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时间:2019-05-13 17:1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篇:四川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四川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4-2016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为巩固学前教育第一期成果,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以来,我省学前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新增幼儿园2276所,新增在园幼儿42.8万人,新增教职工4.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62.5%提升到72.5%,“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但与此同时,我省学前教育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普惠性资源仍然不足,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幼儿教师数量短缺,保教质量参差不齐。

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重大的教育民生工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切实推进。坚持公办与民办并举、城市与农村并重、普及与提高同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资源充足、质量较高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目标任务

继续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着力扩大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及城乡结合部学前教育资源,调整学前教育资源和布局结构,完善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就近入园、方便入园。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2014-2016年,省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200所。到2016年,全省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民族自治地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5%以上。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显著提高。

三、主要措施

(一)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

加强公办园建设。大幅提升公办园“广覆盖、保基本”的能力。以县(市、区)为单位,综合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趋势和生育政策调整等因素,依据城乡规划,制定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公办园的布局,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凡已立项建设的幼儿园工程项目必须按规定限期保质完成。政府和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均应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加强农村公办园建设,原则上每个乡镇(人口5000人以上)要建设1所独立设置的公办园。民族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依托中心小学或村小举办附属幼儿园(班)。鼓励城镇学前教育机构将优质教育资源往农村地区延伸,独立或联合设立幼儿园。

进一步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城镇小区居住人口每1万人必须配套建设一所幼儿园,建成后的配套幼儿园交由辖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园或委托举办为普惠性民办园。2015年底前,依据相关法规制定出台我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指导意见,各地出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对规划、建设、移交、举办以及回收、补建等作出具体规定。

大力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幼儿园建设。各地出台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的具体措施,保证其合理用地、按规定实行税费减免、实施奖补给予扶持,提高其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举办的幼儿园不得擅自出售或变相出售,不得借转制之名停办。

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建设。落实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资质合格、条件达标、面向大众、办园规范、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园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新建、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2015年底前制定出台我省认定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指导意见,各地出台认定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的实施办法,对扶持对象、认定程序、成本核算、收费管理、日常监管、财务审计、奖补政策和退出机制等做出具体规定。鼓励民办园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满足家长不同需求。

坚决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县(市、区)政府要组织教育、公安、工商、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对辖区内各类幼儿园进行摸底排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治理。对办园条件较差、有严重安全隐患和经整改后仍不符合基本办园要求的幼儿园须立即取缔,并妥善安置幼儿。

(二)建立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学前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资金。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要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力度。2014-2016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改善公办园办园条件、实施幼儿资助、提升教师能力和办园水平。市(州)、县(市、区)政府要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

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和家庭合理负担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落实并完善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或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市(州)、县(市、区)政府要足额安排本级财政应承担的经费。

完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国家和我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改善提升现有幼儿园办园条件,补充设施设备和教玩具,加大学前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

(三)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补充配齐幼儿园教师。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通过多种方式补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认真执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严格落实幼儿园教职工持证上岗制度。各地可根据实际聘任优秀的幼儿园退休教师到教师资源短缺的农村地区任教或开展巡回支教。

加大培养培训力度。继续将农村幼儿教师纳入我省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范畴,适度增加培养计划指标。建立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培训体系,所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均应纳入各级各类幼儿师资培训范畴和师德师风评价监督管理体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2015年底前完成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全员专业培训。

切实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合法权益。完善幼儿园教职工工资待遇保障机制,研究制定通过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支持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农村集体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努力实现同工同酬,增强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引导和监督民办园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按时足额为教师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四)大力提升保育教育质量

实施科学保教。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构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制定幼儿园等级管理标准。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完善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安排专职教研员,定期对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

加强安全管理。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加强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监管与指导。幼儿园要按相关安全防范标准配齐专兼职保安人员,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制度,建立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

(五)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二期行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建立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确定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办园体制、用人机制、投入机制等学前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园模式,着力解决本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

落实监管职责。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县级政府履行主体责任,有关部门按职能履行职责,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和随机抽查制度。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定期自查自纠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各级教育、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各项经费使用和管理,健全财务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幼儿园经费使用和收费行为的监管。

