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保护论文

时间:2019-05-13 18:5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气环境保护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气环境保护论文》。

第一篇:大气环境保护论文

关于大气污染和保护的论文(赵颖慧,制药101,2010013036)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在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一直呈现着地域上扩张和程度上恶化的趋势。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对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回首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伟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关键词:大气污染 污染源 治理途径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人类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每天空气都会成千上万次地有规则地通过我们的鼻腔进出我们的肺。而洁净的空气对于生命来说比任何物质都重要,人在5周内不吃饭,5天内不饮水尚能生存,而空气仅断绝5分钟就会死亡。可见空气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有机体一刻也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然而现在的我们却对空气多了一份恐惧,那污染严重的“毒气”时不时的让我们担忧:是否会有可怕的化学物质通过呼吸进入我们的体内,日积月累,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也许你会说这是杞人忧天,但数据明确地向我们指明了现实。《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中国城市空气状况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好转,但整体的污染水平仍较严重。在受到监测的338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3%,空气污染指数高于三级的城市占到了63.5%,其中有112个城市的平均污染指数达到了四级,属重度污染。目前严重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TSP)或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直径在10微米以内的悬浮颗粒物)。由于可吸入颗粒物上常常附着有害的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细菌和病毒等,它们被人尤其是儿童吸入后,对健康的危害很大。而在全球的大气监测中,参与的北京、上海、西安、沈阳、广州五个城市,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名列前10位,而这五个城市还不是全国最差的。

从上述的数据我们可得知中国大气污染现状有多恶劣。而何为大气污染呢?大气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大气层之后,空气除了正常成分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致使大气在成分、气味、颜色和性质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危害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给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后果的大气状况。1930年比利时发生的马斯河谷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都属于因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公害事件。大气中的污染物不计其数,只算已对人类产生危害,或已引起人们注意的大致就有百余种。其中影响范围广,已对人类形成威胁的有粉尘、飘尘、SO2、CO、NO2、碳氢化合物(HC)、H2S、NH3等,所以这些污染物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量总计达10.7亿多吨,其中粉尘、SO2、CO所占比重较大。试想一下,每人每日将多少污染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吸入了肺中。

二、大气污染物及来源

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从产生来源来看,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物。而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后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造成的。人为的污染源主要有五种:

1、工业污染源,由火力发电、金属冶炼、玻璃与食品加工等生

过程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煤烟、粉尘及废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1948年,在美国发生了“多诺拉事件”就属于此等案例。多诺拉位于孟农加希拉河流经的马蹄形河谷中,两岸耸立着百米高的山丘。在盆地中,建有大型冶炼厂、硫酸石和炼锌厂。10月27-31日,多诺拉市被强逆温层控制,多种污染物混合累积在逆温层下,几天内有6000人住院,20人死亡。

2、交通及运输污染源,由汽车、火车、飞机、运载火箭等交通

工具在行驶过程中排放尾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如1952年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3、生活污染源,人们由于生活上烧饭、取暖等的需要,燃烧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煤烟及垃圾焚烧等所造的大气污染。这种现象现在更多的存在于山区。

4、农业污染源,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田产生的甲烷气体,通过挥发而进入大气中,可污染大气、降水成分。

5、军事或科学实验污染源,核试验、原子弹爆炸、航天器的废弃物及毁坏后的碎片垃圾等,可造成大气层的严重污染危害。此等污染一旦形成,危害极难清除,对人体健康侵害极其严重。

三、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劣质煤炭流通失控等状况。这造成的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2、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国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与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欠账太多和经济快速发展对环保投资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

3、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4、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大气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还较大,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实用技术商品化的程度远不如发达国家。比较薄弱的领域是洁净煤技术;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机动车机内净化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和效果。

