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4(C提纲)

时间:2019-05-13 17:3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4(C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4(C提纲)》。

第一篇:1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4(C提纲)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学教研部教授 扈海鹂

一、解题:重要意义与基本概念

1、重要意义

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十八大报告用全新的语言提出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阐述的突破,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部署。它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价值方向。中国改革开放正处在第四个十年,第二个30年的发展中,需要有明确而强大的核心价值观的支撑;需要发展出一整套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点的国民认同,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其战略意义将深远地发生影响。

⑵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提出了新的思路。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执政党才会拥有执政的文化合法性。执政的合法性,依赖执政领导者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反映时代要求、能否说服民众、接纳世界文明的成果;能否适应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我国社会进步的要求。“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阐发了新的思路,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新的理论勇气与智慧。

⑶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规范了价值整合的基础。

国家文化软实力及竞争力,产生文化影响力。没有价值目标,或价值目标混乱,就不会有文化影响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表现为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公民素质的良好形象。同时,公民素质的提升,也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持久的引导。没有核心价值观,精神家园的迷失,不可能良好的公民素质。“三个倡导”阐发,实现了社会价值观的“顶层设计”,梳理、规范了价值整合的基础。它将持续地影响与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2、相关的基本概念:

①价值及价值观:价值是指人们评价、取舍、认同的态度。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 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

②核心价值观:是指特定民族、国家、组织、个人所遵循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③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因素。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传承、社会理想、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相关。它是特定民族、国家、组织及个人的政治社会化与道德社会化。

二、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迫切性

1、认同与建设“文化家园”的迫切性。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经济发展了,强大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民族的“文化归属感”——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我们的一个深层次危险——是在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之后,跌落“文化空洞化”、“文化被消解”的危险。

2、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需要提升中国人的文化形象。

全球化意味着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一个开放的全球世界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空间联系在一起。

中国人在走过传统的小农时代、革命时代后,在中国的人均GDP已达5000美元的今天,中国人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是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

一方面我们面对、欣赏着全球化带来的伦理风景——跨民族跨文化下的普遍价值与伦理风景;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多样性、差异性、个体性的发展,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治理风险。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就是软实力。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完成从东方文化古国向全球化下文明大国的转变,提升中国人的文化形象、文化素质。没有这一提升,中国将不可能完成自已的“大国崛起”。

3、社会转型期需要重塑日常生活中文化秩序。

价值观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秩序。任何秩序的合理性,其深层都是价值合理性。

我们正经历快速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过程,我们所熟悉的家族的小农的文化秩序、革命的阶级斗争的秩序正在被消解、被取代,新的现代化社会的文明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全社会强烈地需要凝聚和形成价值共识

社会转型的结果之一就是价值观新的进步伴随着价值关系的混乱的代价。如认同危机。伴随社会分化的冷漠与怨恨,信仰缺失;只讲利益,不讲品格,社会价值取向及心态的实用化、粗鄙化;社会失范行为加重,社会矛盾冲突加剧。我们面临着经济大国与基本文化秩序之间不协调的现实。迫切需要厘清、建构核心价值观,以匡正社会转型中价值体系,引领社会共识,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简明易记,内涵丰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标准。

国家层面的价值原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理想、社会导向总的要求。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

社会层面的价值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当代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它诉诸于社会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基本价值导向。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分别提出了每个公民对国家、对工作、对社会、对他人应持的态度和应尽的责任。

从总体方面来说,①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概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符合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愿望。, ②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全球化背景下普遍价值观的解释与选择——具有底线性、方向性、民族性。

③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文化自觉”体现于价值认同与价值引导。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进一步的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革命党的意识形态,转向以经济为中心、全球化时代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突出了文化性、文明性。

四、对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需要强调的是,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建设,依然将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复杂性社会的诸多因素与挑战。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要通过重塑“教育”、“制度”、“文明习俗”、“心灵生活“四个环节。

1、以时代性与民族性眼光做教育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教育工程。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是百年大计。教育是文化的传承、创新与选择过程。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顶层设计。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且是理想与人格的熏陶、塑造。而我们现在的许多问题就是,教育只是成了知识的灌输、考试、考核的工具,而不是理想与人格的熏陶和塑造。

