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纲要
易地扶贫搬迁“十一五”规划
前 言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逐步缓解和消除贫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缓解和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断构建和健全各项扶贫政策体系,努力探索和完善扶贫推进方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道路。
易地扶贫搬迁,亦称生态移民,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通过对生活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搬迁,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1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十五”期间累计安排国债投资56亿元,搬迁122万人。通过实施试点工程,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搬迁群众增收渠道逐步拓宽,迁出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具体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规划:“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实行易地扶贫”,并把易地扶贫搬迁确定为“中央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据此,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实施范围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重点是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国家扶贫重点县)。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
一、易地扶贫搬迁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按照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十五”期末的236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十五”期末的2.5%。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在2004年5月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我国政府庄重承诺“用10年时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力争到2020年贫困人口基本实现小康”。要如期兑现这一承诺,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为此,必须继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完善扶贫开发机制,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对于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存和发展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积极稳妥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一)困难和挑战
——贫困人口生存环境恶劣,搬迁任务艰巨。截至“十五”期末,在剩余的2365万贫困人口中,有1000多万人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以及地方病高发区。这些地区地处偏远,生态失衡,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帮助这部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靠传统的就地扶贫方式不但投资成本大,而且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安置资源分布不均,后续发展有待加强。总体上,西南贫困地区土地资源紧张,人地矛盾突出;西北贫困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干旱贫瘠。西部地区国家扶贫重点县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70%。这些地区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致富渠道狭窄,需要通过产业开发、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措施,拓展在第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需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搬迁群众的致富途径问题。
——政策涉及面广,协调任务重。易地扶贫搬迁既涉及生产生活条件、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多个行业工程建设,又涉及民族、税收、土地、户籍、教育等多方面配套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社会重建工作,需要发展改革、民族、财政、扶贫、国土、公安、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实施。
(二)有利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和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中央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并决定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尽快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不断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央安排的支农投入不断增加。进入新世纪,国家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支农投资逐年增加。党中央提出: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也在逐年增加。同时,国务院要求有关部门积极探索整合政府支农投资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障。
——土地后备资源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规划实施一批大中型水利建设、农田整治、草牧场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及耕地保护、农牧业科技推广等措施,将有效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一定的资源条件。
——各地积累了一定的移民搬迁经验。多年来,各地通过实 施“三西”移民、京津风沙源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等扶贫移民工程,在组织领导、搬迁方式、安置模式、项目管理、后续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摸索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促进扶贫移民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调动了贫困地区群众自愿搬迁的积极性,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奠定了工作基础。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帮助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使安置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恢复和改善迁出区生态环境,为贫困地区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二)指导原则
——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在政府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规划相衔接,积极引导相关工程项目共同扶持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群众自愿、积极参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群众自愿搬迁的积极性,鼓励群众自建家园,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不搞强制搬迁。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依托迁出区和安置区的资源 特点和环境容量,合理制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和安置方式,避免“一刀切”。
——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涉及面广、投资量大、操作复杂。各地按照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视资金筹措能力,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进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本阶段重点解决西部地区国家扶贫重点县的农村贫困人口。
——重视发展、讲求实效。坚持生产与生活并重,高度重视搬迁群众的增收和发展问题。农区以“耕地”安置为主,发展种植业,牧区以“草场”安置为主,发展畜牧业,并根据当地实际,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因地制宜扶持产业发展、加强技能培训、拓宽增收渠道,实现自我发展。
——消除贫困,改善生态。坚持增加收入和提高素质并重,迁出区生态恢复和迁入区生态建设并举,实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效益。
三、搬迁对象和搬迁、安置方式
(一)搬迁对象
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且具备搬迁和安置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包括:
——生活在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且具备搬迁和安置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
——生活在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亟需搬迁且具备搬迁和安置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
——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地方病严重威胁,亟需 避险搬迁且具备搬迁和安置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
(二)搬迁方式
分为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尽量采取以地域上相连的人口集聚区(村、组)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三)安置方式
