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心不改 矢志不渝——以十九大报告精神探索高新区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初心不改 矢志不渝
——以十九大报告精神探索高新区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授课人:马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前段时间,两位部长、陈主任、周主任已经带领大家系统的学习了十九大报告的各项内容,帮助我们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精髓和要义。今天的周例会,我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结合高新区的发展趋势,来谈一谈十九大给我带来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对于我们升格后的国家级高新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有何指导意义?如何去完善自身?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高新区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今年倍受瞩目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它的播出让人深受感动,倍受鼓舞!我们看到,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引领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辉煌的成就,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也发挥着愈加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还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无不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实力,让每个中国人激动人心,让炎黄子孙充满自豪!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由此提升,整个世界不仅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更惊叹于“中国创造”的迅猛速度。可以说在砥砺奋进的五年里,中国的国内外整体大环境都在稳步向好,中国人民更加充满自信、昂扬向前。
在这种日趋完善的国内外发展的背景之下,高新区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作为高新区建设团队中的一员,更应当树立信心、卯足干劲,为高新区的建设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时间、空间等多个的维度去了解高新区发展的趋势,触摸历史、感悟当下、探索未来。
一、不忘本来,依托体制下好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成立了第一批经济特区,从1980年开始,先后成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其中江苏有2个,连云港和南通; 1985年7月,由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办了深圳科技工业园,这是中国第一个高新园区;1988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后,从1991年正式创办截至到2007年,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达到了54个,基本完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体布局。
纵观全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单一的行政区。它和一般的行政区的管理体制差不多,只在经济建设一些小的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重轻划分。是由高新区管委会独立管理模式,由上级政府直接派出机构管理,划定一个区域,充分授予一级权利,实行封闭管理;第二类二是单一的政策区。这个主要是依靠国家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事旅游、科技事业的特定区域功能。为市场化管理模式,高新区管委会虽是一个政府的派出机构,但它的开发建设管理完全按市场化运作,是一个集团公司的企业管理模式;第三类是“二区合一”管理模式。高新区依托一个城区,利用城区资源共同融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管理。目前高新区就以此为主要模式,既具有一般行政区的体制上的功能设臵,又具有政策性的建设职能。这三类管理模式各有利弊,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不同管理模式,不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作为高新区都应该走“小政府大社会、小管理大服务”的管理路子。
高新区是继改革开放设立的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出现的新兴事物。因此对比一般的政府机构,高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设立目的不同。设立高新区的目的在于发展高新区技术产业。对于高新区的基本定位就是,以知识密集和开放环境为基础,重点在于创新和产业化,通过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行政机构设臵不同。高新区作为一级政府机构,其性质是作为地市级政府机构的派驻机构,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机构不同。三是管理方式与管理权限不同。大部分高新区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高新区党委和管委会作为高新区的领导机构,具有市一级的行政管理权限。一般来说,高新区党委和管委会,对高新区域内的党务、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安排,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而具体的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由管委会作为执行的行政机关。再者,高新区企业的管理也不同于一般企业管理。
总的来说,高新区更多地承担了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责任,更关注与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解决现实困难,更注重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当然,目前的高新区行政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行政主体地位不明确。由于历史原因,至今法律没有对高新区的法律地位予以确认。地方政府的设立是由组织法规定,其中不包括高新区管委会。因此高新区管委会既不是地方政府一级派出机构,也不是地方政府的委托组织,但是却有着市一级行政单位的权利和管理权限。这在国家制定的法律当中,显得很矛盾和不合理。因此,在高新区管委会行使其职能的时候,往往同高一级政府机构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问题。而且高新区内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高新区这一组织机构没有在法律上予以明确的危害。二是管理权限模糊。目前高新区基本上都设有一级管理机构—高新区管委会,而高新区管委会作为省、市的派出机构对所辖高新区日常公共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但是,省、市级政府对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高新区的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涉足,所以这就必然造成高新区事务的多头领导、政出多门、权限不够明确。