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实施方案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实施方案
为保证全省中医药科技项目顺利组织实施,促进我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根据《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我省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中医药科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全省中医药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中医药学术理论水平,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项目实施范围、内容和原则
(一)项目实施范围
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
(二)项目类别与内容
中医药科技项目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1.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医学术流派思想研究、医家医案资料研究及经方和民间单验方的研究等。
2.应用研究:主要针对危害我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类风湿、血液病等防治方法的研究;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医药优势病种防治研究;中药安全性评价及其物质
基础的相关研究。
3.开发研究:主要开展对中药配伍、制剂等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研究;中药及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体系与方法学研究;中药制剂的创新研究。
4.政策研究:主要开展技术标准、行业规范、法规规章制定等基础性或前瞻性软科学研究。
(三)立项原则
1.项目要能代表我省中医药行业水平,体现中医药的特点。
2.项目要围绕中医药临床医疗、学科发展、产业进步和行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
3.项目应注重运用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支持多学科协作研究,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
4.研究内容须与国家及省有关部门的各类研究项目不相重复。鼓励对有较好研究基础、良好研究前景的项目进行深化研究,但不得在原有研究成果上进行同一水平的重复研究。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与流程
1.本项目每2年为一个实施周期。省中医药局负责组织相关专家根据年度实际需求编制本期招标指南并下发。
2.各市卫生局负责组织本地区有关单位进行项目的申报。
3.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进行项目会审并最终确定项目。4.省中医药局下达项目任务,进行过程监管并按年度拨付经费。
5.省中医药局负责项目完成后验收,并完成项目评估。
(二)资金安排
中医药科技项目在资金安排上分为立项资助、立项不资助两种。
每项资助项目由省中医药局给予3~5万元课题专项补助,项目承担单位按约定匹配经费。课题专项补助经费主要用于仪器设备使用费、消耗性研究材料费、科研协作费及科研业务费。
四、项目执行时间
中医药科技项目的执行时间一般为2年,如有特殊情况,由项目负责人申请,逐级报送省中医药局审核同意后,可以适当延长。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省中医药局按照《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二)各市卫生局和省级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强对本地区(单位)项目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考核办法,引进绩效考核机制,在项目完成后3个月内,对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进行
考核与评价,并将项目总结评估报告报省中医药局。
(三)各市卫生局和省级项目承担单位要切实加强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四)省中医药局在接到项目验收申请后,组织项目验收,按有关规定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各地项目执行的实际效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相关项目资金的依据。
第二篇:济宁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附件1:
济宁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含课题,以下同)的管理,提高科技项目管理效率和实施质量,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山东省中医药条例》,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济宁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卫生局、市科技局遵循依法管理、明确职责、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项目实施管理。
第三条 我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受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委托,负责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的受理、评审、立项、检查、结题验收等工作。市科技局负责监督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市中医药学会、市中医研究所经市卫生局授权承担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申报、受理等日常事务性工作。
第四条
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分为资助经费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每年集中申报一次,研究期限一般为1至3年。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
市卫生局的职责:
(一)建立专家库,组织专家参与项目管理;
(二)建立项目建议库,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议进行论证;
(三)联合市科技局发布项目申报通知,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确定项目及其承担单位,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济宁市中医药科技项目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
(四)联合市财政局划拨《任务书》确定的经费,审核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五)组织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六)审定项目的调整和撤销;
