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时间:2019-05-13 17:5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第一篇: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第二篇:黑龙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办法

黑龙江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黑政发〔2015〕1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13〕13号),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指标体系,完善核查认定方法,规范认定程序,确保农村低保制度健康可持续运行,依据《民政部 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意见》及其它有关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应遵循因地制宜、简便易行、量化测算、政府主导、依法行政的原则。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据本办法开展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根据当地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要求,协助民政部门编制核查所需指标,配合完成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核查的相关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相关工作。

第二章 核查对象和内容

第四条 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对象包括农村低保申请家庭和已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农村困难家庭。

第五条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确定救助金额的基本依据,是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重点内容。

第六条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

(一)户主、配偶;

(二)父母和未成年子女;

(三)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

(四)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共同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员。第七条

下列人员不计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一)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教职人员或与家庭失去联系的人员;

(二)在监狱内服刑的人员;

(三)虽在同一户口,但不存在法定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的人员; 第八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单独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

(一)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

(二)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居住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生活困难的宗教教职人员;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可以单独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人员。

第九条 家庭收入是指申请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提出申请前12个月内获得的全部现金及实物收入,即扣除家庭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后,家庭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之和。

第十条 家庭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四个方面。

(一)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同时扣除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

(二)家庭经营净收入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三)财产净收入指家庭成员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或个人使用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四)转移净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居民之间的经常性转移净收入。

第十一条 下列项目不计入家庭收入的范围:

(一)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定期补助金、伤残人员护理费、优待金等;

(二)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由政府给予的奖金及地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享受的荣誉津贴;

(三)在校学生由政府、学校和社会给予的临时困难补助金及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等;

(四)见义勇为奖励金;

(五)独生子女费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

(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九)由政府发放的高龄老人生活津贴;

(十)由政府发放的贫困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

(十一)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十二)因工(公)负伤和意外伤害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及死亡人员的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等;

(十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的不应计入的其他收入。

第十二条

家庭财产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主要包括:房屋、林地、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机动车辆(不含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船舶、大型农机具等。

第三章 核算方法

第十三条 工资性收入可以参照劳动合同或通过调查就业和劳动报酬、各种福利收入,以及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进行认定。外出务工人员不能提供以上证明的,可采取以下方式计算:

(一)以务工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二)以本地区农村劳动力人均收入计算;

(三)以务工地区相同行业平均收入计算。第十四条 家庭经营净收入按照下列方法计算:

(一)种植业收入以本地区同等作物的市场价格与实际产量核算;不能确定实际产量的,以当地去年同等作物在同等条件土地上的平均产量核算;

(二)养殖业、捕捞业等收入以本地区同等养殖、捕捞品种市场价格与实际出栏数核算;不能确定实际出栏数的,以当地同行业上一年平均产量核算。

(三)其他家庭经营性收入,能够出示有效经营性收入证明的,按证明的收入计算;无收入证明,但有合同规定或固定价格的,按合同规定或固定价格计算。

(四)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等经营成本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定的评估标准和计算方法计算。第十五条 财产净收入按照以下方法计算:

(一)财产租赁、转租等收入,参照双方签订的相关合法有效合同、协议认定;

(二)不能提供相关合同、协议,或合同、协议证明的收益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的,按当地市场平均收益计算;

(三)储蓄存款利息、有价证券红利、投资股息红利等可以按照金融机构出具的证明计算,集体财产收入分红按集体出具的分配记录计算。

第十六条 转移净收入按照以下方法计算:

(一)有实际发生数额证明的,按实际发生的数额计算;

(二)有协议、裁决或判决法律文书的,按照协议、裁决或判决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数额计算;

(三)无判决、裁决或协议的,赡养、扶(抚)养费的具体计算办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的赡养、扶(抚)养义务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收入标准的,不计算赡养、扶(抚)养费。

第十七条 家庭成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且有劳动能力(在校学生除外),拒不参加劳动,或符合条件却拒不接受扶贫开发的,其收入按上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

第十八条 家庭财产按照以下方法核定:

(一)现金、银行存款按照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帐户金额认定;

(二)股票类金融资产按照股票市值和资金帐户余额或净值认定;

(三)住房按照产权证、使用证等的登记人认定;

(四)林地按照林权证的登记人认定,由有关部门按照当地市场平均价格估算其价值;

(五)机动车辆、船船和大型农机具等按照登记人认定,没有登记的,按实际所有人认定;