加强督导检查。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督导检查和问责机制,把落实政府责任、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作为督导检查的重点。对行动计划进展缓慢、举措不实、力度不够、违规操作的加强指导和问责。各地要将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工作实绩的考核指标。

第二篇: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加快发展我省学前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特制定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

一、发展现状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公益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学前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基本形成,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较好满足。截至2010年底,全省有幼儿园9483所,在园幼儿188.75万人,幼儿专任教师5190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2.5%。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还不能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和期望。

当前,人民群众对发展学前教育具有强烈的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学前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千千万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学前教育,是体现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德政工程,是惠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按照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和中长期规划纲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是:新建、改建扩建1200所公办幼儿园(其中新建700所,改扩建500所),发展1500所民办幼儿园。通过扩大全省在园幼儿规模,到2013年,全省幼儿在园人数达到20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9%,有效缓解我省幼儿“入园难”问题。

(二)目标。

2011年:建设公办幼儿园300所(其中新建200所,改扩建100所),发展民办幼儿园500所,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4.5%。

2012年:建设公办幼儿园400所(其中新建250所,改扩建150所),发展民办幼儿园500所,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6.6%。

2013年:建设公办幼儿园500所(其中新建250所,改扩建250所),发展民办幼儿园500所,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9%。

三、资金筹措

学前教育实行“县级财政投入为主,上级适当补助,鼓励民间投资,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到合理比例,未来3年要有明显提高。各地要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所需资金以县级政府投入为主,中央、省和市(州)给予适当补助。中央和省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发展学前教育。

创新投入体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通过多种形式投入学前教育,扩大办园规模效益。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多种优惠方式,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四、师资配备

(一)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建设,多途径拓宽来源渠道。继续办好中等幼儿师范教育,扩大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规模,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5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鼓励富余的中小学校教师通过培训到幼儿园任教,基本满足各类幼儿园师资需求。

(二)合理配齐幼儿教师。

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国家正在研制师资配置新标准。在新标准出台前,目前仍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试行办法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2〕46号)规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参照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按在园幼儿与幼儿教师生师比21∶1配置。幼儿园教师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设岗,按岗聘用。

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00所的幼儿教师编制,按在园幼儿与幼儿教师生师比21∶1配置。现有幼儿园的师资缺额也要按照标准逐年配齐配足,以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大幼儿教师培训力度。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培训。从2011年起,用3年时间完成一轮幼儿园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和园长、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全面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审机制、岗位设置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对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依法落实各类幼儿园教职工相关社会保障待遇。

五、组织管理

(一)明确责任。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市、区)人民政府承担学前教育发展的主体责任,市(州)人民政府承担学前教育发展的领导责任。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发展学前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密切配合协作,加强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服务和管理。

(二)规范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幼儿园举办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对各类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年检制度,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加强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物防、技防等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幼儿园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幼儿园内部安全管理,为幼儿园创造安全环境,切实保障幼儿安全。

(三)督导考核。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制定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对本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向社会公示督导评估结果。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管理力度,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四)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和基本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五)提高质量。树立以幼儿健康成长为根本的理念,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健全帮扶机制,加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力度,实施城乡“区对区、园对园”的合作助教项目,完善教师“结对子”和城乡园长互派制度,开展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健全教研网络,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教研指导,发挥专业引领指导作用,定期开展学前教育保教经验交流,积极推广学前教育优秀教研成果。

第三篇:山东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山东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二„2014‟9号),巩固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成果,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强化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社会参与,扩大资源总量,健全保障机制,提高幼儿园的覆盖率,新增资源重点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提高办园水平和保育教育质量,保障城乡适龄儿童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经费投入体制、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

二、主要目标

到2017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立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东部地区达到95%以上,西部地区达到80%以上,残疾儿童入园率和接受康复教育训练率达到90%以上。

——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基本覆盖。每年新建、改扩建2000所公办幼儿园,每年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省普惠性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占总数80%以上。

——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完善政府投入、举办者投入、家长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做到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保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幼儿园办园条件明显改善。每年为1000所公办幼儿园配备保育教育设施,全省75%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

