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例-贾海涛[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8:0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例-贾海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例-贾海涛》。

第一篇: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例-贾海涛

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研究

—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例

贾海涛

张位首

(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西藏拉萨,850000)

摘要:建设节水型社会有利于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供水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从制度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建立公平有效的分配协调机制,促进水资源管理利用中的依法有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例,对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近几年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并对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后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 试点建设 问题 建议 日喀则地区

引言:自2006年日喀则地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以来,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围绕自治区水利厅提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基本思路,坚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日喀则地区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围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构建节水型产业发展体系等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1 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1.1法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 1.1.1组织机构建设

作为西藏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切实保障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任务的落实和试点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2007年日喀则地区行署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由地区行署副专员任组长,地区水利局、发展改革委和城建部门等多家单位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地区水利局。同时在自治区层面上,明确了由自治区水利厅水政水资源科技处具体负责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相关事宜。五年来,自治区水利厅和领导小组一直高度重视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根据试点建设的需要,不定期的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切实解决试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节水型试点建设的有序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1.1.2切实抓好节水规划和标准的制定

为扎实做好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地区水利局在分析水源状况、找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日喀则地区的节水规划和实施方案,先后委托编制完成了《日喀则年楚河流域农牧业水资源管理研究报告》、《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在政策法规方面完成了《日喀则地区农村安全饮水管理实施细则》、《日喀则年楚河提防管理办法》,完成了《日喀则地区年楚河流域灌溉用水定额》等文件和规章制度的起草工作,为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建设民生水利及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1.3逐步建立起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严格实施水功能区划,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加强工程建设水资源论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用水总量、纳污总量和用水效率三条红线管理。加强节水和水法规宣传,强化节水、水法规意识、建设法制型社会、积极探索水资源统一管理,转变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1.2工程技术体系建设方面 1.2.1农业节水 农业生产用水占日喀则地区用水总量的90%以上,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是推进日喀则地区节约用水的重点。多年以来,日喀则地区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高效农田灌溉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工作的开展,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十一五”期间从过去的0.35提高至0.40。2009年,日喀则地区建成了西藏第一个农业节水灌溉示范站,目前正在开展农作物灌溉定额、灌溉制度以及作物需水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站的建立,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以来,日喀则地区争取国家投资5790万元新开工建设了控灌面积6.69万亩的楚松灌区、达藏灌区;投资4.7亿元对满拉灌区11条干渠进行节水改造;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代赈等各种方式加快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建设,共建成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7万亩;共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3800多万元,完成土石方量92万m3,新修维修渠道总长4200km,修复水毁工程589处;修复新建维修水塘5处,新增蓄水能力6.8万m3,新增灌溉面积2.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7万亩。1.2.2工业节水

日喀则地区目前工业企业不仅规模小、数量少而且十分分散,用水也基本上是自备水井、各自为战,管理很不规范。日喀则地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产生。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使用再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等方面对企业加以引导,促进全地区工业节水工作。

水泥是建筑行业的基础材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原料,日喀则市南郊浦东路一号的日喀则高新雪莲水泥有限公司也是本区域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工业企业。该公司始建于1975年3月,占地23.2万m2,拥有资产1.19亿元,员工560余人,是一家以水泥产业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国有中型企业,是西藏自治区及日喀则地区“支柱”企业之一。用水方式为自备水井抽取地下水,自2006年至2008年配套先进的生产工艺以来,整个厂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余热发电冷却塔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2.3生活节水

日喀则地区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的应用,以《西藏日喀则地区生活节水器具的推广与实施》和《日喀则地区生活节水器具推广与节水型学校(社区、机关)建设》项目为依托,先后创建日喀则地区地委机关、日喀则地区行署机关、日喀则地区行署财政局、日喀则地区行署教育局、日喀则地区行署发改委、日喀则地区行署交通运输局、日喀则地区水文分局、日喀则地区行署广电局等机关节水试点,创建格吉林小区、满拉管理局下属的明湖饭店职工周转房、水利局职工周转房等居民生活节水示范小区,创建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日喀则地区第二高级中学、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日喀则地区江孜县第一中学、日喀则地区江孜县高级中学、日喀则地区白朗县中学等节水型学校试点,三个年度累计推广约1.6万人次,带动了日喀则地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项目实施后,节水型学校试点建设的平均节水率为40.98%,节水型社区试点建设的平均节水率为15.84%,节水型机关建设试点的平均节水率为29.59%,节水效果比较显著。“十一五”期间利用1646万元国家投入资金加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解决了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了日喀则市、江孜县、白朗县、康马县等县城供水工程,城镇供水率达到90%以上。在部分县市实施了一户一水表制度和对小区节水器具试点不断推行节水型器具的普及率,全地区节水率比原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3制度引导方面

1.3.1引导基于水情的产业布局优化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试点期间,日喀则地区通过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引进和创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经济发展方式有了一定的转变,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6年的 2 29.5:24.5:46,农业和第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调整到23.9:25:51.1,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152元,三次产业机构首次呈现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同时大力推进种植结构和布局调整,优化粮、经、草种植结构,在稳定青稞和小麦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1.3.2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

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工作,坚持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后开发地下水的水资源配置原则,严把水资源开发利用审批关口。对新建、改建、扩建并达到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表)要求的项目,一律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表),并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开工建设。杜绝了一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的上马,促进了日喀则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通过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逐步实施,日喀则地区的取用水工程建设程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为供水、节水、污水防治等涉水管理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1.3.3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建设方面

