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李沧国税局实践专业化税收征管模式行业纳税评估突显特色

时间:2019-05-13 18:3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李沧国税局实践专业化税收征管模式行业纳税评估突显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李沧国税局实践专业化税收征管模式行业纳税评估突显特色》。

第一篇:青岛李沧国税局实践专业化税收征管模式行业纳税评估突显特色

青岛李沧国税局实践专业化税收征管

模式行业纳税评估突显特色

专业化征管体系运行以来,贯彻市局工作思路,李沧国税局积极探索实施新的纳税评估管理模式,依托一体化联动机制,从行业和项目入手,增强评估检查工作的主动性和视野敏锐度,提高案头分析质量,通过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式摸清了行业管理的共性问题,积累了行业管理经验,提高了税源管理水平。

2010年1-8月份,该局共对市局下发的16个评估项目和本局立项的20个评估项目加大评估力度,先后对物流行业、种植业、房地产企业、小汽车销售行业、纺织业税负率偏低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税负率偏低企业等行业集中开展了专业化评估,共评估税款1405.44万元,加征滞纳金4.11万元。根据行业特点,重点对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低的行业进行评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市局第三次讲评会通报,该局所得税应纳税额与利润之比2009年为11.99%,2008年为8.50%,提高41.06%。

(一)“两分析、两约谈”,严把约谈质量关。

评估过程中,该局严把约谈质量关,注意找准突破口,制定详尽的工作预案。约谈中按照由表及里、由次到主、循序渐进的发问方法,因势利导,做到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取得纳税人的积极配合,增强征纳双方的互信度,努力实现“以评促管”。前期,该局对物流行业所得税集中开展了专业化评估,通过“两分析、两约谈”、逐步深入的方式摸清了行业管理的共性问题,积累了行业管理经验。

一期约谈时,通过案头分析摸清疑点问题的具体特点,找准突破口,分别选择法人、财务人员等有的放矢地进行约谈举证、验证疑点。告知企业疑点信息,宣传相关税收政策,教授自查方法,引导企业自查自纠。一期约谈结束后,我们对纳税人的自查反馈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汇总,选取3户问题明显的纳税人进行实证,初步总结了该行业的共性问题,并制作了模板式约谈笔录《物流行业纳税评估对照检查建议书》进行二次集中约谈,二次约谈主要通过企业自查反馈,详细了解核实以下问题:一是了解企业运营能力。包括企业自有和租赁运营车辆数量,载重量和运输路经,测算其运营能力与其营业收入是否匹配;二是了解企业挂靠经营和租车大包问题。包括企业是否有挂靠经营,是否为挂靠营运者代开发票,是否将挂靠营运者的运输费用列入本企业营运费用;三是了解企业是否存在隐匿收入情况。包括挂靠管理费是否入账,是否存在“回程零散配货收入”不入账问题;四是了解企业是否存在虚列费用问题。包括未投保的工人工资列入经营费用;假发票列支;虚列油费和路桥费等费用问题。

通过“两分析、两约谈”,物流行业企业自查补税面均达到100%。评估的16户疑点纳税人09年所得税贡献率达到1.38%,是08年(0.19%)的7.26倍,其中两户实证企业09年所得税贡献率分别达到1.43%和1.89%,分别是08年(0.14%和0.03%)的10.21倍和63倍。

(二)典型引导,建立行业管理长效机制。

为有效解决以往的纳税评估工作中追求短期效应,分析评估补税结束后,由于后续管理跟不上造成相同问题重复出现的弊端,该局确定行业评估的目标是实现分析一个行业,评估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建立行业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效。按照正常的程序完成行业评估后,根据本行业评估的共性特点,本着企业自愿的原则,从该行业中选定1-2个遵纪守法、配合工作的典型企业建立评估分析联系单位,进行长效跟踪。一方面我们随时通过该联系单位及时发现行业共性的指标数据在该企业产生的动态变化和差异,及时改进征管措施;另一方面,给与该联系单位税收政策方面的个性化指导和服务。通过对评估分析联系单位实施个案评估跟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指导整个行业的监控管理,力争做到评估一个行业,就建立一个行业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规范行业的长效税收征管。

(三)阳光评估,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

从制度层面对分析立项、约谈自查、实证调查、复查评价等环节规范评估程序。立项前先进行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约谈、实证。评估过程中,实行项目负责制,每一个评估项目对评估对象和评估人员的安排均实行随机设定,并随着评估项目的更新实行流动管理,建立回避制度和交叉评估制度,从管理体制上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流程。通过实施阳光评估,杜绝垄断式评估和暗箱操作,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