教育要完成顶层设计,要有实际的战略步署。它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包括党员教育、干部教育。教育是价值的传递与教化、培育过程。中国现在的所谓“迷失的富二代”、“迷失的农二代”,其实是成人社会的迷失。教育要做“全面提高公民素质”的大工程。教育工程的设计,要有全球视野,要培育中华文化的审美眼光与认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养,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2、完善、构建制度化程序与规则,持续地重塑社会习俗。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价值观的方向,它以制度化的设置为轨道、以习俗为基础的。制度及制度的运行状态,影响人们对社会价值观的评价、行为选择的预期。如果人们都认为制度是做样子的,潜规则更有用,那么,“制度”就会走样。制度的基础是习俗,是软控制中最柔软最无形的的部分。

制度的整体应支撑一个法治社会的公民道德体系,在大的社会就业、社会分配体系格局中,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秩序,以此来推动良性的道德建设的发展链条。我们正处在一个用制度化及制度文化推动、重塑习俗的最好时期。这是一个新的习俗平台。社会保障制度、公共产品的均等化、社会管理创新、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廉洁等制度,都是直接或间接支持着一种公民社会的习俗构建,它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将是一个长期的文化反思、文化塑造过程。制度、习俗、人格,都在新的塑造中。

3、以文明礼仪为切入口,培养与践行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德。

中国已从革命时代、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进入一个日常生活时代。曾经广为信奉的“革命不是温良恭俭让”“砸烂旧世界”的信条,已替代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的社会价值目标。这意味着新的“全面提高公民素质”的社会公德时代开始了。公共生活中“文明礼仪”的培养是一个切入口。

中国现在是城市化的高峰期,中国有13亿巨大的人口总量,其中已52%的城市人口,2.6亿新转移的农民工、7000万流动人口。同时,中产阶层人数迅速扩展。中国开始着自已的城市时代。这即意味着城市文明、商业文明、职业文明的巨大发展的潜在能量与预期;又新旧交替中的混乱、粗糙。我们无法避免社会生活的“拥挤”,但是没有文明礼仪,就会发展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从全球跨文化跨民族背景看,“文明礼仪”就是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秩序,就是最简单的“文化自觉”。

没有“文明礼仪”的认同与虔敬,“丰富的文化生活”将失去内在价值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将决定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未来。

4、以“三个倡导”为起点,重塑社会成员有信仰、有追求的生活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都和生活方式、信仰联系在一起。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需要有信仰的人生,需要拥有心灵生活。“三个倡导”所涉及的价值,只有变成信念、信仰力量时,才真正成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我们增强文化软实力中,不可忘记中华文化儒释道精神的积极方面。即它为提供了一种广义的自我修炼的人生观。其中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传统,提供了士大夫阶层——精英阶层的示范与修炼;不可忘记为中国走向民主富强而献身的无数志士仁人、革命前辈,他们留下了革命传统与高尚品格。正是这些,可称之为中华民族之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为了国家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完善”,而且是为了每个中国公民自已、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能够拥有更好更幸福的家园与生活。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一种生活方式与心灵生活。

第二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几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显著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这既是十八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同时也是一个重大部署。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这种表述,既将我们 现在倡导的理念鲜明地提了出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为实践的发展留有充分余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富强”即富足强盛,其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为世界瞩目,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升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共同追求。“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体现了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优越性的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最核心的价值导向。“富强”是基础,“民主”是保障,“文明”是灵魂,“和谐”是目标,四者有机构成一个整体。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涵。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进 一步提出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多次强调这一价值目标。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

十八大把自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提出来,可以说是进一步向全世界宣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光是追求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也把自由作为我们的价值追求。这里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和界限的。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到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都把自由作为奋斗的崇高目标。

平等,今天所讲的平等,已经不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原始社会那种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道德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那种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的平等当然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们注意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公平”二字一共出现了二十多次,可见其重要性。