5、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等。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虽仅占大气污染总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排放点比较集中。浓度较高,所以对工矿区或局部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在一些城市,天然气在居民的生活中还没有普及,煤仍然是人们的首选燃料。而在燃煤市场上,高硫煤仍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放弃廉价的高硫煤而去购买环保型的低硫煤;这就造成SO2的大量排放。

6、交通运输。近些年来,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剧增多。但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特别是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7、市政建设。城市马路普遍存在道路斜坡问题,即马路两侧的人行板道明显高于路面而且与路面垂直,呈“凹”字型。致使马路上的灰尘不能吹走,而且越积越多,这也是引发扬尘天气的直接原因。

8、工业布局。工矿企业的分散性使城区的大气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9、绿化。一些新兴的工业城市,绿化还没有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只有政府、一些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内部绿化已基本达标,而整个城区的绿化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四、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1、防治大气污染的途径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更严重的是大气成分、比重的改变已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造成了全球性的危害。在这样的形势下,采取措施改善大气状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必然。为了保护和改善大气,为人民创造一个清新、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们必须对大气污染采取有效措施: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搞好规划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对一个城市的大气状况十分重要。在布局工业时,应将工业生产均衡分布,不要集中在局部或少数大城市。如此单位面积上排放的污染物少,易于自然净化。另外,厂址的选择也应与该厂的性质相符,如生产有害气体的工厂应布局在居住区的下风向。

(2)改进燃烧方式,改进燃料结构

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从目前状况看,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我国工业燃料动力的80%依靠煤炭,而全国总体每年用于直接燃烧的煤炭占总煤耗的84%。其不高的利用率使得我国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我们应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石油的比重,发展新能源。与此同时,也可以实施一些具体措施,如区域供热,实现煤气化„„

(3)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绿色植物可以使大气中的氧气不断得到更新,以此调节空气成分,净化大气。大批植树造林,充分利用森林及绿色植被对温室效应的调节作用。扩大生物链中的碳量,使大量碳不能转化为CO2进人大气中;适应气候变化,培育出适宜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新品种等等,种种措施都能减缓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4)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

大力开发水利资源,有步骤地发展核能,努力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我国水能资源仅开发5%,还有95%待开发,大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是调整我国能源战略、改变能源结构的首要任务。

2、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污染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种类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时。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检测的大气环境指标。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总悬浮颗粒物、降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烃、铅、氟化物、臭氧和苯并芘。颗粒物质的测定:颗粒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中数量最大、成分复杂、性质多样、危害较大的一种,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还可以是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运载体、催化剂或反应床。在某些情况下,颗粒物质与所吸附的气态或蒸汽态物质结合,会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大的协同毒性作用。所以,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是控制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内容。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检测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降尘量的测定、颗粒中化学组分的测定。其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最常用的是重量法。二氧化硫的测定: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主要有H2S、SO2、SO3、CS2、H2SO4和各种硫酸盐。它们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在各种大气污染物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因此,在硫氧化物的检测中常常以二氧化硫为代表。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可分为化学法和仪器法两类。化学法中最常用的是Saltzman法(GB/T15435-9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其中Saltzman法仅适于测二氧化氮的含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法和三氧化 铬-石英砂氧化法可以检测大气中氮氧化物总量。

3、综合整治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4、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在污染源变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况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气象条件的支配非常明显,因此,利用气象条件来制约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现实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在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方面。不仅仅只限于提供大气污染预报,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雾是加重大气污染的重要气象条件之一,而降水可以冲刷大气中的污染物。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结语: 结语:我国目前人均耗能水平还很低,仅为世界人均的l/4,能源消耗量也将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在近期内,我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以煤为主,煤炭消耗量的增加将加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程度,而大幅度提高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投资困难较大。因此,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根据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在工业污染源或固定源的污染未得到根本控制之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还必须以命令控制型和法律、法规手段为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环境经济手段无疑是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

