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暂行规定

时间:2019-05-13 17:0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暂行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楚雄彝族自治州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暂行规定》。

第一篇:楚雄彝族自治州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暂行规定

楚雄彝族自治州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暂行规定

1998年6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令第27号发布 自1998年6月15日起实施)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行政机关、法定授权组织、法定委托组织,是指

经省、州、县(市)人民政府依照《行政处罚法》和省政府有关文件清理确认的实施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和组织。

第三条

本州各级行政机关、法定授权组织、法定委托组织依法作出的罚款的收缴、缴纳及相关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但是,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除外。

第五条

代收罚款网点本着就地就近、方便当事人缴纳的原则确定。

本行政区域内的罚款代收机构为当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信用合作社等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组织、法定委托组织,应当及时与当地的代收机构签订书面代收罚款协议,并予以落实。

第六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罚款数额、期限、代收罚款的银行到指定的代收网点缴纳罚款。

第七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应当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九条、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和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没有载明法定内容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得使用;使用的,该行政处罚决定书无效。

第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明确需要加处罚款的,代收机构不得自行加收罚款。

第九条 代收机构只负责代收事宜,当事人对加收罚款有异议的,应当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解决,不得向代收机构交涉。

第十条 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不影响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当事人应当先缴纳罚款和所加处的罚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 加处的罚款从属先前已处的罚款,当事人只对加处的罚款有异议的,应当依法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先前已处的罚款和加处的罚款都有异议的,按照“加罚从属本罚”的原则,依法一并向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第十二条 代收机构代收罚款应当向当事人开具云南省财政厅统一印制 的楚雄州专用的“云E罚字”《云南省罚没收入专用收据》。当事人应在五日内凭缴款收据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或组织验证。

罚没收入票据的管理和使用按《云南省罚没收入专用票据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代收机构应当收代收的罚款及时上缴国库。罚款上缴国库时代收机构应填制《云南省财政收入一般缴款书》,按规定的级次缴入各级国库。缴款书必须按财政部门的规定填写与罚款性质相应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缴款单位名称填写作出处罚决定的单位,缴款书备注栏应写明上缴罚款所属的时间、内容。

代收机构代收的罚款原则上每十日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同级财政部门上缴一次。不得漏缴或拒缴。同时将代收罚款情况书面通知委托机关或组织。

第十四条 代收机构应将代收的罚款记入国库收入专项科目,不得挪作他用,并按月与委托机关对帐。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向代收机构支付手续费,其标准为代收罚款额的1%,由同级财政部门向代收机构支付。上级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不按照《行政处罚法》及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州、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暂停有关行政机关或组织的执法主体资格。

第十七条 州、县(市)人民政府的法制机构应当对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涉及本规定有关业务范围的事项,按部门规定办理。

本规定未明确的有关事项,按《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代收罚款协议书》样本

代收罚款协议书(样本)

行政机关或组织名称(甲方) 代收机构名称(乙方) 根据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分离实施办法〉暂行规定》,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本行政辖区内乙方下设的

为甲方代收罚款网点,行政违法当事人可持甲方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向上述任何

一个网点缴纳罚款。

二、代收网点代收罚款时,应向当事人出具云南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楚雄州专用的“云E罚字”《云南省罚没收入专用收据》,当事人凭缴款收据于缴款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或组织验证。

三、当事人逾期缴纳罚款,甲方行政处罚决定书明确需要加处罚款的,乙方应当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加收罚款。

四、甲方在县(市)代收机构设立基本帐户或专用帐户,县级以下代收机构设立“应解汇款”科目,代收的罚款记入国库收入专项科目。

五、乙方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国家及省、州有关规定,将代收的罚款直接上缴国库,原则上每十日上缴一次,并同时将代收罚款情况书面通知甲方。上缴国库时,应按有关要求填制《云南省财政收入一般缴款书》。按规定的级次,准确填写预算科目(政府预算收支科目)。

六、乙方应当在代收网点、营业时间、服务设施、缴款手续等方面为当事人缴纳罚款提供方便。

七、甲方同级财政部门按代收罚款金额的1%向乙方支付代收罚款手续费。国家如有新的规定,从其规定。

八、每月的月末为甲、乙双方对帐日。甲方的财务、法制机构可根据需要到乙方查对帐目,乙方应予配合。

九、涉及甲、乙双方业务范围的有关事项,按各自部门的规定办理。

十、其它未尽事宜和有关问题,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十一、违约责任:以上条款,甲、乙双方应共同遵守。如需变更,需双方协商同意。否则违约方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

十二、期限 年,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

十三、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十四、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甲方同级财政部门和上一级主管部门

备案各一份,乙方同级人民银行备案一份。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

年 月 日

第二篇:成都市城建监察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2105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8-09-21 【生效日期】1998-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成都市城建监察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暂行办法