《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的累积,公平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公平,是目前阶段广大人们的共同期待。从上学到就业,从医疗到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背后都牵扯着公平,不容忽视。每个人的出身背景、职业、财富拥有程度都不相同,只有 权利公平,才能使每个人不致因个体的差异而被区别对待。从目前的阶段来看,人们对权利的认知早已从简单的生存层面上升到了发展层面,对于户籍制度、劳动合同、城乡差距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权利公平都更为关注。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城乡平等就是要废除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让人民根据工作和生活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同时十八大也提出了教育平等问题,教育平等就是“要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公正”,即公平正义,一个社会最怕的就是没有公正,公正的依据一是道德,二是惯例,最后是法律。一个社会具备了公正,这个社会从投资上来讲就是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从生存来讲就是好的生存环境,从成才来讲就是好的成长环境。温家宝总理说过一句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意思就是说,公平正义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温暖。

“法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从无法可依、有法不依、违法难究的状况,到现在我们建立起来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同时建设了一套健全的司法机构,培训了一批素质越来越高的司法队伍。与此同时,大力推行法治政府建设,围绕行政行为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法治首先是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一切权力都应该在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运行。因此,法治最重要的就是依法行政,然后就是依法施法,对于公民来说就是依法办事。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作为中国人,首先必须 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安民康民富民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道德准则。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报告中较多提到了政府政务方面的诚信问题,这一点反映了执政党和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其看到了问题的性质所在。执政党和政府的诚信建设,对改善社会诚信和改善社会道德,会起到表率和引领作用,伴随这种表率和引领,社会风气也会随着主导的引领而逐渐转好。换句话说,要大众有道德,执政者必须有道德;要社会有诚信,政府要首先有诚信。政府诚信上不去,主流引导就起不来。在批评大众道德有问题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执政者道德怎么样,要看政府官员道德怎么样,要看政府的行为是不是诚信。如果你不诚信,还要求大众诚信,这做不到。“友善”是最紧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它不像敬业等职业道德那样指向特定的群体,而是一个都可以也应该重视的无涉年龄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中央在多次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中论及公民道德规范方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最核心的价值导向。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紧接着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来落实,那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首先教育部门要承担责任,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干部教育,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学之中。其次就是各级党的组织,应该把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行为规范,党员干部模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这些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价值标准,要求全国人民做到,共产党员应该先做到并做好。再就是公众人物要身体力行,比如说官员,文艺体育明星,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好的典范和榜样。最后要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和教育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送到基层、企业、群众中去,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在融入贯穿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国家、社会、个人各个层面,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之中,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各个行业、社会各方面要结合各自职能,建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融入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之中,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指数测评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遵循的基本准则。

(三)在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社会风气。新闻媒体起最关键的作用,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事物、新典型,理直气壮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在大力宣传弘扬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时,要使典型楷模和“凡人善举”人人礼敬,受到公正对待,比如对于那些见义勇为的人,可以说他是体现核心价值观比较好的人,不能再让他流血又流泪。对于那些扶老太太反而被诬陷、被状告的人,不应当在法庭上被判决为输了。这样的逆向激励对道德价值观念的树立伤害很大。所以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老人跌倒在地上躺着,没人敢立马去扶,即使扶了也得找个证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贯彻落实,它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全民努力,需要各方实践,而且需要精心呵护的一个长久工程。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得到实现,十八大报告中讲的美丽中国,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核心价值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和根本,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社会将迷失前进方向、失去精神根基。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能否培育和践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核心价值观,是检验社会主义制度是否成熟完善的重要标志。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髓。一定意义上,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决定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大交融,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企图把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应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新特征新变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以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有力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但在实践中不易懂不好记,不利于宣传普及。因此,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简明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实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使之更加贴近群众,更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道德操守。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找到正确方向,引导人们准确把握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尺,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第三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贡献,又是一个重大突破,也是一个重大部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中国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一)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初步明确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但是,当时界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围比较笼统,没有确定其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倡导的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涉及的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涉及的是社会制度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涉及的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方向更明确、定位更准确,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确定了努力方向,明确了工作目标。