(四)确立“服务型”的纳税评估,促进税收公平。

一是突出纳税安全服务理念,引导纳税人合理防范纳税风险。该局将纳税评估作为一项深层次的纳税服务手段,把纳税评估寓于纳税安全服务之中,通过纳税评估促进安全纳税。评估过程中通过纳税辅导达成共识,突出为守法纳税人防范纳税风险,综合运用评前告知、约谈提醒、先行自查、自纠轻罚、税务建议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向纳税人宣传税法,督促纳税人及时自查自纠,提高纳税遵从,构建征纳和谐。

二是以纳税评估促进税收公平。纳税评估作为税收征管的重要环节,是联结税款征收与税务稽查的重要纽带,又是为纳税人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法律环境和提高专业化税源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纳税人各项纳税指标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申报中的错误与偏差,有效遏止偷税、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为纳税人公平税负,创造纳税风险可合法规避的税收环境,体现税收公平。

(五)创先争优,提高纳税评估队伍技能。

为加快专业化税收征管体系运行,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带头作用,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征管格局的高素质纳税评估干部队伍,该局制定了《李沧国税局纳税评估创先争优实施意见》。在全局范围内按季评选评估先进,包括纳税评估能手和纳税评估最佳项目,明确了评选依据、评选方式和奖励方式,号召全局税务干部踊跃参与到纳税评估争先创优活动中去,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评估业务技能,提高全局的纳税评估工作质效。

第二篇:国税局“机动车经销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特色项目总结

国税局“机动车经销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特色项目总结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经销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块热土,从事汽车经销的企业也逐年增多,行业销售收入与税收收入逐年增长,尽管如此,汽车经销行业纳税遵从度不高、办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征管缺位、税收流失等问题也比较严重,许多汽车经销企业长期零申报、低税负申报,亟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税收管理。为此,开发区国税局将“机动车经销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向市局申报为2011年的特色项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稳步实施、不走过场,将特色项目作为推进开发区国税税收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的试验田,针对机动车经销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与服务结合,评估与辅导同行,整改与规范并进,积极探索机动车经销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新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户籍管理精细化

户籍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为了有效实施行业税收管理,我们首先对从事汽车经销的企业,根据开业时间、经济性质、经营模式、收入规模、税负高低,进行了清理、统计、分析。截止2011年9月末,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从事汽车经销的纳税人共53户,其中根据登记时间分,2009年之前登记的22户,2009年登记的9户,2010年登记的10户,2011年登记的12户;

根据营业状态分,正在营业的有43户,已登记而未开业的有10户;根据经济性质分,国有控股的有2户,其他均为私营有限公司或合伙企业;根据经营模式分,以4S店模式经营的有25户,其余均为二级经销商;根据收入规模分,2010年收入过亿元的有6户,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有15户,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有 5户。53户企业已全部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属地税部门管理的有4户。其次,我们根据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需要,收集、整理了基础征管资料,将企业简介、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复印件、验资报告复印件、经营场所房产证或租赁证明复印件、法人及办税员身份证复印件、代理协议复印件、商务政策复印件、银行账号报告表、财务制度备案书、经营品牌及车型图册,按统一标准、统一顺序装订成册,分户归档。通过以上工作,我们对整个行业的概况有了充分了解,进一步摸清了行业税源,夯实了管理基础。

二、纳税评估重点化

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不同,它是一种管理手段。开展行业纳税评估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个行业,查找行业的税收风险点和征管着力点。我们通过分析,选择了几户收入规模较大、业务较为齐全、核算较为规范的纳税人进行重点评估,安排评估人员和税收管理员同时进户,评估过程中,将分析、约谈、实地核查相结合,实地观察企业的经营流程、现场操作企业的财务核算软件和管理软件,发现问题后,我们与企业及时沟通、交换看法,查

找问题的症结,对纳税人不理解的,我们耐心宣传税收政策,边评估边辅导,引导纳税人及时纠正。通过纳税评估,我们对行业的经营特点、业务流程、内部单据使用、记账程序、内控制度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总结出汽车经销行业的九大行业特点;通过纳税评估,我们查找到了行业税收的十大共性问题;通过纳税评估,我们遏制了税收流失,共评估补报增值税98.6万元,补缴企业所得税91万元,调减亏损32万元,补缴工会经费3.1万元,加收滞纳金3.5万元。