(七)组织项目的结题验收或鉴定。第六条
市科技局的职责:
(一)监督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的管理与实施;
(二)对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申报、立项、结题、鉴定等关键环节资料进行备案管理;
(三)会同市卫生局发布申报通知、申报指南,公布立项项目。
第七条
县(市、区)卫生局、科技局的职责:
(一)负责本地区项目的实施管理;
(二)协同市卫生局、市科技局检查或评估项目执行情况;
(三)按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监督经费的使用;
(四)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随时报告相关重大事项;
(五)协助市卫生局进行项目的结题验收或鉴定。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的职责:
(一)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
(二)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科研条件及约定的匹配经费,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
(三)建立项目档案,定期检查并报告项目实施情况,提出项目调整、撤销的建议;
(四)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研究成果及时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并予以有效管理和充分使用。
第九条
项目负责人的职责:
(一)严格执行项目《任务书》,如期完成约定的目标任务;
(二)负责经费的合理使用;
(三)按规定报告项目执行情况;
(四)及时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和知识产权管理情况;
(五)结题验收和鉴定时提供完整准确的研究报告和数据资料。
第三章 专家评审
第十条 市卫生局设立专家库,专家库成员应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以省内(市外)专家为主。市卫生局根据需要遴选专家参与项目管理的咨询、评审、评估工作。专家意见作为项目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一条 市卫生局在组织项目咨询、评审、评估工作时,对专家的具体意见负有保密责任。
第十二条 专家在参与项目咨询、评审、评估工作时应当遵守以下规范:
(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公正地提出意见;
(二)坚持保密原则,妥善保存相关材料,不复制、不扩散相关内容;
(三)坚持回避原则,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应主动向组织者申明并回避;
(四)不接触可能影响公正性的人员、不收取可能影响公正性的财物、不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性的活动。
第十三条 建立专家信誉评估制度。市卫生局对专家在项目咨询、评审、评估等活动中的信誉进行评估,作为遴选专家的依据。
第四章 立 项
第十四条 立项一般包括申报(申请或建议)、评审(论证)、审批、公示、签约五个基本程序。
第十五条
市卫生局建立项目建议库。单位、个人可以根据中医药发展规划,结合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需要,向市卫生局提出项目建议,经筛选纳入项目建议库。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在库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后适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立项项目一般通过发布申报通知,公开申报,公平竞争,择优立项;市卫生局也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委托有关单位承担项目。
第十七条 项目申报者(包括单位或个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项目对申报者的主体资格(包括法人性质、经济性质)等方面的要求;
(二)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技术、设备等基本条件以及健全的科技管理、财务管理制度;
(三)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四)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工作基础。第十八条 申报项目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发布的项目申报通知所确定的支持方向和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
(二)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合理的研究方案;
(三)立项依据充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
(四)具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在规定的研究周期内预期可取得研究结果;
(五)知识产权归属明确;
(六)研究经费预算合理;
(七)正在承担市级各类重点(重大)项目者,原则上不重复申报。
第十九条 申报者应填写《济宁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由县级卫生、科技部门审核后,报送市卫生局汇总,并经市科技局备案。
第二十条 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或委托相关机构聘请专家,依据“综合评价、公正合理、择优支持”的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和推荐。
第二十一条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市卫生局审议通过,报请市科技局审定备案后,确定立项项目。
第二十二条 项目承担者(包括单位或个人)应与市卫生局签订《任务书》。
第五章 实 施
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者(包括单位或个人)应严格按照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开展科学研究,项目实行执行情况报告制度。
(一)项目承担单位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填写《济宁市中医药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报告表》,经县级卫生、科技部门审核后,报送市卫生局中医药管理科。
(二)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作为调整、撤销项目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实行科技档案管理制度。项目承担单位负责对项目形成的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立卷、归案,并确保档案的真实、准确、完整、系统。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凡重大变更,如研究计划变更、项目负责人变更和研究方案重大调整等,必须由承担单位提出书面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市卫生局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六条 项目负责人应保持稳定,如有变更,按下列规定报批和备案:
