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市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市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的意见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借鉴港澳做事规则,加快推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不断提升穗港澳合作发展和互利共赢水平,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建设全省“首善之区”,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是提升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亚洲地区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迈进过程中,促使制度和规则不断向国际标准靠拢是巩固工业化基础、最终发展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必由之路。当前,广州正处于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时期,借鉴港澳做事规则促进规则合作是尊重客观规律,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经济国际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大格局、大趋势下,广州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必须在规则上与国际接轨,必须把握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二)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是发挥中心城市龙头示范作用的必然要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广州必须在发展的大局中思考和行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深化穗港澳合作,推动三地的合作发展再上新的水平,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在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的对接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广州有责任、有义务在对接港澳先进的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等方面积极探索,提高穗港澳三地在更大区域范围配置资源的集合能力,更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自由流动,带动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省和全国创造新的经验。
(三)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是实现与港澳互利共赢发展的重要基础。借鉴港澳做事规则促进规则合作,促进穗港澳合作从目前的投资与经贸层面向制度性层面深化,有利于广州与港澳之间在当前生产要素充分融合的基础上,通过规则的对接与融合,实现穗港澳地区高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港澳在深化合作中获得更广大的市场,特别是为港澳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融入中国现代产业发展进程,获得联动发展的最大收益,为规避国际市场的波动风险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巩固港澳与内地良性互动的合作共赢局面。
二、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的指导原则、工作目标
(四)指导原则。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要着力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率先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认真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学习“一国两制”下港澳在营商及做事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归纳、借鉴其符合国际化标准的特质,进一步优化我市发展环境,以更好地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二是坚持规则合作的国际化导向与本地化实践相结合。既要注重国际化导向,学习借鉴港澳先进经验,主动向国际上公认、通行的标准和规则靠拢,又要深入研究把握我市市情,确保学习借鉴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与我国、我市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适应。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激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相结合。必须在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行政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培育开放、有序、公平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社会团体发展水平,重视、调动相关社会利益群体参与到经济治理与规则构建中来,促使社会力量在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坚持解决制约当前穗港澳合作深层次问题与建设“首善之区”长远目标相结合。借鉴港澳做事规则,促进规则合作,目的是破解当前三地营商环境、规则差异等对经济交流和发展的深层次制约,为三地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创造条件。同时,也要作为解决我市在科学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大契机,按照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的目标要求,规范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五)工作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以落实CEPA有关要求为契机,在成立企业、取得许可证、人才引进、征用土地、融资、跨境交易、保护投资者、履约、结算等方面与港澳的做法紧密对接,达到或接近香港的便利程度。建立完善穗港澳三方在联合投资推广、国际市场开拓、政策沟通与协调、高层对话、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制度与安排,扩大自主协商范围,共同制定区域合作规则,初步实现穗港澳交通通讯及邮政网络一体化,使广州营商环境全国排名居于最先进城市行列,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商务中心之一以及世界500强大企业新一轮投资热土。
三、以继续解放思想为先导,建立健全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的工作机制
(六)切实树立新的思想观念。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改变过去较偏重引进境外生产要素的状况,树立促进规则引进与合作的新思想、新观念;改变过去重追赶、轻合作的思想认识,树立追赶与合作并重并举的思想观念;坚持在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全局中推进规则合作,切实增强学习借鉴港澳做事规则促进规则合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负责落实单位:市外经贸局牵头,市委政研室,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法制办、贸促会参与)
(七)建立规则合作的工作机制。按照任务明确、程序规范、协调互动、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积极引进港澳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成为小组成员,定期召开联席协调会议,形成穗港澳之间互信互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构建穗港澳规则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健全穗港澳规则合作动态联系工作制度,定期通报和交换各自最新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规则合作中的问题。(负责落实单位:市外经贸局牵头,市贸促会、港澳办、法制办、外宣办参与)
四、以公开、公正、透明为原则,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效能
(八)加强改善投资软环境工作。借鉴香港在政府架构内设立方便营商机构的做法,增加“穗港落实CEPA市场准入协调小组”有关促进优化投资软环境的职责,就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透明度、加强部门协调、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建立政企沟通渠道等方面,与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建立沟通互动机制。系统清理有关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根据清理结果决定保留、修改或者废止,制定有关政策、法规要更加注重与港澳合作、与国际接轨,不断改善和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负责落实单位:市外经贸局牵头,市委政研室,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局、工商局、法制办,市府研究室,市港澳办、贸促会、政务办参与)
(九)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电子政府建设,严格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政务咨询制和服务承诺制,完善“一站式”服务、“窗口式”服务和网上服务,从物理集中向虚拟集中转变,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及透明度,实行阳光政府,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以群众满意率、事项办结率为核心的政府行政效率数字化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全社会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统一规范服务指引,设计和制作一批符合国际惯例、多语种、人性化的办事指引及宣传资料,建立健全通畅的政企互动平台。大力推进区(县级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将政府行政效率数字化评价体系覆盖全市,形成全市统一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体系。(负责落实单位:市政务办牵头,市纪委、人事局、信息办,市府研究室参与)
(十)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务公开工作要求,修改完善《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贯彻落实《广州市新闻发布制度》。学习借鉴香港设立“申诉专员”和“政务公开主管”做法,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督促各部门新闻发言人通过市新闻中心及时向社会公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实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升级改造,推行利用网站、数字电视等方式公开政务信息,构建规范有序的政务信息公开运作机制,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负责落实单位:市政务公开办牵头,市新闻办、监察局、法制办、政务办、信息办参与)
(十一)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运作。学习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事分开步伐,把政府部分事务性和辅助性职能及其事项转移、委托、授权给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机制。改进管理方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责任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规范行为规则和服务标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负责落实单位:市编办牵头,市人事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法制办,市府研究室参与)
