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当好中层,努力推动法院整体建设再上新水平

时间:2019-05-13 17:4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当好中层,努力推动法院整体建设再上新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当好中层,努力推动法院整体建设再上新水平》。

第一篇: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当好中层,努力推动法院整体建设再上新水平

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当好中层,努力推动法院

整体建设再上新水平

同志们:

在今天的会上有8位中层干部就如何发挥中层作用,做好部门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他们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有的从当好正职、有的从当好副手,有的从做好审判业务、有的从做好综合保障等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讲的客观实在。他们的经验各有亮点,各具特色,具有操作性,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院党组十分重视。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为了开好这个会,党组在去年11月份就作出了安排。全院中层能够按照党组的要求,积极进行准备,认真总结自己近年来的经验和成功做法,每人都写了书面材料。分管院长对所属人员的材料进行了逐个审阅和指导。大家的经验总结的都很不错,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不能一一的上台发言,这些经验材料大家可以在会下交流。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全院中层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更好地履行职责,抓好部门建设,做好各项工作。

几年来,我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不懈地抓全院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纪律和廉政建设。全院中层以身作则,带领干警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使全院工作逐年跨越,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审(执)结案件质量不断提高,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我院先后开展了‚执行年、质量年、效率年、程序公正年‛和‚四铁‛、‚五个一,两提高,两减少,两消灭‛等一系列活动。广大中层干部能够按照党组的部署,精心组织,妥善安排,狠抓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多以来,全院共审(执)结案件****件。其中刑事***件,民事***件,民商***件,行政***件,审监***件,执行***件。全院平均审限**天。通过审判工作,严厉打击了各种犯罪活动,及时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是司法为民措施有力,人民法院为人民的良好形象得到进一步树立。我院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尽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我们把人民群众的难点当作工作的重点。几年来,通过广大中层和全院干警的不懈努力,先后在8个人民法庭修建了残疾人通道,添置了接待设施;解决了王稳庄法庭交费难问题;完成了立案大厅改造,实现了接待、立案、收费一条龙服务;成立了执行110;及时为弱势群体提供司法救济;坚持到企业、鱼池等现场提供法律服务;编印了诉讼指导简明手册,清理了一批审限长、执行难的案件,向全区人民进行了承诺,加强了与人大代表的联系,等等。我院司法为民措施的不断落实和全院干警的真诚服务,不断得到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赞扬。

三是队伍建设得全面加强,全院干警的整体战斗力不断 得到提高。我们按照‚政治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业务精通‛的队伍建设目标,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工作。几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全院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警,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的重要会议精神,全院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市区委保持了高度一致。坚持开展审判业务培训,举办新法律法规讲座,组织庭审、法律文书、卷宗装订、调研等评比活动,开展了创学习型法院活动,建立了局域网、宽带网、电教室、图书室等文化阵地,全院干警的业务理论和综合技能普遍得到提高。狠抓了以法官法规定的‚十三种不得有‛行为的廉政建设,加大了投诉举报查处工作的力度。培养选拔任用了中层干部、独任审判员和法官。实行了速录员、法警聘用制度。全院队伍整体战斗力得到提高。

四是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纳入正规。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建立起了《审判流程管理》、《审判工作管理》等审判工作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卫生检查》、《车辆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制度,《竞争上岗》、《法官选任》、《考勤管理》、《办案能手评定》、《错案追究》等队伍建设制度,《干警重大事项报告》、《院务公开》等廉正建设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经过补充和修订,被广大干警所认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已成为我院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依据,为我院各项工作不断跨入新台阶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

我院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与广大中层和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中层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党组出了好 主意、当了好参谋、好助手;做到了按区委要求办,围着党组转;平时工作干在前,危险时刻冲在前;开拓进取、自强不息,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综合科室中层对全院完成审判任务,保障有力、督导到位。实践证明,全体中层干部只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把本部门的工作抓实抓好,把全院干警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把党组的各项决策真正落在实处,我院就能创出优异的成绩,就会为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意识会越来越强,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量也在不断上升。就拿我院近些年受理的案件的情况看,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党的十六大和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为民,务实,清廉‛的一系列要求。肖扬院长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也强调指出:‚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公正与效率;明确一个主题—司法为民;瞄准两个目标—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制环境;突出三个重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保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做好三件大事—审判工作、法院改革和队伍建设。‛所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党和人民对法院工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为适应新形势,我院今年开展了司法管理规范年活动,提出了‚四个争创‛,‚五个领先‛,建立和完 善‚六个机制‛的工作目标。为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确保审判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下面,我代表党组就中层干部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中层干部的岗位和应当发挥的主要作用

因为中层是部门的责任人,各项工作最终要靠中层带领干警去完成。所以决定了中层是对上负责和对下领导的关键岗位。中层干部的作用很多,如,上级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部门的领导指挥作用、工作的呈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等等。我认为归纳起来,作为中层应当主要发挥好三个作用:

一是要发挥好党组的参谋助手作用。院党组是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我院能否不折不扣地把上级的指示精神落实好,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把全院的重大事项作决策好,这与全院中层干部能否当好院党组的参谋助手息息相关。党组决策重大事项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广大中层提供的第一手材料。如,制订全院工作计划、建立规章制度、选拔任用干部、实施奖惩,等等。因为,中层与干警工作在一起、相处在一起,对干警的工作最了解,对干警的情况最熟悉,最能够反映干警的意志。所以,中层能否正确集中干警的意见,能否善于做好调研工作,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是党组做出正确决策,抓好全院工作的关键。

