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
疫情调查分析报告
一、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情况 今年6月,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举办了2010年度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新浪网等三家网站开设了在线调查栏目,各省区市公安厅、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组织本地重要信息系统管理和使用单位、互联网服务单位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我国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发生网络安全事件、计算机病毒疫情状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安全状况较去年有所改善。按照行业划分,金融、证券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较完善。调查表明,一些单位信息安全事件处臵方法和手段单一,防范措施不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被调查单位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整体上仍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要求。调查表明,我国计算机病毒本土化制作、传播的趋势更加明显。
二、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一)信息网络使用情况
今年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3824份,比2009年增加15%。被调查单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单位(25%)、政府部门(22%)、教育科研(10%)和金融证券(6%)等。其中,信息网络接入互联网的达85%,比去年增加6%。互联网信息服务(42%)成为除办公应用(59%)外最广泛的网络用途。今年,Win7(81%)代替Winxp/Winvista(55%)成为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比去年增加15%,而Winxp/Winvista比去年减少了18%。
(二)网络安全事件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54%的被调查单位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比去年上升5%;其中发生过3次以上的占22%,比去年上升7%。感染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仍然是最突出的网络安全情况,占发生安全事件总数的84%;“遭到端口扫描或网络攻击”(36%)和“垃圾邮件”(35%)次之。金融证券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最低,商业贸易、制造业、广电和新闻、教育科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较高。
在发生的安全事件中,攻击或传播源来自外部的占50%,比去年下降7%;内外部均有的占34.5%,比去年上升10.5%。发现安全事件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系统)管理员通过技术监
测发现,占54%;其次是通过安全产品报警发现,占46%;事后分析发现的占35%。未修补或防范软件漏洞仍然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73%)。
(三)网络安全管理情况
调查显示,83%的被调查单位设立了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1%的单位建立了安全组织。44%的被调查单位采购了信息安全服务,主要采购的服务有系统维护(79%)、安全检测(60%),其次是容灾备份与恢复(39%)、应急响应(31%)、信息安全咨询(25%)。在采取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方面,68%的单位进行存储备份,67%进行口令加密和访问控制,56%制定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这些情况表明,网络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不断增强并切实采取了措施。
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是使用最多的网络安全产品,近八成的被调查单位使用了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防火墙产品中,73%的是国内产品;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中,79%的是国内产品。
三、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
(一)我国计算机用户病毒感染情况
今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74%,继续呈下降趋势;多次感染病毒的比率为52%,比去年减少9%。这说明我国计算机用
户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增强。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全国没有出现网络大范围感染的病毒疫情,比较突出的情况是,今年5、6月份,出现了“敲诈者”木马等盗取网上用户密码的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制造、传播者利用病毒盗取QQ帐号、网络游戏帐号和网络游戏装备,网上贩卖计算机病毒,非法牟利的活动增多。
(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损失情况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损失的比例为62%。浏览器配臵被修改、数据受损或丢失、系统使用受限、网络无法使用、密码被盗是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主要破坏后果。
(三)我国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网络浏览或下载仍是感染计算机病毒最多的途径。通过优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病毒的比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优盘应用日益广泛,优盘支持程序自动运行,计算机病毒通过Autorun.inf文件自动调用运行病毒程序,从而感染用户计算机系统。因此,对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有待加强。
(四)我国最流行的十种计算机病毒
通过对用户上报的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查杀日志文件分
析发现,“木马代理”和“下载助手”是传播最广的两种计算机病毒。这两种计算机病毒可以从指定的网址自动下载木马或恶意代码,运行后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发送到指定的信箱或网页。“传奇木马”和“QQ木马”能够窃取用户的游戏帐号和密码。“灰鸽子”和“德芙”具有后门功能。SDbot病毒使计算机系统一旦感染后就会成为“僵尸”计算机,受黑客的远程控制。“爱之门”病毒主要通过邮件和系统漏洞传播。StartPage会导致浏览器自动访问指定的或含有恶意代码的网站。当前我国网络流行病毒的本土化趋势更加明显,很多病毒主要是针对国内一些应用程序专门制作的。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建议信息网络联网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技术保护措施,加强用户信息安全防范宣传。
第二篇: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
调查分析报告
一、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情况
今年6月,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举办了2010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新浪网等三家网站开设了在线调查栏目,各省区市公安厅、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组织本地重要信息系统管理和使用单位、互联网服务单位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我国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发生网络安全事件、计算机病毒疫情状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安全状况较去年有所改善。按照行业划分,金融、证券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较完善。调查表明,一些单位信息安全事件处臵方法和手段单一,防范措施不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被调查单位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整体上仍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要求。调查表明,我国计算机病毒本土化制作、传播的趋势更加明显。
二、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一)信息网络使用情况
今年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3824份,比2009年增加15%。被调查单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单位(25%)、政府部门(22%)、教育科研(10%)和金融证券(6%)等。其中,信息网络接入互联网的达85%,比去年增加6%。互联网信息服务(42%)成为除办公应用(59%)外最广泛的网络用途。今年,Win7(81%)代替Winxp/Winvista(55%)成为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比去年增加15%,而Winxp/Winvista比去年减少了18%。
(二)网络安全事件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54%的被调查单位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比去年上升5%;其中发生过3次以上的占22%,比去年上升7%。感染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仍然是最突出的网络安全情况,占发生安全事件总数的84%;“遭到端口扫描或网络攻击”(36%)和“垃圾邮件”(35%)次之。金融证券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最低,商业贸易、制造业、广电和新闻、教育科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较高。
在发生的安全事件中,攻击或传播源来自外部的占50%,比去年下降7%;内外部均有的占34.5%,比去年上升10.5%。发现安全事件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系统)管理员通过技术监测发现,占54%;其次是通过安全产品报警发现,占46%;事
