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试热点:