——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教师数量得到有效补充,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比例逐步提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待遇得到基本保障。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60%以上,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0%以上,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幼儿园保教质量得到全面提高。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范办园行为,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1.合理规划公办幼儿园布局。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和本地区教育专项规划,结合人口密度及变化趋势,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等因素,严格按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以县为单位编制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布局,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盘活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因各种原因停办、闲置、改变用途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2.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幼儿园配套建设工程。按照《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要求,抓好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社区幼儿园、小学附设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建设。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3000人以上的社区建设1所达到基本办园标准的幼儿园。充分利用农村定点中小学的网点优势,按照“园舍独立、经费独立、人员独立、教学独立”的原则附设幼儿园。没有定点小学的村,特别是省定贫困村,要按照“服务半径1.5公里,覆盖人口3000-5000人”的原则,通过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形式建设村办幼儿园,构建起全覆盖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3.实施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程。城镇专项规划中涉及学前教育布局的,应当事先征求教育行政部门意见,确保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按照每5000人口居住区设置1所6个班以上规模幼儿园的标准,加快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属于政府划拨教育用地建设的配套幼儿园,要确保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改变其用途,不得擅自向幼儿园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严禁开发商私自将配套幼儿园出售、转让或租赁给单位和个人。通过竞拍取得土地建成的配套幼儿园,应按照同等类别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招收规划范围内的小区业主子女。2015年年底前,省教育厅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办法,各市、县(市、区)要对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移交、举办以及回收、补建等作出具体规定,对没有配套幼儿园建设规划、应建未建、建后闲置、挪作他用的居住区进行彻底清查。2016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工作,并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补足配齐幼儿园。

4.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举办幼儿园。各市、县(市、区)要参照公办幼儿园财政投入和教职工管理政策,出台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街道集体办园的具体措施,通过拨付生均公用经费、补贴教师工资、教师职称评优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等方式,提高其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二)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1.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落实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吸引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个人捐助学前教育或出资举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建设涉及的城市建设配套费等行政性、服务性收费及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收费,均与公办幼儿园同等对待。

2.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园长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对通过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予以扶持。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以参照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予以适当补贴。鼓励民办幼儿园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满足家长不同需求。

(三)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

各市、县(市、区)按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要求,对辖区内幼儿园房屋建设等进行全面彻底排查,对经排查需要鉴定的园舍,委托有相应资质或资格的单位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和抗震鉴定,对存在危房和达不到相应建设标准的幼儿园,要分期分批进行改造,按要求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确保幼儿园园舍安全,彻底消除危房和各种安全隐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配足配齐幼儿园办公设备、玩教具及图书等,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满足保教活动的需求。

(四)保障弱势群体接受学前教育。

1.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扩大适龄残疾儿童接受学前3年教育规模,鼓励举办特殊教育幼儿园,支持特殊教育学校举办幼儿园或学前教育部。积极开展随园保教工作,每个县(市、区)选择2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随园保教试点。随园就读残疾儿童8人以上的幼儿园要设置资源教室,并配备特殊教育指导教师。

2.满足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建立完善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申报登记制度,提前公布入园条件和有关手续办理流程,有序开展入园申报和登记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在公办幼儿园予以安置。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的,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在民办幼儿园予以安置,保证符合入园条件的随迁子女都能按时入园。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工作,确保所有留守儿童按时入园。

3.健全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资助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资助标准。落实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免费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其伙食费等予以补助。

(五)完善幼儿园管理和保教质量监管机制。1.加强幼儿园动态监管。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政府和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进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严格实行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和年检制度,对幼儿园办园资质、教师资格、办园行为、保教质量、收费管理等实施动态监管,并作为幼儿园类别评定的重要依据。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制度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幼儿园基本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实行学前教育机构统一标识制度。

2.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安全预警机制,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整治、净化周边环境。把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监督指导幼儿园膳食营养、健康检查、疾病防控等工作。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定期自查自纠制度,对卫生、消防、园舍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要主动接受公安、卫生计生、质检、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安全监督指导。幼儿园所在乡镇(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分工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

