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土资源部发治拆令箭 一纸通知能禁绝暴力拆迁
国土资源部发治拆令箭 一纸通知能禁绝暴力拆迁?国办要求确保再无暴力拆迁
要求立即检查征地拆迁制度落实情况,六部门将督察强征强拆
国务院办公厅13日发出通知,决定立即在全国开展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强化监管,严肃问责,坚决制止违法强拆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等规定,坚决制止违法强制拆迁、暴力拆迁。
【内容】
下月各地上报自查报告
此次专项检查要突出以下三项内容:
一是检查《条例》和其他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贯彻落实情况。包括征地拆迁决定征求群众意见情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情况;补偿方案征求群众意见情况;房屋征收评估情况和补偿标准确定、执行情况等。二是征地拆迁责任落实情况。包括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落实情况;政府部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设情况等。
三是征地拆迁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包括发生违法强制拆迁、暴力拆迁案件查处情况;涉及的领导责任、管理部门责任、直接责任人责任追究情况;涉嫌违法乱纪问题处理情况等。
通知要求,此次专项检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按照通知要求立即开展全面自查,6月20日前形成自查报告报国务院。
第二阶段从6月下旬开始,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督察组进行重点督察,督察结果及时予以通报。
【责任】
全面清理已有许可证项目
通知强调,各省(区、市)加强对本地区征地拆迁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所辖各市、县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深入做好群众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不再发生违法强制拆迁、暴力拆迁事件。
各省(区、市)要立即对本地区贯彻落实征地拆迁制度规定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取得实效。立即对《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制定有效措施,化解矛盾纠纷,但政府不得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
通知要求各省(区、市)督促所辖各市、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紧急通知》要求,对自查出的问题抓紧整改。
坚决依法从严从快查处违法强制拆迁、暴力拆迁案件,对违法实施强拆的责任人,要依法处理;对失职渎职的部门,要严肃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地方领导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着力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据新华社电
一纸通知能禁绝暴力拆迁?
一纸通知能禁绝暴力拆迁?
面对屡禁不止的严重的政府违法行为,国务院办公厅于13日发出通知,决定立即在全国开展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强化监管,严肃问责,坚决制止违法强拆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见5月20日人民网)
专项检查主要突出三项内容:一是检查《条例》和其他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贯彻落实情况;二是征地拆迁责任落实情况;三是征地拆迁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通知要求,此次专项检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按照通知要求立即开展全面自查,6月20日前形成自查报告报国务院。
第二阶段从6月下旬开始,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督察组进行重点督察,督察结果及时予以通报。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等规定,坚决制止违法强制拆迁、暴力拆迁。
我不怀疑国务院《通知》的效能,也不怀疑国务院禁绝暴力强拆的决心,我怀疑的是地方政府的落实力。
大家知道,中央的政策就是最好,到了地方的歪醉和尚那里,就会大变样,就会大走调,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地方政府的拿手和看家本领。且不说地方政府在专项自查中会弄虚作假,会避重就轻,就是真的对强拆责任人问责,但落实还得靠地方,还得靠部门,由于利益链条的存在,最后还是会不痛不痒,无疾而终。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实在是太普遍了,这样的结果我们看得实在是太多了。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得联想起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在这个领域,国家发了多少通知?赋予了多少部门的监管权利?可结果又怎么样呢?13顶大盖帽,就是管不好一头猪!再有,国家有关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条例、通知,多如牛毛,最近还出台了个“52条”,可又能怎么样呢?贪赃枉法,成了官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官员腐败已经严重到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那么,国务院一纸《通知》,就一定能禁绝地方政府的暴力强拆?说句老实话,我只有摇头。
我认为,要想禁绝政府的暴力强拆,首先,国务院要对推进全国大跃进式的城市化热潮做全面反思,从机制上铲除地方政府暴力强拆的土壤;其次,国家要制定遏止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高度依赖的政策,保证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第三,在领导人的政绩考核中,不再提GDP,而是重点考核有关民生提升的指标如CPI、生态环境建设、惩腐兴廉、百姓收入等,同时,领导者的个人述职要与社会评议相结合,并加大社会评议的权重;第四,对发生政府强拆事件的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一律予以双开,永不叙用。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能作到这四点,我想,由地方政府导演的暴力强拆悲剧、恶剧,才会得以禁绝。(两江居士)
国土资源部的“治拆令箭”灵吗?
