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故隐患整改报告(本站推荐)
安全隐患整改报告 宝安区西乡街道安全生产巡查办公室:
根据贵方2010年7月5日的现场巡查记录要求,我公司目前安全整改事项如下:
1、提供当日未能提交经营证照。
2、初步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档案。
3、已按要求制定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4、组织编写多项事故应急预案,并将于近期实施应急事故演练。
5、已按要求编写公司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细则并予以实施。
6、已按要求派公司骨干参训安全主任的安全生产培训课程。
7、已按要求派公司负责人参训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培训课程。
8、生产车间安全出口已经按照规定由专人负责在上班时间开启。
9、已按照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和安全出口标志。
10、定期由公司负责人和安全主任主导并监督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二、三级教育)。
11、对相应操作工提供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深圳市新奥联电子有限公司 2010年7月12日篇二:xx有限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xx有限公司
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xx集团:
根据集团《关于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通知》,xx公司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责任”为核心,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领导机制,增强防患意识
公司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xxx任组长,亲自部署、指导排查工作,排查任务分解到各部门、每个员工,做到层层负责,人人有责,营造了齐抓共管,共保安全的工作局面。
二、严格排查要求,认真排查隐患
公司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放在防火、防盗两个方面:(一)认真排查消防安全。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严格防火管理,对各部门办公室、会议室、仓库等场所的电器、电线、灭火器材、消防水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查出的隐患现场提出整改要求。
(二)认真排查防盗设施。对各部门门锁、窗户进行了全
面检查,对xx部、财务部保险柜进行了检查,对相关隐患给出整改建议。(三)认真落实整改措施。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更换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门锁,修理了部分有问题的窗户,相应增加了灭火器数量,进一步加强了对xx部、财务部保险柜的安全措施,基本做到了排查不漏部门、不漏设施、不留死角。
三、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
以开展排查为契机,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努力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了日常工作时安全因素的考虑。
四、建立隐患排查整治长效工作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将继续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和防范,狠抓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特此报告。xxx有限公司
2013年6月25日篇三: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滍阳镇南宋小学
二〇〇八年九月 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为切实做好我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消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特制定本工作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共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切实落实学校的安全主体责任,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状况,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形势稳定,学校安全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安全联络员任副组长,各班主任成员。单位负责人具体负责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发现问题逐条记录,并及时落实整改,不留后患。
四、排查治理重点
1、校舍安全:要逐间检查是否存在危房,对学校厕所、学生活动场所给予高度重视,查找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查出的校舍危房能整修的要立即整修,一时不能整修的要迅速停止用,立即封存。
2、设施设备安全:对学校的电路、电器、实验药品陈放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和整改。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等。
3、防火安全:检查学校是否对师生集中进行了防火安全教育,校内教学、生活设施等人员集中场所的火灾隐患是否得到整改,学校消防设置是否完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4、防盗安全: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财务室、储藏室以及教师办公室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有无领导、教师值班巡逻,门卫值班制度是否落实。
5、周边环境安全:要协助公安机关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一次集中清理。重点检查有无社会闲杂人员在学校附近敲诈勒索伤害学生,有无违反规定在学校附近设置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现象。
6、学生心理安全:学校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有心理疾病和问题家庭的学生是否建档造册、跟踪监管。
7、上下楼梯安全:学校是否开展宣传上下楼梯教育活动,上下楼梯是否有醒目的提示标示牌,是否实行分时段放学制,楼梯间是否有领导、教师值班,是否设立监督岗。
8、日常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课时安排情况和开学初、放假前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一日两周”活动开展情况;兼职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的聘用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紧急疏散和自救逃生演练情况;各类传染病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五、主要工作安排
(一)2——4月份
1、学习文件,宣传发动。根据要求,联系实际,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狠抓落实。
2、对照方案,开展自查。坚持“谁检查、谁记录、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治理安全隐患,一时难以治理的要列入计划并及时上报,落实专人,加强监控。
3、认真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和“防溺水教育宣传周”活动。
(二)5——9月份
1、针对夏季雨水多发,组织人员对校舍安全隐患展开一次拉网式自查整改,切实做到责任清、情况明、数字准。排查出的每项安全隐患都要说明隐患的基本情况、类型、责任部门、隐患形成的原因、需要整改的内容、整改的措施等。
2、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3、暑假前,各单位组织开展以“防溺水、防雷击、防洪水”为重点的安全教育活动。
