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时间:2019-05-13 17:3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第一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

基础()

郭声琨

《 人民日报 》(2012年12月19日

06 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科学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260多万名党员,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正是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党获得了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尖锐复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迫切要求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活动形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迫切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模式和党员教育方式,迫切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总体上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能够肩负起党的历史使命,但也存在不少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一些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党的力量薄弱;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保障不足;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科学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推进组织设置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加强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全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指向,充分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政治自觉;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在基层执政方式和工作方法上的根本转变;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强服务,在提升服务水平中增强执政能力,充分体现了党始终以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来实现长期执政、永续执政的根本要求和政治智慧。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新定位新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一)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党的宝贵资源和传家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扎根于群众之中,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实质就是服务群众的过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终要落实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上来。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是适应党所处历史方位变化、提升党在基层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始终坚持这一根本价值取向,自觉把基层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各方面,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党的一切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核心在服务,关键在把功能定位从管理转到服务上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根本要求是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检验标准是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要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在推动科学发展、解决民生疾苦、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夯实执政根基上下功夫,努力建设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服务机制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国有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街道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在本部门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高等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事业单位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在履行本单位职责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完成中心任务和健康发展,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社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做好服务、发挥作用。

(三)切实提高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本领。着力提高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顺应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富裕、奔小康的迫切愿望,紧紧扭住第一要务,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把各项富民惠民便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科学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着力提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拓展服务群众工作平台,深化结对帮扶等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着力提高协调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些地方在城市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乡村推行“文建明工作法”、“农事村办”,这些来自实践、务实管用、深受群众欢迎的做法要认真总结推广,努力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这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着重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强化物质保障、落实领导责任等工作,推动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富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全社会的覆盖面,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的部署要求,要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当前,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数量庞大,加强这些领域的党建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必须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具备组建条件的要做到应建尽建,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要积极开展党的工作,采取挂靠建、联合建、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形式加快组建。继续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抓好党群共建,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更加凸显了“抓书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围绕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体系,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创新培养选拔机制,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注意培养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对矛盾突出、工作薄弱的村,下派得力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工作。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完善实绩考核办法,总结推广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激励关爱机制。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切实解决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动力活力。

(三)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对于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围绕建立完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运行体系,实行组织联建,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村居联建、跨区域联建等新模式,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统筹设置机制。实行共育共管,推动城乡党员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方面互动融合,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行活动同创,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城乡互帮互助机制。实行资源共享,推动城市和机关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互促的党建工作机制。

(四)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高度重视。着眼于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支持、基层党组织自我补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增强为群众办实事能力。多渠道多途径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财政支持和帮扶力度。

(五)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这是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着眼于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体系,强化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各级党组织书记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真正担负起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完善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确保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领导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四、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一)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两年多来,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这是深化和拓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要认真总结提升创先争优活动的成功经验,把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有效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创先争优贴近岗位实际、融入岗位职责、化为岗位行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牢固树立创先争优理念,把创先争优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工作,健全党组织晋位升级和党员承诺践诺机制、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机制、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机制,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追求先进和优秀的内生动力。

(二)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是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管理的经常性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的部署要求,必须完善和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内组织生活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党内组织生活庸俗化,不断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必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提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的实际效果。必须坚持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使党员始终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党员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农村人”变为“城里人”、“外地人”变为“本地人”,我国2.5亿农民工中流动党员达350多万名,为保证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的要求,要探索建立“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健全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强化各项服务措施,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党员服务中心,规范“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工作,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手段,保证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有效纳入组织管理、参加党内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紧紧抓住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对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正确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重视党员质量,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把好入口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保持发展党员适度规模,加大在青年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高知群体、大学生等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严重不足问题。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全面推广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

(五)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这是保持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创新之举,是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由之路。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就是要坚持严格质量进、严肃政策出,形成党员队伍吐故纳新、自我纯洁、充满活力的机制。严格执行党章和有关规定,切实贯彻“坚持党员标准、严格掌握政策、严格履行程序、加强教育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定期分析评议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出口,纯洁队伍,健康肌体,使我们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选自人民出版社已出版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

第二篇:《人民日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人民日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科学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260多万名党员,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正是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党获得了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尖锐复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迫切要求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活动形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迫切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模式和党员教育方式,迫切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对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总体上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能够肩负起党的历史使命,但也存在不少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一些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党的力量薄弱;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保障不足;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一)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党的宝贵资源和传家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扎根于群众之中,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过程实质就是服务群众的过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终要落实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上来。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是适应党所处历史方位变化、提升党在基层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始终坚持这一根本价值取向,自觉把基层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各方面,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党的一切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核心在服务,关键在把功能定位从管理转到服务上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根本要求是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检验标准是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要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在推动科学发展、解决民生疾苦、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关系、夯实执政根基上下功夫,努力建设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服务机制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国有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街道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机关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在本部门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高等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事业单位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在履行本单位职责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完成中心任务和健康发展,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社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做好服务、发挥作用。

