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琼局长在全省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安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文件之一
内部资料
会后收回
在2014年全省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
琼
(2014年1月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安徽银行业监管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14年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在中国银监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防风险、促发展这条主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省银行业总体平稳,保持了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局面。一是银行业保持合理增长速度。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12月末,全省银行业资产、负债余额分别为3.52万亿元和3.4万亿元,分别增长18.4%和18.21%。二是信贷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全年新增贷款2982.65亿元,增幅17.76%。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0.0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27个百分点。三是不良贷款处于较低水平。12月
(二)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针对银行业经营、市场运行和风险管理出现的新动向,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一是针对理财业务超速增长情况,督促完善理财业务“三单”管理和“非标”资产限额控制,推广理财产品信息登记系统应用,全年未发生投资、兑付风险事件。二是针对银行间市场出现的“钱荒”苗头,督促法人银行做好流动性风险自查,加大压力测试频率,平稳渡过关键时期,流动性指标稳中有升。三是针对IT风险上升势头,及时组建了专业的功能监管部门,开展了信息科技专项检查。指导应急演练,完善风险预案,推动法人机构灾备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四是针对个别信托项目出现的风险苗头,采取“盯”的方式,有效防范了刚性兑付风险。
(三)监管引领,合规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在“内控强化年”活动基础上,以“基础业务、基本制度、基层机构”为重点,开展“合规建设年”活动,实行“穿透式”政策传导、“地毯式”风险排查。二是组织8200余名基层高管参加监管政策集中测试;举办了13期培训班,培训了1740名支行行长。三是对平台贷款大户检查发现的“受托支付”等不合规行为,一方面要求银行严格执行、做到“齐步走”,另一方面主动向省领导和有关企业解释监管政策,促使企业调整了资金运营模式,顺应了银行业信贷管理要求。四是加强案件非现场监测,与公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组织安全评估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妥善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累计堵截各类外部侵害案件546件,避免经济损失1.5亿元。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各级监管部门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的结果,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同心协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安徽银监局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形势
关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中央和银监会已经作了全面分析。当前,我省银行业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里,谈几点看法,供大家思考。
(一)正确把握改革创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今后七年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各项改革措施将密集出台。金融领域,明确了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改革,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最近一个时期陆续出台了多项新政,包括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IPO发行体制改革、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等。其他领域,涉及投资体制、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化解产能过剩以及政府职能转换、行政审批改革、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等。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既为银行业改革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又对银行业经营管理形成了重大挑战。可以说,谁能尽快顺应改革导向、把握政策要求,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二)辩证看待地方经济运行形势。一方面,我省经济运行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稳中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增长动力减弱,外贸出口面临很大压力。预计去年经济增长10.5%,较2012年回落1.6个百分点,今年的预期增
超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为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五是外部风险传递加速。11月末,融资担保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9.41亿元,较年初增长58.59%,不良贷款率为0.87%,较年初提高0.28个百分点。六是银行业案件风险形势依旧严峻,外部侵害事件不断增多,员工行为失范问题屡有发生,高管职务犯罪案件多发。这些都警醒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加强风险管理。
(四)清醒认识转型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当前,银行业经营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竞争明显加剧。私募基金、小贷公司、典当公司等影子银行活动愈发活跃,P2P、第三方支付、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放开贷款利率下限、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试点大额同业存单等新举措相继推出,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些对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方式、盈利模式等转型发展都将产生直接影响。但转型过程并非坦途,一些银行机构追求短期效益、盲目规模扩张的粗放行为没有改善,业务的合规性要求没有得到全面遵守。一是同业、委托贷款、理财业务迅猛增长。11月末,全省银行业三类业务增速分别达20.73%、31.62%、97.9%,个别机构甚至更高,而风险管控能力并未跟上。二是存款流失、分化加剧,稳定性明显减弱;对理财、同业等短期资金依赖度增高,流动性风险有增无减,个别流动性指标一度逼近监管底线。11月末,全省银行业同业负债余额比年初增长19.17%,同业市场负债依存度较年初上升0.34个百分点,个别机
服务体系、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四大能力,即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监管机构监管能力。
2.推进业务治理体系改革。业务治理体系改革涉及面广,比较复杂。当务之急是着重推进理财和同业业务两项改革。一是对于理财业务,重点是建立单独的机构组织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实现理财业务在机构、运营上与存贷款业务彻底分离。目前要在地方法人银行总行建立条线事业部制,统一设计产品、核算成本、控制风险,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只负责产品销售,不开发产品。同时,要进行分类管理,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监管评级较低的商业银行原则上不能开展理财业务。二是对于同业业务,重点是进行专营部门制改革。即由法人银行建立专营部门单独经营,其他部门和分支行不得经营资产转让、卖出回购、买入返售等同业业务,不得在银行间市场单独立户,已开立的账户必须在第一季度销户。三是落实两项改革责任。按照法人属地导向,银监局直接监管的银行,由相关处室在改革领导小组统筹下推动改革,必要时银监分局参与配合。银监分局负责监管的银行,由当地分局负责推进,银监局相关处室予以指导督促。要明确改革任务和时间表,一季度拿出改革方案,6月末这两项重点改革必须初见成效。
3.推动法人机构改革。一是推动徽商银行二次转型。要以H股上市为契机,把遵循境外监管要求与遵守银监会监管规定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内部改革。加快建设制衡协调的公司治理机制、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维护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5.推动监管工作改革创新。一是落实简政放权的要求,认真贯彻各个行政许可新办法,优化准入流程。事前加强沟通、提前辅导,事中严格审核把关、提高效率,事后强化检查、认真评估。二是按照“少而精”的原则优化现场检查项目。加大异地检查力度,扩大EAST系统应用范围和深度,探索通过资源整合、集中调配等方式,按业务、风险类型组建现场检查专业化队伍。实行查处分离制度,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三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对于数据失真的,要与监管评级、市场准入相挂钩;对于数据造假的,要严格问责、严厉处罚。建立数据真实性审核责任制,按照属地法人监管原则,明确到部门、落实到人。
(二)着力防范化解银行业风险。面对严峻的风险防控形势,必须建立风险防控“双线”责任制,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和监管机构属地监管责任,既要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从总、分行往下层层建立责任制,也要在银监局系统层层建立责任制。当前重点防控以下五大风险:
1.加强信用风险防控。要明确不良贷款“降旧控新”的目标,确立“双控”底线。一方面,抓紧缓释不良贷款存量,积极推进不良贷款的入账、清收、重组工作。在准确分类、提足拨备的基础上,按照新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探索打包转让、出售等市场化不良资产处置手段。需要提醒的是,在不良贷款存量处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遵
1的城市要重点盯防。二是逐户摸清房地产贷款的经营状况、风险情况以及股东、管理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应对突发风险事件的准备。三是逐笔跟踪房地产贷款资金去向,防止被违规挪用或串用。四是逐项评估房地产抵押品充足性、合法性和可交易性,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完善押品档案和信息系统管理。
第三,对于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风险,一是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推动化解产能过剩。二是坚持支持化解产能过剩与防范化解自身信贷风险相结合,对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开展排查,锁定风险,制定预案,争取早介入、早参与、早行动,消化处置风险包袱,防止风险放大。三是增强政策敏感性,充分利用国家和总行的政策,加大核销力度,及时化解包袱。四是要注重处置化解方式方法,一户一策,逐一化解个案风险,不搞一刀切,防止羊群效应,防止处置不当引发声誉风险。
