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固定资产帐实不符不容忽视
固定资产帐实不符不容忽视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明确规定“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增加时应当及时登记入账;减少时,应当按照国有资产规定办理报批手续,进行账务处理”但是审计发现,行政事业单位仍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帐实不符的问题。
主要表现:
一是一些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无偿调拨设备、仪器、器材或独立核算部门之间资产相互调剂,由于调拨手续不全,单位记入固定资产账没有依据,从而形成账外资产。
二是有的单位对捐赠募集得到的固定资产不办理相关手续,导致资产无法入帐。
三是单位自行购建的固定资产,由于资金不到位,不能竣工决算,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暂估入账,形成帐外资产。四是调出、报废的固定资产,未办理相关手续,形成有帐无物,空挂固定资产。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各单位负责人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到位,对固定资产在帐外游离,视而不见,不闻不问。
二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存放的部门,缺乏严密、有效的监管机制,实物管理与帐务核算脱节,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三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规范,缺乏责任感。尤其对上级业务部门无偿提供、调入的或捐赠募集得到的,总认为入不入单位帐无所谓。
四是没有严格执行财经法规的规定。对固定资产不定期进行清查或将清查盘点工作以简单抄账的方式进行应付,对已损坏、报废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帐实不符的问题看似一个帐务处理问题,但各单位不容忽视。
首先固定资产帐实不符,会导致上报的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无法了解单位实有资产情况,失去了对单位资产的管理和调控;
其次由于部分资产账面没有反映,如遇资产出借,单位法人更换,有可能造成出借的帐外资产失去控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帐外资产在变卖出售时,可能出现资产变卖收入不入账,形成帐外资金的隐患。
因此,审计认为,各单位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帐实相符:
一是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和清理盘点,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的实
有数额相符。
二是严格资产的日常管理,资产管理人员要增加责任感,定期不定期对资产进行检查,对损坏的资产要及时上报。三是财务部门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对无偿调入的资产要及时索要有关手续入帐(确有客观原因的,应由当事人和财务人员共同写一个说明,经领导签字后先入账,待后取得发票,进行补充原始票据);对捐赠募集得到的资产要及时聘请资产评估部门进行评估确认入帐;对调出以及报废资产要及时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报批,并完善有关手续,及时进行帐务处理;对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决算的资产应先暂估入账。另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定期检查资产的实有情况,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二篇: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对策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及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随着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各项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与日俱增,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防止贪污腐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36号令公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该办法颁布一年多来,各部门、单位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对许多理论问题和工作实务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但问题依然很多。
一、表现形式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实物与账目不相符的情况,这是很多事业单位经常碰到的很棘手的问题。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实无账
如:一些单位建造的办公楼、教学楼,已使用多年,但该项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待摊投资”和往来账户中,会计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账物脱节、资产存量不清;又如: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地与被征收对象达成默契,以对方提供的实物(如基建工程材料、摄像器材、小汽车、空调、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抵顶行政事业性收入,这些资产未进行资产登记和财务处理,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逃避了正常的监督检查;再如:上级部门匹配、无偿调入、接受捐赠、单位合并划入的固定资产不入账等等,导致有固定资产实物,但没有账目的现象发生。
(二)有账无物
有账无物主要表现在对拆迁、报废、调出的资产未核销;人员调走或离退休不清退、不交接;单位分离划出资产不调账;有的单位房屋已出售给职工多年,但不去完善相关处置程序,不进行财务账核销,导致长期挂账。
(三)账实不对应