3.加强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的管理。幼儿园原则上不使用车辆集中接送幼儿,应当由监护人或者其委托的成年人接送。确需使用车辆集中接送的,要经县级政府校车管理部门批准。县级政府要将审核批准的公办幼儿园(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接送幼儿专用车的购置、运行与维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对批准使用车辆集中接送幼儿的民办幼儿园给予适当财政补贴。要严格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对幼儿园接送儿童车辆进行管理。

4.加强对非法办园的治理。按照《中央综治办 教育部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公通字„2010‟38号)要求,加强政府统一领导,落实部门职责,加大对非法办园清理整顿力度。2015年年底前,各市完成非法举办幼儿园的摸底工作,并出台相应治理整顿政策措施。

5.创新幼儿园管理模式。鼓励示范性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合作办园、结对帮扶、支教轮岗等形式,输出先进教育与管理理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行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社区、农村幼儿园由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使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成为当地学前教育管理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教育研究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家长指导服务中心和儿童活动基地,带动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6.加强保育教育管理和指导。以县为单位划分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安排专职教研员,加强对幼儿园业务指导。完善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及时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切实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以县为单位逐级编制二期行动计划,科学确定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确保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二期行动计划的编制审核、调度实施、督促检查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积极参与支持二期行动计划的编制与落实。

(二)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1.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市、区)政府要落实学前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加大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省财政统筹中央和省本级资金,支持各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各级政府要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幼儿园基本建设、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配备、师资培训、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要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省定贫困村幼儿园建设要优先列入项目并加大资金支持。

2.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县级以上政府应当确保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对利用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以及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予以支持。建立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规定程序调整保教费收费标准,将家庭负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享受政府财政补助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核定其基本办园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各市要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3.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健全财务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幼儿园财务制度的指导和监管,杜绝乱收费和乱摊派。

(三)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幼儿园师资培养。制定幼儿园教师培养规划,扩大高校学前教育本专科培养规模,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支持开展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专科和七年制本科试点,鼓励师范类(高等)院校在校生辅修学前教育第二专业。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注重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培养质量。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男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优化幼儿园教师的性别比例。

2.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及人员补充机制。按照《山东省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建立公办幼儿园编制动态管理制度,落实进人计划,及时补充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落实到乡镇和农村幼儿园任教的高校毕业生学费代偿制度,鼓励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公办幼儿园招聘教师,要优先招聘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工作优秀的在岗教师。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满足公办幼儿园正常保育教育需求。民办幼儿园要参照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并实行自主聘用、合同管理。

3.完善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实行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构建省、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强化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加大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各市、县(市、区)要制定幼儿园教师培训规划,加强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和对未取得教师资格人员的专项培训。各乡镇和幼儿园要建立园本培训制度,加强教研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4.严格教师资格制度。要认真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幼儿园园长、教师、卫生保健人员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新招聘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已经在岗但尚未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教师,要通过培训限期取得。转岗到幼儿园的中小学教师须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依法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对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各地要通过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解决好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农村集体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足额足项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四)强化督导检查。

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部门将对各地行动计划编制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各级政府要建立督导检查和问责机制,把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

(五)加强宣传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扎实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学前教育法规政策、学前教育规律、科学育儿知识、学前教育先进经验等,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各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经市政府审定后,于2015年3月31日前报省教育厅(纸质版一式2份,附电子版)。

第四篇:甘肃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甘肃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4—2016年)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巩固提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成果,加快我省学前教育普及步伐,满足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抓住发展机遇期,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甘肃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甘肃省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1-2O15年)》等政策文件,有力促进了全省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3141所,在园幼儿54.98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734所和16.25万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公办幼儿园达到1613所,民办幼儿园达到1528所,分别比2010年增加了405所和329所,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扩大,公办、民办并举的格局基本形成;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省、市、县三年累计投入28.69亿元用于实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幼儿园专任教师达到20621人,比2010年增加6953人,教师补充渠道逐步拓宽,幼儿教师数量得到扩充;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6.15%,比2010年提高了26.47个百分点,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初步缓解。

