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3 18:3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3年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3年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

性别:

地区:

职业:

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

地址:

邮编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D)起施行。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3、(B)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A.2007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5年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A)。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C)。

A.自治区、自治州 B.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D.自治区、自治县

16、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B)。A.124个 B.155个 C.125个 D.145个

1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C);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A.改变隶属关系 B.改变名称 C.撤销或者合并 D.改变行政级别

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C)。

A.党委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

19、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B)的公民担任。A.居住在当地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C.少数民族 D.汉族或者少数民族

2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B)。

A.主任 B.主任或者副主任 C.副主任 D.委员

2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几种语言文字的,可以以(C)为主。

A.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B.当地通用的一种语言文字 C.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 D.汉语

2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C),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变通 C.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D.制定补充规定

2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C)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经济、文化 B.民族构成 C.政治、经济和文化 D.历史和现实情况

2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B)。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A.当地经济发展 B.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C.当地社会事业发展D.当地文化事业发展

2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B)的人员。

A.其他民族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C.少数民族 D.汉族

26、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C)。

A.责成自带翻译 B.不予受理

C.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D.延期受理

27、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C)有期徒刑。

A.5年以上15年以下 B.3年以上15以下 C.3年以上10年以下 D.10年以上20年以下

28、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C)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A.2年 B.1年 C.3年 D.5年 29、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B)。A.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B.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 C.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 D.陕甘宁边区定边县

30、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时间是(D)。

A.1947年1月1日 B.1947年3月1日 C.1947年4月1日 D.1947年5月1日

31、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C)。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D.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

32、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C)。

A.自治县 B.自治旗 C.民族乡 D.自治州

33、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A)。

A.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期徒刑 C.拘役 D.管制

34、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B)。

A.补充规定 B.变通规定 C.具体措施 D.具体办法

35、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C)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A.省会城市 B.沿海地区 C.经济发达地区 D.中心城市

36、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B),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 B.专项资金 C.教育基金 D.助学基金

37、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C);

(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A.破坏民族团结的 B.破坏民族关系的 C.煽动民族分裂的 D.扰乱社会治安的

3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B)得到尊重的权利。

A.个人名誉 B.民族风俗习惯 C.个人隐私 D.肖像权

39、监狱法规定:对少数民族罪犯的(A),应当予以照顾。A.特殊生活习惯 B.宗教信仰 C.个人习俗 D.个人爱好

40、义务教育法规定:在(A)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A.民族地区 B.农村 C.基层 D.革命老区

41、高等教育法规定: 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C)。

A.本科生 B.大专生 C.高级专门人才 D.科技人才

4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C)的课本,并用(C)讲课。

A.当地通用文字 当地通用方言 B.汉语文 少数民族语言 C.少数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语言 D.少数民族文字 普通话

4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D)日内给予答复。

A.30 B.40 C.50 D.60

44、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C)、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A.地域 B.文化 C.民族 D.年龄

45、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就业,不因(B)、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A.地域 B.民族 C.生活习惯 D.语言

46、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A)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A.多民族居住地区 B.城镇 C.社区 D.街道

47、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A)为依据。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行政规章

C.人民代表大会决议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议和决定

48、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B)。A.预留一定比例 B.给予适当照顾 C.同等对待 D.择优录用

49、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B)、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A.促进经济发展 B.增进民族团结 C.促进文化发展 D.促进社会和谐

50、选举法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A)。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51、立法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C)批准后生效。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2、国旗法规定:不以春节为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地区,春节是否升挂国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A)规定。

A.自治机关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3、选举法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B)。

A.百分之三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十 D.百分之十五

54、矿产资源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A)开发利用。

A.优先合理 B.自主 C.共同 D.逐步

55、《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于(B)起施行。

A.2004年10月1日 B.2005年5月31日 C.2006年5月1日 D.2007年3月10日

56、《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 国家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D)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方式,充分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差异,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A.边境地区 B.贫困地区 C.民族地区 D.民族优惠政策

57、《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中央财政设立(C)。资金规模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A.民族地区发展基金 B.少数民族发展经费

C.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 D.经济文化发展基金

58、《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规范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C)。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59、《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金融和财政政策上,对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予以照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实行(D)并建立必要的国家储备制度。

A.资金扶持 B.财政补贴 C.专项支持 D.定点生产 60、《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A)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A.每年 B.每2年 C.每3年 D.每届

61、《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C)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择优录取 B.确定比例 C.加分或者降分 D.定向录取 62、《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C)。

A.造成损失的,给予撤职处分 B.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C.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影响干群关系的,给予降职处分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本行政区域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是下面(B)一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职权之一。

A.乡 B.县 C.地级市 D.省 64、《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D)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A.实行区域自治的 B.不食用清真食品的 C.文化素质较高的 D.食用清真食品的 65、《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是规范民族工作的重要行政法规,于(C)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A.1990 B.1992 C.1993 D.1994 66、《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C)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A.十八周岁 B.十九周岁 C.二十周岁 D.二十二周岁 67、《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者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是(B)年颁布的。

A.1950 B.1951 C.1978 D.1979 68、“好来宝”是我国(B)民族的传统曲艺形式。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塔吉克族

D.俄罗斯族

69、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例如(B)省在我国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是我国最重要的动物和植物基因库。A.四川 B.云南 C.吉林 D.广西

70、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向警予是(C)。A.壮族 B.苗族 C.土家族 D.满族

71、“雪顿节”是下面(A)民族的传统节日。

A.藏族 B.维吾尔族 C.白族 D.蒙古族

72、下列民族中(C)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A.门巴族 B.珞巴族 C.基诺族 D.仫佬族 73、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指(B)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74、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被概括为“两个共同”,具体是指(C)。A. 共同奋斗,共同发展 B. 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C.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D. 共同改革开放,共同和谐进步

75、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超过1千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B)。

A.土家族 B.维吾尔族 C.苗族 D.侗族 76、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D)。A.蒙古族 B.回族 C.满族 D.壮族

77、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佧佤族”更改为(D)。A.土家族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D.佤族

78、为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地区各类建设人才,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D)综合性民族院校。