第四,对于薄弱环节贷款风险,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度放大。在对粮棉油收购、农村产业化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三农”领域加大信贷支持的同时,要严防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经营主体能力不足等引发的信用风险。要把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严格区别开来,对贷款违规行为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2.加强流动性风险防控。一是充分认识市场环境特征的深刻变化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脆弱性,充分估计流动性可能趋紧的形势,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等对流动性管理带来的挑战,3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银监发〔2012〕34号),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继续开展监管核评工作,使之成为合规经营、规范发展的有效“指挥棒”。
4.加强影子银行风险防控。我国的影子银行是指“正规银行体系之外,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体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等;第二类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等;第三类是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部分理财、信托业务等。我们要按照国办加强影子银行监管通知的要求,疏堵结合,兴利除弊。当前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防控:一是对于理财业务,要按照8号文要求,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确保任何时点都不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严格“三单”管理要求,理财资金不得与自有资金混用,不得购买本行贷款,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对于信托业务,要明确“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功能定位,回归信托主业,运用净资本管理约束信贷类业务,不开展非标资金池业务。建立信托产品信息登记系统。二是对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信用中介机构,首先要明确它们不是金融机构,只是一般企业。要强化防火墙建设,防止风险传染或转嫁。对小贷公司的贷款不得列为同业融资,要作为一般公司贷款管理。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要以省级机构为单位建立名单制管理制度,实行分级
5运用好批量处置不良资产、呆账核销等手段,这不仅是化解风险的重要方式,也是盘活存量的重要方法。
2.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基础性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要针对不同层次金融服务需求,积极开发新业务、新产品,改进柜面服务和营销方式,在遵循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为老弱病残等特殊客户群体提供人性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做好“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岗”工作。二是提升网点机构覆盖率。在农业农村,鼓励向皖北地区、大别山区等经济薄弱区域倾斜。推动在以农业为主的市辖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力争全省在今年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在城市,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按照《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277号)要求,规范、有序地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同时,要防止借机乱铺摊子、乱设网点。三是优化小微企业、“三农”金融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办〔2013〕87号文精神,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资源投入和考核力度,扩大服务覆盖面,搭建银企信息共享平台。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力度。与有关部门协调,选择部分市、县,开展林权、土地承包权和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四是继续推进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及时推广试点经验,大力推动基础性金融服务向村一级延伸。
3.严肃整治乱收费行为,加强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一是认真贯彻即将印发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改进银行服务
7践活动的总结评价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形成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局领导接待日、局领导联系点制度,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具体,务必要借鉴第一批活动的经验,从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制定好活动方案,推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廉洁自律的规定,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制度规范,严肃查处以公款走访送礼、相互宴请以及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等违规违纪行为。
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多种形式选拔干部,加强分局领导班子建设,有序开展中层干部交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人才市场化选聘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建设与自身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同时,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推动金融工会发挥作用。
4.深入推进管理规范年活动。要进一步巩固“管理规范年”活动成果,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履职问责机制,加强良好监管文化和机关文化建设,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安徽银行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
第二篇:陈局长在全市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以建设“五个工商”为抓手
持续推进全县工商系统政风行风建设
同志们:
根据市局的安排部署,县局党组决定,在全局搞好政风行风建设的同时,结合我局目前工作状况,同步在系统进行一次以建设“五个工商”为抓手的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现就此次活动召开这次大会进行动员。
下面,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就如何开展好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我讲五个方面问题:
一、激发创先争优激情,充分认识这次教育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0年县局荣获基层所政风行风群众满意站所第一名,温泉所荣获2010年“省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称号,祥云镇所荣获2010年“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的结果,充分表明全县工商系统各级班子、广大干部职工是尽心尽责、忠于职守的,主流是好的。
在成绩面前,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班子存在的问题,在思想观念、作风纪律,尤其是在监管执法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各股所,特别是各股所长,务必认清当前的形势和队伍现状,充分认识开展这次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切实增强积极主动参与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局党组的
全市工商系统的整体形象,势必严重影响“五个工商”建设的全面推进,势必严重阻碍全市工商事业的科学发展。只有通过集中教育整顿,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工商工作持续推进扫清障碍,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开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是持续创先争优,努力实现系统有特色,地方有位次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开创了工商工作新局面。但是创先争优无止境。市局陈局长提出了确立焦作工商在全省工商系统有特色,在全市创先争优的工作目标。完成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这次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机遇,大力推进新的思想解放,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不被既有的经验所束缚;清醒认识职能定位和作用,不因困难而懈怠,拉高标杆,加压驱动,不折不扣的坚决完成市局党组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努力拼搏、扎实进取中打造温县工商品牌,树立温县工商形象。
二、把握“四个阶段”,坚持“三个原则”,强化“四项措施”,推进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深入开展
(一)把握“四个阶段”
动员学习,提高认识阶段要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和党课教育相结合,学习要记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并建立学习园地,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对照检查,自我剖析阶段要真查、真摆,查准、查深、查实,剖析问题
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忠诚履职、踏实肯干、团结奉献等先进典型,以先进榜样力量带动风气的整体好转;四是严肃纪律,严整作风。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大活动督查和作风纪律明查暗访力度,严禁活动走形式、摆过场,凡是一边搞整顿一边出问题的单位和人员,从重处理,并上追一级责任。
三、全面认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问卷再夺第一的信心和决心
抓好政风行风建设,事关工商事业发展全局,事关工商部门整体形象。围绕上级相关会议精神,局党组进一步明确了问卷确保第一,综合评议力争先进,重点科(股)室评议必须先进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认识、采取什么的措施来推进、以什么样的势气来引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至关重要。
一要深刻分析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抓行评的紧迫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经过10多年来的深入推进,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呈现出各部门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竞争态势。今年,国务院纠风办下发文件,将工商、税务、公安、交通、质检等10部门列入全国重点评议对象,并要求地方纠风办在10月31日前将10部门问卷调查测评满意率情况、评议排序情况、群众反映问题情况以文件形式上报国务院纠风办。我们的队伍是否能够经受这次全省民主评议的考验,是值得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广大干部职工深思的问题。在认清形
绩、一流的作风、一流的形象迎接群众的评判。
