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源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红利释放情况及各方反应
辽源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红利释放情况及各方反应
辽源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领导下,以服务辽源转型发展和经济发展为主线,按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切实发挥工商企业登记登记职能,从2014年3月1日起,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以市场主体的市场化为导向,以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为目标,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激发社会投资热情,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实现了辽源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的显著提升。
一、释放登记改革红利,实现主体数量大幅增长。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松绑,使市场主体“零障碍”进入市场,有效释放了辽源市创业活力。全市实有企业9795户,个体工商户61,13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67户,家庭农场205户。从3月份开始实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10个月里,辽源市共新设立企业1255户,新注册资本共计54.1亿元,新就业人数为8839人,分别同比增长57.7%、163.6%、88.5%。2015年,新登记个体工商户7216户,同比增长11%;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355户,同比增长25%;新登记家庭农场71户,同比增长52.98%。2014年3月中旬,景福生来到辽源工商窗口咨询公司登记,工商干部他详细的介绍了登记制度改革情况。3月20日,景福生正式提交了材料,工商干部为他落实了注册资本认缴、“前置改后置”和“零收费”等政策,当天就发放了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辽源市御红酒业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还减免了1.6万元的工商注册登记费。景福生惊喜的说:“我的创业梦能够实现,多亏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
二、贯彻落实改革措施,破除注册登记五道门槛。从2014年3月份开始,全面放宽准入条件。一是破除“注册资本实缴”的门槛,实行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登记,通过取消验资报告为企业节省验资费1002.1万元,企业登记省时省力省钱;二是破除“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的门槛,实行“一元钱”就可以注册公司登记;三是破除行政审批“前置许可”的门槛,实行“前置改后置”登记,缩短企业成立周期,有669户企业做到了“先上车,后买票”;四是破除开办企业必须有门市房的门槛,实行“住宅改商用”登记,为598户放宽了企业住所登记条件;五是破除企业“每年报送年检验材料和加盖年检戳记”的门槛,实行“年检改年报”,推行市场主体信息由企业自行公示制度,构建市场主体诚信体系格局,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各级工商窗口全面实行工商业务“零收费”政策,2014年,共为企业减免工商注册登记费达到了343万元,用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减轻了企业负担,支持了企业发展。
三、大力宣传优惠政策,社会满意程度明显提高。辽源工商部门为贯彻落实好改革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从2014年3月1日起,全市工商系统通过组织企业座谈、开展企业登记培训、在窗口设置宣传板、发放办事指南及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宣传工商登记改革的意义、内容和便民服务措施,及时解答和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进行权威解读,提高社会对工商登记改革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为了更好的让企业了解工商部门情况,及时解决企业存在问题,工商部门还开展了企业登记电话回访活动,注重宣传工商登记政策,征求企业在设立、变更登记过程中对工商窗口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和廉洁自律的意见和建议,实际回访企业1996户,解答企业问题264条,企业的满意率是100%。目前,企业普遍认为工商部门的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审批时限缩短,办事流程简化,企业办理注册登记等事项更加便捷,对工商部门的工作满意度持续增长。回访中,辽源市特别粥道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的史新辉经理对工商部门的窗口工作非常满意,还特意在微信“朋友圈”中发送了他在工商窗口领取执照的照片,让不少人都为工商登记工作“点了赞”。
四、持续优化窗口服务,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辽源工商登记窗口在实行重大项目企业“直通车”服务、“首席代办制”、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AB”岗工作制、现场办公制、限时办结制和不限时服务制基础上,还针对特定企业提供“量身定制”和审批事项、成立登记指导组、开通疑难问题会商服务和实行工商联络员制等特色服务。2014年,为了更好的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精神,辽源市工商局企管分局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实行了 “一次告知、一窗审核、一天办结和一网服务”的企业注册登记“四个一”工作制度,做到了“当天受理、当天审核、当天发照”的高效审批。2014年9月1日,辽源天弘商贸有限公司从申请核名到取得执照仅用2个小时,企业的罗兴贵高兴的说:“这工作效率太棒了,让咱的心里真亮堂!”全年,该分局共受理各类登记事项3184件,一天办结的登记事项共有2981件,一天办结的登记事项占总登记数的93.6%,其他203件均在法定时限内提前办结,提前办结率为100%。