二是要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因为,中层要负责组织带领干警完成党组部署的各项工作。所以,中层必须要履行好一岗双责。只抓审判工作不行,那就会失去思想、管理工作的保障,只抓思想、管理工作更不行,那就失去了审判工作 的生命。要两个职责同时履行好,两手工作都要实,既要做好部门干警的思想工作,把干警的思想统一到党组的决策上来,把干警的力量凝聚到党组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把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把党组的决策变为干警的自觉行动。又要结合本部门人员和工作实际,制定计划,严格管理,把党组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三是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中层作为部门的直接领导,应成为部门干警的领路人。你的威信和号召力如何,关系到能否带领部门完成好各项工作。如果你的品德高尚,正直无私,以身作则,关心他人,平易近人,模范作用好。那么,你就会受到干警的尊重,赢得干警的信赖,号召力就强,指挥棒就灵。反之,大家如果不被别人信服,你就是喊破嗓子大家也不见听你的招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古人云,‚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中层在各项工作中要处处起好模范带头作用。院党组要成为中层的榜样,中层也要成为干警的榜样。要一级辐射一级,一级带动一级。要用自身形象影响和带动干警,实现上下同欲,和衷共济,达到无往而不胜的目的。

二、对中层干部如何发挥作用的几点要求

一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确保审判工作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我院是党领导下的审判机关,院党组对全院各项工作的计划和部署是按照党对审判工作的要求来制定。当前,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市委提出了‚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新水平,实现新跨越‛的全市工作的总要求,区委也提出了‚在‘全面’ 上下工夫,在‘率先’上做文章‛的全区工作的总要求。作为党领导下审判机关,不但要坚定不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还要通过审判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实的维护好。全院中层和全院干警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党的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大局观念。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把握审判工作重点,按照‚司法为民‛和‚公正高效‛的要求,全力为经济发展第一要务服务,自觉地追求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确保审判工作始终为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服务。

二是主动当好党组的参谋助手,努力推动全院整体建设不断上水平。当前,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与时俱进的形势下,我们更要注重抓好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技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中层,首先要重视抓好业务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内部建设,要带头学习审判理论知识,刻苦钻研审判业务,带头研讨疑难案件,要通过带头作用积极营造部门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本部门驾驭审判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办案质量好,办案时间短,群众满意率高要求。其次,要保证做好本部门的各项工作。树立敢为人先、敢争第一的思想,学习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开拓创新部门工作。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严格落实审判工作,审判管理,廉政建设等各项规章制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勇创全院先进部门。第三,要紧紧团结在党组的周围,积极主动的协助党组开展好各项工作。认真搞好调研,注意学习和了解他人的长处,不断总结自身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全院审判工作积极提出好思路,好建议。要及时了解反馈干警的要求和心声,为党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使党组的各项决策尽力符合全院的实际,尽力符合全院干警的心愿,有利于全院发展,促进全院实现‚审判工作全国争上游‛的工作目标。

三是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在全院的各项工作中当好干警的表率。第一,中层要做勤奋工作的表率。中层是全院的骨干力量,自身做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院的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面对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法院工作的要求和案件的数量、类型、难度不断增加的审判工作,全院中层要牢记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奋敬业、埋头苦干,拼搏进取,自觉地完成审判工作任务。第二,中层要做司法为民的表率。胡锦涛总书记在讲:‚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能否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做到司法为民,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审判权来为人民服务。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冷、硬、横、烦等不良现象,克服案件拖拉审、拖拉执行的懒散作风,杜绝办‚三案‛。作为中层,要管好他人首先要管好自己。常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不廉不公等问题,影响了法院法官公正和司法为民的形象。第三中层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做好审判工作,实现全院‚四个争创‛、‚五个领先‛的工作目标,需要全院中层和全院干警共同努力。中层要带头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既要敢于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好审判工作,又要努力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党组的各项工作部署。第四,要做学习的表率。十六大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面对新形势,中层必须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要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业务上的带头人。

四是满腔热忱地关心干警,团结和带领部门干警共同完成好各项工作。

一是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作为中层要注重树立自己的威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做到为人坦诚,光明磊落。要胸怀宽广,善于纳谏,不斤斤计较。做到处事要公正,不偏不倚。要明过是非,善变真伪,不好好是是。做到乐于助人,善待干警。要成为干警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要主动地关心干警的成长和进步,要及时地帮助干警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要让干警感到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领导,是一个肯愿意向你吐真言关心人的领导。

二是要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作为中层应成为部门的核心人物,要主动争取部门干警的支持和协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干警支持将成为无本之木,也将一事无成。要主动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要善于团结同自己性格不同的人一道工作。要符合人本管理的科 学理念,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按照公正不偏袒、严格不苛求、批评不护短、忠言不逆耳、关心少指责,以及进行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

五是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部门与党组之间的关系。中层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一方面受党组及分管院长的领导,要积极主动地当好参谋助手。另一方面是本部门的领导,要组织带领干警完成党组和分管院长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要正确处理分内与分外工作的关系。中层认真履行职责,完成部门担负的工作是基本的要求。但是作为中层更重要的是要有全院‚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只要是党组部署的或是分管院长安排的都应视为自己的工作,积极主动的抓好落实,不应有内外之分。

三要正确处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有为才有位,有付出才有回报,这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中层应把履行好职责,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好工作视为首位。把其他的一切交由组织考虑,脚给全院干警去来评价。

四要正确处理正职与副职的关系。中层正副职同是部门的领导,正职负责全面,副职协助配合,首先正副职要正确定位。作为正职要热情帮助和及时指导副职的工作,副职也要主动协助和配合正职工作,要形成统一体。

五要正确处理与干警之间的关系。部门工作靠大家做,共同完成。中层要善于调动和指挥干警,分清轻重缓急和主次矛盾,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要调动好部门干警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要注意保护干警的自信心和进去心。当干警取得成绩时要给予认可,要让干警感到有成功感,自豪感和荣誉感。防止工作仅限于安排布置,对其他不闻不闻,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不良现象。

六是要不断提高十种能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能够担当重任的中层。

1、在各种环境中,具有立场坚定的能力,跟党组走,不就案办案;

2、在素质提高中,具有学习总结的能力;

3、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创新能力;

4、在公开审判中,具有语言表达能力;