三要深刻把握基层规范化建设和工商所升格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抓行评的主动感。基层工商所位于工商部门的前沿阵地,是工商部门联系企业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群众满意指数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工商部门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可以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难在基层,优势也在基层。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强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优化了基层服务环境,提高了服务发展的保障能力,提升了监管执法效能,基层工商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基础优势进一步显现。去年全省民主评议基层政风行风工作中,有9个工商所受到省纠风办表彰,被命名为“2010省级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我局占据其一。前不久我们通过民主测评、面试、笔试、组织考察等严密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了8个副科级工商所所长,现在都已到位。他们的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工作创劲大不大,今年的政风行风评议30万张问卷是接受省、市、县局党组首次考验和首场检阅。我们要以百倍的努力、必胜的信心、苦战的韧劲,坚决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攻坚战。
四、把握重点,强化措施,以勇争一流的精神扎实推进政风行风建设
2010年,全县工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和市纠风办的安排部署,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为载体,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对照职能,贴近民生,评议基层站所工作,不断将基层工商所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30万张满意率问卷测评工作即将开始,这是整个大行评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关系到国务院纠风办对工商部门的重点评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系统各单位要时刻关注问卷测评的最新进展情况,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取得第一。
五、加强领导,攻坚克难,确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再创佳绩
系统上下要继续“拧成一条绳,合成一股劲”,振奋精神、“做”字当头、“干”字为先,坚决打好今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攻坚战。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二要营造评议氛围。三要加强监督检查。
同志们,完成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迅速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开展好这次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把教育整顿的实际成效转化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崭新的风貌、严明的纪律、扎实的作风,打造一流团队,树立一流形象,争创一流业绩,为温县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县城,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20130808陈琼局长在2013年上半年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写写帮整理)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注重协调平衡,银行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一是资产负债规模较快增长。二是存贷款余额稳步增长。三是盈利水平持续增长。四是风险抵御能力继续增长。
(二)加强风险监管,风险防控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不良贷款总体上有所减少。二是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有所放缓。三是房地产贷款结构有所改善。四是大部分流动性指标有所好转。五是理财业务规模有所下降。六是外部风险防控效应有所显现。七是合规风险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三)把握政策导向,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了新成果 一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继续提升。二是涉农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加大。三是消费、贸易领域信贷投放继续增加。四是非银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动力继续增强。
(四)深化改革创新,银行业转型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一是加强银行业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推进资本管理办法实施。
— — 三是开展绩效考评制度评价。
四是推进金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
(五)加强作风建设,监管机构展现了新面貌 一是监管措施更加亲民。二是监管手段更加务实。三是监管风气更加清正。四是监管资源更加集约。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问题
当前我省银行业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更加错综复杂,银行业表内与表外、体系内与体系外、单体与同业、金融与实体之间的风险的关联性、复杂性、隐蔽性和传染性都在上升,很多方面的风险和困难都有增无减。
(一)地方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有增无减。
(二)不良贷款上升的趋势性有增无减。
(三)化解平台贷款风险的艰巨性有增无减。
一是融资平台全口径负债继续上升。二是仍在银行体系内的融资风险敞口在增加。三是集中到期压力仍然较大。四是违规融资风险有所上升。
(四)外部风险的传染性有增无减。一是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加速向银行业传递。二是向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典当行发放贷款的合规性风险很大。三是银行员工参与民间融资行为屡有发生。四是针对银行的外部侵害事件频发。
(五)部分业务超速增长的危险性有增无减。一是同业业务。二是理财业务。三是委托贷款业务。
(六)流动性管理的挑战性有增无减。一是一些银行存款增长乏力,4家机— 2 — 构存款出现净下降。二是对同业和理财等短期负债依赖性继续增加,以此对接长期资产的期限错配风险明显加大。三是法人机构部分指标下滑。
(七)政策影响的持续性有增无减。一是利润增速回落,高速增长势头难以为继。二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对盈利模式的影响加剧。三是部分机构未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变化,经营计划和绩效考评方案延续高增长下的标准。
(八)信息科技风险事件的易发性有增无减。一是部分银行频繁的系统投产与变更带来较大风险,尤其是涉及核心业务、全局性业务的投产变更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二是银行业门户网站、网银、手机银行等对公共网络依赖性强,个别银行技术漏洞将给银行带来严重的威胁。三是普遍依赖于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四是有的法人机构灾备中心建设尚未达标,中小机构业务连续性建设不足,信息系统应急演练存在走过场现象等。
(九)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隐患的聚集性有增无减
(十)社会对银行业需求的紧迫性有增无减。一是资金需求压力不断增大。二是服务要求更加多样 三是公众诉求日趋增多。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积极有为、稳中求进,支持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保持一致,优化信贷资金配置,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满足合理信贷需求,支持重点领域发展。二是完善引导考核机制,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是发挥金融协同效应,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四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促进消费升级。
(二)严密防控、科学处置,坚决守住风险底线。继续推进银行业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同时加强疏导、分类管理,防止处置不当引发新的风险。
一是落实责任、抓实措施,加强信用风险防范。
二是加强预警、做好预案,确保不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三是筑牢防火墙、建好隔离带,严密防范外部风险传染。四是落实责任、完善机制,不断加强案件风险防控工作。五是规范合作、理性发展,切实防控部分重点业务风险。六是严守合规、严控风险,促进非银业务稳健发展。七是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严防信息科技风险。
(三)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深化银行业改革创新。一是严格执行政策,推进农合机构改制。二是积极研究政策,争取开展创新试点。三是继续细化政策,提高差异化竞争水平。四是贯彻落实新政策,完善法人公司治理。五是学习配套政策,继续推进资本管理。
(四)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认真抓好三个环节,决不走过场。二是认真开展三项纠风工作,决不做样子。三是认真对照三大标准,决不搞形式。
第四篇:陈国英局长在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改进作风
务实创新 努力开创南昌国税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国英(2013年1月22日)同志们: 这次全市国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全国和省、市有关会议部署,总结回顾2012年国税工作,研究安排2013年国税工作任务。下面,受汤书记委托,我代表市局党组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强基固本,提质增效,2012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2012年对于南昌国税来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是强基固本、提质增效的一年,是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税收收入任务,以及大量、具体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任务,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局党组一班人团结带领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坚持六个并重,提升六个水平”的工作思路,超前谋划,沉着应对,砥砺奋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组织收入实现了总量与增量同步提升。2012年,全市国税系统累计入库各项税收244.64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计划口径税收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9.61亿元,同比增收34.7亿元,增长19.84%,增幅排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2位、全省各设区市第3位。税收总量占全省国税的比重达26.93%,较上年大幅提高了3.42个百分点,税收增量占全省国税增量的100.7%;国税税收占市财政总收入比重达49.21%,为全省国税实现增收、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依法行政实现了实体和程序同步规范。认真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全年依法减 1 免税收 5.49亿元,同比增长26.5%,办理出口退(免)税28.23亿元,同比增长12.65%。支持我市打造核心增长极,出台了相关政策及服务举措55条。在全系统认真开展了依法行政指标体系考核工作,进行了税收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公告废止或失效规范性文件358份。有关案卷被评为“全市2011年优秀行政执法案卷”,1个税收执法督察案例被省局作为优秀案例上报总局。对8个基层单位开展了综合监督检查,发现9类85个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议54条。开展了代开发票专项清查、药品及医疗器械发票专项整治,全年共查处发票违法企业617户、非法发票27675份,捣毁制售假发票窝点一个。
