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定稿)深化“放管服” 营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
强化服务意识
规范交易行为
营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
2018年,市公共资源交易深入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狠抓“互联网+”,推进信息化建设
中心将建设和完善“一网三平台”(即: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网、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大数据平台、阳光招标采购平台),实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加快推进“市县一体化”建设,主动作为,积极协调,9月底前建立起终端覆盖市县的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络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各类项目统一进场集中公开交易,做到平台之外无交易。
二、深挖服务潜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中心将坚持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多措并举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保证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期开评标。一是提供全面优质高效服务。全面推行 “即来即办制”、“8+N”弹性工作制、全员AB岗位制,取消双休日,做到交易进场“零门槛”、交易过程“零拖延”、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服务“零距离”;二是提供“菜单式”预约服务。在满足法定时限的基础上,统筹兼顾项目规模、大小和开评标时间等因素,科学安排、紧密穿插、满负荷运转、高效利用场地,做到只要有项目进场,就有场地安排,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为重大项目减免交易服务费。深入落实“放管服”的精神,对校安工程、棚户区改造、精准扶贫等有政策和文件支持的项目一律免收交易服务费。
三、强化协调联动,营造阳光政务窗口
中心将加快信息公开,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系统与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地税等信息化平台对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对招投标价格起到监测、预警功能,为政府勒紧“钱袋子”;通过数据推送和信息共享,实现交易全流程透明化,让每一笔交易都晒在阳光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产业发展走势,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及时掌握全市重大项目审批办理节点,提前预判项目进场时间,提前做好服务准备工作;项目进场后,立即起动“绿色通道”,强化服务措施,全程跟踪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促进项目尽快落地,让中心成为宣传和展示酒泉阳光政务的窗口。
第二篇:营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
营造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2012-08-26 20:20:07 阅读次数: 0 字数: 797 来源:
市委书记刘宏建在全市投资软环境建设企业座谈会上强调
营造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 记者 王喻
本报讯 昨(23)日下午,市委书记刘宏建在全市投资软环境建设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提高效能,深入开展投资环境整治活动,更大力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市领导向东、冯斌、杨武秀、陈修鹏、袁刚、廖伦志、陈宗君等参加会议。
刘宏建在会上指出,提高效能,改善服务环境,要深入开展投资环境整治活动,下决心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违规违法行为,使环境和服务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要着力在解放思想上求突破,坚决打破一切保守的思想、僵化的观念,破除阻碍发展的一切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要着力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更大力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间,下放审批权力,营造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要着力在政策创新上求突破,把最好的资源配置给最好的项目和企业,出台的政策就要确保兑现,承诺的事情就要一抓到底,切实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着力在转变作风上求突破,大力倡导突出快体现实的作风要求,从企业最急最盼的事情做起,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中,积极主动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刘宏建强调,要建章立制,强化常态治理,投资软环境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很多属于体制机制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要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标本兼治,注重实效。要建立务实高效的领导机制,建立常态监管的督查机制,加强对全市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对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部门和单位,要重点督察督办。要建立广泛参与的舆论机制,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要抢抓机遇,实现企业更大发展。全市广大企业家要更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为南充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做出新贡献。
第三篇:落实深化放管服自查报告优选[范文模版]
落实深化放管服自查报告优选
【导语】自查报告内容要简练,避免重复,用语要准确,切忌词不达意,文字冗长。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落实深化放管服自查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落实深化放管服自查报告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措施及行政审批事项接、放、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精神,我局组织开展了行政审批相关情况自查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近年来,我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及时组织人员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做好行政审批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行政审批事项及清理情况
我局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有规定,按要求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工作。目前,我局行政审批事项共有13项目,其中行政许可9项,4项,分别是: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3、收集、利用、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4、拆除或者闲置环境保护设施的同意;5、临时在岸滩堆放、处理固体废弃物审批;6、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核发;7、入海排污口设置审批;8、向大气排放可燃性气体审批;9、中午或者夜间在城市市区内使用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机械作业证明;10、建设项目试生产申请审查(非行政许可);11、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非行政许可);12、排污费减缴、免缴、缓缴审批(非行政许可);13、从事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备案(非行政许可)。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我局已按要求向县审改办提出了清理调整意见。
