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医院生存发展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的需要。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涉及多学科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郭屯镇中心卫生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及山东省新出台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修订完善本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实施方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对修订的方案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点仍以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获取真实的医院基础感染率);重点科室、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法定传染病的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管理,以及口腔科、手术室、产房等重点部门及高危科室的管理,协助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医院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
果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院感基础发病率调查,为目标性监测做准备。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细菌室负有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病原体分离和耐药情况的责任,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1)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并做好记录。(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是压力灭菌器的监测,每周由供应室进行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三、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1.消毒产品的管理: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消毒产品的购入、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具体包括产品购入的质量控制,使用中的监测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协助药剂科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进行督导,定期检查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反馈检查结果,并根据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规划全院抗菌药物应用,制
定限用和轮换制度;临床科室应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和规范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细则,接受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制定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规定,临床医技科室应遵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在垃圾产生的开始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和监督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情况。
4.重点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根据《医疗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四.消毒、灭菌与隔离的原则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功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内窥镜选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可选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和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更换用水,每周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灭菌水。呼吸机管道应遵照国家或国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指南”定期更换、消毒。
6、地面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刻以含氯消毒剂擦洗。
(2)清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凉干。(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8、医院应该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的传播途径,对感染性疾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五、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和依从性: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手卫生指南》,制作各类宣传图片,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宣传、教育。努力促进手卫生设施的逐步改善,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与依从性,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重点科室应安装干手设施和非手触式水龙头设施,购入一些手消毒剂,解决医护人员在进行连续性诊疗的间隙手卫生工作欠缺的问题,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连续诊疗时使用。
1、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液和侵入性诊疗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4)脱手套后。
2、手消毒指征:(1)穿脱隔离衣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4)脱手套后。
六、职业暴露的预防
根据国家有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规定如《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要求,重新或调整“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制定相应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按照“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或体液暴露处理流程表”进行暴露处处理、报登记,接受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的咨询指导。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健康安全。
七、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
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根据专业、职业特点决定,主要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等知识。
2.培训的安排:新上岗人员、实习生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
八、各科室应根据本方案制定本科室相关制度,并认真填写“手卫生质量管理记录本”。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控 制 实 施 方 案
郭屯镇中心卫生院医护质量管理办公室
第二篇: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医院生存发展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的需要。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涉及多学科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悦乐镇卫生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修订完善本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实施方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对修订的方案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重点科室、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法定传染病的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管理,以及感染科、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及高危科室的管理,协助质控、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二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院感基础发病率调查,为目标性监测做准备。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检验室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在两个小时以内向医院感染委员会报告并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检验科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感染科送出检测,一般3到6月监测一次,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3. 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1)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并做好记录。(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是高压锅、戊二醛的监测,每年由供应室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三、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1.消毒产品的管理: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消毒产品的购入、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具体包括产品购入的质量控制,使用中的监测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的检查、监督和指导。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质控科的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进行督导,定期检查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反馈检查结果,并根据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规划全院抗菌药物应用,制定限用和轮换制度;临床科室应根据国家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和规范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细则,接受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制定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规定
