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气象局十二五规划方案

时间:2019-05-13 18:3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乌海气象局十二五规划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乌海气象局十二五规划方案》。

第一篇:乌海气象局十二五规划方案

乌海市气象局“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气象事业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的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按照自治区气象局 “十二五”规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做好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计划,对于贯彻和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开发和利用乌海地区的气候资源,实施好气象防灾减灾,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满足上级气象部门总体要求、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满足乌海市气象事业快速、持续发展的要求,编制本“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基础设施现状与需求分析

1、乌海市基本情况

乌海市于1976年建市,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全市总人口50万人,国土面积1754平方公里,黄河穿市而过,流经乌海105公里。乌海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初步建立起以煤炭、化工、建材、特色冶金、机械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体系和以蔬菜、水果及深加工为主的城郊型农业体系。乌海市的发展目标是:

工业方面,加快高载能完善配套,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争取建设内蒙古的重化工业基地;

农业方面,建设以乳肉、蔬菜、葡萄为支柱产业的高效特色农业;

城市建设,兴建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山水园林生态绿洲型城市;打造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

第三产业的目标是,建设包括人流、信息流、现代物流业在 内的小三角服务中心,形成投资在周边、消费在乌海的局面。

2、局内基本情况

全局在职干部职工51人,包括公务员8名,事业编制43名。科室机构:经区局批复成立的有办公室,业务科,气象台,民航气象台,后勤中心。

根据服务地方的需要和区局要求组建的机构有:科技服务中心,生态监测中心,决策服务中心,人影办,法制办,防雷中心、防雷工程公司。

目前的业务服务范围:预报、测报、民航气象、科技服务、影视广告、雷达、人影、生态、防雷防静电检测和审、检、验。

3、地方对气象的需求

从传统气象业务的角度来看,地方对气象的需求不多。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乌海市的国土面积比旗县还要小,仅有耕地10万亩,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仅有1%。从可能形成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的自然条件来看,降水量少,雷暴、冰雹天气也少,地方经济建设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显然比别的盟市要小得多。我局近年来实施的拓展工作领域的策略,使地方对气象的需求发生了改变。比如通过与飞机场共建气象台的方式承担民航气象保障的做法;与军工企业合作开展人影系列产品研制的做法;以课题方式介入地方城市、水利、建筑、生态建设、交通、环保、大型活动等项目开展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使我们自身的视野已经从传统业务的涵盖范围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市委政府领导也通过我们拓展工作领域、增加工作内容和实际发挥的作用,对于气象在乌海市经济社会中的作为予以充分的肯定。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明显加大了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对气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预报产品,在改善生态环境及 城市建设方面能有更大的作为,要求建立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求气象在建设山水园林生态绿洲型城市、打造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三个气象” 理念,把发展作为气象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科技为先导,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紧紧围绕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依法发展气象事业。

2、奋斗目标

(1)努力建立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气象服务体系。抓住切合乌海实际的重点自选内容,实现拓展领域与增强内功并重,提高运行质量,巩固改革成果,使我局气象业务能力、服务能力、促进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明显拓宽服务领域,全面开展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扶贫、环境气象、生活指数方面的服务。

(2)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地方气象事业费明显增加。气象台站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3)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短期、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显著增强。

(4)气象文化氛围逐步形成,社会形象和地位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职工生活质量在当地达到中等以上水平,能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三、主要建设和工作任务

1、气象综合探测

地面气象观测:完成一般站的工作,业务运行保持稳定。为航空飞行提供实时气象资料,实现所有气象资料的完全共享。提供丰富、快捷、准确的预报产品,建立航空气象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有效落实,为航空飞行气象服务模式推广积累经验。为人工增雨指挥作业及其他专业飞行提供服务并积累经验。

积极争取自治区气象局和市政府投资,建设好4个6要素自动站。完善气候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开展并完善城市气象环境监测业务。要有计划的对业务人员进行滚动培训,制定定期考核上岗制度,组织不同范围的业务技能竞赛和业务检查。

天气雷达监测: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天气雷达对降水天气,特别是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积极争取政府投资,建设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加强对黄河防凌、生态环境的监测,提高为政府服务的能力。

2、气象信息网络

通信网络:依托宽带网和新一代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完善电视会议、远程培训教育等功能,提高办公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实现无纸办公、实现基本气象观测资料及加密观测资料的实时传输。

计算机系统:完善信息网络传输业务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 面向社会的基本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真正实现基本气象信息资源的共享。

