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回应社会关切 深化供给侧改革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
回应社会关切 深化供给侧改革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岂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和举措,对进一步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根据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强化以生为本、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对社会来说是稳定器,对高校而言是试金石,对学生来讲是命根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从我国整体就业形势来看,2015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71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指标,成绩来之不易。与此同时,我国就业面临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一方面总量压力大。虽然这些年我国劳动人口总量在减少,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量并没有减少,总量压力仍然比较大。特别是近两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超过了70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另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之下,在化解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时,企业提质增效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对高校毕业生等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强烈。
因此,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和举措,对进一步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根据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模式、强化以生为本、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推动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制度。201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强调“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完善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2013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按照要求,从2014年起,高校要编制和发布本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2014年7月,教育部学生司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29号),要求各省加强对高校编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也要面向社会发布当年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年10月,教育部学生司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44号),对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按照教育部整体安排,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主体内容应充分、客观反映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主要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应包含分院系、分专业的就业状况,有就业意愿未就业毕业生、升学、暂不就业等情况。要结合实际,突出本校在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反馈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各高校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做成学校的特色品牌。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相关信息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健全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使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不断加大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2014年3月,教育部直属高校率先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其他部门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本科高校应在2014年年底前、高职院校应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在年底前面向社会发布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要加强对本省(区、市)分校、分专业的就业状况统计、分析,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切实推动建立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
从各高校发布的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年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等。部分高校还结合实际和学校特色发布了分层次、分学科、分院系、分专业、分地域的就业状况,以及就业状况对学校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影响评价,并从就业状况、劳动报酬、就业满意度等构建了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总体看,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客观反映了各校就业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和工作成效。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也是毕业生人数大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均超过79%,近年一直保持在80%以上,连续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实现了自教育部2003年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连续12年“双高”的目标,先后10余次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14所高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总数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列。
我省一直把探索完善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机制,作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从2003年毕业生面向市场自主就业以来,在全国较早开展了就业状况调查反馈工作,每年都组织撰写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特别是近年,就业中心委托麦可思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开展毕业半年后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跟踪调查,并形成《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年度报告》等专题报告,面向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免费发放,为高校招生、专业设置调整、教育教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在全省开展就业质量报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我省要求全部本专科高校,要于2014年年底之前编制并发布本校就业质量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积极贯彻“管、办、评分离”的教育发展新要求,2014年起连续两年委托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成立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研究课题组,专题开展此项工作。课题组成员主要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内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实务经验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精湛的高校专家、学者以及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线的人员组成。为保证就业年报的科学性、客观性、时效性和高质量,课题组先后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对报告进行专题研讨,多次面向部分高校征求意见,最后就框架、内容、风格等达成共识。报告形成初稿后广泛征求厅机关办公室、政法处、发规处、高教处、研究生处等有关处室以及省内本专科高校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编写了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性。报告的全部数据来自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省级就业数据平台、各高校上报的相关数据及河南省大中专生就业分析云平台调查数据,对全省年度高校毕业生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汇总,体现了省级报告统计数据的全面性。
