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河北将完成压减钢铁产能3186万吨的目标
买钢管网讯,河北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压减钢铁、水泥、煤炭、玻璃产能的“6643”工程今年进入“收官”之年。河北省省长张庆伟8日在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7年将是河北去产能最为较劲的一年,无论难度多大,都要确保打赢“6643”收官战。其中,年内将压减钢铁产能3186万吨。
历史形成的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河北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为了治理大气污染,从2013年起,河北大力实施“6643”工程,即到2017年削减6000万吨钢铁、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产能。
钢管市场了解获悉,张庆伟表示,2017年,河北将坚持“去”字为先、钢铁为重,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政策引导,严格排查核验,决不违规新增1吨钢铁,年内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1624万吨,完成4家“僵尸企业”出清;加快廊坊、保定、张家口钢铁产能全部退出和承德、秦皇岛钢铁产能部分退出。
同时,河北加快其他行业去产能工作,2017年将压减煤炭产能742万吨、水泥110万吨、平板玻璃500万重量箱。
根据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河北共压减炼钢产能1624万吨、炼铁1761万吨、水泥286万吨、平板玻璃2189万重量箱,退出煤矿54处、压减煤炭产能1400万吨,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本文章转载于买钢管网)
第二篇:关于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报2
关于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报告
闽经贸投资[2011]134号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0年,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精神,努力完成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福建省工业系统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福建省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福建省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和计划情况
工信部下达2010年福建省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是:炼铁淘汰20万吨、水泥淘汰336.4万吨、制革淘汰140万标张、印染淘汰1.4亿米、化纤淘汰4万吨。
福建省2010年实际下达淘汰计划为:炼铁26万吨、水泥336.4万吨、制革280.05万标张(年产3万标张以上仅关停毛皮-皮胚生产能力)、印染1.4亿米、化纤4万吨。
二、2010年福建省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全年淘汰炼铁26万吨落后产能,设备全部拆除。超额完成国家20万吨淘汰计划。
2、2010淘汰水泥落后产能原计划336.4万吨。由于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要求增列2台φ4.0×42立波尔窑淘汰计划,年产能51万吨;福建永安飞桥水泥厂属于国有劳教企业,要求暂缓淘汰2台φ3.0×10机立窑(退出2010淘汰计划),年产能20万吨。因此,福建省2010年实际淘汰水泥落后产能367.4万吨,且列入全省水泥落后产能的淘汰对象,设备已经全部拆除。
3、列入全年淘汰计划的皮革280.05万标张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其中13.75万标张落后产能设备已经拆除,266.3万标张产能关停(年产3万标张以上生产线,仅关停污染严重的毛皮—皮胚生产能力)。
4、全年实际淘汰印染落后产能1.4亿米,落后产能设备已经全部拆除。
5、关停化纤产能4万吨,设备封存。
三、主要工作情况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福建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国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 1
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节能减排,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全省已经形成了淘汰落后产能重要性的思想共识,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了部门间协调与配合,合力推动我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开展。为了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组织协调工作,福建省政府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办函[2010]72号),成立了“福建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厅际协调小组”(闽政办[2010]192号),省经贸委周联清主任担任组长,成员有省经贸委、发改委、财政厅等省直18个厅级单位、21位厅级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贸委。关停小火电工作由省政府成立了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小组,成员由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等13个职能部门组成,苏增添副省长还代表省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签订了关停小火电机组责任书。各设区市、县政府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目标、任务也作了层层分解和组织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比较重的设区市龙岩市、三明市,也相应成立专门协调机构。如,2010年龙岩市成立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龙政综[2010]515号),由市政府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经贸委主任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把原有的结构调整办、关闭办的工作职能并入淘汰办,并给予独立的办公地点和工作经费。
(二)贯彻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