三、纳税辅导多样化

在日常管理和纳税评估中,我们发现,企业办税人员对汽车经销行业相关的税收政策理解不一,导致行业内税收执行口径不统一,加上大部分办税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更新不及时,对最新的财务知识和税收法律、法规一无所知,导致发生潜在的、非故意的税收违法风险,例如,有的办税人员还将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标准按2008年以前的扣除比例调整,有的企业将应计提增值税的价外费用按“服务业”申报缴纳了营业税。为此,我们为提高汽车经销行业办税人员的业务素质,统一行业内税收政策的执行口径,针对纳税人反馈和我们发现的问题,集中举办了一期机动车经销行业纳税辅导班,结合机动车经销行业实务,将纳税辅导深入到具体业务操作中,受到了来自52户企业的财务人员、办税人员的广泛好评。在此次辅导班中,我们还现场解答了纳税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公开了辅导人员的电话号码,随时接受纳税

人咨询税收疑难问题。将纳税辅导与纳税人需求相结合,将集中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实现纳税辅导多样化、常态化,使纳税人的办税水平和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双向提升。

四、自查整改明细化

针对行业税收的共性问题,受时间和人员限制,我们不可能每户都去纳税评估,但更不能放任不管,于是我们在重点评估和集中辅导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自查提纲,发放涉税事项自查表,以提高行业纳税遵从度和降低行业税收违法风险为导向,积极引导行业内纳税人对照自查提纲进行自查自纠,使自查整改明细化,并对自查质量和时限作了严格的要求,对纳税人报送的自查表,我们组织专人逐户认真审核,结合纳税人申报的数据进行比对,对重点纳税人进行重点关注,对明显不符合要求和有重大疑点的,我们再次对纳税人宣传政策和提示税收风险,现场让他们看CTICE数据和同行业税负对比数据,现场和他们一起分析税收疑点,许多纳税人在政策和数据面前,都自愿要求重新自查。有一户企业,第一张自查表报送的是无问题,重新自查后,补报缴纳企业所得税14万元,还有一户企业,连续三年增值税零申报,通过此次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自觉进行规范整改,一次性补报增值税70多万元,并主动请我们辅导员有空时到企业现场辅导。通过自查整改,合计补报增值税117万元,补报企业所得税22万元,调减亏损154万元,进一步统一了行业税收政策执行口径,创造了公平、公正、和谐的行业税收环境。下一步,我们还将对

自查整改后续的调账、申报、税款缴纳进行跟踪监控,确保自查整改成果的最终实现。

五、规范管理长远化

以上四点,只是我们实施特色项目的一个过程,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特色项目,促进汽车经销行业税收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为此,我们着眼长远,认真总结,制定了《汽车经销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指南》,从行业介绍、税收日常管理、纳税评估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引,实现了机动车经销行业税收管理的执法规范化、管理程序化、信息一体化、工作标准化。

“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永恒的主题,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内容。”我局虽然在实施“机动车经销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特色项目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只是在税源专业化管理大道中的初步探索,与上级部门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再上新台阶。

二0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第三篇:当前应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 完善税收征管

当前应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 完善税收征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在拉动经济,扩大就业,改善安居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税收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以某地县级市国税局辖区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从2000年的13户增长到2009年的43户,税收从2005年745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2300余万元,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从10.3%提高到31%,且呈继续上升趋势。在房地产行业税收高速增长的同时,因房地产市场连续升温及房地产企业新的经营模式、多样化的销售方式给税收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监管不力、管理滞后、欠税多等诸多难题考验着税收征管能力。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行业健康有效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严肃税收法律法规,遏制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缺失,结合工作实际,现就某地辖区内的重点房地产企业如何通过纳税评估进行管理定位,并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征收管理中存在难点进行分析。

一、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及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房地产行业征管难度较大。房地产企业具有开发、销售周期长,成本费用项目多,会计核算复杂,涉及税种多的特点,其收入和税前扣除项目的计算,受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程度影响较大,税务机关管理难度较大。

(二)房地产行业纳税意识不强。目前,房地产行业进入门槛不高,许多房地产公司仅仅靠所取得土地或所拥有土地而成立,其纳税意识淡薄,对自身纳税义务和预收房款、以房抵顶工程款、代收款项等税收政策知之甚少。一些房地产公司是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开办的,这些企业往往曲解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甚至认为自己是招商引资企业,理所当然在税收方面享有优惠。

