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乡中心校关于对学生“两免一补”工作核查报告
固城乡中心校关于对学生“两免一补”工作 的核查报告
今年5月份市委第四巡察组对我乡扶贫工作专项巡察,发现“两免一补”工作存在监管漏洞,并于8月份进行了问题反馈。为此,固城乡中心校迅速查找原因,制定措施,积极开展工作,成立了以李忠良校长为组长的监管整改领导组,根据中小学、幼儿园提供的贫困生情况,中心校人员进行分工,用了一周时间,对我乡二十三个行政村的“一补”学生进行了全部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各校(园)开展“一补”、省定营养餐补助评定情况 “两免一补”工作下达后,学校召开学生会,讲清政策,贫困学生写出书面申请,填写学校发放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申请表》(申请表需经村委会盖章),然后班级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报到各村委,由村委把关盖章,再把评审结果公示,最后把公示后的学生名单及表册上报乡、县财政部门和县教育局。
省定营养餐的确定要求是:学生必须在校在籍在省资助系统,据此各中小学通过查在校生学籍并与省资助系统比对后,最后筛选出我乡383名贫困生享受省定营养餐补助。
幼儿资助的评审办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只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贫困儿童进行资助,按照指标分配,按比例分配到固城乡小博士幼儿园、ABC幼儿园、常岭中华幼儿园、开心幼儿园、秦岭幼儿园,幼儿园根据家庭贫困情况确定保教费和生活补助费发放儿童名单。
二、核查情况 一是于9月29日召开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会议,再次贯彻有关“一补”文件精神,传达整改方案,李校长又对核查工作作了具体要求。
二是从五个方面进行全面核查,堵塞漏洞。核查中学、中心小学2016年秋(中学423人,中心小学317人)、2017年春(中学396人,中心小学201人)两季“一补”,学生申请书,贫困生认定申请表和学生承诺书,学生互评表,贫困生证明、班级、学校公示情况等,经核查各种相关材料齐全。核查残疾学生、孤儿、重大灾难、艾滋病患者子女是否享受一补,通过审核,我乡残疾学生13人,孤儿 6人,家庭重大灾难贫困生23人,艾滋病患者家庭子女2人,除非寄宿制小学和非普惠性幼儿园贫困生不享受“一补”外,其它均已享受到资助,无遗漏现象(附表)。核查建档立卡贫困生情况,2016年秋:中学121人,中心小学71人,共192人;2017年春:中学166人,中心小学96人,共262人;均已享受“一补”补助。在核查中,发现固城中学2016年秋赵文磊同学为建档立卡贫困生,但未享受资助,经落实当时虽在固城中学学习,但学籍从外地未转回,所以按照政策不能对他进行补助(附说明与学籍卡)。核查幼儿资助情况。2016年秋:保教费73人,生活补助费83人(外籍1人),2017年春:保教费67人,生活补助费91人。核查一补评定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请客送礼等违规现象。通过查看班主任承诺书和调查了解学生、家长,确定在评定中不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三是中心校人员按照分工,利用一周时间对全乡二十三个行政村 的“一补”,“营养餐”,幼儿“保教费”和“生活补助费”进行了拉网式核查,由各校校长配合,查看村提供贫困家庭档案,为防止走过场、不务实,要求核查人员要留有工作现场照片。通过核查发现,常岭幼儿园在确定资助学生时,有四位建档立卡贫困幼儿未受到资助,没有做到建档立卡贫困生全覆盖,据此,中心校责令常岭幼儿园立即纠正错误,并对其园长牛华丽全乡教育系统通报批评(附家长领款手续和通报文件)
三、排查出的问题及处理
第一、固城中学赵文磊,建档立卡贫困生,但未享受“一补”其原因为在校不在籍,按国家政策不予享受。
第二、常岭幼儿园2017年春生活补助有四位建档立卡幼儿未受到资助,责令其幼儿园立即纠正错误,及时把生活补助款发放到贫困幼儿手中,并对其园长牛华丽全乡教育系统通报批评。
固城乡中心校
2017年10月13日
固城乡中心校关于给予常岭中华幼儿园牛华丽同志
全乡通报批评处分的决定
牛华丽同志,在2017年春季幼儿资助核查发放中,林婉宁、田郑广、田金童、李金瑞等四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儿童未能享受资助,落实政策不力,未能使建档立卡贫困儿童全覆盖,牛华丽同志身为园长,应对此负主要责任,特对该同志全乡通报批评,并责令该同志即时纠正错误,把款项发放四位儿童手中。
固城乡中心校
2017年10月9日
第二篇: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实施细则
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实施细则第一条 为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
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两免一补”工作的有关文
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县教育局成立“两免一补”工作机构,安排工作,分配
经费。
第三条 从2005年秋季起,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家庭学
生,凡符合免交课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活费(以下简称“两免一
补”)界定标准,均实行免费入学。凡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贫困学生,各校不得再收取任何费用,确保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家庭学生
免费入学。
第四条 “两免一补”救助对象为本县范围内在籍在读的义务教育
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界定标准为:
(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
2、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
3、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子女;
6、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
7、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
济严重困难的学生;
8、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低保户子女、接受特殊教育的学
生、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子女、烈士子女、孤儿及按当地政府
规定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第五条 “两免一补”申报审批程序:
(一)申请学生到所在学校领取《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