(三)税收征管实现了管理与检查同步加强。制定了《楼宇经济税收专业化管理指导意见》、《增值税汇总纳税企业征收管理办法》;出台了“先办后审”等40条车购税征管规定;修订了《生产企业视同自产产品退(免)税管理办法》;上报的《加强税收征管若干意见》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转发全市执行;清理漏征漏管573户,年末登记总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1.8%,征管基础进一步夯实。建立了市局、县(区)局、税收管理员三级分析体系,完善了机关部门税收分析协作机制,实行了“5+3”重点税源定期综合分析制度,税源监控分析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了重点商贸企业税收风险提示和农产品实耗扣除法试点工作;采取表格化管理、企业申报辅导、建立行业辅导模型等措施,完善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方式,入库税款12.77亿元,同比增加3.66亿元;加强了退税预警分析和函调管理;完成了全省首例预约定价安排谈签工作,入库非居民税收1.25亿元,占全省的41.57%;数据及征管质量工作有效开展,征管能力进一步增强。实行了大组稽查和专项检查统一选案方式,部署开展了全市重点企业专项评估和专项检查,全年纳税评估补征税款1.74亿元,同比增长20.4%;税务稽查查补税款5.68亿元,同比增长262.75%,评估和稽查力度进一步加强。
(四)纳税服务实现了减负与维权同步推进。进行了纳税服务规范化业务流程清理,梳理各类事项61项,审批前移2项、合并4项、删除7项;开展了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建设试点;认真 2 执行小微企业免收发票工本费和防伪系统设备及维护费抵税政策,进一步减轻了纳税人负担。成立了南昌市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完善了纳税人投诉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结合第21个税收宣传月,开展了纳税人大走访、政企对话座谈会和“优秀办税员”、“办税服务明星”表彰等活动。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在全系统办税服务厅应用了纳税服务绩效电子考评系统,四个办税服务厅获评“江西省国税系统五星级办税服务厅”。积极服务“走出去”企业,建立了41户“走出去”企业涉税档案,开具了我省首份《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在2012年国家税务总局开展的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连续三次获得全国省会城市国税第一。
(五)队伍建设实现了能力与活力同步提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五零工作法”被评为全市“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品牌”。推行了领导干部“一岗三责”制度,开展了非领导职务晋升和大规模科级干部选拔工作,全系统350 名干部参加了40个科级领导职位的竞争上岗。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开展了全员岗位技能竞赛、依法行政法律知识竞赛,开办了各类培训班5期,96名同志被授予“南昌市国税系统税收执法岗位能手”称号。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制定了《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开展了内控机制建设“回头看”。倡导“轻松工作、快乐生活”理念,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促进了干部职工身心健康。
(六)行政管理实现了规范与效能同步增强。扎实开展作风集中整治,下发整改督办单17件,追究了13名相关人员责任。开展了机关个人绩效考核,出台了重点工作交办单制度和督促检查工作办法,修订完善了12项行政管理及机关后勤工作制度,促进机关高效运转。实现了重大网络安全故障零差错,被评为“2012江西省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先进单位”。严格经费支出管理,积极推进公务卡改革,加强市局大楼运行成本核算,切实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扎实做好了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综治信访、舆情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推进,荣获2008-2012“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税收管理服务创新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结果,也是全体国税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对照“四个一流”要求,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税收管理服务缺乏统一、科学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标准,服务、分析、管理、评估、稽查没有形成协作互动的顺畅链条;机关工作缺乏对下有效的业务指导和严格、规范的检查督促机制;基层工作考核缺乏对落实、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估,干部队伍的能力、作风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进。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深入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务实创新,凝心聚智,科学谋划国税事业发展新篇章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党的十八大会议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要求,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税收体制机制。省局张贻奏局长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明确,要将管理创新作为持续提升税收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提出了“加强统筹指导”、“务求创新实效”、“营造创新氛围”等具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总局、省局工作部署和要求,我们要将“管理创新”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南昌国税工作的着力点,以管理创新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以管理创新推动事业发展,以管理创新促进“四个一流”目标的实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学会运用风险管理、分类管理、流程再造等现代管理理论,要将管理创新贯彻到国税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以更科学的理论指导创新,以更有效的办法推动创新,以更大的勇气开展创新。其次,要高度重视统筹设计,做到既在总局、省局整体大框架下扎实推进,又结合实际灵 4 活处理,大胆工作,既充分发挥基层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又要加强对创新工作的规划指导,实施项目化管理。再次,要以提高机关引领力、基层执行力为着力点,按照有实效、有水准、有特色的标准,找准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科学确定管理创新项目,积极推动组织收入、税收征管、纳税服务、队伍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机制、方式、方法的完善发展,不断开创国税事业新局面。
第一,推进“收好税”管理创新,着力解决税源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监管不到位问题。要以开展税收风险分析监控为突破口,调整优化机构职能,完善业务管理机制,积极构建税收风险分析监控体系。要推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环节之间的联动,形成各部门、各环节协调配合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要抓紧制定分行业、分类型的税收管理指南,推进重点行业与特定类型企业的专业化管理。要大力提升税收基础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积极拓展数据采集渠道,加强数据分析比对应用,提高“信息管税”成效。
第二,推进“执好法”管理创新,着力解决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追究不力问题。要更加注重程序,不仅要通过完善制度理顺工作流程,更要通过机制设计进行过程控制,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通过分解权力、规范审核等方式,加强重大税收执法权力的事前和事中制约,防患于未然。要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改进税收执法方式。要进一步明确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建立税收执法案例指导制度,指导基层国税机关和国税人员合法合理行使税务行政裁量权。要加大税收执法日常检查和监察力度,督促及时整改问题。
第三,推进“服好务”管理创新,着力解决办税服务效能不高,“减负”不到位,内部衔接不顺畅问题。要按照标准统一、功能整合、运转协调的要求,建设涵盖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12366服务热线的一体化纳税服务平台。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从事前审批转为备案和事后核查。要对现有综合办税流程和分税种管理流程进行梳理,按照减负提效的原则,5 依法简并、修改和完善。要创新申报和纳税方式,丰富纳税服务内容,注重满足不同类型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要整合各类调查、检查事项,降低检查频率,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要建立涉及纳税人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征求意见、公开听证等制度,切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
第四,推进“带好队”管理创新,着力解决不愿为、不能为、乱作为问题。要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方法,改进税务人员工作绩效考核。要认真研究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切实提高培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以内网为依托,健全知识管理体系,搭建集中共享、查询方便的知识管理平台。要推行岗位资格认证制,推动一线干部学习岗位知识。要建立完善各层次交流轮岗制度,加大交流力度,优化、盘活人力资源。要探索人才奖励制度,激励干部多做贡献。要改进工作落实监督机制,加强日常工作的检查考核。要完善重点岗位的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三、改进作风,务求实效,努力完成2013年各项工作任务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加速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关键之年。
根据总局、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税收管理创新活动为抓手,以增强机关引领力、基层执行力为着力点,实施税收风险分析监控、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开展税收执法综合监督、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四项管理创新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国税工作任务,为把南昌建成核心增长极作出新贡献。
按照今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质量提高,坚持依法组织收入
大力提升收入质量。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制定组织收入工作考核办法,定期发布收入质量评价报告,强化收入质量督导。密切关注影响税收收入的各种因素,改进税收计划编制、6 分解工作。制定组织收入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协调顺畅的内外部信息传导机制,及时化解组织收入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大《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宣传力度,主动及时向地方党政汇报收入预期,实事求是说明税源情况,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切实加强税源监控分析。将销售收入、资产规模、注册资本等纳入重点税源确认指标,强化潜在重大税源监控。建立重点税源管理信息平台,探索大企业税收预测直报方式,开展重点税源预测准确率考核。制定税源调查预测管理办法,使税收预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进一步完善三级分析体系,加强政策效应分析,不断提高经济税源分析质量。