(一)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经调出、调入单位协商同意的,可以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县级卫生、科技部门同意,报市卫生局备案。
(二)项目负责人遇有特殊情况(如病休、出国等)离开研究岗位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所在单位应及时安排合适人选代理,并报市卫生局备案;离岗超过一年以上,所在单位应及时更换合适的项目负责人,由承担单位报县级卫生、科技部门审核,并报市卫生局审批。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市卫生局有权决定终止或撤销项目:
(一)研究技术路线已不可行;
(二)不能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三)研究内容已明显落后于国内同类研究成果水平;
(四)匹配经费、自筹经费或其他保障条件不能落实,或违反规定使用科研经费,影响项目正常实施;
(五)由于组织管理不力或其他原因,致使研究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第二十八条 决定终止或撤销的项目,由市卫生局、市科技局联合发文确认,项目承担单位应对已做工作、经费使用、阶段性成果、知识产权等情况做出书面总结,报市卫生局核查备案。
第六章 验 收
第二十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在《任务书》规定期限内完成研究任务,通过主管部门向市卫生局提出验收申请。项目申请验收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济宁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表》(以下简称《完成情况报告表》);
(二)《济宁市中医药科技项目验收信息表》(以下简称《验收信息表》);
(三)项目研究技术资料及反映项目进展的典型照片、图片、图例等。
第三十条 市卫生局于每年上、下半年分两次统一组织验收工作。项目验收形式包括书面审核、会议答辩、现场考察等。
第三十一条 项目的验收由市卫生局商市科技局组织或主持。主持验收部门应当在验收工作开始30日前通知项目承担单位。
第三十二条 采用会议答辩和现场考察形式进行项目验收的,应当成立验收专家组,专家组由5位以上人员组成,由市卫生局聘任。验收专家组应当在书面验收意见中明确做出“通过验收”、“需要复议”或“不通过验收”的结论。
第三十三条 目标和任务已按要求完成,经费使用合理,为通过验收。
第三十四条 验收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需要复议:
(一)目标和任务完成不足90%的;
(二)提供的资料不详难以判断的;
(三)经费使用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第三十五条 验收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通过验收:
(一)完成任务不到80%的;
(二)提供的资料、数据不真实的;
(三)擅自修改《任务书》考核指标的;
(四)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
(五)超过《任务书》约定的执行年限半年以上未完成任务,事先未提出延期申请的;
(六)超过《任务书》约定的执行年限1年以上未完成任务的;
(七)经费使用中存在严重问题的。
第三十六条 需要复议的项目,由承担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在半年内再次提出验收申请,如仍未通过验收,项目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市科技局设立的任何科技项目。
第三十七条 因不可抗力造成项目研究工作无法继续开展或无法获得预期研究结果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结题申请,经县级卫生、科技部门审核,报市卫生局批准后结题。
第三十八条 通过验收并符合科技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规程》规定的项目,经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鉴定申请,市卫生局会同市科技局按有关规定组织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第三十九条 项目研究所产生的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原则上归项目承担单位所有。在涉及国家安全、国家重大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等特定情况下,市卫生局、市科技局有权组织保护、开发和应用。
第四十条 项目研究成果包括:论文(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被SCI、EI收录)、专著、软件、数据库、模型、专利等。在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申报奖励时,均应当标明“济宁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和项目编号。未标注的不得作为结题验收材料。
第七章 经 费
第四十一条 项目经费由市级财政中医药科技专项经费拨款、地方和承担单位配套等多渠道构成,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第四十二条 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应当严格遵守上级科技经费使用与管理的有关规定。主要用于下列开支:
(一)科研业务费;
(二)消耗性实验材料费;
(三)消耗性临床材料费;
(四)仪器设备使用费;
(五)科研协作费;
(六)科研管理费。
第四十三条 市财政局、市卫生局根据项目《任务书》拨付专项经费。项目经费由承担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格按照《任务书》的经费预算使用,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截留或挤占。项目完成后,需进行经费决算。对违反经费使用规定的,市财政局、市卫生局有权停止拨款、撤消项目直至追回已拨经费。第四十四条 撤销项目的承担单位应及时清理帐目,上报经费决算情况和审计报告,同时退回剩余经费。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中涉及到的项目《申请书》、《任务书》、《验收信息表》、《执行情况报告表》、《完成情况报告表》另行制定。
第四十六条
对在中医药科技项目实施中取得重大发现、发明和其他科技成果,以及在科技计划管理工作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由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将视情况予以表彰或奖励。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卫生局、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江苏省科技项目验收材料要求
江苏省科技项目验收材料要求
1、项目研发工作总结