A.10所 B.11所 C.12所 D.15所

79、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的是我国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C)。

A.《饮膳正要》 B.《福乐智慧》 C.《玛纳斯》 D.《四部医典》 80、苗、瑶、布依等少数民族的“(A)”工艺是现代印染工艺传入我国之前华南地区独特手工印染技艺。

A.蜡染 B.刺绣 C.钩织 D.扎染

81、我国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体现在许多具体措施上。比如在国民教育中因地制宜,实行(C)。

A.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培训班

B.为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生配备翻译 C.“双语”教学 D.各民族地区尽量使用汉语进行教学 82、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C)白皮书,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民族政策的白皮书。

A.《中国少数民族人权》 B.《中国少数民族发展》 C.《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D.《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83、在(B)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用法律形式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A.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B.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1931)C.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1934)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84、2005年3月以来,国家相继编制和发布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B)‘十一五’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

A.边疆开发工程 B.兴边富民行动 C.繁荣边境贸易D.民贸“三项照顾”政策

85、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在50年代先后进行了两次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大检查,这两次检查的时间是(D)。

A.1953年和1954年 B.1952年和1955年 C.1951年和1956年 D.1952年和1956年

86、国家民委倡议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的范围是(C)、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团场、海南省6个民族自治县。

A.边疆少数民族地区B.边疆民族自治地方 C.136个陆地边境县D.边境县、市

87、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等(C)个少数民族。A.8 B.9 C.10 D.11 88、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年、(D)年召开了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A.2005 B.2006 C.2007 D.2009 89、政务院做出《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是在(C)。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4年

90、民族自治地方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受国家的(D)政策。A.补贴 B.照顾 C.减税 D.优惠

91、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A)批准,开展边境贸易。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省一级国家机关 92、(A)是我国内陆边界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划。

A.新疆 B.内蒙 C.西藏 D.云南 93、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制定(A)的权力。

A.单行条例 B.地方性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 D.行政法规

94、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D)一般地区。

A.略低于 B.低于 C.等同于 D.高于

95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D)举办的。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96、国家举办民族高等学校,在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D),主要或者专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A.寄宿班 B.汉语班 C.双语班 D.民族预科班 97、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A.广西 B.西藏 C.云南 D.四川 98、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邓恩铭是(B)。

A.土家族 B.水族 C.苗族 D.布依族 99、在国际民族政策中,下列(C)项属于带有歧视性色彩的民族政策。A.多元文化主义 B.民族文化自治 C.民族同化政策 D.民族区域自治

100、我国加入关于民族和种族问题的三个国际公约是:(C)、《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A.《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B.《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C.《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D.《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第二篇: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2、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C)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3、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A)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4、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D)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5、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D)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6、师德的灵魂是(A)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7、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B)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8、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B)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人为本 D、均衡发展

9、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C)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10、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多选题: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有:(BCD)

A、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B、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C、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D、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ACDE)

A、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B、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C、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D、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

E 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3、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达到慎独,应着重从几个方面下功夫(ABCD)

A、要求教师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

B、要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

C、要重视在无人监督下,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D、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

4、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存在哪些误区?(ABCD)

A、利用家长 B、排斥家长 C、教师一言谈 D、向家长推卸责任

5、教初三语文的邢老师与教数学的程老师应家长的要求,利用寒假组织所教班级的十余个学生补课一周,每人收取了600元补课费,他们的做法(BD)

A、符合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B、违反市教委禁止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规定。

C、体现教师勤奋敬业认真负责精神。D、侵犯学生的休息权

6、小学生董军因为上午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李老师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小董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章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BD)

A、健康权 B、休息权 C、娱乐权 D、不合理劳动权

7、教师形象的塑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ABCD)

A、仪表 B、举止 C、语言 D、礼仪

8、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保持正确的合作态度应该做到(ACD)

A、谦虚和蔼 B、颐指气使 C、尊重理解 D、一视同仁

9、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ABCD)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C、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D、没有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E、良好的性格特征

10、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体现在哪里?(ABCDE)

A、不用高高在上的眼光看待学生

B、和小学生交流,交谈时要蹲下来保持平等

C、要求学生作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作到,不凌驾于学生之上

D、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掩饰自己,不带假面具

E、理解教学相长的含义,具有向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表现。

三、填空题:

1、《规范》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2、《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3、规范第二条'爱岗敬业'中,教师要做到的三个认真是(认真上课备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

4、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中特意提到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5、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对评价学生作了明确要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6规范中对教师的言谈举止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是:(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7、规范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8、新《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9、慎独指的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闲居独处)的情况下,更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符合道德要求。

10、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有八个:一是(热情主动);二是端庄大方;三是规范得体;四是(宽容公正);五是沟通合作;六是(双赢思维);七是关注细节;八是(不断更新)。

四、辨析题

1、“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对)

答:此观点正确。(2分)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上具有教育、调节、社会促进等方面的功能。(2分)古人所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指教师只有满腔热忱地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学生,学生才会愿意跟着教师学;同时教师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等精神也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影响和感染,起到催化和激励的作用。(6分)

2、师德规范不仅应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来掌握,更应在道德实践中鼓励教师将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对)

答:此观点正确(2分)。师德规范主要规定了教师在处理与学生、与同事、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等之间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要求。(2分)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它既可以通过外化的(如专门的学习等)途径达到,更应该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实施这些规范要求,使得这种要求真正转化为主体自身的品质。(4分)美、德、英等国尤其是美国的师德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分)。

3、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应该有条职业“底线”。(错)

答:此观点错误。(2分)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所犯的错误对社会、公众、儿童所造成的影响远远较普通人严重;因此,教师必须承载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应该给规定一条职业“底线”。(2分)

教师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至高无上的义务和责任,向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层次迈进;另一方面,教师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则层次,杜绝伤害学生身心健康事件的发生。(6分)

4、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自然的,无可非议的。(错)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分)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2分)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必须走出的误区是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的歧视。对优生的偏爱不但会造成其他学生感到受冷落进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利于优生的健康成长。(3分)对差生的歧视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事实证明,在某阶段学习上有困难或其他方面有缺点的学生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他们的歧视会造成其身心的伤害。(3分)