(三)切实提高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本领。着力提高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顺应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富裕、奔小康的迫切愿望,紧紧扭住第一要务,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把各项富民惠民便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科学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着力提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拓展服务群众工作平台,深化结对帮扶等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着力提高协调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些地方在城市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乡村推行“文建明工作法”、“农事村办”,这些来自实践、务实管用、深受群众欢迎的做法要认真总结推广,努力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这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着重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强化物质保障、落实领导责任等工作,推动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富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全社会的覆盖面,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的部署要求,要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当前,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数量庞大,加强这些领域的党建工作十分重要而紧迫。必须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具备组建条件的要做到应建尽建,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要积极开展党的工作,采取挂靠建、联合建、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形式加快组建。继续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抓好党群共建,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更加凸显了“抓书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围绕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体系,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创新培养选拔机制,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注意培养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对矛盾突出、工作薄弱的村,下派得力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工作。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完善实绩考核办法,总结推广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激励关爱机制。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切实解决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动力活力。

(三)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对于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围绕建立完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运行体系,实行组织联建,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村居联建、跨区域联建等新模式,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统筹设置机制。实行共育共管,推动城乡党员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方面互动融合,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行活动同创,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城乡互帮互助机制。实行资源共享,推动城市和机关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互促的党建工作机制。

(四)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高度重视。着眼于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支持、基层党组织自我补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增强为群众办实事能力。多渠道多途径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财政支持和帮扶力度。

(五)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这是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着眼于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体系,强化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各级党组织书记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真正担负起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完善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切实做到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确保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领导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四、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一)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两年多来,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这是深化和拓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要认真总结提升创先争优活动的成功经验,把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有效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创先争优贴近岗位实际、融入岗位职责、化为岗位行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牢固树立创先争优理念,把创先争优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工作,健全党组织晋位升级和党员承诺践诺机制、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机制、树立和表彰先进典型机制,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追求先进和优秀的内生动力。

(二)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是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管理的经常性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的部署要求,必须完善和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内组织生活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党内组织生活庸俗化,不断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必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提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的实际效果。必须坚持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使党员始终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党员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农村人”变为“城里人”、“外地人”变为“本地人”,我国2.5亿农民工中流动党员达350多万名,为保证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的要求,要探索建立“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健全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强化各项服务措施,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党员服务中心,规范“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工作,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手段,保证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有效纳入组织管理、参加党内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紧紧抓住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对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正确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重视党员质量,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把好入口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保持发展党员适度规模,加大在青年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高知群体、大学生等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严重不足问题。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全面推广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

(五)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这是保持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创新之举,是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由之路。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就是要坚持严格质量进、严肃政策出,形成党员队伍吐故纳新、自我纯洁、充满活力的机制。严格执行党章和有关规定,切实贯彻“坚持党员标准、严格掌握政策、严格履行程序、加强教育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定期分析评议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出口,纯洁队伍,健康肌体,使我们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三篇: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

——在全省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效廉(2012年12月5日)

同志们、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好。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中,我们迎来了第27个国际志愿者日,这是我们全体志愿者的节日。在这里,我谨代表省委和省文明委,向获得表彰的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表示诚挚的问候!对你们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大爱情怀和高尚品格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向共同发起我省志愿服务暖心行动的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谈三点意见。

一、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我省志愿服务扎实深入、成效显著

多年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特别是去年省志愿服务协调小组成立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省加强和改进了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四个进一步”的明显成效。

一是志愿服务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出台了《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在全国率先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志愿服务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社会支持和法律责任。全省各地都建立了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各部门共同参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各市地成立了志愿服务协调小组,完善了省、市、区、街道、社区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哈尔滨、大庆、伊春等市地还在市、区、社区(单位)分别成立了志愿服务总队、大队、志愿服务队,提高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动员力。

二是志愿者组织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省分四步推进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第一步推进全省2966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第二步推进全省3134所中小学校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第三步以各级文明单位为骨干推进驻市驻区单位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第四步推进全省高校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截至目前,全省已经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22239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常态化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开发了《黑龙江省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建立了全省志愿服务公共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全省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全省注册志愿者已经超过176.19万人,申报志愿服务岗位418.7万个,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0.7万人次,注册志愿者占全省城市建成区人口10.89%,提前实现了中央提出3-5年社区志愿者达到10%的目标,初步实现了中央关于志愿服务“三个转变”的要求(志愿者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经常性活动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在刚刚结束的,由中央文明办、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发起的100名全国优秀志愿者和20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评选活动中,我省有5人当选全国优秀志愿者(李坤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队