【1】张国泰:《环境保护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 【2】广文,孙燕:《气候与环保》,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7月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童志权,陈焕钦.工业废气污染控制与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9.【5】覃世金.黄磷生产中“三废”综合利用的思路[J].湖北化工, 1997,(2): 51-53.【6】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12): 153-154.关于大气污染和保护的论文

化工学院 制药101 赵颖慧 2010013036

第二篇:大气论文

目前世界森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特别是热带森林,当前是以每分钟10-16的的速度丧失,本来最初世界森林面积是 76 亿公顷,19世纪减少55亿公顷,本世纪中叶减为38亿公顷,而到了70年代仅有28亿公顷。在人类文明史以前,世界的森林覆盖率2/3左右,而目前只有 1 / 3。

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加上农业中有大量有机物的土壤的被破坏,以及潮湿土壤的减少,从而加速了腐殖质的分解,使之变成CO2、水和热,生物群中的碳储量的明显减少,释放出来的CO2便进入大气碳库之中,据估计这种释放量每年达9*108立方吨之多。从1850年以来的100多年,地球大气中 CO2的含量已由290ppm增加到330ppm,总增加量的 l / 4 似乎是最近10年造成的,这是一方面。

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畸形发展,厂矿日益增多,“三废”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目前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有毒气体达6.14亿吨。根据今年 3 月 2 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超伯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全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烟尘量约为 1000 多万吨,排入大气的SO2估计在1500 万吨以上。

要知道,每燃烧一吨煤排出的污染物质中SO2 占60公斤, NO2 占3-9公斤, CO2占2公斤, 灰尘占9-11公斤,而每一公斤煤的燃烧当中便可产生苯荆蓖6-11万微克,又人们每吸100 支香烟中便可产生1-4.4微克三、四苯荆蓖[4]。所有以上提及的污染物质中都是有毒的。当中SO2 能使人造成呼吸道内径曲窄,呼吸道阻力加大,CO2影响到血液输送O2 的功能,NO2能引起危性哮喘病,烟尘是造成矽肺肺炎等肺病的主因,三、四苯荆蓖是引起强烈导致肺癌的物质。正因为是这样,一方面大气中有毒气体种类愈来愈多,浓度也愈来愈大;另一方面已如上述,目前世界森林又愈砍愈少,森林覆盖率愈来愈低,以致大气里对污染气体的自净能力,由于森林的锐减而愈来愈弱,二者差距愈来愈大,造成大气里有毒气体过分富集而无法保持平衡,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要知道,要是地球上没有森林和其他绿色植物不断地吸收CO2 放出O2气来米谁持平衡,人类早就不能生存。估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年为人类吸收处理掉CO2近千亿吨,空气中近60%的O2都来自森林植被。据测定每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里能放出700公斤的O2而吸收近一吨的CO2。而它每小时吸收的CO2就相当于200人同一时间所排CO2的总和。每公顷针叶林(柳杉)每天能吸收近60公斤的CO2,每个成年人每天的需CO2量大致为0.75公斤,排出0.4公斤的CO2,一亩森林通过光合作用能“产生”48.7公斤的O2“回收66.7公斤的CO2。而一公顷森林便能满足973人的O2量。所以,如果每个人佣有140平方米森林便可保持大气含量的稳定平衡[6]。正是由于森林这个”绿色工厂“保持CO2。与O2的平衡,才使得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的补充。不仅如此,由于许多林木树种的叶比较粗糙,又有折皱,有的具有绒毛,有的具有蜡质,有的还能分泌粘液,所以森林不仅能驱散、拦阻,而且还能吸收和转化有毒物质的能力。具有关资料介绍每公顷森林每年可从大气中吸收350吨污染物质,有的树种还能吸收空气中的致癌物质,苏联研究材料证明,每年每公顷云杉可阻挡灰尘32吨,松林36.4吨,水青岗68吨;日本资料介绍槭树和橡树混交林每年每公顷可吸尘68吨,沈阳林科所研究观查在铅污染较重的地区,,一公斤青杨干叶,可吸收铅尘 616 毫克,一公斤桑树干叶可吸收铅尘 526.9毫克[6],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进城,总觉得城里乌烟瘴气空气恶浊,很不舒服,回到郊区(例如北碚)就觉得好多了,这是由于北碚郊区周围树木较多,工厂车辆较少,污染不象城里那么严重,因而大气里的气体含量不断为林木所粗驱散拦阻与吸收,不致过于富集而容易维持平衡关系。由此看来,正是由于吸收CO2和其它有毒气体的森林植被的日益减少,大气中的CO2和其它有毒气体的日益增多,才会使自然界的生态不平衡了。参考资料:《生态平衡的核心是什么》--西南农学院 杜作洪

