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一、医疗废物应急方案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
为了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制定本方案。切实按国家法规管理,做到防范在先、准备在先,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和危害。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相关机构的组织协调,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落实医务人员防护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杜绝和预防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完善监控信息报告,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防止因暴露于医疗废物而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应急方案
(一)组织领导
在南通市卫生局领导下,各医院成立环保管理领导小组,其中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指挥、组织和协调,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制定,医疗废物产生、暂存、转运流程的确认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方案的实施,以保证医疗废物的科学、规范、有序、有效的处置与管理。实行院、科二级管理,责任到人。
(二)强化培训
全院医务人员特别是从事和接触并处理医疗废物的医、护、员、工等要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及其他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操作规程等,以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程度和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监管部门负责督查指导。
(三)健康宣教
全院要认真开展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院报、简讯、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宣传及管理指导。
(四)消毒防护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暂时贮存地点的岗位管理责任制和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流程,规范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警示标志醒目。自觉执行内部运送及医疗废物转交手续及登记规定。
(五)应急能力
1、认真贯彻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疗废物管理办法》,自觉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防流失:在加强医疗废物各环节管理力度的前提下,保卫科负责对医院废物出门进行督查,严格把好出门关,防止医疗废物流失社会,建交举报电话及登记,一旦接到举报,及时与环保领导小组联系,监控部门负责限时核实,严肃处理。
3、防泄漏、防扩散、防意外事故发生:
(1)凡接触烈性传染病病人的感染性废物必须做到就进初步消毒后—双层黄色塑料袋包扎—封闭并挂放警示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后运送,接触者须严密做好自身防护。(隔离衣、鞋、围裙、袖套、防护镜、口罩、帽子、手套等,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环境消毒和清洁,同时做好个人卫生处置)
(2)凡接触、运送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废弃的化学性废物,必须做到单独收集,双层红色塑料袋包扎防渗漏,轻拿轻放防撞击,并远离火种,医疗废物暂存处备灭火器,以防万一,相关处理人员必须经培训后熟练操作。
(3)凡收集锐器医疗废物容器,必须做到防渗、防漏、耐刺,接触者在收集、运送、交接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防刺伤等。
(4)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或容器要严密有盖,便于装卸、清洗,并能做到运送时不污染道路、空气。
(5)一旦发生因医疗废物引发人员损伤和意外事故,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在2小时内上报监控部门登记备案,并做好追踪调查。
(6)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履行职责,负责组织培训,指导、督查、处理、报告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必要时进行现场卫生学监测。
(六)疫情报告
1、医院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在第一现场向医疗机构主管部门汇报,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救治并开展调查等。一旦确认,应当在48小时内向当地县级卫生局主管部门、环境保护局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当地县级卫生局主管部门、环境保护局主管部门报告。
2、县级卫生局主管部门每月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3、医院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病人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发生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级卫生局主管部门、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4、县级卫生局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2小时内逐级向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5、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有效的隔离和防护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
第二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有关科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二、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三、锐器使用后必须按规定置于锐器容器中。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应分离针头后放入黄色包装物内。
四、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五、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六、医疗废物运送时,必须由专职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七、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八、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九、医疗废物统一由杭州大地维康医疗废物回收公司回收,任何科室、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转动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当地卫生或环保部门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科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科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动人员对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泄漏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
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联系电话:64826233)、卫生局(联系电话:96301)、环保局(联系电话:64883499)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医疗废
物管理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流失、泄漏、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感染源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一、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出入。
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到医疗废物;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三、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
四、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存周转箱内,避免阳光直射周转箱,严禁露天或随地存放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六、特殊医疗废物暂存管理 1.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七、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八、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以及防护手套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交接制度
一、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二、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对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三、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再取出。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四、安排专职的运送人员在医疗机构内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五、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六、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交接收集医疗废物时,应对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进行外观检查,并盛装于周转箱或桶内。包装破损外、表污染的,应当重新包装。对拒按规定使用专用包装物的,运送人员应立即报告。
七、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在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废物转移登记本,其联单分别保存,保存时间为三年。
八、医疗废物转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地点、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每天对院内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九、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消毒隔离制度
一、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必要时穿防护衣。
二、医疗废物储存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地面湿扫,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2次。