项目任务来源、市场调研、组织计划实施、参加人员,建设规模、项目完成总投入、设备投入及安装、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清单,合同项目全面完成、计划产值、销售、利税,实现产值、销售、利税,产品达到技术水平,产品发展前景,产品进出口情况等。
2、项目研发技术总结或报告
项目研制中技术投入、总结应用技术来源、工艺、工装、配方、技术指标,实施工作中解决技术难题、完成申报及授权专利,达到技术水平和质量指标,标准制订、执行情况。
3、项目经费决算表(加盖财务部门印章)。
4、经济效益分析(运行)报告(产品成本、计划经济效益和实现经济效益分析总结,附工业项目部分销售发票或财务的负债表、损益表、资金流量表)。
5、科技计划立项批文及项目合同(提供有三方盖章合同)。
6、产品标准(先检索、查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市标准,如没有要制订企业标准、并报市技术监督局备案通过)。
7、产品检测报告(指法定检测单位,如省、市的各种产品质量监督所、检验所等,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检测后出具的检测评价报告)。
8、用户意见(要求2家以上)。
9、产品使用说明、图片等。
(以下根据项目类型,选择提供材料)
10、卫生证明(指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等卫生许可证、防疫证)
11、环保评价报告(有排污、排“三废”等对环境有影响项目或产品)
12、工艺、工装审查报告(机械、机电等成套、成型设备)
13、劳动保护、安全报告(指有劳动防护、安全措施的易燃、易爆产品项目)。
第四篇: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解读
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下同)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我市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参照国家及广东省中医药局有关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的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是指依据广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由单位或个人承担,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开展的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
中医药科学研究应当注重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防治研究;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又要积极引进和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多学科研究的手段,将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中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机理,从中发现新的现象,揭示新的规律,为人类防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理论和方法,促进人类医学的进步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第四条
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研究选题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中医临床研究应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采用中医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通过多学科的合作,不断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病的能力,发展中医药理论,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中药剂型的研究和改革。
第五条
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设重大项目和一般引导项目。
㈠重大项目:针对严重危害广州地区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以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以及其他中医药诊治有相对优势的疾病作为切入点,揭示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及转归的特点,总结其辨证论治规律,完善防治方案和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重大项目每2年评审1次,研究周期为3~5年。
㈡一般引导项目:根据中医药研究的现状及其优势,结合医学发展前景及社会对中医药的需求,旨在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症的临床疗效,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一般引导项目每年资助100项左右,每项资助1万元,同时设立部分立项非资助项目,厂矿企业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的项目均为立项非资助项目。一般引导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
第六条 重大项目的资助经费按进展划拨,一般引导项 目的资助经费一次性划拨,项目所在单位必须配套不低于1:1比例的经费。
立项非资助的经费由申请单位自筹解决。
第二章 项目申请
第七条
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受理对象为广州市、区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第八条
项目申请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㈠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中医药科研条件和能力。重大项目牵头单位必须为广州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所属专业具有扎实的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条件,具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一般引导项目的申请者应为广州市、区属各级各类医疗、科研单位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人员或其它学科人员,具备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工作的条件与基础。
㈡项目负责人应是申报单位的在职人员,具备良好的科研道德修养、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重大项目负责人应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一般引导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不具备中级技术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者须由两位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课题组成员不能作为推荐专家。