5、在办案审限中,具有高效结案能力;

6、在常变态势中,具有镇定应变能力;

7、在综合工作中,具有写作、法律文书制作能力;

8、在不利条件下,具有艰苦奋斗的能力;

9、在不正之风中,具有廉洁自律能力;

10、在内外单位中,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

希望全院中层要落实好上述要求,做到与党组同心不分心,拧劲不泄劲,补台不拆台。真正成为参谋型中层,学习型中层,团结型中层,自律型中层,全能型中层。为实现全院今年的工作奋斗目标,推动全院整体建设再上新水平做出最大的努力。

第二篇:努力推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认真总结“十一五” 科学谋划“十二五” 努力推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许映苏

“十一五”期间,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确立了生态立州的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大理州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州建设实施方案》、《大理州确保实现2010年节能减排目标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洱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和监管工作的意见》和《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的决定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文件,州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对全州环保工作的创新发展给予了强力保证。各级各部门坚持科学发展为指导,真抓实干,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助力环保工作,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了环保工作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投入专项治理资金17.11亿元,启动和建成了国家水专项洱海项目、沿湖重点村落污水处理工程、入湖河口湿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洱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部分月份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经验于2008年12月被国家环保部概括为“循法自然、科学规划、全面控源、行政问责、全民参与”向全国推广。2009年11月,“洱海保护治理模式”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二是环保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州环保机构均已实现单独分设,环保队伍逐步壮大,目前全州共有381名环保工作人员,办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全州环保软硬件建设协同推进;三是坚持环保为民,着重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和生态保护工作切实加强,顺利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四是主动参与宏观调控,在严格环评程序的工作基础上,开辟环保审批“绿色通道”,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日益显现。五是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各行各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显著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大环保”格局正在形成。展望“十二五”,我州的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一、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使命感。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州在卓有成效的环保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加深了对环境保护规律的认识。最深刻的体会是,借力“一岗双责”保障我州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稳步健康推进环保事业的新发展;最鲜明的共识是,努力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相协调相融合;最突出的成绩是,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成

为全国环保的一面旗帜,是我州“十一五”全局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是全州环保工作和能力建设的主推手,是践行惠民生促和谐的生动范例。我州的环境保护状况取得了一定成绩,多项工作得到了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的充分肯定。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各级各部门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已经牢固树立了环保观念,都完全解决了认识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要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必须多种政策手段组合解决环境突出问题,重点整治损害群众健康产业,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生态州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发动全社会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

每个人都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就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政府是社会公众的代表,必须站在保护环境一边,这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环境责任。各级各部门,尤其是环保系统,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大局,认清形势,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认识环保工作的地位、任务和责任,在解放思想中理清思路,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更加有力有效地抓好环保各项工作,为推进大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环境支撑。

二、抓好工作重点,努力开创我州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环保部门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要正确处理环保与发展、环保与民生、监管与服务三方面的关系,提升环保工作的科学性,构建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格局。“十二五”期间,我州的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环境压力、环境风险将持续增大,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为此,要认真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的宝贵经验,抓好三个工作重点:

一是突出污染减排,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十二五”期间,国家确定的主要污染物由两项扩大到四项,同时将农业污染减排也包括在内,任务更加艰巨,形势更加严峻。各县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将污染减排指标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一岗双责”,严格责任追究。要及时召集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按照目标责任书的部署,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继续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严格控制污染增量。要充分发挥环保作为宏观调控的导向和倒逼作用,把环境容量作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把环境标准作为项目准入的前置条件,做到统筹协调、有保有控。

二是突出洱海保护,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要坚定不移的做好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重点是抓好流域面源污染防治,使湖泊生态系统得以休养生息;要进一步健全全民参与

洱海保护治理的长效机制,构建环境保护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牢固的群众基础;要以洱海污染防治为牵引,加强沘江综合治理和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等重点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三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要进一步加强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推动全州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以此带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开展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自然保护区、城市水源地等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试点,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新机制;要加强规划指导,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创建循环经济企业和生态产业园区。要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抓好洱源“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创建一批绿色能源示范乡镇。要积极开展低碳县城、低碳乡镇、低碳社区创建工作,努力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使大理成为云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四是突出环境监督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要进一步强化环评管理,优化环评程序,确保环评质量,提高审批效率;要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严格规范州内核设施运行行为,增加日常检查力度,推进核安全经验反馈体系与预防体系建设,推动老旧核设施退役工作。加强对核材料、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加强对放射源尤其是高危流动放射源的监管;要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力度,确保效果,将环境监管执法的“大环保”观念引向深入。科学合理构建州、县市分级管理责任体制,强化属地管理,深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健全环保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体系,充分发挥环保综合协调、执法监督的职责,重点加强重金属污染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聚力共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安全。

三、切实加强领导,推动全州环保工作取得新成绩。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全州环保系统要继续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主动服务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一要切实增强推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忧患意识,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原则,在履行本岗位职责的同时,切实履行所分管领域环境保护监管责任,做到“一岗双责”。要把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大理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二要切实抓好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要求

把环保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增加环保投入,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各级政府要将环保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财政环保专项资金投入要重点支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保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三、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要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环保队伍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环保队伍;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快我州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建设;加强环保装备、应急能力和基层执法业务用房建设,全面加大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力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第三篇: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服务民生促进发展 努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卢彦在2013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3年2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商务工作会议,总结2012年商务工作,部署2013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2012年商务工作回顾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商务系统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创新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

(一)服务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更加坚实。

城乡便民商业体系不断完善。在城市社区,积极推进 “六条线”进社区,便民商业服务网络覆盖1500多个社区,基本实现城市较大规模社区全覆盖。在郊区乡镇,大力实施惠农工程,“家电下乡”商品累计销售109.1万台,3100多家连锁超市和便利店深入郊区所有乡镇和千人以上大村,累计改造的189家农村集贸市场覆盖了郊区县所有乡镇。