长;林彬,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前进办事处机车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成刚,黑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段其德,黑龙江省大庆第二采油厂采油工人;谢尚威,黑龙江省双城市韩甸镇农民)。1个组织当选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大庆市爱心传递志愿者协会),列各省前列。

三是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我们广泛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和“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中央文明办先后在哈尔滨、大庆、伊春、绥芬河和安达组织了全国“三关爱”活动启动仪式,全省参与率达85.16%。以双鸭山为主会场,在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同步组织了“两推进一建立”活动启动仪式。在争创文明城市过程中,全省党员志愿者、文明城市志愿者和慈善志愿者参与率分别达90%、107.8%和130.7%,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团省委等14个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暖心行动,进一步掀起了全省志愿服务活动新高潮。

四是志愿服务活动品牌进一步形成。去年,我省建立了“五个一百”(全省每年评选100名优秀志愿者、100个优秀志愿服务站、100个优秀志愿服务队、100个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和100个关心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优秀组织)

评选机制,今年我省在此基础上评选了“五个十佳”(十佳优秀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站、十佳志愿服务队、十佳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和十佳关心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优秀组织),建立了五星级志愿者评选机制,(目前全省一至五星志愿者分别达到4865、2433、623、231和143人),成功推出了一批志愿服务活动品牌,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和引导作用。目前,我省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度大幅提升,对志愿服务理念的知晓率已达86.88%,参与率达89.59%,满意度达95.63%。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一些地区和单位对志愿服活动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不信任也不会动员群众,工作流于形式;一些基层组织和群众不习惯、不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程序和规则,随机、随意参加活动(基层志愿服务工作站的有效动员率仅为3.8%)。这些都亟待在今后工作中研究解决。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志愿服务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

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志愿服务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党和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是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公民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开展志愿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举措。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能够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有利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志愿服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开展志愿服务,可以有效发挥群众有序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作用。一是协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我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

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使他们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相对较短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其中很多问题是政府管理、市场机制覆盖不到的领域。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动员力强,可以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拓宽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渠道。志愿者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监管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履行责任、发挥才智,参与社会管理,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促进了民主建设进程。三是提升政府社会动员力。开展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多方面人才,优化整合社会资源,保证大型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政府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开展志愿服务是实现公民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人生的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志愿服务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灵活便捷,适应当今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

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引导人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有利于在为他人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体现自身价值。

三、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全面提升我省志愿服务整体水平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是中央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我省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一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全体公民社会责任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大力培养志愿服务文化,使人们认识到志愿服务既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要加大志愿服务经验的总结和典型推广力度,通过组织“五个十佳”和“五个一百”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事迹宣传,使全社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重

要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爱护、尊重志愿者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发挥职业特长和个人专长,从不同领域参与志愿服务。使更多的志愿者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

二要大力强化志愿服务的组织领导。落实《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成立省、市、区三级志愿者联合会,规范各级团体会员单位,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各地志愿服务总队、大队、支队、分队和服务队,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动员力和行动力。加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完善鼓励志愿服务政策措施,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基本保障,把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者。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把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

三要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愿望出发,从办得到、群众又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当前,要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重点推进“三关爱”活动和“志愿服务暖心行动”,从家政志愿服务、健康保护志愿服务、亲情陪伴志愿服务、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和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入手,组织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儿童提供服务。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和支持我省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发展,协力共建大美大爱新龙江,共同谱写和谐幸福新华章!

第四篇:夯实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夯实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创先争优提升党建服务水平

(创先争优活动征文)

我们根据省委、市委、区委以及街道党工委深入开展以“三比一推进”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文件精神,结合社区实际,大力加强社区党建基础工作,积极创新、注重实效,探索新党建工作新模式,着力强化基层党建的实际效果,使社区的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进一步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地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一、领导重视、健全网络,提升社区党建新格局。自从成立社区以来,社区党组织起着致关重要作用,在基层,党组织成为上传下达的桥梁。上级党组织也十分重视,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

1、把握方向、完善议事制度。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旧城改造、拆迁及企业改制的加速,大量社区实务工作来到基层,要使我们政党有凝聚力、向心力,人民群众才对我党有信心。我们党组织要慎重解决人民的问题,把握方向,完善议事制度,重大问题社区党组织一定亲自过问和处理,不要让问题激化,维护我们政党执政基层。