后分析发现的占35%。未修补或防范软件漏洞仍然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73%)。
(三)网络安全管理情况
调查显示,83%的被调查单位设立了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1%的单位建立了安全组织。44%的被调查单位采购了信息安全服务,主要采购的服务有系统维护(79%)、安全检测(60%),其次是容灾备份与恢复(39%)、应急响应(31%)、信息安全咨询(25%)。在采取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方面,68%的单位进行存储备份,67%进行口令加密和访问控制,56%制定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这些情况表明,网络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不断增强并切实采取了措施。
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是使用最多的网络安全产品,近八成的被调查单位使用了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防火墙产品中,73%的是国内产品;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中,79%的是国内产品。
三、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
(一)我国计算机用户病毒感染情况
今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74%,继续呈下降趋势;多次感染病毒的比率为52%,比去年减少9%。这说明我国计算机用户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增强。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全国没有出现网络大范围感染的病毒疫情,比较突出的情况是,今年5、6月份,出现了“敲诈者”木马
等盗取网上用户密码的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制造、传播者利用病毒盗取QQ帐号、网络游戏帐号和网络游戏装备,网上贩卖计算机病毒,非法牟利的活动增多。
(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损失情况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损失的比例为62%。浏览器配臵被修改、数据受损或丢失、系统使用受限、网络无法使用、密码被盗是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主要破坏后果。
(三)我国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网络浏览或下载仍是感染计算机病毒最多的途径。通过优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病毒的比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优盘应用日益广泛,优盘支持程序自动运行,计算机病毒通过Autorun.inf文件自动调用运行病毒程序,从而感染用户计算机系统。因此,对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有待加强。
(四)我国最流行的十种计算机病毒
通过对用户上报的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查杀日志文件分析发现,“木马代理”和“下载助手”是传播最广的两种计算机病毒。这两种计算机病毒可以从指定的网址自动下载木马或恶意代码,运行后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发送到指定的信箱或网页。“传奇木马”和“QQ木马”能够窃取用户的游戏帐号和密码。“灰鸽子”和“德芙”具有后门功能。SDbot病毒使计算机系统一旦感染后就会成为“僵尸”计算机,受黑客的远程控制。“爱之门”病毒主要通过邮件和系统漏洞传
播。StartPage会导致浏览器自动访问指定的或含有恶意代码的网站。当前我国网络流行病毒的本土化趋势更加明显,很多病毒主要是针对国内一些应用程序专门制作的。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建议信息网络联网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技术保护措施,加强用户信息安全防范宣传。
第三篇: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消息,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个共有十一条的司法解释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我国面临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威胁,是世界上黑客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之一。
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集中治理力度,网络安全诚信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形势依旧严峻,问题仍不容忽视。
为此,笔者在珠海市香洲区、金湾区、斗门的部分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发出“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其中问卷的问题设置参考了《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了适当的修改。问卷涉及了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部分、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部分、移动终端安全调查部分三大部分,涵盖当前网民网络信息安全认知及相关应用情况,以期得到翔实可靠的参考数据,并通过宣传和推广调查活动成果,引导网民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5份,并顺利回收有效问卷397份。抽取访问样本包括了社区的居民个人,也有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和其他工作人员根据情况与收受访的市民进行口头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到作为个人和企业职工对当今网络安全环境的看法和态度。本次调查数据经整理后,反应了以下问题:
一、网络安全诚信问题严峻 手机终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商务类应用的快速发展,许多不法分子纷纷将牟利黑手伸向互联网,导致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和诚信危机事件频发。据《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2009年我国被境外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达100多万个;被黑客篡改的网站达4.2万个;被“飞客”蠕虫网络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每月达1,800万台,约占全球感染主机数量的30%。而据公安部提供的情况,近5年来,我国互联网上传播的病毒数量平均每年增长80%以上,互联网上平均每10台计算机中有8台受到黑客控制,公安机关受理的黑客攻击破坏活动相关案件平均每年增长110%。由此可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见,网络安全环境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障碍。
其中,在是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问题上,发生过1次的占总数的19.5%,2次的占13%,3次以上的占19.3%。
图表1 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次数
从发生安全事件的类型分析,遭受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破坏的情况最为突出,占安全事件总数的35.6%,其次是网页遭篡改,占19.6%垃圾邮件,占36%,拒绝服务、端口扫描和篡改网页等网络攻击情况也比较突出,共占到总数的43%。
图表2 导致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可能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使用移动终端产品机型互联网连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2.33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手机上网人群,手机上网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图表3是否使用移动终端产品进行互联网应用
本次调查显示,2009年网民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遇到的最多问题就是手机病毒和恶意流氓软件扣费,近半受访者遭遇过手机病毒或者是恶意流氓软件扣费;同时,超过四成受访者因感染移动终端病毒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图表4遇到移动终端产品的安全问题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图表5 感染移动终端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
从目前使用手机安全情况来看,如何营造一个手机上网的绿色环境并增加网民安全防范意识是各部门、各行业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信息保护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从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中,占前两位的分别是“未修补软件安全漏洞”和“登录密码过于简单或未修改”,也表明了用户缺乏相关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因此,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网络安全宣传和培训,增强信息网络用户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是避免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图表6 遇到移动终端产品的安全问题
在采访中,问到是否担心会有黑客盗窃自己的个人信息时,在金湾区某大型公司任职的林女士笑称自己没有什么值得盗窃的信息,认为攻击者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不会对他们感兴趣,所以不是很担心。令人震惊的是,不少居民表示,他们不太担心黑客读取他们的电子邮件或查看其他私人资料。事实是,犯罪分子的目的可能只是窃取计算机容量以用于远程控制僵尸网络,或为了隐瞒犯罪而获取受害者的身份。这意味着对于私人数据处理不慎很可能导致法律纠纷,以及频繁的经济损失。笔者呼吁大家要提高对网络违法事件的警觉性,那些误以为网络犯罪分子只对高度机密的数据或银行帐户感兴趣的居民今后一定要提高警惕啊。
三、信息网络安全服务行业的发展不成熟