4、秋季开学初,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周”教育活动。
(三)10——12月份
1、针对冬季寒冷天气,做好校舍及设施的防冻工作,加强危险校舍的监管力度。
2、对用电用火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防火防煤气中毒,保障消防安全。
3、开展防滑、防摔跌教育。篇四: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报告单
第一联: 报告单位留存
第二: 联签发单位
第三联: 报告单位主管部门篇五: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
一、在安全巡查中,发现下列事故隐患和安全违法行为,应责成有关人员或相关单位当场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存档备查;
(一)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二)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三)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四)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五)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六)无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的;
(七)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八)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隐患和行为。
二、发现事故隐患,不能当场予以整改的,应发出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明确整改完成期限,并跟踪落实。
三、对于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单位,社区安全巡查员应及时将情况上报街道安监办,由街道安监办执法监察人员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对于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社区安全巡查员应及时
向街道安监办、社区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五、社区安全巡查组应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进行跟踪落实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消除。
六、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督促生产经营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确保安全。
七、涉及特种设备、交通安全、建筑施工等安全事故隐患,应收集有关信息,通过“大综管”平台及时书面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第二篇: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报告
篇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务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从排查、治理、报告整个过程全面受控,确保安全生产。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公司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适用本规定。第二条公司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副总工程师、有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的等级划分和分类。等级划分:按危害程度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两类。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分类:按事故隐患性质划分为采掘、机运、一通三防、防治水、管理和其 它共六类。第四条重大事故隐患的认定依据国家及安徽省相关文件及公司的 规定(详见附件 一)。第五条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的责任主体。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事 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工作全面负责。第二章事故隐患排查第六条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管理网络。矿井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代表每月进行一次事故隐患排查,重大事故隐患对照重大事故隐患认定标准(附件一)逐项排查;,每周组织一次全覆盖式现场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填写隐患排查登记台帐(见附表一),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第七条公司每月组织一次事故隐患集中审查,对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上报的事故隐患确认。第八条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为切实有效地开展“一通三防”、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特作出如下规定。
1、会议由公司总工程师主持(特殊情况下,总工程师可委托分管副总工程师主持)参加人员为:,煤矿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总工程师,矿总工程师及生产技术、通防、防治水科区负责人和有关技术人员,煤矿安监局、生产技术部、通防地测部、机运保障部、总工办等部门有关人员。
2、隐患排查周期为一个月(两次排查之间的时间段),各矿根据相关要求提前准备会议相关材料。生产技术部、通防地测部要对各矿提交的会议图纸、资料进行统一规范。
3、会议以在公司本部召开为主,必要时也可在矿召开(现场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为:(1)上月隐患排查整改意见落实情况汇报。(2)周期内安全生产情况通报。(3)周期内安全、生产、技术方面亮点展示和存在问题剖析。(4)上月一通三防、水害事故追查、分析。(5)本月“一通三防”、防治水隐患排查。(6)其它有关一通三防、防治水技术方面的内容。
4、总工办负责会议记录工作。生产技术部、通防地测部按专业形成会议纪要,由总工办汇总整理后发布。
5、各矿根据本规定安排“一通三防”、防治水隐患排查要与公司隐患排查会议有效衔接。
第三章事故隐患治理第九条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主要负责人要及时组织召开安全办公会,制定治理方案。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研究矿不能解决的事故隐患,并制定治理方案。第十条现场能解决的事故隐患由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指定隐患整改人,组织整改。对现场不能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以“事故隐患整改五定表(见附表二)及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见附表三)”的方式通知责任单位,进行事故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接到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后,立即进行“项目、措施、资金、时间、责任人”五落实,认真组织事故隐患整改工作,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及时反馈信息。第十一条安全监察及职能业务部门对事故隐患整改单位的整改结 果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事故隐患整改完成登记,不合格的再次下发整改通知,要求继续整改,并追查原因。第十二条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基建)矿井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矿不能解决的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第十三条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第十四条重大事故隐患停产整顿、复产开工验收程序。