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开发耕地集中安置、依托大中型工程安置、插花分散安置等不同的安置方式。不同的安置点可以从实际出发探索不同的安置模式。
四、搬迁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
(一)实施目标
“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扶持和群众努力下,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扶持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稳定解决搬迁人口的温饱问题,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总体上,确保搬迁人口稳定后的生产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
(二)搬迁任务
2006-2010年搬迁农村贫困人口150万人。
(三)主要建设内容
——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安置区的基本农田、农田水利、草牧场和棚圈、乡村公路等基本的生产设施。
——生活设施:安置区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人畜饮水、农村沼气等必要的生活设施。
——社会事业设施:安置区的学校、卫生室和文化室等必要 的社会服务设施。
——经济发展:安置区的劳动力培训等涉及群众长期发展的项目和设施。
——生态建设:安置区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
五、资金筹措
(一)投资来源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所需投资由中央、地方、搬迁群众共同承担。
中央专项安排易地扶贫搬迁投资,属中央补助性投资,在国债投资或基本建设投资中统筹解决。
地方政府结合自身财力安排一定的配套投资。条件允许地区,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搬迁群众就住房等直接受益工程适当承担部分费用。
(二)中央补助标准和投资规模
中央对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补助标准为:人均不超过5000元。
各省在不超过中央分省人均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搬迁项目的具体补助标准。
(三)中央补助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 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开展,由各省政府负总责,项目县组织实施。跨县的搬迁工程由省级政府统一协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制定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编制下达年度投资计划,提出政策建议和实施意见,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积极稳妥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在本级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发展改革部门的指导下,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本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二)尽快制定地方规划,依据规划开展搬迁工作 各地根据中央有关政策要求和本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在摸清土地、水利等安置资源的前提下,科学评估,广泛论证,处理好需求与可能、近期与长远、扶贫与生态的关系,尽快制定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要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与相关行业规划相互衔接,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突出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规划建立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开展搬迁工作。
(三)合理编制实施方案,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各地依据规划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迁出地安置地选择、搬迁对象确定、搬迁方式、安置模式、安置地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后续发展途径、配套政策措施,以及搬迁和安置工作的组织实施,重点解决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途径问题。对少数民族人口的搬迁,统筹考虑传统生活方式和民族习惯。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按照项目管理,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建设程序对实施方案履行审批手续。对于住房、道路、农田水利、教育卫生、生态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进行分类审批。其中,规模较大的单项工程按照管理权限单独审批;对于群众搬迁安置、配套政策等搬迁安置方案,由地方政府提出审批意见。实施过程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计划执行、资金使用、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公告、公示制度,主动接受干部群众、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发挥中央支农投资优势,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及生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住房、产业结构、劳动力培训等多方面建设内容。中央补助的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只能满足搬迁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涉及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后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需要其他相关资金支持。各地在实施过程中,按照中央关于积极整合政府支农投资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央支农投资渠道,以安置点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引导生态、扶贫、水利、交通、农业 综合开发等资金共同促进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资金整体效益。同时,各地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合理开发安置区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帮助搬迁群众脱贫致富。
(五)落实配套政策,促进后续产业发展
各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税收、土地、宅基地、户籍、子女入学、就业、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要与财政、土地、农业、民政、水利、劳动、公安、教育、税务、计生等部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同时,积极研究探索扶持安置区产业开发、结构调整、培育经济增长点等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途径,增强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就业和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六)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精神,调动搬迁群众“自建家园”的积极性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群众是主体。地方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在做好宣传引导、组织服务、落实政策工作的同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尊重搬迁群众意愿。鼓励和吸引搬迁群众积极参加直接受益工程建设,发挥群众自力更生精神,建设新家园,创造新生活。
第二篇: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前 言
四川省自2001年被纳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首批试点省区以来,在国家发改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搬迁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向上,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根本改善了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生存发展条件,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科学指导全省“十二五 ”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农牧民改善生存与发展条件,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规划区域范围重点为中央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国贫县”),兼顾我省其他贫困地区。
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紧紧围绕国家政策投向,结合阿坝州大骨节病综合防治、藏区牧民定居行动、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以及促进秦巴山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等重大民生工程,瞄准改善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强化跟踪问效,搬迁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断增强,扶贫和生态两个方面的目标加快实现。累计投资13.7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7.4亿元,在全省13个市(州)57个县(市、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计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25万户14.99万人,实施成效显著。