(十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合法、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能。重新审查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设置的审批事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增设审批事项,不得将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要件增设为审批事项,取消不必要的前置审批。精简后的审批事项原则上全部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受理,规范服务,实行公众监督和第三方效能监管。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设立并联审批机制和联合审查会议制度,提高审批效能。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的立项、规划、用地、环评和工程招投标的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负责落实单位:市法制办牵头,市委政研室、市府研究室,市发展改革委、政务办参与)
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十三)建立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制订并实施有关社会信用的地方法规,建立有效的议事机制,统筹协调全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支持信贷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推进部门与行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强对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依法促进信用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有效利用。探索建设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执业信用信息库,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高管人员执业信用档案制度,建立完善专利代理行业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推动记录律师、会计、工程建筑师、资产评估师、保险推销人员、导游等重点人群的执业信用信息,形成个人信用自律和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和完善以组织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号等为基础的实名制信用信息体系。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警示、惩戒和预警机制。探索适度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培育第三方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信用中介服务的监管。(负责落实单位:市信息办牵头,市国资委、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法制办、金融办、工商联,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参与)
(十四)加强社会管理领域信用制度创新。加强企业基础信息、行政奖惩信息等信用资料的依法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在公共管理和服务中倡导、引导使用信用产品。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将交通安全、银行信贷、税务缴纳、经营活动、大学生考试、劳动就业、企业工资拖欠、企业清洁生产等违法、违规和违约的非诚信行为记录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联合征信系统。探索试行将工商、质监等管理领域中违背承诺及严重违法的企业相关信息纳入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建立社会信用失信惩罚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指导推动行业协会加强信用信息的采集、共享和使用,加强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和管理,形成政府、市场、社会联动的信用奖惩机制。(负责落实单位:市信息办牵头,市民政局、国资委、劳动保障局、工商局、公安局、经贸委、教育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整规办、金融办、法制办、国税局、地税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参与)
(十五)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广泛开展有关诚信的自律、教育、培训、宣传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信用教育培训。支持和鼓励企业、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诚信承诺活动,制定诚信公约,开展诚信服务。加强信用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建立信用专家顾问机制,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负责落实单位:市整规办牵头,市文明办、工商局、金融办、法制办、信息办、社科院,市府研究室,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参与)
六、以提升社会专业化服务水平为目标,培育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协会
(十六)进一步推动穗港澳专业服务领域合作。积极推动落实服务业对港澳扩大开放、先行先试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与港澳开展高端服务业合作。结合贯彻落实CEPA系列协议,依托保税物流体系,以服务外包、金融服务、产品展示、咨询等领域为突破口,推动建立穗港服务业合作试验区。引进港澳及国外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各类专业中介服务,积极争取为港澳专业人士在内地以独资经营模式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政策支持,逐步提高广州专业服务的专业水平及公信力。积极争取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及有关机构组织的支持,建立穗港、穗澳专业服务咨询机制,继续改善和加强与港澳专业服务界别的合作平台建设。(负责落实单位:市外经贸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人事局、港澳办、金融办、贸促会参与)
(十七)加强贸易促进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建设。大力培育广州社会中介组织。深化行业协会改革,积极发挥我市大型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假货的稽查与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扩大行业协会承接政府管理职能的范围。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穗港澳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贸易促进组织的互动发展。加强与港澳及国外经贸中介机构的联系与沟通,探索设立穗港澳中介组织联盟,允许三地有实力的企业、协会、商会以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办事准则推进各类专业性行业组织及机构建设。大力鼓励、支持港澳中介服务机构到穗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拓展业务,与广州地区高校、行业协会等开展合作教学、培训、资格认证等,不断提高广州中介服务的专业水平及国际化程度。(负责落实单位:市民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外经贸局、经贸委、教育局、工商局、知识产权局、港澳办、整规办、金融办,市府研究室,市仲裁委、贸促会、工商联参与)
(十八)加快建立支持中介机构发展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借鉴香港先进经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机制和政府购买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监察评估,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探索选择教育培训、大型会议会务等项目进行政府购买服务试点,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向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购买服务。(负责落实单位:市财政局牵头,市监察局、法制办、教育局、民政局、人事局参与)
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十九)推进人才联合培育。积极推进与港澳地区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拓展人才培养途径。以产业教育为重点,每年组织若干批重点产业的人才赴港澳台地区和发达国家的先进城市学习,大力推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到港澳学习,培养掌握国际最新资讯、先进政府运作流程和服务理念的新型人才。积极为港澳及国际先进地区人才到穗交流创造条件,引进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穗设立教学点、培训处,开展联合办学、业务培训。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全球化,加强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的合作,加大软件(动漫)、设计人员、金融后台支持、呼叫中心从业人员等紧缺性实用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借鉴港澳人才、公务员培训与认证体系,加强与香港考试局或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推进人才培训的国际化和国际认证的本地化,引入外语教师国际资格认证体系。(负责落实单位:市教育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外经贸局、科技局、财政局、人事局、港澳办参与)(二十)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探索实施国际专才计划,建立和完善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网络,促进海外人才引进的常态化。制订更加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穗创业和工作,着力引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装备制造、重化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和知识产权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在住房、社保、户籍、科研、奖励、医疗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培育壮大人才服务业,整合人才服务资源,推动人才中介服务的专业化,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效率,充分发挥高端人才服务机构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快各领域人才专业能力水平认证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推进国际公认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逐步建立体现行业特色、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的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标准。(负责落实单位:市人事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财政局、公安局、国土房管局、劳动保障局、知识产权局、港澳办参与)