(基建)生产矿井发现有重大事故隐患的,要根据隐患涉及范围,下令全矿或危害区域立即停止生产,进行隐患整改。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由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按照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验收标准,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自检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公司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按照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验收标准,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自检和验收。自检合格后向公司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报告,申请报告要包括整改内容、标准和自检结果,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经公司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属于上级部门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向组织检查的上级部门及监察机构提出申请,并经其验收合格后方可按程序恢复生产。恢复生产要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措施,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第十五条。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事故隐患排查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登记建档工作;公司安监局负责公司(含基建、托管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的登记建档工作。事故隐患的登记建档要做到内容齐全,填写规范。第四章事故隐患报告
第十六条事故隐患报告实行生产(基建)矿井向公司、公司向上级逐级上报制度。第十七条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每月26日(节假日顺延,下同)前将本单位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及预排查出的下月安全工作重点以“隐患排查材料”的形式报公司安监局。隐患排查材料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月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包括已完成整改的各类隐工作重点情况;本月新增的事故隐患;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第十八患和未整改的隐患,未完成整改的隐患要注明原因;下月预排查安全条公司事故隐患排查小组每月底前召集相关业务处室对业务分管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确认,形成公司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报公司安全办公会研究解决。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 方案。第十九条煤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每季、每年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书面统计分析表,经煤矿主要负责人签字后, 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报送县经信委及煤矿安全监察局;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经信委及煤矿安全监察局报告。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要根据本规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第二十一条煤矿其他生产经营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二十二条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漏排、漏报、瞒报、迟报或虚报事故隐患或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将视其情节轻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文件实行责任追究,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第二十四条各生产(基建)矿井(含托管)安全管理部门要设立安全信息中心,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收集、建档、反馈等工作。要充分发挥安全信息中心的作用,及时接收、筛选、处理、反馈各种事故隐患信息。第二十五条公司业务处室要设专人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档的日常工作,要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长效运行。第二十六条本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第二十七条本规定解释权属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附件一 重大事故隐患认定标准
1、《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规定》按(国务院令446号)第八条第二款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2)瓦斯超限作业的;篇二:车间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报告 车间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报告
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力度,以确保人员安全、设备运行安全,保证公司安全生产。一. 排查内容
1.人身安全:车间员工劳保用品佩戴齐全,上岗前安全培训,班前会强调员工安全生产。2.设备安全:车间设备重大安全隐患都已排除。
3.消防安全:车间安全警示牌完好,各处灭火器都配置齐全,灭火器状态良好。4.现场安全:车间杂物、碎玻璃都及时清理。
5.交通安全:要求员工上下班骑车必须遵守交通法规。
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
1、车间部分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通过培训、班会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2、设备点巡检工作做得还不够细,需进一步加强对设备的点巡检工作,确保车间设备的安全运行。
3、灭火器配备还不够齐全,车间现有3瓶灭火器需要补充,需要在配备与补充的已向公司申请并登记。
4、现场碎玻璃有时清理不及时,进一步加强做符合实际现场的规范。
三、燃气安全方面 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以下燃气操作流程及规范,以保证燃气安全规范的使用 1.天然气瓶的换气操作 2.天然气使用安全规程 3.天然气巡检与维护
4.天然气检漏方法以及泄漏应急处理。以保证燃气安全规范的使用
至此,真空管车间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均已完成或申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真空管车间仍一如既往积极配合公司的安全整改工作,努力把车间安全工作做好。
真空管车间
2014-3-30篇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上报制度 1事故隐患治理基本原则
1.1.1事故隐患治理遵循“谁管理、谁负责;谁设计、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
1.1.2公司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实行分级动态管理;
1.1.3事故隐患在未治理或消项前,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监控;所属各单位对事故隐患实行班组级、车间级、单位级三级监控;
1.1.4所属各单位应将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监控情况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备案,由公司安全监察部监督管理。2事故隐患上报制度