虽然我省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结构性困难和问题突出存在:学前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依然短缺,城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学前教育师资补充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学前教育资源结构不尽合理,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幼儿园办园条件改善严重滞后,优质资源比例偏低,保育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省学前教育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认真落实“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坚持扩资源、建机制、调结构、提质量并重的原则,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坚持公益普惠,建立健全经费师资保障机制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注重落实政府责任,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坚持科学保教,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立足广覆盖、保基本,发展城市学前教育立足公益性、普惠性,初步形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保障广大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6年,全省新建、改扩建和扶持一批幼儿园。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通过中心幼儿园办分园、小学附设幼儿园、建立巡回支教点、社会力量办园等形式推动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通过清查回收补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规范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举措,进一步扩大城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按照“强化专业、弱化学历”的原则,全省多形式招录15000名幼儿教师。完成新一轮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全员培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全省优质示范幼儿园占比达到10%。新增幼儿入园学位30万个,全省在园幼儿数接近7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资源明显扩大,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面覆盖,行政村学前教育资源网络初步形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解决的目标任务。鼓励经济条件好、教育基础强的地区加快发展,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二)计划

——2014年,新建、改扩建316所幼儿园。全省多形式招录 5000名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集中培训400名幼儿园园长和8000名幼儿园教师,各市(州)完成本地40%的园长和教师培训任务。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2%。创建30所优质示范幼儿园。新增幼儿入园学位9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实现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

——2015年,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依托现有小学建设一批幼儿园。认定和扶持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省多形式招录5000名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集中培训600名幼儿园园长和3000名教师, 各市(州)完成本地80%的园长和教师培训任务。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5%。创建40所优质示范幼儿园。新增幼儿入园学位12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2%。实现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

——2016年,在全省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依托小学建设一批幼儿园。认定和扶持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配备玩教具设备1000套。全省多形式招录5000名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集中培训600名幼儿园园长和3000名教师,各市(州)全面完成本地100%的园长和教师全员培训任务。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8%。创建40所优质示范幼儿园。新增幼儿入园学位9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实现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基本满足广大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四、主要措施

(一)科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

1.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市(州)、县(市、区)政府要科学制定本地学前教育特别是行政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将学前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统筹协调,充分考虑区域适龄儿童分布、流动变化趋势等因素,盘活部队、企业、事业、街道、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2.各地要高度重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科学确定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要调整优化幼儿园布局结构,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和行政村幼儿园进行科学规划布点;积极拓展中心城区学前教育发展空间,在新城区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严格落实配建幼儿园的规定,优化城市学前教育资源和幼儿园布点,努力实现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方便入园。

3.要创新幼儿园发展模式,鼓励各地采取名园办分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分园、强园帮弱园、合作办园和结对帮扶等集团化办园形式,引导扶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园所之间建立发展共同体,稳步扩大和优化城乡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二)坚持多措并举,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1.大力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实施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工程,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新建、改扩建31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集中连片贫困县行政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2000人以上行政村依托现有小学建设幼儿园,推动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实施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项目,为乡镇农村幼儿园和学前支教点配备必要的玩教具和保教、生活设施设备等,满足行政村基本办园需要。

2.大力清查回收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各级政府要把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作为扩大城市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渠道,统筹协调发改、国土、住建等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城镇住宅小区与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的规定,制定出台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要对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摸底清查,对未按要求进行幼儿园规划设计、建设配套、无偿移交的相关部门和开发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清查回收还建,或由开发商缴纳配套幼儿园异地建设费,用于幼儿园新建或改扩建项目。2015年底前,城镇小区按国家和省上相关规定补足配齐幼儿园,有效缓解城区学前教育资源紧缺问题。

3.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出台《甘肃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认定和扶持一批保教质量较高、收费标准合理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有效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各地要根据《甘肃省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科学统筹、通盘考虑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发展建设,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规范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并逐年提高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

4.鼓励发展机关和企事业办园。积极支持军队、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办园。对通过创建、评估、认定达到省级一类幼儿园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各级政府要给予一定的奖补。