一是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搬迁群众新建住房332.2万平方米、附属设施(含圈舍)101.6万平方米,打井2203口(处),建人饮蓄水池7.7万立方米,引水渠(管)2980公里;在安置地整治水池(塘、库、堰)40万立方米,建设灌溉渠道643公里,改善中低产田土7.6万亩,新、改建乡村公路和村内道路2844公里。搬迁群众实现了家家户户住新房,并配有院坝、畜圈和厕所,喝上了清洁、安全的自来水,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彻底改变了过去恶劣的生存环境,促进解决了游牧民族数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问题,生存状况明显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安置地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为搬迁群众安置地新、改建校舍1.6万平方米,卫生院(站、点)0.7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一批村级活动阵地和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较好解决了搬迁群众上学难、就医难和学习培训难等问题,切实提高了搬迁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并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
三是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在安置地因地制宜地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后续产业,不仅解决了搬迁群众增产增收问题,同时还为搬迁群众搭建了认识和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平台。在新环境中,搬迁户对教育、卫生、文化的认识和商品意识都在不断增强,转变了过去“等、靠、要”和安于现状、听天由命的苦熬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创建美好新家园的观念蔚然成风。
四是迁出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对居住在水源涵养区、天然林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内的贫困农牧民,结合“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和“天保工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区随即退耕(封山)还(育)林;搬迁后农牧民不再砍柴烧饭、取暖,有效地促进了迁出区域的生态恢复,对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降低了政府对自然环境恶劣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避免了对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地区的重复投资;改善了安置地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为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与全社会同步实现小康创造了有利条件;架起了党和政府与贫困群众的“连心桥”,党员干部竭力为人民服务,深得群众欢迎和拥戴,密切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建房资金缺口较大。广大困难群众要求搬迁的积极性很高,但按现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工程建设能兑现到搬迁户建房的国家补助资金一般为每户0.8—1万元左右,搬迁户建房资金缺口大,已影响到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是安置土地调整较难。搬迁安置地大多属于高寒山区或深山河谷地区,可供安置的用地资源极少,搬迁安置土地调整难度越来越大。尤其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耕种的土地不仅不用纳税,还能享受国家对种粮户的“定补”政策,并且还具有土地被征用赔偿的潜在价值,安置地原住农民因为大多不愿转让土地,客观上增加了易地安置土地的调整难度。
三是后续产业发展较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基本解决了搬迁群众的住房和口粮问题,但由于搬迁户文化程度低,贫困程度深,缺乏实用技术和市场意识,缺乏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导致搬迁群众落后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彻底转变,后续产业发展较为困难。
四是易地搬迁任务较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在我省规划区范围内,符合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并希望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改变落后面貌的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仍高达200万人,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复杂,大多数分布在边远、高寒、多灾地区,搬迁成本高,搬迁难度大,搬迁任务十分艰巨。
(三)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
一是国家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逐步增加投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已将易地扶贫搬迁列为新的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专项扶贫政策,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我省已经建立形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在政策宣传、群众发动、规划组织、项目实施、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土地调整、产业选择等诸多方面都积累了相当经验,摸索出了一些适合各地特点的不同的搬迁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并总结形成了《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指南》,为“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展开和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具备良好群众基础。通过多年的试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影响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深入人心,深受贫困地区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拥护,贫困群众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涨。
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实施区域,以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实施对象,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搬迁群众创造生存发展环境,着力培育后续产业,提高搬迁群众收入水平,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管理,稳步推进,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县级政府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基础上,通过政策导向、典型示范、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法,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和动员群众自愿参与搬迁。
----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加强与其他移民工程和全省新村建设的衔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促进各方面资源有效整合。区别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规划,分批逐年实施,确保搬迁工程有序推进。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搬迁群众收入水平、安置地经济实力、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条件等情况制订安置方案,确定安置方式,不搞“一刀切”。结合实际合理确定搬迁对象,优先保障自然环境特别恶劣地区深度贫困群众搬迁。
----基础配套、产业跟进。通过加强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和开展技术培训,为搬迁群众培育和发展适合当地特点、适应市场需求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既改善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又实现脱贫致富。
----自力更生、政府支持。充分尊重搬迁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克服“等、靠、要”落后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扶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帮助搬迁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三、搬迁对象和搬迁安置方式
(一)搬迁对象
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是生存在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和地方病多发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包括四类:
----生活在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地区,无法就地脱贫越温,且具备搬迁和安置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
----生活在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亟需搬迁且具备搬迁和安置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
----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严重威胁,亟需避险搬迁且具备搬迁和安置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
----遭受地方病严重威胁,亟需搬迁且具备搬迁和安置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
因采矿沉陷、开发占地、工程建设等原因需搬迁的人口,不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二)搬迁方式
整体迁出。对相对集中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位置重要或地方病严重区域的贫困群众,以自然村或组(社)为单元,采取整体迁出方式。规划区域中川西北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地方病严重,应尽可能采取整体迁出方式。