2.准确性。我们前期委托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队,对各高校上报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了抽样核查;河南省大中专生就业分析云平台调查数据,源自40万份问卷,样本结构与总体实际结构一致性较好,确保了数据平台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为报告的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3.客观性。考虑到要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报告在全省应届毕业生全部样本的基础上,既有统计,又有第三方调查,二者相互印证,以数据统计和客观描述为主要依据,力图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有关就业状况,避免出现争议。
4.阶段性。由于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呈现动态性特征,数据在适时更新,不同的节点有不同的结果。报告关于毕业生的相关数据,只是在这一时间节点内对全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真实描述。
(作者单位: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责编:赵东
第二篇: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
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
【摘要】: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阐述就业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协助、学生自觉登记、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机制的概念,以期对目前高校毕 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有所改观。【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信息统计反馈机制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1999年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就逐年加大,同时由于国企改制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下岗人群,再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难。2008 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纷纷减产或关闭,一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2009 年政府为刺激就业,想了很多办法,如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工作;在大学毕业生中征兵;硕士研究生扩招;鼓励有科研课题的教授招收毕业生参加科研实验等;但是,就业难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变。今年,经济有复苏的迹象,就业难还将持续。在就业率逐层下达任务的情况下,学校想了许多办法,组织各种招聘会,给考研学生提供必要条件,组织学生考公务员,征兵工作下达指标等等,许多高校层层定就业率指标,完不成,有惩处。同时在一些学校出现了就业率作假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统计机制,是解决高校就业率失真的根本。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其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一个时期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一是就业总量压力大。参考各种统计数据,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611 万人,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约六百三十万人,加上 2009 届三百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 2010 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滞后。近十年来的扩招,造成高校硬件规模急剧膨胀,而相对应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等软件建设严重滞后,有的专业和市场需要衔接不好,专业和课程建设缺乏前瞻 性,学生学非所用,市场不予认可;学历层次与社会需求也不对称,市场需要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缺口大,供给少;另外,扩招以后各个层次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下降,浮躁、不踏实是通病,个人定位不准、职业生涯目标模糊;三是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陷入困境,企业需求量大减。2008 年的世界性金融风暴,不仅结束了中国股市的神话,同时使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受到冲击,企业订单大量减少,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也接包困难,裁员不断,甚至企业关门,对外加工型企业尤为突出。据某招聘网站的数据表明,今年外企招聘企业减少了 10% ~ 15%。全社会就业岗位总体紧缩,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学生有业不就,观望等待思想严重,就业心态“高居不下”,这个看不上,那个不想去,眼高手低,“精英意识”根深蒂固,就业心理预期与社会需求形成一定反差。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人们长期形成对就业的偏执理解也是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在许多国人眼里,公务员、事业单位或教师、研究所或大企业的工作叫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不叫就业,对小企业以及基层单位工作看不上眼。造成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甚至热到 2011 年国家能源局招 1名报考 1054 人,是最热的部门,除了六个不够招录比例的部门外,大多数都竞争激烈。
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先后采取 15 项鼓励政策,如:
1、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从 2009 年 的 10万增加到 2010 年的 20 万;
2、大学生到基层从医从教从事农技工作;
3、省、市事业单位分别招聘;
4、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 职;
5、省、市 农 村 基 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公开招聘;
6、研究生扩招;
7、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省、市分别招考公务员;
8、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
9、选调生项目计划;
10、“三支一扶”计划;
11、国家五部委鼓励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
12、教育部等四部委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13、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14、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
15、“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一系列政策,对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项目学生认可度不高,学校广泛宣传,学生积极性不很高,就拿征兵来说,报名人数远远低于征兵指标。有的是学生自己理解偏差,不去报名,有的是家长做主不让学生放弃难以实现的理想工作,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宁愿孩子啃老不工作等等。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统价值观的问题;有政府宏观调控的问题,高校升格,学生扩招,教育投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也有学校教育从小到大重视知识学习,重视升学,轻视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问题,也有教育内容与市场联系不密切问题;更有独生子女从小娇惯,社会适应性差问题。另外,社会风气不正和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在逐年累积后问题日渐凸显。社会风气差,用人机制不够健全,走后门,认熟人,内部照顾风气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危害,也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学生成才、成长、就业。在学校学习不好,表现不好,却早签到理想单位,给其他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有业不就,不理想岗位不去,这也造成了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学生选不到就业单位。而这一现状一时难于解决。