2、健全网络,确保工作开展。社区要成立党组织,将党支部建在小区,在有条件的楼栋设有党员楼长,确保社区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如社区自从有了党员楼长后,信息传递

速度加快了。以前社区开党员大会、放映电教片或有什么大的活动,均由社区党员干部到每个楼栋去逐户上门通知党员,现在只需电话通知党员楼长就能很快落实到位。

3、注重投入,完善党建设施。社区党组织要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除了社区党组织自身要主动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作保证。社区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同时要向上争取工作经费,着力改善社区的党建硬件建设如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等,做到党员有阵地、有自己活动场所,确保社区党建工作开展。

二、党员带头,服务居民,创建和谐社区环境。

社区党组织提供良好的服务,不仅是社区党组织凝聚群众的有效方式,而且是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矛盾的重要途径。为此,社区党组织注意引导党员,从服务群众入手。

1、关爱困难群体,建立帮扶机制。社区党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对社区内的贫困对象进行逐一排查,公平公正地做好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了“应保尽保”。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多的实际,社区党组织召开招聘会形式安置就业、通过政策引导如小额贷款帮扶他们兴办企业、调动社区资源联系乐于助人的企业主为特殊困难人员实施救助等,解决他们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从而把党对困难群众的关怀通过社区党组织充分地体现出来。

2、举办文娱活动,丰富居民余业生活。社区党组织积极创建活动载体,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引导居民群众融入到活动之中。社区可以组建的秧歌队、、舞蹈队、书画协会,还可以依托社区文化广场、文明市民学校、社区活动室等教育活动阵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通过开展多种载体活动,丰富居民余业生活。社区党组织还结合社区实际先后开展了如“邻里节”等形势的主题活动,党员电教“四进四送”活动,纪念“七一”表彰活动,老党员上门慰问活动等一系列的党内活动,使党组织的生命力与活力通过上述系列活动的开展不断得到体现。

3、丰富居民需求,提供便利生活环境。社区党组织积极创新服务方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如开设社区便民服务网点、成立治安巡逻队、开展计生宣传、公开社区热线电话、提供就业指导、修理、加工、保洁等社区服务项目。还可以通过建立党员服务岗延伸服务领域,为居民提供便利生活环境。

三、拓宽领域、整合资源,巩固党执政基础。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何,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定和巩固。社区党组织拓宽基层党建服务领域、整合资源,巩固党执政基础。

1、扩大党组织在“两新”组织覆盖面。近年来,涌现出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集中于社区,党的影响力

和渗透力能否在这些领域得到体现,更多的要靠社区党组织发挥作用。为此,社区党组织要承担起领导和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职责,不断加大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力度。

2、做好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社区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以专题学习引导和党课教育形式,组织党员系统学习。二是可以抓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以这种党员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为平台,使广大党员通过丰富的学习内容与立体的画面相结合而产生的视觉效果,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知识。三是对社区流动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中党员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既是社区党组织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社区党组织切实改变原有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探索多种党员教育管理途径。实现了由单纯管理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大大提高了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过程中,可以将流入党员就近编入参加组织活动。对流出党员,经常性与其家属取得联系,了解他们在外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困难与需求。社区劳保服务站还通过QQ热线与流动党员进行联系,帮他们了解家乡的有关惠民政策及所需要的信息,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发挥辖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作用。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是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为充分发挥其

作用,社区党组织,要依托社区党建联席会、党员联络服务站等载体,扎实开展社区共建工作,帮助社区解决问题。通过发挥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的作用,使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发挥辖区单位党组织作用:一是社区要逐家上门,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见面认识,为今后的联系沟通,具体服务奠定了基础。二是社区党员联络服务站负责人坚持上门服务,发送资料、交流信息、探讨问题。三是利用社区计生、综治、卫生、民政等系统均与辖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服务关系。如开展“和谐楼栋”、“五好家庭”评比活动,社区积极与辖区单位联系,广泛征求他们意见,争取辖区单位支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发挥在职党员的作用:一是与在职党员协商能从哪方面为社区服务,发挥他们特长。二是与在职党员单位联系建立考核机制,强化为民服意识。三是针对社区难点问题与在职党员建立联动解决机制,为居民办实事。

钟楼社区:刘会锐供稿

第五篇: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夯实群众工作基础

创新城市基层党建 夯实群众工作基础

邓小柱

2011年第8期 ——党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城市党建”这一新概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经济结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原来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逐步剥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产生,城市公益性事务日益繁重,给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崭新课题。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对象、内容、方式随之变化。新的形势下,切实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地做好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对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认识城市基层党建的发展趋势