第三篇:《大气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大气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

2、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3、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重点:

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

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难点:

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

教学方法:

1、收集资料,分析总结造成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

2、补充大量事实,以事实服人。

3、用漫画的呈现方式给同学以启发和触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和酸雨危害已经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大气环境保护。

【投影】漫画“地球出汗了”

【提问】地球为什么出汗了?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录像引入全球变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1、为什么全球变暖了?

2、全球变暖会产生什么后果?

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并要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结论

【讨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大家知道,自然界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比如气候一直处在冷暖交替变化之中,这在前面已经学习过还有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也可能引起气候变暖。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是能够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所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增多。

【提问】温室气体有哪些种类?

【讲述】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

【材料】根据1958年以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讨论】为什么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不断增加?

【讲述】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原因:(1)燃烧矿物燃料行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2)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讨论】温室气体增多,全球变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小结】全球气候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这是因为一气温在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高,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可能上升0.2—1.4米;另一方面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地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现在全世界有1/3的人生活在沿海,沿海又是工农业发达的地方,海平面升高会淹没许多临海城市和港口。其次,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例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为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代农业发达的地方将退化成草原。这样荒漠化将扩大,土地侵蚀更加严重,森林退向高纬地区,旱涝灾害严重,雨量将增加7%—11%,温带冬天更湿,夏天更加干旱,迫使原有的水利工程重新调整,当然高纬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尽管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从全球来说,人类社会将为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提问】那么人类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呢?

【提问】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呢?

【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1988年11月联合国大会已作出一项决议,号召国际社会“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而努力。因此,我们在发展工业生产时,要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技术,防止甲烷、氟里昂等气体的外溢,其次要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最后,还要开拓各种途径减少矿物能源的总消耗,尽量采用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此过程中,需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与国际间的合作。

【承转】中国古代有个“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现在科学家观察发现,在北极、北美、欧洲、新西兰上空,地球的臭氧层正在不同程度变薄,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出现“空洞”,科学家正研究“补天”。

【提问】臭氧层在大气中的什么位置?它的作用是什么?

【讲述】臭氧层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分子,密集在离地面22—27千米的平流层,臭氧层好比是地球的“生命保护伞”,阻挡了太阳99%的紫外线辐射,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圈。

【读图】2.29“南极臭氧空洞”

【材料】自1985年发现“臭氧洞”以来,到1987年它变得既深又宽,1988年虽然有所缓解,但1989年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的前几年里,每年春季南半球都出现很强的“臭氧洞”,1994年到1996年南极臭氧洞还在扩大。最近,从安装在俄罗斯和美国卫星上的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获悉,“南极臭氧洞”面积已达2400平方千米,最薄处只有100多布森单位,相当于1毫米厚度。

我国科学家近来也发现,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臭氧浓度的大幅度下降现象。

【提问】臭氧为什么会减少?