目前,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虽然已经起步,但科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仍然艰巨,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真理,集人类先进价值观之大成,继续深入探讨、科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百年树人”的系统工程和长远工程,不仅需要从基本内容、理论诠释、宣传教育、语言形式等方面系统推进,更需要从法理支撑、制度设计、实践转化等方面逐步确立。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法理支持。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依靠社会自发形成的,而是要在科学揭示、正确认识其内在生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赖于国家执政集团的长期灌输、强化和引导,持之以恒地推进,做到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才能逐步进入到人们的思想和意识深处,形成人们自觉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要像我们党当年深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样,通过制定相关决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理论基础、历史渊源、科学内容、现实要求、实践途径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并要在我国宪法、法律规范和党章中明确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形成一种刚性规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使命,做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三)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和特殊时期,迫切需要分清价值主流与支流,迫切需要价值疏导和引领,这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价值建设提供了最佳时机。首先要创新理念,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大学生价值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新思路。

其次是要创新实践,探索以价值体验和践行为主要方式的大学生德育新模式。德育是高等教育第一位的任务,着眼于大学生现实和未来的价值需要、基于大学生的实际感受,把实践养成作为大学生价值建设的主攻方向、主要方式和主要路径,做到知行统一,确立起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并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历史文化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是加强大学生价值建设极为重要的内容。探索并形成优势互补的大学生价值建设新格局,形成大学生价值建设合力。

第四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几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显著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这既是十八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同时也是一个重大部署。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特别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 格局有机联系,“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富强”即富足强盛,其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涵。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作为中国人,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安民康民富民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紧接着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来落实,那么,如何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首先教育部门要承担责任,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干部教育,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学之中。其次就是各级党的组织,应该把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行为规范,党员干部模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这些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价值标准,要求全国人民做到,共产党员应该先做到并做好。

(二)在融入贯穿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国家、社会、个人各个层面,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之中,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各个行业、社会各方面要结合各自职能,建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核心价值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和根本,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社会将迷失前进方向、失去精神根基。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能否培育和践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核心价值观,是检验社会主义制度是否成熟完善的重要标志。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道德操守。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找到 正确方向,引导人们准确把握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尺,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第五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包括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精神动力、行为规范各个方面,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不仅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而且从更高层面、更系统地丰富和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特性?

①: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②: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崇高性

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四 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和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更为简洁、更为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形态,与其他社会形态相比有着自身的本质属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这种本质属性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实践运动,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思想武器,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科学阐述中进行归纳概括,善于在与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其他社会形态的对比中抓住最关键、最根本、最核心的精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运动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社会实践是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群众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关键。鲜明的实践性和广泛的认同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特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下,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核心价值观,才会有合理的现实基础,才会被人们普遍接受。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推动社会理想的实现、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扎根中华历史文化土壤,传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价值观属于文化的范畴,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在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思想结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传统价值观念作为基本的价值资源,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新诠释,在具体表述上也要尽可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上中华文化的精神印记,展示出浑厚深沉的历史韵味和中国气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都应当具有人类共性和自身个性的双重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首先要体现并保持其独特的个性,但同时也一定要将这种个性置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下,自觉追求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一致性。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登上历史舞台,本身就是在吸收借鉴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反映人类最美好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我们既要反对把西方的价值观念作为“普世价值”,又不能把属于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精神价值拱手让给西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规定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内在统一。它是一种国家制度、一个社会发展模式赖以立足和演进的价值导向,它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来获得人们的认同,并用以引导、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凝聚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从而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领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具体价值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灵魂统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其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这个体系的精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两者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随着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受,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简洁、凝练地反映这个体系的本质,而不能离开这个体系另搞一套。当然,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的凝练和升华,而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下载1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4(C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1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4(C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积极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案

    铸就兴国之魂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案 第一课 爱国铸就中华魂 一、设计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授课题目 爱国铸就中华魂 三、教学目标 以培育......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好!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我们来到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主题队日入队仪式,观看少先队员们开展活动,感到很高兴......

    浅谈党校要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模版)

    浅谈党校要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 摘 要:培育和?`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13-4-2 9:14:29 阅读:4748次 【字体:大 中 小】 摘 要:研究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确定它......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2014年5月30 日)习近平( 2014-05-3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同学们,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