5、语言是教师整体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答:(1)这句话正确。(1分)(2)语言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技巧是其魅力所在。(3分)(3)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心田。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文章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出自,此链接!。(3分)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让学生知晓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3分)

五、案例分析题:

1、学校规定初三学生必须在6点钟到校参加早自修,作为任课教师第二天与学生一起参与早自修的我在班级中也强调了一下,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到,当时有关领导正好在场,看到这一情况,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到了第三天,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还有一次,初三(2)班的一位男同学老是不肯做一周一次的时政作业,每次问他为什么,总都有原因,上次他说忘了,这次又说要点评的报纸没买,下次他会说作业本没带。这样几个星期下来,我光火了,不仅让他在办公室反思了一刻钟,写下保证书,还对他说,“下次再不交作业,甭来上课”,他这才有所收敛。

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答:本案主要反映了“我”和学校有关领导以罚代教的教育方法,(2分)这明显违反了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中关于“对待学生”的相应规定(即规则层面,如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等,8分)

这位教师的做法在我们的身边也常有出现。面对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们无计可施。只得用“罚站”、“威胁”来对付他们,取得的效果看似有效,其实学生并非真正地接受,他们是敢怒而不敢言。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要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我觉得教师应该采用“说理”教育来对待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心平气和地找那些学生谈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多付出一点爱,多化时间在他们身上,都是初中生了,当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时,相信他们会改正缺点,努力做的更好。

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⑴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⑵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⑴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

⑵分析: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自己也迟到了”、“随手扔粉笔”、“用教鞭敲击讲台面”等等,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⑶启示: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对)

2、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错)

3、一个教师的举止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对)

4、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错)

5、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对)

6、仁慈就是具有高度理智性和超越性的爱心和宽恕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对)

7、教师公正实际上就是要在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处理上实现某种中度(对)

8、教师廉洁从教,就必须坚守大义,不取非法之利。(对)

9、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冲击和影响下,要教师廉洁从教是不可能的。

10、教师尊重家长,有利于教书育人工作顺利的开展。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法律题库。(对)

11、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错)

12、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错)

13、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对)

14、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对)

15、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实现。(错)

16、依法执教是教师的责任,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毫无关系。(对错)

17、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对)

18、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对)

19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对)

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对)

2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实现。(错)

二、选择题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 : 为人师表 B : 清正廉洁 C : 敬业爱业 D : 团结协作

2、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C)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3、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C)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D、教育领导和教师

4、依法治教的重点是(C)

A、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 B、教育法律的遵守

C、各个教育部门按照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参与教育活动 D、教育立法

5、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涵义是由(B)

A、社会舆论决定的 B、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

C、法律法规决定的 D、传统习俗决定的

6、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D)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7、教师、学生合法权益集中体现是(A)

A、学校合法权益 B、教育行政部门合法权益

C、学校领导的合法权益 D、社区的合法权益

8、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B)

A、表美 B、道美 C、风格美 D、形体美

9、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D)

A : 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 : 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 : 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 :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10、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

A : 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 : 教育对象的影响

C : 教育法规的影响 D : 教育原则的影响

11、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以热衷予'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D)

A :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 : 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 : 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 : 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12、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A)

A :平等的 B : 不平等的 C : 对立的 D : 互补的

13、青少年学生处于学知识、懂道理、学习做人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最直接、最重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还有(C)

A : 社会教育 B : 团队教育 C : 家庭教育 D : 单独教育

1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B)

A : 柳宗元 B : 韩愈 C : 欧阳修 D : 苏轼

15、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受人落后',在团队合作中,最好首先做到(B)

A : 严以律已,以诚待人 B : 谦虚为怀、戒骄戒躁

C : 相互帮助通力合作 D : 凡是不要先出头

16、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这就是(A)

A : 团结协作 B : 分工负责 C : 任务到人 D : 求真求实

17、提出了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的是(D)

A : 毛泽东 B : 胡锦涛 C : 周恩来 D : 邓小平

18、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B)

A : 死扣书本 B : 实事求是 C : 一视同仁 D : 虚怀若谷

19、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A)

A : 严谨治学 B : 实事求是 C : 与时俱进 D : 理论联系实际

20、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B)

A : 爱工作 B : 爱学生 C : 爱学校 D : 爱教育事业

21、一个人作为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政治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D)

A : 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格 B : 论理学意义上的人格

C : 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 D : 法律意义上的人格

2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D)

A : 家庭教育 B : 社区教育 C : 道德教育 D : 学校教育

23、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D)

A : 特殊良心 B : 个人良心 C : 职业良心 D : 一般良心

24、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C)

A : 主观意识 B : 集体世界观 C : 社会存在 D : 社会意识

25、按照英国现代伦理学家罗斯的分法,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普遍的常识性的(理所当然的)义务,例如忠诚、赔偿、感恩等属于(A)

A : 显见义务 B : 实际义务 C : 一般道德义务 D : 教育道德义务

26、人们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作到的事情就是(D)

A : 权利 B : 权力

C : 利益

D : 义务

27、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A : 依法执教 B : 教书育人 C : 爱岗敬业

D : 团结协作

28、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D)

A : 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 : 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 : 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 : 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29、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A)

A : 孟子的观点 B : 朱熹的观点

C : 王阳明的观点

D : 程颐的观点

30、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C)

A : 瞬时作用 B : 长期作用

C : 直觉作用

D : 理智作用

31、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D)

A : 榜样作用 B : 心理健康功能 C : 成功作用 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32、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C)

A : 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 : 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33、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C)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D教育领导和教师

34、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B)

A : 表美

B : 道美

C : 风格美

D : 形体美

35、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D)

A : 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 : 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 : 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 :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36、教师、学生合法权益集中体现是(A)

A : 学校合法权益 B : 教育行政部门合法权益

C : 学校领导的合法权益

D : 社区的合法权益

37、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

A : 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 : 教育对象的影响

C : 教育法规的影响

D : 教育原则的影响

38、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A)