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创新。进一步确立农产品流通公益性,回收、回租、补建社区蔬菜零售网点104个,推动国资参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市抓批发、区抓零售”新体制。10家开展“农超对接”超市果蔬农产品销售量15.6万吨,增长15%;蔬菜直营直供店累计达122家;车载蔬菜直销车服务范围覆盖107个社区,蔬菜零售新模式菜价低于全市均价20%以上,模式创新更好地实现了惠民利农。

市场供应保障调控体系不断健全。继续巩固货源市场“日常供给”、商业库存“安全供给”、政府储备“应急供给”三道防线,市场调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十八大服务保障任务。“7.21”特大自然灾害期间,商务部门及房山、门头沟等区,紧急调运1000多万元的生活必需品,及时保障了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市场供应稳定。

(二)推动和促进发展的成效更加显著。

聚集发展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两家国家级和六个市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梯次结构;海淀、昌平等6个服务外包示范区离岸外包执行额30.7亿美元,增长53.6%;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额增长13%,高于全市增幅8.3个百分点;首批命名16座商务服务业示范楼宇;通州商务园和大兴区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电子商务聚集区获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四大物流基地实现营业收入727亿元,增长21%。

内涵发展实现新提升。“双自主”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达到10%;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出口增长30.6%,占比达75%,提高14.4个百分点,外贸出口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85.9%,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全市64.4%,提高9.4个百分点;全市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7家,设立投资性公司208家,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和研发机构663家,继续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业境外直接投资增长64.3%,占全市境外直接投资的比重达88.5%;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从传统的土木工程向矿产资源开发、新型能源利用等中高端业务转移,全年营业额增长16%,“走出去”能级不断提高。“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中国燃料油现货交易平台”成功开市交易并实现平稳运行;首家千亿元规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在房山诞生;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占全国的六成以上,高端交易实现新突破。首届京交会取得圆满成功,实现国际服务贸易交易额112亿美元,超过第84届广交会交易规模,呈现出高规格、高起点和高水平的特点,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我市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

融合发展创出新佳绩。开展中关村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9个试点项目带动投资近8亿元;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70辆纯电动车陆续投入绿色物流运行;积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现网上零售额596.8亿元,增长99.8%,商务与科技融合成效显著。重点培育酷车小镇、鲜鱼口等26条市级特色商业街区,鼓励“老字号”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全市旅游收入中的餐饮、购物占比达52.2%;支持文化“走出去”,全市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核心文化服务出口额增长13.2%,商务与文化旅游融合收效良好。

规范发展迈上新台阶。引导商业零售企业诚信促销,纠正不规范促销行为155项;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动,协助捣毁窝点221个;认真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退还或解决违规收费4000余万元;开展商业服务业技能大赛,行业服务更加规范。扩大北京市“放心肉”工程推广建设试点范围,可追溯的“放心肉”达全市年生猪屠宰量的80%;提高酒类溯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广泛推广使用低钠盐,有力保障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加强检查、严格执法,整改商业安全隐患和问题5000多个,确保了全行业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三)统筹和协调推进的商务发展机制不断健全。

消费增长促进机制作用继续显现。一是合力推动。调动区县、行业协会和商业企业促消费积极性,全市共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00多场次,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迈上新台阶;西城、延庆、密云等区县促消费活动主题鲜明,效果突出,东城、石景山、顺义和怀柔等15个区县完成或超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任务。二是政策促进。开展家具以旧换新试点月活动,拉动当月全市家具类商品销售额增长11.9%,高于2012年增幅7.2个百分点;结合老旧机动车更新换代,拉动新车销售36万辆;继续实施刷卡促销政策,全年刷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75%。

外贸增长协调机制效果明显。为企业实际办理出口退免税278亿元,增长10.1%;简化银行办理贸易收付汇业务流程,所需时间减少70%左右;加快通关速度,普通企业通关时间平均缩短至进口23.5小时、出口1.8小时左右;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受益企业覆盖率超过80%。支持“双自主”企业扩大出口,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汽车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汽车成为“双自主”出口的第一大产品;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上本市参展的“双自主”企业占70%以上。

联动发展促进机制成效显著。首都国际机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功能和部分国家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获批。各类外贸政策咨询会、宣讲会、培训会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与朝阳、丰台、平谷等区县开展战略合作,引导726个外资项目落地相关区域。为相关外资企业办理土地款入境约16亿美元,破解了多年积累的难题。支持8家担保企业对275家中小商贸企业融资,带动直接投资150亿元,税收19亿元,就业增长15%。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帮助“双自主”企业首次成功应对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

区域商务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农产品货源供应区域商务合作由最初的7个省区市扩大到9个,与30个蔬菜产地签署长期合作协议,蔬菜供应量增长12.5%,在服务首都市民的同时,服务产区菜农。举办 “各省市商品大集”,为全国“名特优”商品和品牌进入首都市场搭建平台,累计吸引918个国内品牌落户,销售额超过3亿元,大集已成为各地品牌商品走向全国市场的“孵化器”。

回顾过去的五年,尤其是经过成功服务2008年奥运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市商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机制不断创新,政策不断突破,法制不断健全,服务不断提升,指标不断刷新,贡献不断增加——与世界城市要求相适应的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接连跨上新台阶,五年内消费规模迈上四个千亿元台阶,自2008年起连续位居全国城市之首,2012年达7702.8亿元,比2007年翻一番。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实现4079.2亿美元,是2007年的2.1倍。服务贸易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012年首破千亿美元大关,增速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是2007年的2.1倍。利用外资连创新高,接连跨过60、70亿美元台阶,2012年达80.4亿美元,增长14%,在全国吸收外资下降的背景下,实现了规模与质量同步增长。境外投资成十数倍增长,2012年突破10亿美元,达11.9亿美元,是2007年的12.6倍。口岸运营持续向好,2012年进出口货物监管量、征收关税及代征税分别是2007年的1.3倍和1.5倍;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排名从世界第九跃居为第二。