三、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及办理情况
我局承接国务院、自治区、北海市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共有12项,其中行政许可9项,非行政许可3项,分别是: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3、收集、利用、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4、拆除或者闲置环境保护设施的同意;5、临时在岸滩堆放、处理固体废弃物审批;6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核发;7、入海排污口设置审批;8、向大气排放可燃性气体审批;9、中午或者夜间在城市市区内使用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机械作业证明;10、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非行政许可);11、排污费减缴、免缴、缓缴审批(非行政许可);12、从事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制冷设备、制冷系统或者灭火系统的维修、报废处理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备案(非行政许可)。按相关文件要求制订了行政审批事项接收方案,并在县政府公开网站上进行了公布,完成了交接工作,并对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县政务服务管理中心集中办理。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中,我局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度、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评估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四、今后工作
我局将继续落实好工作职责,严格按规定执行上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和要求。
【篇二】落实深化放管服自查报告
根据区监察局《关于开展简政放权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我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就我局简政放权工作开展自查。我局简政放权工作在有序推进中初见成效,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动员,统一部署。我局成立了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卢光辉同志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的各项相关工作,各科室结合部门职能,负责本部门简政放权事项,同时配备1名具有法学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担任单位法治员,在全局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专门机构负责落实,专业人员具体办事,相关科室协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开展清理行政权责和编制权责清单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局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三定”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赋予司法行政部门的权责情况,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对本局各科室以及下属事业单位的行政权责进行全面梳理,最后形成《**区司法局行政权责事项清单》,就每个事项制定运行流程图,并通过**电子政务网向社会公布。力求通过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进一步理清司法行政职能,规范权力运行,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能。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及管理。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局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共清理出需新增、保留、修改、废止的内部规范性文件28项,全面启动内部事务管理制度建设工作。今年5月正式印发《**区司法局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发放到每个干部职工手里,要求大家要明确岗位职责、依法依规办事。
(四)加强权力风险防控及内控机制建设。根据《**区司法局关于开展规范权力配置和运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以查找岗位风险、工作流程风险、单位风险为突破口,按照规定的自查他查、“五查五看”要求,对照程序、环节、要素逐一查找,并及时进行公示。重点围绕固定资产的管理、处置、使用,履行区委区政府分工工作,干部选拔任用,大额经费开支,大宗物品采购等方面,从领导班子、科室、干部职工个人三个层面查找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让每一位干部根据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采取自查为主、互查为辅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分析各查找日常工作中潜在的工作责任风险,了解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将要承担行政责任和纪律法规责任。通过自身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的方式,对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收集整理、公示、征求意见,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反复讨论研究,最后形成统一标准。经过排查,共查找出13个廉政风险点,并制定了职权目录、廉政风险等级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及防控图,通过明晰权力运行程序、强化制约措施、落实岗位责任,为实现规范权力运作、形成内生制约力、促进各部门由被动监督向主动防控转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简政放权,明确“权责清单”,减少了环节,提高了效率,规范了运行,方便了群众,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办事流程更加规范透明。全区司法行政工作部门与市主管部门积极衔接,明确下放事项,设置公示栏,公布事项办理流程,实现“阳光政务”,透明操作,便于监督。二是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按照精简高效、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缩短审批时限,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也节省了办理成本。三是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以及网上办事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文明意识和效率意识,“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明显得到减少,切实方便了广大群众。
【篇三】落实深化放管服自查报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的通知》,我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强放管服改革工作,并结合我市财政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和政府基金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情况,就我局放管服工作开展自查。我局简政放权工作在有序推进中初见成效,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成效