3、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

资料处理和诊断分析:开发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资料应用的处理技术和诊断分析方法。

天气预报: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优化业务平台建设,实现能连续滚动发布定时、定点、定量和可视化的短期天气预报;完善城市气象指数预报业务系统,加强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提高预报的时空分辨率,使预报的空间精度达到5km。进一步完善预报质量评价系统,开展天气预报满意度评价工作。

气候资料业务:建设短期气候预测的历史资料业务数据库和气象服务数据库系统;建设气象非实时资料存储检索系统,实现非实时气象信息的共享;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质量控制、整编加工、应用服务的能力建设。

专业气象业务:充分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实现对气候生态环境、农牧业气象灾害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加强对农牧业气候区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工作,提高合理开发利用农牧业气候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企业单位专项气象服务的技术开发。

4、气象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建设党政领导部门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开发研制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平台、技术软件和服务产品,建立面向党政领导部门的网络化服务系统,增加直观、形象、多样、针对性强的决策服务产品;切实做好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及气候评价工作,积极参加政府防灾减灾方案及相关政策的制订和组 织实施。

公众气象服务:改进公众电视天气预报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实时信息、多要素和指数预报,利用乌海市政府信息网建立气象信息站网页,为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信息。积极与当地媒体建立刊播、插播、增播制度,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报纸等多种现代传媒向社会提供广泛的公众服务产品。开展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服务,依法加强气象信息传播的管理工作。

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加快专业气象服务信息制作分发服务系统建设,为各行各业提供各具特色的专业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城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拓展农牧业气象、医疗气象、环境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防御雷电灾害等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围绕国家及地方重点工程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点开发项目的建设,主动做好专项气象保障服务。

应急响应机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针对乌海市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加强中短期预报系统、短时监测预报系统、气象情报收集系统、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农业气象预报系统等基本业务系统建设,形成较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手段,保证在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传送到党政领导手中。

城市环境气象服务:开展城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空气质量预报和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紫外线强度、花粉浓度、人体舒适度和医疗等气象服务;开展与环境有关的城市建设、交通、防火以及冰冻、含尘量、能见度等其他专项气象服务。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加强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基础设施建设,推 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并努力充实其功能,实现立体化作业,形成地方投入的长效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完善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综合技术系统,形成科学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体系,提高作业的科技水平和总体效益;以增加全年有效降水量,为缓解干旱缺水和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开发更多的水资源。

防雷减灾服务:开展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建立防雷检测网络化管理,依法开展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加强对防雷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雷电灾情收集鉴定和评估业务系统,开展防雷产品检测业务,提高防雷减灾服务的综合能力。

5、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十二五”后期我局人员退休较多,要严把人员“入口”关,加大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力度,新进入的人员应当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按照拓展技能、提高素质的要求,建设精干高效的气象队伍。加强与气象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和行政管理相适应的气象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加强气象科技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深造、项目带动、科研攻关和业务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按照机构健全、人员精干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权责一致、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要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业务服务、安全生产、环境卫生、行政接待、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完善岗位工作规范,教育和约束职工遵守职工守则,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选拔忠诚于气象事业、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中层领导职务。要在每个岗位培养1-2名既熟练掌握某一领域岗 位专门技能,又具有一定气象及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科技文化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6、精神文明建设

创建学习型部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气象宣传,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关心和重视退休干部的学习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

继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文明单位档次。要继续开展规范化服务、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和竞赛活动,开展诚信建设,加强行风建设,自觉接受公众监督。2012年建成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7、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完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合法、合理,公开、公正的依法行政程序,规范气象行政执法行为。建立社会投诉制度、局务公开制度和群众来信来访制度,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党纪、政纪和法制教育。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局务公开制度,设立局务公开栏,促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四、拟开展重要项目建设工作计划

根据“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奋斗目标和建设任务的要求,在充分考虑需求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建设任务连续性的基础上,拟争取自治区气象局和市政府立项建设以下重要工程项目:

1、建设乌海市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包括自动雨量网点、移动气象站网、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精细天气预报系统、预报预警系统、灾害综合信息监测系统、灾害信息收集、传输和服务系统、灾害评估系统、应急响应机制、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和决策服务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建设。

2、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加工处理系统、气象预报发布系统、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引进湖州瑞万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城镇精细化预报系统,完善对乌海市所辖区、镇、乡预报。逐步完善乡、村信息站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发送、加工及信息员培训、效益收集等项制度,在开展生态环境要素实时监测业务的同时,衍生相关服务产品,提高生态监测评估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我地区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3、建设乌海市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工程