八、以加强产品监督管理和规范市场行为为重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二十一)提高质量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探索开展生产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构建和完善生产企业质量信用体系。推进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改革,探索将检验机构中从事服务的部分推向市场,对采用市场化的方式优胜劣汰进行必要性、可行性研究,鼓励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企业产品质量公共检测机构。(负责落实单位:市质监局牵头,市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法制办、食安办、信息办参与)
(二十二)加大产品合格评定互认和认证工作力度。积极推动与港澳在安全检测标准互认、人才联合培养、程序对接等方面的合作。强化对强制性认证产品的证后监管力度,提高强制性认证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广州地区试行推广节能认证等自愿性产品认证,推动落实产品安全法规和产品安全标准,改善产品安全及增强产品安全意识。(负责落实单位:市质监局牵头,市工商局、教育局、科技局、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安办参与)
(二十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借鉴香港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综合协调监督,健全和完善我市食品监管法规。树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的管理理念,推动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加大政府对食品安全监测检测的投入,探索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中心,组建专门的风险评估队伍,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自律作用和桥梁作用,共同保障食品安全。(负责落实单位:市食安办牵头,市编办、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工商局、财政局、法制办、质监局、农业局、经贸委,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与)
(二十四)切实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加强与港澳知识产权、海关、工商、版权等相关部门的合作,联手打击跨境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推进与港澳、国外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互动层面和渠道。深入学习运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有效应对国际纠纷和摩擦,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协调机制,不断增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技术创新和专利转化能力,进一步完善“大管理、大协调”知识产权工作格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加快培养产业急需、实务能力强、熟悉国际运行规则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负责落实单位:市知识产权局牵头,市工商局、版权局、外经贸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司法局、贸促会,广州海关、黄埔海关参与)
(二十五)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借鉴香港规定新闻媒体机构免费播出公益广告的做法,出台有关办法,协调媒体进行公益刊播。在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礼仪、社会秩序等方面加大公益宣传力度,鼓励有关部门制作公益广告,举办优秀公益广告的评选活动,提高公益宣传质量和水平。发动新闻媒体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发挥名人示范、典型案例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广泛宣传培育全社会的守法意识、法制观念。积极鼓励社科研究机构和理论工作者建言献策,加强对规则合作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为深入进行规则合作提供理论支持。(负责落实单位: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政研室,市府研究室,市财政局、司法局、法制办、新闻出版和广电局、社科院参与)
第二篇: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更好地发挥开发区的功能作用。
1.对外开放是开发区的强区之路,招商引资是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之一,项目建设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15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项目,就没有开发区的生机与活力;没有外资大项目,就不可能有开发区今天的产业规模。因此,招商引资是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招商引资就抓住了全区经济工作的关键。
2.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开发区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新的挑战与竞争、新的机遇与希望,要在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正确分析存在的不利因素和差距的基础上,把2000年作为新千年的第一个“全民招商年”,全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发扬为项目“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优良作风,要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服务意识,努力营造“人人是投资环境”的社会氛围,在全区形成“千军万马招商、千方百计引资”的格局,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为整个青岛市的对外开放做出应有贡献。
二、瞄准世界500强,狠抓大项目,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3.突出抓好500强招商,努力把开发区建成跨国公司投资的大项目聚集地。青岛开发区要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在全市实施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今后,要把吸引大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投资作为主攻目标,争取每年新引进1--2家世界500强投资兴办的企业,与3--5家世界500强公司建立实质性的业务联系;引进过千万美元的项目10个,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年递增10%以上,确保我区利用外资占全市的份额不低于20%。
4.围绕大项目引进与建设,继续实施并完善“按项目给土地,按效益给优惠”和“低门槛”政策。对于带动作用强、关联度大、创汇能力高的外商投资项目,在土地出让、配套费收取等方面给予优惠,并视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对于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投资兴办的大项目以及高科技项目,可按照“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制定更加优惠的土地出让和力度更大的财政扶持等办法。
5.设立“引进世界500强奖”。对于引进世界500强公司投资的部门、单位或中介机构、个人,除按引进资金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外,还要视贡献大小,予以20万元以上的“引进世界500强奖”。
6.加大高新技术项目和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引进力度。加快科技园区建设,运作好已设立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确保资金规模逐年递增,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使之尽快产生规模效益。积极探讨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包装上市,在境内外金融、证券等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项目,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在全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增强全区经济发展的后劲。
7.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机遇,不断拓宽招商领域。利用国际逐步放宽外商投资领域的有利时机,在突出抓好工业项目利用外资的同时,争取在基础设施、农业、环保、旅游、服务贸易等领域利用外资有新突破。
三、建立招商引资新机制,实施招商引资新举措
8.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制定并出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引进利用外资项目的奖励办法》,对区属部门和单位(包括专业招商机构)、中介机构和个人引进项目的,要区别不同情况,按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奖励幅度要高于周边地区。对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区属部门、单位(含党务部门和社会群团组织)、驻区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在我区引进外资过程中起到载体作用的中方项目负责人以及增资扩股的外商投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要把招商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区属部门和单位一把手政绩以及提拔任用干部的一个
重要依据。
9.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约束机制。对没完成招商引资责任目标的部门和单位,除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外,还要取消评优资格;对当年引进外资额为零的招商引资责任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给予“黄牌”警告;对违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服务管理办法》或由于工作拖延、推诿扯皮而给招商引资工作造成影响的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要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警告、记过、记大过和降级处分;对因玩忽职守而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严重损失的领导干部,要给予撤职、辞退或解职处分。
10.集中优势力量,组建职业化招商队伍。对现有的招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将行政人员与专业招商人员分开,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成立事业编制、企业化管理的职业化招商机构--区招商局。招商局成立后要实行新的人事管理机制,所有人员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要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在确保招商经费额到位的前提下,按照“下不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实行绩效挂钩、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招商人员的收入档次,充分调动专业招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1.努力拓宽对外联系渠道,切实用好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新方式。聘请10名以上的国内名知名大公司经营管理者为我区的经济顾问。积极鼓励各种中介机构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招商,通过加强与海外中介机构和知名人士的合作、签订招商代理协议,实行委托代理招商。年内要在雅虎或搜狐网站设立青岛开发区主页,定期发布、更新招商信息,充分发挥网上招商的作用。