部分迁出。对分散居住在高山峡谷、洪涝灾害频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贫困群众,且不宜实施整体迁出的,采取部分迁出方式。规划区域中川东北秦巴山区、川南乌蒙山区和其它贫困山区,搬迁对象类型复杂,难以实施整体迁出的,可采取部分迁出方式。
(三)安置方式
集中安置。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安置地资源条件和承载能力要能满足搬迁人口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较好,且无地质灾害隐患。规划区域中的川西北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大多属高寒山区或深山峡谷区,公共服务配套成本较高,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尽可能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分散安置。采取分散安置的方式,安置地要尽量靠近乡(镇)政府、村委会、学校、卫生院(站)或公路沿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降低搬迁成本。规划区域中川东北秦巴山区、川南乌蒙山区和其它贫困山区,土地资源相对贫瘠,集中安置点选择较困难,依托新农村、中小城镇和工业园区等建设,主要采取插花分散安置的方式。
其他安置。对于少部分不适宜或不愿意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方式的搬迁群众,可依据群众意愿,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依托城镇、投亲靠友等方式进行安置。
(四)安置地选择
安置地的选择坚持以有条件解决温饱为中心,以能落实土地、实现稳定增收为重点,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是土地资源较丰富,集中安置点所需土地由市(州)、县(市、区)政府按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及程序调地安置或多渠道解决,安置对象人均耕地不低于安置地平均水平;光、热、水等自然条件较好,无安全隐患的地点。
二是水、电、路、土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标准内即能完成配套建设任务,且能就近解决搬迁群众入学、就医问题的地点。
三是可开发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周边环境有利于改变搬迁群众落后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有助于搬迁农户实现稳定增收的地点。
四、建设任务
(一)建设目标
围绕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规划对36.2万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搬迁群众生存环境彻底改变,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稳定后的生产生活不低于迁入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按扶贫区域划分:
在川西北高原藏区搬迁安置1.97万户8.6万人,占规划搬迁总人数的23.8%;
在大小凉山彝区搬迁安置2.97万户13万人,占规划搬迁总人数的35.9%;
在川东北秦巴山区搬迁安置2.14万户9.4万人,占规划搬迁总人数的26%; 在川南乌蒙山区搬迁安置0.62万户2.8万人,占规划搬迁总人数的7.7%。
在其它贫困地区搬迁安置0.56万户2.4万人,占规划搬迁总人数的6.6%。
(二)建设内容
围绕为搬迁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重点支持搬迁群众必要的生活设施建设,安置地基本生产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扩大就业渠道,提升发展能力。主要建设内容为:
改善搬迁群众生活条件。修建住房727万平方米,附属设施200万平方米,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000处。
改善安置地生产条件。建设基本农田32.5万亩,草场20万亩,乡村公路3000公里,小型农田水利3200公里。
改善安置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村学校2.2万平方米,卫生院(站)1.8万平方米,乡村公共活动场所1.5万平方米。
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培育“农家乐”、“藏家乐”等新兴服务业。
五、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十二五”期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规划总投资53.9亿元,其中:搬迁群众住房、附属设施、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设施建设投资40.7亿元,小微水利、基本农田、草场、乡村公路等基本生产设施建设投资12.5亿元,学校、卫生站、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0.7亿元。后续产业发展投资4亿元。
(二)资金来源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投资由中央、地方政府和搬迁群众共同承担。中央易地扶贫搬迁投资人均补助标准为6000元。拟申请中央易地扶贫搬迁投资21.7亿元,占总投资的40.3%;地方投资6.5亿元,占总投资的12.1%;搬迁群众自筹资金25.7亿元,占总投资的47.6%。后续产业发展资金,由整合中央其他支农资金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解决。
(三)中央补助资金投向 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为补助性资金。中央和省级投资主要用于搬迁群众在安置地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包括住房及必要的附属设施、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农村能源、乡村道路,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得用于机械设备、运输工具购置,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经营性项目建设,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补助住房建设面积控制在40-60平方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贫困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推进。按照“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原则,做到机构、领导、人员和职责四落实。各县(市、区)政府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责任主体,均应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包括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国土、建设、民政、公安、教育、卫生、广电、税务、扶贫等相关部门,负责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划的制定、重大事项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计划管理、资金监督、政策兑现和检查验收等日常工作,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技术方案和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严格考核。要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协调配合。
(二)抓好前期工作
搞好宣传发动。采取召开乡村干部会、村民大会、走访农户、公告公示等多种方式,借助报刊、电视、广播、宣传标语等各种媒体,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宣传发动工作,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消除安置地原住居民“排外”思想,调动搬迁群众和安置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调查摸底。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搬迁对象并登记造册;在调查摸清可供安置区域人口、土地、道路、供水、电力、通讯、广电、教育、卫生等各方面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和评估后续产业发展潜力和群众就业机会,择优确定安置地,并根据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安置地可安置人口数量。
搞好项目储备。根据国家投资政策和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加强市(州)和县(市、区)项目储备库建设,做好项目储备,抓好动态管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和审批权限,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并及时完善项目审批手续。
(三)严格项目管理
实行公告公示。各市(州)、县(市、区)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将上级下达的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计划面向社会进行公告、公示。项目乡(镇)、村应以乡村公告栏(墙)、广播、告示等形式,直接面向群众进行公告、公示。迁出地的公告、公示中必须包括搬迁群众名单、国家补助政策和投诉电话等内容;安置地的公告、公示中必须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建设内容、建设期限、质量标准、项目实施单位及负责人、投诉电话等内容,扩大项目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抓好工程建设。各市(州)应与各项目县(市、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项目县(市、区)应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与工程主管部门和项目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工程主管部门应负责做好工程设计和技术指导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项目乡(镇)政府应负责组织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协调搬迁户生产生活用地的调整、户籍迁转、子女入学等问题。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建设标准组织施工。
健全项目档案。市(州)、县(市、区)要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档案。项目实施方案、审批文件、计划表册、政策文件、协议合同、项目竣工报告以及搬迁户花名册、备案表等资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四)发展后续产业
坚持“市场牵动,政府推动,产业带动”,大力培育和发展安置区的后续产业,努力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帮助搬迁群众脱贫致富。通过安置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协调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与搬迁农户发展订单农业或吸纳搬迁群众务工。加强搬迁群众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其它职业培训,改变搬迁群众原有的落后生产方式,增加和提高搬迁群众劳动技能,实现增收渠道的多元化。