一些单位的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记载实物资产数量及其价值明细,特别是利用国有非经营性资产搞经营的单位,没有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对使用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进行评估,也不办理任何手续,使国有资产的保值乃至增值指标难以落实。由于财务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地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久而久之,单位会计无法确认盘存资产数量的多与少、价值的增与减,从而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
二、原因分析
引起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相符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意识淡薄,机构不明确,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清
长期以来,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滞后,“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完整、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资产管理混乱。出现了人人都在管理使用、人人都没有负责的局面。对固定资产从购置、领用、调剂、调拨到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出售和报废各环节,处理非常随意,也不履行任何手续,很多事业单位连最起码的物品领取和归还制度都没有,缺乏对固定资产实物形态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一些贵重财产被私人长期无偿占用,国有财产成了一些人的福利家产。
(二)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人员业务素质不够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不健全,甚至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资产管理从购建后的验收、登记到交付使用及资产处置各环节工作如何做不清楚,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
固定资产管理纷繁复杂。长期以来,很多单位的固定资产台账还停留在手工记录阶段,管理手段十分落后,与会计账簿的核对困难,对实物资产的盘点非常繁琐,工作中难免出错,势必前清后乱,家底不清。
三、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项包括计划(预算)、购建、使用、处置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更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把国有资产管理列入单位工作目标任务,引入奖惩机制,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1.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奖惩办法,量化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并组织业务人员定期跟踪检查,严格考评。对达到规定标准的,确认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单位”,颁发证书;对违反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经济或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签订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书,将资产管理的各项指标逐一分解到科室,量化到人。对因非自然因素,造成财产提前报废损坏或丢失者,视情节轻重,分别对有关人员给予批评教育、限期修复或负责赔偿,逐步形成由资产管理机构统一管,各部门具体管,基层科室人人管的管理网络。
(二)建立管理机构,健全内控制度
一方面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职责权限,制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各环节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另一方面,明确固定资产的取得与验收、日常保管、处置与转移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在制度上做好协调。
1.健全购置制度,实行源头控制。充分发挥预算、采购中心的职能作用。对单位需要购置的资产,纳入预算、编制购置计划,并抄送资产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购。预算、采购中心与资产管理机构要加强协作,形成一套规范运作的程序,以加强源头管理。
2.建立固定资产验收制度。由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等参与固定资产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当聘请有关业务单位技术人员验收。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报销前,无论是何种经费开支和通过何种渠道进货,都必须办理验收、登记手续。验收合格、登记后,才能办理有关账务处理和领用手续。
3.制定日常管理细则,分清责任。固定资产领用、借用、使用、保管、交接等日常管理各环节,要做到手续完整、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对非因公损坏或丢失的,由责任人负责修理或赔偿;非因公使用或外单位借用的,一律收取租金。
4.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环节控制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处置范围、标准、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对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实行集体审议联签。固定资产需要报损、报废时,由使用单位负责填制资产报损、报废报告单,并提供所需证明资料,经审批部门同意并签署意见后,申报单位凭批准的数量和金额调整或冲销有关科目。固定资产的转让,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以评估价格作为资产出售的底价,向社会公开拍卖。
(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1.通过资产清查,摸清家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个固定资产从购入、使用到处置的卡片信息,赋予其唯一的识别条形码,对实物资产使用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实现对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随时为资产的购建、调剂和处置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并在此平台上建立评价和监督体系。
