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素质纲要十一五总结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十一五”《科学素质纲要》的
工作总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文件精神及区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意见。我镇领导高度重视,立足镇情,积极部署,特制定“十一五”《纲要》实施方案,且各相关部门,单位及村(社区)严格按照方案贯彻落实。现就我镇这五年来的《纲要》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宣传,高度统一思想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
首先,结合区府《纲要》实施意见,我镇积极部署,成立工作机构,并立即召开镇级相关部门、单位及村(社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动员大会,大力宣传、提升意识、统一思想。其次,在进入场镇主要路口和街道十字路口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方法,广泛宣传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工作的重大和现实意义。形成社会宣传,使《纲要》工作不仅是政府的决策,而且是群众的自觉行动。再次,通过村(社区)三职干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深入家庭逐家宣传,使全民素质提升行动深入人
第二篇:十一五 农牧民科学素质纲要汇报
西农牧字[2010]37号
西乌旗农牧局关于上报“十一五”期间实施《农牧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情况的报告
旗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旗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我局对2006年以来全旗农牧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情况做了全面自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上报你处,请审阅。
西乌旗农牧业局 二0一0年八月十四日
“十一五”期间实施《农牧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工 作 情 况 的 总 结
一.大力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
2006年以来,我局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高水平的培训骨干队伍,围绕科学生产和增产增效,按照逐级负责、政策到户、技术到人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实地开展培训。农牧民科技培训工作已成为经常性、制度性的重要工作。年均培训农牧民1余万人次,保证每户农牧民有一人接受培训,掌握2-3项适用技术,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二.积极开展农牧业科普和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三下乡”、“两转双赢宣传培训活动”、“科普大篷车”、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农牧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发放资料、明白纸、电视讲座等形式,分渠道、分层次、分类型,面向农牧民宣传科学发展观、种养殖、中老年保健、反邪教、文明卫生习惯、疾病防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知识,全旗农村牧区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正在逐步形成。
三.结合科技推广和科技培训项目提高农牧民的专业水平和科技素质 2006年以来,结合国家新型农牧 民科技培训项目、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绿色证书培训工作等项目,培训新型农牧民1000余人;培育科技示范户300户,绿色证书培训农牧民300余人,辐射带动1000余户。
四.着力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
为促进农牧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通过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农牧系统共培训农牧民3000余人,转移就业达6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转移和转岗就业能力。着力加快人口转移,对全旗牧区人口进行了逐户调查,全面掌握牧区人口基本情况,进一步完善人口转移规划。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以矿区附近、草场退化严重和嘎查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为转移重点,抓住巴彦花镇被列为全盟城乡一体化试点的契机,计划在白音华工业园区生活区建设商住楼,以优惠价格出售给整户转移进城牧民,搭建牧民进城创业平台;选择草场被征用、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嘎查,由嘎查集体经济在旗所在地筹建或购臵商住楼,以优惠价格出租给本嘎查牧民进城创业。
五.建立健全农牧民培训体系和人才队伍
根据农业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旗成立了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并开通了旗(县市)、苏木(乡镇)农牧业信息网,开展了网上专家技术咨询热线服务活动。在畜牧业不同行业技术人员中聘请四位专家,积极主动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开展农牧业科技技术服务及技能培训,培养农牧技术员500余人。六.大力发展农技协,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
农村牧区专业技术协会是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普及科学技术、推广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为了使传统的畜牧业经营方式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牧民组织化、产业化程度,结合本旗实际,提出“工业化强旗、产业化富民、城镇化带动”的发展思路,并以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形式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企业+协会+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基地的组织,切实提高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牧民增收。为了使“企业+协会+牧户”的产业化链条更好的发展,西乌旗旗委、政府还先后制定《发展畜牧业12项鼓励办法》,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拿出6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3900万元、5000万元,鼓励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推进了产业化进程。在办会宗旨上,以对内服务为宗旨,对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专业合作组织对其成员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物资供应,提供生产服务,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对外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七.是提高农牧民科学养殖认识,做好增绿工作
一是每年在全旗范围内自行组织实施了为期30天的春季休牧,按照每亩0.5元的标准,累计发放休牧补贴1017.2万元。继续扩大禁牧面积,并对禁牧区提供每亩5元的配套补贴,新增禁牧面积 100万亩,使全旗禁牧面积达到500万亩。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引导牧民以租赁、股份、联户经营等模式整合草场,推广标准化划区轮牧,新增划区轮牧面积30万亩,使划区轮牧总面积达到213.6万亩。二是着力加快减畜工作。坚持每年两次的清点牲畜工作,巩固草畜平衡成果,预计牧业牲畜头数压减到189万头只,同比减少18万头只,其中大畜15万头,小畜174万只。以接冬羔、引进优良品种牛、肉牛育肥、黄牛改良为重点,着力提高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今年,全旗接冬羔49.2万只,目前已出栏15.8万只,发放冬羔补贴1700万元。预计到7月15日,加工冬羔25万只。
八.是实施畜牧业产业化政策,实现牧民群众增收
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实现畜牧业集约化、组织化、产业化为核心,着力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化带动能力和优质品牌推动能力。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工业反哺畜牧业和财政支持畜牧业的长效机制,大力改善畜牧业的生产条件,调整畜牧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和整合畜群结构及品种,发展生态畜牧业。在兑现冬羔补贴的同时,对牧民一次性引进6头以上西门塔尔母牛,给予每头牛600元的奖励;对育肥后出栏的肉牛,给予每头牛300元的饲料补贴;对本交区引进的三代以上西门塔尔种公牛,给予每头牛2000元的补贴;种公羊“特一级化”统一管理嘎查引进种公羊,给予每只800元的补贴。同时加大对牧民的技能培训,对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的牧民,给予600至2000元的培训补贴,提高牧民就业竞争力,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今后工作中将继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广大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以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为核心,紧紧围绕我旗牧区基地建设,全面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建立健全畜牧业科技教育服务体系,努力构建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推广服务和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畜牧业科技、管理、服务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牧民科技文化和专业技能素质,大力培养现代新型牧民,为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迅速提升畜牧业科技含量,全面促进我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健康、平稳、又好又快的发展。
西乌旗农牧业局
二0一0年八月十三日
第三篇:科学素质纲要(定稿)
《科学素质纲要》提出,要大力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九华山社区精心部署,通过开辟宣传展版和厨窗、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围绕“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预防疾病,科学生活”主题,开展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一是组织社区居民系统学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内容进行细化讲解。二是组织社区居民收看《保护水资源》电教片,发放节约用水、用电宣传材料,并指导居民学习防雷电和消防安全等知识。三是开办社区健康保健知识讲座等活动。四是在居民骨干会上提出在社区内建立全区首家社区科学协会,以便更好的在社区内进行科普教育活动。