(三)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强。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共同特点,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无固定办公地点,房屋开发到哪里,办公地点就设在哪里,给保持税收征管的连续性带来很大难度。

(四)税收管理外部环境有待改善。虽然《征管法》明确规定了有关部门协税护税的职能,但现实中由于部门利益驱动,造成部门配合不力,协税护税组织不够完善,不能实现有效资源共享和信息互换。此外,有些部门不能正确认识涵养税源和依法征税的关系,在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开展工作方面力度不够,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的实际效果。

(五)房地产行业财务核算不健全。一是财务制度混乱。账务不全,有的甚至无帐。二是收入不实。有的房地产企业采用预收款形式销售房屋,因未开具正式发票,预收款长期挂账不做收入。三是虚列成本。多数房地产开发项目由于工期长,与建安企业结算不及时,成本核算未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仍按收付实现制核算成本,对未售房面积,收入未转但成本已提前列支,造成收入与成本不配备,无法核算其真实成本和无法真实反映企业

盈亏情况。部分企业按预计数字入账,造成成本虚增。大量不合法凭证入账或根本没有取得合法凭证做账的现象比比皆是。

(六)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着逃税和少缴税款的现象。从对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情况来看,纳税人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成本、挤占当期税款的现象比较普遍,其方面形式包括:一是不列收入。部分企业以不了解相关规定为由,对取得的预售收入未纳入当期应税所得申报纳税;二是少列收入。部分企业对样品房、转作经营资产用房及抵偿材料款、工程款等应视同销售的收入未纳入当期应税所得申报纳税;三是多列支出。如一次性全额列支借款费用、预提维修基金、擅自扩大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计提范围且存在一块成本多头列支等;四是混淆预售与销售的概念。少数企业工程尚未完工,即以已向用户开具正式发票为由,采用确认销售和配比成本的方法计算申报当期应税所得。由于工程尚未完工,其总成本无法确定,则采用预算成本配比,达到挤占当期应税所得的目的;五是少数开发企业纳税意识淡薄。房地产行业本身所具有的行业特点导致了开发企业偷税侥幸心理,偷逃税现象比较严重。

(七)当前纳税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一是对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工作定位不够准确。就纳税人而言,纳税评估工作是通过资料分析、评估约谈等方式查找税收问题,近似间接的纳税检查。而对评估人员而言,评估工作的目标和方法也主要倾向于个案查出多少问题。导致目前纳税评估工作方式类似税务稽查,但手段和实际效果又不如税务稽查。同时,由于有效监控机制还未真正建立,纳税评估工作在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对对报表、查查数据、与企业核实疑点问题等静态监督形式无法了解企业动态实际情况,无法掌握外部相关信息,形成评估盲点。

二是信息资料来源不够广泛。纳税评估工作离不开数据资料的搜索、采集、积累和掌握,纳税评估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指标测算、资料比对等定量、定性分析,没有数据资料,纳税评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目前,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数据和财务数据,不包括生产经营类信息、经营核算类信息及其他诸如登记注册类、价格类等相关信息。由于第三方信息的缺失,造成了纳税评估中许多主要指标如土地价格等重要信息无法掌握,导致不仅纳税评估效率低,且评估误差较大。

三是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现行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是参照房地产行业内平均值确定的,实际上是企业真实纳税标准的一种假设。一般评估指标的测算结果都直接与行业正常值进行比较,即企业被测算指标只要处于正常值的合理变动幅度内,就被认为已经真实申报。实际上,评估对象的规模大小,企业产品多少等因素都对“行业峰值”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单凭评估指标测算和评价很难正确判断申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企业还经常受到所处环境、面临风险、资金流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的效果和开展方向。

四是纳税评估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目前,从事评估的人员都是税管员,在负责征管的同时进行纳税评估,没有专门从事评估的人员。税管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评估人员

知识面窄,掌握评估方法不够,只停留在看看表、对对数、查查抵扣发票信息的较浅层次,不善于从各种涉税信息中寻找和挖掘深层次问题,使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评估效率不高。

(八)一线力量尚不能满足对房地产行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业务需求。一是一线人员对房地产业的经营方式、开发程序和经营规律较为陌生;二是对所得税及房地产业相关税收政策的了解和掌握相对不足;三是对企业财务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四是一线征管力量的不足与繁重工作任务、不断提高的要求的矛盾持续加剧;五是一线人员缺乏掌握房地产行业会计规律的基本素质,不能满足税收工作对房地产行业管理的需要。