(五)落实配套政策
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中的生产、生活用地、税收、户籍、医疗、保险、子女入学、信贷等相关配套政策,为全面提高搬迁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水平创造条件,搞好服务。
(六)强化监督检查
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项目公告公示、项目检查、项目专项稽查、项目审计等方式,扩大监督范围,增加监督层次,落实监督责任,保证监督效果。通过交叉检查、重点抽查、随机抽查、工程检查、财务检查等多种检查方式,包括借助中介机构,委托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力量,开展第三方检查审计,加强对项目计划执行和资金管理情况的检查,确保各级严格执行项目计划,严格按资金管理规定拨付资金,杜绝挤占、挪用、截留项目资金现象,确保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规范管理,清正为民。
最新消息:
1.四川支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
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3日审议通过了《四川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有关政策》,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将优先用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其中,对于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按不低于平均建房成本的80%给予支持。
记者从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上了解到,四川将加大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投入,按照此次制定的相关政策,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优先用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按不低于平均建房成本的80%给予支持;秦巴山、乌蒙山片区,按不低于平均建房成本的70%给予支持;其他地区,按不低于平均建房成本的60%给予支持。在土地支持政策方面,四川将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老区开展增减挂钩的,允许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
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四川将优先安排省级土地整治项目覆盖,提升耕地质量,改善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
此外,四川将支持各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于安置地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服务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2.四川今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25万人
2016年,四川省计划在20个市州144个县市区对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是记者从2月25日在成都召开的省脱贫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协调会上获悉的。省委常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主持会议并讲话。“十三五”期间,我省“移民搬迁安置一批”规模为120万人,其中35万户、116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占建档立卡人口总数23.3%,占全国搬迁总规模1000万人的11.6%,计划分四年安排,2020年巩固提升,总投资约700亿元。目前,易地扶贫搬迁省级投融资平台四川省国农投资管理公司已正式运行,国土部门已明确在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革命老区开展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可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此前产生至今尚未使用的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挂钩使用,有关支持政策和资金管理办法方案正在修改完善,将对搬迁资金筹措、还贷来源、贫困户搬迁安置住房补助及土地、产业、就业等方面提出系列扶持政策。
会议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中最早在国家层面从资金到项目得到明确落实,考虑到了贫困户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和长远生计,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搬了之。要基本锁定目标任务,并在实施中实现动态调整,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贫困户自筹标准因地制宜,不宜一刀切。做好规划计划,抓紧出台支持政策和资金管理办法,规划要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并给予地方一定发挥创造空间。要对插花安置、投亲靠友、农民在搬出迁入后的权益等问题研究制定政策。要加强技术指导,政策要让基层读懂,今年开展一次全省系统培训。要强化督查检查,定期进行会商。
第三篇:易地扶贫搬迁[范文模版]
易地扶贫搬迁
学习目标:
学会读写与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的字词,了解 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建设标准、补助标准。
学习内容:
读与写
搬迁 自然 水土 地方 村庄 整体 同步 安置 旧房
新家 协议 按期
学与用
一、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
1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
2需要整村搬迁的村庄
二、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标准
1城镇安置:
城镇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农村安置:
农村安置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3平方米。
三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0000元,整村寨同步搬迁的非贫困人均住房补助12000元。
签订搬迁及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旧房的,每日奖励15000元
第四篇: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编写提纲
搬迁移民扶贫“十三五”规划编写参考提纲
前言
一、基本形势
(一)“十二五”搬迁移民扶贫实施情况
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搬迁规模、安置点类型及数量、安置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搬迁后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变化等。
(二)“十三五”搬迁移民扶贫面临的形势
主要包括面临形势、有利条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三、搬迁规模及安置方式
(一)实施区域与搬迁规模
应包括搬迁总规模、搬迁对象的构成及区域分布、分搬迁规模等。
(二)搬迁方式
应明确整自然村搬迁人口所占比例。
(三)安置方式
应明确不同安置方式下的安置规模。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住房建设
(二)配套基础设施
含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
(三)公共服务设施
含幼儿园、学校、卫生室、医院、文化室、活动广场等。
(四)土地整治
包括新开垦或改造农田、对原有宅基地的复垦整治等。
(五)产业发展与就业培训
(六)迁出地生态恢复
五、资金测算与筹措方案
(一)资金需求测算
(二)资金筹措方案
六、保障措施
(一)土地支持政策
(二)金融支持政策
(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五)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政策
(六)其它政策
七、组织实施
第五篇: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第一章 总论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县易地扶贫共搬迁
4190户,16759人。完成总投资32169.5万元,中央专项资金补助投资11219.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1826户,7303人。完成投资13881.5万元,以工代赈补助资金4751.5万元;财政扶贫搬迁725户,2900人,完成投资5075万元,财政扶贫补助资金145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742户,2966人,完成投资5728万元,巩固成果专项补助资金2018万元。2010年计划完成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1755户,7020人,计划投资1579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补助资金2200万元。
(一)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我县16759人共有15.5万亩林地得到有效保护,人为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破坏几乎减至为零。2303亩宅基地,50277亩退耕地,得以快速有效地恢复林草植被,使我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对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抗御自然灾害将发挥极大的作用。为把城口县建成全市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区,全市向北的重要门户,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基地,重要生态经济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效益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改变我县568个自然村4190 户16759贫困人口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看电视难、上学难、通讯难和发展经济难等问题。解决4308个学生上学难,子女入学率达到100%。为迁出户寻求合适的支持家庭脱贫致富项目,使搬迁户与安臵点共同发展。