(1998年9月21日成府发〔1998〕138号)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实施城建监察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保证罚款及时上缴国库,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 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 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市城建系统各部门和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等五城区(含高新区)城建系统各部门(以下统称城建行政机关)和受委托的城建监察队伍在行政执法中,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罚款决定的,必须依照本办法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的机构分离;但是,依照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除外。

第三条 第三条 罚款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城建监察队伍执法所需办案经费,按照《成都市罚没财物和追回赃款赃物管理条例》和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拨付。

第四条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城建监察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并向当事人出具《现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四川省行政执法现场处罚罚没收据》(以下简称现场收据):

(一)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

(二)对流动摊贩、不能当场确定身份的人员等处以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城建监察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按隶属关系交至城建行政机关或城建监察大队的财务部门;城建行政机关或城建监察大队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将罚款缴入代收银行。城建监察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不得存入单位帐户,不得开设罚款收入过渡帐户。

第五条 第五条 城建监察罚款收缴的代收银行,由市财政部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市分行和市建设管理部门共同确定。

第六条 第六条 城建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本办法和有关规定同代收银行签订委托代理收缴罚款协议,并在代收银行开设“罚款收缴帐户”,帐户由同级财政部门和代收银行负责管理。

代收银行应依据城建行政机关出具的《成都市城建监察罚款缴款单》(以下简称缴款单)收缴罚款。

第七条 第七条 签订委托代理收缴罚款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代收银行和城建行政机关的名称;

(二)代收银行代收罚款的依据;

(三)罚款汇缴的时间及方式;

(四)代收银行下设的具体代收网点;

(五)代收银行上缴罚款的预算科目、预算级次;

(六)代收银行告知城建行政机关及同级财政部门罚款代收情况的方式、期限;

(七)代收银行同城建行政机关对帐的时间及方式;

(八)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协议签订后,城建行政机关应在15日内将协议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代收银行应在15日内将协议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市分行备案。

第八条 第八条 办理代收罚款业务的银行网点,应在办理收缴罚款业务的窗口设置“城建监察罚款代收处”标志,张贴“缴款须知”。

第九条 第九条 当事人应自收到缴款单之日起15日内到代收银行的代收网点缴纳罚款,代收网点应向当事人出具由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四川省行政执法罚没收据》(以下简称收据)。

收据是当事人已缴纳罚款的唯一凭证。

第十条 第十条 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或者撤销,需退还罚款的,城建行政机关应及时通知同级财政部门,由同级财政部门通知代收银行或国库退款。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统一制作的收据一式四联,第一联为存根,由代收银行向同级财政部门缴销;第二联为收据,交当事人收执;第三联由代收银行留存;第四联由代收银行盖章后,交城建行政机关存档。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代收银行应当按照委托代理收缴罚款协议的约定,将当事人姓名或名称、缴纳罚款数额、时间及预算科目、级次等情况,每旬分单位汇总后书面报城建行政机关,以此作为同城建行政机关对帐的依据。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代收银行应每月向同级财政部门报代收罚款分单位的汇总报表,财政部门根据报表提供的数据,及时将已收缴的罚款集中缴入国库。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代收银行的代收网点应在营业时间、服务设施、缴款手续等方面为当事人缴纳罚款提供方便。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收缴罚款业务的监督管理,并负责协调代收罚款的有关事项。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城建监察执法人员违反本办法直接收取罚款的,城建行政机关应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已收取的罚款一律缴入代收银行。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代收银行应定期检查和监督代收网点的收缴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龙泉驿、青白江区和各县(市)的城建监察执法,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实施罚缴分离。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成都市财政部门会同成都市建设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质量技术监督局罚款与收缴相分离制度

质量技术监督局罚款与收缴相分离制度

为加强行业廉政建设,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1、依法给予五十元以下的罚款;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3、在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经当事人提出,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三、行政执法人员施行现场处罚,必须出据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四、执法人员按照本制度第二条规定当场收缴后,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2日内将罚款缴纳指定的银行。

五、除本制度第二条规定的情形之外,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由当事人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银行交纳罚款。

第四篇:交通部行政执法单位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规定

交通部行政执法单位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

收缴分离规定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1-07-23 生效日期: 2001-07-23发布部门: 交通部 发布文号: 交财发[2001]392号

第一条 为规范交通部行政执法单位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加强对罚款收缴活动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颁发的《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交通部行政执法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关联法规:

第二条 交通部所属的港航公安机构、海事管理机构、航务管理机构等行政执法单位(以下简称执法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并收缴罚款时,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除依照本规定第 六条规定可以当场收缴罚款外,作出罚款决定的执法单位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

第四条 执法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应收缴的罚款,由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指定的国有商业银行代收(以下简称代收机构),执法单位应当依照本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与指定的代收机构签定代收罚款协议。代收罚款协议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执法单位、代收机构名称;

(二)具体代收网点;

(三)代收机构上缴罚款的预算科目、预算级次;

(四)代收机构告知执法单位代收罚款情况的方式、期限;

(五)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自代收罚款协议签定之日起,执法单位应当于15日内将代收罚款协议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备案。