【讲述】人类在使用制冷设备、化学制品时间向大气排放氟里昂、氟氯烃化合物等气体。

【补充】当人类使用制冷剂、消毒剂、起泡剂和灭火剂等化学制品时,向大气中排放的氟里昂、溴等气体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放出氯原子,氯原子夺去臭氧中一个氧原子,使臭氧变成氧,从而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此外,自然因素也影响臭氧层,太阳黑子爆发时会产生许多带电粒子轰击地球上层大气,对臭氧层也有破坏作用。

【展示】表格

臭氧层浓度

太阳紫外线浓度

皮肤癌患者

白内障患者

大豆

减少1%

增加2%

增加7%

增加0.6%

减产1%

【提问】通过表格总结臭氧层破坏带来影响。

【小结】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紫外线辐射还会杀死水中鱼卵和单细胞藻类,还会引起塑料制品老化、开裂。

【提问】面临臭氧层遭到破坏,我们人类的保护措施是什么?

【阅读】材料“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

【小结】减少并逐步禁止氟里昂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实际联系:你是否注意过,家庭用的冰箱、冰柜、致冷剂的变化?新飞冰箱为何被称为“绿色冰箱”?(一些制冷剂不含氟氯烃;新飞冰箱因为是无氟冰箱,被称为绿色冰箱)

展示“雨中垂钓”图,垂钓者为何钓上来的是死鱼?(分析讨论该漫画的含义)

读课文及图片,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酸雨?它是怎么形成的?(配以自制动画)

2.我国酸雨的分布有何特点?(展示我国酸雨分布图)

3.酸雨的危害是什么?

4.如何防止酸雨?

【承转】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是有害气体污染世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提问】什么样的雨水被称为酸雨呢?

【归纳】PH<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提问】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提问】大气中哪些酸性气体可形成弱酸的雨水呢?

【讲述】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形成硫酸性和硝酸性酸雨。

【资料】

1、我国全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超标的城市为全国城市的16%,其中北方城市超标为11%,南方城市为16%,我国冬季采暖期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二氧化硫均值超标的北方城市为43%,南方城市为29%。

2、我国大气污染的突出特点是煤烟型污染。目前,我国大气中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占空气中二氧化硫总量的87%,氮氧化物占一半以上。

3、我国民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仍占90%以上,每年所消耗的煤炭中有80%以灰分高,含硫量高的形式直接燃烧。

4、我国燃煤设备以中小型为主,全国35T以下的中小型锅炉中4T以下的小锅炉占70%,中小型锅炉和众多民用锅炉是直接燃烧原煤,热效率较低,又无除尘脱硫设备,因而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多。

【提问】通过以上资料可知,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等酸性气体从何而来?

【讲述】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

【补充】燃烧石油以及汽车、飞机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

【提问】依据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我国酸雨属于哪类酸雨?

【讲述】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因此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提问】从以上资料分析我国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

【讲述】

1、我国许多城市消耗的煤炭忠高硫煤占很大比重。

2、燃煤设备小而分散,无除尘脱硫设备,而是直接向大气中排放。

【读图】2.31“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

【找出】(1)ph值<5.6的酸雨分布区

(2)ph值<4.5的重酸雨区

【讲述】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南方还出现了大片重酸雨区。

【提问】为何我国南方的酸雨程度重于北方呢?

【讲述】我国长江以南个城市消耗的煤炭重高硫煤占较大比重,况且南方土壤、大气颗粒物质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碱性物质区中和,因而南方的酸雨危害较大。

【提问】酸雨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展示】图片和材料

1、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生长,家宏治污的病虫害,对农业产生很大危害,估计全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面积达到300万公顷,仅广东广西就有10%的耕地遭受严重污染,减产幅度为5%—10%,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2、酸雨对我国森林的危害最为明显,是造成长江以南马尾松省长衰退,生产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在重酸雨区,森林大面积死亡现象接连发生,四川奉节芸林坝林场6000公顷华山林已经死亡96%,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死亡近半,峨眉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到40%。

3、酸雨对露天金属结构、建筑材料的腐蚀及对古迹的损害也较明显,仅1982年重庆遭受酸雨造成的算是估算为4776万元。

【提问】酸雨如何防治呢?