2010年国家工信部下达福建省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后,我省立即召开各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专门会议,研究将目标任务分解至各县(区、市),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具体企业名单。根据国家工信部和福建省政府部署,要求以设区市政府为主体,负责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于7月底前在当地主流媒体或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告;2010年9月底前,将本计划淘汰的落后产能全部关停;2010年11月底前,将落后产能的主体设备、生产线全部拆除,并完成各项善后工作。福州市政府网站公告5家淘汰皮革企业名单;漳州市在闽南日报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三明市分别在三明日报、三明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网站公告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计划和完成淘汰任务的企业名单;龙岩市政府《关于下达2010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计划的通知》(龙政综[2010]150号)和《关于落实2010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通知》(龙政综[2010]297号)在龙岩市政府网站对外公告;泉州市在经贸委网站发布了《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的通告》(泉政〔2010〕8号)。福建省2010年涉及有淘汰落后产能的5个设区市政府按时完
成以上各环节的工作。
(三)严格市场准入
贯彻落实国家工信部、发展改革委以及福建省政府的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准入条件,切实抑制产能过剩,对于国家规定的“两高一资”产业不下放审批权限,防止重复建设、盲目攀比、扩大产能。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个别行业由省经贸委和省发改委联合审批。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改造落后产能企业。在建设用地、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等方面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执行。根据国家规定2011年底前不再审批“两高一资”项目,2010福建省在淘汰落后产能重点领域如水泥、钢铁、皮革、火电、印染、化纤等,没有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
(四)限制落后产能生产的政策措施
一是对落后产能企业执行差别电价,按不同层次和,其电价加价0.05元、0.15元和0.2元等,采取经济措施,促进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仅水泥行业,“十一五”期间累计征收并入库“差别电价”22251.49万元,扣除代征手续费后全额返还各地,同时还从其它行业调整1000万元共23208.62万元专项用于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停止落后产能企业享受综合利用和福利免税等的优惠政策,主要是水泥行业列入淘汰名单,不再换发新的生产许可证,有关单位不再受理落后生产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认定申请。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处罚力度。各设区市政府在当地媒体公示本地区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落后工艺设备和淘汰时限,以加强社会监督。实行考核问责制,对未按要求完成淘汰任务地区,省长谈话并进行通报,同时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等。
对未按期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在排污许可、信贷资金、项目审批、土地审批、生产许可、工商登记、电力供应等实行限制措施。
(五)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措施情况
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补助资金情况
2010年,国家工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拨付2010年关闭小企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通知》(财企[2010]364号),下达福建省企业因淘汰落后产能等原因关闭的小企业补助资金4678万元,共有90家企业得到该项资金补助,涉及水泥、皮革、造纸、化工、火电、炼铁、铁合金、电石、炼钢等行业。
省级财政淘汰落后产能补助资金情况
福建省级财政通过专项补贴和收取差别电价资金返还,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2010年,省级财政已经下拨专款用于淘汰水泥落后产能的补助资金共两批2835万元(闽经贸计财[2010]192号、543号),水泥行业征收差别电价并全额返还属地政府的专项资金共两批7230.26万元(闽经贸计财[2010]283号、830号)。有效地帮助企业转产和职工安置工作。
(六)职工安置情况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是拆除设备和职工安置,福建省明确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是安置职工的主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指导、督促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制定职工安置方案,依法处理劳动关系,保证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分流出来的失业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及时地为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社会保险接续、档案寄存、再就业服务。明确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依法收缴民爆物品、妥善处置放射源,确保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实现安全关闭和淘汰。银行业依法妥善处理企业各项债权、债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做好职工安置,对于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设区市政府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职工安置工作。龙岩市在制定地方政策措施时,充分考虑到职工安置的重要性,合理使用淘汰企业的补助资金,规定在企业落后生产线关停后,先付给50%的补助资金,优先用于职工安置,确保职工的补偿资金足额到位。对于职工安置工作不落实的企业,在剩余50%的补助资金中,给予酌情扣减,确保了职工安置资金的落实。
泉州市承担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13家企业,全部属于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其中,印染企业2家,属设备淘汰升级,不涉及职工安置;水泥行业1家,为福建省安溪三元岩水泥有限公司,淘汰部分生产线,涉及职工人数560人;其余10家企业整体关停,分别为:炼铁行业2家,涉及职工160人;制革行业8家,涉及职工411人。泉州市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共涉及职工1131人。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政策措施尚未制订,企业关停后,职工的安置情况由企业与职工自行协商解决。至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关于职工安置问题的投诉。