五、工商改革不断深入,事中事后监管任重道远。改革后,辽源市场主体数量大幅上升,大量的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监管。市场主体“宽进”的准入方式,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拥护;而“严管”的监管方式,让各部门的压力不断加重,相关的监管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一是工商监管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按照改革要求,工商总局于2014年7月14日废止了沿用17年的市场巡查制,从10月1日起全面实行企业公示抽查办法,将日常普遍巡查改为随机针对抽查,并将抽查情况及处罚情况予以公示,以强化企业主体的第一责任。因此,工商部门能否尽快适应监管方式的转变,能否解决一系列的突出问题,有待于工作中逐步检验。二是“前置改后置”登记中涉及前置审批企业的后续监管问题。目前,“谁负责审批,谁负责监管”的工作原则初步形成,但是还有个别部门不愿主动承担监管责任。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梳理明确各相关部门监管职责,进而构建良好的后续监管工作机制。三是工商登记改革中其他部门不同步。比如,工商部门已经实行资本认缴,企业无需验资报告,即可取得营业执照,但是企业在向其他部门申请资质的时候,个别行政部门还要求企业提交验资报告。因此,需要修改相关部门的法律规范,与改革精神保持一致。四是急需整合各部门工作数据。由于质检、药监、税务、公安、银行、金融机构等职能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方面并未实现真正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强化监管方面缺乏统一的技术平台支撑。因此,应以工商部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库为基础,全面深度融合各部门的数据库,组建统一的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形成市场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严管”机制,推动市场主体自律自治。
第二篇: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
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
省政府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要求更好地——
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
1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决定专项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精神,推进实施《广东省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徐少华强调,此次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一批企业投资审批事项,事权和责任同步下放。广东要以积极态度、有效方法贯彻落实,更好地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做好衔接和监管工作,确保对下放的审批事项接得住、连得上、管得好。在推进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省有关部门要开展“串联”改“并联”的内部审批流程再造,特别要解决好互为前置的问题,同时要利用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办理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审批流程。
第三篇:运用信用监管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运用信用监管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兼论基于“大数据”背景的企业诚信制度构建
摘 要:诚实守信是企业开展交易活动的重要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诚信建设在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的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我国的企业信用体系法制环境不健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存在弊端,企业信用文化水平不高等。有鉴于此,必须完善我国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信用监管的相关机制,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提升企业主体信用水平,从而构建完善的“宽进严管”下的企业诚信制度。
关键词: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信用监管 企业诚信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虽然不是工商一个部门的工作,但是对工商部门而言势必将成为工作重心和重点,且任重道“近”。“宽进严管”的登记制度改革,将使创业“门槛”大幅降低,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登记制度改革也将改变当前的工商监管模式,弱化准入环节的事前把关,事中和事后环节的监管量将会增强,监管压力亦会陡增。为此,只有构建完善的企业诚信制度,才能规避企业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冲击,为登记制度改革保驾护航,从根本上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运用信用监管是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信用,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是对以往守诺的正面记录,也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人人可以尝试与自我管理的行为管理模式。所谓信用监管,是行政管理部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的信用状况征集、整理、评估,据此实行不同的分类监管,奖惩并重,提升监管效能,提高市场主体的信用水平的监管方式。
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必须注重信用监管,以信用监管推进深层次的改革。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进一步要求“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而随着准入“门槛”的降低,监管难度势必加大,为此,顶层设计引入了信用监管。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10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要“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2013年11月张茅局长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努力构建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宽进严管”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对以往工商工作的颠覆,但凡改革都会触动利益集团,遭遇阻碍,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要凝聚各方力量和各种要素,合力推进信用监管建设,推动登记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当前我国的信用监管现状分析