与此同时,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评估以及大学招生指标中,把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评估的指标,还逐步加大权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要进一步把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中,要进一步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各专业当年就业不到 30%,将限制招生;就业达不到一定百分比,评估难过关。各校都重视毕业生就业,还层层下达任务,与部门年终考核、奖金分配等挂钩,与学校未来发展联系,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准的客观环境。另外,毕业生不协助学院统计就业率,没有任何制约作用,社会又没有准确信息可以参考,这样只有学校统计就业率,工作偏差是在所难免的。如何使就业率统计工作客观、准确、有效,让公众信服,让人民满意,让管理机构有真实参考数据做决策,是目前我们必须研究的的问题,这项工作也是地方性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一项大事。
二、大学生就业信息统计机制研究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是,各高校自己统计,报省教育厅,由省厅确认后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来源于信息统计,目前高校就业信息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已经凸显,仅仅靠学校统计学生当年就业率,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学校 统计就业率难于统计已经有工作、单位不给学生签协议的学生,也难于统计不配合学校工作、就业后不提供信息的学生,更难统计依靠家庭找工作、拿了毕业证就去工作的学生。第二,学校单方统计,可信度有多大现在已经引起社会的质疑,尤其是学生有“被就业”问题出现后,学校被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一个教书育人,一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地方,一个为国家培育栋梁和建设大军的场所,有作假行为,在祖国大地还有哪儿是净土? 人们不得不质疑。第三,每年 11 月份,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组织招聘会,有本校组织的,有外校组织的,于是乎大量毕业生请假,参加招聘会,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就难以维持,教学质量就难于保证,四年学习,变成了三年两个月,第二学期的毕业设计,学生也是坐不住,东拼西凑,指导教师到处找学生,不是学生主动找老师,有相当的学生时间难于保证。第四,六月底一次性就业率统计,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12月底的统计又不能落到实处。尽快建立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机制,是我们当前研究的问题。
就业形势的好转依赖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多方组织就业招聘,动员亲朋好友帮助学生联系单位,指导学生面试技巧,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同时又从一个循循善诱的教育者,变成了给学生讨要学费、讨要就业协议、证明的“黄世仁”。这样,就使其教育功效大打折扣。就业与否,学生就业后开不开证明,对学生没有太大影响,学生就不主动,管理者催缴就业协议、证明就有一定困难。有的学生认为我工作单位没有定下来,过一段也许就辞掉了,不干了,为什么要开就业证明? 有的学生说我只要拿到毕业证,家里人给联系好单位,就可以上班,离校前不找工作,就业证明、协议自然就没有,可是,学生毕业后就难于给学校提供就业材料,还有学生换了电话号码,你找不到人,学校统计就业率就很困难。有的学生家里条件好,直接就不找工作。如何实现学生顺利就业,使就业信息统计通畅,我们必须建立新的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协助、学生自觉登记、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机制。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可靠性,解决目前就业率统计工作带来的弊端,建立政府主导、高校协助、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统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1. 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成立专门机构,统计各个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这个机构负责多渠道、多方位、多手段地收集学生就业信息,一方面,来自高校统计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来自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筛选出当年或前一两年使用大学生的情况,形成第一手用人信息,要求用人单位定期上报用人情况,以便掌握动态信息;另外,社会组织,比如协会、政策研究机构等,定期调研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提供参考数据。2. 各高校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情况摸底,并将信息反馈给统计部门,在学生毕业后,积极与统计部门联系,信息互享,准确了解各专业学生就业的质与量,以服务社会。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社会,贴近市场,培养目标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轨,缩短学生试用期。
3. 社会各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本单位用人信息。建立社会整体用人大网络,使统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每一个单位的用人情况,动态地、准确地做出信息统计工作。
4. 大学生自觉上报登记就业情况。把学生参与就业情况统计与个人利益挂钩,与社会福利保险挂钩,使学生在就业后主动进行登记。
政府定期公布掌握大学生就业信息,并形成监督、校队机制,对虚假信息进行过滤,对高校、社会所有用人单位、大学生自己登记的信息建立信息库,供大家分享。可行性论证: 首先,政府,也只有政府有能力,有效协调方方面面工作,保证信息的畅通性,另外,政府为了决策,也必须了解真实的信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其次,对于高校来说,有义务提供学生在校期间被用人单位录取情况,教育学生积极主动提供就业信息,并主动与统计部门联系,及时调整掌握的信息,使自己手上的信息更客观准确。再次,作为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动态用人信息,通过一定的制约作用,规定用人单位的行为,定期在统计系统中输入新的信息。最后,对于毕业生本人,应该把就业信息上报,与本人社会福利紧密结合,用政策形成自愿、自觉上报信息的机制。这一统计是全方位、全社会参与的机制,避免了高校单方面统计的弊端,也解决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同时各用人单位的参与,使一个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
总之,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就业率统计机制,寻找政府、学校、社会都认可的信息源,是我们可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郭国庆在人代会上的提案中建议,教育和人事部
门统筹协调,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体系。他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 一是合理安排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时间。毕业生找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充裕时间来保证。因此一次就业率的统计仅仅可以作为参考,没有必要对外公布,国际上大学生就业率统计一般采用毕业毕业 6 个月后的数据为准,有的还在毕业生毕业一年以后统计,这样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就不会影响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毕业生的学业了。二是建立多层次的统计主体。根据国外相关经验,应形成“政府主导、高校协助、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多层次就业率统计体系。教育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全国的就业率统计工作,各个高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模式,社会组织要有序地参与到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中来。三是细化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指标、多角度统计就业率。国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一般很少进行单纯的就业人数统计,通常与一系列相关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统计评估,如就业途径、就业层次、就业环境、单位性质以及工作薪酬等。把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指标细化,不仅能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人数,更能显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一是要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各类院校都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是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2010年将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启动研究生、本专科生专业目录和专业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也要加大人才类型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三是要大力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建立稳定的、能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前有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四是要进一步把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中,要进一步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他的讲话,给高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定了调,尤其对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新机制创造了条件。尽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机制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问题。【参考文献】