经过多年发展,商务领域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推动力量。

最终消费率自2006年起连续六年超过投资率,2011年达58.4%,超过投资率17.3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形成消费投资协调拉动型经济增长格局。2012年,商务领域涉及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运输仓储和商务服务五大行业国地税收入占全市的30%、就业占全市的36.6%;外资企业缴纳的国地税占到全市20.4%。市外和境外购销额占全市商品购销额的73.4%,为外省市进出口货物占全市的71%,分别比2007年提高了8.4和7.7个百分点,北京作为全国流通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2011年,全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额分别占全球的1.07%和1.12%,比2007年各提高了0.31和0.35个百分点,实现了国际商贸中心战略确定的到“十二五”末在全球占比突破1%的发展目标。

上述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各区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更有赖于商务战线广大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全体干部职工的拼搏奉献和创新开拓。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向各级领导、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13年商务工作思路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利用推动商务发展的良好机遇,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民生工作,稳中求进,扎实开局。以抓目标为指引,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开展;以健机制为保障,强化部门合作和资源统筹;以储后劲为着力点,更加注重首创精神和政策突破,全力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主要预期目标是: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左右;货物贸易超过4000亿美元;服务贸易增幅高于12%;实际利用外资80亿美元以上;境外投资增长超过10%。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努力做好惠民生促消费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把扩大消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实《北京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流通产业发展意见的实施方案》,在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民生工作。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城乡便民商业服务体系。探索生活性服务业改革试点,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商业服务水平。继续实施“老人一元理发”项目,支持开展其他公益性惠民服务。启动百名大师、千人“民星”和万人培训工程,推动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引导早餐经营网点合理布局,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建设和改造固定早餐门店100家。以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空白社区和千人大村为重点,继续推进规范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优化共同配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和需求,新增便民共同配送网点100个。进一步完善郊区现代流通网络,提高商品配送能力和水平,郊区连锁网络联合采购规模达到5亿元。

着力推进公益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巩固惠农利民成果。出台并组织实施《蔬菜零售网络体系建设管理办法》,探索国资参股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主要蔬菜零售企业模式,加快推进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建设,鼓励区县回收、回租、补建社区蔬菜零售网点,支持区县制定实施“菜篮子”网点建设区域发展规划,继续推进蔬菜流通新模式网点建设,新增蔬菜直营直供店60家,蔬菜流通新模式网点100个。

全力做好市场供应和政府储备,提高调控和保障能力。继续开展保障冬季首都市场蔬菜供应联合行动,提高冬季蔬菜保供能力。做好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梳理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完善制度,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不断提升市场调控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2.千方百计拉动消费增长。

强化政策引导,稳定消费增长。巩固多方联动促消费机制,安排促消费鼓励资金,支持批发、零售(餐饮)企业为保增长做贡献。配合老旧机动车淘汰,推动汽车消费。继续实施家具以旧换新、信用消费和刷卡消费鼓励政策,扩大惠民消费。开展以保障房、餐饮、国际精品销售等为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营造消费氛围。引导餐饮业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厉行节约,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

依托市场优势,发展品牌消费。推动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主品牌,汇聚国内品牌,吸引国外品牌。整合全市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信息,推进区县商业地产项目和知名品牌企业有效对接。稳步推进零售外资店铺发展工作,更好地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创新商业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支撑环境,力争实现网上零售额7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突破8%。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模式,带动传统产业升级,重点培育1-2个电子商务聚集区。研究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跨境交易业务,扩大国际流通规模。推动网络(电子)发票试点工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延续拓展电子产品、家居、百货、装修和耐用品市场的信用消费需求;推动建立政府、金融机构、零售企业之间的信用消费合作平台,促进信用消费健康发展。

优化服务环境,扩大外来消费。抓住实施部分国家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机遇,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离境退税政策尽快出台,深度开发国际消费;继续做好“老字号”创新发展工作,提升特色商业文化内涵,增加特色消费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不断扩大消费增量。

(二)加快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更好地服务首都与世界的经贸往来。

推动政策突破和机制创新,努力保持两类贸易和双向投资稳定发展,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着力稳定货物贸易增长。一是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动各类外贸特色商品交易功能区建设和特色商品展示交易功能拓展;利用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示范基地转型升级。二是着力扩大出口。全面推进出口汽车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升“北京创造”影响力;利用各类展会组织本市“双自主”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13年,“双自主”企业出口占比达到12%左右;探索二手车出口试点工作,带动新车消费;加大出口退(免)税支持力度,吸引进出口总部型企业在京发展,扩大外贸出口增量。三是积极增加进口。重点支持企业进口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北京“进口商品购物节”活动品牌,吸引国际品牌商品进入北京消费市场;发挥网络零售优势,探索进口商品零售新途径。四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服务。鼓励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服务;引导和支持企业在东盟、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建设营销网络;加强产业损害预警,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本市产业安全。

努力保持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发挥服务贸易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充分利用京交会等高端交易平台,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出口品牌,推动服务贸易规模再上新台阶。着力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保持新兴服务贸易出口快速增长态势;稳步扩大文化服务出口,提升“北京服务”影响力;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创新机制破解制约生物医药等外包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巩固我市服务外包全国领军城市地位,2013年离岸外包执行额增幅超过15%。

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研究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意见的措施;推动研究我市外商投资企业高管人员奖励政策以及出入境、居留等便利措施。积极推进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雁栖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抓住中关村扩区、CBD打造国际金融城、通州新城和新机场建设等机遇,发掘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抓住国家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契机,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服务业领域,进一步促进外资结构优化。

继续提升“走出去”层级。重点支持骨干科技企业、文化企业以集合化方式“走出去”;支持对外投资带动承包工程、设计咨询业、中国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企业联合“走出去”。引导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超过10%。