大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新出台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宣传解读,编写操作指引,提高政策落实效果。围绕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关键环节开展执法督察,督促政策落实到位。加强税收调研,研究支持我市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发展的税收措施。改进出口退税管理,扶持出口企业发展。做好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管理服务,积极推动工业税收贡献奖励机制建立,促进我市经济税源质量提升。
(二)突出执法规范,不断深化依法行政
推进税收法制建设。开展规范性文件集体审议试点,加强制定前的可行性研究,强化县(区)局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指导、监督,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落实市委“简政放权”、上收否决权的要求,推行行政审批否定报告备案制度,修订相应的审批工作规程。建立政策解读工作机制,规范政策解读发布形式,增强政策执行的确定性和统一性。
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深化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干部法治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认真落实《江西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和执行标准》,开辟“税案驿站”专栏,建立税收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加强评估与稽查的统筹、衔接,减少税收执法随意性。全面实施项目“必评”、“必查”制度,推广使用格式化“必评”、“必查”项目表,进一步规范税收检查实施工作。
认真开展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继续深化政务公开,推行“网络问政”,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把申辩调整关,加大疑点过错实地核查,切实增强执法考核系统工作成效。认真落实案卷评查制度,加大案卷评查范围,做好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组织开展税收执法综合监督“啄木鸟”行动,加强对日常税收执法行为的督查,推动各项重大工作部署的落实。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认真落实大要案件报告制度、重大案件督办管理办法,加大稽查办案力度,强化税收违法案件查处。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开展部分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完善市稽查局、票证中心、基层国税务机关“三位一体”的发票打假联动机制,认真开展运输发票专项检查和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整治工作,会同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发票“卖方市场”的打击力度。
(三)突出风险管理,切实强化税收征管
稳妥推进专业化管理。继续开展税收管理创新活动,建立创新项目审批立项机制、创新成果评估推广机制、创新活动奖惩激励机制,实施项目化管理。成立市局税收风险分析监控中心,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开展纳税人税收风险提示工作。推进管理事项和环节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纳税评估“主、辅评员”制度,推行专业化团队工作方式,出台《纳税评估工作指引》。推行集约稽查、分类稽查、交叉稽查,改进税务稽查管理方式。
深化信息管税。建立以申报数据为基础,以发票流向为主线,以外部信息为支撑,整合税收业务系统资源,实现征评查退信息互通的信息管理新机制。加强纳税人登记、备案事项管理,制定涉税信息报告制度。推广网上办税,推行网络发票,进一步提高信息采集效率。组织开展信息数据清理,切实提高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加强全市涉税信息交换平台和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平台的应用,积极做好通过互联网采集外部信息工作。通过整合各系统资源,研究开发适用于南昌国税实际的税收风险监控系统,做好第三方涉税信息对比分析工作,进一步 8 增强数据分析利用成效。
加强行业税收管理和税种管理。深入查找行业和特定类型企业税收风险,制定和完善商业零售、连锁经营、汽车销售、银行业、证券业、房地产业、关联企业、总部经济等十大行业和领域的税收管理操作指南或风险指引。积极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准备工作。探索车辆购置税自助缴税、委托代征工作,完善车辆税收联动管理办法。落实《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总分机构日常监管。完善汇算清缴辅导模型,强化税收优惠政策管理,高质量完成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推广应用国际税收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调查“三位一体”的反避税机制,做好非居民税收管理工作。加大单证备案检查和退税预警、评估工作力度,积极防范出口骗税风险。
(四)突出资源整合,持续改进纳税服务
加强纳税服务平台建设。做好省、市局12366呼叫中心共建工作,以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核心,整合网站、短信、QQ群、博客、网上课堂等服务资源,制定服务咨询工作规程,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电子咨询服务平台。强化办税服务厅工作职能,健全后台机构,加大服务督导工作力度,设立“咨询辅导室”,推行预约服务、“绿色通道”服务,完善办税服务厅建设。
完善纳税服务机制。深化办税服务业务流程规范化建设,梳理综合办税和分税种管理流程,进行简并、修改、完善,推进全市范围内税收业务流程的统一。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机制,着力推进涉及纳税人权益规范性文件民主评议、集体审议工作。积极拓宽国地税协作办税方式,形成联合办税长效机制。
加快纳税服务业务创新。全面推广“免填单”和“大一窗”服务,加快推进自助办税和“同城通办”业务。认真落实取消发票工本费政策,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改进税法宣传方式,扎实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加快县区局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纳税人需求调查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推进办税服务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五)突出能力提升,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市国税系统要按照有关部署,制定具体计划,进行专题学习,开展交流研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潮。市局将邀请专家进行视频辅导讲座,讲解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并适时举办一期全市国税系统科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各单位要切实抓好学习培训,力求学深学透、入脑入心、融会贯通,努力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突出岗位胜任能力,以技能竞赛、跟班学习、持证上岗、案例评析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基层一线人员培训。加强小企业会计准则全员培训,完成基层税收执法岗位会计达标工作。强化培训计划管理,举办依法行政、税务检查、纳税服务、公文写作等培训班。加强内网市局机关处室“业务指导”栏目建设,形成以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税法案例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库、经验库。拓展行业税收管理人才库建设,开展专家团队式课题研究。
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改进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做好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进行班子成员交流,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干部定期交流轮岗机制,广泛开展机关与基层之间、基层中层干部跨区以及基层内部的交流工作。深入推进国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
加强行政事务管理。加强和改进群众性税收科研工作,成立税收理论研究小组。推行税务综合办公信息系统,规范公文处理,开展网上考勤、督办、日志工作。加强信息化日常运行管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成立机关膳食委员会,抓好机关后勤管理。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涉税舆情管理工作,积极创建“平安单位”。
(六)突出作风改进,扎实推进廉政勤政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统筹谋划好南昌国税2013~2017年惩防体系工作规划。研究制定加强 10 对单位“一把手”和税源管理人员、纳税评估人员、税务稽查人员的权力监督管理办法(“1+3”监督办法)。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积极整合宣传教育资源,提升廉政文化软实力。强化综合监督检查成果运用,加大“一案双查”和信访案件查办力度。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探索开展网上评廉、服务满意度评价、远程视频监控等网络监督工作。
认真落实“八项规定”。研究制定实施办法,认真执行省局党组《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赣国税党字„2013‟2号)。加强调查研究,各级班子成员要开展2个以上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并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健全领导联系群众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办好惠民实事。改进文风、会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各种检查、考核和评比活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落实省局《关于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控制支出的紧急通知》(赣国税函„2013‟16号)的要求,坚持依法理财,强化预算管理,深化财务监督,落实国库集中支付、经费保障体制、网络系统管理三项改革,逐步推进财务公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税务机关。
推进政风行风建设。以提升执行力为今年全市国税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重点,切实解决好“不执行、假执行、乱执行”的问题,保证政令畅通、高效运转。深入开展“我为国税事业做了什么”专题讨论,提高干部职工主动执行意识。加强机关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基层请示和反映问题的限期答复制度。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认真落实重点工作交办单制度和督促检查工作办法。严肃工作纪律,继续整治“庸、懒、散”等不良风气。加强纪检监察部门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强化责任落实,严格问责追究。
同志们,发展没有终点,创新永无止境,实现国税事业的全面发展整体提高,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务实奋进、扎实工作。让我们在省国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国税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把南昌建成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作出国税新贡献。