经过几年的努力,城市基层党建已经实现了由街道党建向社区党建的转变,街道、社区党建向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辖区单位党建、在职党员延伸,城市基层党建正在形成以街道、居委会、辖区为主,在城市中的一定区域内,实现对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有效覆盖。从发展角度看,城市基层党建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呈现出区域化的必然趋势。上下结合、多元互动、资源共享、区域化服务管理的统筹格局正在形成,城市党建区域化具有组织量大、面广、作用更加突出的特点。二是呈现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必然趋势。努力夯实城市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有效的综合服务,这一趋势标志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三是呈现出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必然趋势。加强社会管理,满足群众需要,使城市社区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家园、成为各类经济和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舞台、成为党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给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二、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目前,城市基层党建还存在一些难题:一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存在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难题。社会矛盾往往发生在块块上,权力配置分散在条条上,尤其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量多、面广、复杂,给城市基层党建带来了新的难题。二是城市基层党建存在着责权不配套的难题。城市党建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社区党建承担的任务达60多项,作为城市党建最基层的组织,权力弱,责任大,责任转移了权力没有转移,事情转移经费没有转移,工作转移了人员没有转移,跟不上发展趋势,成为城市党建的又一难题。三是城市基层党建存在着任务与干部队伍素质不相适应的难题。自2005年以来,城市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加上近年来复员退伍军人党员、大学生待业党员大量涌入社区,城市社区党建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场地小、人员少、财力弱,呈现出“小马拉大车”的畸形状况。尤其是处于最基层的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几个人服务成千上万的人,几名党员管理数十上百名党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的难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标准要求也不断提高,不少城市基层组织对辖区的管理服务还停留在“单位制”的管理格局上,不能有效地实现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上民生保障的薄弱,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缺乏做好群众工作的机制和手段,因而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

三、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新

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城市党建的组织设置应与街道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与党建工作领域相配套,与管理权限和工作责任相一致。要推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体制,即在市、区政府的领导下,实现区、街道、社区的有效管理,建立区、街道、社区、楼栋党组织网络的新体制。要整合社会资源,根据区域化的特点,从户籍、人口、管理范围入手,调整现行街道布局,赋予街道工委和社区更大的管理权限和责任。二是夯实组织基础。街道要建立党工委,在领导体制上实行委员制,工委书记、副书记由上级委派,实行专职,在辖区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中产生委员,实行兼职,解决好街道党建中领导核心力量不强的问题。同时根据党员的分布情况,实现辖区内商务楼宇、专业市场党的组织的全覆盖,通过条块结合,组建行业协会党的组织,通过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组建流动党员党组织,在离退休党员中建立退管党小组等有效形式,实现基层组织的全覆盖。实现重心下移,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熟悉基层、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选派到城市基层一线,通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党务干部,使党的组织基础更加牢固、更加坚强。三是明确地位目标。在城市基层党建中,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主要是围绕“五个好”的目标开展工作:“建设一个好班子”,建设一个立志于抓城市党建工作,勤政、廉政、优政的好班子;“探索一条好路子”,探索一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社区群众的好路子;“建立一个好机制”,建立一个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支好队伍”,努力培养一支适应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创建一个好环境”,努力创建一个文明、舒适、和谐的社区环境。四是强化职责权限。城市基层党建要切实履行好“服务、教育、管理、监督”职能,统筹区域服务资源,建立街道社区组织和驻地单位相结合、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相结合、社会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城市基层服务体系,实现服务的全覆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导群众、倡导社会新风,用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民措施服务居民、实现有效管理,组织引导辖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党组织的渗透力,开展各种便民利民的有效服务,建立矛盾化解机制,消除矛盾、化解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下载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上)

    请勿外传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上) 大家好,今天我想讲的一个题目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十八大刚刚开过,这是非常举世瞩目的。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十八大报告,......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讲材料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讲材料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会期七天。本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实施方案[范文大全]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实施方案 大四方小学 根据雄县教育系统及总校迎接党的十八大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

    县委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工作汇报

    免费分享创新 县委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工作汇报 县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采取“四抓”措施, 着力做好“四篇文章”,确保在短时间内让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下)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下)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新阐发......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自己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所做的报告,深受鼓舞。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工作总结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工作总结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工作总结 十八大召开之后,依安局通过集中组织、分散学习的方式,认真学习贯彻了十八大会议精神。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纵的历史、横的现实,组成了时代的坐标,无数个坐标点连接成时代前进的航线,指向未来。一个伟大的国家,正意气风发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