二、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及税收管理的对策

(一)做好基础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开发初期,税务机关可要求房地产开发公司提供项目立项书、项目规划图、建房方式、主要材料供应方情况、与建筑承包合同、销售方式、开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项目总投资额、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资料,为后期的监管打下基础。项目竣工后,要求企业及时上报成本费用分摊办法,防止企业私自转移利润,逃避纳税。同时,要求企业按季度上报《存量房产盘点表》,以便税务机关对其销售情况实施过程监控。建立日常监控管理台账,逐户分季度反映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情况、预售收入纳税情况、账面收入、成本、利润情况。

(二)实行一体化管理,密切部门协调。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82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56号)的规定。房地产税收采取“一窗式”征收和“联网控管、先税后证、项目跟踪、过错追究”的控管办法,实行一体化管理。国税机关应主动加强与工商、国土、规划、建设、房产、和地税等部门的联系,争取政府支持,力求通过信息交换和分析比对,最大限度的掌握有关涉税信息,通过信息交换,有助于一线人员进一步掌握与了解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经营规律和运行状态,增强该行业税收管理措施的实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纳税评估体系。一是构建制度框架。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依据,研究制定《纳税评估实施方案》和《评估工作规程》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设置纳税评估总流程图和不同内容的文书表格,制定纳税评估与“征、管、查”业务部门的协调、衔接办法,使税收评估工作逐渐融入征管体系。为对评估全过程实施管理和监控,在纳税评估的不同环节设置《评估对象信息记录》、《零税额申报信息记录》、《纳税评估成果信息记录》、《重点监控信息记录》等四个信息簿。对每位评估人员工作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信息记录,为岗位目标考核提供依据。二是科学界定评估步骤。按照《纳税评估实施方案》及规程要求,制定具体的操作程序:一是资料受理传递岗将评估对象申报资料传到分析岗;二是通过综合征管系统数据和人工采集的其他企业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核对,通过初审发现疑点;三是对评估疑问户下达《评估自查表》、《评估调查表》或《零申报说明书》,针对疑点内容开展自查;四是对自查后仍存在问题的企业下达《评估约谈通知书》,通知约谈;五是制作《约谈记录》;六是评估完毕下达《纳税评估结论》,存在问题的企业制作《申报错误报告表》,责令限期改正(调账、补税),并制作《纳税评

估报告》;七是评估发现问题严重的,制作《评估移交表》,移交到稽查科等相关科室,并回收《纳税评估移交问题反馈单》存档备案;八是月底汇总评估结果写出《纳税评估小结》,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有价值的建议及加强管理的办法。三是明确评估人员职责。为确保评估工作质量,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纳税评估定率考核制度,考核定率包括数据接收率、数据正确率、评估处理正确率、复审评估正确率、评估税款入库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将纳税评估具体细化、量化,对未按比例、按质量完成评估任务的操作人员,依岗位职责予以扣分,达到监督检查纳税评估工作的目的,增强评估人员的责任心。四是精选评估对象。坚持人机结合的办法,一是根据预警值运用纳税评估软件,自动筛选纳税评估对象;二是税收管理员根据日常巡查、涉税事项调查核查等日常管理工作中了解和掌握的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人工分析筛选纳税评估对象。五是探索可行的纳税评估分析方法。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的审核分析是纳税评估工作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归纳了一套简便实用的纳税评估分析方法,简称“四比较法”。一是申报数据与财务报表之间的比较;二是申报数据之间横向与纵向比较;三是税种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四是申报纳税情况与实际经营情况的比较。

(四)从提高纳税评估人员自身素质出发,打造一支符合实际需要的纳税评估队伍。纳税评估要求税务评估人员不但要了解税收工作本身,而且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貌及纳税人的详细情况,掌握审核、评析、测算、取证、质询的全部技能。因此,在加强干部培训过程中,要有重点地开展税收、财会理论培训,鼓励干部参加专业学历考试和执法资格考试,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干部自学的积极性。为加强纳税评估队伍还可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中介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专业纳税评估。实践中,评估人员在确定评估对象后,要即使参与管理性检查,通过对比检查结果,检验评估确定的疑点是否全面、正确,为今后评估工作积累经验。在转向评估结束后,组织评估人员进行案例评析,逐项分析评估方法、过程和结果,总结出较好的评估方案并全局推广。