1、营造公众参与节水工作的良好氛围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涉及各部门、各行业、千家万户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广泛参与。日喀则地区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模式,一是建立用水户协会,二是表彰节水先进单位。通过这些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日喀则地区全民的节水意识,增强了节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公众参与节水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2、积极做好节水宣传工作

日喀则地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时机,印发宣传册、宣传标语、宣传手袋等方式,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并于2012年7月在日喀则地区第一高级中学举办“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宣传”活动。通过节水宣传活动,进一步巩固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倡导文明用水、节约用水。2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

日喀则地区立足自身的需求与实际情况,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探索,形成了区域范式、行业模式和组织形式在内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经验,为西藏高寒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范例,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推广价值。总结起来,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和启示: 2.1坚定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作为西藏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五年来,国家水利部、自治区水利厅和领导小组一直高度重视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切实解决试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节水型试点建设的有序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2.2节水型社会建设必须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

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需水管理,严格实施用水总量控制,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经济,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以水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优化。

于西藏自然条件恶劣,水利工程建设起步晚、底子薄、管理水平低,不能满足工程运行和正常发挥效益的需求。试点期间,通过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主要手段的农业节水,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06年的0.35提高至2010年的0.40,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2.3节水型社会建设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节水方式和节水重点

节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必须着眼于日喀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立足地区实际情况调整节水方式和节 3 水重点,把重点放在改善农业灌溉节水、改善区域供水能力,改善居民的用水质量,增强居民卫生意识等方面。

2.4加强工业节水力度对保护高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事关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关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与保护。对污染严重如矿业等工业企业必须加强其节水和环境保护力度,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力争不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5节水型社会建设针对学校、社区、机关单位的不同特点,必须选择适宜各自的节水器具推广类型

节水型学校建设,由于日喀则地区学校学生主要是日喀则地区18县(市)的农牧民子女,其家庭大多地处偏远,经济条件落后,学生大多卫生意识较差,因此在安装节水水龙头、节水型水箱及水表的基础上,在校园内操场及教学楼之间修建多处盥洗台,同时注重对学校师生进行节水宣传教育,以改变其用水习惯,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节水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节水型社区建设,根据西藏居民区的特点,节水器具推广主要内容是:为试点小区安装、更换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马桶及节水型淋浴器等器具,同时注重加强节水宣传教育。职工周转房的推广内容与社区基本相同。

节水型机关建设,节水器具推广主要内容为试点机关(主要是办公大楼)安装、更换节水型龙头,节水型水箱或节水型马桶等,同时注重对机关干部职工加强节水宣传教育。2.6节水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切实加强节水科技支撑,2009年日喀则地区建成了西藏第一个农业节水灌溉示范站,通过加强对区域主要农作物的水利科研工作,以科学的手段和数据来促进区域节水,保障粮食安全,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以及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通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1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西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体制基本理顺,逐渐改变了过去多龙治水的局面,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体制仍然分割,使本属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工业节水、农业节水、服务业节水、城乡居民生活节水等的职能分属于多个部门,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1.2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节水制度在《水法》中有明确规定,但未形成系统的配套法规体系。在目前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仍在探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体系。3.1.3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健全

国家政府层面投入分散,投入较少;现行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难以充分引导吸纳社会资金,从而制约了市场的健康发展。3.2对策及建议

3.2.1深入研究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构建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

按照国家、自治区和水利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安排,积极推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三条红线”的划定、监督、考核等工作:

一是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研究制定《西藏自治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完成《西藏自治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印发实施,认真指导全区各地(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考虑现状用水水平、节水水平、用水效率,结合《西藏自治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及《西藏自治区“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科学划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全区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研究制定出台《西藏自治区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等指标实行红线控制管理。

三是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入河排污口控制。以自治区政府批复的《西藏自治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西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为基础,结合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科学确定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控制量,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对水功能区纳污总量实行红线控制管理。

3.2.2夯实政策法规基础,完善节水型社会的政策保障体系

一是逐步建立法规政策保障体系。积极研究鼓励节水、限制浪费的法规和优惠政策,引导生产、销售和使用节水设备,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修改完善现有的节水法律法规,提高可操作性和权威性。继续按照合理开发、发挥优势、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因地制宜、自给自足的总体布局,研究制定鼓励节水的政策。

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节水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水权水市场运行管理制度,发挥水资源费的经济杠杆作用,通过征收水资源费抑制用水总量的增长,调整和优化用水结构。探索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镇之间水资源使用权的转让机制。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价制度、取水许可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继续配合自治区相关部门做好节能、节水指标的考核工作,完善节水指标体系建设。

3.2.3抓好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巩固现有试点成果,深入探索不同水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模式与途径。继续协助水利部做好我区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监督检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助试点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试点经验的交流和推广,不断巩固试点成果,以点带面,扩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范围。3.2.4积极引导试点工作,建立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

鉴于目前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职能相对分散的实际,建议设立各级政府节水型社会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领导担任总召集人,住建、环保、国土、发改、水利等部门参加,各级节约用水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协调工作,积极引导试点工作,建立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4 结语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上承各级政府,下连千家万户,牵动社会各界,涉及技术、经济、政策法规等方方面面,目前西藏节水型社会建设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夯实节水型政策法规,积极推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资金投资力度,建立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是日喀则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

下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例-贾海涛[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藏日喀则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例-贾海涛[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