(三)加强队伍建设,多途径提升幼儿园教师素质

1.补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严格落实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教师〔2013〕1号),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实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补充、培训一揽子计划,通过实施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事业单位招聘、中师培养选拔、中小学教师转岗、优秀毕业生巡回支教等途径,逐步补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并优先补充到农村贫困地区任教,着力解决学前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2.严格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幼儿园园长、教师等均应取得相应任职资格,实行持证上岗。尚不具备相关任职资格的在岗人员,要在三年内取得任职资格。各地要建立和完善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对不能按期取得任职资格或存在师德师风问题的要予以调整。3.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研究制定甘肃省幼儿园教师培养规划,扩大幼儿园教师培养规模,提升幼儿园教师培养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创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探索初中毕业起点和高中毕业起点中高职一体化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中高职为辅,硕士、本科、专科、中专等各学历层次相衔接,学前教育专科学校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相结合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

4.增强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施“国培计划”的同时,加大“省培计划”实施力度。依托省、市、县三级教师培训体系和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实施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全员培训。根据项目要求、培训对象,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5.保障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各地要确保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和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在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比例倾斜。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资格认定、学习培训、评优选先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等待遇。参照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标准,合理确定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标准,并按照国家政策办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四)坚持科学保教,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1.建立科学保教实验区(园)。全面推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和实验园建设。建立省、市、县级实验区和实验园,引导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培养幼儿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探索有效途径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保育教育活动。

2.加强保育教育教研与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学前教育教研机构,增加专职教研人员,结合实际开展教研工作。发挥各地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指导和智力支撑作用。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机制和指导网络,落实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重点加强对乡镇和农村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的指导,引导其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3.配备必要的玩教具和图书,丰富幼儿活动。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统筹现有专项资金,为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玩教具和图书,保障幼儿园保教活动的正常开展。充分利用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结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幼儿园保育教育条件。

4.探索建立学前教育研训基地。在全省选择保教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建立15个省级学前教育研训基地,并由省教育厅认定、命名、挂牌,使其成为全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教研、业务指导的专业基地。鼓励各市(州)积极建立市(州)级学前教育研训基地。

5.开展保育教育结对帮扶活动。鼓励优质示范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各市(州)要大力实施支教工程,组织城区公办幼儿园骨干教师赴乡镇中心幼儿园支教,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及教学点巡回支教。鼓励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院系与幼儿园开展校地合作等活动。

(五)规范管理行为,提升整体办园水平1.深入贯彻落实《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甘肃省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体现学前教育特点的教育教学规范和标准。全面加强幼儿园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体现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的全纳教育理念,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和提升管理水平。

2.全面贯彻落实《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卫妇社发〔2012〕35号)和《甘肃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甘卫妇幼发〔2014〕35号),加强全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确保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开展,建立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

3.根据我省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制定出台《甘肃省幼儿园办园标准(试行)》、《甘肃省村级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和《甘肃省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进一步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制定出台《甘肃省幼儿园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完善各类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实行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制度,激发幼儿园办园活力。

4.严格落实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门卫值班、出入登记、信息报送、应急防范、预警通报、安全督查等制度。强化“三防”措施,足额配备保安人员及视频监控、消防安全等设施。加强食品、消防、校舍、交通、校车、游戏设施、户外活动、医疗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建立定期排查和限期整改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取缔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幼儿园及办园点。加强师生安全知识教育,通过教育教学、主题活动、游戏活动以及观摩、实践演练等方式,切实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5.切实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监管。制定出台《甘肃省幼儿园办园行为规范》,加强对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行为的监管。各地要严格落实《甘肃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幼儿园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健全完善民办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幼儿园年检制度,从办园条件、保教质量、教职工资质、工资待遇与社保、收费等方面进行动态监管,对办园行为不规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等问题的民办幼儿园,提出限期整改措施或依法取缔。

五、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学前教育主体责任。建立省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市(州)人民政府协调指导,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协助实施的学前教育责任机制。重点加强对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幼儿园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坚持以县为主的原则,省级统筹规划推进,市州指导管理督促,县级承担主体责任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源调度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学前教育工作人员。