(六)其他非生活必需的高价值物品等,按现值认定。

第十九条 农村低保申请家庭成员因患长期慢性病、大病等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自负部分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应进行家庭支出状况核对。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会同统计部门细化收入测算和财产核定的量化操作办法和公式,综合考虑家庭成员的年龄状况、劳动能力状况等因素,制定具体的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

第四章 核查主体和程序

第二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责任主体,应当指导申请家庭真实、完整地填写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申报表,履行个人申报程序,并在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入户实地调查,详细核查收入、财产等事项。

第二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全面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并通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进行收入、财产核对。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独立第三方组织开展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

第二十三条 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的基本程序:

(一)个人申请。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或代理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公共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户籍证明、户主及家庭成员身份证;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证明;正在就读的高中以上在校学生,提交学校证明;残疾或患病情况等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申请人应当填写《诚信承诺书》,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填写《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委托书》,授权相关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机构对其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进行核查。

(二)信息核对。经农村低保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授权,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与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金融、保险、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和机构,对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的户籍、机动车、就业、保险、住房、农机、农业补贴、存款、证券、纳税、公积金等方面信息和个体工商户信息进行核对。

(三)调查评估。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派出人员,在村(居)民委员及驻村干部等有关人员的配合下按规定的家庭收入和财产项目、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采取入户实地调查、走访单位和邻里、信函索证等方法,对所有农村低保申请家庭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并形成调查评估意见。调查应侧重查看实物或凭证,做到有据可查、有凭为证,全面了解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的收入、财产和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其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相关佐证材料应当全部存档。对申请家庭收入、财产中无实际发生凭证、难以确定实际数额的,可以依据当地确定的行业参照标准等,结合实证调查所得信息,按照当地规定的核查办法进行评估测算。调查评估应逐项填写调查项目,做到不漏填、不虚报、不瞒报,经办人员要对核查结果进行签字确认。积极探索实施典型案例评估的做法,为相似家庭的贫困状况评估提供参照。

(四)综合评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村(居)民委员的配合下,对经济状况调查评估意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民主评议。对调查评估难以核查或有争议的项目,通过民主评议确定核查结果,由各方签字确认。

(五)公示上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调查评估、民主评议等情况,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形成结论,并在政务公开栏上公示,然后将审查意见报上级民政部门。

(六)评审抽查。县级民政部门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材料和结论进行评审,并以不低于50%的比例,对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实地抽查,对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核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各级民政和统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低保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提高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农村低保工作中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 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核查工作,发挥其专业特长,确保核查工作独立、客观、公正开展。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各市(地)民政和统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当地的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沪民救发〔2012〕42号)

上海市民政局

关于发布《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沪民救发〔2012〕42号

各区县民政局,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民政局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上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

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试行)

(2012年5月21日市民政局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上海市社会救助办法》、《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和《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对象认定工作的通知》(民函[2010]140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在具体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对提出申请或者已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个人或者家庭(以下统称申请家庭)的核查,委托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及区、县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构(以下统称核对机构)对其经济状况开展调查、核实并出具书面报告的活动。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经济状况,包括申请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

第三条(主管部门)

上海市民政局主管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对工作。

区、县民政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四条(核对委托)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自受理申请后的2个工作日内,委托核对机构进行经济状况的核对。委托书的内容包括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名称、核对对象、核对内容和核对期间等。

核对机构收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书后,应当及时开具收件收据,并组织开展核对。对不符合核对要求的,退回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并告知不予接受委托的理由。

第五条(可支配收入的具体内容)

可支配收入是指在规定期间内申请家庭的总收入扣除缴纳的各项税金和社会保险费后的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下列具体内容:

—2—

(一)工资性收入是指所从事的主要职业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收入,主要包括工资,薪金,加班费,年终加薪,各种奖金,各种津贴、补贴,个人从事各种技艺、各项劳动服务等所取得的报酬;

(二)经营性净收入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净收入,即全部生产经营收入扣除生产经营成本和税金后所得的收入,主要包括从事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的收入,中介费、转包承包等收入;

(三)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租金收入,知识产权收入,保险收益等;

(四)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社会救济金,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辞退金(包括因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所获得的经济补偿金等),赔偿收入,赡(抚、扶)养费,接受遗产收入,彩票收益,遗属补助金,接受捐赠(赠送)收入,退役士兵自主就业(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等;

(五)其他有关的收入。第六条(可支配收入的认定)

可支配收入,按照调查、核实后的收入认定。下列可支配收入,按照以下规定认定:

(一)工资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属于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按照社会保险费缴纳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认定;

(二)疾病休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低于国家有关规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

(三)自由职业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人员的收入,按照个人实

—3— 际收入认定,但一般不低于本市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四)离婚家庭子女的抚养费,按照调解书、判决书或者协议书确定的金额认定;

(五)老年人的赡养费,由其子女(夫妻双方)的收入,先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扣除子女(夫妻双方)的生活费,再按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扣除抚养费后,一般将余下金额的20%作为赡养费;

(六)根据合同、协议规定的中介、转包承包获得的收入,按照双方签订的相关合同、协议认定;

(七)其他可支配收入,根据本条规定的原则或者其他合理的方式予以认定。

第七条(可支配收入所属月份的认定)

可支配收入所属月份的认定,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通过规定途径获得的相关信息显示的月份;

(二)通过规定途径未获得相关信息的,以反映申请人获得可支配收入的银行卡等有效凭证显示的月份;

(三)经单位加盖公章并显示所属月份的工资单等有效凭证。第八条(家庭财产的具体内容)

家庭财产包括货币财产和实物财产等下列具体内容:

(一)现金和银行存款;

(二)有价证券;

(三)债权;

(四)商业保险;

(五)居住类和非居住类房屋;

(六)机动车辆(含车辆牌照);

(七)古董、艺术品等其他有较大价值的财产。

—4— 第九条(家庭财产所有权的认定)家庭财产所有权按照以下规定认定:

(一)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商业保险按照实名认定;

(二)居住类房屋和非居住类房屋,按照《房地产权证》或者《租用居住公房凭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证》的登记人认定;

(三)机动车辆按照车辆购置登记人认定。第十条(货币财产价值的认定)

货币财产的价值,按照受理申请之日上一个月末的价值认定:

(一)银行存款按照账户余额认定;

(二)股票类资产按照股票市值和资金账户余额的总和认定;

(三)基金按照净值认定;

(四)商业保险按照保险合同中规定的价值认定;

(五)其他货币财产的价值,根据本条规定的原则或者其他合理的方式予以认定。

第十一条(证明材料的形式)

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的证明材料,主要包括下列形式:

(一)可支配收入的证明材料:单位证明,失业证明,无业证明,租赁合同,养老金证明,领取各类救济、补助、补贴的证明,赡养费、抚(扶)养费的收入证明,离婚判决书、离婚调解书或者离婚协议书等。

(二)家庭财产的证明材料:银行存单,银行账户明细,证券对账单,债券凭证,商业保险合同,房地产权证,租用居住公房凭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证,车辆登记证书等。

第十二条(核对报告的出具)

—5— 核对机构应当自接受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对,并根据委托书的要求,出具申请家庭下列内容的核对报告:

(一)受理申请之月前三个月个人所得税等税额缴纳情况;

(二)受理申请之月前三个月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缴纳情况;

(三)住房公积金缴纳和账面余额情况;

(四)拥有或者使用的房产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的产权房、使用权房、租赁房的套(处)数和建筑面积等;

(五)拥有的机动车辆情况,包括车辆所有人、车辆牌照号码、车辆型号和使用性质;

(六)银行存款余额;

(七)证券市值和资金账户余额;

(八)基金净值;

(九)商业保险的现金价值和收益情况;

(十)婚姻状况;

(十一)其他与申请家庭有关的情况。

核对报告作为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审批决定的参考。

第十三条(延期核对)

核对机构因核对技术、核对数量等特殊原因,无法按期完成需要延期核对的,应当书面告知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延期核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延期核对不计入核对工作的期限。

第十四条(汇总认定)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收到核对报告后,应当及时 —6— 对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的核对情况与实际掌握的情况进行汇总认定,并根据本市公布的认定标准作出审批决定。

第十五条(先行救助)

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对因核对机构延期核对后仍然无法出具核对报告的,可以在审批期限届满前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申请家庭先行给予临时性救助。

经核对机构出具核对报告后,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先行给予临时性救助的申请家庭作出审批决定。

第十六条(委托复核)

申请家庭对审批决定提出异议时,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复核其经济状况的,可以要求核对机构进行复核。

核对机构应当自收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发出的复核委托书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并书面告知复核结果。

第十七条(对核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规定)

核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核对工作规范,并对在核对过程中获得的涉及申请家庭的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向与核对工作无关的组织或者个人泄露。

第十八条(施行期限)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4年3月31日。

—7—

下载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