补”救助申请表》。
(二)学生按表格要求填写基本信息,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班主任签名,并将相关证件复印件粘贴在申请表背面。
(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核实盖章,负责人签名。
(四)学校初审后拟定受助的学生名单,须在校内和学生所在村
(社区居委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对公示过程中的举报投诉,学校要认真调查落实,重新审查该学生的救助资格,对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学校要坚决取消其被救助资格。公示无异议后,学校负责人签
字、单位盖章,报县教育局审批,同时报财政部门备案。
(五)县教育局审批,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报市教育局审核备案。
第六条 “两免一补”发放办法。经县教育局审核后的贫困学生,将获得县教育局颁发的“两免一补”救助卡。市、县教育局印制下发贫困学生花名册,并注明补助情况。新学期开学学生报到时,贫困学生凭救助卡享受“两免一补”,学生本人、班主任和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在花名册上签字。开学后一月内,各学校将花名册上报到县教育局,并报告执行情况,县教育局将执行情况汇总报市教育局。第七条 切实加强助学资金的管理。各校应设立助学资金专户,将财政助学专项资金、帮困保学经费和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帮困保学的社会捐赠等资金全部列入专户账号,严禁贪污、截留、挪用和违规操作。
第八条 政府要积极开拓资源,坚持“政府统筹、财政教育牵头、部门配合、学校落实”的原则,实行政府资助为主,辅之以社会捐资助学相结合。进一步整合各种助学资源,将财政资金、“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光彩基金”、“慈善助学”、“基金助学”、“结对助学”和“网上助学”等不同来源渠道的扶贫助学资金打捆使用,统筹管理,合理安排,改变原有多项助学资金分散管理的模式,避免多头助学、重复资助,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
捐赠指定了受益人的,其资金原则上用于所指定的受益人,如过于集中,经捐款方同意,可调剂资助。
第九条 切实加强经常性助学活动宣传工作。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助学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对利用媒体组织的助学活动减免收费。政府对捐资助学贡献较大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要通过对助学活动的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关注贫困学生、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第十条 纪检、监察和财政、审计部门每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对违反本办法,弄虚作假,以及贪污、截留、挪用或违规操作助学资金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 切实加强对助学工作的领导。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工作实行县长负责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助学工作的表彰奖励机制,对工作不力的要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二条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贫困家庭子女同样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第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两免一补”学生认定承诺书
中学“两免一补”学生认定承诺书
亲爱的同学:
你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是国家为使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由国家财政投入资金的惠民政策。为使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达到精准资助的目的,同时知悉你的责任和义务,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一、你所提供的各项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均真实合法。
二、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如明显好转,要及时通知学校进行信息更新。
三、对于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隐瞒家庭真实经济状况来骗取国家资助而导致的个人征信污点等不良后果由自己负责。
我已认真阅读、理解并同意以上内容。学生(或幼儿家长)签字:电话: 学校见证签章:
日期:年月日
第四篇:两免一补工作总结
“两免一补”工作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关于我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从九月份开始全面落实了2010~2011学上学期“两免一补”的各项工作。迄今为止,此项任务已顺利圆满完成,深受社会的赞誉和家长的好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整体认识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通过标语、广播对“两免一补”的政策及工作进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并召开了学校行政会议,班主任老师会议,明确了“两免一补”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并按文件要求把“两免一补”指标全面落实到了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宣传了相关知识,让广大家长了解到 “两免一补”的意义和内容,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以加强群众对“两免一补”工作的监督。
二、摸清学生情况,确定“两免一补”名单
针对我校学生人数众多、学生来源广的情况,为把“两免一补”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我校在八月份就开始布置对贫困学生的摸底工作,组织教师深入社会、深入学生家庭,了解贫困生的情况,准确把握救助标准,使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救助。教师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冒着酷暑走访了班上每一个贫困的学生,了解到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班上资助学生的名单。