第五篇:陈局长在2011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1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鹤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
陈高潮
(2011年3月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全省文化工作会议、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简要回顾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重点对2011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不断开创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新局面。下面,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2010年的工作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化新闻出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强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文化新闻出版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市艺术中心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9500万元,主体已完工;投资240万元为24个乡镇文化站配送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文化活动设备;投资98万元为4个街道办事处文化中心和1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配送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文化活动设备;投资60万元建成了30个示范性农村文化大院;投资368万元建成了 184个农家书屋。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共投资136万元,均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区级支中心;淇县投资100万元为县图书馆购买新书和办公设备,建设多媒体阅览室,使图书馆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市图书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图书馆,浚县图书馆、淇县图书馆均被命名为三级图书馆。二是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取得新成绩。邀请央视节目录制组对《徐九经返乡记》、《新编三打金枝》进行了现场录制,并在央视11套进行了播出;小戏《调查》第四次晋京演出,参加了由文化部等7部委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农村题材小戏小品比赛“大地情深”开幕式演出;组织举办了双节系列活动、第二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开幕式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淇滨区、山城区还举办了元宵节大型焰火晚会;举办了第三届“欢乐鹤壁”广场文化艺术节,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演出各类文艺节目3000余个,观众达60余万人次;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45场。淇县朝歌风艺术团相继开展了《欢乐重阳•秋之韵》文艺晚会、《平安淇县•万家乐》文艺晚会、《平安淇县•万家乐走进乡镇》巡回演出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果。勘探面积1000余亩,使一批地下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并实现了馆藏文物安全年;完成了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的检查验收、淇县宋庄墓地考古发掘和市博物馆文物库房保管环境提升工作;开展了淇河下游大赉店遗址群区域、豫北地区古瓷窑遗址考古勘查工作;浚县博物馆文物仓库安防系统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浚县对刘公荣氏张氏合葬墓和井固古钱币窖藏进行抢救性发掘;淇县卫国故城遗址公园建设有序进行;鹤山区鹤壁集天主大教堂申报“全国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进展顺利。市文化中心“三馆” 正常对外开放,图书馆举办了全民阅读集中活动月及服务宣传周等一系列图书服务活动,全年共接待读者20万人次,借阅图书32万余册次;博物馆举办了《鲁迅的读书生活》等11个临时展览,接待观众10万余人;群艺馆举办了王艺浓钢琴音乐会、“永恒的记忆”摄影图片展等活动,参加大型文化活动、广场文艺演出和接待性演出30余场;浚县西路大平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浚县民俗文化博物馆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浚县黎阳镇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项目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各县区9人入选全省第二批非遗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了鹤壁市第二批市级非遗名录和第一批市级非遗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完成了古籍普查工作,共普查保护古籍600余册;浚县、淇县、山城区还公布了县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和传承人。四是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组建了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成立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县区大文化管理部门改革基本完成,浚县、淇县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七个市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中继续推行内部激励机制改革,事业单位内部活力明显增强;特别一提的是,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怀下,解决了我市豫剧团、豫剧一团、文工团在工资、场地、用人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供给问题方面,2011年1月起,市财政对三个团离退休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单列,在职在编人员全额供给档案工资基本工资部分;演出补贴方面,2011年起,按照每场5000元的标准,市政府每年购买100场演出。场地方面,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筹建鹤壁市豫剧院,并帮助其解决排练、办公等场地问题;用人机制方面,制定专门政策,严格选人标准、严格进人程序,适时引 进优秀专业艺术人才;奖励机制方面,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奖项的剧目或个人实施奖励。同时,确定了文化产业38个发展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对浚县石雕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浚县泥塑原生态文化村项目、古风陶艺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大豆油墨4个项目进行了帮扶。五是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资金工作实现新跨越。引进和建设了鹤壁影视城、鹤壁市百运佳印务(集团)公司二期扩建两个项目,投资额达4600万元,填补了我市新区电影院建设方面的空白,超额完成了4000万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围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遗保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免费开放等项目,争取到上级资金891.82万元,超额完成了120万元的争取上级资金目标任务,完成比例为743%。六是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监管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了“平安世博”保障、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闪电”系列、电子游艺场所无证经营整治、暑期文化市场整治、印刷企业清查行动、“迎亚运”扫黄打非、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信息等集中行动50余次,共出动车辆300台次、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000余家次,处罚违规经营的网吧、歌舞娱乐场所40家次,取缔无证经营的经营单位和个体游商50余家(个),对21家存在安全隐患的网吧、娱乐场所下达了《停业通知书》;收缴带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机、盗版音像、计算机软件制品和图书等各类非法物件7000多件;对发现的45家“黑网吧”提请工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市场经营秩序逐步趋于规范。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文物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为“十 一五”规划的完成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诸多荣誉。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全年获得市级以上各项奖励99个,其中省级以上60个。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文化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车管理使用先进单位;被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全省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文物局评为2010全省文物安全目标责任先进单位。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全市依法行政责任目标完成优秀单位、全市信访稳定责任目标完成先进单位等。各县区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在进行机构改革后,加强领导、科学统筹、振奋精神,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绩和荣誉。因时间关系,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我们能取得这么多的成绩和荣誉,与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分是不开的,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与领导班子各位成员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支持和关心文化新闻出版工作的上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工作中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工作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仍不健全。县区两馆、城市社区和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覆盖率偏低,如淇县文化馆、淇滨区文化馆、鹤山区图书馆长期处于有馆无址的境地。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存在差距。许多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建成后疏于管理,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文艺精品不够丰 富。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还不多。四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全市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资源相对分散,发展速度和效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文化人才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乡镇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管理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人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破解这些发展中的难题,还需要我们今后作艰苦不懈的努力。