【讲述】发展清洁燃煤技术,加强燃料燃烧后废弃的消烟除尘,改造锅炉,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治理或实行关、停、并、转。

【列表小结】

产生原因

危害

解决措施

全球变暖

臭氧层空洞

酸雨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今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和酸雨危害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人类自身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为此,我们应该追溯其原因,从源头加以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我们责无旁贷,希望同学们积极投入行动中。

【课堂活动】讨论课本活动 1

板书设计 围绕下列问题预习课本

(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重大影响有哪些?防止全球变暖的措施有哪些?(2)臭氧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臭氧层遭破坏的后果有哪些?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酸雨危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归纳】本节课主要围绕这三大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危害、预防或治理措施来学习的。:

第四篇:《27大气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2.7 大气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掌握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了解并掌握大气臭氧层遭受破坏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3.了解并掌握酸雨的形成原因、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

4.联系实际,了解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提出防治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根据手上已有的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对目前的环境状况有所了解,对环境问题有所关注,以此来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并树立“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及酸雨三大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教学难点

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授课类型:新授课

五、授课班级:高一年级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七、教学准备:大气环境保护的课件,相关视频。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是一年比一年热了。就在前段时间,天气热得大家都不想出门了,气温都达到了三四十度,现在才四、五月份就热成这样了,可想而知,现在有多热!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致使现在的气温如此之高吗?学生回答(略),好的,现在就让我们进入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大气环境保护。现在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教师板书:2.7 大气环境保护

(二)深入探究

1.展示自制课件,放映漫画“地球出汗了”的幻灯片。引出全球变暖的大气问题 【提问】:地球为什么出汗了?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板书:全球气候变暖)

【提问】⑴为什么全球变暖了? ⑵全球变暖会产生什么后果? 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并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结论(板书:成因)【讨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小结】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大家知道,自然界都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比如气候一直处在冷暖交替变化之中,这在前面已经学习过还有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也可能引起气候变暖。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是能够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所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增多。(板书: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提问】温室气体有哪些种类?学生回答(略)【归纳】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

【放映材料】根据1958年以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讨论】为什么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不断增加?学生回答(略)【归纳】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原因:(1)燃烧矿物燃料行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2)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讨论】温室气体增多,全球变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板书:影响)

【小结】全球气候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这是因为一气温在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高,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可能上升0.2—1.4米;另一方面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地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现在全世界有1/3的人生活在沿海,沿海又是工农业发达的地方,海平面升高会淹没许多临海城市和港口。其次,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例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为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代农业发达的地方将退化成草原。这样荒漠化将扩大,土地侵蚀更加严重,森林退向高纬地区,旱涝灾害严重,雨量将增加7%—11%,温带冬天更湿,夏天更加干旱,迫使原有的水利工程重新调整,当然高纬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尽管变暖对局部地区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从全球来说,人类社会将为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提问】那么人类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呢?(板书:防治措施)【提问】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呢?学生回答(略)【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1988年11月联合国大会已作出一项决议,号召国际社会“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而努力。因此,我们在发展工业生产时,要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技术,防止甲烷、氟里昂等气体的外溢,其次要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最后,还要开拓各种途径减少矿物能源的总消耗,尽量采用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此过程中,需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与国际间的合作。

2.过渡:接下来让我们学习“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板书: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放映图片】图2.29 “南极臭氧空洞”(1979年到1992年南极月平均臭氧变化情况)。【放映材料】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

【提问】臭氧为什么会减少?臭氧层破坏会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应如何去保护臭氧层?(讨论)(板书: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学生回答(略)【总结】⑴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①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②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方面。

⑵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作物受害减产,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③加速建筑物涂层、包装材料、塑料制品等老化;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等。

⑶防治措施: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3.放映“雨中垂钓”图,引出第三个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板书: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提问】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么形成的?(板书:酸雨的概念和成因)