12.积极筹建驻外机构,延伸招商触角。要创造条件,选择合适的城市设立驻外机构,同时强化其招商联络职能,通过驻外机构与所在地著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驻华办事处和投资企业的公关联络、牵线搭桥,及时跟踪、掌握国外大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动向,有针对性地宣传、推介青岛开发区。今年要增加驻市区办事处招商人员的配备,重新设立驻北京办事处。要积极筹备,选择适当时机在上海、广州等外向型经济活跃的城市设立招商窗口。
13.进一步实施以商招商策略。对现有的三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要精心呵护,悉心服务,使其尽可能在获得良好收益的基础上增资扩股,进一步膨胀壮大。通过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引来更多的外商入区投资,进而实现“以商招商、以外引外”的乘数效应。
14.组建一支由各经济职能部门中懂经济、会外语、精业务的高素质人员组成的临时性大项目洽谈班子。按照“矩阵”模式,平时在各自岗位上工作,在与外商谈判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时,由主谈判者召集,灵活机动、合理组合,切实提高我区大项目谈判的成功率。
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率先与国际惯例接轨
15.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深入学习、推广CIS区域识别系统,努力提高机关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新的办公大楼内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对中外客商投资项目,从投资审批、核准、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的各个环节提供“一门式”咨询、“一条龙”服务,努力做到“一站式”办结。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服务的窗口单位都要推行“限时服务”和“公示服务”制度,关键岗位要实行服务人员“AB角”制度。
16.进一步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现象。能减免的收费要坚决减免,积极创造条件,推行“银行代收”的票款分离征收方式,逐步将一时难以取消的区属部门收费以及驻区单位的收费统一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率先将我区建成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依法治税、低费管理区域。
17.切实遵循国际惯例,全面落实国民待遇。在供水、供电、供气、环保、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和保险、咨询、设计、广告宣传等社会服务方面,外资企业与区内同类企业一律同等待遇,按同样标准收取费用。对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籍人员在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
给予国民待遇。全区上下要加强对国际惯例的学习和了解,并认真按国际惯例办事。
五、切实加强领导,狠抓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18.建立指标科学、责任明晰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领导都要有招商引资责任目标,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对招商引资工作都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上抓。责任目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青岛市下达的指标、部门的职能以及部门往年的招商业绩等因素。要将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各单位、各个处室(包括驻外机构)直至每一名工作人员,真正实现整体联运、合力招商。责任目标要由专门班子定期督查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19.成立区引进项目专业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管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由管委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局)、经济发展局、计划统计局、经济管理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等部门组成。考核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济发展局,负责招商引资业务考核的日常工作。
20.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定期召开会议,由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协调解决全区在项目引进和对项目后期管理与服务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措施,狠抓落实,把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再上一个新水平。(2000年2月18日)
第三篇:《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全文
《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全文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全面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
国内贸易流通(以下简称内贸流通)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做强现代流通业这个国民经济大产业,有利于对接生产和消费、促进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意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提出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创新转型为引领、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的基本原则,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畅通高效的内贸流通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把内贸流通打造成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优化资源配置新动力的主要目标。>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国发〔2015〕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内贸易流通(以下简称内贸流通)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的格局,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做强现代流通业这个国民经济大产业,可以对接生产和消费,促进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内贸流通工作,对深化改革、开展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作了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现就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与超前谋划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快法治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内贸流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从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流通主体公平竞争,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自由高效流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好规划引导,完善促进政策,增强调控能力,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推进信息公开和共享。
坚持以创新转型为引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完善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内贸流通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健全内贸流通法律法规、标准、信用等制度体系,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依法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快建设法治市场。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畅通高效的内贸流通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内贸流通统一开放、创新驱动、稳定运行、规范有序、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使内贸流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动力,为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夯实基础。
二、健全内贸流通统一开放的发展体系
(四)加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
消除市场分割。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及做法。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禁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推动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鼓励各地就跨区域合作事项加强沟通协商,探索建立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
打破行业垄断。完善反垄断执法机制,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加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禁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收取不合理费用或强制设置不合理的交易条件,规范零售商供应商交易关系。
(五)统筹规划全国流通网络建设,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大流通网络建设。提升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流通产业集聚区和沈阳—长春—哈尔滨、郑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四大流通产业集聚带的消费集聚、产业服务、民生保障功能,打造一批连接国内国际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重要支点城市,形成畅通高效的全国骨干流通网络。
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京津冀流通产业协同发展,统筹规划建设三地流通设施,促进共建共享。依托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沿江物流主干道,推动形成若干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造长江商贸走廊。将流通发展所需的相关设施和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实施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加强区域衔接。