据《京华时报(微博)》报道,就近期一些地方因征地拆迁引发恶性事件,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应急预案,妥善解决征地拆迁中突发事件,防止简单粗暴压制群众,引发恶性和群体性事件。征地前及时就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和政策征求群众意见;不得强行实施征地拆迁。
回顾近期的一些强拆事件,既有按照新拆迁条例规定司法强拆取代行政强拆引发的悲剧,又有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政府行使违章建筑强制拆除权引发的冲突。
尽管发生于各地的强拆事件原因不一,但手段和结局却极其相似,采用的多是简单粗暴的手段,受伤甚至丢命的多是被拆迁人员。这说明,现实中的拆迁矛盾不是一部新拆迁条例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有效地化解矛盾的路径。从这个意义而言,国土部新发的“令箭”恐怕难当大任。
如何减少或者避免拆迁悲剧?个人以为,首先是制约司法强拆权和行政强拆违章建筑的权力。司法强拆应该从稳定和谐的大局出发,也应该重视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而不是沦为地方政府搞拆迁的“推土机”。
其次,土地财政亟待改革。强征强拆的根本原因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土地财政,即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多卖地、快卖地、早卖地,缺少与被拆迁户谈判的耐心;为了获得更多的卖地利润,在拆迁补偿问题上压榨被拆迁户。可以说,土地财政不解决,强拆强征现象永远难以画上句号。冯海宁
避免拆迁悲剧闹剧需多下“猛药”
避免拆迁悲剧闹剧需多下“猛药”
为打造“白酒一条街”,贵州茅台镇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搬迁补偿和安置方案均未明确的情况下,采取简单粗暴方式强行驱赶合法经营户,强行扣押经营货品,引起群众强烈不满。近日,当地政府已采取措施,叫停强迁行为。
茅台镇上演的这场“强迁**”,再次引发社会对拆迁事件的关注。从最近发生的几起强拆恶性事件可以看出,一些地方政府在片面追求发展的冲动下,不认真落实政策,群众工作不细不实不到位,“强拆”“强迁”损害了百姓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为有效遏制这种恶劣行为,中纪委、公安部、国土资源部等密集出台政策,要求对违法拆迁行为进行整治。
3月份,中纪委和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监察部门督促地方政府查处用断绝水电气或切断道路等方法进行的逼迁行为,以及使用暴力、威胁手段,搞突击、“株连”等强制征拆;公安部下发文件严禁公安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4月份国务院再发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等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5月15日,国土资源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防范查处强征强拆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一方面是国务院和中央部委紧锣密鼓接连出台整治违法拆迁行为的措施,另一方面却是一些地方在扭曲政绩观驱动下,强征强拆行为有禁不止。尽管发生在各地的强拆事件原因不一,但手段和结局却相似,采用的多是简单粗暴的手段,受到伤害的多是被拆迁人员。这说明,要防止违法拆迁行为,除了要认真落实和执行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外,还需多下“猛药”。
避免拆迁悲剧闹剧的发生,必须制约司法强拆权和行政强拆违章建筑的权力。尽管有关条例赋予司法强拆权,但司法机关也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拆迁,应更加重视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而不是沦为地方政府搞拆迁的“推土机”。尽管城乡规划法规定违章建筑强制拆除权由政府行使,但并不等于政府部门拆除违章建筑时就可以简单粗暴。
强征强拆是一些地方政府角色错位的反映,整治各地强拆强迁行为必须对强拆事件的主要领导者进行问责,绝不姑息迁就。只有根治政绩“畸形症”,才能有效遏制“强拆强迁”行为。
依法治“权” 让领导干部敬畏法律威严
经过25年全民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并已成为一种新的执政风尚。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旧习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仍有残余。
从“谁耽误嘉禾发展一阵子,就让他难受一辈子”的雷人口号,到信奉“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强制、暴力拆迁事件;从用“红头文件”否决生效的司法裁定,到“什么法不法,老子就是法”的强硬态度,一些干部的表现,与依法治国的理念大相径庭。
是这些领导干部不懂法吗?不是!从1986年至今,我国连续实施了5个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一直把领导干部列为重点。各地也都推出了诸如任前法律知识考核制度、各类法律知识竞赛等措施,他们应该知道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说“不懂法”只是一种借口。真实的原因,是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在他们眼里,法律只不过是治理百姓的工具,而自己权力在手、“真理”在握,依长官意志执政天经地义。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人治”走向法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主管的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能否依法办事。如果领导干部不懂法,无视法律,甚至违法,其危害程度比普通公民违法要严重得多。
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今年是“六五”普法规划启动之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前不久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再次强调,把领导干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
将领导干部作为普法对象的重中之重,不仅仅是让他们知悉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自觉约束手中权力,自觉践行依法行政。
要让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就得让其尊重法律的神圣。如果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就算百姓守法,久而久之法律在群众心目中也会失去尊严,甚至出现信暴力而不信法律的恶果。只有让领导干部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没有任何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必须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手中的权力,才不至于总是习惯依靠长官意志和简单的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
要让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就得让其敬畏法律的威严。如果没有相应的惩罚责任,缺少有力的约束和强制,违法成本过低,甚至用权可以抵罪,敬畏法律也就成了一句空谈。只有对领导干部的违法滥权行为真惩处、真治理,让他们权衡得失,放弃侥幸心理,才能杜绝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扰法。
依法治国当自依法治“权”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今天,加快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在领导干部中培养“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的习惯,确已成法制宣传教育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