[1]工宏,熊丙奇,田磊.直面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武毅英,杨珍.扩招背景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高校教育管理,2011(6).[3]熊艳,唐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6).[4]肖战峰.河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2).[5]颜水发.新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3).[6]余桔云.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4)[7]张慧萍.大学生就业之我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8]陈啸,邵一江.大学毕业生就业成本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5)[9]张汉志.大学生就业成本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15)[10]陈国治.大学生就业困惑的理性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6(2)[11]李晶.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蒋春堂.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与就业指导[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2)[13]刘晓舒.从毕业生就业能力看高校人才培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9)[14]杨永忠.大学生就业状况折射出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2)
第三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
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
教学厅〔2004〕7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35号)要求,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建立高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现就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通知如下:
一、根据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发展变化,在系统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于2004年6月启用重新修订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办法,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待就业率(见附件一)。经完善、修订后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代码库将于近日下发。
二、将灵活就业纳入毕业生就业统计范畴。以灵活方式就业的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时应填写《普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登记表》(基本信息要求参照附件二),登记表由所在高校备案。
三、对待就业毕业生进行登记和统计。凡在离校时有就业愿望但未就业的毕业生,均应在本校进行待就业登记,填写《普通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登记表》(基本信息要求参照附件三)。高校在内要继续对这部分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短期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四、完善毕业生就业状况定期报告制度。确定每年9月1日、12月30日为毕业生就业率和待就业率定期报告时间;4月1日、7月1日为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告时间。如有特殊需要,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按要求随时上报有关情况和信息。
五、为确保今年就业统计工作平稳、顺利进行,我部将于6月初组织对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教育部直属高校有关人员的培训,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也要尽快组织本地高校就业工作有关人员的专项培训工作,确保这些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每一项工作要求。
六、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时效性强、政策性强,各地各高校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按照统计标准、报表格式、数据库结构,及时准确地报送数据信息。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七、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就业统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对就业统计工作的评估审查和抽样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便于广大毕业生和社会公众对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监督,我部将公布监督电话。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也要设立监督电话并在媒体上公布。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统计方法
一、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定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出具接收函,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
3.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
4.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其中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
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
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5.升学:包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考取第二学士学位(考虑到统计口径的连续性,暂列入就业统计范围)。
6.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工作等。
7.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
二、毕业生待就业
指毕业生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
三、毕业生暂时不就业
包括暂无就业愿望、拟升学、身体健康原因及其他原因暂不就业。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待就业率计算公式:
1.毕业生就业率 =(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2.毕业生待就业率 =(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说明:
毕业生总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暂时不就业毕业生人数(附件略)
第四篇:1、搭建服务平台 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搭建服务平台 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决贯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总体安排部署,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臵,以推动就业见习工作为切入点,以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为手段,以促进其就业为目的,大力发展就业见习基地,千方百计开发见习岗位,取得一定成效。下面汇报三个问题。
一、基本情况