2.1安全隐患的上报和整改工作逐级进行,班组、部门、公司安全部门各级发现的安全隐患信息上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2.2对于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由于客观原因确实不能按期整改完成的,必须在限定整改日期前2天将原因书面报到相关检查部门。
2.3对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以书面形式逐级上报。
2.4事故隐患整改责任部门在整改过程中,要及时向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报告整改进度、整改存在问题等情况,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要及时指挥、协调、解决隐患整改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事故隐患按期限完成整改。
2.5安全隐患治理结束后,整改部门要按要求写出隐患整改回复报告报公司安全部,安全部安排专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在隐患排查登记台帐上签字,事故隐患消除,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2.6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不能整改的,安全部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在未解决之前,隐患存在单位要采取防范措施。2.7每月月底xx日前,所属各单位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将当月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整改进展情况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汇总提交公司安委会审定。3附件
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流程 附件:
第三篇: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
一、在安全巡查中,发现下列事故隐患和安全违法行为,应责成有关人员或相关单位当场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存档备查;
(一)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二)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三)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四)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五)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六)无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的;
(七)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八)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隐患和行为。
二、发现事故隐患,不能当场予以整改的,应发出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明确整改完成期限,并跟踪落实。
三、对于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单位,社区安全巡查员应及时将情况上报街道安监办,由街道安监办执法监察人员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对于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社区安全巡查员应及时
向街道安监办、社区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五、社区安全巡查组应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进行跟踪落实整改,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消除。
六、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督促生产经营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确保安全。
七、涉及特种设备、交通安全、建筑施工等安全事故隐患,应收集有关信息,通过“大综管”平台及时书面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第四篇:事故隐患和整改
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一、安全检查原理
安全检查是对影响安全生产因素的认识、分析和评价。这种检查之所以是可行的、富有成效的,是由于它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行为科学。
1.可知性原理
根据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包括安全生产的经验和事故教训,人们完全可以获得每一产品安全生产规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从中发现威胁安全生产的因素,预测在未来的时间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危害,从而得出清除、控制或不加干预的结论。
2.可能性原理
一般来说,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都不是单一的,而是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根据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人们可以预测在任何条件下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的可能变化和危害作用,进而采取预防措施。因此,安全检查是针对危害因素发展变化可能性的预测。
3.可控性原理
控制就是按照每种产品固有的安全生产规律,运用管理的、组织的、技术的手段去消除某一不安全因素,或者限制其发展、控制其危害,把危害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连续性原理
每一种产品现在的安全生产状态都是过去状态的发展结果,未来的安全生产状态是现在安全生产状态的发展结果。在充分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前提下,可预测未来的状态,把避免事故的措施定早,做到未雨绸缪,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相似性原理
甲和乙两个企业间,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失误存在着相似性、同类性,同类型企业存在着更多的相似性。因此,根据已知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过程、结果、危害程度,可以预测类似危险因素的变化与结果,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6.反馈性原理
安全检查是预测危险因素在未来可能造成的危害,将这种信息反馈回来,引起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视,为领导层安全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系统性原理
客观事物是由众多因素组成的系统,在安全检查中认识、分析、评价危险因素,必须按照系统的观点去考虑,不能裂解、切断、顾此失彼,导致预测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8.创造性原理
安全生产规律靠人们去认识掌握,安全生产条件靠人们去创造建设,诱发事故的因素靠人们去消除控制。对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整改是人们创造精神的集中表现。