最后经过各班的上报情况,我校经过严格的核实确定了“两免一补”学生名单,按上级要求输入电脑,并用电子表格的形式统一造册,按时报县教育局审批。
三、遵照文件规定,规范工作流程
我校对“两免一补”自始至终按要求认真遵照文件规定,严格规范工作流程,适时进行督查。8月下旬我校已基本完成了申请、核实、审批工作,确定了救助名额和对象。开学前夕,我校办好了“两免一补”公示栏,将“两免一补”的相关政策和各个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的情况按班级分布进行了公示。报名时,对受助对象当场减免了书杂费,所有“两免一补”经费都列抵了学生的学杂费,并在学校开出的学生缴费收据中得到了体现。同时,我校对所发的“免费教材”,还加盖了“免费教材”的印章。校领导对各班的 “两免一补”工作及时进行了督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我校再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个别学生还实现了零交费上学,切实把党的“两免一补”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享受到“两免一补”的学生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政府报恩。
官渡镇中心小学
2010年12月
第五篇: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自查报告
根据 教体局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执行情况自查通知的要求,我学区按照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 “两免一补”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学区2009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85人,小学生1256人,减免教科书204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45人次,补助资金86625元;2009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29人,小学生1022人,减免教科书175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34人次,补助资金87750元,2010年春季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729人,小学生1022人,减免教科书1751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310人次,补助资金116250元;2010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814人,小学生855人,减免教科书1669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334人次,补助资金125250元,2011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814人,小学生855人,减免教科书1669套,享受寄宿生补助369人次,补助资金183000元;2011年秋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690人,小学生692人,减免教科书1382套,享受寄宿生补助269人次,补助资金134500元2012年春季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690人,小学生692人,减免教科书1382套,享受寄宿生补助 243人次,补助资金,185500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我学区自实施“两免一补”工作以来,学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各学校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了解学校帮困学生的情况。明确了专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具体操作,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制。
(二)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一是成立了“两免一补”评审领导小组,由班主任、教师代表、贫困生家长代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等成员组成,严格把关。二是坚持“三公示”,即公示贫困生界定标准,公示贫困生评审情况,公示评审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规范免费教科书发放流程,保证资助名额分配,贫困生评定,教材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使之成为一项“阳光工程”。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自下而上,具体到每一名贫困学生的动态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全校所有贫困生都纳入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动态管理。
(三)建全制度,加强管理,形成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
1、学校对申请、受理、审定、登记、办理、结算、备案等环节,建立起相应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的工作机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困难学生不被遗漏,确保每一个特殊困难学生都受到特别关注,得到特别关爱。
2、学校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受助学生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更好地落实帮困措施。
3、学校每学期末对帮困助学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的自查、梳理、总结,结清帮困经费,及时调整和优化帮困助学工作的措施,不断提高帮困助学工作水平。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学区通过自查深深认识到这项政策的意义,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身上,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二0一二年五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