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统筹规划城乡商业网点的功能和布局,提高流通设施利用效率和商业服务便利化水平。整合商务、供销、邮政等各方面资源,加强农村地区商业网点建设。加强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市场建设的支持,保障居民基本商业服务需要。
创新流通规划编制实施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内贸流通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内容,做好流通规划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衔接,确保依法依规推进流通设施项目建设,各地制修订相关规划时应充分征求本行政区域流通主管部门的意见。探索建立跨区域流通设施规划编制协调机制和相关部门之间规划衔接机制,推动规划对接、政策联动和资源共享。
(六)构建开放融合的流通体系,提高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实施流通“走出去”战略。加大对流通企业境外投资的支持,统筹规划商贸物流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支付结算和仓储物流网络,推动国内流通渠道向境外延伸,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鼓励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国际化水平。
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流通网络。培育一批经营模式、交易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商品交易市场。打造一批内外贸结合、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会展平台。发展一批连接国际国内市场、运行规范有序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进一步提高内贸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放开商贸物流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资投向共同配送、连锁配送以及鲜活农产品配送等现代物流服务领域。更加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商业模式和知名品牌,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营销等功能性区域中心。
(七)完善流通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加强流通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基础性流通设施建设模式。对于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建立投资保障、运营和监督管理新模式,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市场异常波动的功能。
完善微利经营的流通设施建设保障制度。落实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的政策,优先保障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和家政、养老、再生资源回收等设施用地需求。加强大型物流节点和公共物流配送设施系统性布局、协同性建设,提升物流配送的集约化水平。
改进市场化商业设施建设引导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城市商业面积监测预警,定期发布大型商业设施供给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统筹大型实体和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避免盲目重复建设。
三、提升内贸流通创新驱动水平
(八)强化内贸流通创新的市场导向。
推动新兴流通方式创新。积极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加快流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引导电子商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鼓励发展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生活服务等各类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带动共享、协同、融合、集约等新兴模式发展。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引导更多农业从业者和涉农企业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开辟农产品流通新渠道。推广拍卖、电子交易等农产品交易方式。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广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培育多元化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服务网络。促进电子商务进社区,鼓励电子商务企业整合社区现有便民服务设施,开展电子商务相关配套服务。
推动传统流通企业转型模式创新。鼓励零售企业改变引厂进店、出租柜台等经营模式,实行深度联营,通过集中采购、买断经营、开发自有品牌等方式,提高自营比例。鼓励流通企业通过兼并、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连锁经营规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鼓励流通企业发挥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支持流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网订店取、网订店送、上门服务、社区配送等各类便民服务。引导各类批发市场自建网络交易平台或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经营,推动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协同发展。推动流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供应链管理,鼓励向设计、研发、生产环节延伸,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协同,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智慧物流,鼓励物联网等技术在仓储系统中的应用,支持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车源、货源和物流服务等信息高效匹配,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创新。鼓励绿色商品消费,引导流通企业扩大绿色商品采购和销售,推行绿色包装和绿色物流,推行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推动完善绿色商品认证制度和标准体系。鼓励旧货市场规范发展,促进二手商品流通。研究建立废弃商品回收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责任机制,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清运处理网络体系融合,促进商贸流通网络与逆向物流体系(即商品废弃后,经消费端回到供应端的活动及过程,包括废物回收、再制造再加工、报废处理等)共享。制订内贸流通领域节能节水和环保技术、产品、设备推广目录,引导流通企业加快设施设备的节能环保改造。
推动文化培育传播形式创新。弘扬诚信文化,加强以诚信兴商为主的商业文化建设。加强对内贸流通领域传统技艺的保护,支持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民族特色商品流通。鼓励商品创意设计创新,支持消费类产品提升新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以创意设计增加消费品附加值。提升商业设施的文化内涵,引导流通企业在商品陈列、商场装饰、环境营造等方面突出创意特色,增加商业设施和商业街区的文化底蕴,推动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建立健全品牌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传统节庆、民俗文化消费,培育健康文明的消费文化。
(九)增强内贸流通创新的支撑能力。
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各领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群体,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加大对流通创新领域的投资。完善流通企业融资模式,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依法合规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支持创业担保贷款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中小流通企业。
健全支撑服务体系。推动现代物流、在线支付等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电子商务创业人员提供场地支持和孵化服务,支持发展校企合作、商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支持专业化创新服务机构发展,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完善创新成果交易机制,积极发展各类商贸服务交易平台。研究建立流通创新示范基地,鼓励创业创新基地提高对中小流通企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动流通企业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内贸流通领域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资本和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鼓励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完善相关政策,按照主体自愿的原则,引导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
(十)加大内贸流通创新的保护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行为,加大对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行为的处罚力度。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缩短确权审查、侵权处理周期。
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健康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健全交易规则、管理制度、信用体系和服务标准,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加强区域间统筹协调,引导各地有序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四、增强内贸流通稳定运行的保障能力
(十一)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强化大数据在政府内贸流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提高市场调控和公共信息服务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开放,建立政府与社会紧密互动的大数据采集机制,形成高效率的内贸流通综合数据平台。夯实内贸流通统计基层基础,完善行业统计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电子商务、服务消费等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协作机制,强化统计监测制度执行刚性。
推动内贸流通行业中介组织开展大数据的推广应用。利用政府采购、服务外包等方式,鼓励行业中介组织深入挖掘和研发大数据公共服务产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宣传和推广,服务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和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
鼓励流通企业开展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引导流通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市场拓展、精准营销和优化服务,带动商业模式创新。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数据应用机制,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企业开放数据资源,引导建立数据交换交易的规范与标准,规范数据交易行为。