2004年,我市就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首批28家青年就业见习基地,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为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积累了经验,树立了典型。2007年,我局与市财政局、市教委制定了《关于建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劳社局发„2007‟119号),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2009年2月,市政府出台了《天津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见》(津政发„2009‟12号),加大就业见习扶持力度,延长见习期限,提高见习补贴标准。同年4月,我局制定了《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津劳社局发„2009‟67号)等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就业见习政策,强化见习工作管理,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截至目前,我市就业见习基地发展到1600家,累计见习3.8万人,见习就业率达95.6%。
二、主要做法
我市就业见习工作可以用 “搭建两个平台、实施三个前移、建立四个机制”来概括。
(一)搭建“两个平台”,实施无缝链接。
一是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供需信息网络有机对接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我们致力于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形成全市联网。各高校及时将毕业学年在校生求职信息传递给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将辖区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录入就业信息网络,并及时上传;市、区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整合全市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收集整理见习岗位信息,并向全市发布,促进就业见习供需信息有机对接、合理匹配。
二是搭建对接平台。市、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委、高校、见习基地、工青妇和工商联等部门,在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定期举办高校毕业生与就业见习基地对接大会,提供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含量的见习岗位,供高校毕业生选择。今年以来,已举办20场对接大会,提供1.8万余个就业见习岗位,对接成功率60%以上。
(二)实施“三个前移”,拓展服务领域。
一是服务载体前移。市、区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各高校定点建立就业服务工作站,派出专门工作人员,与高校就业服务部门联合办公,开展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共同做好学生就业促进工作。
二是见习岗位前移。积极开展“心系学子情,送岗进校园”活动,根据高校毕业生所在的不同院校和不同专业,组织见习基地走进校门,举办校园招聘会,提供与毕业生相适应的就业见习岗位。
三是扶持政策前移。将就业见习政策由高校毕业生前移至毕业学年的在校生,提前给予政策扶持,对参加见习的在校生和毕业生,给予3—12个月每人每月最低工资60%的见习补贴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贴。
(三)建立“四个机制”,促进齐抓共管。
一是部门联动机制。组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机构,由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教委、高校、见习基地组成。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负责工作的整体推动,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落实政策;教委、高校负责组织在校生参加就业见习;见习基地负责提供见习岗位,具体实施就业见习。
二是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区县、街镇、社区等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街道社区负责区域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摸底,了解需求;区县就业服务机构负责联系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信息;市就业服务机构负责组
织开展就业见习岗位对接活动。
三是留用承诺机制。为保证见习留用人员达到规定标准,提高见习留用率,专门规定,凡申报见习基地的必须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留用见习学员承诺书》,确保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留用率不低于30%。
四是跟踪服务机制。对未被留用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逐人进行跟踪,继续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保证其尽快实现就业。
开展就业见习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增长了工作经验,有效地促进了其尽快就业。但是,从我市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高校毕业生期望值过高,部分见习岗位技术含量偏低,导致参加见习不够踊跃、见习就业率不够理想。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实践证明,政府主导、企业搭台、毕业生唱戏、多方受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措施,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三年三万”的工作目标,按照我市三年见习计划的总体要求,本着为高校毕业生负责,为用人单位服务的原则,逐步探索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之间更快、更好、更全面对接的“三赢”模式,在三者间搭建一个交流、洽谈、实践的平台,提高人才资源配臵的市场化程度,逐步形成人才培养、配臵、就业“三位一体”的全新机制,做到完成见习任务保质保量,落实见习政策不打折扣,确保我市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顺利落实。具体讲就是“做到六个加强,实现六个确保”:
一是加强领导责任,确保任务完成。目前我市已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任务分解后,市人力社保局将跟踪了解有关部门的进展情况。区县这一级是见习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要指导见习基地开展好见习工作。重点是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具体,工作责任要落实到人。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要将高校毕业生见习纳入整体就业工作,市人力社保局将加强对区县人力社保部门的工作指导,并对见习目标任务及相关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考核。
二是加强基础管理,确保见习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部门的积极作用,区县、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要加强对见习工作的日常管理、指导服务与监督检查。全力确保见习基地提供适合见习人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提高见习就业率。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要协助见习基地制定见习工作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章制度,确保见习质量。
三是落实资金管理,确保使用安全。就业见习补贴已明确资金列支渠道。见习基地要及时准确申报见习补贴,各区县人力社保局要做好初审工作,市人力社保部门要明确见习经费的支出标准、范围和拨付程序等,确保见习经费专款专
用,见习经费安全运行。
四是加强职业指导,确保观念转变。加强与教育部门和高校的联合,将职业指导列入毕业学年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聘请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就业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引导高校学生认清市场形势,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同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能力测评,策划职业生涯。
五是加强岗位对接,确保见习规模。畅通信息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方式发布见习公告,公布就业见习单位和就业见习岗位信息。开发整合适合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岗位,促进供需对接。结合天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型产业、节约型产业和低碳产业的要求,积极开发高知识含量、高科技含量、高技能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就业见习岗位,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为经济发展备技能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六是加强舆论宣传,确保深入人心。深入宣传就业见习的目的、意义和政策,让毕业生和见习基地及时了解和参与到见习工作中来。及时宣传见习工作中的各类典型,包括优秀见习人员、工作突出的见习基地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广泛宣传已有的组织实施见习工作的好的经验做法,相互学习借鉴,推动见习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