【讲述】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

【提问】我国酸雨类型是什么?如何分布的?(板书:酸雨的类型及分布)【放映图片与与资料】图2.31 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

资料:⑴我国全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超标的城市为全国城市的16%,其中北方城市超标为11%,南方城市为16%,我国冬季采暖期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二氧化硫均值超标的北方城市为43%,南方城市为29%。

⑵我国大气污染的突出特点是煤烟型污染。目前,我国大气中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占空气中二氧化硫总量的87%,氮氧化物占一半以上。

⑶我国民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仍占90%以上,每年所消耗的煤炭中有80%以灰分高,含硫量高的形式直接燃烧。

⑷我国燃煤设备以中小型为主,全国35T以下的中小型锅炉中4T以下的小锅炉占70%,中小型锅炉和众多民用锅炉是直接燃烧原煤,热效率较低,又无除尘脱硫设备,因而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多。

【归纳】由图和资料可知,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及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0%,重酸雨区(pH<4.5),我国南方还出现了大片的pH小于4.5的重酸雨区。【提问】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如何防治?学生回答(略)(板书: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归纳】⑴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化古迹;危及人体健康。⑵防治措施: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效措施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九、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当今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和酸雨危害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全人类动员起来,共同敬服环境,保护环境,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同学们更应该积极投入到保护大气环境的行动中去,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

十、练习

讨论: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我们该为大气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学生举手发言,回答略)

十一、课后作业

收集今年春季北京雾霭的相关信息资料,分析、归纳、总结雾霭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五篇: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了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规划。作为本次常务会议研究的重点内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重,很多时候也是民生之痛。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大战略,本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十条”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

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最早叫“水计划”,因为与已经出台的“大气十条”相对应,改为“水十条”。

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二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推动污染企业退出,积极保护生态空间。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推进循环发展。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

三是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控制用水总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控地下水超采。提高用水效率,抓好工业节水、城镇节水与农业节水。科学保护水资源。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攻关研发前瞻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价格税费,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收费政策,健全税收政策。促进多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

六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完善法规标准。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流域协作机制及水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七是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类水体水质保护目标,逐一排查达标状况。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严格环境风险控制,稳妥处置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加强许可证管理。

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防治地下水污染。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健康养殖。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

九是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严格目标任务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分配的参考依据。

十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各地要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水环境质量状况。加强社会监督,构建全民行动格局,树立“节水洁水,人人有责”的行为准则。

——土十条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

一是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并建立每10年开展一次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系统构建标准体系;全面强化监管执法,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等行业。

三是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土壤环境划为三个类别;切实加大保护力度;着力推进安全利用;全面落实严格管控;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

四是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明确管理要求,2016年底前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规定;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落实监管责任;严格用地准入。五是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

六是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严控工矿污染,控制农业污染,减少生活污染。

七是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监督目标任务落实,2017年底前,出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办法。

八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

九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

十是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2016年底前,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下载大气环境保护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气环境保护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班级:高分子11-3 09 指导老师:李宗宝 摘要: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

    环境保护论文

    机械发展与环境保护 一、摘要: 自从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引发了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世界的工业化从此迅猛发展,机械技术不断得到提高,机械加工慢慢地代替了人......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概论 姓名:太猛 学号:200711003144 专业:土木工程班级:2007级土木3班 大气污染 作者:太猛 学号:200711003144 摘要: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历来是世界各个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建设重点。然而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环境保护的建设与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利现象,导致了人类生存、生产......

    环境保护论文[定稿]

    关于环境保护论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或者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对环境造......

    环境保护论文

    浅谈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前景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09级英语05班200915310511王爽 摘要: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

    环境保护论文

    关于城乡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间,我国的 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解决了全民的温饱问题,并且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目前,我国正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的......

    环境保护论文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她就我们人类可亲可敬的母亲。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殊不知人类这是在自掘坟墓,自我灭亡。而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