(十二)创新市场应急调控机制。
完善市场应急调控管理体系。按照统一协调、分级负责、快速响应的原则,健全市场应急供应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应对全国范围和跨区域市场异常波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应对区域性市场异常波动主要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
健全突发事件市场应急保供预案。细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情况下市场应急保供预案和措施。根据突发事件对市场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综合运用信息引导、企业采购、跨区域调运、储备投放、进口组织、限量供应、依法征用等方式,建立基本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保障机制。
完善商品应急储备体系。建立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商品应急储备体系。建立储备商品定期检查检验制度,确保储备安全。推广商业储备模式,推进商业储备市场化运作和储备主体多元化。
增强市场应急保供能力。建设应急商品数据库,及时掌握相关应急商品产销和库存情况,保障信息传导畅通和组织调度科学有序。实施应急保供重点联系企业动态管理,保持合理库存水平,增强投放力量,合理规划设置应急商品集散地和投放网点。探索利用商业保险稳定生活必需品供应机制,推动重要生活必需品生产流通保险产品创新。
(十三)构建重要商品追溯体系。
建设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以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以及其他对消费者生命健康有较大影响的商品为重点,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逐步增加可追溯商品品种。
完善重要商品追溯体系的管理体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属地管理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建设统一的重要商品追溯信息服务体系,形成全国上下一体、协同运作的重要商品追溯体系管理体制。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商品追溯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扩大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应用范围。完善重要商品追溯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化应用机制,加大商品追溯信息在事中事后监管、行业发展促进、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力度,提升追溯体系综合服务功能。
五、健全内贸流通规范有序的规制体系
(十四)加快推进流通立法。
完善流通法律制度。加快推进商品流通法立法进程,确立流通设施建设、商品流通保障、流通秩序维护、流通行业发展以及市场监管等基本制度。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促进等法律制度。
健全流通法规规章。完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的配套法规制度,强化对市场竞争行为和监管执法行为的规范。加快制订内贸流通各行业领域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规范相关参与方行为,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的行业规则。对内贸流通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现行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订或废止。
推进流通领域地方立法。坚持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鼓励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先行先试。
(十五)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加强流通领域执法。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执法力量,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完善受理、办理、转办和督办机制。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
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信息共享、案情通报和案件移送制度,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相关工作纳入中央、省、市、县四级人民政府统一建设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
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加强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监管执法中的应用,推进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和流通企业信息公示,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机构的合作,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创新企业产品质量执法检查方式,推行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制度。创新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健全消费者维权和交易争端解决机制。
(十六)加强流通标准化建设。
健全流通标准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的内贸流通标准体系。扩大标准覆盖面、增强适用性,加强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居民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强化流通标准实施应用。建立政府支持引导、社会中介组织推动、骨干企业示范应用的内贸流通标准实施应用机制。推动建立经营场所服务标准公开公示制度,倡导流通企业以标准为依据规范服务、交易和管理行为。
完善流通标准管理。加快内贸流通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简化行业标准制修订程序、缩短制修订周期。选择具备条件的社会团体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建立重点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价制度,加强标准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准入、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中的使用。
(十七)加快流通信用体系建设。
推动建立行政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推动各地建设流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健全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及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依法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在行政管理中依法使用流通企业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对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管理。
引导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在商品零售、居民服务等行业推动建立以交易信息为基础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引导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园区以及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建立入驻商户信用评价机制,鼓励按照信用级别向入驻商户提供差别化的信用服务。
支持建立第三方信用评价机制。支持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保险、商业保理等信用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创新信用产品和服务。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推动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的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六、健全内贸流通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
(十八)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明确政府职责。加强内贸流通领域发展战略、规划、法规、规章、政策、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信用建设,提供信息等公共服务,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调控,依法管理特殊流通行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界定内贸流通领域经营活动审批、资格许可和认定等管理事项,加快推广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受理,规范行政许可流程,取消涉及内贸流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结合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推行内贸流通领域负面清单制度。
严格依法履职。建立健全内贸流通行政管理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等制度,公开涉及内贸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资金支持事项。
(十九)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
发挥中央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研究制订内贸流通领域全国性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加强跨区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信用建设、公共服务、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调控,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对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强化地方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职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内贸流通领域全国性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的贯彻实施,结合当地特点,制订本地区的规划、政策和标准,着力加强本行政区域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信用建设、公共服务、应急保供等职责。
(二十)完善部门间协作机制。
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商务主管部门要履行好内贸流通工作综合统筹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探索建立内贸流通领域管理制度制定、执行与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大流通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和优化内贸流通管理职责,加强对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农产品市场建设等重点领域规划和政策的统筹协调。