尽管受调查的网民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移动终端的安全产品,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次数依旧居高不下。我国的网络行业起步晚,信息网络还处于发展阶段,安全管理水平低,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培训,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安全产品是导致网络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
图表7 如何发现网络安全事件
图表8 使用移动终端安全产品的类型
在相关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加上知名的网络安全产品需要支付不菲的费用,不少网民接受了效果一般的免费网络安全产品。网络产品不孚众望的效果使得原本混杂的网络环境雪上加霜。家住珠海市美丽湾的陈小姐声称因为杀毒软件效用不大的原因加上还要定期购买激活码,自己的个人计算机几乎不使用杀毒软件和其他防护软件。当问及如何应对电脑出现网络安全事件例如中毒情况时,陈小姐很简短的说:“一般是一键还原,实在不行就直接拿去修。”笔者在此要提醒各大网友,一键还原会对计算机的硬盘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并且会丢失还原的硬盘的文件内容,建议网友们还是安装基本的安全防护软件,爱护自己的计算机。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结束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各类日常应用(如:购物、办公等)的网络化也使得网络成为人们交互的巨大平台。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突发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普通互联网用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在这样一个稳定与发展同时并行的网络行业,促进安全服务行业的发展,走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是提高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倘若出台支持信息安全服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信息安全服务行业的监管,积极引导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借助信息安全服务单位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相信我们的网络环境将会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 杨威海.2004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报告[N].人民日报,2004-09-15(10)[2] 杨维汉.贩卖他人信息牟利百万元 香洲区法院宣判全国首例侵犯公民信息安全犯罪案 [N].人民日报,2010-01-07(4)[3] 刘雅玲.我市今年保密工作重点: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N].珠海特区报,2010-02-11(1)[4]周楚卿.“两高”出台11条司法解释 9月1日起施行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罪有标准 [N].珠江晚报,2011-08-30(18)[5] 卿静.平台软件改变世界 第15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昨日开幕[N].珠海特区报,2011-05-13(18)[6] 周文林.半数网民曾遇网络安全事件 安全意识待提高[N].新华日报,2010-03-30(07)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附录:
2010年珠海市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
1.今年是否发生过网络安全事件? A.0次 B.1次 C.2次 D.3次及以上
2.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类型? A.感染病毒/蠕虫/木马程序/恶意代码 B.网页遭篡改 C.垃圾邮件 D.遭到网络攻击或端口扫描 E.网络盗窃、网络钓鱼 F.其他
3.如何发现网络安全事件? A.网络(系统)管理员工作监测发 B.通过安全产品发现 C.通过事后分析发现 D.有关部门通知或他人告知 E.其他
4.您认为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大吗? A.影响很严重 B.比较轻微
5.导致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可能原因? A.未修补网络(系统)安全漏洞 B.弱口令或缺少访问控制 C.内部安全管理存在漏洞D.攻击者使用拒绝服务攻击 E.其他
6.目前使用了哪些网络安全产品? A.防火墙 B.防病毒C.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 D.信息内容和垃圾邮件过滤 E.安全审计F.UTM 网站防护G.其他
7.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途径? A.网络下载或浏览B.移动存储介质C.局域网 D.电子邮件E.其他
8.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
A.密码、账号被盗B.系统(网络)无法使用 C.浏览器配置被修改D.受到远程控制E.其他
9.是否使用移动终端产品进行互联网应用? A.事 B.否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10.遇到移动终端产品的安全问题? A.手机病毒 B.恶意/流氓软件扣费 C.网络欺诈D.个人敏感信息泄露E.其他
11.造成移动终端产品安全问题的途径? A.垃圾短信 B.网站浏览C.钓鱼(欺诈)信息D.骚扰电话E.电脑链接F.存储介质G.电子邮件 H.其他
12.感染移动终端病毒的途径? A.彩信 B.网站浏览C.普通短信D.电脑链接E.存储介质F.电子邮件 G.其他
13.感染移动终端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 A.影响手机正常运行 B.信息泄露 C.恶意扣费 D.其他E.远程受控 F.手机僵尸 G.其他
14.使用移动终端安全产品的类型? A.手机防病毒软件B.来电防火墙 C.短信防火墙D.其他
15.是否愿意为为网络安全产品支付服务费用? A.愿意 B.不愿意 C.无所谓
第四篇:《2008年中国网民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研究报告》
CNNIC发布《2008年中国网民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研究报告》
2009年3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8年中国网民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网民愿意使用免费的安全软件,而近八成的网民对于在网上提供个人信息安全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忧,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影响网民上网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调查显示,近半数网民从未听说或关注过第三方机构颁发的网站诚信标示,我国互联网亟需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信息安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价格因素影响用户选择 超七成网民愿用免费安全软件
CNNIC报告显示,96.1%的网民个人计算机中装有信息安全软件,其中70.5%的网民选择使用单一品牌的安全套装软件产品,即至少包含杀毒、防火墙两项功能的安全软件产品。28%的网民使用过在线查毒服务,其中近1/3的用户还使用了在线杀毒服务。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网民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2008年底国内现有网民数量统计,目前尚未安装安全软件的网民数量超过1000万,这一数据反映出大量上网人群的信息安全存在隐患。调研结果表明,74%的网民表示愿意使用免费杀毒软件,这说明免费杀毒软件对于绝大多数网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过半网民不识诚信标示 我国互联网诚信体系亟需建立
CNNIC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对于广大网民在网站安全性方面的知识普及力度远远不够。近年来,为避免钓鱼网站问题,国内涌现出一些第三方机构为公众网站颁发诚信标示,而CNNIC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半网民表示从没有听说过或关注过此类诚信标示。调查还显示,当前网民中绝大部分对电子签名的概念不够清晰,其中19.1%的网民认为电子签名是将手写签名或印章扫描成数字格式,23.5%的网民认为是账户密码。四成以上网民从来没有关注过网站数字证书的问题。
尽管绝大部分网民对电子签名的概念不够清晰,但75%的网民对电子签名表示了不同程度的信赖,这充分说明了在网民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有近一亿网民使用过网上银行专业版,占我国网民总数的33.4%。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网民对互联网的应用已经从单纯的娱乐转向购物、求职等多个方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第五篇: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
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
邓大胜、李路路、史慧、高晓巍、刘春平、张丽
一、科技工作者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特征明显
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队伍保持快速增长,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通过自主选择而不是组织分配来择业,科技人员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一是队伍规模稳定增长。据测算,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从2006年近4200万增长到2012年近6800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R&D(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从2007年的173.6万人年增长到2012年的324.7万人年,增长了87%。本次调查对355家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医疗卫生机构、中学等用人单位报表汇总结果显示:自2008年以来,86.5%的单位科技人员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14.4%的单位增加50%以上,28.5%的单位增加20%-50%。