A : 教师 B : 学生 C : 学校 D : 学习

39、'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C)

A : 并列的 B : 递进的 C :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 : 互补的

40、狭义的教育,主要指(C)

A : 家庭教育 B : 社区教育 C : 道德教育 D : 学校教育

41、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D)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2、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B)

A : 发展 B : 创新 C : 教育 D : 人才

43、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这就是(A)

A : 依法执教

B : 爱岗敬业

C : 热爱学生

D : 严谨治学

44、教师、学生合法权益集中体现是(A)

A : 学校合法权益

B : 教育行政部门合法权益

C : 学校领导的合法权益

D : 社区的合法权益

45、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A)

A : 教师 B : 学生

C : 学校

D : 学习

46、'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C)

A : 并列的 B : 递进的 C :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 : 互补的47、一个人作为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政治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D)

A : 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格

B : 论理学意义上的人格

C : 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

D : 法律意义上的人格

48、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B)

A : 爱工作

B : 爱学生

C : 爱学校 D : 爱教育事业

三、多项选择题

1、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教师为人师表内容可以概括为(ABCD)

A : 教师的行为示范 B : 教师的语言示范

C : 教师的衣着、仪表示范 D : 教师的举止示范

2、严谨治学的道德意义有(ABCD)

A : 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业务要求 B : 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C : 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 D : 是由教师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决定的

3、对教师而言,所谓廉洁从教,具体内容包括(ABC)

A : 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 B : 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

C : 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D : 不能抱怨自己的薪酬

4、严谨治学对教师来说,有两个具体内容,即(CD)

A : 严格要求自己 B : 严格要求学生

C : 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 : 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

5、教师热爱学生的作用表现在(BCD)

A : 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馈赠 B :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C : 爱学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D : 爱学生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基础

6、依法执教的内容包括(BCD)

A : 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B : 要依法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 : 要依法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的各项法律法规 D : 要依法维护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7、下列哪些属于违法、犯法的行为(BC)

A : 教师适当惩罚学生 B :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

C : 教师私拆私扣学生的信件 D : 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

8、下面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正确的是(AB)

A : 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B : 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C : 为人师表具有较弱的激励性 D : 为人师表缺乏可操作性

9、廉洁从教的内容包括(ACD)

A : 坚持高尚情操 B : 发挥奉献精神

C :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D : 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

10、教师尊重家长的正确方式方法包括(BD)

A : 学生犯了错误,让家长来学校惩罚学生 B : 主动联系及时沟通

C : 将“调皮捣蛋”的学生教给家长,管教好了再送回来 D : 听取建议积极配合

11、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正确的是(A C D)

A :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B : 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C : 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教师仁慈的意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A B C D)

A : 职业自由感 B : 动机作用

C : 榜样效应

D : 心理健康功能

13、教师仁慈的特点包括(BC D)

A : 教师仁慈无处不在 B : 教师仁慈的教育性

C : 教师仁慈的理性色彩

D : 教师仁慈的方法特性

14、下列哪些是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AC D)

A : 按时获得薪水和报酬 B :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C :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D :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5、决定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A B)

A : 先验理性

B : 道德认知

C : 客观世界

D : 客观存在16、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B C D)

A : 激励

B : 认知

C : 情感

D : 意向

17、良心的三大主要特质是(A B C)

A : 内隐性

B : 神圣性

C : 基本性

D : 上层社会性

18、道德义务与非道德义务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A BC)

A : 道德义务的精神性 B : 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C : 道德义务的意志特征

D : 道德义务的阶级性

19、廉洁从教的内容包括(A B C D)

A : 坚持高尚情操 B : 发挥奉献精神

C :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D : 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

20、师表美的几个构成方面应该包括(B C D)

A : 身材美 B : 表美

C : 道美

D : 风格美

21、教师要培养良好的道德义务感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A B C D)

A : 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义务认知水平B :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C : 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事业意识水平D : 实现教育义务意识向教育良心的转化

22、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两个显著区别是(C D)

A : 水平较低 B : 范围较窄 C : 人格与师格的统一 D : 较高的格位水平

23、下面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正确的是(A B)

A : 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B : 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C : 为人师表具有较弱的激励性 D : 为人师表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篇:民族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1、在我国,汉族人口较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把这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13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B)A.7.33% B.8.49% C.9.74%

2、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B)个自治县(旗)。

A.119 B.120 C.155

3、要在各族群众中广泛开展以:“对伟大祖国认同、对(B)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为内容的“四个认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A.中国历史 B.中华民族 C.中华文明

4、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等(C)个少数民族。A.8 B.9 C.10

5、《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C)。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自主权

B.自决权

C.自治权

6、《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B)。A.根本大法

B.基本法律

C.行政法规

7、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A)。A.自治县

B.自治县、民族乡

C.民族乡

8、《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A),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制定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9、民族自治地方的(A)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机关

C.人民政府

10、《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C)”。

视公约》

C.《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21、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加快发展

C.团结互助

2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C)。A.具体表现

B.一般性质

C.本质特征

23、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24、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B),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A.原则

B.关键

C.手段

25、(A)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A.国家统一

B.发展教育

C.提高教育水平

26、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C)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A.民族融合B.祖国统一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27、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C)。A.少数民族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B.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8、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B)的原则。

A.边疆稳定

B.国家统一

C.社会安定

29、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定部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C)、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A.民族决策

B.民族认识

C.民族政策

30、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年、(A)年召开了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009 B.2010 C.2011

31、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A)五个民族命名的。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A、2002年12月7日、2003年3月1日 B、2013年1月10日、2013年3月1日 C、2007年1月10日、2007年3月1日

44、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的当事人不再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的,应当在停业后(A)内向县级以上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将清真食品标志牌交回原核发单位。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45、未取得清真食品标志牌,生产、加工经营清真食品的,由县级以上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C)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A、300元 B、400元 C、500元

46、未取得清真食品标志牌的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加工、经营场所及产品和包装上使用、张贴、悬挂带有“清真”、“穆斯林”、“回族”等字样或图案的标志物的,由县级以上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B)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A、500元 B、1000元 C、1500元