(一)从法律层面来看,符合我国国情的信用基本法尚未出台,信用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关于企业信用的法律调控主要表现为民法通则、合同法、商标法、破产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法等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刑法等其他法律中有关诚信的法律规定。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经济、刑事惩罚使企业违约成本大于违约收益,约束企业经济行为。立法的本意一般都是为了规范或者调整某种特定的社会行为而制定的,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行为可以适用“此”法,也可以适用“彼”法的法律法规“打架”现象,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使执法者陷入困境。
(二)从制度方面来看,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尚不成熟,部门信息要素的融合与兼容有所欠缺
在主体信用监管方面,各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如工商总局于2003年出台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企业信用标准将企业相应地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别,即A、B、C、D四级;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发布《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设置A、B、C、D四级。其他的如中国人民银行、劳动保障部门等也在开展征信活动和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对纳入信用征集的部门并未统一明确,对企业而言有失公平。而由于部门间信息化建设、技术水平差异等原因,会出现数据共享滞后、信息融合度不高等问题。
总局《意见》出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个年头,虽然总局也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但是与基层的实践却还是存在差距。其中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缺乏个人信息与企业信息的融合。近几年,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导致企业主(包括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携款逃逸的事件屡有发生;而企业主参与赌博、挥霍无度等一些个人作风问题,也要影响企业的经营。可见,企业主的个人行为,与企业的经营、发展、诚信建设都息息相关。目前,企业主的个人信息与企业的信用信息基本是割裂开来的,且信息滞后,没有有效的防范机制。
其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根据总局《意见》,将企业分为A、B、C、D四级管理类别,这种划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弊端,如企业10多年没有违法行为,一直信用优良,但是由于加分与降分之间分值设置的不合理性,即使企业到达A级后,一旦出现违法行为,就会很容易被降入B级。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并非都能人为操控而避免,奖惩之间的失衡或者过于苛刻的惩罚,对企业显然是不公平的。
(三)从人文角度来看,企业信用文化氛围建设不够浓厚,短期内难以系统融入诚信社会的框架体系中
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思路、理念和制度都还比较模糊,对失信行为的惩戒缺乏综合性的强硬手段支撑,社会公德良序对此类行为的约束也并不有效。就企业而言,目前,家电制造、服装加工等行业性的诚信缺失的现状较为严重,较多的中小企业处于低端、防冒的原始阶段,面临创牌难的困境;企业间互相拖欠债务行为普遍发生,配套加工企业受制于人,合同形同虚设,处于低利润的“死循环”中;其他还有做假帐、虚假宣传等行为,都严重破坏了企业诚信建设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信用信息的联系也不紧密,失信和守信之间的表象没有明显体现,企业失信也不会被“打回原形”,企业获得的利益远大于失信成本;此外,信用积累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荣誉评定、信用加分都偏向于规上企业,中小企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导致企业对诚信建设普遍不重视,甚至有所抵触。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诚信制度的构建
建立与“宽进严管”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相适应的企业诚信制度,对放宽准入条件后的企业监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对企业监管的平衡作用,可以对企业主体形成约束力,防范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从而使“严管”工作变难为易。
(一)健全我国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信用基本法的出台,修改和梳理相关配套性文件。
1.加快信用基本法的制定。所谓信用基本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就调整信用法律关系主体各方相关权利义务所制定的法律。通过制定信用基本法,对信用管理的基本原则、信用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基本权利义务、信用征集方式和信用奖惩机制等进行明确,作为信用法规规章制度的依据,进而系统全面地调整信用管理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纵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均建立了完整的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且大多由中央基本法为先导,在立法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2.加强对主体规范性法律法规的修改。对主体的信用监管的结果要真正应用于日常监管工作,就必须对当前的主体规范类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地修改和完善,以突出信用监管的成效。如将信用成果与企业报告制度相结合,修改《企业检验办法》,对失信企业的整改措施进行明确等;列入“黑名单”的严重失信的法定代表人、高层管理人员,其资格如何限制,在企业登记的相关法律文件中作出规定。