二是年龄结构继续年轻化。本次调查表明,2013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平均年龄为36.8岁,其中35岁以下占45.7%,35-44岁占31.8%,45岁及以上占22.5%。与2008年第二次全国调查相比,平均年龄降低0.6岁,35岁以下比例增加7.6%。这一结果与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科技工作者队伍是一致的。据统计,2008-2012年间毕业的普通本专科学生人数高达2851万,仅比1949-2007年毕业生总数3287万少436万。目前,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总数2391万人、研究生在校学生总数172万人,这预示着科技人力资源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科技工作者队伍将继续呈现年轻化趋势。
三是高学历化趋势明显。本次调查发现,2013年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12.6%,硕士占20.9%,本科占48.0%,大专占14.7%。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从2003年的11.4%增加到2008年的25.7%,再增加到2013年的33.5%,说明科技工作者队伍长期保持高学历化趋势。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学历特征尤为明显,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占81.2%、47.6%。在35岁以下组和35-44岁组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分别为37.5%、36.6%,45岁及以上组中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1.2%。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扩张使得研究生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2002年之前累计毕业生总数为76万人,2003年至2007年间累计毕业生达102万人,2008年至2012年间累计毕业生达201万人,表明科技工作者队伍高学历化趋势仍将持续。
四是自主择业比例增加。调查显示,26.8%的科技工作者因为组织分配或调动进入现单位工作,另外近四分之三则是自主选择职业的结果,自主择业比例比2008年增加13个百分点。科技工作者择业时看重的主要因素包括:能发挥专业技能(43.5%),工作稳定(41.5%),符合个人兴趣(29.5%),便于照顾家庭(16.1%)。科技工作者平均工作年限(工龄)为14年,比2008年调查降低0.7年;自工作以来曾经更换过单位的比例为36.0%,比2008年调查高11个百分点,说明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度有所下降。
五是科研人员国际化水平较高。调查表明,6.1%的科技工作者有过一年及以上的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其中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有海外经历的比例为8.3%,高校的科研人员有海外经历的比例为21.7%。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学术团体的比例分别为4.1%、11.0%;最近三年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比例分别为12.9%、34.8%;最近三年发表SCI论文的平均值分别为0.8篇、2.0篇。
六是科技工作者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支持程度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95.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70.0%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关注国家出台的政策方针。93.9%的科技工作者赞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同时,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近三年中30.9%的科研人员获得过专利,高于2008年调查的21.5%;43.0%的科研人员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其中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人员有成果转化的比例分别为65.6%、47.1%和25.6%。总体来看,广大科技工作者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和人民,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
二、科技评价导向、科技资源分配是科技工作者关注焦点
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对现行科技评价导向、科技资源分配和科研管理、职业发展空间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反映较多,科技工作者生活压力大、平均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幸福感还有待提高。
一是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信心还需进一步提振。对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分别有34.7%、32.4%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信心不足。对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2049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分别有39.1%、33.6%的科技工作者表示信心不足,青年、高学历群体对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信心不足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对自身能力水平的判断并不乐观。74.1%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于2008年的65.4%。69.6%的科研人员认为科技工作者队伍中不安心做科研的情况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这一比例高于2008年的62.0%。此外,85.1%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原创性科技成果少,82.5%的科研人员认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这种情况说明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创新自信还比较缺乏。
三是认为科技评价导向不尽合理。调查表明,59.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现行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其中科研人员认为评价导向不合理的比例高达68.2%。以发表论文、承担科研项目数量为例,81.8%的科研人员表示发表论文对于完成考核要求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近三年承担过项目的科研人员中,91.7%认为承担项目对完成业绩考核作用非常大或比较大。52.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现行评价制度驱使造成学术不端行为频频出现。对现有科技奖励的社会影响,26.2%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示范效应非常明显,同时11.6%认为负面效应非常明显。
四是对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管理问题反映较多。对于政府的科技资源,28.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分配结果不公平,26.6%认为分配过程不公平,25.4%认为资源使用效率不高。63.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存在不合理之处,其中科研人员持这种看法的比例达71.1%。科研人员反映在申报和承担财政项目时曾经遇到的突出问题包括:项目限定的人员费比例太低(59.7%)、申报周期过长(56.1%)、审批程序不透明(50.7%)、申报手续复杂(48.8%)、评审时拉关系走后门(45.4%)、资金到位不及时(36.1%)、结项验收走形式走过场(33.0%)、招标信息不公开(28.0%)、项目经费的违规使用或挪用(16.7%)。
五是期待拓宽个人职业发展空间。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对目前工作总体满意率为54.9%,其中职称、职务晋升(26.3%)、收入(25.2%)、单位学术氛围(32.3%)、单位组织进修培训(28.5%),20.0%的科技工作者明确表示对个人发展空间不满意。17.8%的科技工作者没有职称,比2008年调查高出9.6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18.5%、中小企业45.7%没有职称,远超过2008年的10.1%、20.9%。初级、中级、副高职称人员中分别有30.3%、33.8%、22.7%对职称职务晋升不满意。26.2%的科技工作者考虑过更换目前的职业或工作单位,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中这一比例分别为31.2%、30.2%,35岁以下青年群体则为30.1%,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流动意愿。
六是生活幸福感有待提高。调查表明,我国科技工作者2012年平均收入为74137元,比2007年的41159元增长了80%,略低于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幅(89%),有30.5%的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收入状况不满意。54.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当地属于中下层或下层,感觉生活很幸福或比较幸福的不足四成(37.5%)。50.2%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健康或比较健康,低于2008年调查的54.1%,另外38.1%认为一般,11.7%认为自己不健康,表明当前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平均健康状况不容乐观。44.4%的科技工作者感到压力大,其中大学教师、科研人员中感到压力大的比例更高,分别为55.2%、52.7%,49.1%的硕士、58.1%的博士感到压力大。
三、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创造活力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的科技评价制度,必须改革科技资源分配制度,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不断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构成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的主体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生成长的中青年,近八成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明显提高,同时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也十分显著,个人价值取向更为明显。应面向科技工作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采用多种形式精心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判断力。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以老一辈科学家为主题,通过主题展览、经典剧目、影视作品、传记作品等方式,开展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宣传活动,引发心灵共鸣,进一步增强科技工作者履行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使科研诚信真正成为对科技工作者的自觉要求和行为规范。