第五条 执法单位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代收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和当事人应当缴纳罚款的数额、期限等,并明确当事人逾期缴纳罚款是否加处罚款。当事人应当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罚款数额、期限到指定的代收机构缴纳罚款。

第六条 依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况执法单位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

(二)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三)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执法单位及其执法人员作出处罚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当事人提出要求当场缴纳罚款的。

关联法规:

第七条 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并当场收缴罚款时,原则上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且下达处罚决定与收缴罚款的人员应当予以分离,并分别将处罚决定书和罚款按本规定第 九条规定的时间交至执法单位财务部门。

第八条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必须向当事人出具财政部统一制发的当场处罚罚款票据。否则,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当场处罚罚款票据的领用、保管、使用应严格按照《交通部行政执法单位当场处罚罚款票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关联法规:

第九条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交至本单位财务部门;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交至本单位财务部门。执法单位财务部门应在收到罚款2日内缴付代收机构。如执法单位所在地未设代收机构,应按规定上缴上一级执法单位财务部门,由当地有代收机构的上一级执法单位财务部门按规定缴付代收机构。

第十条 当事人对执法单位作出的罚款决定如持有异议,应当先缴纳罚款和加处的罚款,再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一条 对错缴和多缴的罚款,以及经复议后不应收缴的罚款须办理退付的,应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执法单位提出申请,报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审查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开具收入退还书,申请从中央国库退付。执法单位不得从罚款收入中冲退。

第十二条 对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由当事人直接向代收机构缴纳的罚款,执法单位应建立登记备查制度。对当场收缴的罚款,执法单位应做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定期与代收机构进行核对。对未按规定到代收机构缴纳罚款的当事人,应予以催缴。

第十三条 下列行为属于违反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规定的行为:

(一)未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

(二)违反当场处罚票据管理规定的;

(三)违反规定,擅自变更罚款范围和标准的;

(四)执法单位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未按规定及时上缴本单位财务部门和代收机构的;

(五)截留、挪用、私分或变相私分罚款收入的;

(六)其他违反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规定的行为。第十四条 对具有上述行为的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依据国务院《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由上级单位按管理权限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联法规:

第十五条 本规定中未规定的事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颁发的《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关联法规: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交通部负责解释。执法单位可依据本规定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交通部备案。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2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已经2011年8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

二○一一年九月一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作如下修改:

一、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第四项修改为:“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二、第十二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事故发生单位有《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项规定行为之一的,处200万元的罚款;同时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的,处300万元的罚款;同时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处500万元的罚款。”

原第一款调整为第二款,并修改为:“事故发生单位有《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至六项规定行为之一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的,处2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处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删除第十三条第一项。

第三项修改为:瞒报事故或者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0%的罚款。“谎报、”

四、第十四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事故发生单位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为且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处20万元的罚款。”

五、第十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事故发生单位对较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且有谎报或者瞒报行为的,处50万元的罚款。”

六、第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事故发生单位对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且有谎报或者瞒报行为的,处200万元的罚款。”

七、第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事故发生单位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为且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处500万元的罚款。”

八、删除第二十二条。

本决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订,重新公布。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2007年7月1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公布根据2011年9月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 为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严格追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正确适用事故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以下简称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等有关责任人员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适用本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和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事故发生单位是指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规定所称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上一年年收入,属于国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指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所确定的上一年年收入总额;属于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指经财务、税务部门核定的上一年年收入总额。

第五条 《条例》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

(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

(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四)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第六条 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下列规定决定:

(一)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决定;

(二)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三)对发生较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四)对发生一般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指定下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

第七条 对煤矿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煤矿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决定;

(二)对发生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的煤矿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

(三)对发生一般事故的煤矿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所属分局决定。

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指定下一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

第八条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本规定第六条或者第七条规定的权限实施行政处罚。

第九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十条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一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二)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60%的罚款;

(三)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

第十二条 事故发生单位有《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项规定行为之一的,处200万元的罚款;同时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的,处300万元的罚款;同时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处500万元的罚款。

事故发生单位有《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至六项规定行为之一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的,处2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处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 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伪造、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隐匿资金、财产、销毁有关证据、资料,或者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或者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至90%的罚款;

(二)谎报、瞒报事故或者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0%的罚款。第十四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负有责任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故发生单位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为且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处20万元的罚款。第十五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较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造成3人以上6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造成6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3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故发生单位对较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且有谎报或者瞒报行为的,处50万元的罚款。第十六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造成10人以上15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7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7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造成15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7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7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故发生单位对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且有谎报或者瞒报行为的,处200万元的罚款。第十七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特别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故发生单位有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为且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处500万元的罚款。第十八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十九条 法律、行政法规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规定的罚款幅度与本规定不同的,按照较高的幅度处以罚款,但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条例》和本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有两种以上应当处以罚款的行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分别裁量,合并作出处罚决定。

第二十一条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其他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楚雄彝族自治州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暂行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楚雄彝族自治州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暂行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