47、伪造、买卖、转让或者租借清真食品标志牌的,由县级以上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A)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A、1000元 B、1500元 C、2000元

48、《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每年(B)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A、四月 B、五月 C、六月

49、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甘肃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4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A)。

A、9.43% B、10.3% C、8.3%

8、A○ B○ C○

12、A○ B○ C○

16、A○ B○ C○ 20、A○ B○ C○

24、A○ B○ C○

28、A○ B○ C○

32、A○ B○ C○

36、A○ B○ C○ 40、A○ B○ C○

44、A○ B○ C○

48、A○ B○ C○

竞赛须知

1、本次竞赛题型为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答案,用篮、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题卡中的○涂满,答题卡可复印。每人限答一份试题。务必请在答题卡上写清楚本人姓名、单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2、竞赛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31日(以邮戳为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可以以个人或单位集体组织的形式参加答题。做好的答题卡沿虚线剪好后,请在信封写上“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字样,邮寄至平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地址:平凉市崆峒区西大街141号,邮编:744000,电话:0933-8233827

3、本次竞赛设组织奖5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

4、为体现公正、公平原则,主办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不参加此次竞赛活动。

5、获奖名单公布后,获奖人员在公布结果30日内,持本人身份证到平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奖。

主办单位:平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第四篇:2013年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

A.统一国家

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

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5 D.54

3、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B.国家稳定和发展

D.统一和团结

B.56

C.57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B.平等、团结

C.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

A.50%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B.发展和创新

C.B.70%

C.63.8%

B.散居

C.杂居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

A.一级地方组织

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B.一级政府

C.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A.一定比例

名额 D.一定名额

B.一定数量 C.适当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

A.民族事务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D)A.7月1日

日 D.10月1日

B.8月1日

C.9月113、(B)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7年 D.2005年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A)。

A.基本法律

规章 D.地方性法规

B.行政法规

C部门

B.2001年

C.2003年

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C)。

A.自治区、自治州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16、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B)。

A.124个 D.145个

1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C);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A.改变隶属关系

撤销或者合并

D.改变行政级别

B.改变名称

C.B.155个

C.125个

B.自治州、自治县

D.自治区、自治县

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C)。

A.党委

大会和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

19、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B)的公民担任。A.居住在当地 C.少数民族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D.汉族或者少数民族

2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B)。

A.主任

主任 D.委员

B.主任或者副主任

C.副

2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几种语言文字的,可以以(C)为主。

A.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C.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

B.当地通用的一种语言文字

D.汉语

2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C),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B.制定变通 D.制定补充规定

2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C)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经济、文化

治、经济和文化

B.民族构成

D.历史和现实情况

C.政

2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B)。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A.当地经济发展 C.当地社会事业发展

B.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D.当地文化事业发展

2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B)的人员。

A.其他民族 C.少数民族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D.汉族

26、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C)。

A.责成自带翻译

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D.延期受理

B.不予受理

C.27、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C)有期徒刑。A.5年以上15年以下 C.3年以上10年以下

B.3年以上15以下 D.10年以上20年以下

28、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C)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2年 D.5年 29、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B)。

A.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C.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

30、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时间是(D)。

A.1947年1月1日 C.1947年4月1日

B.1947年3月1日 D.1947年5月1日

B.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 D.陕甘宁边区定边县

B.1年

C.3年

31、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C)。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

D.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

32、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C)。

A.自治县 D.自治州

33、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A)。

A.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拘役

D.管制

B.有期徒刑

B.自治旗

C.民族乡

34、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B)。

A.补充规定

措施 D.具体办法

B.变通规定

C.具体

35、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C)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A.省会城市

发达地区

D.中心城市

B.沿海地区

C.经济

36、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B),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A.民族教育经费

教育基金

D.助学基金

B.专项资金 C.37、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C);

(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A.破坏民族团结的 C.煽动民族分裂的

B.破坏民族关系的 D.扰乱社会治安的

3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B)得到尊重的权利。

A.个人名誉

个人隐私

D.肖像权

B.民族风俗习惯

C.39、监狱法规定:对少数民族罪犯的(A),应当予以照顾。

A.特殊生活习惯

个人习俗

D.个人爱好

B.宗教信仰

C.40、义务教育法规定:在(A)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A.民族地区 D.革命老区

41、高等教育法规定: 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C)。C.高级专门人才

A.本科生

D.科技人才

B.大专生

B.农村

C.基层

4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C)的课本,并用(C)讲课。B.汉语文 少数民族语言

言 D.少数民族文字 普通话

A.当地通用文字 当地通用方言

C.少数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语

4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D)日内给予答复。

A.30 D.60

44、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C)、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B.40

C.50 A.地域 D.年龄

B.文化 C.民族

45、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就业,不因(B)、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A.地域 D.语言

46、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A)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A.多民族居住地区

区 D.街道

B.城镇

C.社

B.民族

C.生活习惯

47、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A)为依据。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人民代表大会决议

B.行政规章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议和决定

48、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B)。

A.预留一定比例 C.同等对待

B.给予适当照顾 D.择优录用

49、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B)、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A.促进经济发展 C.促进文化发展

B.增进民族团结 D.促进社会和谐

50、选举法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A)。

A.1人 D.4人

51、立法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C)批准后生效。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区人民代表

B.2人

C.3人

大会常务委员会

52、国旗法规定:不以春节为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地区,春节是否升挂国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A)规定。A.自治机关

代表大会

B.人民政府 C.人民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3、选举法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B)。

A.百分之三

之十 D.百分之十五

B.百分之五

C.百分

54、矿产资源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A)开发利用。

A.优先合理 D.逐步

55、《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于(B)起施行。

A.2004年10月1日 C.2006年5月1日

B.2005年5月31日 D.2007年3月10日

B.自主

C.共同

56、《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 国家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D)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方式,充分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差异,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A.边境地区

地区 D.民族优惠政策

B.贫困地区

C.民族

57、《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中央财政设立(C)。资金规模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A.民族地区发展基金

C.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

B.少数民族发展经费

D.经济文化发展基金

58、《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规范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C)。