以乌海为中心开展内蒙古西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开展人工降雨,建立、完善以作业条件预报、作业决策指挥、效果评估为核心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业务系统,实现各类人工影响天气监测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显示和指导信息的传输,制定科学催化作业方案,适时指挥和指导外场作业,对作业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检验。建立作业催化、监测及效果长期检验系统,提高人工增雨服务的科技含量。以达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空中水资源的目标。政府拟同意每年给予人工增雨专项资金满足该项工作的需求。

4、联合开展“三农信息系统”建设及延伸 “三农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乌海市三农概况、农区居民、特色农业、养殖业、龙头企业、林草业、生态环境、水利状况等。利用GPS、GIS、RS和多媒体技术的配接,对乌海市社会资源信息进行开发、处理和集成。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乌海市政府信息网,为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信息。建立自动雨量站点向六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升级,逐步建立移动气象站网,建立自然灾害信息预测、预警、传输、服务、灾害评估综合业务服务系统,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5、电厂建设气象服务系统

乌海是以能源工业为主的城市。“十一五”期间电厂装机多,“十二五”期间装机大幅增长。开展电厂专业气象服务,从节约电力能源,研究电力生产与气象因素的相关特性入手,通过分析,得出模型,进行推广应用。进行风能资源研究,为风电、煤电、水电互相补充提供气象服务。

6、城市环境气象监测、预报服务

利用气象局与环境保护局双方现有的监测站网、历史资料和实时监测数据、现代化业务系统,为双方的科研、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拟开展的项目有: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空气污染预测预报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新上项目和已有工程可能开展的气候环境影响评价;各工业园区开展的气候、环境监测研究与开发;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的监测与服务。

7、气象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在开展生态环境要素实时监测业务的同时,衍生相关服务产品,研究寒冷地区温棚增温防冻技术,通过推广应用,提高生态 监测评估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我市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开展土壤墒情、植被盖度、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动态监测,进行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提出生态变化状况和咨询建议。为生态项目区开展植物多样性生长适应性气象观测研究,为我市林木草业的引种提供气候适应性服务,应用农业气候区划成果,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乌海地区气候资源,为乌海地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和城郊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对温棚内不同蔬菜品种蔬菜冻害防御技术开展研究。

8、黄河乌海段凌汛预警系统研究

乌海属于黄河上游,是黄河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区段、也是内蒙古境内黄河最后封冻、最先开河的独特区位,为党政领导及防汛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抢险抗灾赢得主动。对黄河乌海段流凌日期和开、封河日期以及凌险的预警预测进行预报,建立与凌险相关因子的预报模型。

9、高速公路气象服务系统

乌海是通向西部的重要通道,研制以乌海为中心的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为高速公路提供预警,气候保障服务,公路气象预报。开展影响交通的沙尘暴、冻雨、大雾、大雨、雪、大风、结冰、低能见度的路面状况监测服务。

10、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气象服务延伸

“十二五”期间,黄河乌海段水利枢纽工程将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在城区建立大坝蓄水,水面可达100多平方公里。水库蓄水后形成局部小气候和水气循环,有利于植物、动物的生长,拟研究水库周围生态系统变化与气象条件关系。尝试库区上游降雨分布量与水库蓄水水位变化的关系研究和局地小气候的变化研 究。

11、气象信息及时化服务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数据库管理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一个有效存储、易于管理、方便查询分析、实时生成各种信息及所需的数据,与联通合作建立信息发射平台,针对不同天气现象,不同的用户群体发送不同形式的气象信息和服务内容。地方政府和党政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对气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对提供气象信息的时效要求越来越短,对气象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满足各个部门对气象信息日益增长需求,使气象服务上一个新台阶,气象服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开发不同需求气象信息及时化服务系统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项目由系统管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资料查询、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气候概况,信息产品等模块和信息发送平台、信息终端用户构成。

12、建设数字乌海“三农”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随着乌海市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着力提升“三农”的内在品质和质量,增强发展能力,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必然使命。为了进一步巩固和优化“三农”信息服务,巩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成果,为农牧民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更好的配合乌海市政府建设数字乌海“三农”信息服务网络,同时建设乌海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已成为必然。数字乌海“三农”信息服务系统是以乌海市“三农”内容为对象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应用。在依托数字乌海“三农”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乌海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上下联通,通过多种方式将信息传送的各级政府和用户手中,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有力的作用,增强减灾防灾的有效性。