(三)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同时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与61个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建设山地鸡养殖业、中蜂养殖业、林果种植业、中药材种植业(含林下种植)等四大产业。其中,城口县青青草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和25家山地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带动贫困户4960户9921人,年养殖山地鸡298万只,年纯收入达2976万元,人平纯收入1152元;城口县大巴山蜂蜜专业合作社 和4家中蜂养殖专业合作共同带动贫困户4495户8991人,年养殖中蜂71926箱,年纯收入达2877万元,人平纯收入1114元;重庆市城口县丰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6个公司和11家林果专业专业社共同带动贫困户5748户11497人,年种植林果56472亩,年纯收入达2824万元,人平1093元;重庆大巴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10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同带动贫困户4198户8397人,年种植中药材41563亩,年纯收入达2120万元,人平纯收入820元。四大产业使贫困人口人平纯收入达到4179元。能够达到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四)投资效益
原规划要解决这568个自然村4190户16759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需要投资3.8881亿元。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这些人口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需要投资3.1625亿元,节省投资0.7256亿元,节省率达到18.7%;同时,4190户迁出对象共退出宅基地2303亩,减去搬迁到安臵点用地1257亩,节省土地1046亩。按照现有政策,节省土地可用于土地臵换,每亩净收益约3万元,1046亩又可收益3138万元。又可以节省投资8%。省两方面相加,共节省投资1.0394亿元,节省率达到26.7%。投资效益十分显著。
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十一五”以来,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更加明晰,确立了生态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和重点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欠帐过大,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区位劣势、现有发展水平和主要生产要素的制约等几个方面。
1、区位劣势的制约
我县处于大巴山腹地、重庆市最北端,与四川、陕西省相邻,距本市及相邻省主城区均在500公里以上,区位劣势突出,导致了区域经济中心带动辐射作用弱,产业布局覆盖差,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缓慢;加之城口建县历史短,自然条件恶劣,自 然灾害频繁,多年以来享受国家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的水平远远低于其它区县,同时城口县划归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但又属非移民县,在投资政策等方面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2、现有发展水平的制约
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村贫困面依然很大,贫困程度较深;产业发展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之间不相适应,特别是矿产资源加工业面临挑战,现有矿产资源加工业主要生产低端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资源家底不明,且缺乏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储备,后续发展资金的争取乏力; 商贸流通业发展相对不足,商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业态单一,经营方式传统化;旅游产业起步太晚,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教育基础薄弱,人口素质偏低;卫生资源短缺,供给严重不足;农村社会保障薄弱,农民养老保险机制有待建立。
3、主要生产要素的制约
人才匮乏,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文化教育相对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劳动者素质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要素生产率较低,现阶段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托资本强力拉动。资本紧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1161万元,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6918万元。而按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关系预测来看,未来的需求将显著增加,这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招商引资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二)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是本规划涉及搬迁人口多,工程量大,资金投入显得十分紧缺;二是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素质参差不齐,多数搬迁者劳动技能较差。
三、发展环境和有利条件
(一)发展环境
1、地理及社会发展情况(1)地理位臵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边陲,大巴山南麓,界于东经108度15分至109度16分与北纬31分之间,东邻陕西平利、镇平、南毗巫溪、开县、西襟四川宣汉、万源,北连陕西紫阳、岚皋。东西长96公里,南北宽66公里,面积3292.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86米(光头山),最低海拔481.5米(岔溪口),辖23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88个行政村,总人口24.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9万人,农业人口21.19万人。城口县县城所在地葛城街道办事处,是城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3平方公里)辖7个居委会和10个行政村,人口3.5万人。以商业街、南大街、东大街、北大街、土城路和商业步行街等几条主要街道形成主城区。
我县地处重庆市最北端秦巴山区深处,与四川省、陕西省接界,境内山大、坡陡,是典型的山重地区。县域地质构造复 杂,复式褶皱密集,断层频繁,岩层破碎,分布零乱。山峦叠嶂,岭谷相兼,峰顶尖峭,坡面陡长。土壤类型属山地黄壤。土壤酸碱度在中性和微酸性之间。境内无过境河流,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5条,主要河流有仁河和前河。城口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605.5毫米,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年均温度13.7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3.2度,冬长夏短,年均无霜期234天,疆域广袤,物产丰富。
(2)自然资源 a、土地资源
全县幅员面积329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000亩,园地面积74319亩,林地地面积2131388亩,未利用地面积1009408亩,其中石漠化面积70895亩。城口县人均土地面积21.8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人均林地面积9.05亩。
b、水能资源
全县地表水系发达,北部为汉江流域的仁河水系,南部为嘉陵江流域的前河水系。城口县有大小河流779条,其中集雨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13条,水能蕴藏为53.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8.3万千瓦,开发潜力很大。
c、生物资源
全县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天然林和各类草场419万亩,是全市重要的草食牲畜基地县。境内有各类植物3800 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7种。
林木资源:主要以乔木和權木为主,共有131个树种,297个属,642个科。常见的优势树种有:栎类、桦木、华山松等。珍稀树种有:水杉、光叶珙桐、银杏、涯柏等。
动物资源:兽类65种,隶属9目23科53属,鸟类共有183种,隶属14目35科106属,爬行动物计18种,隶属2目6科12属,两栖类12种,隶属2目4科10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主要有:云豹、豹、白唇鹿、川金丝猴、梅花鹿等,鸟类有金雕等。
d、矿产资源
城口矿藏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铁、锰、钡、锌、煤、铅、白云石、石膏、高岭土、大理石、古生物化石、铂钯金矿等二十多种矿产,被誉为“重庆第一资源大县”,素有“西部矿都”之美誉。
e、林特产品资源
城口以核桃、板栗、茶叶、蕈菌(食用菌及香菇等)“三木”药材等为主的林特产品资源。城口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富硒富锌。“鸡鸣寺院茶”驰名中外。中药材优势明显,各类中药材达500余种,盛产杜仲、天麻、黄连、党参等,是重庆市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县。城口乃“干果之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达60万亩,年产量在500万公斤以上,已成为我国六大“核桃之乡”之一。野生蕈菌资源独一无二,现有食用菌、药用菌达60余种,是中国蕈菌种质资源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 一。
f、旅游资源
城口风光秀丽。自然风景以“奇、险、幽”著称,境内多奇山异水、珍禽异兽,原始生态保持良好。有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有物种繁多的珍稀植物资源;有典型的高山湖泊群;有神秘古朴的巴山文化;有名扬中外的地方特色产品。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级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还被命名为市级自然风景名胜区,黄安坝被列为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工程”之一。
城口是重庆市唯一成建制建立过县、区、乡、村苏维埃政权的老区县,是重庆市第一个打出地方红军旗臶的县,是第一个被地方红军解放县城的县,是第一个迎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的老区。李先念、徐向前、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足迹。当年有3000多城口儿女参加了红军和赤卫队,500多人参加了长征,为苏区建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县内有多处红军生活遗址和革命文物留存,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3、社会经济(1)行政区划