3.梳理地方立法。主体信用综合了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信用数据,其信用成果也是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所共享的,在立法上,要防止法规规章过多过滥、法规“打架”、形同虚设等现象,要以信用基本法为指引,进行宏观把握,通过严格、规范、有序的信用管理,达到宽进严管的信用管理整体水平。
(二)建立信用监管的相关机制,“外强”主体信用奖惩机制,“内强”信用数据的监督。
1.完善信用监管机制。要实行激励机制,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对荣誉、税收、贷款等都要有所倾斜。要完善惩戒机制,国务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该放入“经营异常名录’的放入‘经营异常名录’,对严重违法者要放入‘黑名单’。”要依法严惩失信行为,做到信息公示和公开化,使失信者“暴露无遗”。
2.完善信用监管监督机制。对信用管理工作要进行有效地监管,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工作档案制度,信用评价、信用数据的录入等信息采集与评估工作要有统一的标准,对采集人员、书式资料、电子数据均要留档备查。对信用管理工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进行有效地监督,明确责任追究机制、审查与纠错机制、信用信息公开机制、网络监督机制等,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三)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构建信用“大数据”体系,精细化信用分类管理等级。
1.充实主体信用信息。银行金融系统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是比较成熟的,要将这块的个人信用信息应用于企业信用信息,对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股东、投资人、合伙人的个人信息进行融合,融入到企业信用信息,使信用信息更加完整全面。
2.细化分类管理等级。对企业的信用分值实行上不封顶的政策,特别是信用等级达到A级的企业,通过继续增加信用分值的办法,使企业的信用分值不断增加,也可对信用等级再细化,细分为A、AA、AAA等多个等级,促进企业诚信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使信用分值较高的企业不至于一旦发生违法行为,信用等级立即发生波动。同时,对失信行为的降分也要进行调整,依具体行为区别对待,划定相应的尺度和标准档次,避免多年守信企业,因一朝失信,出现“自由落体式”降级,立即回到信用原点的现象;对特别严重的违法行为、食品生产经营等重点行业的故意违法行为,采取“一降到底”方法,提高违法“成本”。
(四)提升企业主体信用水平,构建社会信用文化“大背景”,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需要信用文化的支撑,有了文化的支撑信用建设才会有肥沃的土壤,滋养生息。信用文化的发展,会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反之也会促进信用建设。
1.构建信用文化。在美国,信用信息的采集不需经消费者事先同意,这是美国信用报告制度的一大特点。信用信息属于个人所有,也可能涉及个人隐私,但是美国人与众不同的观念,却提高了其信息采集的广度和速度。当前,要倡导诚实守信是企业经营之本理念,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亡”的以信立本的信用文化氛围;要大力推进政府部门的诚信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取信于民,发挥好政府的表率作用。
2.加快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要整合各部门资源,建立部门间的信息征集、申报和共享机制,完善信用网络技术,搭建联合征信服务平台;企业要强化信用管理工作,加强信用自律和有效的约束防范机制,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信用是企业品牌,品牌是无形资本”,要深化企业信用资本的应用,激发企业信用自律的内在动力。
录用情况:
1.“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主题征文三等奖,主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宣传中心,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 2.[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2015年第3期。
第四篇:2014吉林省公务员时政:吉林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亮点采撷
2014吉林省公务员时政:吉林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亮点采撷
“过去办营业执照,企业需要先到工商部门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手续,最后再回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现在企业注册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只要材料齐全,当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在吉林省政务大厅,正在办理营业执照的吉林省融泽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胡万忠对如此快的办理速度着实有些惊讶。
自2012年10月,吉林省工商系统开始探索市场主体登记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先照后证等改革措施,截至目前,吉林省已有2.5万户市场主体享受到这项政策,平均为企业筹建提速3到6个月。“吉林省先照后证这一改革措施,可以说是启动早、推进快、成效好,全民创业热情得到有效调动,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为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省工商局改革办副主任陈宇如是说。
除了为企业节省筹建时间,今年3月1日以来,吉林省正式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为企业在前期资金筹备上“松了绑”。“改革后,企业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首次出资比例、出资期限等也不再受到束缚,可由企业自主约定,这就大大降低了我们创业的门槛。”四平市锦城运输有限公司王先生拿着手中的新版营业执照高兴地说。