五、需要建设和投资的重点项目

项目一 内蒙古乌海市气象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及依据

因为市内统一规划,我局办公楼在2006年实行置换搬迁,新建办公楼总面积5172平方米,其中精神文明活动室、会议室合并为186平方米,接待室55平方米,阅览室60平方米,健身房90平方米,科普馆110平方米,人工增雨基地680平方米,其余全部是业务用房。建设气象局办公楼时,中国气象局总共拔基建经费100万元,由于办公楼位于乌海新开发区,水、暖、电全部是临时设备,业务用电不能得到保证,尤其在居民用电高峰期,停电、电压过低、电压不稳等情况时常出现,给业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变,根据目前业务需求,为保证连续获取气象观测数据,必须保证用电稳定,但我局一直未进行电网专项改造,为此办公用电改造十分必要。

我局办公楼建成后暂时利用铁路系统实行供热,到目前为止因资金问题一直未与城市集中供热接通,因铁路供热已不能满足办公取暖供热需要,特别在冬季办公室温度在8—13度,急需与城市集中供热接通。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乌海市气象局办公楼建成于2006年10月,总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办公楼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结构为框架,总建筑面积5172平方米,楼高24.0米。办公楼南有4000平方米需要绿化、硬化。

2.1 集中供热

2.1.1 管道铺设费用 φ200mm管道200米 2.1.2 管道改造土建工程: 土建费+人工费 2.2 电网改造

2.2.1 300KV箱式变压器一台 2.2.2 地缆线200 米 2.2.3 电网改造土建工程 2.3 庭院硬化面积1000平方米 2.4 道路建设100延长米×6米宽 2.5 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 以上各项总计需建设资金97.0万元 3 项目实施地点情况

气象局办公楼位于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开发新区,该区是市属规划的行政、办公、金融区域。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划,市行政中心、党政等各有关单位均入户该开发区。气象局位于创业路东,四合木街南路口处。

项目二 内蒙古乌海市气象局业务楼综合改善 1 项目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及依据

我局业务楼在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对其外部只采用简单的涂料粉刷。由于业务楼位于乌海滨河新区的繁华地带,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其外观与周围建筑已经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乌海市的整体形象工程,根据市政府整体规划要求,为了乌海市的美化亮化工程,对业务楼外表进行装修装饰迫在眉睫。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乌海市气象局业务楼建成于2006年10月,总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结构为框架,总建筑面积5172平方米,楼高24.0米,长66米,宽15米。2.1 外挂石材 76.8万元 2.2 亮化工程6.5万元 2.2.1 LED灯带+霓虹灯

2.2.2 大楼外西墙LED电子显示屏 2.3 门厅改造5.0万元

2.3.1 拆除玻璃门、玻璃雨篷等并重新安装 2.3.2 电子感应自动门改造 以上各项总计需建设资金88.3万元 3 项目实施地点情况

气象局业务楼位于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新区交通要塞,按照乌海市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书法艺术和城市发展要有机融合,将书法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之中,逐步打造成极富文化内涵和地域风情的“生态绿洲型”新城区。鉴于我局业务楼建成较早,外装修陈旧,与滨河新区整体建筑外观存有差距,直接影响滨河新区的整体形象。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划,要将滨河新区建成集旅游观光、文化教育、行政商务办公、商贸居住为一体的开发区,全市行政中心、党政等各有关单位均要迁入该开发区。气象局位于创业路东,四合木街南路口处。是市属规划的行政、办公、金融区域交叉点。

项目三 气象仪器设备试验研发基地建设项目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及依据

自我局与五五六厂联合开发的增雨防雹火箭及其发射系统问世后,得到各地用户的肯定和好评,并陆续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专利,获得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五部局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获得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 书”。新开发人影系列产品8个:机载增雨催化系统1型、2型、3型及其催化烟条、地面烟炉立式和卧式及烟条、无人驾驶飞机子烟弹和RY2—7100型增雨防雹火箭。其中三个产品通过鉴定并已开始投放市场。随着我国人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人影装备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围绕人影系列产品的开发制造也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各地区使用多要素自动站需求量增加,由我局与厂家联合研发的自动气象站已研发出样品,并投入市场进行试验。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改造装修气象局办公楼东侧建筑拟作为气象仪器设备试验研发基地,该建筑已建成,总面积2286m,框架结构,整体五层,局部六层。能够满足设备试验研发需要。3 项目总体目标和阶段绩效考核指标