1、强化领导,压实责任。为抓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我局成立了简政放权工作领导小组,以局长为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按照工作要求将工作责任细化到人,确保了工作有序、高效、顺利推进。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深刻认识推行放管服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局微信工作交流群、政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放管服理念,公开承诺马上就办,充分展示机关干部的崭新风貌,树立机关的良好形象。
3、理顺关系,分清职责。我局根据法律法规、细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和政府基金实行目录清单管理等赋予财政部门的权责情况,对本局各股室以及下属事业单位的,清理行政权责和编制权责清单工作。力求通过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进一步理清收费项目,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能。梳理出了具体的责任内容和办事流程,明确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把放管服工作与党风廉政工作有机结合,加大作风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促进放管服工作取得实效。
4、整合部门,优化职能。加大业务下发指导力度,明确责任科室和注意事项,开通有关咨询服务电话,做好镇(街道)财政业务指导工作和对服务对象的服务工作。
5、立足服务,提升水平。发扬马上就办服务理念,引导财政干部转变作风,主动作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办事标准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办事期限进一步压缩,办事结果进一步优化,办事效率得以显著提高。今年以来,财政局窗口在办业务704宗,办结695宗,办结率98.7%。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开展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许可事项下放权责进度迟缓,改革滞后。部分事项难以一次调整到位,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办证发放、调转变更和丢失补办等还需到我局办理,还未能实现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行政审批项目精简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提速办理监督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推行全流程互联网+政务服务与部分项目的实际审批流程产生冲突。因我局的审批业务有的需要到现场勘查(如投资评审决算审核工作),因此只能接受网上或电话咨询业务,无法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实际,接下来我局继续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机关干部职工、镇(街道)财政所行政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大家对改革和法制的认知度,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二是加强下放事权的监督检查。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开通监督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投诉、不定期深入一线调研检查等方式,加大对局机关有关业务科室、镇(街道)财政所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放管服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把收费清单的落实情况纳入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和机关效能考核,确保行政收费进清单,清单以外无收费。三是加快建立完善网上审批。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和告知等环节实行网上审批、网络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启动推进行政审批受理预登记(挂号)系统和信息系统证照库建设。四是加大规范政务运行力度。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将财政工作职能及各股室工作程序、审批程序和岗位责任制等推行网上公开,在政务公开栏上公布办事流程,公布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承诺,明确办事责任主体、条件、标准范围、办理时限、监督渠道等内容,坚持该公开就公开,能公开就公开,打造阳光财政。五是加快推行办结制度。如专项资金审核,领导签批相关业务股室进行项目审核的,各单位资料报送完整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发放,对手续完整并符合相关制度规定者即时受理,并将发放资格证书时限从1个月提前到25天;项目资金、基建款项的拨付在资金调度到位的情况下,根据工程或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拨付。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主动配合,积极服务,及时汇报请示。以两学一做为抓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做好我市放管服工作,服务高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汇报
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改革合力已经形成。“放管服”改革,事关政府职能转变。****党组高度重视,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放管服”改革推进实施工作,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和“月例会、半年小结、全年评查”的长效机制。各单位把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审批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有力抓手,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任务,在****交通运输系统营造了齐心协力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精简审批事项,服务效能快速提升。自****第十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以来,****严格按照省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围绕“事项减少50%以上、环节压缩50%以上、时限减少50%以上”的工作目标,通过自查清理、业务初审、联合会审、反馈沟通、法制审核等方式,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规范和优化。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7项削减为12项,又因省级权限下放和法律法规变动新增事项2项,目前共有行政审批事项14项,审批环节削减65.65%,审批时限削减89.63%。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取消繁文缛节和不必要证明事项2项,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2016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将近6万件,提前办结率90%以上,按时办结率保持100%。