三、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及时制定了《纳税评估操作规程》,针对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近年来纳税评估工作的实证分析,详细的补充和完善了纳税评估规程的内涵与外延、特征与分类、原则与职能,特别是针对行业纳税评估案源选择等做了进一步修改,使之适合地域特点和实际操作,并及时组建纳税评估机构,成立纳税评估领导小组,按所辖的企业分类分片全面开展纳税评估。

(二)从难点疑点抓起,抽丝剥蚕,抓出实效。该局管辖房地产企业43户,年缴纳税收2300余万元。但从房地产行业的实际开发情况和房地产行业税收实际征管情况来看,税款流失较为严重。为此该局组成房地产评估小组,对辖区内房地产企业进行了重点评估。通过资料调阅,发现许多房地产企业不是亏损就是微利,且申报的当期销售收入起伏较大,缴纳的营业税与预收账款金额不相符,费用列支不符合规定,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都未按规定预缴,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都出现少缴或不缴的现象。在与企业法人或财务人员针对上述情况约谈时,对存在问题含糊不清,避重就轻,也没有具体的举证说明。实地核查时,通过对比纳税申报和账面数、企业签订合同和实际完工数,发现(1)售房款以定金名义不做预收账款处理。(2)拆迁房屋建还的部分不做收入,只记成本。(3)销售合同已

签但印花税未申报缴纳。(4)以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为理由,长期不结算,也不预缴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5)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以不清楚规定为由,少缴或不缴。

(三)通过此次初步评估部分房地产企业,共查出各项税款7563284.13元。其中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3267129元,占2009年房地产行业缴纳所得税的45%;各种地方税

4296155.13元,由此证明房地产行业严重存在不按期纳税的问题。实践证明,开展纳税评估对提升税收征管质效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深度挖掘了税源。通过纳税评估,企业主动申报税款金额达636.24万元。二是提高了申报真实度。经评估的纳税人,实际税负都达到或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三是提高了纳税遵从度。通过评估,纠正了因企业办税人员对政策和程序理解上的偏差而导致的错用税率,超范围超标准抵扣、漏记少报收入、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等一般性问题,经督促,纳税人均自行作了补正申报、补缴税款、调整账目等处理。

四、思考和建议

(一)虽然房地产行业在拉动经济,扩大就业等方面作用巨大,但是房地产行业工期长、投资大、经营隐蔽性强,导致其在依法纳税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纳税评估。

(二)房地产行业环节多,所征税种也多,如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加之企业法人、财务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掌握有限,影响了税法的遵从度。应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税法培训。

(三)房地产行业承建的工程大部分实行转包、分包,甚至存在挂靠等现象,导致选择征税主体具有一定难度。房地产企业采用“工程大包”的经营模式,将收入的一部分分拨施工单位作为工程款,施工单位多数未办理税务登记,没有合法发票抵作工程款,不但造成成本核算混乱,而且扰乱了发票管理。

(四)税务机关自身管理不到位:一是税法宣传不到位,教育培训跟不上,客观上造成企业对税法了解掌握不清。二是疏于管理,淡化责任,日常检查不够,特别是案头稽核不深不细,各表之间没有比对,各勾稽关系没有分析透彻。三是稽查力度不大,没有针对该行业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开展有效稽查。

(五)工作建议:一是强化管理,加大征管力度,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强化行业税收管理,特别要实现日常监管和案头稽核有机结合,运用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分析该行业的收入、费用、成本是否合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对新上岗财务人员或新办房地产企业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企业依法纳税意识。三是扩大委托代征范围,实行属地征收,如对合同的贴花委托工商部门,公证部门实行源头代征,对土地使用税委托土地管理部门实行代征。四是加大第三方信息的获取,实行资源共享,与建委、城建、工商、经贸委、司法、公安、地税等部门建立一系列的合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联系会议,收集信息,特别要与建委、城建等部门直接联系,取得第一手资料,从源头了解掌握房地产行业信息。五是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偷逃税违法行为。税务稽查部门要针对房地产开发企

业中容易偷逃税的环节,加大稽查力度,并公开曝光。六是进一步完善纳税评估机制,使之真正成为税收征管的补充,并正确界定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行为的差别,对其法律后果予以规定。山东省临清市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下一页>>

下载青岛李沧国税局实践专业化税收征管模式行业纳税评估突显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李沧国税局实践专业化税收征管模式行业纳税评估突显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