A.自治区 D.民族乡

59、《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金融和财政政策上,对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予以照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实行(D)并建立必要的国家储备制度。

A.资金扶持

支持 D.定点生产

B.财政补贴

C.专项

B.自治州

C.自治县 60、《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A)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A.每年 D.每届

61、《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C)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择优录取

或者降分

D.定向录取

B.确定比例

C.加分

B.每2年

C.每3年

62、《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C)。

A.造成损失的,给予撤职处分

开除处分

C.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

D.影响干群关系的,给予降职处分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本行政区域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是下面(B)一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职权之一。

A.乡 D.省

64、《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D)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A.实行区域自治的 C.文化素质较高的

B.不食用清真食品的 D.食用清真食品的

B.县

C.地级市

65、《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是规范民族工作的重要行政法规,于(C)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

A.1990 D.1994

66、《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C)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B.1992

C.1993 A.十八周岁

十周岁 D.二十二周岁

B.十九周岁 C.二67、《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者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是(B)年颁布的。

A.1950 D.1979

68、“好来宝”是我国(B)民族的传统曲艺形式。

A.维吾尔族

克族 D.俄罗斯族

B.蒙古族

C.塔吉

B.1951

C.1978 69、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例如(B)省在我国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是我国最重要的动物和植物基因库。

A.四川 D.广西

70、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向警予是(C)。

A.壮族 D.满族

71、“雪顿节”是下面(A)民族的传统节日。

A.藏族 D.蒙古族

72、下列民族中(C)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

A.门巴族 D.仫佬族

73、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指(B)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互离不开 法制建设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

B.珞巴族

C.基诺族

B.维吾尔族

C.白族

B.苗族

C.土家族

B.云南

C.吉林

74、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被概括为“两个共同”,具体是指(C)。A. 共同奋斗,共同发展 C.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 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D. 共同改革开放,共同和谐进步

75、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超过1千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B)。

A.土家族 D.侗族

76、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D)

A.蒙古族 D.壮族

77、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佧佤族”更改为(D)。A 土家族

D.佤族

78、为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地区各类建设人才,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d)综合性民族院校。

A.10所 D.15所

79、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的是我国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C)。

A.《饮膳正要》 C.《玛纳斯》

B.《福乐智慧》 D.《四部医典》

B.11所

C.12所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B.回族

C.满族

B.维吾尔族

C.苗族

80、苗、瑶、布依等少数民族的“(A)”工艺是现代印染工艺传入我国之前华南地区独特手工印染技艺。

A.蜡染 D.扎染

81、我国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体现在 许多具体措施上。比如在国民教育中因地制宜,实行(C)。

A.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培训班

言文字的学生配备翻译

C.“双语”教学

B.为不懂少数民族语

D.各民族地

B.刺绣

C.钩织

区尽量使用汉语进行教学 82、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C)白皮书,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民族政策的白皮书。A.《中国少数民族人权》 C.《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B.《中国少数民族发展》 D.《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83、在(B)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用法律形式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A.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

维埃代表大会(1931)

B.第一次全国苏

C.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1934)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84、2005年3月以来,国家相继编制和发布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B)‘十一五’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

A.边疆开发工程 C.繁荣边境贸易

B.兴边富民行动

D.民贸“三项照顾”政策

85、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在50年代先后进行了两次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大检查,这两次检查的时间是(D)。

A.1953年和1954年 C.1951年和1956年

B.1952年和1955年 D.1952年和1956年

86、国家民委倡议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的范围是(C)、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团场、海南省6个民族自治县。

A.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C.136个陆地边境县

87、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等()个少数民族。

A.8 D.11

88、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年、(D)年召开了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005 D.2009

89、政务院做出《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是在(C)。

A.1950年

年 D.1954年

B.1951年

C.19

52B.2006

C.2007

B.9

C.10

B.边疆民族自治地方 D.边境县、市

90、民族自治地方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受国家的(D)政策。A.补贴 D.优惠

B.照顾 C.减税

91、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A)批准,开展边境贸易。

A.国务院

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

D.省一级国家机关

C.全国人92、(A)是我国内陆边界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划。

A.新疆 D.云南

93、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制定(A)的权力。

A.单行条例

方政府规章

D.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地

B.内蒙

C.西藏

94、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D)一般地区。

A.略低于 D.高于

95、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D)举办的。

A.1950年

年 D.1953年

B.1951年

C.19

52B.低于

C.等同于

96、国家举办民族高等学校,在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D),主要或者专门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A.寄宿班 D.民族预科班

97、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D.四川

98、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邓恩铭是(B)。B.水族

C.苗族

A.土家族 D.布依族

B.西藏

C.云南

B.汉语班

C.双语班

99、在国际民族政策中,下列(C)项属于带有歧视性色彩的民族政策。A.多元文化主义 C.民族同化政策

B.民族文化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

100、我国加入关于民族和种族问题的三个国际公约是:(C)、《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A.《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切形式歧视公约》

B.《消除对妇女一

C.《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D.《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第五篇:汉中市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精选)

汉中市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县区及所在单位(场所)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0分)

1.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前进,为()而奋斗》的报告。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2.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A.教徒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B.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宗教活动

C.宗教团体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3.()年中央6号文件首次明确政府对宗教事务依法管理。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4.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相互尊重,互相信任

C.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5.传统的世界三大宗教指()。

A.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C.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6.在我国政府承认的五大宗教是()。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

B.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

C.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7.()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C、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8.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宗教事务条例》,()正式施行。

A.2004年11月30日 B.2005年1月1日 C.2005年3月1日

9.宗教教职人员担任或者离任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经本宗教的宗教团体同意后,报()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A.省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县级以上

10.土地管理部门在确定和变更宗教活动的场所土地使用权时,应当征求()的意见。

A.宗教活动场所管委会 B.本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C.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

11.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新建建筑物,不影响宗教活动场所现有布局和功能的,应当报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的()部门审批。

A.县级宗教事务 B.市级宗教事务 C.省级宗教事务

12.宗教活动场所内发生重大事故、重大事件未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较重的,将()。