临床医技科室应遵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在垃圾产生的开始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和监督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情况。
4.污水的处理:污水的消毒、净化工作由污水站具体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其工作记录、排放水的抽检结果。5.重点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根据《医疗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四.消毒、灭菌与隔离的原则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功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可选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和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更换用水,每周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灭菌水。
5、内镜的清洗消毒应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
6、地面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刻以含氯消毒剂擦洗。(2)清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凉干。
8、医院应该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的传播途径,对感染性疾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五、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和依从性: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手卫生指南》,制作各类宣传图片,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宣传、教育。努力促进手卫生设施的逐步改善,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与依从性,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1、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液和侵入性诊疗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4)脱手套后。
2、手消毒指征:
(1)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2)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3)脱手套后。
六、职业暴露的预防
根据国家有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规定如《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要求,重新或调整“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制定相应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按照“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或体液暴露处理流程表”进行暴露处处理、报登记,接受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的咨询指导。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健康安全。
七、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根据专业、职业特点决定,主要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等知识。
2.培训的安排:新上岗人员、前必须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
八、各科室应该根据本方案制定本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
第三篇:医院感染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医院感染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发病率≤10%。2.医院感染漏报率≤l0%。
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1.5%,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97%。4.消毒灭菌合格率l00%。5.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l00%。
6.使用中皮肤消毒剂,细菌数≤l0cfu/ml,其他的消毒剂细菌数≤l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每季度生物监测一次。7.使用中灭菌剂:每季度监测一次,无菌生长。戊二醛化学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8.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应≥70 UW/cm2。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应不低于1000h。9.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1 0.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必须无菌。
11.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菌。
12.各种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无菌。13.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每批进行热源监测。
14.血液净化系统: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15.医院感染暴发定义:短时期内出现3例以上(含3例)相同部位或不同部位医院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随后补报医院感染报告卡。医院发生5例的医院感染,因感染导致死亡,因感染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医院应当在12小时内报告卫生局与疾病控制中心。医院发生10例的医院感染,发生特殊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发生重大公共影响或不良反应的医院感染,医院应当于2小时内报告卫生局与疾病控制中心。
16.建立健全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抗感染药物应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
17.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18.医务人员医院感染专业知识培训每年每人不少于6学时;专职管理人员每年每人不少于15学时;新上岗人员岗前培训每年不少于3学时。
19.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物体表面:Ⅰ-Ⅱ类区域,物表细菌总数≤5CFU/cm2;Ⅲ-Ⅳ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
空气监测: Ⅰ类区域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
Ⅱ类区域(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0cm平皿)。
Ⅲ-Ⅳ类区域(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0cm平皿)。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20.连续使用中的湿化瓶、雾化器管道、早产儿暖箱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每日更换灭菌水。
21.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双交接、双登记、双签名。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1.健全医院感染三级网络体系:三级网络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委员会每季度必须召开会议,遇到重大问题时要立即召开会议,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作用。
2.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的全面教育。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必须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单位进行培训,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岗位培训证书》,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2)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理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抗生素合理使用、消毒、灭菌、隔离、监测、医疗废物管理、锐器伤及其所致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预防。
3.搞好医院感染全面监测。
(1)做好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临床医师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要求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监测表,出现感染病例及时上报,院感科采取目标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在院病人和出院病历进行检查。发现感染病例或有漏报现象,及时反馈回科室,责成主管医师补报,并与科室考评挂钩。
(2)环境卫生学监测:各科室每月对科内无菌物品监测,每季度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物品进行监测。高危重点科室增加对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进行全面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抽查。针对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现象进行重点、目标性的微生物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使医院感染管理更具有科学性。(3)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4.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加强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去督查采购部门登记账册,每季度督查消毒药械有效证件。
5.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应用的毒副反应及耐药细菌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定期通报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标本送检率,力争使抗生素使用率<50%。
6.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及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分层次进行人员培训,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确保医疗废物的管理达到安全、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监督保障部门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主要职责。
(1)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与反馈,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