二、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落实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发动群众共同搞好安全生产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检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检查是检验和考查之意,安全检查就是要对生产过程中影响正常生产的各种因素,如机械、电气、工艺、仪表、设备等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也就是把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种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1.及时发现和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工业生产中,人的操作有很大的自由性,常常受到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等影响,尤其是从事繁重、毒害、单调、重复的作业。在进行安全生产一段时间后,认为没有问题,麻痹大意、疏忽侥幸的思想自然增长,形成自由操作,便处于失控状态。安全检查就是要通过监察、监督、调查、了解、查证及早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通过提醒、说服、劝告、批评、警告,直至罚款、处分、调离、革除等手段,消除不安全行为,提高工艺操作的可靠性,提高设备检修的可靠度。
2.及时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
有些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设备由于存在着腐蚀、老化、磨损、龟裂等原因,易发生故障,而生产作业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整洁等条件也会影响安全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安全检查就是要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或采取临时辅助措施、特别防护措施。对于危险性大和毒害严重的劳动条件,应提出改造计划、定出整改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尽快执行。
3.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缺陷
整个企业管理是由企业中各项各类专业管理构成的,而各项专业管理所造成的缺陷都能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检查就是要直接或通过具体问题发现各项专业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当然也包括自身安全管理中的缺陷,并及时纠正、弥补。
4.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有些事故是有潜伏性的,但事故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事故发生的逻辑,观察、研究、分析这些潜在危险能否发生重大事故、发生重大事故的条件、可能波及的范围以及遭受的损失和伤亡,制定出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这就是从系统、全局出发的安全检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5.及时发现并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安全检查既是为了检查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和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又可通过深人生产现场实地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发现在安全生产中好的典型、先进的经验,并且树立这些典型、推广这些先进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开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6.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安全检查的过程就是宣传、讲解、运用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过程。在安全检查过程中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制定措施、一边宣传政策,易于结合实际,容易被大家理解,极易深人人心,因而能收到实效。
三、安全检查的内容和形式
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包括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检查以下3方面。
1.查思想,查意识
检查一个企业的安全工作,首先要检查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否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是否把安全工作当作突出大事来抓,是否认真贯彻“企业管理负责”的精神。还要检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执行情况,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批判忽视劳动者安全、健康的错误思想。实践证明,凡是抓住思想认识这个环节,从提高安全意识的高度来检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的,安全检查工作就搞得有声有色;反之,抓不到要领、走过场、摆架子,就收不到应有的成效。
2.查现场,查隐患
主要是深人生产现场,检查企业的劳动条件、生产环境、生产设施以及安全卫生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标准。例如,车间建筑物、构筑物是否安全,通道是否畅通,零部件存放是否合理,机器设备的排列和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特别是对一些要害部位和危险源点,严格进行检查。如锅炉房、变电所、危险化学品库、加油站、油罐及存放各种剧毒物品、易燃物品、易爆物品场所等都是安全检查的重点。
3.查管理,查制度
从管理人手,首先检查企业各级领导是否坚持“三同时”、“五同时”、“三不伤害”等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其次检查企业安全管理是否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否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是否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否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方案;是否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安全检查针对不同的检查目的有不同的检查形式和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4种形式。
(1)日常性安全检查。日常性安全检查主要包括自查、互查,是群众性的检查工作,是安全检查的最基本形式,是经常性的。如岗位操作人员对自己专责范围进行安全检查,其优点是人员熟悉关键部位和危险场所,易于掌握真实情况;缺点是当对某些方面缺乏安全知识时,即使危险因素明显也无法看见,虽知危险,但习以为常,不再注意,很难有危机感、紧迫感。岗位操作人员互相进行安全检查,在工段设立安全值日、安全值周岗,并由工人轮流佩戴标志担任岗位负责人。班组与班组、车间与车间、工厂与工厂互相进行安全检查是日常安全检查的优良形式,易于发现问题、交流经验,对查出的隐患制定针对性强、易操作的整改措施,整改效果突出。
(2)综合性安全检查。这种检查在企业中是比较大的举措,有时也称全面检查或安全检查。检查内容是多方面的,一般由企业领导牵头带队,企业各专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每季度进行一次。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劳动条件、工艺过程、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等都要进行检查。
(3)专业性安全检查。是按照不同的专业进行的安全检查,这种检查是本专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如电气安全检查,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查,气瓶安全检查,油库、加油站安全检查等。它的特点是任务单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时间集中、容易查深查细,整改意见可经专家反复讨论研究,从而保证整改质量。专业性检查要根据企业特点及专业安全要求,各专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以保证本专业的安全可靠性。
(4)季节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根据季节特点侧重安全检查重点,可分为冬季防冻、防滑,冬春季防火,夏季防洪、防雷电,秋季防风、防雨等安全检查。一般由企业的各主管部门牵头进行,安全部门综合管理,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或两次检查。
四、隐患整改