A.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该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B.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

C.登记管理机关撤销该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登记

13.《陕西省宗教事务条例》于2000年9月23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7月30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修订,于()起施行。

A.2008年01月01日 B.2008年03月15日 C.2008年10月01日

14.《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A.第十六条 B.第三十六条 C.第五十六条

15.跨省举行超过宗教活动场所容纳规模的大型宗教活动,或者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举行的大型宗教活动,按照有关规定由()宗教事务部门审批。

A.国家 B.省 C.市

16.各地在制定或者调整与宗教活动场所有关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时,应当充分听取()、游览参观点内宗教活动场所代表及有关方面的意见,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

A.宗教事务部门、有关宗教团体 B.宗教团体 C.宗教场所

17.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所获以及其合法收入()。

A.不必纳入财务、会计管理

B.视情况纳入财务、会计管理

C.必须纳入财务、会计管理

18.宗教团体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举办以()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和社会公益事业。

A.自养 B.营利 C.创收

19.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管理组织,实行()管理。

A.民主 B.分级 C.属地

20.宗教教职人员的登记备案机关是()。

A.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B.宗教团体 C.宗教场所

21.擅自组织信教公民到国外朝觐,且有违法所得的,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可以并处违法所得的()。

A.1倍以下罚款 B.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 C.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22.大型宗教活动过程中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主办的宗教团体、寺观教堂负有责任的,由登记管理机关()。

A.依法追究责任 B.撤销其登记 C.通告批评

23.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公民前往国外朝觐,由()负责组织。

A.信仰伊斯兰教的公民个人 B.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C.伊斯兰教全国性宗教团体

24.宗教活动场所合并、分立、终止或者变更登记内容的,应该到()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

A.民政部门 B.原登记管理机关 C.宗教团体

25.擅自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有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的罚款。

A.1倍以上2倍以下 B.1倍以上3倍以下 C.2倍以上3倍以下

26.宗教活动场所用于宗教活动的房屋、构筑物及其附属的宗教教职人员生活用房()。

A.可以转让、抵押或者作为实物投资

B.不得转让、抵押或者作为实物投资

C.可以转让、抵押但不可以作为实物投资

27.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主要游览内容的风景名胜区,其所在地的()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协调、处理宗教活动场所与园林、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

A.县级 B.省级 C.国家

28.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A.限制歧视 B.强制歧视 C.胁迫歧视

29.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所有的房屋和使用的土地,应当依法向()地方人民政府房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市级以上

30.宗教教职人员跨县(市、区)主持宗教活动,应当经()宗教团体同意,并由该宗教团体报相应的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A.省级 B.市级 C.所在地和前往地

31.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团体工作人员依法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参加社会保险的,按照国家和()有关规定执行。

A.本省 B.本市 C.本县

32.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应当按照()的规定,经所在地相应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审查同意后,向同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A.《宗教事务条例》

B.《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3.我国宗教坚持的“三自”方针指的是()。

A.自传、自治、自养 B.自治、自办、自养 C.自传、自办、自治

3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十六字要旨是()。

A.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团结和睦,有利稳定

B.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C.求同存异,团结多数,把握方向,稳步推进

35.宗教教职人员应当由()按照有关规定认定,并报县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A.宗教活动场所 B.宗教团体 C.宗教院校

36.宗教团体、寺观教堂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应当经

()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并取得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准印证。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37.个人和非宗教团体()建立宗教活动场所,()在公众场所设置宗教设施。

A.不得 B.可以 C.视情况可以

38.各级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宗教活动场所改建、新建申请之日起()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A.10 B.20 C.30

39.出版公开发行的宗教出版物,按照()出版管理的规定办理。

A.国家 B.省级 C.县级

40.省宗教教职人员应邀到省外主持宗教活动或者担任宗教教职的、省外宗教教职人员应邀到本省主持宗教活动或者担任宗教教职的,应当经()同意,并由该宗教团体报省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A.宗教活动场所管委会 B.省宗教团体 C.县级宗教部门

41.宗教活动场所收藏、使用的文物以及受()委托代管、使用的文物不得擅自馈赠或者转让,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

A.国家 B.文物部门 C.宗教部门

42.集体宗教活动应当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或经()以上宗教事务部门认可的场合内进行。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43.成立宗教团体应当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县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所在地()以上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44.关单位和个人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设立商业服务网点、举办陈列展览、拍摄电影电视片,应当事先征得该宗教活动场所和所在地的()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

A.县(区)B.市

C.省

45.确定或者调整与宗教活动场所有关的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时,应当听取()、相关宗教团体、景区内宗教活动场所代表及有关方面的意见。

A.场所管委会 B.当地宗教事务部门 C.信教群众

46.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成员应当由()和信教公民代表民主协商推选产生。

A.该场所的宗教教职人员 B.宗教团体 C.宗教工作部门

47.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后,应当报()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A.县 B.市 C.省

48.不具备宗教教职人员资格的人员、已被解除或丧失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人员,()以宗教教职人员身份从事宗教教务活动。

A.可以 B.不得 C.视情况而定

49.宗教院校应当由()性宗教团体设立,并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A.全省 B.全国 C.全市

50.国家工作人员在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A.民事处分 B.行政处分 C刑事责任

51.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正常的宗教活动的,由()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宗教事务部门 B.司法部门 C.公安部门

52.侵犯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53.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等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

A.经济处罚 B.行政处罚 C.刑事处罚

54.对宗教事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55.信仰宗教的公民按照本宗教的教义、教规和习惯进行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当在()内举行。

A.信教群众聚集地 B.已建成的宗教场所 C.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56.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并接受()的监督管理。

A.财政部门 B.登记管理机关 C.信教群众

57.转世**继位时,由批准机关代表宣读批文,由相应的()颁发**证书。

A.佛教协会 B.宗教团体

C.本级宗教事务部门

58.()应当听取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信教公民的意见,协调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A.市级人民政府 B.各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5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涉及()的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

A.公民信仰 B.社会公共利益 C.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60.宗教团体举办学术会议,应当在拟举办日的()工作日前向省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A.10个 B.20个 C.30个