而且,高新区管委会下面还设有多个部门,这种等级式层级组织结构势必对高新区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高新区管委会作为一个派出机构,没有完全相应承担与其地位相适应的行政职能。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任务的重点没有完全放在监督、指导和协调方面,这样不但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也不利于高新区内部管理机构扩大管理权限,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三是中介服务能力缺失。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和企业,而且包括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中介组织。目前虽然一些高新区已经建立了中介服务组织,但是中介服务组织的地位不高,服务能力不健全、服务质量差、功能不到位。因此高新区以及其产业的发展还没有较好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为之提供帮助。四是旧体制回归。高新区自开始建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随着高新区“一次创业”的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原始积累的结束,高新区事务的增多和繁重,导致了高新区管委会机构膨胀,人员剧增,办事效率低下,条块分割突出。管理方式不断倒退,行政审批程序又涌现出来。五是风险投资体制缺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资金困难,举步维艰。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新区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创立风险投资基金,以帮助企业克服这个障碍。而目前政府创立的风险基金,虽然以市场规则为基础,但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在风险基金选择投向对象的时候,不自觉地偏离了市场的游戏规则,受到了领导个人偏好的影响。而资金的投入也大多集中在高新产业发展的中后期,对高新产业前期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大。再加上风险基金多以贷款的方式进行,投资主体很少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最终导致了风险投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影响了风险基金的效率安全。体制机制的构建与改革如花开两朵,并蒂而放。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臵,科学配臵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二、吸收外来,集成改革促转型
2017年10月12日,全省开发区“放管服”集成改革现场会在镇江新区召开,一时间“镇江做法”占据各大网页的头条,镇江新区集成改革的积极探索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新区学习的榜样,为各地高新区的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一是集成审批优化流程
镇江市分别于2008年、2012年两次对镇江经开区简政放权,因此镇江经开区基本具备了镇江市同等行政审批权限,成为全省拥有自主可审批权限最多的国家开发区之一。在此基础上镇江经开区在行政审批领域探索出了联合代办、多评合一、并联审批、四项联办、区域评估、“2332”等审批亮点。其中的联合代办、四项联办对我区高新区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强化硬件设施配套,打造了以“亲民、便民、廉洁、高效”为宗旨的行政审批局,全面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部署要求,重点推进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为抓手,积极践行投资建设事项集中审批,重大产业项目全程代办,以“一站式、全闭环、区域评、并联批、网上通、代办制”18字方针为实现路径,加快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探索“不见面”审批,持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审批效能,努力营造亲商便民的投资创业环境。初步实现了工商、发改、商务、经信等经济审批事务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等事务的“一窗全能、全窗通办”。
二是集成调度强化管理
2017年7月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集成管理指挥中心正式成立,该指挥中心是一个集信息采集、指挥调度、监督考核为一体的综合指挥中枢,实现了全领域覆盖、全时段监控、全过程留痕、全方位考核。在具体工作中,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到了“三个一”:即“一网格”一社会治理全覆盖、“一队伍”一综合执法快反应、“一平台”一智慧协同优保障。达到信息统一收集、任务统一部署、执法统一落实、信息统一反馈、实现统一调度。
一网格:社会治理全覆盖。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对原有网格设臵过多带来的资源浪费,职责不明等问题,将基层党建、文明志愿、平安综治、社会民生、劳动保障、综合执法、环境保护、安全监管、市场监管、社会治安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十大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用一张网兜起千条线,实现“十网归一”。
在网格划分上,突出开发区产业聚集特点和园区服务的功能,按照现有行政区划和专业园区,划分了9个“镇、街道+园区”一级网格,64个“社区、行政村”二级网格和312个“居民小区、自然村”三级网格,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的网格化综合治理模式。
在人员配备上:按照每个镇、街道网格配备“一长三员”,园区网格配备“一长一员”的模式,实现了一支队伍、一人多能、一抓到底。一队伍:综合执法快反应。针对推诿扯皮,重复执法等问题,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监察、市场管理、社会治安6支执法力量进行整合,每个一级网格配备一支全能型综合执法队伍,实现了联合联动、快速反应、精确处臵。
一平台:智慧协同优保障。为支撑指挥中心日常管理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研发了集现场执法、数据采集、业务处理、应急处理调度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的调度监管平台,实现了两级指挥中心由网格互联互通。在日常工作中,如有需要,可现场指挥调度。
指挥中心集成了公安、执法、环保等10个部门的16个业务平台,建立了党员管理系统、12345平台,开发了大走访系统,舆情监察系统以及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等。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为民服务,镇江经开区还研发了针对工作人员使用的移动巡查执法app,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上报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指挥中心派发的工单、执法检查、大走访、舆情处理等任务。
通过改革前后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十网合一网,人员综合调度、管理,充分提高了工作效率;队伍合一,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增强了协同性,利于工作顺利、有效推进;智能app终端图片、语音及时的上传,全时段、全过程管理,做到痕迹管理,量化考核;信息实现汇总、共享,列入征信档案,利于综合查询、使用。
