急措施的SOP,并展示出措施的要点?

4、是否展示出发生事故时需联系的负责人名单?

5、工作人员是否经过处理致病因子和使用封闭设备的专门培训?

6、是否有按封闭等级规定服装标记的SOP,进出该区否进行控制和安全防护,是否展示出授权进入人员的名单?

7、需要的地方是否有淋浴?

8、是否有健康和医学监测计划?

9、用密闭装置或容器将微生物运进和运出该区是否有SOP

十一、卫生和清洁

生产和各方面均应实行高标准的清洁和卫生。清洁和卫生的范围包括人员、厂房、设备和仪器、生产用物料和容器,清洁剂和消毒剂,以及能成为产品污染源的任何物品。应通过全面的清洁卫生综合措施消除潜在污染源。

1、杀虫:(1)是否有控制害虫计划,是否遵照执行?(2)是否使用杀虫剂?(3)使用杀虫剂是否进行控制以免污染产品?

(4)是否有杀虫剂使用记录?(5)杀虫剂的保存是否进行控制?(6)所用杀虫剂和使用计划是否经质量保证部门批准?

2、污水、废弃物和垃圾是否进行控制和/或安全、及时进行卫生处理?

3、在适当场所放置的废弃物容器的结构是否适当?

4、装袋/箱物品是否保存在车间以外,并留出间隔,便于清洁和识别?

5、清洁:(1)是否有规定清洁责任的书面规程?(2)是否有详细说明清洁时间进度、方法、用具和用品的规程?(3)上述方法的效果是否经过验证?(4)上述规程是否遵照执行?

6、清洁用的器具和化学药品的保存是否适当?

第四篇:对教育的理解

对教育的理解

在学校工作已有好久,虽然没有走上讲台,但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学,在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对教育一些见解和认知。

一个教育者应该拥有健康、聪明、诚实、认真、勇敢、自信、宽容、快乐、兴趣广泛、爱劳动。你可以不出众,不可以没思想;可以不优秀,不可以不认真;不要只顺从,但要懂事理;不要啥都会,但要悟性高;不怕暂时不优秀,就怕想学学不会;不怕你拚命地玩,就怕你不玩命地干;你可以保持沉默,不可以没有主见;不要你成为尖端人才,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掌握大原则,任你自由发挥,这些是我对教育的一些理解。

学校是播撒文明的场所,是培育精神的领地;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孟子说得好:“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教师应加强道德修养,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远离世俗,淡泊名利;应以自身的良好行为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去感染学生,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还校园一片晴朗而快乐的天空。

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以了解学生为基础。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学习情况、个性特点等,特别是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了解,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掌握个性差异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一个拥有几十个学生的班级,学生的性格、爱好、智能、特长各有所异。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单一的教育方法,很难取得成效。视质量如生命,视家长为上帝,视学生若亲子。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仅有一股冲劲,跑不完万米远程;仅靠一股热情,攀不上理想峰巅;仅凭一点小聪明,不能取得好成绩。肯干还要能干,能吃苦还要会吃苦,热爱工作还要会享受工作。只要矢志不渝,反思实践,百折不挠,就一定能逐步实现目标。

教育的使命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有太多其他的责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其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帮助其掌握实践中的方法,了解其个人的意义及责任、生存的意义及理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有一个好的开端。接任每一个新班级,都很注重第一个学期,特别是开头一个月。

尊重差异,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孔老夫子曾提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它始终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的理念。教育其特殊性就在于其对象的特殊性,它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着思想和个性特征的人。而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性,正如一句名言所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研究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促进个体纵向的发展。

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管好班级的关键,留机会给学生,让他们感受挫折、尝试失败、体验快乐也应该是教师的职责。学生在成长,肯定有犯错误的时候,作为班主任,应该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地面对学生的错误,通过引导,平静地注视学生自己从错误中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责怪。这比强硬地逼着他改效果要好,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教育本没有固定的套路,也没有一层不变的理念,但是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总结经验,由个案推广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使自己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第五篇: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由外而内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前三者都已消亡唯存中国。西方学者研究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自古注重教育,圣哲辈出,故文化绵延千古而不绝。国运家道