61.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全国性宗教团体的申请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设立宗教院校的报告之日起()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A.30日 B.45日 C.60日

62.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由()向拟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

A.信教群众 B.乡镇、街道 C.宗教团体

6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拟同意设立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的报告之日起()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A.15日 B.20日 C.30日

64.宗教事务部门应当对宗教活动场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情况,建立和执行场所管理制度情况,登记项目变更情况,以及宗教活动和涉外活动情况进行()。

A.监督检查B.检查C.定期检查

65.()以外的组织以及个人不得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A.宗教团体、寺观教堂 B.宗教活动场所 C.宗教事务部门

66.天主教的主教由天主教的全国性宗教团体报()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A.教区所在地 B.省级 C.国务院

67.土地管理部门在确定和变更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土地使用权时,应当征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意见。

A.县级 B.市级 C.本级

68.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注销或者终止的,应当进行(),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当用于该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宗旨相符的事业。

A.财产注销 B.财产清算 C.财产冻结

69.()宗教团体可以根据本宗教的需要按照规定选派和接受宗教留学人员。

A.全国性 B.省宗教团体 C.市宗教团体

70.宗教团体举办宗教培训班,应当在拟举办的()个工作日前报所在地相应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A.10 B.20 C.30

71.违反《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的,由()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拆除;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A.建设主管部门 B.宗教事务部门 C.乡镇(街道)政府

72.擅自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宗教活动场所已被撤销登记仍然进行宗教活动的,或者擅自设立宗教院校的,由宗教事务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有违法房屋、构筑物的,由()依法处理。

A.宗教事务部门 B.所在地人民政府 C.建设主管部门

73.宗教教职人员在宗教教务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除依法追究有关的法律责任外,由宗教事务部门建议有关的()取消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

A.宗教团体 B.寺观教堂 C.其他固定宗教处所

74.宗教活动场所是指()。

A.寺观教堂 B.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 C.固定宗教活动处所

75.宗教教职人员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年龄是()。

A.年满50周岁 B.年满60周岁 C.年满70周岁

76.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

A.两重性 B.积极性 C.消极性

77.基督教于公元()传入中国。

A.1世纪 B.7世纪 C.19世纪

78.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

A.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B.五台山、峨眉山、黄山、普陀山

C.五台山、峨眉山、华山、普陀山

79.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是()。

A.开斋节、圣纪节、古尔邦节

B.开斋节、宰牲节、圣纪

C.开斋节、宰牲节、姑太节

80.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分()两大宗派。

A.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B.乾道和坤道 C.正一派和全真派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81.宗教事务部门应当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接受宗教事务部门的监督检查。

A.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情况 B.建立和执行场所管理制度情况

C.登记项目变更情况 D.宗教活动和涉外活动情况

82.党对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包括()。

A.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83、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道路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D、农业现代化

84.宗教活动场所用于宗教活动的房屋、构筑物及其附属的宗教教职人员生活用房不得()。

A.转让 B.抵押 C.出租 D.作为实物投资

85.举办非通常的宗教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符合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习惯 B.确有举办非通常宗教活动的需要

C.有具体的活动方案,包括发生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 D.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86.十八大报告中体现出的重大意义是()

A、十年成就经验的科学总结 B、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87.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A.当地信教公民有经常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需要

B.有拟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

C.有必要的资金

D.布局合理,不妨碍周围单位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8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的活动。

A.破坏社会秩序 B.损害公民身体健康

C.妨碍国家教育制度 D.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

89.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A.宗教团体 B.宗教活动场所 C.宗教事务 D.宗教院校

90.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A.宗教和睦 B.社会和谐 C.国家统一 D.民族团结

91.宗教活动场所()的,应当到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

A.合并 B.分立 C.终止 D.变更登记内容

92.宗教教职人员()等活动,受法律保护。

A.主持宗教活动 B.举行宗教仪式 C.从事宗教典籍整理 D.进行宗教文化研究

93.宗教活动场所应当防范本场所内发生重大事故或者发生违犯宗教禁忌等()的事件。

A.伤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 B.破坏民族团结 C.影响社会稳定 D.有损国家尊严

94.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等管理制度,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

A.人员 B.财务 C.消防 D.卫生防疫

95.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活动的处罚有()。

A.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 B.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C.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6.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主要游览内容的风景名胜区,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协助处理宗教活动场所与()等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

A.园林 B.文物 C.旅游 D.文化

97.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的()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享受税收的减免优惠。

A.工商 B.会计 C.税收 D.财务

9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处分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财产,不得损毁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占有、使用的文物。

A.侵占 B.哄抢 C.私分 D.损毁

99.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并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

A.财务收支情况 B.接受捐赠情况 C.使用捐赠情况 D.外宾接待情况

100.涉及宗教内容出版物,应当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A.破坏信教公民与不信教公民和睦相处的B.破坏不同宗教之间和睦以及宗教内部和睦的 C.歧视、侮辱信教公民或者不信教公民的

D.违背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

下载2013年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最终5篇)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 )制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A、有关法律法规 B、党的民族政策......

    2016年最新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全民竞赛网 支持网络、微信、微博竞赛形式 2016年最新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本文档由全民竞赛网整理,查阅更多试题可登录全民竞赛网,还可免费创办知识竞赛......

    关于参加民族政策法规有奖知识竞赛的通知[推荐]

    关于参加民族政策法规有奖知识竞赛的通知 各党支部、机关各部门: 为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宣传、教育,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首届新疆温泉生态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 温泉县“知温泉、爱温泉、赞温泉”人人都是温泉形象宣传员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填空(每题1 分) 1、温泉县是全国唯一以( )命......

    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知识竞赛试题 1、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黄河。 17、'打蛇打七寸'的七寸是指:(B) ( ×) 2、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 3、被称为“诗圣”的唐朝诗人是(B )......

    民族知识竞赛题目(答案)[合集五篇]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民族知识竞赛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B )个民族。 A、55 B、56 C、45 2、共同团结奋斗、(B )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共......

    民族政策法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我国疆域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

    民族政策法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我国疆域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