福州市奇超皮革厂提出安置职工54名,获得了国家财政部、工信部拨付的安置资金(财企[2010]364号)。
(七)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检查考核情况
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验收主要调动各地市政府的力量。龙岩市政府对于已经确定的淘汰目标任务和淘汰企业名单,加强对县(市、区)的督查,要求对每个淘汰企业由县(市、区)结构调整办公室进行2次以上的检查。在企业关闭停产时,进行关闭验收,当场收缴工商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和税务登记证,切断生产用电。企业必须在6个月之内完成设备拆除,待设备拆除后,县级结构调整办公室再一次现场验收,收缴放射源、易燃易爆品。县(市)的验收情况书面报告市级结构调整办公室,验收时都有填写验收登记表备查。通过督查,对个别企业没有按时关停、设备拆除进度较慢、差别电价征收不到位、领导不力等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责成相关部门和县(市、区)进行整改。
三明市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采取联合执法促效果。规定质监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取缔无生产许可证企业,严格生产许可证的发换证审查;环保部门负责加强对淘汰或部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许可证管理,严格依法实行排污许可;工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水泥企业,依法吊销、注销、变更营业执照;物价部门负责落实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实行差别电价;供电部门负责依法对取缔、吊销、注销证照的企业停止供电;金融部门负责对列入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企业实施信贷退出机制;公安部门负责收缴被依法取缔、关闭水泥企业的民爆物品,参与联合执法行动,维护执法秩序。三明市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设备拆除督查验收,由县(区、市)经贸部门提供验收情况书面报告。
泉州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市环保局将淘汰落后产能作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环保目标责任书内容和计划,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市质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强化重点行业企业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方案》,组织进行专项检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涉及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13家企业进行跟踪,了解掌握职工安置情况。
2010福建省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没有出现问责制情况。
附件:福建省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进度表
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第三篇:广东将“证照分离”,试点办理时限平均压减36.5%|电话会议|证照|全省
“证照分离”改革工作
广东全省计划在11月份推开
你可能会问这有什么好处?
通过营业执照
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
使企业办证更加快速便捷高效
10月19日上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全省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11月10日起在全省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广东省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电视电话会议
会上,江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州市南沙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发言,交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
“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广东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既覆盖了特殊功能区,又覆盖了市一级完整行政区划,为全省全面推开此项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截至2018年9月底,试点地区累计办理业务量4.5万笔,居全国首位,惠及企业4.2万户,申请材料平均压减9.6%,办理时限平均压减36.5%,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了一批涉企行政审批减放转优,全省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增长,持续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对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改善、促进就业带动就业、服务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麦教猛在动员部署会上指出,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机构改革后,新的市场监管部门要抓紧制定全省统一的涉企审批事项分类改革具体管理措施,加强“照后证前”管理衔接,做好全省统一改革与前期改革试点的过渡衔接,加快建立新型监管制度,建立协同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等几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各项部署。麦教猛指出,要将“证照分离”改革与开办企业便利度改革、“多证合一”改革、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数字政府”改革等工作统筹推进,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骆文智强调,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点工作顺利推进。要细化改革措施,明确任务分工,狠抓时间进度,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改革各项任务逐项得到落实推进。要强化宣传教育,加大对改革内容的宣传解读,扩大改革举措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处职以上干部、省直相关部门和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参加了会议。
本文原标题:《@广东老板们,开业办证又提速!11月10日起全省将推开“证照分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