(二十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
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内贸流通领域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厘清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职能边界,创新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的新型合作关系。
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加快发展。制订支持和鼓励内贸流通领域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发挥其在加强行业自律、服务行业发展、反映行业诉求等方面的作用。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重要的改革要先行试点,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方案,出台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各部门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本意见落实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国务院> 2015年8月26日>(此件公开发布)
第四篇:(送审稿,已排版)关于加快推进广州“三旧”改造工作的补充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意见》 的补充意见
(送审稿)(2012年4月26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科学统筹,有序推进我市“三旧”改造工作,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现根据《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和《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穗府〔2009〕56号,下称“穗府56号文”)确定的基本精神,在实事求是总结我市“三旧”改造三年试点工作并深入客观分析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按照“政府主导优先、成片改造优先、土地储备优先、节约集约优先”的原则,提出如下补充意见。
一、强化政府主导
(一)深化提升改造目标,强化公共利益保障和历史文化保护。贯彻落实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深入推动城市土地管理、规划建设和更新改造的有效衔接、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三旧”改造目标要求,促进改造与储备结合,切实保障公共利益,鼓励成片更新开发,落实历史文化保护。
(二)强化计划管理。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为引领,以“结构升级、分类引导、整体开发、节约集
— 1 — 约”为导向,合理制订全市“三旧”改造中长期改造计划和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应当包括拟改造范围、改造模式和改造主体等内容,由市“三旧”改造机构组织编制,并经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下达。
全市“三旧”改造应当以根据经批准的中长期改造计划和实施计划组织实施。“穗府56号文”第三条及其附件一第一条第(一)款、附件二第一条第(一)款等关于“三旧”改造目标任务和实施计划的相关规定不再执行。
(三)强化规划引导。为有效贯彻城市规划整体意图,整体提升改造区域城市功能,应当科学确定 “三旧”项目改造范围,划定城乡更新改造单元,合理整合土地资源,实施成片连片改造。
城乡更新改造单元应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单元为基础,综合考虑自然分界、产权边界、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等因素合理划定。单个更新改造单元原则上不小于1公顷,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改造项目,规模较大的改造项目可以分期实施。
同一城乡更新改造单元中涉及多个权利主体的应当进行土地归宗,由同一产权主体实施改造,或由多个权利主体联合改造。原权利主体无法实现土地归宗或联合改造的,由政府统筹实施改造;同一更新改造单元中包含旧村、旧厂、旧城等多类型改造项目的,原则上由市、区政府统筹改造。鼓励旧村改造项目以整村范围划定城乡更新改造单元。
编制城乡更新改造单元规划和改造方案应当以城市控制性详 — 2 — 细规划确定的开发强度、交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位于旧城区的改造项目,改造单元规划和改造方案编制应当严格落实《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广州市旧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编制出台《广州市旧厂房改造专项规划(2010—2020)》以规范指导旧厂房改造。
(四)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应当结合城市区域发展规划,针对中心区、外围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改造策略和规划控制标准。应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密度分区合理确定改造范围容积率。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可适当提高开发强度、增加建设量,做到因地制宜、疏密有致,优化城市战略布局与发展空间。
(五)注重完善小区功能。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原则,保证城乡更新改造单元中公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编制或修编“三旧”改造项目用地范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合理安排功能布局,居住、商业、公建配套等适当区分安排,避免功能混杂。更新改造单元应当以利于步行通行的原则,合理确定道路宽度,提高道路密度,有效疏导交通。用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或者城市公共利益项目等的独立用地,应当按现行规划技术标准和准则规范设置,原则上不小于更新改造用地面积的15%,一般不少于3000平方米;居住项目的公建配套应当按照建筑面积占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比例不小于6%的规定设置。改造项目配套实施的公共服务设施、绿化等
— 3 — 公益项目及因规整改造地块而分割的边角地块,应当在改造项目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前无偿平整移交政府。
二、强化市场配置土地资源能力,优先储备
(六)“三旧”改造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相互衔接。“三旧”改造旧厂房用地,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或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按“应储尽储”的原则,由政府依法收回、收购土地使用权,优先纳入土地储备。
1.位于旧城区、重点功能区的核心发展区、重点生态敏感地区以及“珠江黄金岸线”等重要珠江景观控制区范围内;2.位于地铁、城际铁路站点周边800米范围内; 3.规划控制为居住用地;
4.规划控制为道路、绿地及其他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占总用地面积50%以上且不具备经营开发条件;
5.其他市政府明确规定纳入储备的。
“退二进三”企业用地或未纳入政府储备用地或位于全市重点地区规划控制范围外的改造项目(商品住宅除外),经纳入实施计划后可由土地权属人实施自行改造。“穗府56号文”附件三第一条第(一)款“依照本市修订的城乡规划,申请改造地块可单独开发、无需纳入政府统一储备开发整理的,可由企业自行开发改造(商品住宅除外)”的规定不再执行。
(七)“三旧”改造地块与城乡更新改造单元不一致时,应当将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纳入改造范围。属于政府收储的项目,应当将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一并收储;属于自行改造的项目,由土地权属人将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进行土地归宗或与相关土地权属人联合改造。按照城乡更新改造单元对旧厂、旧村、旧城一并进行收储的,市、区合作共同收储,市储备机构作为主体,负责资金筹措和旧厂收购,区负责集体土地和区属企业用地的补偿安置。
三、完善旧厂房改造项目收益分配机制
(八)符合本意见第二条第(六)款规定采取自行改造的旧厂房项目,原以划拨方式取得尚未办理有偿使用的工业用地应当补缴土地纯收益后方可实施改造。
(九)按公开出让、收益支持方式改造的旧厂房项目,规划容积率(毛容积率,下同)在3.0以内(包括3.0,下同)的,按土地出让成交价款的60%计算补偿款,超出规划容积率3.0的,按容积率3.0以内部分用地产生的土地出让成交价款的60%计算补偿款,超出部分产生的土地出让成交价款不再计算补偿款。
纳入政府收购储备,由土地储备机构先按新规划用途基准地价60%预支补偿款,并在补偿土地收益时抵扣。
补偿给原土地所有权人的土地收益包含土地整理、修复费用,由土地储备机构负责房屋拆卸等工作的,相关费用应从补偿给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土地收益中扣除。
— 5 — 土地出让成交后因规划调整使地价款发生增减的,收益补偿不再调整。
“穗府56号文”附件三第一条第(一)款第2点的关于收益支持方式的规定不再执行。
(十)按公益征收、合理补偿方式改造的旧厂房地块,按同地段2.0(毛)容积率商业基准地价的60%计算补偿款。
“穗府56号文”附件三第一条第(一)款第3点关于补偿款计算方式的规定不再执行。
四、规范推进“城中村”改造
(十一)优化“城中村”改造目标和策略。“城中村”改造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村民、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促进岭南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原则上,“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改造成本应当在本村符合“三旧”改造政策的用地内实现平衡;为保护历史文化、控制城市景观等要求不能平衡且已纳入实施计划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经市“三旧”改造领导小组批准后,在“三旧”改造专项资金中予以补贴。
(十二)控制全面改造“城中村”数量,实行差异化的旧村改造模式。属于“穗府56号文”确定的52条“城中村”且已纳入实施计划的,可采取整体拆除重建为主的全面改造模式。52条“城中村”之外的旧村,以综合整治模式为主实施改造;若村民申请全面改造,应当经村民充分民主协商,按本意见第(十四)条规定程序并报经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纳入实施计划后方可实施。
(十三)规范“城中村”改造主体和运作方式。“城中村”改造由区政府主导、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区政府应当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好基础数据摸查、成本测算等改造前期工作以及编制改造方案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前期工作有资金困难的,可向区政府申请从“三旧”改造专项资金中调剂周转。相关费用纳入改造成本在土地出让收益中一并返还。
原则上“城中村”改造项目应当通过土地公开出让招商融资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如需自主改造、协议出让的,应当经市“三旧”改造领导小组批准并纳入实施计划。“城中村”自主改造项目选择合作企业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报区政府组织以公开招标方式引进有实力、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的合作企业。
“穗府56号文”附件二第三条第(六)款关于“城中村”改造主体和运作方式的规定不再执行。
(十四)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城中村”改造方案、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实施计划以及股权合作、土地转性等重大事项决策应当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经村集体经济组织90%以上成员同意方可生效。
“穗府56号文”附件二第三条第(五)款关于村民意见听取方式的相关规定不再执行。
(十五)严格审核控制“城中村”改造成本。市“三旧”改造机构应当进一步加强“城中村”改造成本控制,统一全市的“三旧”改造拆迁安置补偿标准,严格控制改造成本,探索由社会专业机构