三、医疗废物中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发热门诊医疗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四、用于收集感染科、发热门诊医疗废物及高度危险废物的专用包装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五、应当使用专用车和专用医疗废物转运箱等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定的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储存地点。
六、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使用后,应当在指定的地点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和清洁。
七、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八、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地,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一、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的有关规定。
二、污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同时也可改善水质,应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达到相应的医院污水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三、指定专人定时对医院污水进行消毒,消毒剂使用含氯消毒剂,投放量按每10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漂白粉1Kg计算。
四、在化粪池出口处进行余氯测定,每日检测不得少于2次。总余氯应≥6.5mg/L,并做好记录。
五、医院污水中粪大肠菌群每月检测不得少于1次,粪大肠菌群数应≤100MPN/L。
六、医院污水中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志贺氏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结核病医疗机构根据需要监测结核杆菌。
七、各项监测记录及化验报告保存备查。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消毒隔离制度
1.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等制度,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2.各护理单元设立医院内感染监控护士,检查督促本部门消毒隔离工作。
3.护理人员上班要衣帽整洁,不戴戒指,不着工作服进食堂、幼儿园或离院外出。
4.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凡是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灭菌;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凡低度危险性物品,可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
5.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适当方法进行灭菌。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法。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等,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
6.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消毒液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先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7.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定期消毒和每次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为灭菌水。
8.以下情况必须洗手: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等。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应戴手套,并洗手。
9.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洗手用的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有条件的医院应用
液体皂。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檫手毛巾等檫干双手。檫手毛巾应一次一用。不便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10.无菌容器及敷料钳每周灭菌1~2次;体温计用后要用高效消毒剂二步法消毒(最好一次一用或专人专用);盛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容器应保持密闭,定期灭菌;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带一垫。
11.门诊、病房各室应定期通风换气,地面应湿式清扫,床头桌、椅每日湿檫,保持清洁,每周大扫除一次。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以有效消毒剂檫净。抹布、拖把应分区专用,用后消毒、洗净、凉干。
12.病人出院后,病室及室内物品必须做好终末消毒。传染病病人按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其护理常规执行,特殊感染病人除严格隔离外,其用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等物品应烧毁。
13.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脏被服不能在病室及走廊清点。
1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领用、保管、使用、处理、毁形等各环节,应严格按照《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规范》执行,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应分类回收、集中处置。
15.各具体部门、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参照卫生部各有关科室的医院感染规范条款执行。
第三篇:医疗废物管理应急方案
医疗废物管理应急方案
一、在医院医疗废物监控部门的指导下,由门诊和有关科室负责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急处置。
二、当医疗废物管理中心出现问题时,应尽快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并在48小时内报告给当地卫生局和环保局。
三、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和场所,应立即用500mg/L-200mg/L有效氯或0.2%-0.5%的过氧乙酸对空气、地面、物表等进行消毒处理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应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用具也要进行消毒。
六、工作人员应当在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消毒工作。
昆明仁华医院 2016年1月12日
第四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转动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当地卫生或环保部门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科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科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动人员对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泄漏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
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卫生局、环保局。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流失、泄漏、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感染源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我院垃圾分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两大类,其中医疗废物规定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五大类,状态分固体和液体两种。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固体废弃物——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含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垃圾袋在质量上要求不渗水。
一、医院建立严格的污物分类收集制度,所有废弃物都应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内,严禁将生活垃圾、放射废物、化学废物等混入医用废物中,各科加强管理,严防人为流失,勤务中心定时清运。
二、生活垃圾按湘西州垃圾处理原则,用黑色塑料袋存放,各科将其置放于指定垃圾堆放处由卫生员统一收送垃圾围,由吉卫镇吉卫村环卫人员运走处理。
三、普通医用垃圾如外科、妇产科、换药室、手术室的大量敷料和各种注射后的棉签等固体废弃物置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四、未接触病人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部分直接毁形后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抽血的一次性注射器需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先消毒后毁形,并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五、一次性输血袋,检验科大小便废弃物等均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六、各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暂放于固定位置,其中经毁形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由供应室定点回收;其它医用垃圾由专人收集转运。
七、医疗废物集中堆放于医院专设的医用垃圾房内,密闭保存,防止污染周围环境。黄色医疗废物转运箱应张贴标签,表明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八、集中的医疗废物由专人管理,防止流失。
以上垃圾处置方法要求各科主任、护士长加强管理,分门别类放置。坚决杜绝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合外流,以防引起社会污染。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一、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出入。
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到医疗废物;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三、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
四、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存周转箱内,避免阳光直射周转箱,严禁露天或随地存放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六、特殊医疗废物暂存管理