(二)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政府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编制、发改、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社、国土、住建、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督、安监、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能分工,统筹协调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推动和督促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三)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建立政府、举办者和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按照“省级奖补、市县配套、以县为主”的原则,省、市、县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公办幼儿园建设、民办幼儿园奖补、教师专业培训、玩教具配备、优质资源创建及实验区建设。市、县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制订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逐步达到。要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实施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幼儿园建设项目时,足额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完善全省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扩大贫困地区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残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覆盖面,落实农村学前教育“广覆盖、保基本”的目标。

(四)加强教育督导,确保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出台《甘肃省学前教育条例》,按照《甘肃省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建立学前教育发展督导监测、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前教育作为督政督学的重点,要逐级签订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责任书,把学前教育统筹规划、资源配置、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办学条件等纳入对下级政府的考核指标,特别是把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将结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教育政绩的重要依据。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县(市、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确保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五)推广典型经验,营造学前教育发展氛围。各地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在资源扩大、教师补充、健全机制、科学保教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树立和推广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本区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向社会公开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向社会广泛宣传国家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惠民政策。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促进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各地要以县为基本单位逐级编制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市(州)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经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后,于2015年3月31日前报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备案。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定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新疆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第一轮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新疆的学前教育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3955所(其中:农村双语幼儿园2517所,城市幼儿园1438所),按办园性质划分(其中:教育部门办2897所,集体办8所,其他部门办279所,民办771所),较2010年增加1392所。总班数22089个,较2010年增加8548个班。全区幼儿园园舍占地总面积478.3万平方米,较2010年增加园舍建筑面积225.5万平方米,现有在园幼儿生均面积达6.28平方米(国家农村幼儿园建设标准生均6.09平方米)。但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底子薄、起步晚,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无论是幼儿园的数量,还是学前教育质量,都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仍然迫在眉睫。

全区现有在园幼儿75.2万人,较2010年增加17.3万人,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2.42%,较2010年提高12.83%。幼儿园教职工4.72万人,较2010年增加2.3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34万人(双语教师1.85万人),较2010年增加1.95万人,生师比1:25.48。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

二、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实现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

(二)总体要求 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三)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自治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公办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格局,基本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重点解决城镇儿童入园难问题和农村就近入园问题,填平补齐全区双语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不足部分,力争实现《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目标,全区幼儿园均达到办园标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

三、保障措施

(一)统筹规划学前教育发展

科学制定第二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好第二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以县(市、区)为主、地(州、市)负责、自治区统筹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掌握本地区情、县情的发展变化,科学预测城镇化人口增长变化的趋势,了解本地学前学龄段人数,准确掌握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使行动计划符合实际需求。

(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1、加快发展城镇公办幼儿园。支持城市公办园建设,扩大城市学前教育资源,缓解城市“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新建公办幼儿园所需土地按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减免项目建设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促进公办幼儿园合理布局。在幼儿人数较少的乡、村建设一批附属在小学或教学点的幼儿园,为农村幼儿提供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将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对口支援规划。继续办好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幼儿园。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集体举办幼儿园。扶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幼儿园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低收费的学前教育服务。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各类公办幼儿园招生办法,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2、落实城镇化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措施。把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扩大资源和规范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对小区规划条件提出、项目审批和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认真落实,严格把关,确保小区适龄儿童“有园上”。城镇新建小区应按国家自治区有关标准规范配套规划建设幼儿园,并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支付使用。

已建成但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小区,必须采取调剂用房、改扩建等方式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后,按协议将产权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

对现有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规范整顿,对改变性质和用途的要加快整改,予以纠正。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使用办法由各地制定。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3、扶持民办幼儿园。各级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奖励补助、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建立协同发展机制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公益性保育教育服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资格准入、政策扶持、师资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对民办与公办幼儿园一视同仁。民办幼儿园在建设规划、土地供应、规费减免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有同等待遇,在申办审批、分类定级、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依法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督促举办者按规定办理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民办幼儿园要按《教师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4、大力改善幼儿园保教条件。研究制定自治区幼儿园办园标准和装备标准。促进各类幼儿园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设备、玩教具、幼儿读物等,逐步实现幼儿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规范化。