拟改造装修的楼房位置理想,改造后可解决以下业务问题: 人工增雨系列产品、自动站仪器检测及拷机。培训人工增雨作业及气象仪器使用维护业务人员。多功能综合试验及基地。项目四 乌海市气象局饮用水净化 1 项目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及依据

我们这里饮用自来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长期以来我们这里的水质一直不符合饮用标准,主要是由于整个地区水质氟、砷的含量严重超标,人们长期饮用这样的水,造成了人体骨质疏松,牙齿脱落,严重的导致癌症等各种疾病频发,这几年来我局职工的癌症发病率直线上升,当地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的也因水的处理没有达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我

2们准备购置水处理设备,改善职工的饮水质量。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我局现在共管辖3个区、人工增雨基地、飞机场气象台,需购置水处理设备共5台。3 项目资金测算

给5个台站购置瑞和源商用纯水机(6350GH); 5台×9万元/台=45万元。

总计45万元

该项目如获得批准,我们将在5个台站同时安装建设。

六、存在问题和现状分析

主要是业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气预报准确率不够高。自主创新少,引进消化吸收不够, 科技对提高天气预警预报能力的支撑力不强。

2、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保障力量薄弱。因受业务、服务能力限制,需要拓展的业务启动不了。

3、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加工,专业专项服务针对性不强,以公众产品代替专业服务产品的现象仍存在。科技成果水平低,实用性差、针对性不强,科技生产力的效益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4、职工总量不少,科技人员也虽然很多,但高素质人员和可用之材较少,特别是缺乏领军人才。有理论有经验的科技人才缺乏,科研工作总是在较低水平上徘徊。表现为科技人员知识结 构单

一、年龄偏大,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能满足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客观方面是业务技术体制不顺、人员素质偏低,主观方面是对业务、服务研究不够,资源效益发挥不佳等。

第二篇:气象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

以来,县气象局在省局、市局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实施《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积极推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气象监测、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为县的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主要成绩:

1、基础业务质量稳步提高。作为国家一级气候观测站,承担着资料参加全球交换的重任,基础业务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测报“百班无错”和“250班无错”均创历史新高,测报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狠抓测报质量初见成效;运用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将预警预报信息精细化到乡镇,形成了业务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设置科学、上下衔接和保障有力的预报业务技术体系。

2、气象服务成绩显著

为“金芒果”节、傣族“花街节”、彝族“火把节”“哈尼十月年”等系列节日活动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 遭受百年不遇的秋、冬、春、初夏干旱,我局对旱情超前预报,超前谋划,为科学抗旱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省气象局的表彰和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在改进原有的电视、网站、121答询系统等服务方式基础上,新增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将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延伸到农村,不断丰富气象服务手段。

3、新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初步建立

“十一五”期间,为满足农村对气象信息的迫切需求,解决气象信息在农村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截止7月,我县在所有乡镇、部分行政村和自然村等安装气象电子显示屏239块,初步建立了新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构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气象显示屏被农民称作身边的“气象台”、载田种地的“好帮手”,增收致富的“信息窗”,科技传播的“好载体”,政务公开的“好平台”

4、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进程不断加快,精神文明创建成绩斐然。

重视制度建设,实行一岗双责,全面推行局务公开,开展警示教育,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市局肯定。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连续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县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县的气象业务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防灾减灾需要,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水平不高,仍需加大建设力度。

2、地方财政紧张,投入人影的资金有限,的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建设明显滞后于其他区县、作业装备落后,防雹效率较低。

3、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机制还未完全理顺,经费投入不足,维持事业发展的供需矛盾突出,气象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定程度影响了气象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稳定。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宗旨。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努力构建现代气象业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事业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第一、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这个中心任务,全面发展气象事业。

第二、总结实践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气象监测和预警业务的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三、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社会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第四、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坚持适当超前的原则。因时因地制宜,拓展气象观测项目和内容,为开展气象预报、预测和科学研究积累基础性的观测数据和信息。

三、“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1、总目标: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建设“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体系,为防灾减灾、“和谐”的建设提供全面、优质的气象服务。

2、分目标

● 建立有效覆盖县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 建设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 建立和完善现代气象预测预报预警系统

● 建立和完善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

● 建立和完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 建设“四个一流”气象台站

● 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系统

● 建立和完

第三篇:宁国市气象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宁国市气象局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宁国气象气象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宁国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为主线,以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支撑,以“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为标准,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宁国跨越崛起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工作成就如下:

(一)、切实做好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气象服务效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市气象事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气象服务工作成效较明显。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服务“三农”,发展城乡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的工程之一。

1、公共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水平大力提升

五年来,建成了包括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在内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多种渠道,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显著提升。在认真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同时,着力抓好“三性”天气预报服务。建成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和《重要天气报告》制度,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与市政府应急办、民政、水利、公安、交通、国土、卫生、安监、教育等部门和单位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了19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全市气象信息员队伍;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率逐年提高。五年来在防台风、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等气象服务上受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肯定,2006年荣获省局“人工增雨防雹”先进单位,2008年荣获宁国市“抗雪防冻救灾”先进集体,2009年荣获宁国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其中2人获得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2、加强测报业务管理,业务质量稳步提升。

五年来测报业务工作质量稳步提升,业务人员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通过采取及时组织分析错情、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按时观测演练等一系列措施,测报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2008年获得全市气象系统基本业务考核第一名,2010年5月,获得全市气象地面测报竞赛个人单项和集体双第一。同年10月,在第三届安徽省气象系统业务技能竞赛中,我局职工获得了全省地面气象测报竞赛第一名。

3.全力做好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

“十一五”期间,与农业、林业、水务、专业合作社等部门紧密合作,并结合农气观测优势,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指导工作。每年定期组织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同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农民对天气信息的需求情况,开展气象、防雷科普知识宣传50余次,在乡镇安装户外电子显示屏,方便农民了解天气,安排生产。根据政府和地方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五年来累计作业20余次。

(二)、加强科学管理,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1、依法履行气象行政管理职能,规范开展行政审批工作

严格执行气象行政审批各项工作,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把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高的人员安排在行政审批岗位。定期组织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安徽省防雷管理办法》等气象法律法规,规范雷电防御装置设计图纸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积极开展防雷设施定期检测,每年检测检查达200余家次。牢固树立“科学防雷、安全防雷”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依法加大液化气站、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设施安全检测力度。

2、加强气象法制宣传工作,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利用“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月、送科技下乡、召开座谈会、科技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气象法律法规和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知识,五年来,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展台现场宣传、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发放气象法律法规、农业气象服务、防雷等气象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百余人次,向农民朋友宣讲了雷电基本知识和雷电防御常识,提高公众防雷减灾意识和个人防范能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同时我局大力宣传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呼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和保护气象探测环境,让广大干群更加了解气象、关注气象、支持气象。

(三)、加强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文明创建工作中,我局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按照“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气象服务理念,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006——2009获得省政府“第七、八届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获得“全省气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在日常工作中,全体职工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现代管理技能,树立起全新的办事形象、廉政形象和执法形象。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其它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奖惩。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创造性的落实“以人为本,抓精神;以法为准,抓法制;以宗旨为中心,抓服务;以党建为重点,抓形象”的要求,确保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2006年以来主要获奖情况

2006年:人工增雨防雹先进单位(省人工降雨防雹联席会议)

综合目标特别优秀达标单位

安徽省第七届文明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

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先进单位(宣城市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指导委员会)

2007年:

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宣城市气象学会)

2008年:

抗雪防冻救灾先进集体(中共宁国市委、宁国市人民

政府)

综合目标考核 “特别优秀达标单位”;

人工增雨防雹“先进单位”(安徽省人工降雨防雹联席会议);

2009年:

全省气象系统先进集体(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省气象局)

“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安徽省第八届文明单位。

2010年:

霞西镇信息站获先进集体,青龙乡候玉玲和南山办事处喻珊珊获先进个人(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农业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和省气象局)。

气象局职工胡禹荣获全省业务比赛第一名(被报送安徽省总工会,申请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二、“十二五”宁国气象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防灾减灾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应对气候变化,要求气象部门必须积极作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市气候也在变暖。由气候变化引发的节能减排、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赋予气象部门更多责任。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了气象灾害防御的难度。关注民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政府和社会将更加关注气象及衍生灾害的提前预警和综合减灾,更加重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宁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气象工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加速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转变,农业、工业、交通等重点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逐步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气象工作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大有作为,是新时期气象工作面临的紧迫要求。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不断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公共气象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随着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迫切要求转变气象服务方式,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影响宁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

当前,气象事业一方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气象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宁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对气象工作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特别是基层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尚不健全,突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薄弱,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抗灾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气象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需进一步增强,服务的覆盖面需进一步扩大,气象科普知识公众普及率也需进一步提高。