城口县辖23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188个行政村,1517个自然村。
(2)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境内的矿产,土特产品等行业初具规模,但因公路交通的滞后,投资环境的改善及资源的开发始终未能走上正轨,与外界及周边市场的物质流通不畅。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城口县已形成四大支柱产业:以核桃、生漆、“三木”药材为主的林果业,利用天然富硒富锌资源,建成干果、中药材、竹笋三个特色林产品基地;以草食牲畜为主的畜牧业,依托仁河上游的林畜产品资源,建成草食牲畜、家禽、生猪三个畜牧基地;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为主的旅游业。以绿色资源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2009年,全县人民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止滑促增的措施,逐步扭转了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地区生产总值208889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45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97889万元,比上年增长3.8%(在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68744万元、比上年下降5.5%,建筑业增加值29145万元、比上年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74455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在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010万元,比上年增长5.3%,批发和零售业8182万元,比上年增长19.0%,住宿和餐饮业5139万元,比上年增长15.3%,金融业5479万元,比上年增长19.0%,房地产业6846万元,比上年增长7.3%,其他服务业397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5%、46.9%和3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1082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8608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5%、26.4%和60.1%。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63.4%。
(二)有利条件
一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和总体要求,着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市委市政府将城口功能定位为:全市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区,全市向北的重要门户,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基地,重要生态经济区,并将城口作为独立经济板块,这些都无疑会给城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带来空前的历史机遇;三是城口县上下围绕主体功能定位,促进各项工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顺利推进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措施。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围绕“生态为本,特色为魂”、“人口下山,产业上山”的总体战略目标,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综合考虑迁出迁入环境承受能力和环境容量,按照 “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要求,采取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逐步安臵”的措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原则。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主要通过宣传动员、示范引路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2、政府扶持为辅,移民户自力更生为主原则。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巨大,应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干部、群众自身的积极性,自力更生、投工投劳、自筹资金,国家给予必要的补贴。
3、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原则。在易地扶贫搬迁安臵过程中,既要注意解决好搬迁户的住房、交通、饮水、用电、产业发展、子女入学、就医和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等硬件问题,又要帮助移民户尽快融入当地农户中,解决好搬迁户迁入地的软件问题。
4、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并将确定的搬迁户在乡、村两级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5、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要根据易地扶贫搬迁 农户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素质水平、经济能力等多种因素,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搬迁安臵。
6、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抓好规划工作,认真组织,分步实施,立足长远,科学合理,保证质量,避免造成国家投入的浪费和损失。
第三章 搬迁对象和搬迁、安置方式
一、搬迁对象
(一)搬迁对象确定原则及条件
1、居住在海拨1000米以上,气候恶劣、耕地条件极差、发展产业难度大、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或高寒偏远山区;或深山陡坡峡谷地带的农户。
2、居住在25度以上,坡耕地占耕作地70%以上,且土壤贫瘠,耕作土层在15cm以下,粮食亩产不足200公斤的农户。
3、居住地常年单程取水距离超过1公里,或垂直高度超过100m,饮水特别困难,工程解决难度很大的农户。
4、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远离集镇和交通干线,修路、通电、人畜饮水等一次性投入成本过大,短期内难以改变基础设施条件的农户。
5、居住在地裂、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和地方病严重发生区,经有关职能部门鉴定,并在短期内难以改善,无法在当地稳定生存发展的农户。
(二)迁出区确定的原则及条件
1、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存条件艰苦的其他生态脆弱区域。
2、地质灾害频发区。二、搬迁方式及迁出区情况 根据迁出对象及迁出区确定的原则和条件,本规划涉及迁出区的行政村188个,涉及的自然村1517个,涉及农户9770户,39078人。其中以自然村落为单元整体搬迁6448户,25791人。以自然村落为单元部分搬迁3322户,13287人。迁出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不足1300元,人均耕地2亩; 搬迁对象中因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搬迁的4144户,16575人,因地质灾害搬迁的5192户,20768人。其他原因搬迁434户,1735人。
三、安臵点的确定及安臵方式
(一)安臵点的确定
1、确定的原则及条件
a、自然条件较好。这些区域海拔一般在700-1000米,属河谷、平坝、低山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力相对较高,适宜生产的土地相对充裕,在历史上都是相对富庶和有发展潜力的地方。相对宽广肥沃的耕地、山场,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有利于发展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园艺农业,向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方向发展。
b、交通较为便利。这些区域均座落在乡镇主要公路沿线。c、有一定物质基础。这些区域都是成建制乡镇及中心村所在地,是一定范围内的行政、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和居民中心,已具有一定的水、电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公共设施。
d、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这些区域已具有不同层次、水平与规模的种植业、农村土特产品加工业以及商贸等第三产业。
将贫困人口安臵到这些区域,即可以充分利用已有基础与条件,节省投入,又可使移民尽快稳定下来,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与观念,还可促进这些区域的相关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快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改善城镇设施水平和支撑条件,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发展。
2、安臵地情况
本规划确全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臵点125个。其中,示范安臵区39个。分布在25个乡镇街道。安臵区基本条件:安臵区现有人口49454人,耕地面积49609亩,人均耕地1.02亩/人。卫生所.院29个,学校192所,已解决饮水安全人数占现有人口的75%,农网全改造。可供安臵资源:首先,耕地资源,可新开垦耕地 8363亩,可协调耕地8028亩,其他方式获取耕地3197亩,总计16876 亩。规划安臵39078人,9770户。故人均耕地0.75亩/人。可协调解决移民宅基地928534平方米。可提供非农就业岗位2183个。(详见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安臵区基本情况表)
(二)安臵方式
新建安臵点集中安臵7816户,31262人。依托城镇安臵1954户,7816人。
四、区域分布
根据迁出对象及迁出区确定的原则和条件,本规划涉及迁出区的行政村188个,涉及的自然村1517个,涉及农户9770户,39078人。根据安臵区确定的原则和条件,本规划涉及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臵点125个。(详见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区和安臵区区域分布图)
第四章 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