1.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七、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八、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以及防护手套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边长40cm的等边三角形
第五篇: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有关科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二、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三、锐器使用后必须按规定置于锐器容器中。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应分离针头后放入黄色包装物内。
四、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五、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六、医疗废物运送时,必须由专职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七、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八、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九、医疗废物统一由铜仁市医疗废物回收公司回收,任何科室、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转运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当地卫生或环保部门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科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科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运人员对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泄漏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 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
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联系电话:5592888)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流失、泄漏、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感染源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一、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出
入。
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到医疗废物;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三、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
标识。
四、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存周转箱内,避免阳光直射周转箱,严禁露天或随地存放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六、特殊医疗废物暂存管理
1.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七、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八、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以及防护手套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交接制度
一、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二、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对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三、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再取出。盛装医疗废物
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四、安排专职的运送人员在医疗机构内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五、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六、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交接收集医疗废物时,应对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进行外观检查,并盛装于周转箱或桶内。包装破损、外表污染的,应当重新包装。对拒按规定使用专用包装物的,运送人员应立即报告。
七、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在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废物转移登记本,其联单分别保存。
八、医疗废物转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地点、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每天对院内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九、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消毒隔离制度
一、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必要时穿防护衣。
二、医疗废物储存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地面湿扫,每天用
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2次。
三、医疗 废物中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发热门诊医疗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四、用于收集感染科、发热门诊医疗废物及高度危险废物的专用包装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五、应当使用专用车和专用医疗废物转运箱等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定的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储存地点。
六、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使用后,应当在指定的地点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和清洁。
七、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八、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地,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的有关规定。
二、污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同时也可改善水质,应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达到相应的医院
污水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三、指定兼职人员定时对医院污水进行消毒,消毒剂使用含氯消毒剂,投放量按每 10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漂白粉1Kg计算。
四、在化粪池出口处进行余氯测定。监测记录留存备查。消毒隔离制度
一、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等制度,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二、各护理单元设立医院内感染监控护士,检查督促本部门消毒隔离工作。
三、护理人员上班要衣帽整洁,不戴戒指,不着工作服进食堂或离院外出。
四、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凡是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灭菌;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凡低度危险性物品,可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
五、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适当方法进行灭菌。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法。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等,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
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
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消毒液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先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七、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器材,必须定期消毒和每次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为灭菌水。
八、以下情况必须洗手: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等。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应戴手套,并洗手。
九、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用的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檫手毛巾等檫干双手。檫手毛巾应一次一用。
十、无菌容器及敷料钳每周灭菌1—2次;体温计用后要用高效消毒剂二步法消毒(最好一次一用或专人专用);盛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容器应保持密闭,定期灭菌;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带一垫。
十一、门诊、病房各室应定期通风换气,地面应湿式清扫,床头桌、椅每日湿檫,保持清洁,每周大扫除一次。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以有效消毒剂檫净。抹布、拖把应分区专用,用后消毒、洗净、凉干。
十二、病人出院后,病室及室内物品必须做好终末消毒。传染病病人按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其护理常规执行,特殊感染病人除严格隔离外,其用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等物
品应烧毁。
十三、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脏被服不能在病室及走廊清点。
十四、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领用、保管、使用、处理、毁形等各环节,应严格按照《贵州省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规范》执行,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应分类回收、集中处置。
十五、各具体部门、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参照卫生部各有关科室的医院感染规范条款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