三、强化监管方式,市场秩序持续规范。“双随机、一公开”是市场监管的基本方式,对于规范市场执法行为,减少监管中的重复、烦苛和自由裁量权,具有重要作用。依据省、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部署,****制定了《****交通运输委员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共确定抽查事项24项,并明确了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对象、抽查比例、抽查频次、抽查方式、抽查内容等内容,同时建立健全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相应的随机抽查程序,严格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自2016年以来,市交通委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500余次,抽查范围全面覆盖所有随机抽查事项,进一步提升了执法单位对行业管理对象的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四、推进“一口受理”,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按照“服务优先、辅导靠前、审管分离、受审分离”的原则,****制定“一口受理”工作方案,科学设置了一口受理前后台的衔接机制,界定了辅导、受理、审核、审批等各个环节岗位职责。设置行政审批事项综合受理窗口,平行受理相关业务,设置咨询辅导区,为群众提供“肩并肩”咨询辅导服务。根据市政府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编制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对行政审批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承诺办理时限等要素进行了统一,提供了示范文本和常见错误示例等内容,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运转流程,实现行政审批全过程的规范、透明,为“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奠定基础。
第五篇:加速“放管服”改革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浙江日报
加速“放管服”改革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浙江日报
积极转变税收征管方式 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 加速“放管服”改革 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傅静之 通讯员 沈穗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浙江地税从纳税人办税体验出发,切实增强纳税人的获得感,让纳税人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在最近浙江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暨“放管服”改革第三方抽样调查中,全省税务事项“实现率”“满意率”均居第二名,税务事项实现率达到90.5%,超过全省平均近13个百分点;税务事项满意率达到90.6%,超过全省平均近4个百分点,获得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放”得彻底且有序
能不能“放到位”,理念是关键。在全面落实税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非行政许可审批取消工作、省级机关实现“零审批”的基础上,浙江地税创新树立对纳税人的“诚信假设”和“大税务管理”理念,充分信任纳税人,积极拓展部门信息共享,从根本上突破了“放”的局限,增加了“放”的含金量。
第一个理念是“诚信假设”,浙江地税创新树立了对纳税人的“诚信假设”理念,让税务管理回归纳税人“自主申报”的本质,把责任还给纳税人,实现为纳税人减负的目的。如医院原本其资质就很明确,在享受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时,原来要求提供医疗执业注册登记证。在“诚信假设”的理念下,不再要求纳税人提供这些证明,备案时仅需提供《纳税人减免备案登记表》(免填单)就可以了,极大地减轻征纳双方负担,减少不必要的报送。
第二个理念是“大税务管理”。税务管理并不一定要纳税人把资料送到税务局才算纳入管理,也不是要税务干部上门才算纳入管理。而是把各级地税局、各级国税局、各级政府部门,都看成一个整体,在信息共享条件下,分口把关,互联互认;资料不需重复报送,也不再需重复审核,甚至可以由企业“留存备查”。
在“诚信假设”和“大税务管理”理念的指引下,浙江地税进一步采取了改革“七法”。
一是自动法。推行纳税人自动享受税收优惠。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实行由信息系统自动识别享受对象,企业可自动享受,从而确保了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享受面达100%。
二是网办法。以纳税人网上办理代替上门办理。比如,“金三”征管信息系统上线后,在征期内更正申报必须要上门办理,一直是纳税人最大的“痛点”。依托“浙江国地税联合电子税务局”,实现了更正申报的网上办理,彻底破解了这一问题。
三是留存法。对部分附列资料,实行由企业自行留存备查。浙江地税率先实施对部分办税附列资料,在纳税人承诺“资料齐全并真实有效”的情况下,采取由纳税人自行留存,以备事后查验的做法,不再需要报送给税务机关。
四是替代法。对部分税收优惠办理,取消备案手续,以纳税人申报表代替备案。已实行“以报代备”的税收优惠事项共有49项。
五是合并法。对部分税收优惠备案实行“一备多年”。在税收优惠期内,由纳税人每年备案变为一次备案,多年有效;不必每年重复操作。该类事项共有42项。
六是简化法。地税受理窗口的审查由“实质审查”变为“形式审查”。把责任还给纳税人,可以大幅减少资料报送、大幅提高办税效率。
七是容缺法。纳税人办事时,如有非关键资料缺失,可以允许事后补齐,予以当场办理。
“管”得规范且有效
在日常管理环节“放得下”的同时,省地税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全面推进线上线下实名办税,完善税收风险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部门合作,实现“管得好”。
浙江地税在电子税务局全业务开展实名办税服务,面向的对象是企业纳税户的办税员和个人(自然人)纳税人。截至目前,通过电子税务局实名认证的企业达到140.5万户,认证比例为90.9%。针对自然人涉税业务,借助支付宝开展网上实名办税,实现社保费灵活就业人员自助缴纳、年所得12万元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个税查询等。截至目前,通过该项服务完成实名认证户数达87万。浙江地税是全国税务系统里首家尝试“刷脸”方式的。“以前担心不到现场确认身份,会有人不守信,进行身份冒用,损害纳税人权益,现在我们用上了人脸识别技术,再加上实名认证,这样的身份验证是可靠的”,省地税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实名办税的同时,浙江地税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管理。省、市、县三级税务机关成立“税收风险管理办公室”,组建税收风险分析专家团队,建立风险管理运行模式;强化“金税三期”决策支持风险管理系统本地化改造,推进跨区域风险管理协作,提升了风险监控能力。
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是税收管理的基石。浙江地税全面推行税务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执法过错行为的事后追责。
浙江地税致力于部门协作推动税收共治。与市场监管、住建、国土、财政、法院等部门开展协作和信息交换,今年以来,全省共从17个部门获取涉税信息783万条,有效地堵漏增收。
“服”得优质且有感
今年以来,浙江地税提出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最好零上门”的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全省地税系统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比例达到96%,“零上门”事项比例达到72%。
纳税人“全天办”成为现实。针对量大面广的自然人税费服务,推出手机在线办税APP软件。该软件自今年3月正式上线至今,全省手机移动端总服务人数达432万,共有310万人次进行个税查询;18万人次通过手机完成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税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费金额3307万元;签订三方协议2.18万人次。纳税人基本都能“就近办”。进一步扩大可通办事项范围,包括税务登记、税务认定、证明办理、优惠办理、纳税申报、税费征收、纳税服务等7大类共214个具体涉税事项,实现全省90%的办税服务厅可以办理90%的纳税人申请事项。
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实现了“省心办”。对首次办理涉税事宜的新设立登记企业,不再要求其填报《纳税人首次办税补充信息表》。优化简易注销流程,由省工商部门主动将简易注销信息推送至省税务部门,各级主管税务机关完成注销后向工商部门反馈处理意见。
优质的纳税服务获得了浙江纳税人的真心“点赞”。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专项调查中,浙江地税继2015年、2016年连续获得第一名后,再次获得全国地税系统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也是全国71个省级国税局、地税局中唯一取得“三连冠”佳绩的省局。评分12345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