——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还不能满足适应科学防灾减灾的需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气象现代化水平与“四个一流”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气象事业经费还存在严重不足。由于气象部门是实行上级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的行政体制和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双重结合的预算体制,上级主管部门只承担人员基本工资和基本业务维持费,而地方出台的各种工资性津贴、补贴以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而开展的气象事业建设经费,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气象事业费还存在较大缺口。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层次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业务带头人、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气象科技服务人才及适应新形势的管理人才等均不足。气象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三、“十二五”期间宁国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安徽省政府63号文件、宣城市政府110号文件决定精神,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为主线,以需求为牵引、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报预测为核心,以综合气象观测为基础,以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支撑,继续加大气象现代化

建设力度,加快“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为实现宁国跨越崛起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二)建设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坚持以下原则:

——面向需求,坚持服务引领。坚持把不断满足宁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需求牵引公共气象服务,坚持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现代气象业务发展。

——依靠科技,坚持人才立业。强化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快建设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与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统筹发展。

四、“十二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主要建设内容

(一)宁国市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建设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新理念建设我市气象灾害监测及预警、预报、预测体系,建设我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为宁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为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合理组织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建设项目由6个分项目或子系统组成:

—综合大气探测和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网

—气象通信网络系统

—气象信息处理和共享平台

—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

—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

—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

(二)宁国市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设

开发研制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究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与强降水、长时间降水相关关系,开展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发生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方法研究,易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性分区研究。

项目由4个分系统组成:

— 山洪灾害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 地质灾害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 山洪灾害强降雨监测、预警业务系统

— 地质灾害强降雨监测、预警业务系统

(三)农村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

1、建立乡镇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重点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监视,并利用上级指导产品开展临近预报订正和跟踪服务;建立乡镇天气预报检验业务并业务试运行。

2、建立乡镇级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业务。根据上级台站预报预警指导产品,结合本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气象灾害防御形势,加工制作乡镇级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产品。

3、建立“分级发布、职责明确”的预警发布网络

开展乡镇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制定《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确定乡镇级预警发布范围和发布手段,制定《村级转移避险方案》,发放防灾减灾明白卡,明确“村到户”预警通知方式,组织应急转移避险演练。

(四)、宁国市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针对宁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旱灾多发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不仅考虑农业防灾减灾的需求,缓解当地旱情,还能为森林防火灭火,增加水库蓄水量,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服务。开发研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包括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手段,对宁国空中云水资源进行立体的、动态的监测预测,大幅度提高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技术能力,不断扩大人工增雨作业时间、规模和效益。建设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指挥中心

(五)、人才强局战略及台站建设

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加大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努力创建学习型部门,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提高人员培养。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为业务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

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楼的建设,改善办公及生活环境,推进业务、办公现代化。确保省级文明单位,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单位。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成立市分管领导为组长,有关单位参加的宁国市气象事业“十二五”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全面组织、指导和协调“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

(二)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气象工作作为公益性社会公共事业,必须全面加强公共财政对项目支持的力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市县财政项目支持的力度,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合作项目支持,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气象现代化关键要实现气象人员的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设备投资效益。要在大力培养现有人才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新型事业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气象人员队伍,满足气象技术现代化和服务领域多样化对人才的新需求。

(四)加强建设管理

1、是要加强项目管理。对每个项目在实施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专项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项目监管,严格工程质量和预决算管理,在项目实施完后,要及时组织评估验收,总结经验。

2、是要加强项目运用研究。就是要不断开展科研工作,防止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要不断挖掘工程效益,争取边建设边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投资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效益。

第四篇: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方案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翻番,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二五”时期我省主要发展指标:山西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目标为13%,2015年将达17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 36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年达到50000亿左右;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5年增长 1.1%,2015年将达到93.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提高到13%,2015年将达300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2015年达到9000元以上;森林覆盖率5年增长5%,到2015年达到23%。

形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空间布局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调整和完善空间开发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区际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按照“空间集聚、组群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吸引人口、产业向发展条件好的6个盆地相对集中,形成“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空间布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全省城镇体系的组织核心,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极核。“一圈”即太原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都市圈,包括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5市的30个县、市、区。“三群”即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中部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

省会到各地级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

着力打造“一轴两纵三辐射,四网五横六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构架,实现省会到各地级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相邻地级市2小时通达、地级市到本行政区各县(市、区)1小时通达和省会到省内主要区域性中心城市航空1小时通达。