2.进一步研究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多种数据接口,达到灵活地与财务核算软件进行链接,使财务账、固定资产台账与采集的实物信息能进行电算化比对,减少错误率,避免因两种账簿登记时间不同而引起存量不实,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账、卡、物相符。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对管理层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适应性的短期培训。对事业单位着重讲解国有资产的购置、领用、交还、报废审批等管理与核算;对单位经济实体及“事改企”单位着重讲解使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评估后的账务处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的计算以及创收收益分配的管理与核算等内容。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容忽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现行工作需要添置了大量的办公设备、电子产品及专用设备等资产,单位固定资产总额不断扩大。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薄弱,存在着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固定资产未入账。这是审计中最常见的问题,有些单位对已采购使用的设备不入账,接受捐赠、调拨的资产无手续等情况。
二、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而且有些部门未定期对资产进行清理、盘点,导致资产账实不符。
三、对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计价不够明确。有些单位将一些未纳入固定资产范围的物资当作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管理,虚增资产总额。
四、资产调拨手续不完善、不合规。有些部门给下级部门、单位调拨资产没有按照程序进行,未经政府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
五、固定资产的处置不合理。报废、转出的固定资产未进行及时核减,部分单位将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擅自处理,未办理任何资产核减手续,导致财务人员无法调整账务。六、一些基建项目竣工且已经交付使用,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长期挂在建工程,未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转做固定资产。
七、有些单位利用项目资金违规操作,购置车辆、设备等资产,放置帐外,未纳入单位帐内统一核算,存在资产流失的情况。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会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形成的遗留问题积淀,还有一部分源于现有体制的不完善,问题诸多不容忽视。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做到“权责分工明确,管理高效有序,过程公开透明,监督检查到位”。
为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各单位应提高认识,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
一是要增强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严格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财务人员分类建立固定资产总账,记录固定资产情况;办公室建立分类明细和固定资产登记卡,并同时建立资产使用登记卡,标明财产编号,且定期对资产进行清理、盘点。二是对外单位赠与的固定资产,财务人员要督促经办人员,按照规范取得手续,并及时入账;对上级主管部门赠送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合法正规的收据入账。如原价无法查得,按照估价金额,以资产增置手续办理入账。三是对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先按账面价值转作固定资产,待审计决算后,据实调账。四是对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单位应及时填写报废、报损申请单,经逐级领导审批后,由本单位以书面文件形式,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核销。五是财政部门应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政策,加强管理及监督,确保固定资产真实、完整、安全。
第四篇:固定资产流失现象不容忽视
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分析
河北省岗南水库管理局
任吉武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作为企业主要的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企业资产运行效率与效益发挥着基础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已经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固定资产流失的涵义: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3)固定资产是有形的。固定资产流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固定资产产权、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为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固定资产毁损、漏评固定资产价值,使固定资产消失的形式形成的流失。
现阶段固定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
其一,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有些固定资产并未完全毁损,使用单位便申请报废,经批准报废后,其清理的价值损失,单位又无能力自行消化处理,只好转入“待处理财产损失”账户挂账。但实物资产仍在继续使用,且不提折旧,因早已被逐出帐外。
其二,“黑户资产”的存在。直接列支费用,特别是有些基建项目发生的日常支出常年挂在往来科目中不作决算,形成隐形资产;计划外私建或改造房屋,全部建筑成本分期或当年列入费用,未转增固定资产,造成“黑户资产”,无帐可查。另因考虑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有意回避监管,利用假发票、假名称购置固定资产,也是形成“黑户资产”的重要原因。