二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的激励导向。积极改变现有人才评价中过度与论文、项目和经费数量挂钩的现象,鼓励科技工作者更加关注长远、关注经济社会和民生重大需求,努力做出有原始创新、解决重大发展问题的科技成果。确立用人单位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分类评价体系,根据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让从事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科研辅助、科技管理的各类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尊重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适当延长评价周期,简化评价程序,减少考核活动,鼓励科技人才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注重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的基础作用,把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作为科技人才评价重要内容,纳入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营造理性质疑、学术民主、兼容并蓄、奖掖后学的良好氛围。
三要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快科研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根据科技活动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实行更具导向的支持方式,对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活动实行长期、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对产业技术研发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简化项目评审程序,加强事后评估,建立信用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科技人才用于科研的时间。加大公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力度,重视对科研基础条件和数据等方面投入,鼓励和支持开放共享,完善国家科技报告体系建设,促进承担财政支持科研课题的科技工作者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加快实现科技计划管理过程公开透明,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发挥科技社团等第三方机构客观、中立的作用,对科技管理全过程予以监督和评价评估。
四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分配方式,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确保优秀科技人才收入维持在有竞争力的水平。完善科研补贴制度,改革现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薪酬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激励和福利保障。鼓励企业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探索实行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折价、股权期权激励等科技人才激励方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等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作用,制定职务技术成果管理条例,提高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中主要发明人的收益比例。通过多种方式,改善青年科技人员的生活条件,减轻生活压力,提高待遇。
五要大力培育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着力推动科学文化建设,加大对优秀学术传统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推动科技界进一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科学共同体在培育科学文化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对高级研究人员实行学术年假制度,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术交流,帮助他们舒缓工作学习压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精心策划节目和报道内容,用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思考引领社会思潮,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增强全社会公众的创新自信和对科技发展的支持理解,培育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社会价值观。广泛开展对优秀科技人物和创新团队优秀事迹的宣传,树立优秀典型,塑造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六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举荐表彰,畅通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渠道。发挥学术交流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支持科技社团举办高端、前沿、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支持科技期刊提升质量和影响力,吸引国际科学组织在华召开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支持国内知名专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团体活动并争取担任领导职务。注重搭建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优秀人才拓展视野、提升能力。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要求,广泛开展面向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建立在职学习长效机制,鼓励科技工作者在“干中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改革科技奖励制度,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同行评价作用,对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科研产出和诚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推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合适的专业领域、合适的条件保障支持下创造出更加丰硕的科技成果,创造更加辉煌的科技业绩。
四、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急盼改善创新条件和环境
青年科技工作者处于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是科技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调查显示,当前我国40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接受系统教育比例较高,总体学历层次高,对我国创新环境和个人发展比较有信心,但他们获得所需的科技资源相对困难,应当引起充分关注。
学术交流机会、职务职称晋升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关注焦点
一是自认在机会均等、自主创新方面限制较多。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中近六成(58.1%)认为自己主持项目数量偏少,显著高于35-44岁、45岁及以上等年龄组的49.0%、38.0%。同时,青年科技工作者普遍反映自己在工作中的自主性不强,只有37.8%的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表示自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决定开展工作的方式,低于35-44岁、4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38.9%、44.4%。
二是缺乏学术交流机会。调查显示,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中,39.3%认为工作中的主要困扰是缺乏业务和学术交流,其中反映最强烈的是大型企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2012年曾经参加过学术会议比例为39.1%,明显低于35-44岁、4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50.9%、53.7%。同时,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中逾八成反映参加学术会议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困难和障碍是“缺乏信息,没有机会”(44.6%),“太忙,没有时间”(33.6%),“会议收费太高”(28.4%),“没有差旅经费”(25.7%)。
三是对职务职称晋升和收入的满意率低。调查显示,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对职称职务晋升方面的满意率最低,表示满意的还不到四分之一,对收入的满意率情况也是如此。此外,尽管各年龄段的科技工作者普遍反映收入低、待遇较差、生活压力大,但青年群体的感受更加强烈,35岁以下科技工作者中三成考虑过换工作,其中近六成(58.7%)把收入待遇太差作为更换工作的理由,这表明对经济状况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度,也对他们的创新热情造成了负面影响。
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一要改进现行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加大对基层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力度。要优化科技资源分配,尤其要加大对处于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和早期阶段的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勇于创新创业;鼓励崭露头角、勇担风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与公平竞争,加大青年科学基金和青年科技创新计划的资助规模与资助强度,探索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持续滚动支持的机制。