㈢课题组成员年龄、知识结构、职能分工合理。每项课题不能由一人单独承担;每项课题只能有一名项目负责人,该负 责人只能申报1项课题,且最多只能负责2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包括已列入计划的课题);课题参加人员不得同时参加3项以上课题的研究。
第九条
中医药科技项目应当针对中医药发展的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㈠研究目标明确,以探索和形成中医药应用的新诊疗技术和方法、新设备、新工艺为主要研究内容;中医药基础研究类课题应当以探索和形成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
㈡立题依据充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先进、科学、可行,其中中医药基础研究类课题应当设立研究工作假说;
㈢具有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
㈣预期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明确; ㈤研究经费预算合理;
第十条
除市中医中药研究所外,原则上不受理其他单位的基础研究和中药药理研究;不受理纯西医的研究;不受理已获得国家、省、市有关科技管理部门立项的项目。
第十一条
项目申报程序:
㈠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的申请每年受理一次。项目申请应按指定的时间申报,在非指定时间不受理申报。
㈡项目申请时应提交的材料:
1.《广州市卫生局中医科研课题申请书》一式5份; 2.录入有关内容的电脑3寸软盘1份;
3.《科技查新报告》一式5份,其中一份原件,《科技查新报告》当年有效;
4.使用实验动物的,需出具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 5.多个单位联合申报项目,应提供相应的合作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技术合作方式、产权归属、投入比例、收益分配等(其中一份原件);
6.申报重大项目,需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经费预算各一式5份;
7.其它相关材料。
㈢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和范围,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㈣项目申报单位将全套材料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主管单位统一上报:广州市卫生局直属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由各单位统一报送;区(县级市)医疗卫生机构、厂矿企业医疗机构、社会医疗机构由所在地的区(县级市)卫生局统一报送。
㈤各单位必须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和内部评审,各主管单位认真组织筛选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申报的项目、加具意见并盖章,于项目指定受理时间内,集中送至广州市卫生技术鉴定和评估中心。不受理个人和非主管单位的直接申报。
第三章 项目评审与立项 第十二条
广州市卫生局委托广州市卫生技术鉴定与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开展评审工作。
第十三条
专家评审时遵循以下的原则:
㈠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地提出意见;
㈡坚持保密原则,妥善保存相关材料,不复制、不扩散相关内容;
㈢坚持回避原则,在涉及自身或所在单位利益时,必须主动向组织者申明并回避;
㈣坚持廉洁原则,不接触、不收取、不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性的人员、物品和活动。
第十四条
广州市卫生局本着“依靠专家、综合评价、公正合理、择优立项”的原则,对专家组的意见进行审定并批准项目立项。立项管理的项目由广州市卫生局以文件形式下发,并将申请书返回主管部门和申请单位各一份。
第十五条
广州市卫生局从立项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广东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
第四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十六条
经批准立项的重大项目,由广州市卫生局与项目负责人及承担单位签订《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合同书》一式三份,市卫生局、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各持一份。一般引 导项目的申请书立项后视为任务书,与项目合同书具有同样的效力。
第十七条
各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建立专项技术档案资料,并按照申请书的各项指标及进度执行,如遇特殊情况需变更申请书内容、延长研究周期、中止研究或撤销项目时,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立项管理的项目必须认真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每应提交报告(技术报告与财务报告);项目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写成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并于每年12月31日前上报广州市卫生局中医处。
第十九条
重大项目广州市卫生局按照合同书的内容,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与考核。对执行情况好的项目按计划后续拨款;对执行情况不好的项目,暂缓拨款,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予以撤消立项;对因客观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予以中止研究,中止研究的项目研究单位要说明中止研究的原因。
第二十条
对不按原计划结题或立项后半年内不开展工作的,终止该课题的研究及撤消该项目立项,2年内不受理该申请单位的中医药科技项目申请。
第五章 项目经费管理
第二十一条
重大项目实行项目预算制。项目负责人必须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实际情况,在项目申请时提交制定项目经费预算。项目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原则上不允许修改,如确需修改,须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负责人提出的意见组织专家评估,报广州市卫生局批准后执行新的预算方案。
第二十二条
科研经费使用必须专款专用,在财务制度范围内,给予课题负责人科研经费支配权,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挪用、克扣、截留。
第二十三条
科研经费主要用于下列开支:
㈠科研业务费:测试、计算、分析费,调研和学术会议费,资料、论文版面费和印刷费,文献检索和学术刊物订阅费,研究成果评审鉴定费、科研咨询费、交通费等,但不包括国际合作交流费;
㈡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品的购置费,实验动物、植物的购置、养殖、种植费,标本的采集加工费和包装运输费等;