安全检查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和方法,它是发现现场存在的隐患或不安全因素、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上的某些缺陷,通过检查改进现场的安全隐患、改进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改进管理上的缺陷,从而达到整改的目的。一般来说,每次安全检查完毕,组织者都要对检查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措施,确保今后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针对查出的各种影响安全生产的隐患,要求尽快整改,勤观察、勤检查,作为重点经常关照,对一些难以整改的也要制定保护措施,使其处于可控状态,决不能威胁安全生产。
1.事故隐患的危险程度
国外对事故隐患大都要进行程度分级,事故隐患的危险程度大致可分为“大”(十分危险)、“中”(不安全),“小”(可以忽略)3个等级。根据危险程度分级,然后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如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有机会停车时即进行修理和加强警戒3种。事故隐患的危险程度分级是为进行危险评价而定的。
2.确定危险程度的基本原则
危险转化为事故是有条件的,这就是所谓的事故激发条件。危险转化为事故的技术条件是指物质条件本身,即其性质、能量和敏感度向事故转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激发条件是指错误操作和外界条件促使危险转化为事故的作用。事故隐患到底能否转化为事故,除了激发条件外,就要对物的隐患本身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其不安全状态。
(1)事故隐患的性质。要分析事故隐患属于什么性质,要看当它转化为事故时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破坏通过什么形式,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和伤害。如伤亡事故分类,统一对事故隐患的性质分类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托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也可通过隐患的性质预计事故发生的损失,大致属于下面几种情况:
受到伤害,物质(机器、设备)也有损失;
人受到伤害,而物质没有遭受任何损失;
物质遭受损失,人没有受到伤害;
人和物几乎都没有受到伤害和损失。
(2)事故隐患的能量。事故发生都可以看成是能量逸散的结果。从物理学的观点看,可以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能量转换或做功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能量流动过程。当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出现了违反人们意志的异常能量逸散时,引起生产过程暂时或永久中断,就成为事故。
异常能量逸散是否作用于人或物,是否会造成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以及伤害、损坏程度的轻重取决于:人(或物)接触逸散的破坏能量的大小;接触能量的时间和次数;接触时力的集中程度或能量逸散时间的长短(是缓慢的还是瞬间的)。
若能量作用于人体,致使人部分或全部丧失生理机能,为伤害事故。若作用于物体(机器、设备),使部分或全部损坏,为设备事故。也就是说,事故隐患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设备的破坏程度取决于作用于人和物的能量大小。能量大,危险性大;能量小,危险性也小。
如高处落物对人的伤害程度,可用物体下落时平均冲力的大小来说明。
冲击力
设有一扳手重630 g,与地面工作人员头部距离为8m。从该处落下,接触时间为 0.Is,计算头部受到的平均冲击力
从计算可以看出,扳手从头上8 m高处掉下时,人受到85N打在头部。
(3)事故隐患的感度。隐患只有通过激发条件才有可能转化为事故。激发条件越容易满足,事故越容易发生。作为定性方面的评价,隐患能否转化为事故,取决于激发条件的满足(或敏感,又叫感度)程度。描述某一事故隐患的感度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例如,当接近可能被机器卷进去或者被机器夹住的危险部位(不安全状态)作业时,接近的机会越多就越危险。又如在冲压作业中,如果有安全装置、设备的状态是安全的,人接近也不会发生事故。
在化工企业的进塔人罐作业,若切断气体来源(上盲板),并进行了置换、通风操作,经分析合格,这个塔罐虽然属于煤气设备,人进入也是安全的。相反,没切断气源、没清洗置换(事故隐患),人进入设备,发生中毒事故是必然的,毒物的浓度越高中毒越严重。
又如易燃、易爆场所或易燃液体仓库,是具有着火爆炸危险的。假设空间气体(易燃、易爆物蒸气)经常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只要遇到火源,包括撞击、摩擦(外界的激发条件),就会发生着火爆炸。如果无防止火花发生措施(又不使爆炸物气体浓度控制在低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或者错误的作业产生火花时,这个隐患转化为事故的条件就是敏感的。
按照事故隐患的性质、能量、感度大致可综合确定危险程度的等级。通过安全检查完全消除物质的潜在危险是不可能的,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又非常多,并且不安全状态与不安全行为往往又是相互关联的,很多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引起或扩大物的不安全状态。所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整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得好就能够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3.隐患的整改
安全检查发现的隐患必须逐项登记,登记时最好按专业分类进行,按隐患危险程度、投资的大小、整改的难易程度分为大、中、小,按先后主次组织进行整改。总的要求是坚持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重大安全缺陷要进行专题研究,要坚持做到“三不交”,即班组能解决的问题不交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交工厂、工厂能解决的问题不交集团公司。务必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代、项项有结果。
安全检查应与安全奖惩结合起来。对于在安全检查工作中认真细致、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有功人员要及时表扬奖励。对已查出隐患,特别是有可能激发事故的隐患,无故拖延不整改或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严肃处理。对于特别重大的事故隐患,除采取特别护理措施外,应列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厂长或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整改。
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1995年原劳动部颁布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对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组织管理、整改等要求作了具体规定。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规定: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1000万元以下事故的隐患。
特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事故的隐患患。
重大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分生产型和储存类型。
事故隐患分类:
事故隐患的分类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根据避免交叉的原则,考虑是个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等。
第五篇:事故隐患报告整改制度
社区事故隐患报告
整改制度
一、对巡查、检查时发现问题社区应及时督促整改,较大隐患或解决不了的隐患应及时上报辖区公安派出所或区公安消防大队查处。
二、建立安全隐患公示制度,定期张榜公布辖区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和家庭。
三、建立安全隐患回访制度,社区主任、社区安全干事每月走访存在隐患的单位和家庭,敦促有关单位和个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