二要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激励青年人才成长。要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现行的人事制度,根据科研规律设计体制机制,实行评聘分开,通过资格认证和职务职称晋升这两种途径认定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水平,结合业绩考核和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实施滚动进编和动态进编,以满足青年科技工作者合理的职称职务晋升愿望和诉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更能体现科技工作者职业特点和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根据科技工作者对科研项目的时间投入和智力贡献引入绩效补贴,打破完全以职称职务级别为衡量的薪酬分配制度。
三要高度关注非公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企业和高科技园区科协系统的作用,由企业科协和高科技园区科协定期向所属青年会员发布学术交流的会议信息,协助企业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同行组织论坛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知识融合和人员交流;要创新学术交流形式,最大限度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为非公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非公企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资讯交流和知识服务;通过发展“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等措施,逐步解决非公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问题。
四要发挥科技社团在学术交流和人才举荐中的独特优势。要发挥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的优势,多为青年人提供成本更低、形式多样的交流机会。呼吁院士专家参加以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主的学术沙龙,鼓励科技社团重视发现有重大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过表彰和举荐等形式使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和职称结构,鼓励功成名就的专家帮扶、提携青年科技人才,并与青年科技人才分享资源。
五、海归科技人员:科研产出水平较高,爱国奉献精神有待加强
海归科技人员是科技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提升我国科研水平、开拓新的科研领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调查中,海归科技人员占样本总量的6.1%,其中有海外留学经历者占4.4%,仅有海外工作经历没有留学经历的占1.7%,调查反映的一些现象和特点值得高度重视。
海归科技人员比较看重个人发展
一是海归科技人员回国动机更偏向于个人需要。据调查,海归科技人员当时回国主要源于与家人团聚(45.3%)、国内发展机会更多(33.8%)、报效祖国(26.4%)三方面动机,因不适应国外生活(7.9%)、国内收入待遇更好(4.6%)、国内科研条件更好(3.2%)等因素而回国者很少。其中,35岁以下青年海归科技人员,为了与家人团聚而回国者达49.2%,因为国内发展机会更多而回国者也达36.4%,高于35岁及以上海归人员;但35岁以下青年海归人员为报效祖国而回国者比例(21.7%)低于35岁及以上者(29.6%)。由此看来,海归科技人员回国的动机主要源于个人需要,青年海归科技人员尤为如此。
二是海归科技人员的再出国意愿上升。与2008年调查相比,海归科技人员表示后悔回国的比例从12.3%上升到2013年的18.5%;同时,打算再次出国的比例由17.5%上升为24.0%。从年龄情况看,35岁以下青年海归科技人员对当初回国表示后悔的比例(24.3%)比2008年上升了7.7个百分点,打算再出国工作的比例(34.6%)上升了7.6个百分点,均高于35岁及以上者。从单位情况看,科研院所、中小型企业和高校的海归科技人员打算再出国者比例较高,分别为29.5%、29.0%和26.0%。综上所述,青年海归科技人员、科研院所和中小型企业的海归科技人员再次出国的意愿均较为强烈。
三是个人收入水平和事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海归科技人员的再出国意愿。调查显示,海归科技人员自认为个人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中层及以上者,后悔当初回国的比例只有13.2%;自认为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中下层、下层者,后悔回国的比例上升至24.5%、31.4%。同样,自认为事业发展和工作状况相比5年前“好很多”的海归科技人员,后悔回国的比例只有5.9%;自认为相比5年前“好一些”“没变化”“差一些”“差很多”的海归科技人员,后悔回国的比例则分别为14.1%、29.2%、33.0%、48.3%。显然,对个人收入和工作状况的满意度成为海归科技人员评价当初归国合理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他们再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最主要理由。
激励海归科技人员发挥创新活力,引导树立科技报国信念
一要激励海归人员发挥创新创造活力。贯彻落实好已有的吸引和鼓励海归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推动完善包括创业资助、科研条件、职称评定、落户居留、工商注册、薪资报酬、社会保险、住房申购、子女入学、签证办理等方面配套政策。积极搭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为海归人员在就业、学术交流、创新创业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确保海归科技人员回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建立创业基金、开办创业培训班、组织高新科技项目洽谈活动、提供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为海归科技人员创业服务。
二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海归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组织中央媒体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老一辈归国科学家,用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教育影响当代的海归科技人员,引导他们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一批热爱祖国、甘于奉献、成绩突出的优秀海归科技工作者,面向社会大力宣传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科研业绩,切实增强广大海归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为国服务的信心和荣誉感。通过面向海外的电视、报纸、期刊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海归科技工作者中的先进典型和所作出的突出业绩,大力宣传国家在用好用活科技工作者方面的政策,吸引更多海外科技人才归国创新创业。
三要引导海归科技人员正确认识国情,树立科技报国的信念。面向广大海归科技人员,深入宣传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展示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生动实践和进展成效,引导海归科技人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创新自信。深入开展国情教育活动,帮助海归科技人员正确认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重任,激发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的使命感。
四要有针对性地帮助海归科技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挥好欧美同学会、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等学术和联谊团体在联系、团结海归科技人员中的作用,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海归科技人员的意见建议和愿望要求,推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支持在海归科技人员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成立联谊和学术交流组织,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对海归科技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委政府要定期听取海归科技人员的意见建议,支持他们通过创新创业提高收入水平,帮助他们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维护他们的知识产权等各种合法权益。
六、企业科技工作者:能力水平总体偏低,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科技工作者队伍普遍存在能力层次不高、知识更新缓慢、科研产出少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同时通过提供激励和培训进修机会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激励不足、培训交流机会缺乏制约企业科技工作者整体水平提高
一是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引导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调查显示,由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企业科技工作者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同时,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待遇也未体现出优势,创新激励措施不足且形式单一。在有成果转化的企业科技工作者中,仅60.9%的人从中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分配收益,其收益形式主要体现为奖金(89.4%),技术入股(5.7%)、出售专利或技术(4.2%)和期权(2.3%)等其他形式均比较少见。
二是创业环境不佳,难以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在过去三年中有自主创业意愿的人占26.1%,仅有1.2%的人实际尝试过创业。当被问及创业面临的困难时,74.1%的人表示“缺乏资金”,51.4%的人表示“缺少好的项目”,还有35.1%的人认为“风险太大,没有安全感”,33.6%的人表示“缺乏管理经验”。