㈢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购置、运输、安装和修理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购置和加工费等;
㈣科研协作费:外单位协作承担项目部分试验工作的费用;
㈤劳务费:用于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外聘相关研究人员的劳务费用,重大项目的劳务费不得超过市卫生局资助经费的 8 10%,一般引导项目的劳务费不得超过市卫生局资助经费的15%;
第二十四条
各区(县级市)卫生局应当加强课题经费的监督管理;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建立科研经费专项管理制度,按项目进行核算管理;课题负责人要在课题承担单位财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监督下,按计划自主支配和使用课题经费。
第二十五条
项目负责人应当于课题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做出经费决算,交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审查。重大项目承担单位应对项目经费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报广州市卫生局中医处。
第二十六条
撤销和中止的课题,课题承担单位应及时清理帐目,上报经费决算和审计报告,退回剩余经费。
第二十七条
项目资助经费应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与管理。资助经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归项目所在单位。项目资产的处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应接受上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科技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应积极配合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六章 项目结题验收
第二十九条
项目负责人在进行科研工作总结、发表论文专著、成果鉴定、成果申报时须注明“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字样,否则不作为该项目的结题或鉴定的有效文件。第三十条
科研课题研究结束时,要认真总结,进行经费决算,填报结题报告书,两个月内报广州市卫生局中医处。提交的材料(一式3份)包括:
㈠广州市卫生局中医科研课题申请书; ㈡广州市卫生局中医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书; ㈢技术总结;
㈣证明材料:有关学术论文、专著首页、专利证书复印件、推广应用证明等。
第三十一条
广州市卫生局委托广州市卫生技术鉴定与评估中心每年对已完成的中医药科技项目统一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课题准予结题;未通过验收的课题,课题负责人2年内不得申请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996年12月19日印发的《广州市中医科研计划课题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广州市卫生局中医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中医药适宜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含山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内容与目标
在全县8个乡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完成后,项目镇、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率达到100%,促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缓解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网络和机制,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二、培训人员
由县卫生局组织对8个乡镇、96个村卫生室、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及西医学习中医人员进行培训,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选派1人进行培训,中心卫生院选派2人进行培训。
三、项目地点、时间安排
县卫生局统一组织安排授课老师、教材和教学活动,由县中医院具体实施,计划安排如下:
地点:县中医院6楼会议室,时间:12月下旬至元月上旬进行培训,培训工作分批进行,全县分为二批,每次培训时间为3天,全脱产。
目标: 通过培训保证每人掌握不少于5-10项中医药临床适宜技术及相关教学内容。
四、经费安排
培训经费由市级发展中医专项资金,基金项目经费中支出,县卫生局负责管理。县中医院负责具体实施,经费主要使用在食宿、场地、教学活动以及授课教师等费用开支。其具体预算详见附表二。
五、项目管理
县卫生局负责本地区项目的指导和督促,安排专人负责项目管理,及时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实施、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项目培训单位落实上级部门对项目实施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县中医院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教学组和后勤保障组。
六、项目实施质量评估
县卫生局将按项目内容实施目标进行督导,采取到培训现场听课、向培训对象调查、向患者调查、抽查培训对象项目掌握情况以及到项目推广单位实地考察等方式对项目的实施质量进行评估。县中医院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评估结果上报县卫生局,县卫生局根据项目实施督导情况一并汇总上报市卫生局。
附件:
一、含山县2011年中医适宜技术领导小组名单
二、项目资金预算
三、培训学员名单
含山县2011年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肖玲(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金文超(县中医院副院长)
成员:孙群(县卫生局医防股股长)
王继春(县卫生局行政许可股股长)
王立(县中医院副院长)
李仁明(县中医院医务科科长)
曹君(县卫生局医防股科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曹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项目资金预算
1、住宿费:120元/天×3天×112=40320元
2、学习费:30元×112=3360元
3、讲义费:50元×112=5600元
4、师资费:6人×3天×100元=1800元
5、工作人员补助:10人×50元×3天=1500元
6、培训日常开支:1000元×3天=3000元
7、伙食费:10+30+30=70元/天×3天×112=23520
元
8、交通费:20元×3天×112=6720元
9、办公用品:15000元(添置桌椅、音响及投影设
备)
总合计:1008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