(4)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操作技术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5)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6)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7)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8)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9)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10)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11)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科学研究。(12)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2.医务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
(1)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评分分值不低于医疗质量控制总分的10%。
(2)督促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
(3)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4)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监督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职业防护
(6)负责牵头多部门对耐药菌进行监测和抗菌药物耐药性预警(7)负责联合多部门对消毒药械管理监督检查
(8)协助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调查、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组织对患者的治疗及善后处理。
3.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
(1)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考核评分分值不低于护理质量控制总分的20%。
(2)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
(3)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4)检查、落实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监督检查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职业防护
(6)检查、落实重点部门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7)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和使用后安全处置管理。(8)正确处置医疗废物及职业卫生防护工作。4.后勤保障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1)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共同审评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建筑设计方案。
(2)负责组织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临时贮存、转运、交接、资料保存工作。
(3)负责组织污水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4)加强营养室卫生管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求。
(5)负责医院灭蚊、蝇、鼠、蚤、蟑螂管理工作。5.药剂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1)监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2)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3)通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开展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培训。(5)提供合理用药信息。
(6)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检查消毒剂证件有效性,规范消毒药剂采购、验收与贮存。
(7)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消毒剂使用知识。6.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1)开展医院感染微生物常规监测工作。(2)定期汇总、分析、公布细菌走势及耐药情况。(3)按时完成全省细菌耐药监测中心布置的监测任务。(4)正确、安全处置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医疗废物。
(5)承担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的相关检测工作。
(6)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工作。7.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应履行的职责。
(1)实施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与暴发流行监测。
(2)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与暴发病例,及时送细菌学检查。
(3)合理使用抗生素,按分线分级规定使用抗生素。(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方法。(5)按规定开展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6)监测多重耐药菌,执行接触隔离预防措施。
(7)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医院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8)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和使用后安全处置管理。(9)正确执行病区环境清洁、消毒方法。
8.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1)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本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做到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认真贯彻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和诊断标准,对住院病人实施住院期间全程监控,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和送病原学检查,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4)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流行病学调查,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上报,做好相关消毒隔离工作。
(5)认真遵循手卫生管理,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防止锐器刺伤。
(6)正确执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和管理工作。
(7)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6学时。
(8)配合科主任和护士做好病人、陪客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工作。
第四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目标与实施方案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并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针对医疗工作中的隐患、质控工作的重点,在全院范围内构建一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保证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我院医院感染管理不断发展,特制订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及计划。
一、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在此基础上逐一开展目标性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等进行监测,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严防医院感染流行和爆发的发生。医院感染控制指标监测内容
二、卫生学监测标准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标准 环境范围标准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类别
322(cfu/m)(cfu/cm)(cfu/cm)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10 ≤5 ≤5 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 普通手术室、普 通保护性隔离 室、供应室无菌≤200 ≤5 ≤5 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1
Ⅲ类 儿科病房、妇产
科检查室、注射 室、换药室、治≤500 ≤10 ≤10 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抢救室、化验室、各普通病房 Ⅳ类 传染科及病- ≤15 ≤15 房 监测时间:根据不同的特殊重点部门,至少每个月监测一次。当发生医院感染流 行,高度怀疑或确定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有关时,可随时进行监测。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①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②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2③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 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次。②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三、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2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270uw/cm,照射强度监测院感科每半年抽查一次,科室要求每季度监测一次。2参考值:使用中的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新购进的灯2管不低于90μW/cm。2
四、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
1、二级医院感染现患率≤8%。
2、二级医院感染漏报率≤20%。
3、二级医院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4、二级医院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0%。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住院病人抗菌素使用率≤60%。
7、门诊病人抗菌素使用率≤20%。
五、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日常应每周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六、培训 针对以上医院感染控制指标将在每年的培训内容里涵盖,要求各科及门诊监控小组组织本科室人员学习、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知识。
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 针对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责、规范、控制指标及各科考核细则的制定并落实情况,院感科、护理部、医务科每月或每季度对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考核,将考核后结果反馈科室督促整改、同时通报全院并与科室及个人绩效挂钩。二0一七年一月五日 3