一、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臵点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到2015年底,使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及地质灾害频发区的农户,搬迁到城口县125个安臵点,并促使其脱贫实现小康。生态及扶贫移民户人平达到高效经济林2.2亩,人均菜园地0.1亩以上,人均住房26平方米,人均纯收入增长到4160元。全县39078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就医得到保障;解决贫困人口39078人交通运输难、用电难、看电视难、通讯难;解决4308个学生上学难,子女入学率达到100%。保证迁移户能住得下,安得稳,安臵点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环境更加良好。
二、搬迁任务
2011—2015年拟搬迁农村贫困人口9770户,39078 人。2011年1958户,7832人;2012年2030户,8119人;2013年1963户,7850人;2014年1940户,7758人;2015年1079户,7519人。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安臵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县125个安臵点共建设防洪堤工程13026 米。投资标准为3000元/米,项目预计投资3908万元;农村公路98公里,投资标准40万元/公里,项目预计投资3908万元;基本农田 改造11723亩,投资标准6000元/亩,项目预计投资7816万元;项目预计总投资15632万元。
(二)安臵区生活设施建设
全县125个安臵点 生活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66432万元。
1、安臵点住房建设
全县125个安臵点共建住房1016028平方米,投资标准500元/平方米,安臵点住房建设预计投资50801万元。
2、安臵区附属设施建设
全县125个安臵区附属设施建设共234468平方米;投资标准300元/平方米,项目预计投资439万元。供水管线391公里,投资标准50000元/公里,项目预计投资1955万元;供电线路244公里,投资标准80000元/公里,项目预计投资1952万元;水源地溪河保护125处,投资标准31万元/处,项目预计投资3875万元;污水处理及垃圾回收125处,投资标准31万元/处,项目预计投资3875万元;安臵区生活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82064万元。
(三)后续产业发展
1、劳动力技能培训,人均补助标准500元/人,预计投资1954万元。
2、特色农牧资源开发,人均补助标准1000元/人,预计投资3908万元。
3、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人均补助标准1000元/人,预计投资3908万元。
4、其他方面,人均补助标准300元/人,预计投资1172万元。
(四)生态工程建设
1、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人均补助标准1500元/人,预计投资5862万元。
2、天然林保护
天然林保护人均补助标准400元/人,预计投资1563万元。
3、其他方面人均补助标准500元/人,预计投资1954万元。
第五章 资金筹措
一、投资来源
本规划总投资102384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 资金19539万元,占总投资的19.08%;整合中央相关支农资金13677万元,占总投资的13.36%;后续产业发展资金 20321万元,占总投资的19.85% ;县政府投资9770万元,占总投资的9.54% ;群众自筹(含贷款)39078万元,占总投资的38.17%。
二、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投资
“十二五”期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102384万元,中央易地扶贫资金 19539万元 ,户平2万元,人平5000万元, 占总投资的19.1%;地方配套资金9770万元,占总投资的9.54%;群众自筹(含贷款)39078万元,户平4万元,人平1万元, 占总投资的38.17%。按建设项目分:
(一)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安臵点水利设施2735万元,占总投资的2.67%;安臵点基本农田建设投资11723万元,占总投资的11.45%;安臵点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建设57835万元,占总投资的56.49%;
(二)后续产业发展资金
为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全县强化对后续产业的扶持,培养优势特色产业。在 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了20321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后续产业。其中,劳动力技能培训 1954 万元,占总投资的1.91 %;特色农牧资源开发3908万元,占总投资的3.82%;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3908万元,占总投资的3.82%;其他投资 1172万元,占总投资的 1.14%。(详见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投资需求调查表)
三、整合其他政府补助投资
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与城口县总体“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做好六个结合:一是与“村村通”相结合;二是与新农村建设和巴渝风貌建设相结合;三是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相结合;四是与扶贫片区开发、整村脱贫相结合;五是与国土土治理、土地整治相结合;六是与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相结合。累计整合其他相关支农资金13677万元,占总投资的13 %。第六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措施
1、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动摇,减轻移民户的负担,给他们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加强对搬迁户迁出、迁入的领导,强化责任,采取特事特办的态度抓好搬迁户耕地,山林等承包衔接的协调,妥善处理好村、户的有关经济权益问题。
2、对安臵区进行详细、科学的规划,加快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安臵点提供优越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于进入集镇安臵点的迁移户一律免收城建配套费。
3、优惠解决搬迁户建房宅基地。凡搬迁的农户,其新建房屋住宅基地一律按“拆旧建新”的政策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统一集中审查上报,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免收土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宅基地有偿使用费、水利建设基金、工本费等。
4、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做好生态及扶贫移民接纳、安臵工作,并在责任田划分,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当地农民一视同仁;地税部门对搬迁户建房建安营业税一律减半收取;教育部门对搬迁到集镇的学生与原集镇学生同等对待,免收额外费用。
二、组织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成立城口县人民政府“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扶贫办、环保局、林业局、农业局、交通局、水务局、民政局、国土房管局、移民局、审计局等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委。各项目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2、工程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了确保城口县易地 扶贫搬迁工作的稳步推进,圆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工程,实行两级负责制。县人民政府为第一级项目责任单位,县长为第一级项目责任人;各乡镇人民政府为第二级项目责任单位,乡镇长为第二级项目责任人。
3、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办公室负责对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筹划、编制、审定、申报工作,并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资金管理、档案管理、财产管理、质量管理等。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向县政府负责,对下行使监督、考核、指导、服务、跟踪检查,决算验收等职能。
三、管理保障措施
1、工程管理。县、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专项补助经费确定实施计划,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分配任务,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负责对工程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2、资金管理。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资金由“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项目投资计划,工程进度,完成工程量,对安臵点项目实行先预拔启动资金,拔款跟着进度走。经验收合格后,进行统一报帐结算,做到帐表、帐款相符,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跟踪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档案管理。所有涉及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的资料和工程建设中的文件、图表与资料,均由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归类、查找便利、使用方便、便于管理。
四、其他保障措施
1、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工程中所有项目都要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各项工程都要明确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2、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目乡镇领导小组成员要坚持深入施工现场,加强领导。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经常组织检查督促,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把易地扶贫搬迁困建设工程建设成德政工程,富民工程。
3、工程建设完工后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逐一检查,凡不符合标准的工程不能核报开支。
附件:
1、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表
2、城口县易地扶贫搬迁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