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活动

时间:2019-05-13 18:3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活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活动》。

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活动

活动目标:

1、用目测和触摸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能排除颜色干扰,从三个大小不一的物体中找出最大的最小的。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活动准备:

颜色、大小不同的花,动物大象、兔子的图片若干,教课书。活动过程:

1、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辨认大小。

出示两顶颜色、大小不同的大象、兔子图片,引导幼儿它们的大小不同。

教师:这两种动物的大小一样吗?(他们一个大,一个小。)它们是谁呢?哦!大的是大象,小的是兔子。

出示两朵大小不同的花朵,请幼儿说一说他们的大小。教师:这两件大小不同的花朵是谁的?(引导幼儿操作大的送给大象。小的送给兔子)为什么呢?(请幼儿用“大”“小”来描述)游戏:看谁找得快。看一看,摸一摸比较大小。教师为幼儿准备许多大小不一的物品,分别放置在玩具筐和口袋里。请幼儿自由选择,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找出玩具筐中大小不同的玩具两个,或者摸出口袋中大小不同的玩具两个,将大的送给大象,小的送给兔子,比一比,看谁送得对。

2、比较三个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出示三朵颜色、大小不一的花,辨认最大的和最小的。教师:哇!这里有三朵花,他们是大象的、兔子、毛毛虫的。哪一朵是大象的?(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这是最大的。哪一朵是毛毛虫的?(引导幼儿找出最小的。)教师请幼儿自由操作,快速说出“最大的”、“最小的”。

3、阅读教课书,巩固对大小的辨识。

工会幼儿园 2018年3月

第二篇:公开课大班数学活动

公开课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

一活动目标:了解时钟的结构

2.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钟。

幼儿睡觉时间和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活动。师:在上课前我给大家讲个谜语,可要听好哦:“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幼:时

钟。

(二)观察钟面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钟,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请你说说你看到都有那些数字呢,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师跟幼儿一起读出1、2、3、4、5、6、7、8、9、10、11、12.原来钟是由从1到12这些数字围成的。看看它们都是怎样排列的。幼:按顺序排列的一个圆圈。师:正上面的数字是多少?幼:12师:这两颗针有什么不同?幼:一根长、一根短。师:其实啊他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长的针叫分针,短的针叫时针,今天我们先认识分针何时针。师指着长、短针分别教幼儿读出时针分针。重复几遍师:请你们看看这两根针都是朝着那个方向前进的。(师拨动钟)

幼:1至12的方向。

师: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针兄弟就是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的转动的。小朋友知不知道针兄弟跑起来有什么特点?

(三)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师:谁跑得快啊?

幼:分针

师:请小朋友好好看看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师:原来!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四)认识整点,开展游戏。

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们。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师一边操作一边说,如:时针指到3,分针正指到12,就是3点整。请张老师帮我们记录下来,时针指到6,分针正指到12,就是6点整。那么时针指到12,分针也正指到12,这时是几点啊?

幼:12点整。

师:原来分针都是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代表是几点整。如果分针不指向12,时针也不指向数字,算不算整点?

幼:不算。

(五)快乐时钟

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钟面,认识了时钟,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快乐时钟游戏好不好?

幼:好

师:说明要求,这是什么针?

幼:时针。

师:这是什么针?

幼:分针。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两颗针。

师:我们一起玩,拨时钟。开始了,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1点呐。

师:滴答、、、滴答、、、滴答几点呐?

幼:2点呐。

师:师幼一起玩到12点整。

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玩,让其他小朋友猜几点。

师:好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今天我们轻松地认识了整点,(六)、幼儿操作、巩固整点:

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请每个小朋友上来拿一个你喜欢的时钟,我说时间,你来拨。6点整,我来看看你们拨对了没有,小朋友也可以相互看看他拨对了没有。

师:好,小朋友都对了,早晨6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起床。

师:下面8点整,8点我们该怎么样啊?

幼:上幼儿园。

师:再拨11点整,11点我们又该怎么样呢?

幼:洗手吃饭。

师:请小朋友把钟放上来,原来小朋友生活都是有规律的,都知道几点该干什么。可是前几天,有个幼儿园组织去春游,老师要求下朋友今天晚上9点钟睡觉,明天早上6点钟起床,8点钟到幼儿园。可是在出发时却发现少了聪聪小朋友,是什么原因呢?

幼:生病了,睡懒觉。

师:他没有生病,对了,原来聪聪昨晚10才睡觉,8点钟才起床。他能不能去春游啊?