由“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由实缴登记制到认缴登记制,表面上看是政府改变了注册步骤,实质上却透露着工商部门职能转变的明确信号。工商部门以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的加法,新登记市场主体已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据数据显示,仅新政实施两个月来,全省累计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业务60656件,办理设立、变更登记业务91515件,同比增长27%和43.1%;新设各类市场主体达55930户。
在促进市场主体“快速生成”的同时,吉林省工商部门始终把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帮助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作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为加快市场主体诚信建设,完善信用约束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工商部门着力筹建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通过吉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过渡)公示系统,记者看到,企业的登记、备案和监管等信息一目了然。省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3月1日开通至今,公示系统累计访问量已经突破65万人次,日均点击率高达上万人次。随着公示系统的不断完善,还将增加市场主体报告申报功能和信用信息自主公示功能。届时,各个相关部门都会在信用信息系统上进行信息公示,达到信息共享,业务联动,最终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
北京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blog.sina.com.cn/u/1784439947
此外,全省工商系统还将推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对纳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有其他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各有关部门将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约束措施,增加企业失信成本,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省工商局副局长关景富表示:“日前,《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出台。下一步,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将围绕贯彻落实《意见》,与其他部门一道推行好先照后证等改革措施,同时积极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市场秩序最好的地区之一,为促进吉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富民强省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更多备考信息请点击查看
文章来源: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北京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blog.sina.com.cn/u/1784439947
第五篇: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激活农村发展要素释放“三变”改革红利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激活农村发展要素释放“三变”改革红利
xx县将“三变”改革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聚焦“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利益联接”三个关键环节,在现行农业经营体系中求变,在全面释放改革红利中求好,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中求效,全力抓好“三变”改革省级试点工作。
超前谋划,聚力“三变”改革把盘定向。按照“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企业为龙头”的思路,有序推进“三变”改革。建立并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确定城关镇李家庄村等6个“三变”改革试点村,围绕11项重点任务划定了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形成了“三变+田园综合体”“三变+规模种植”“三变+特色养殖”“三变+乡村旅游”等发展模式。三轮共驱,增强“三变”改革活力后劲。成立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引导和鼓励农民入股。采用“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产业联盟”等经营模式,培育壮大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探索创新政担贷、农村信贷产品,以贴息贷款的方式撬动银行资金3亿元,引进xx城乡投等8家企业,投资41.9亿元,为“三变”改革注入金融活力。
增资配股,推动“三变”改革提质增效。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农户家庭存量资金,实现了扩股增资、抱团发展。在农户土地入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增资配股,整合市县财政资金800万元投入李家庄村等4个试点村。用足用活增资配股政策,将农村“三变”改革列入财政预算,充分释放财政资金吸纳社会资金的能量,撬动农户资金投入。将增资扩股按6%—10%的分红比例保底分红,随后视企业效益逐年增加分红,规范签订配股协议和股权证、分红比例,确保入股农户享受更多“红利”。无奇不股,实现“三变”改革综合效应。围绕“股份农民”探索建立了多元灵活的入股模式和利益链接机制,全县21乡镇74个村4.2万农户9.97万亩土地都参与到“三变”改革的大潮中,“三变”改革的成效正在逐步凸显。通过“三变”改革增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找准了精准脱贫的“新路径”,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新渠道”,壮大了村级经济的“新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