公路:到2015年,“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

铁路:建成大西客运专线,规划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太原至焦作、忻州至五台山至保定等客运专线。完善晋煤外运通道建设,重点建成中南部铁路通道、准朔铁路、太兴铁路等。航空:完善全省机场布局,将太原机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区域枢纽机场,完成大同、吕梁、五台山等机场扩建、新建工程,新增平朔机场、平遥通勤机场。

综合运输枢纽: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要求,重点建设6个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和5个省级综合运输枢纽。

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城际轻轨和地铁等轨道交通,推进供电、给排水、供气、供暖、交通等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到2015年,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年以内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煤炭工业:到2015年,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年以内,重点培育4个亿吨级、3个 5000万吨级特大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焦炭工业:到2015年,全省焦炭总产量动态控制在1.2亿吨/年左右。

冶金工业:到2015年,全省生铁、粗钢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4000万吨,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产能分别控制在800万吨、200万吨、180万吨。

电力工业:到2015年,电力装机达到0.8亿千瓦至1亿千瓦。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产业园区化、规模化、生态化,努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我省“7+2”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在国家确定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的基础上,增加煤层气产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

建设1万个专业村、60个基地县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

抓好大同、晋中、运城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一县一业”基地县和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五大特色农业板块,到2015年建设10000个专业村、60个基地县。全力抓好新增1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加快实施1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和大同盆地100万亩盐碱地改造工程。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力度

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三个城镇群,构建太原都市圈“一核一区三组群”的城镇空间格局,把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大都市,增强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力。

加快推进太原榆次同城化,加快太原南部新区和晋中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将两市结合部划定为“共建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实现两市道路、轨道交通、供水、供热等设施对接共建,共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推进晋北中部城镇群建设,加快晋南中部城镇群建设,促进晋东南中部城镇群建设。

实施“大县城”战略,到2015年,1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县城达到20个,5—10万人口规模的县城达到40个。

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以加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以造林绿化为重点,改善生态空间质量,继续实施国家八大水土保持工程,重点推进省级六大水土保持工程。尽快启动重点水源保护工程。

到2015年,设区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75%,建制镇燃气普及率达到50%。

“净化山西”要重点开展“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污染减排工程、节能重点工程、蓝天碧水扩容提质工程。

建设健康山西,到2015年,全省群众健康素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处于中部前列。

加强民生建设,积极扩大就业,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达到省级统筹;加紧建成和发放“社会保障一卡通”。

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房制度。对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到2015年,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和农村危房改造问题。充分利用试验区这个大品牌、大载体、大平台,紧扣“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综合配套改革”两个关键,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创新金融体制,加快推进区域金融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为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制定总体方案和专项实施意见,统筹布局一批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市、县,开展先行先试。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积极发展城乡学前教育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市级、县级文化设施工程,实施文化惠民建设工程,重点文化保护工程,如大遗址保护开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实施“大作品、大集团、大景点、大会展、大服务”战略,重点打造一批反映五台山、云冈石窟等体现山西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重点打造一批反映山西重大历史事件,提升山西文化形象的影视、舞台、美术等作品。

加大整合与重组力度,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与旅游企业集团,通过市场运作,提升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积极发展城乡学前教育,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高等教育要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原则,优化结构,增强实力,加快推进高校新校区建设。

推进教育改革,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培养创新人才,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增强办学活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协调发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

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

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对民间资本全部放开;重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煤焦、钢铁等资源型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转产转型,发展新兴产业。

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

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优化软环境。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不作为和渎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公开制度、收费公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创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免费)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 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

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

篇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带图表完整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政策导向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新华社发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 篇三: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整理版)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 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 用性强的政策措施。

第三,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一、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二、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三、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四、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五、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六、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下载乌海气象局十二五规划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乌海气象局十二五规划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二五规划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种下"摇钱树" 十八"金元宝"谁先瓜熟蒂落 机械 受益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积极有序发展信息技......

    十二五规划

    绥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规划的五年,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和组......

    十二五规划

    金川县公路运输管理所 “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巩固“十一五”全县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提高“十二五”全县......

    十二五规划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浅谈十二五规划

    浅谈“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核心内容......

    浅谈“十二五”规划

    2010-2011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成 绩:浅谈“十二五”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十二五规划

    李克强对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阐述 新华网于11月14日23点39分刊发了李克强对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阐述----深刻理解《建议》主题主线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