(三)多种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

1、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各地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学前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区城市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引导和激励各地地方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各地参照当地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2、建立成本合理分担机制。逐步完善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自治区财政分担、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教育成本的学前教育分担机制。自治区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以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制定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学。多渠道筹措学前教育资金,保障公办幼儿园达到基本办园标准和正常运转。

3、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问题。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其中烈士子女、孤、残儿童保教费用全免。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和特殊教育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办残疾幼儿班和学前班。

(四)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实施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按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自治区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等政策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备幼儿教师资格和任教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队伍。对中小学因布局结构调整等原因转入学前教育教师,需重新转岗培训合格后方可转入幼儿教师队伍。

2、落实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按照自治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逐步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师数量整体缺编、“保教”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新增公办幼儿园编制优先向农村幼儿园倾斜,促进学前教育城乡协调发展。民办幼儿园参照公办幼儿园配备教职工。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巡回支教志愿者,对偏远地区散居适龄儿童和家长提供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巡回指导队伍。

3、完善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制定自治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将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建设,发展学前高等师范教育,扩大学前专业免费师范生,开展幼儿园男教师培养试点,吸引中学优秀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园园长培训纳入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加强骨干师、骨干园长培训建设,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全区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园长、名教师、特级教师和其他岗位优秀人才。完善地州、(市)和县市(区)两级培训网络,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

把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完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体系,配套幼儿教师培训经费;加强学前双语教师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幼儿教师的汉语水平和保教能力;积极鼓励幼儿教师参加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技能培训和康复幼儿学前教育培训。

4、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依法解决好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评聘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民办幼儿园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与建立劳动关系的教师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工资标准可以由民办幼儿园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与教师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的当地最低工资。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确保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高于当地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确定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指导线,将民办幼儿园教师纳入当地社保体系,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五)加强对学前教育监督管理和教研

1、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自治区制定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和分类定级评估标准。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学前教育机

构由所在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登记注册和备案,未经注册登记的一律不得举办。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在审批早期教育培训、教育咨询等机构时,须严格界定其经营范围,对违反规定擅自办园的,由审批部门会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查处。

2、分类治理无证办园问题。各地要对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指导,督促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要依法取缔,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3、强化幼儿园安全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措施,严防事故发生。各类幼儿园必须按规定配备专职安保人员,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幼儿园所在街道、村、社区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4、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公办幼儿园严格执行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收费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收费办法。民办幼儿园收费要完善审核备案程序,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收费监督,坚决查处乱收费问题。

5、开展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建学前教育研究机构,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学前教育研究指导网络体系,指导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充分利用各级教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幼教培训机构的力量,积极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并将学前教育研究成果及时普及与推广。

四、强化组织与管理

(一)加强领导,完善管理体制。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规划、政策制定、协调管理和督促检查。地(州、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学前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落实学前教育经费,统筹管理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负责编制和落实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报送地(州、市)审核备案,抓好建设并办好区域内幼儿园,积极筹措办园经费,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治理幼儿园周边环境,规范管理辖区内各类幼儿园。

(二)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自治区负责学前教育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及对各地发展学前教育的监督、指导。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各地建立学前教育部门联系会议制度,负责国家和自治区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在本地的贯彻落实,定期研究解决学前教育重大问题。

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源调度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其中教育部门负责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和发展。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并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城乡规划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民族宗教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负责对幼儿园收费、安全及卫生保健工作等的管理、监督与指导。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指导。充分发挥城镇社区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机制。

(三)加强督查,落实责任。各地要建立学前教育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把学前教育政策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能否有效缓解入园难,作为检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强化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前教育作为督导重点,实施《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加强对各级职责落实、队伍建设、经费投入、规范管理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督导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示。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组织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下载四川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东发展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

    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 (2014-2016年) 为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

    北京昌平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办好学前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

    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知(征求意见稿)(精选五篇)

    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办好学前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解决好人民群众关......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安徽学前教育启动三年行动计划 ( 2011-05-22 08:52:57) 稿件来源:安徽日报 日期,省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着力破解我省城乡幼儿“入园......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定稿)

    海勃湾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和突破口,加强领导,履......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格局,落实各级政府责任,......

    黑龙江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黑龙江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11‟20号)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