其三,资产估价不确切。在财产清查中,对清理出来的帐外固定资产,没有会同国资部门按有关规定,对其价值进行认真的评估确定,而只是单位自行估价入账。因此,带有很大的主管随意性,固定资产价值的估计偏低,使其一部分价值流失。
其四、超过使用年限,依然在用的固定资产。有的固定资产虽然已到使用年限,且折旧已提足,但仍完好,可供正常使用,然而,使用单位却没有上报国资部门,按有关规定确定其完全重置价值,据以登帐并按规定折旧率提取折旧,无疑这些资产价值也是流于帐外。
其五、随意处置固定资产。在资产处置中,即不经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批准,也不对资产进行评估,随意处置,或私自作价处理,将非法处置所得,作为单位“小金库”
其六,资产长期闲置、重复构建及廉价出租。有些购置的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有些固定资产超需要的重复购置,造成资产的损失和浪费。有的单位将固定资产以低价甚至是零租金出租给内部职工或下属单位经营,形成“帐外交易”,造成固定资产经营收益严重流失。
其七,抵账固定资产疏于管理。一是抵顶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原应收账款,是单位无形中蒙受损失;二是抵顶资产的处理手续不完备,未经有关部门的评估就予以处理,甚至有的单位将抵账资产低价销售给自己的内部人员,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三是对以物抵债的固定资产干脆不入账,或将抵账资产作为职工福利发放。
其八、资产产权管理不健全,捐赠资产不登记。机器设备、车辆以各种名义借出,无偿划转给其他组织或个人长期使用,随着人员的不断更换,逐渐无人关心其产权关系,固定资产由国有变为集体占有,无人收回或不能收回,导致固定资产丢失或变为个人所有。赞助、捐赠资产,赠方和接收方均不如帐,赞助、捐赠方在购入时资产直接列支费用,接受方不将资产入账反映,造成资产长期游离帐外。
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流失现象以各种方式存在,所以,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及其财会人员都应高度重视。就水利工程管理到位而言,固定资产流失的结果将造成: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减少,由于漏题折旧,还虚增了利润,使盈亏不实,会计核算失真;同时还漏缴房产税等,给国家造成一定损失。
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的对策。
为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首先,加强对财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更新知识,从而提高看家理财的本领;要以对国有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对帐外和帐内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和登记,保证固定资产完整而不受侵犯。其次,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簿。对属于重估增值范围而又未予评估增值的,应予重估,将增值部分补于帐内;对于弄虚作假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就作相反的账务调整,重新转为正常使用的资产,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账簿建立之后,要妥善保管和使用。固定资产账簿应跨年连续登记使用,终了不必结转,因为账簿的连续使用,按年序先后登记,便可系统的、完整的记录下某项固定资产变迁的全部内容,诸如资产来源、批准构建单位及文号、原始价值、投入使用时间、使用年限、年折旧率、累计折旧、使用过程中的更新、按有关政策重估增值、以及毁损报废或出售时的清理情况等。当单位固定资产发生变化时,查账方便,资料确凿齐全。对固定资产门类较多,使用较为分散的单位,可以结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管理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到人。除财务上建立的明细账簿外,使用单位可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累计折旧及更新等有关资料。如需内部转移,亦应办理有关手续。其三,要不断挖掘固定资产的潜力,提高资产经营效率,一是对在用固定资产加强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二是搞好闲置报废、积压资产的处置和调剂工作,积极进入资产市场,使这些资产快速变现和增值,三是定期不定期组织闲置资产调剂活动;四是严格控制资金投入,资金投入要以效益为先,加强资金投入项目的管理使其发挥最大投资效益。最后,财会部门还应积极配合后勤或管理部门,以固定资产账簿为依据,对单位全部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核对,逐一盘点实物。一经发现不相符者,应查明原因,报告领导,及时做好处理并进行账务调整,以确保账实相符。
第五篇:会计实帐培训资料1
会计基础知识
一、了解公司基本情况
做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首先要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公司基本生产经营情况及企业文化。了解具体的成立时间、股东、出资比、开户银行及帐号、注册地址、贷款卡编码及卡号、公司组织机构代码(为税务登记证号后六位)法人身份证号等常用资料;税务会计还应劳记公司所属税务局、分管税务专管员、公司税号、地税报税用微机编码、等。其次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时多想、多问、多干。
一、出纳岗位:
㈠、出纳工作规程:
1、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
2、了解现金使用范围:
(1)、职工工资、津贴(2)、个人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项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以及国家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具体结算起点按公司规定执行)
(8)、其他需要支付现金的支出
3、了解货币资金的管理
(1)、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条例、银行结算办法和结算纪律。(2)、实行钱帐分管制,出纳会计不得负责总帐记录。
(3)、各项收、付业务均应集中于出纳办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出具收、1
付款凭证。(往来帐会计办理冲帐时除外)。
(4)、现金收入和支出必须立即入帐,做到日清月结,随时清点库存现金,不得挪用现金,以白条抵库。严格禁止非公借款业务。
(5)、出纳人员到银行提取大额现金,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前往办理。(6)、按公司规定限额备足备用现金,除日常需要外,超限额部分应当日下班前交存银行,库存现金存放在保险柜内,按公司规定限额留存。