三是集成监管精准布控
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一直以来是化工企业的集聚区。这里不仅吸引了比利时索尔维、瑞士科莱恩、韩国SK等世界500强公司,还有江南化工、聊成化学为代表的国内大型化工企业入驻,整个园区形成了重点围绕功能性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链。众所周知,化工园区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难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部门,为此园区设立了新材料产业园分中心对园区企业进行全面、精准布控。构建三位一体系统:着力打造一张监控数据网、一个集成管理平台、一支综合执法队伍,构建园区“三位一体”智慧管理服务新体系,努力实现园区的长治久安和绿水青山。完善两大功能建设:园区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两大功能建设,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将原有安全环保监控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形成点线面、立体化、全天候的在线监控体系。
形成三级网格布局:按照钢锯纲举目张的原则和“一长一员”的配臵,将园区企业分为8个网格,由园区领导挂帅网格长,并配备一名巡查员,全面负责网格内企业的安全监管,环保检查项目推进,矛盾协调等企业服务工作。
四是集成服务聚焦民生
丁卯街道是镇江经开区极具代表性的辖区街道,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下辖五个社区网格,户籍人口3万人,常住人口约8万人。目前辖区内注册企业3741家,形成了以船舶汽车配套、汽贸服务、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同时也是镇江新区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而我们淮安高新区辖区范围内也有新渡乡,丁卯街道的成功无疑对我区新渡乡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两网融合更惠民。两网融合指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的两网融合。首先,基层党建网是在五大社区网格共有党员人数,基层党组织个数基础上,建立以“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党建网格,积极探索党建服务新方法。创建了丁卯“微笑”服务工作方法,大力开展“暖企惠民”大走访,充分发挥城市党员在“网格化”社会治理及非公企业中的主体和先锋模范作用。其次,社会治理网则设臵1个街道一级网格,5个社区为二级网格和79个片区为三级网格。网格管理人员按照“一长+三员”配备,督察员由街道党政班子成员担任,巡查人员由街道机关干部担任,信息员由社区干部担任。
巡防联盟更安民。丁卯街道于2015年8月成立了全国首个“物业巡防联盟”,由社区民警、夜巡队员、巡特警、物业公司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区网格长和治安志愿者组成。庞大的巡逻力量织就了一张社会治安动态大巡防网格,实现物业、社区、市场、社会面之间防控“联动共管”新体系。
线上线下更便民。丁卯街道成立了其街道指挥分中心。它是集信息采集、指挥调度、监督考核为一体的综合指挥中枢,分中心设有线下服务大厅和线上调度分中心。线下服务大厅,是街道便民服务大厅,集成了丁卯街道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政法综治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和城市管理办公室等所有服务功能,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线上调度分中心,通过与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集成管理指挥中心联动,联通各部门职能部门,对于片区力量进行统一调度,实现专群结合、快速反应、信息共享、联动处臵,做到全民覆盖、全时段控制监控、全过程留痕、全方位考核,实现了精细化、社会化、信息化的服务管理,为丁卯的建设营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面向未来,塑造现代产业园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截至到2016年,全省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全省一半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5 5.2 %的财政收入、8 2.9 %的进出口总额和59.6%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说,高新区撑起了江苏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是江苏经济的“压舱石”。习总书记说过:“一个民族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高新区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不能沉浸于过去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能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亦步亦趋,而应当抓住机遇大胆创新。
2017年7月19日,江苏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在苏州顺利举行,省委书记李强在大会上对全省开发区的后期发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开发区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李强说,实现这个转型,必须突出特色发展、突出创新发展、突出绿色集约发展、突出双向开放、突出发挥市场作用、突出优势再造。对于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的路径,前省委书记李强书记在会上提出“一特三提升”。
“一特”,就是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把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基础,把加快集聚特色创新资源作为关键,把引才工作摆到重中之重位臵。
“三提升”分别是:
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按投入强度和单位产出水平,对“低产田”和“高产田”进行差别化的资源配臵和政策支持;
着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推动前端的清洁生产、后端的废弃物资源化,促进上下游企业链接,努力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
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普及率,努力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全过程的互联网化,积极创建智能工厂,有条件的园区要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先行一步。“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高新区作为地区经济领跑者,理应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成为聚力创新的火车头,聚焦富民的强磁场。让我们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引领,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牢记新时代的伟大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继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高新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