在全国科普日(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双休日)(通过组织开展科普日活动标识、主题征集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处处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围,激发全体公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热情,为中国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到来之际,申元街社区组织居民和楼组长在社区会议室学习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针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制定了我社区的科普活动计划,并且征询
了居民对科普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2008年9月20日举办。届时各级科协及所属学会和基层组织仍将围绕《科学素质纲要》“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题
第四篇:卧龙区十一五实施《全民科学素质 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总结
卧龙区十一五实施《全民科学素质
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总结
自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来,我区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开展了一系列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建立机构,明确职责,为全面实施《纲要》打下坚实基础
区政府对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高度重视,为加强对《纲要》实施工作的领导,2006年6月我区成立了“卧龙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卧龙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按照工作要求,区政府负责领导纲要的实施工作,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范围积极开展工作。牵头部门按照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分工,会同责任单位研究制定出台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等具体工作方案。各镇(乡、街道)也都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二、突出重点,积极实施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围绕四大重点人群,区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取得一定的实效。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区科普“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农办联合区农业局、区科技局、区人劳局等单位,紧紧围绕“创业创新、支农惠农”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提升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大力加强有实效的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为重点,坚持上下联动和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推进村级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强化服务保障,创造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与转移就业工作,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奠定了扎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841410人次。通过培训,涌现了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其中获国家级以奖代补人员1人,市级科普带头人8人,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6个,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是围绕和谐区创建,努力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区总工会等单位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劳动者受益”的培训原则,把职工素
质培训与学历教育、“双证制”教育、正规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和就业指导服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转岗就业率。十一五期间,全区企业在职职工职业培训12万余人次,较大地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同时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全区共组织外出务工劳动者培训62300人。主要是采取集中上课、发放教材和宣传册等形式免费对外来(出)务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安全生产、交通法规、职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镇生活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此外,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切合失业人员实际需求的形式多样的再就业培训。通过培训,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有12079人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工作。三是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工程实施,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为积极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深入开展我区青少年的科普宣传教育,在学校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日”的开展,区科协、区科技局、区教育体育局共同组织,在各中小学校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十一五期间,举办进校园活动13次,向全校师生普及了大量的科技知识,包
括现代科技、节水知识、环境保护、健康知识、防震减灾以及生活常识等。继续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积极做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筹备工作,并在历届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6项、市级奖项1136项。我区被评为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四次获市级优秀组织奖。二十一小学、十七小学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学校。
四是围绕提高执政能力要求,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根据《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区委组织部会同区人事局、区委党校等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分不同层面抓好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一是以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班为依托,有序组织区管领导干部进行科学素质培训。在区委党校开办的区管干部主体班次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大规模开展领导干部科学素质培训工作。二是以新农村建设培训班为主线,扎实推进基层干部科学素质培训工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突出基层镇乡(街道)机关工作人员、村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等一线基层单位的干部。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农办、区科技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的理论学习,促使新农村建设的一线人员加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同时,组织这些学员到示范村、示范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标杆,在具体实践中有典
型可以借鉴和学习,促使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发挥作用。此外,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收集制作了日常卫生医疗知识、实用种养殖技术、科普知识等课件,通过网络点播收看的形式将科学素质培训延伸到农村基层。三是以周末专家讲座为平台,全面推进机关干部科学素质培训工作。针对一般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学历较高,求知欲强的特点,我区在教育培训方面坚持按需施教,推出了公务员“菜单式”综合素质专题培训,利用双休日时间,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到我区举办“周末专家讲座”,重点突出了科学素质相关内容培训,全面促进了我区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广泛动员,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我区广泛开展了宣传和社会动员,充分发挥公民作为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的作用,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载体作用,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上进行大力宣传,在区电台开辟了《科普之窗》专栏,天天宣传;制作了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普图板,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活动在全区各地进行巡回展出,并在科技下乡活动中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科普知识有奖竞猜活动,提高了普通群众的知晓率;编印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读本和《科学素养》科普系
列丛书,分发到全区各地。
总的来说,我区十一五《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因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面广量大,涉及到很多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在前期的实施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思想上存在着“重经济、轻科普”,“重眼前、轻长远”的倾向,过分强调客观困难,存有畏难情绪。今后我们要以国家、省、市科协要求,以创建国家科普示范区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认真搞好实施《纲要》工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积极贡献。
2010年11月16日
第五篇:全民科学素质纲要
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措施:
――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
――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指导面向农民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使参加绿色证书培训达1000万人;重点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个农户。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
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