(7)、保管好公司的库存现金、支票及银行单据、财务印鉴章等重要性资料。发票与收据、银行结算单据的领用,必须登记,按编号顺序使用。(8)、所有付款业务必须经财务审核无误,审批手续齐全。
(9)、一切收付款业务都必须原始单据齐全,收付业务完成后加盖收讫和付讫印章。
(10)、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必须每月与银行对帐单核对一致,业务量比较大的单位可以月中多核对一次,如有不符查明原因,及时调整,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由出纳以外的人员审核。
(11)、会编制资金日报表,按公司要求上报,做到日清月结。
(12)、其他要求:掌握各个银行办理异地汇款、结算单据手续费用收取标准。日常工作细心,责任心要强,保证现金收付无误,公司如有银行贷款,及时掌握贷款余额及还息金额,按贷款行及时在每月银行划扣利息前调拨存款,以便按期付息;掌握公司员工外借备用金限额,按时督催,报帐时做好个人还款及冲帐业务,减少公司资金占用。办理公司开户、印鉴变更、销户、出口收汇、贷款卡(新办企业)及贷款卡年审工作。
㈡基础知识:
1、公司开户主要有基本存款帐户、一般存款帐户、专用存款帐户、临时存款帐
户。其中:基本户和一般户日常用得比较多,一个公司只允许开一个基本户,基本户可以提现金,一般户只能办理现金以外的业务,这是基本户和一般户最主要的区别之一。一个公司在同一个银行原则上不允许开两个一般户。如根据企业经营需要或银行要求,企业可能还会开具专用存款和临时存款户,如银行为划扣贷款开立专用存款户,只收不付,公司注册成立时需开立临时验资户,以便股东将注册资金转入。
2、银行结算方式:
①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转帐支票(同城结算使用)
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不能办理转帐。
公司预留印鉴原则上所有银行预留印鉴需要一致,预留印鉴一般为公司财务章、法人章。
一、流程:
1、从银行买回支票,在右上角填写开户行名称及帐号
2、按票面内容填写:出票日期、收款人、金额大小写、用途。
其中:出票日期应全部为数字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月为壹、贰至壹拾,应在其前面加零,日为壹至玖、壹拾、贰拾,叁拾等在其前面加零,日为壹拾至拾玖在期前面加壹。如:2010年3月8日,即贰零壹零年零叁月零捌日;2010年10月16日,即贰零壹零年零壹拾月壹拾陆日
3、金额大小写一致、字迹清晰,票面不得涂改。
4、填写收款人及用途(现金支票的收款人为本公司,银行常用用途为工资、差旅费、备用金,转帐支票收款人按实际收款人填写)
5、票面加盖预留印鉴(章与章之间不得重叠)
6、按银行票求加盖齐缝章。
7、将支票存根联剪下,作为入帐附件。
8、现金支票除正面加盖公司在开户行的预留印鉴,背面还需要加盖财务章或财务印鉴(各地要求不同,具体按银行要求执行,蚌埠地区背面加盖财务章。)大额提现还需要填写身份证号及手续费单据。
9、转帐支票还需填写一式两联进帐单,连同支票一并送交出票人开户行,银行在进帐单回单联加盖银行受理章退回收款人,转帐支票存根联与进帐单回单联作为银行付款附件。
二、转帐支票的背书
1、转帐支票出票人或持票人在背书人签章栏加盖预留印(即背书人),填写被背书人名称(即收款人),一手背书及二手背书一致,背书栏次不够加贴粘单。
2、收款方填写进帐单,在银行记帐联次加盖预留印鉴。
3、到收款方开户行办理转帐,银行先受理,款项入帐后收款人凭收款通知即进帐单第三联做为入帐依据。
②汇兑、③银行汇票(异地结算使用)
汇兑在这里着重讲电汇,信汇在日常工作中不常用。
流程:电汇和汇票先从银行申领电汇或汇票申请书并按票面内容填写,一式三联,在银行记帐联加盖预留印鉴,到出票行办理。银行受理后在回单联加盖转讫章,退回汇款人记帐。
两者区别:电汇出票行根据付款金额及付款方式加急、普通,通过人民银行大额或小额支付系统,将款项划到收款行。汇票是银行在受理后并收妥款项,按出票金额移存至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并签发银行汇票一张。
银行汇票的兑付及背书:
1、收款方收到银行汇票后要填写进帐单与银行汇票一并交给开户行办理入帐,在银行汇票背面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处盖章,填写经办人身份证号。
2、银行汇票需加复写纸填写实际结算金额及结算余额,实际结算金额与出票金额一致,则结算金额为0。
3、银行汇票的背书与转帐支票背书一致,注意每手背书需在指定栏次盖章,转帐支票票面背面背书栏次为一栏,银行汇票为两栏,栏次不够加贴粘单。被背书人名称需填写正确。
④现金缴款单:用于企业往公司帐户缴存现金使用。
⑤商业汇票:商业汇票主要有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存兑汇票两种,因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票据,在汇票到期后如付款人帐户余额不足,银行不承担付款责任,将承兑汇票退还给持票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常用。在这里着急说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由出票人签发并由其开户银行承兑的票据,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的单位必须有贷款卡,并向银行交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一定的贷款性质,信用好的单位可以开立50%保证金的承兑汇票,信用一般的小企业有时按100%交付保证金)。按银行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如董事会决议(讨论并通过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法人授权书、银行承兑汇票申请书、购销合同、银行承兑汇票承兑协议、承兑手续费率0.05%等。承兑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⑥其他付款业务:(一般性了解)
1、出口货物结汇:凭公司介绍信、公章、预留印鉴、出口货物发票、报关单、核销单、收款人编码按核销单条码章填写(为组织机构后9位)办理。
2、境内付汇:凭发票付汇联原件,(如支付海运费)、出口货物提单复印件、代理出口合同或出口销货合同复印件、财务印鉴、其他证明材料。如公司外币帐户无外汇,需先购汇,填写买汇申请书及售汇支取通知单,加盖财务印鉴,办
理境内电汇。
3、境外付汇:凭采购合同、形式发票原件、公章、财务印鉴、报关单(付汇证明联原件)、填写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公司外币帐户无外汇同样需先购汇,填写买汇申请书),确定汇款路线,填写境外电汇申请书,英文填写,办理境外电汇。
4、出口销售结汇:凭核销单、报关单、销售合同、印鉴、填写外币帐户支票。
5、信用证:发生进口业务,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有点类似于银行汇票的形式,收款人持有,银行见票即付,风险相对较小。)企业填写信用证委托书,交付一定数额保证金,银行受理后出具信用证(中英文对照式),付款人凭信用证进行货物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