第五篇: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DOC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医院生存发展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的需要。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而是涉及多学科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明华生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及广西新出台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修订完善本院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实施方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对修订的方案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点仍以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获取真实的医院基础感染率);重点科室、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法定传染病的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职业暴露处理管理,以及感染科、口腔科、手术室、产房、新生儿抢救室、内镜室、血透室等重点部门及高危科室的管理,协助质控、药剂科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管理。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医院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
卡片进行统计分析。计划用2年时间完成院感基础发病率调查,为目标性监测做准备。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细菌室负有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病原体分离和耐药情况的责任,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完成采样工作,一般一季度监测一次,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3. 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1)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并做好记录。(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是压力灭菌器的监测,每周由供应室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三、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1.消毒产品的管理: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消毒产品的购入、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具体包括产品购入的质量控制,使用中的监测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协助药剂科、质控科的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进行督导,定期检查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反馈检查结果,并根据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规划全院抗菌药物应用,制定限用和轮换制度;临床科室应根据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和规范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细则,接受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制定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规定,临床医技科室
应遵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在垃圾产生的开始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和监督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情况。
4.重点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根据《医疗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四.消毒、灭菌与隔离的原则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功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内窥镜选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可选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和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更换用水,每周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灭菌水。呼吸机管道应遵照国家或国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指南”定期更换、消毒。
5、内镜的清洗消毒应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
6、地面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刻以含氯消毒剂擦洗。
(2)清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凉干。(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8、医院应该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的传播途径,对
感染性疾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五、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和依从性: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手卫生指南》,制作各类宣传图片,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宣传、教育。努力促进手卫生设施的逐步改善,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与依从性,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重点科室应安装干手设施和非手触式水龙头设施,购入一些手消毒剂,解决医护人员在进行连续性诊疗的间隙手卫生工作欠缺的问题,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连续诊疗时使用。
1、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液和侵入性诊疗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隔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血透室、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4)脱手套后。
2、手消毒指征: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4)脱手套后。
六、职业暴露的预防
根据国家有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规定如《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要求,重新或调整“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制定相应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按照“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或体液暴露处理流程表”进行暴露处处理、报登记,接受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的咨询指导。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健康安全。
七、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根据专业、职业特点决定,主要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等知识。
2.培训的安排: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
八、各科室应该根据本方案制定本科室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一、压力蒸汽灭菌监控
1、工艺监控(程序监控)
2、化学指示剂监测
使用卫生部许可的3M公司指示胶带、卡带,贴在每一件物品上监测。大手术包、敷料包中心置指示卡进行监测。
3、生物指示剂监测
每月监测。在炉内3个弱点位置轮流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片进行监控。即上层中、中层前、排气口3个点。如生物指示剂呈阳性情况,则寻找原因,并停发物品及重新灭菌。二、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的监测
每批从库房领入的输液器注射器,用于注入血管的器具,每一个批号抽取三件进行热源监测(内毒素)试验、细菌培养及微粒监测。
三、无菌物品监控
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常用无菌敷料罐每天更换并灭菌;提倡使用小包装。高压消毒无菌物品七天过期;手术室无菌持物钳(干钳)及器皿一手术一更换。每月手术室、供应室自行对各类无菌物品抽样进行细菌培养。
四、抽真空试验(BD)
每天用BD试验包置于灭菌器下层、中间进行常规灭菌,检验灭菌器的抽真空效果及灭菌器的密封程度。
五、紫外线灯的监控
1、日常监测:保持紫外线灯管的清洁,每一周及作空气消毒前用75%乙醇棉球擦拭。紫外线灯安装高度应距地面1.5~2米。照射时间30~60分钟,使用后记
录照射时间及签全名,累计照射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
2、物理监测:照射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使用中灯管不低于70uw/cm2,新安装的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不低于90uw/cm2。
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生物监测:①各种使用中的消毒剂及消毒后的内窥镜及其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各种使用中的灭菌剂及灭菌后的内窥镜、活检钳和灭菌物品每月监测。②手术室每月对常规器械、术野皮肤、消毒后物品等抽查取样监测。
2、化学监测:每日用XC型消毒浓度测试纸对各类物品初步消毒浸泡液(含氯消毒剂)进行监测。
七、环境卫生学(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手)监测
手术室、ICU室、各病区治疗室、注射室、移植病房、血库、复苏室、中心配药室、内镜室、口腔室、血液病区、门诊手术室、供应室无菌区等重点部门每月做环境卫生学监测。
八、常用器械、物品消毒使用标准。
1、氧气湿化瓶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湿化瓶用含氯消毒消毒液浸泡或环氧乙烷消毒。
2、雾化器、罐、口含嘴(面罩)螺旋管、舌钳、开口器、一人一用一消毒。
3、人工呼吸机:一人一用一消毒,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4、灌肠筒、肛管、鼻咽冲洗器、妇科冲洗器采用一次性。
5、引流瓶、橡胶引流管:每日更换(一次引流袋每周更换一~二次)。
九、医院监控措施
1、各科室自查。根据不同的重点部门每1~3月对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 测。
2、每月院控感小组检查各科控感工作执行及完成情况,与每季度医疗质量交叉 检查分值挂勾。
3、控感与职工保健科、护理部不定期抽查。
4、市疾病控制中心每年抽样监测2次。
十、医院感染资料监控
按卫生部编写医院内感染部位的诊断标准,对>10%出院病人病历进行审核、汇总,统计。对全院院内感染发病率、各科室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发病率、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院内感染漏报率进行监测。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控 制 实 施 方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