— 7 — 进行改造成本评估工作机制。
(十六)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城中村”。各区政府应当统筹兼顾,疏堵结合,严格控制区域内产生新的违法建设行为,加强政策宣传与动态巡查,对于新的违法建设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杜绝形成边改造、边违建、边抢建的不良风气。以2007年航拍图为基础,对2007年6月30日之后擅自建设的建构筑物一律拆除,不予任何形式的补偿。对于未纳入全面改造、实行综合整治类的“城中村”,市、区两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落实专项资金,用于综合整治项目规划编制、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五、注重保护“旧城”历史文化
(十七)“旧城”改造中应当把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落实到规划编制、改造方案编制、行政审批及实施过程中,坚持城市面貌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历史文化传承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实施分类更新保护策略,按照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更新改造区的分类实施更新改造,采取有针对性更新改造模式。
六、加快完善历史用地手续
(十八)加强统筹,全面推进,在2012年8月底前完成符合规定办理条件的案件材料准备和审核工作,确保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办理工作。农村集体土地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后,用地性质转为建设用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转为国有土地,确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办理协议出让手续,并按规定计收土地出让金后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
— 8 — “穗府56号文”附件三第二条第(二)款关于完善历史用地手续的规定不再执行。
(十九)严格认定用地合法手续。应当以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地产权证、集体土地使用权证、集体房地产权证、宅基地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同意使用土地通知书、土地权属证明书等文件作为认定合法用地手续。取得建设征用土地通知书,应当提供相关补偿凭证。
(二十)同步解决农村留用地问题。国有农场用地和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之前的集体历史用地,以及完善征收手续的历史用地,不须抵扣留用地指标。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之后的集体历史用地,属工业、商业、旅游和娱乐等经营性用地的,应当抵扣留用地指标;指标不足的,由区政府统筹完善相关手续,预支留用地指标,并在留用地管理台账中注记。
(二十一)完善后续供地政策。统筹做好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后的供地管理,充分衔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先用于安排村经济发展留用地,进一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七、附则
(二十二)本意见所指的旧城区、重点功能区以及重点生态敏感地区的具体范围如下:
旧城区:涉及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部分地区,覆盖180个规划管理单元,总面积54平方公里。具体范围:环市路—恒福路—永福路以南,广州大道以西,昌岗路—新港路以北,白鹅潭珠江水道(鹤洞大桥)—同德涌以东地区;
— 9 — 11个重点功能区: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白云新城西延区、空港枢纽地区、黄埔中心区、白云湖地区、白云新城北延区、白云新城地区、白鹅潭地区、奥体中心地区、广州南站地区、琶洲—员村地区;
重点生态敏感地区:流溪河两侧(两侧300米)、帽峰山地区、南湖地区、白云山地区、麓湖地区、凤凰山地区、火炉山地区、东圃绿化隔离带、万亩果园保护区、大夫山地区、莲花山地区、番禺区生态廊道、花都旅游大道北部山区等。
(二十三)本意见由市“三旧”改造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市“三旧”改造机构应当根据本意见制订出台全市“三旧”改造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资金平衡,指导、协调和监督各区“三旧”改造工作;应当负责组织编制全市“三旧”改造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改造项目实施计划和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
“穗府56号文”第六条及其附件一第一条第(二)款和附件二第一条第(二)款关于市“三旧”改造机构“一站式”审批职能的规定不再执行。
(二十四)已经市“三旧”改造领导小组批准并经市“三旧”改造机构正式批复的“三旧”项目改造方案,不适用本意见。方案已经批复,但规划调整或建设单位重新申请的,适用本意见。
(二十五)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市以往“三旧”改造政策、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从化市、增城市参照执行。
第五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内贸流通现代化...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快内贸流通现代化步伐
黄石市商务委员会(2017年7月27日)
近年来,黄石市抢抓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机遇,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努力破除制约流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有力增强了内贸流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第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高效统一的流通管理体系。
1、深化流通管理大部门制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建立市商务委(旅游局、招商局),实现商务、旅游、招商引资由多个部门专项管理转为一个部门综合管理、由部门协调转为内部协调。将商务委列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下属县市商务部门同步进入本级规委会,进一步增强商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强化“大商务”内设机构配置,将委机关内贸流通、市场建设、市场秩序、电子商务等相关科室整合成立“内贸流通发展管理部”,实行“一个机构管内贸、一个分管领导管内贸”。厘清全市服务业、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相关部门权责关系和职能分工,明确电子商务、会展业由市商务委牵头负责,推进解决职能交叉、监管空白、服务缺失等问题。
2、建立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的职能体系。在行政管理上,大力推进商务行政审批和行业监管“审管分离”机制,将商务行政审批职权集中在一个科室并与行政管理科室、商务执法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执法体制上,着力整合执法资源,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建立商务执法联动机制。在服务体系上,将黄石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12312服务平台、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和外贸出口企业孵化中心等机构整合为市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并承担内贸有关社会化、专业化和有关行业的服务职能,增强服务功能。
3、建立社会组织共同治理模式。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协调发展的社会组织体系,形成各类社会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模式。将全市商务部门直接管理的市场和企业实施改制,彻底脱钩,组建鄂东市场发展经营有限公司,将市商务委下属的市场发展管理中心及7个市场的资产、人员整体划转到市国资公司,阳新县商务系统下属16家企业一次性划归县国资局,全市商务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市场和企业,行政职能进一步聚焦。
4、建立“商旅文”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商旅文”融合发展联动机制,推进四个一体化,即产业布局一体化、项目建设一体化、城乡联动一体化、策划营销一体化,在重大的商贸、旅游、文化项目建设中,注重综合开发建设,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商旅文”产业链。建立“商旅文”融合发展促进机制,完善“商旅文”投融资体制,采取PPP模式,引进龙头型企业参与商旅文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以节会促消费”模式,“一月一节”常态化的旅游节庆活动引爆全市乡村旅游,促进农产品流通和消费。
第二,推进内贸流通地方立法,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坚持互动发展、创新发展,开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商业网点地方立法,实现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一步到位。开展商业网点普查工作,对全市商业网点基本情况进行拉网式普查,对网点地理位置、发展规模、经营状况、从业人员等“身份信息”建档,摸清“家底”。在立法实践中,明确商务部门在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明确规划、城建、城管等市直部门的配合责任,形成市级管规划、城区管建设、县市服从全市网点总规的格局。今年3月28日,《黄石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由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8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开创了全国地级市流通立法的先例。
同时,通过网点立法,建立商业网点规划建设民生公益项目保障机制,规定市级财政加大对农贸市场等公益性项目的政府投入力度。逐步配套出台黄石市大型商业网点听证管理办法、黄石市商业面积监测预警制度、黄石市商业网点建设指导目录等办法、制度,确保条例贯彻落实的可操作性、持续性。
第三,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提升流通效率和现代化水
平。
深化商贸物流业改革,以小托盘撬动“大物流”,助力企业提速增效。确定第一批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17个,并启动第二批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申报及评审工作。联同财政、质监等部门,强化服务、跟踪指导,定期开展项目检查和统计工作,督促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全市新建高标准托盘服务网点14个,标准托盘月租赁量达11.4万片,新增各类周转箱周转筐9万个、托盘储位2.2万个、码垛机和包装机30余台。试点企业非标改标准托盘4500块,非标准包装改标准包装项目涉及相关标准12项,生产各类标准包装盒1000万个,改造非标准货载车辆30余台,10余家企业形成标准化作业管理,托盘标准化运营体系初步形成。试点成效初步显现,全市商贸物流的成本下降0.2个百分点,试点企业的物流平均成本下降1.89个百分点,其中降幅较大的劲酒、华兴玻璃、远大医药等企业分别下降4%、2.5%、3.2%,超过项目预期。
通过实行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我市商务行政管理成本明显下降,商务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显著提高,商务统筹协调办大事的能力、效率大幅增强,产业规模和便民利民水平明显提升,在不断解决流通发展迫切问题的同时,也回应了群众的呼声,得到了群众肯定。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巩固改革成果,持续不断改革创新,全力补齐流通发展短板,努力实现营商环境再优化、现代化
水平再提升,推动商务改革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