进一步完善首都口岸经济体系。一是深入实施口岸发展规划。继续推进北京西站铁路口岸正式开放,加快通州口岸建设步伐,筹划新机场口岸规划相关工作,恢复丰台货运口岸铁路专用线运行,推动与边境城市口岸铁路直通。二是加快完善口岸功能区。鼓励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扩大外贸规模的同时促进内贸销售。推进首都国际机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功能落地后续工作,尽早实现汽车整车进口功能。着力扩大保税业务规模,天竺综保区进出口额增长25%以上;亦庄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量实现翻番。支持平谷国际陆港争取启运港退税政策,力争全年外贸吞吐量突破3.5万标箱。

推动第二届京交会取得更大成效。秉承“务实、合作、诚信、俭朴”的办会理念,以服务客商为本,以交易洽谈为核心,全力办好第二届京交会,提升京交会品牌国际影响力、国别覆盖率、省区市参与率和签约执行率。借助京交会平台,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同时,吸引一批服务贸易领域国际知名企业落户北京,为建设国家服务业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三)深入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更好地助力首都世界城市建设。

进一步完善发展促进机制,着力培育对首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增长领域。

1.服务大局,不断开拓商务领域发展空间。

全面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出台总部经济政策,将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扩展至各类内外资总部企业。鼓励和支持总部企业在京发展实体业务,推进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提高总部企业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累计达150家以上。

完善批发业增长促进机制。建立批发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作联系制度、会商制度和监测体系。出台鼓励批发业发展政策,完善促进机制,加大促进力度,提高批发业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提升商务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商务楼宇差别化定位,打造一批总部管理、投资咨询、会议展览等特色鲜明的主题示范楼宇,突出特色发展。继续支持商务楼宇的软硬件环境改造和服务品质的提升,重点培育15座主题商务示范楼宇,命名首批2-3个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努力打造更多的税收过亿、知名度高的商务楼宇,引导商务楼宇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实现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推进国际会展之都建设。以统筹会展资源、健全会展业发展机制为抓手,提高承接大型会展的能力。落实会展业鼓励政策,支持引进和培育一批国际国内品牌展会,支持大型展馆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启动会展业国际化宣传推广活动,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助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

继续加快高端市场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燃料油现货交易平台”、“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示范作用,拓展大宗商品交易规模和品种,逐步确立在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鼓励本市拍卖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积极引进国外拍卖企业,促进拍卖业国际化发展,推进北京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建设。

2.提升品质,全力服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推进商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依托中关村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推动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在流通领域的推广应用。搭建中关村信息服务类、科技服务类等高新技术企业与商贸流通、物流、商务服务等企业需求对接平台,为科技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搭建桥梁和渠道。

创新商务与文化的互动发展。继续加强特色商业街等现代商业文化品牌塑造,重点推进五道营等特色商业街建设,积极探索推动南新仓“北延南扩”等特色商业街二次提升工作,扩大文化消费规模。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重点加快文化出口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扩大出口,不断提升“北京服务”的国际影响力。

3.加强监管,大力规范流通市场秩序。

大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统筹力度。协调推进商标、进出口商品侵权和药品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推动“双打”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建立“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有机结合,增强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

进一步完善流通市场监管机制。重点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销售猪肉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大中型连锁超市全覆盖。加强对酒类、药品等特殊商品流通管理。继续开展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和单用途预付卡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机电产品国际招投标监管。进一步提升行业安全监管和商务综合执法水平。推动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有序回归现货市场。完善商务诚信建设网络平台,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评级记录,推动诚信经营,营造首都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

同志们,商务发展任重道远,做好首都商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一岗三责”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以务实开拓的进取精神,为首都商务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013年是我国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首都商务一定会更加奋发有为,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为形成与世界城市要求相适应的国际商贸中心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发挥团体优势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推动科协工作整体上水平

我们xiexiebang.com市辖有3市6县1区,其中有4个市县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总人口555万,其中农业人口350万。几年来,xiexiebang.com市科协在省科协的关怀指导下,坚持“突出重点工作、投放重点力量、实现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开展了科学技术普及、学术交流、调研宣传、农技协和“建家”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拓宽

工作领域,创新活动载体,积极促进科普工作社会化、品牌化

我们按照“四科”要求,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为出发点,以创新为动力,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科普新模式、新领域、新内涵,广泛深入开展了科普工作。一是精心打造了科普之冬活动品牌。把科普之冬作为科普工作重点加以推进,形成了主管领导挂帅、部门相互配合、科协组织实施、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仅近三年来,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6343场(次),受训人数305.2万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380项。特别是先后2次承办全省科普大集,2次举办农技协发展论坛,邀请500多位专家深入各地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咨询,有力地推动了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坚持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现实需求出发,大力开展了科普流动课堂、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农业生产科技信息研讨、“百名大王进万家”科技下乡等活动,使科普之冬的内涵不断丰富,效果更加突出。二是扎实推进了社区科普工作。几年来,先后依托参美矿泉水厂、市自来水公司,在世界节水日开展水知识、《水法》宣传,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近5万份。依托市医学会、书画学会在市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科普文化夜市等活动,已举办20余场次。以宣传贯彻《科普法》的契机,与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等单位联合启动了“城市社区科普文化广场”活动,共举办科普展览、科普讲座28场(次)。特别是去年6月,我们举办了全市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为全市第二批科普志愿者授旗并颁发了证书,开展了“讲科学文明、反生活陋习”主题演讲、科普挂图展览、“工程技术与百姓生活”知识竞赛活动,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目前,全市共建城市文明楼院87个,科普文明楼道108处,科普画廊、市民阅报栏216个,60以上的社区建有科普橱窗或专栏。三是广泛开展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多次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对青少年科普活动进行安排和部署,共组织2000多名师生参加了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科技夏令营等活动,肇东市实验小学被中国青辅协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肇东、安达两名教师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荣誉称号,百余名学生获省级奖励。2004年,我们还成立了全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各县(市)区也藉此机遇进一步完善了协会组织机构,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中国科协青少部来我市工作调研时,对我市科协挖掘和动员各方利用条件,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四是深入开展了科技致富大王竞赛活动。坚持把大王竞赛活动作为乡土人才涌现的载体、作为科学技术的孵化器牢牢抓在手上,并不断寻求发展创新。全市省级大王已达到185名,市级大王546名,带动农户达10多万户,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为进一步深化竞赛活动效果,我们在今年的科普之冬活动中启动了“百名大王进万家”活动,组织大王进村屯、入农户,采取科技培训、科技结对子、科技扶贫等形式,为广大农民送去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我们还与市人事局协调,为市级大王、能手破格晋升中级农民技术职称,进一步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学科技、创高产、当大王的积极性。