三是缺乏培训交流机会,限制了企业科技工作者能力的提升。企业科技工作者反映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扰是“跟不上知识更新速度”(42.1%)和“缺乏业务/学术交流”(41.2%)。81.4%的企业科技工作者认为目前需要进修或学习,但46.8%的企业科技工作者表示单位没有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只有31.7%的企业科技工作者2012年参加过学术会议,明显低于高校(60.2%)和科研院所(58.5%)的比例。
四是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挫伤了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调查显示,在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分别有18.5%和16.3%的人表示“领导不重视”是自己工作中的主要困扰,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单位的科技工作者。此外,在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中表示有工作成就感的比例分别为35.8%和32.4%,明显低于高校(43.8%)和科研院所(37.0%)的比例。
五是职业认同感不高,提升自身能力的动力不强。调查显示,63.0%的企业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低,明显高于高校(39.1%)和科研院所(51.5%)的比例。在被问及最想从事的职业时,仅28.5%的企业科技工作者选择“仍从事目前职业”,远远低于高校(47.4%)和科研院所(34.5%)的比例。
如何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
一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企业科技工作者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一步提高企业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同时要加快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改革,建立起全社会统一的保障制度,逐步缩小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存在的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福利待遇差距,使企业科技工作者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
二要建立健全促进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市场体制相适应、与创新业绩相结合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创造者的特殊贡献。鼓励企业建立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加大对科技成果职务发明人和转化推广人员的激励,切实落实相关奖励、分红政策;取消对高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的股权比例限制政策。
三要积极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科技金融政策,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产业,重点解决创业企业初期融资难的问题。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在初创企业中开展培训,提高创业者的管理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
四要鼓励科技社团面向企业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帮助企业科技工作者建立学术交流网络,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满足企业科技工作者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需求。
七、科技工作者对现行评价奖励制度认同度不高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1.不同职业科技工作者看重的成果形式各异,但同行认可是共同标准
一是各类科技工作者看重的成果形式有所差异。比较来看,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推广人员最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大学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更看重论文。在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中,60.7%的工程技术人员最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明显高于对专利(18.7%)、论文(12.5%)、著作(3.9%)和软科学报告(1.1%)的看重;57.2%的技术推广人员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明显高于对其他成果形式的看重。56.4%的大学教师最看重论文,高于对新技术与新产品(27.7%)、专利(7.6%)、著作(5.7%)、软科学报告(0.6%)的看重;39.4%的卫生技术人员最看重论文,高于对新技术与新产品(35.8%)和其他成果的看重。在科研人员中,45.6%最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其次是论文(38.0%)。
二是同行认可得到各类科技工作者一致看重和认同。调查显示,在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标准中,50.1%认为“获得同行认可”是重要标准,在15个指标中处于首位。其中,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研发活动参与越多,对同行评议的看重程度越高。从职业看,对同行认可的看重程度,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较高,分别为61.3%、58.4%和54.4%,技术推广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较低,分别为43.9%和49.1%。可以看出,同行认可是科技工作者普遍认同的评价标准。
三是同行认可机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从科技工作者反映的情况看,大家认为同行提名、同行评议是体现同行认可的重要形式,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院士评选、国家和地方各级科技奖励评选中,同行提名制没有得到充分实行,导致公信力不足、激励作用不足;个别部门组织的项目评审、奖励评审受行政力量干预太大,同行评议成为走过场的形式,甚至成为实现领导意志的包装过程;匿名评议原则落实不好,在评议过程中照顾师生、同学、亲戚、朋友等关系,照顾本系统、本单位的利益,重人情、拉关系等现象较为严重;缺少对同行评议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严重影响评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同行评议的核心作用,改进科技奖励制度
一要结合岗位特点,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改变科技工作者考核评价中“一刀切”的状况,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研究类型、不同评价目标,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专业、行业、岗位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针对医疗、企业、技术推广组织科技工作者的评价,要把实践能力和实际业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要淡化政府在科技评价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同行评议在科技工作者评价中的核心作用。除了必要的起社会激励作用的评价外,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退出对科技工作者个人评价的工作;应改变政府人才政策的有关做法,把在人才规划、认定、支持、考核上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充分发挥用人机构在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上的自主性,逐步推行“评聘合一”的制度;进一步发挥同行评价的核心作用,创造条件促进专业协会、学会等学术共同体在科研评价上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扶持壮大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推动科研评价的社会化、多元化。
三要推动考核评价方式的科学化,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应建立以产出价值为核心的评价标准,改变论文、论著、专利等评价指标设置中重数量、轻质量的状况,降低科研项目级别和经费数量在职称晋升评价中的权重。倡导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考评和聘期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制度。
四要加快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大幅度减少各级政府的科技奖项,充分尊重学术同行在科技奖励上的自主性,把科技奖励和科技奖励管理的主体转移到科技社团上来;减少综合性科技奖励,强化专业性、行业性科技奖励的权威;扩大科技奖励的范围,针对企业科技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置权威性奖项;逐步实行同行提名制,完善规范评奖程序,增大评奖过程的开放和透明程度,提高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和正向激励作用。
八、科技工作者对财政科研项目管理问题反映强烈,科研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待提高
超过一半的人认为项目申报周期过长,近一半的人反映申报手续复杂和审批程序不透明,还有四成以上的人批评评审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
1.科技工作者对政府科技资源配置和财政支持项目经费管理相关问题反映强烈
一是对政府科技资源分配公平性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对政府科技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认同度不高,只有28.2%的认为政府科技资源分配“结果公平”,只有27.1%的认为政府科技资源分配“过程公平”,均不足三成。超过一半(54.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财政支持研发项目申报周期过长,近一半人(49.7%)认为项目申报手续复杂,48.6%的认为财政支持的项目审批程序不透明,43.1%的认为评审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现象。