二、“十一五”工作回顾及体会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建设从打基础到迈大步,经历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过去五年,是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飞猛进的五年。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众艺术馆“三馆合一”的市文化中心每年接待观众和读者20万人次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被命名为国家二级馆。浚县文化中心、鹤山区文化馆、山城区文体中心等一批县级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扩建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扶持建设了166个示范性农村文化大院和294个农家书屋。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市所辖5个县区建立了县级支中心,在所辖879个行政村建立了扩展型基层服务网点。开展了“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活动。实施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程,实现了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性电影的目标。至“十一五”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6个、博物馆4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33个、农村文化大院879个、农家书屋294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系列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顺利实施,城乡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全市4家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超过30万人次。“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实施3年间,演出优秀舞台艺术300余场,实现了每乡镇每年至少一场公益性演出的目标。
过去五年,是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五年。完成了10余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取得了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在市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中推行了内部激励机制改革,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探索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市直两个剧团实行一团一策,推行市场化运作,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加快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组建了鹤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和鹤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县区大文化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执法成本大幅度下降,执法效率明显提高。
过去五年,是全市文艺活动精彩纷呈的五年。文化广场活动成为全省的特色和亮点。全市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常年不断线,年年有特色。成功承办的第八、九、十届全省音乐舞蹈大赛和第九、十届全省小戏小品大赛等大型赛事提升了鹤壁形象,组织举办的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欢乐鹤壁”广场文化艺术节、“欢乐祖国”合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也丰富和提升了城乡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开展了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新编近代喜剧《伙夫县长》、新编古装喜剧《草根秀才》和现代戏《哈哈乡长》,荣获河南省戏剧大赛各类奖项20多个。《伙 夫县长》、《石武举别传》和歌曲《捏泥娃》被评为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小戏《调查》入选全国2008-2009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
过去五年,是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要求,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全面推动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积极开展队伍建设,依法开展文化市场管理,我市的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得到较快发展。以网吧专项整治为重点,以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为抓手,不断加大对网吧、图书、音像、印刷、娱乐、演出等市场的专项整治力度,确保了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市场持续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素质和经营者的法制意识;通过持续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对公共娱乐场所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防范检查,确保了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的安全运营;通过强化演出市场监督检查,杜绝了演艺市场中的不健康表演;通过强化网吧集中治理,规范了网吧经营秩序;通过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打击侵权盗版整治行动,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繁荣了文化新闻出版市场。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经营单位449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营业收入达7000余万元。
过去五年,是全市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五年。全市庙会产业、文化艺术品产业、文化演艺产业、广告传媒产业、网络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产业、文博会展产业、文体用品制造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产业初具规模。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产业企业及单位、经营实体3000余家,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近12亿元,增幅达35%,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拉动鹤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浚县被命名为全省第一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全省文化产业先进县。文化产品宣传推介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浚县石雕城、鹤壁市古风陶艺有限公司、鹤壁市黄河古陶研制厂先后被命名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屯子石雕、杨玘屯泥咕咕等8件文化产品被评为全省知名文化产品。浚县城关镇、屯子镇郑厂村、杨玘屯村分别被评为全省特色文化产业乡镇和十佳村镇。继续发扬光大牛派艺术,对我市主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演出剧目进行了深度开发。邀请中央电视台来鹤录制牛派经典剧目20余个,在央视月月有播出,对于传承发展牛派艺术、发展文化产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过去五年,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的五年。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4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各1个。五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了地上和地下文物的安全。积极配合南水北调、京珠高速、石武高铁等国家、省建设工程和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的文物调查、考古发掘工作,不仅使一批地下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取得了重大考古新发现。“刘庄先商文化遗址”填补了先商文化研究的空白,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刘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荣获国家文物局2006-2007田野考古质量奖。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全市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651处。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公布了两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一批非遗保护传承人。浚县泥塑、民间社火、西路大平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浚县“正月古庙会”等8个项目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了全市非物质文化 遗产普查工作,普查搜集线索8201个,共有14类1216个项目获得立项。
过去五年,是对外文化交流水平明显提升的五年。通过参加 “中原文化澳洲行”、举办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多角度宣传展示鹤壁文化,增强了鹤壁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五年来,中央电视台连续在我市录制了15台优秀牛派豫剧节目和5期“走进鹤壁——戏迷擂台赛”专题节目,并经常在央视11频道播出,为宣传鹤壁、提高鹤壁知名度做出了一定贡献。
五年来的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第一,文化新闻出版工作重在为民。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的观念,牢牢抓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群众奉献了丰富的文化产品,提供了优良的文化服务,切实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新闻出版建设才会有基础、有动力、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才能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第二,文化新闻出版工作重在持续。五年来,我们以公共文化服务、艺术生产与普及、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集中整治、人才队伍建设等为重点,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基本内容、运行机制、工作规范、基本队伍等基本建设,促进了全市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建设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推进全市文化又好又快 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坚持“重在持续、贵在积累”的方略,抓好总体规划、策划具体项目、落实工作责任,踏踏实实地搞好每一项建设,打好基础,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突破。