幼:不能。

师:所以小朋友们要珍惜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七)、结束活动游戏;老狼老

狼几点钟。

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对于即将步入大班幼儿来说,认识钟

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组织了《认识时钟》这个数学活动,之后我发现幼儿对认识时钟的学习特别感兴趣,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了一下:

先在活动前我采用谜语的方式引入,因为我们班的幼儿对于谜语很感兴趣,所以当我说出谜语后我们的孩子就能马上说出谜底是“时钟”,我也可以顺利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接着我让幼儿观察时钟的不同之处及相同之处,从不同到相同让幼儿来认识时钟的相同之处就是两个一样颜色的针,短的针是时针、长的针是分针,还有一共是12个数字,从1-12沿着顺时针的方法摆放。接着以分针、时针赛跑的方式让幼儿感知时针、分针运动的规律,并及时帮助幼儿小结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一格,这就是表示一个小时。再认识时钟游戏,让幼儿学习看时钟,最后用“快乐时钟”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巩固整点的认识。加强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整个活动环节流畅、自然,达到教学目标。

但活动中还是存在着不足:教师的语速过快,整节就是老师一直拖着跑。没有细化认识钟面,让幼儿了解到钟面上12个数字每个间隔是一格。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在教学活动前老师要考虑好更全面利于幼儿学习的语句。

第三篇:公开课大班数学活动

大班数学活动——种子排队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爱探索、勤动脑及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颗)。

2、纸板;大书4本、小书五本。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看看桌上有什么?幼: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幼: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幼:南瓜子,因为有南瓜子标记。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幼:葵瓜子、西瓜子。师:排队的时候要从黑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南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葵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西瓜子呢?(幼: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幼:不一样)(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幼儿A:因为西瓜子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为南瓜子大,所以排得最长。幼C:因为葵瓜子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5)老师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幼:种子标记,线。师:这三条线怎么样?幼: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A:一样,幼B:不一样。

(3)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幼A:不一样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最少。(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最少呢?”(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1)师手拿大书、小书。

提问a:如果用相同数量的大书和小书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幼:小书小,排的队伍短;大书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b: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大书和小书谁用得多?为什么?幼:队伍一样长时,大书用得少;小书用得多。(2)游戏《过小桥》。

师:老师和幼儿一起走独木桥从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师生游戏)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小,你们用的多呢?(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幼儿脚小,用的步子多)

5、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也很爱动脑筋,现在我们一起去玩《过小桥》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特别是孙海昕,以前上公开课总会“出状况”,这会儿喜欢动手的他可谓是“如鱼得水”,操作起来一丝不苟,小脑筋也动得特别快。在得到我的肯定与赞许后表现也越来越棒了。

在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的发现,同样非常精彩。这次活动虽然我考虑到了材料的准备,选取的种子也是南瓜子最大,西瓜子最小,但是在幼儿操作过后,我发现情况并不是我预想的一样,有的幼儿把南瓜子竖着排队,把葵瓜子横着排队,结果发现葵瓜子排的队比南瓜子长。讲评的时候,我没有把这个现象拿出来讨论,只是在幼儿操作中帮他们重新排了一下,个别指导了一下。

观察实录:

李佳旭是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孩子,还有就是比较粗心,只要老师布置什么,他总能很快完成,今天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种子排队的游戏,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李佳旭的动作十分迅速,他一会儿就给种子排好了队,并走到我面前向我炫耀“老师,我已经好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其中他给葵瓜子排队没有都排上去,但线已排满了。我示意他自己重新检查一遍,这回他又仔细地进行了比对,发现自己没有让葵瓜子一个靠一个站在线上,因此又返回座位上重新操作。

教师分析: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实物排队是个常见的游戏,这次的排队游戏一共有二个层次,第一层:给数量一样多的种子排队。第二层:在一样长的线上给种子排队。今天进行的操作活动,我特意准备了三种大小不一的种子,主要是考考孩子的眼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公开课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公开课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公开课一

一、设计意图:

本着“活用教材”,我把9以内的加减与集合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套圈、摆圈、站圈等智力闯关,引导幼儿运用9以内的加减去总结发现集合的有关规律,解决闯关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圈里圈外的标记图,学习正确判断物体在圈里圈外的空间位置并计数。

2、会按数卡和标记图,运用9以内的加减,在圈里圈外正确地摆放物体数量,初步学习逆向思维方式。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

其中,目标的1、2是活动的重点。在两圈相交处正确摆放物体的数量是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流程由认识标记图——套圈——摆圈——站圈四部分组成。

1、认识标记图:出示圈里圈外标记图,上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里面,下面的图表示东西在圆圈外面。

2、套圈:套圈并用数字计数。引入两圈相交即交集的概念及标记方法。

3、摆圈:按照标记图的要求,自主动手操作。

4、站圈:5名幼儿一组,按照标记图的要求,小组合作,站到相应的圈里。活动延伸:

1、丰富操作材料层次性,放入区角,鼓励孩子继续探索。

2、正确书写数字9

四、活动特点:

设计活动时,我重点思考一个“活”字。

1、“活”在自主。

认识标记时,引导孩子去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套圈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计数,有的数一数,有的是算一算,摆圈时,按照标记图去摆雪花片,面对红圈摆8个,黄圈摆1个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操作和加减算式,发现规律:两圈雪花片的总数与实际数量的差正是两圈相交处雪花片的数量。站圈,孩子们迁移摆圈的经验,协商合作,共同闯关。整个活动,孩子们自主地去发现、探索,去学习、建构数学知识。

2、“活”在运用。

9的加减在这里不是机械的重复“数字的形成、组成,而是用来解决问题。“谁不用数就知道圈外有几个雪花片?”启发孩子用9的减法快速解决问题,摆圈时,教师及时出示算式,“看看这些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孩子从中去发现规律;站圈则运用规律,解决难点——两圈相交处站几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如此以来,使数学知识与问题发生联系,激发孩子动脑,使数学真正成为思维的“体操”,让孩子们越学越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越学越聪明,这才是数学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期待着孩子们在“活”起来的数学活动中,快乐而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享受数学!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公开课二

大班数学活动有用的统计

(本教案有配套视频,教学PPT)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记录纸4张、记录板8块、计数条4套、记号笔8支。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今天,请你们来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图画、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

(2)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3)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一起说说看,需要进哪种货?”

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商品最多,哪种最少。

3.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

分别观看幼儿身高、营养搭配、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公开课]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种子排队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种子排队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爱探索、勤动脑及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颗)。

2、纸板;大书4本、小书五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看看桌上有什么?幼: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幼: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幼:南瓜子,因为有南瓜子标记。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幼:葵瓜子、西瓜子。师:排队的时候要从黑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南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葵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西瓜子呢?(幼: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幼: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幼儿A:因为西瓜子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为南瓜子大,所以排得最长。幼C:因为葵瓜子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老师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幼:种子标记,线。师:这三条线怎么样?幼: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A:一样,幼B:不一样。

(3)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幼A:不一样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师手拿大书、小书。

提问a:如果用相同数量的大书和小书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幼:小书小,排的队伍短;大书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b: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大书和小书谁用得多?为什么?幼:队伍一样长时,大书用得少;小书用得多。

(2)游戏《过小桥》。

师:老师和幼儿一起走独木桥从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师生游戏)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小,你们用的多呢?(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幼儿脚小,用的步子多)

5、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也很爱动脑筋,现在我们一起去玩《过小桥》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特别是孙海昕,以前上公开课总会“出状况”,这会儿喜欢动手的他可谓是“如鱼得水”,操作起来一丝不苟,小脑筋也动得特别快。在得到我的肯定与赞许后表现也越来越棒了。

在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的发现,同样非常精彩。当我在指导过程中问起一组幼儿:“为什么都是10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周俊杰抢先回答:“因为南瓜子很胖,他的队伍就排得很长。”吕晨曦大笑:“就象周俊杰一样胖!”宋佳洪接着说:“就是,10个周俊杰排的队就比10个吕晨曦排得长。”看来,孩子们已经会活学活用了。

这次活动虽然我考虑到了材料的准备,选取的种子也是南瓜子最大,西瓜子最小,但是在幼儿操作过后,我发现情况并不是我预想的一样,有的幼儿把南瓜子竖着排队,把葵瓜子横着排队,结果发现葵瓜子排的队比南瓜子长。讲评的时候,我没有把这个现象拿出来讨论,只是在幼儿操作中帮他们重新排了一下,个别指导了一下。

观察实录:

宋佳洪是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孩子,还有就是比较粗心,只要老师布置什么,他总能很快完成,今天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种子排队的游戏,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宋佳洪的动作十分迅速,他一会儿就给种子排好了队,并走到我面前向我炫耀“老师,我已经好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其中他给葵瓜子排队没有都排上去,但线已排满了。我示意他自己重新检查一遍,这回他又仔细地进行了比对,发现自己没有让葵瓜子一个靠一个站在线上,因此又返回座位上重新操作。

教师分析: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实物排队是个常见的游戏,这次的排队游戏一共有二个层次,第一层:给数量一样多的种子排队。第二层:在一样长的线上给种子排队。今天进行的操作活动,我特意准备了三种大小不一的种子,主要是考考孩子的眼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今天宋佳洪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只有他才出现,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变得认真、仔细。

下载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活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活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 【设计意图】 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概念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因此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每周值日生工作已掌......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 【设计意图】 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概念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因此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每周值日生工作已掌......

    2011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比轻重 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楼房与号码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加强,随着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幼儿会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与同伴教师的互动。由于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重点:学习通过......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推荐5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尝试精神,发展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一)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 附1故事: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它给孩子起了一个好听又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数呀数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