二、实施规模推进,加快体制创新,努力推动农技协大发展、快发展

坚持把农技协作为服务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扩张规模、强化管理、规范运作和优质服务,促进了农技协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单一型向实体型,由小区域局部性向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一是抓组织推进,扩大群体规模。9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农技协工作纳入了农村目标管理,先后7次召开农技协经验交流会、推进会,2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技协工作的意见》。去年5月,市委召开的全市农技协服务农业产业化推进会议,对全市“十强”农技协和“十佳”、“优秀”农技协会长给予了重奖和市级劳模待遇,并出台了《全市农技协服务农业产业化推进意见》。各县(市)区也真正把农技协工作上升为党政行为,纳入了主管领导的目标责任制,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定期检查,加大了农技协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目前,我市农技协已发展到1867个,比去年增长7,会员27万人。二是抓引导扶持,创造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争取信用社为农技协提供发展生产专项贷款,目前已下发1356.97万元;与农业、科技、工商、税务、交通、环保等13个部门协调,争取市委出台了扶持农技协发展的14条优惠政策,努力

第五篇:发挥团体优势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推动科协工作整体上水平

我们文秘家园市辖有3市6县1区,其中有4个市县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总人口555万,其中农业人口350万。几年来,文秘家园市科协在省科协的关怀指导下,坚持“突出重点工作、投放重点力量、实现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开展了科学技术普及、学术交流、调研宣传、农技协和“建家”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拓宽工作领域,创新活动载体,积极促进科普工作社会化、品牌化

我们按照“四科”要求,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为出发点,以创新为动力,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科普新模式、新领域、新内涵,广泛深入开展了科普工作。一是精心打造了科普之冬活动品牌。把科普之冬作为科普工作重点加以推进,形成了主管领导挂帅、部门相互配合、科协组织实施、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仅近三年来,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6343场(次),受训人数305.2万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380项。特别是先后2次承办全省科普大集,2次举办农技协发展论坛,邀请500多位专家深入各地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咨询,有力地推动了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坚持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现实需求出发,大力开展了科普流动课堂、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农业生产科技信息研讨、“百名大王进万家”科技下乡等活动,使科普之冬的内涵不断丰富,效果更加突出。二是扎实推进了社区科普工作。几年来,先后依托参美矿泉水厂、市自来水公司,在世界节水日开展水知识、《水法》宣传,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近5万份。依托市医学会、书画学会在市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科普文化夜市等活动,已举办20余场次。以宣传贯彻《科普法》的契机,与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等单位联合启动了“城市社区科普文化广场”活动,共举办科普展览、科普讲座28场(次)。特别是去年6月,我们举办了全市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为全市第二批科普志愿者授旗并颁发了证书,开展了“讲科学文明、反生活陋习”主题演讲、科普挂图展览、“工程技术与百姓生活”知识竞赛活动,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目前,全市共建城市文明楼院87个,科普文明楼道108处,科普画廊、市民阅报栏216个,60以上的社区建有科普橱窗或专栏。三是广泛开展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多次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对青少年科普活动进行安排和部署,共组织2000多名师生参加了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科技夏令营等活动,肇东市实验小学被中国青辅协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肇东、安达两名教师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荣誉称号,百余名学生获省级奖励。2004年,我们还成立了全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各县(市)区也藉此机遇进一步完善了协会组织机构,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中国科协青少部来我市工作调研时,对我市科协挖掘和动员各方利用条件,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四是深入开展了科技致富大王竞赛活动。坚持把大王竞赛活动作为乡土人才涌现的载体、作为科学技术的孵化器牢牢抓在手上,并不断寻求发展创新。全市省级大王已达到185名,市级大王546名,带动农户达10多万户,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为进一步深化竞赛活动效果,我们在今年的科普之冬活动中启动了“百名大王进万家”活动,组织大王进村屯、入农户,采取科技培训、科技结对子、科技扶贫等形式,为广大农民送去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我们还与市人事局协调,为市级大王、能手破格晋升中级农民技术职称,进一步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学科技、创高产、当大王的积极性。

二、实施规模推进,加快体制创新,努力推动农技协大发展、快发展

坚持把农技协作为服务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扩张规模、强化管理、规范运作和优质服务,促进了农技协由松散型向紧密型、由单一型向实体型,由小区域局部性向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一是抓组织推进,扩大群体规模。9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农技协工作纳入了农村目标管理,先后7次召开农技协经验交流会、推进会,2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技协工作的意见》。去年5月,市委召开的全市农技协服务农业产业化推进会议,对全市“十强”农技协和“十佳”、“优秀”农技协会长给予了重奖和市级劳模待遇,并出台了《全市农技协服务农业产业化推进意见》。各县(市)区也真正把农技协工作上升为党政行为,纳入了主管领导的目标责任制,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定期检查,加大了农技协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目前,我市农技协已发展到1867个,比去年增长7,会员27万人。二是抓引导扶持,创造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争取信用社为农技协提供发展生产专项贷款,目前已下发1356.97万元;与农业、科技、工商、税务、交通、环保等13个部门协调,争取市委出台了扶持农技协发展的14条优惠政策,努力营造了推动农技协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不断加强了典型扶持力度,在2003年开展了农技协“规模推进年”活动,在全市树立了20个龙头型、200个示范型农技协;在2004年开展了向“先进农技协集体和个人学习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了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的热潮。三是抓整顿提高,切实发挥作用。制定了《文秘家园市农技协示范章程》,帮助农技协明确产权关系,规范权利义务,完善了操作办法;在农技协中大力推行了“支部 协会”、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农技协骨干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全市一大批农技协正向着高层次化迈进,“公司 农户”的农技协达到414个,在工商注册产品46个。蔡景学瓜菜研究会和文秘家园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研究会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百强农技协”荣誉称号。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中国科协“农技协”与“三农”问题调研组先后前来调研,对我市农技协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理论探索,不断提高科协工作指导性、创新性