第三,文化新闻出版工作重在创新。五年来,我们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创新作为搞好文化新闻出版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推进国有文艺院团和经营性文化、出版物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实现了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有效激活了国有文化单位的活力,盘活了社会文化资源。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加大对全市公共文化资源的宏观管理,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工作规范,初步建立了绩效考评体系,激发了文化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只有实现从体制到机制、从制度到管理、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才能逐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调动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文化新闻出版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文化新闻出版工作重在提升。五年来,我们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文化馆和图书馆达标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及设施配备、博物馆免费开放和服务功能提升、舞台艺术送农民、农家书屋建设等系列惠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实施这些工程的过程中,各级部门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加强学习、认真思考、努力提高,把理论知识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工作思路变成实实在在的效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这是我们“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持续坚持的重要方法。
总之,五年来的成绩值得自豪,五年来的经验需倍加珍惜。五年来,全市广大文化新闻出版工作者克服了许多难以 想象的困难,以坚强的毅力,忘我的工作态度,勇敢承担起繁荣发展文化新闻出版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任,为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付出了艰辛劳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坚守在文化新闻出版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真挚的谢意和亲切的问候!
三、关于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此,做好今年全市的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意义重大。全市各级文化新闻出版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三个重点、实现八个突破,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根据2011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整体安排,下面我重点强调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载体,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强力推进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工程。配合相关部门抓好市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规划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城市展览馆,力争大赉店遗址公园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特别是要关注淇县文化中心和鹤山区文化中心建设;做好市博物馆临时展厅和基本陈列调整改造工作。二是深入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要在完善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批街道办事处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并为其配送文化设备,逐步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有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的目标。同时,重点抓好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的科学管理和正常开放工作,提高利用率。三是努力推进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程。要建设市级分中心,并加 强县级、乡级支中心和村级服务网点负责人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正常开展工作。四是不断完善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程。今年要建成339个农家书屋,做好规范管理和充分使用工作,力争在2012年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建成农家书屋的目标。五是认真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工程。要在全市基层和农村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100场以上。六是着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程。全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今年都要向社会免费开放。
通过实施以上六大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人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以庆祝建党90周年节庆活动为载体,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实现新突破
要紧紧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主题,举办系列文化庆祝活动。重点举办好第三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全市第四届合唱节和第四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举办各类弘扬主旋律的展览、笔会活动。通过举办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努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以弘扬牛派艺术为载体,在打造文艺精品上实现新突破
通过组织参加第二届中国豫剧节、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等大型赛事活动、邀请央视到我市进行现场录制节目等途径,不断推出新剧目,并对原有的牛派艺术剧目进行深加工、再提高,努力提升剧目演出水平,力争实现“创作一个好剧本、推出一台好剧目、办出一台好晚会”;还要创作一 批歌曲、美术、书法类的好作品,使鹤壁的文艺精品层出不穷、精彩纷呈。
(四)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为载体,在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监管上实现新突破
要会同公安、工商、消防部门对全市娱乐、网络、音像、出版物等市场安全情况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市场安全;要深入开展“闪电”系列、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扫黄打非”集中整治、印刷企业清查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等行动,严厉打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网吧超时经营、销售发行盗版非法音像制品及出版物等违法违规活动,规范市场运营秩序;加强电子游艺娱乐场所、歌舞娱乐场所和演出市场的审批和管理;积极开展全市政府机关和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同时,在条件具备、时机成熟的情况下,适当发展文化娱乐和出版物市场,确保文化新闻出版市场规范运营、繁荣发展。
(五)以推进我市隋唐大运河申遗为载体,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实现新突破
全面推进隋唐大运河浚县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继续推进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朝歌古城探源工程和古瓷窑遗址发掘工程,配合宝山煤化工园区、鹤淇产业带、山西中南铁路鹤壁段、鹤辉高速公路等全市重点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做好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督促、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双塔寺复建工作。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申报工作,使鹤壁的历史文化名扬海内外,扩大鹤壁的对外知名度。
(六)以推进十大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积极推进淇河文化旅游生态示范区、浚县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浚县屯子石雕城文化示范区、云梦山古军事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知名文化产品的推介力度,组织市属重点企业积极参加全国知名文博会;指导县区抓好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扶持大豆油墨、天章纸业、屯子石雕、杨玘屯泥咕咕、王庄柳编等项目,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七)以推进院团体制改革为载体,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要在2010年解决市豫剧团、豫剧一团、文工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组建鹤壁市豫剧院,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优势得到强力发挥,把鹤壁的艺术表演团体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院团。同时,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让经营性文化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发展规律进行规范的市场化经营,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县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八)以“争做人民好公仆活动”为载体,在思想政治、党风廉政、人才队伍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大力抓好全市文化新闻出版系统思想政治建设。结合全市即将开展的“争做人民好公仆”活动,下大力气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以“四同、四互、六要六不要”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 三个关键环节,做到对责任目标分解有量化、考核有标准、追究有依据。三是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紧缺的文化人才,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四是加强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文化。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工作发展的新起点。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各项工作不断有新突破、新进展,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全市顺利实现“加快两个构建、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实现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