二是多数科技工作者认为政府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成(27.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政府科技资源的使用是有效率的,而其他人或不认同或表示“说不清”。近四成(38.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财政支持的研发项目“成果不具有转化或应用价值”。
三是科技工作者对财政支持项目经费管理相关问题反映强烈。35.2%的科技工作者指出财政支持的研发项目资金到位不及时,超过半数(57.1%)的科技工作者认为“项目限定的人员费比例太低”,有“重物轻人”的倾向。另外,17.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存在“项目经费的违规使用、挪用”现象。
2.完善项目评议制度,改革经费管理机制,提高科研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一要简化申报程序,完善评议制度,提高政府科研项目立项的公信力。要进一步简化政府研发项目申报程序,明确规范项目申请和审批流程,建立各部门统一的项目申报电子化平台供科技工作者动态查询,增强项目审批的透明度。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政府在项目立项环节的公信力,包括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借助计算机智能指派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同行专家的选准率;严格执行专家评审回避和保密制度,防范项目评审中的利益冲突;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加大对项目评审中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倡导认真负责清正廉洁的评审文化。
二要改进政府科研项目经费成本核算和使用方式,建立符合研发活动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人力成本是研发活动的核心成本,因此项目经费成本核算必须充分体现人力成本的价值。要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明确区分项目经费中的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根据研发项目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核定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在不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要赋予项目负责人对直接经费开支充分的自主权。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充分体现科技工作者职业特点和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而不是迫使科技工作者在长期承受较低薪酬水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从项目经费中提取部分经费弥补日常生活开支。
三要统筹国家财政和各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要统筹不同层面和不同部门的研发经费管理制度,防止各部门和各单位的经费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互不衔接甚至相互冲突。国家财政部和科技管理部门应联合制定国家财政支持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规范,发放和管理政府科技资助经费的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家的统一规范完善研发经费管理办法,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研发执行机构应切实担负项目经费管理的具体责任,坚持专款专用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部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一旦发现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规行为,要坚决查处。
四要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政府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要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资源宏观协调机制,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物资、信息、人才等方面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政府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继续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和运行机制。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体系,对接受财政资助的研发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和统一归档,将实验过程、数据、结果以及研究的经验教训等信息汇集起来,以适当的方式向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公开,避免重复研发和资源浪费。
九、科学道德状况有所好转,学风浮躁问题仍然突出
1.科研环境不完善是学风浮躁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这是导致急功近利行为的根本因素,三分之二以上(68.2%)的科研人员认为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是我国科研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各类评价过多过滥,使一些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的主要目的是应付各种评价而不是开展学术交流,调查发现,81.7%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其次,我国学术评价制度主要以论文、著作等量化指标作为评价依据,使得科研人员更追求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的数量,忽视了科学研究本身追求真理的核心价值。最后,相对短期的学术评价与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前景之间的联系过于密切,导致部分科研人员铤而走险,催生了学术不端行为。61.3%的科研人员把学术不端行为归结为现行评价制度的驱使,52.5%的科研人员认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存在的原因。
二是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不科学导致科研人员多头应付,难以自主规划研究路径。目前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以竞争性课题制为主。虽然资源总量增幅较大,但资源分配主体多样、渠道多样、要求多样、方式多样,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多头申请,在各种题目之间频繁转换。而且,科研人员由于缺乏自主支配的稳定科研业务经费,只好按照变化不定的项目指南设计研究路径,难以沉下心来安排长期、持续的研究项目,导致研究方向多变。
三是现行政策环境不利于科技人员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难以坚持长期持续的创新活动。对我国创新环境,除了“政府鼓励创新政策”得到了61.6%科研人员的认同外,其他方面的评价均不高。72.5%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企业没有确立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而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环境建设,作出较高评价的均未超过半数。从调查结果来看,科研人员对我国的创新环境抱有很高的期待,认为良好的创新氛围才是保证科研人员长期持续创新的基础。
四是目前的科学文化氛围阻碍了科研人员创造性的发挥。调查表明,科研人员对科学文化氛围的状况评价不高。70.5%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的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不足四分之一(24.3%)的人认为有“宽容失败的氛围”。对“挑战学术权威的氛围”评价最低,仅有19.7%的科研人员认为目前存在这样的氛围。
2.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优化科研环境
一要端正学术评价的指导思想。应调整目前把学术评价看作政府部门、科研单位行政管理手段的倾向,把对胜任能力、发展潜能、科研产出价值的评估作为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的核心。改变学术评价“一刀切”的状况,建立机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区分,不同类型科研岗位相区分,能力评价、业绩评价、奖励评价相区分的分类学术评价制度,把学术评价与工作评价区别开来;应根据学术评价的特点,完善评价程序,强调同行认可的基础性、权威性作用;应拓宽评价渠道,建立用人单位、学术团体、专业机构等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
二要建立既有适度竞争,又能保障宽松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制度和科研机构用人制度。尊重科研工作创造性强、不确定程度高、失败风险大的特点,优化目前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加大稳定支持的比例,提高科研人员在科研方向选择上的自主性。应尊重学术生命周期的特点、科研人员价值观念的特点,改变目前科研机构刚性用人制度,形成进入门槛较高、成长环境宽松、发展机会多样的用人局面。应尊重科研创造的长期性、科研人员成长过程的复杂性特点,避免“论文定终身、项目定前程、职称定生活、成果定荣誉”的赢者通吃状况,为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留出宽松的空间。
三要营造平等、宽容、鼓励创新的科学文化环境。努力营造唯真、唯新、唯能的科研生态,形成学术面前无上下尊卑、创新机会人人平等的学术氛围;改变科研资源分配中重地位、轻能力,重称号、轻见识,重业绩、轻潜能的状况,扭转过度放大的“马太效应”;要重视科研人员中存在的山头主义、门户主义、本位主义倾向,有意识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人情、关系、权力潜规则;要强化对科研人员的精神激励,避免着眼于非学术目标的恶性竞争;要积极引导舆论宣传,树立新时期具有优良科学精神的科学家典范和楷模,大力营造淡泊名利、作风正派、勇于钻研和吃苦耐劳的科研风气。
四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惩戒力度。应逐步建立在科研资助机构、用人机构间信息共享的科研人员信誉档案系统,形成基于同行监督的学术不端行为长效约束机制;应从规范、公示、教育、调查、处理、惩罚等关键环节入手,形成完整的学术不端行为监督体系;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一些情节严重的行为,可采取对当事人进行免职、停止拨付项目经费、不受理项目申请、停止招收研究生、取消荣誉称号等惩罚措施。
(摘自《光明日报》2015年0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