多年来,我们切实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科协工作思路、模式和机制,为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舆论支持。一是围绕科协工作亮点进行宣传。针对科协大部分工作不被社会所认知的实际,我们打破了平行推进的方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叫响、炒热活动精品。几年来,对科技活动周、科普大集、农技协论坛、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等具有显示度和影响力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在《文秘家园日报》开辟的“科协之光”、“农技协撷萃”专栏中刊登稿件180多篇;在文秘家园信息港的科普网页上登载信息200余条;在电视台的“科普大篷车”专题节目中播发科技片26期。同时,还聘请电视台、报社记者为特约撰稿人,专题报道科协重大活动,扩大了科协组织的社会影响。二是围绕群众关心热点开展调研。文秘家园市作为欠发达的农业地区,为农民增收搞好服务,是我们调研宣传工作的重大课题。针对农民生产缺技术问题,通过科普之冬、科技下乡、农函大培训等载体,为农民送去了先进实用技术;针对农民生产缺信息问题,于每年备春耕生产之前借助闭路电视、《文秘家园日报》、《东北网》等信息平台,对全市农业生产年景进行了预测分析;针对农民致富缺门路问题,精心收集、整理了科技能人的致富经验,编辑了《致富经》一书,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教材;针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与农委、供销社联合组成调研组,深入6个县(市)区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为市委召开全市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组织工作会议提供了依据。三是围绕科协工作特点提出建议。2001年,对全市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调研,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强科协工作的决定》提供了依据;2002年,深入基层开展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提出了科协工作要由服务经济向参与经济转变、哪里有科技工作者哪里就应有科协组织的建议;2003年,对全市科协干部队伍建设和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情况开展了调研,所提出的建议被市委采纳;2004年,与工青妇部门联合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借鉴宁波经验,争取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青妇科工作的意见》,为开展好科协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注重强化职能,健全网络体系,切实增强科协组织凝聚力、影响力

我们从建立健全网络体系入手,进一步夯实了科协的工作基础,为科协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在健全组织网络上下功夫。针对基层组织萎缩、断层现象,我们把加强组织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城市,进一步整顿、规范了学会和企业科协,着手建立了社区科协;在农村,在巩固加强乡(镇)科协组织基础上,大力发展了农技协组织;积极拓展工作空间,在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科协组织,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纵横结合、条块联动、多方参与,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开放性特点的组织网络。二是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我们以每年“科技活动周”、“科普日”活动等为契机,组建了科普志愿队伍,并组织他们经常性地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等活动,目前我市科普志愿者已达867人。为提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教育水平,邀请中国青辅协教师在肇东、安达举办了培训班,组织参参加省信息学奥赛辅导班。三是发挥了职能作用上下功夫。我们从服务“三农”出发,在每年备春耕前,组织农学会、林学会、水利学会、畜牧学会、气象学会的专家对农业生产年景分析和自然灾害进行预测,为农民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农业科技信息;从服务科技工作者出发,组织开展了“保健康、送爱心”医疗优待活动,协调文秘家园市第一医院,为科技工作者提供20多个优待项目,减免额度达30—50。从服务农村弱势群众出发,我们制定了科技扶贫三年规划,充分发挥科协及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组织优势,通过协会带、能人帮、培训教等形式,已帮助1500户贫困户

实现脱贫致富,人均收入达1600元。

回顾几年业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开阔思路,努力进取,才能进一步推动科协工作整体上水平。

一是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加快发展中找准位置。科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只有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服务,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得到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在围绕农技协、青少年科普、社区科普、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科协工作达到了与党政工作合拍同步,实现了“有为有位”。市委两次做出《关于加强科协工作的决定》,10个县(市)区全部独立建制,市、县两级科协的正副职分别在同级人大、政协中担任常委职务,并不断把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科协班子中来。

二是必须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在常规工作中谋求突破。科协具有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努力把创新的思维、方式、方法引入到工作实践中去,向常规工作要突破,向工作成果要精品。几年来,我们通过推广农技协发展的“五种模式”、“五条路子”,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技协工作方法,为农技协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开展“百名大王进万家”科技下乡活动,实现了科普之冬与大王竞赛活动的相互促进,推动科普之冬活动向四季延伸;通过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实现了科协优势的发挥和和科技工作者个体的发展,为我市科技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础,转变观念,在树立形象上多下功夫。加强自身建设是落实科协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制定了《科协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完善了党风廉政、理论学习、办公管理、信息报送等11项机关工作制度,实行了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使各项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文秘家园日报》以《打造学习型科协、提升大科普能力》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目前,科协干部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对外交流逐步扩大,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树立了科协组织的良好形象。

四是必须突出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在“建家”工作中有所作为。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是科协的基本职责。几年来,我们从科技工作者的要求出发,积极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愿,维护其合法权益,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我们积极开展了科技工作者基本情况调查,争取人大、政协增加科技界别代表人数,开展了职称评定、医疗优待、评选表彰等服务活动,努力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办好事,使科技的团体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赢得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信任和支持。

下载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当好中层,努力推动法院整体建设再上新水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当好中层,努力推动法院整体建设再上新水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