从尧舜设立司徒主管教育注重伦理道德到清朝一共四千多年,其中虽有元朝蒙古人、清朝满洲人入主中国,但都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未曾中断。特别是清朝前期的几位帝王积极弘扬传统教育,雍正帝自身更是儒释道三教的大通家,所以清朝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年,并非没有道理,但末代帝王疏忽教育,因此国势日衰,最终导致国家败亡。

由国到家。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家训最多的国家,例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太傅仔钧公家训》、《温公家范》等等,这些家庭教育菁华录无疑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古语道“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看到如今的社会现实我们都感触良深,昨日一夜暴富,今日却成阶下囚,表面上有各种各样原因,但实际都是缺少教育使然。再看一下家运不衰的人,第一位是孔子,不管怎么样改朝换代,孔子的后代始终都受到人民恭敬,不但中国人恭敬,连外国人都恭敬,孔德成到了美国,也受到美国政府的特别礼遇;第二位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家的后裔代代都出人才,从宋朝到现在九百多年家道不衰。如此天壤之别难道不是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吗? 出将入相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渴望成就一番事业,教育是入世前必经的阶段。从小学到大学,学习各类基础与专业知识,丰富见闻,增长学识,在此所体现的便是教育在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塑造作用。

如果“将”比作大刀阔斧的管理者,“相”比作心思缜密的领导者,能够兼具管理者和领导者思维才是综合人才,自古出将入相的典型人物有诸葛亮、范仲淹、曾国藩,无疑都震古烁今,心揣家国天下的情怀。

西城区教研员在描述考生选拔标准时曾言“度众生登彼觉岸,抱寰宇入我襟怀”,国家希望考生都能够成为施惠众生弘扬正道,心量广阔怀揣天下的人才,无疑这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更者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美国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一世纪无疑是中国人的,但中国需要“产出”什么才能使“四海讴歌,荫受其福”呢?

决定是教育。内圣外王

“淡然于心内,超然于物外”。林语堂先生曾说:“每一个中国人的社会人格理想都是儒家,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当我们实现了自己“出将入相”的社会人格,更不能忘记另一个作为自然人的我。

“教育”成就完全的人格。按照《说文解字》的定义,“教”为“上所施下所效”,“育”为“养子使作善也”,教育自始由终“道一以贯之”。但当教育没能回归本源,没能开发孩子自心的真意纯善,没能使学人找到真正的自我,那么无疑培养出的学生就只是做题工具而已。若泯灭本心,没有思考和探索,“教育业”显然退落为“畜牧业”。

教育具体如何影响人呢?在物外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在心内

完成“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自我超脱,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用《庄子》的话概括为:

内圣外王。

下载对WHO检查报告的理解(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WHO检查报告的理解(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志愿者的理解

    青年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现状,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有志青年。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

    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谈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

    对父母亲爱的理解

    对父母亲爱的理解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在每一个匆忙的身影背后,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母亲熟悉的话语渐渐淡忘,在你身心疲惫的时候,驻足下来,读一读书中的温情故事,你会有......

    对执行力的理解

    对执行力的理解 其实我很多时候都不能肯定我十分理解了“执行力”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今天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执”,拿的意思,“行”,走的意思,“力”,力度和力量的意思,合起来,理......

    浅谈对领导力的理解

    浅谈对领导力的理解日本京瓷公司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曾说:“人们的命运为集团领袖所左右,好的领袖可以使集团发展壮大,坏的领袖把集团带向悲剧的深渊。不管什么集团,集团领导人......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重百的内涵 时间流逝,从50年的重百大楼,到如今的重百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在经历几十个风风雨雨,重百商场以有80多家连锁商场,带着幸运和荣幸的心情我也成为了重百人。......

    对财政的理解

    对财政的理解 从实际上看,财政是理财之政,是国家的一个政府部门,即财政部门,是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以实现国家的职能。 从经济学上看,财政是一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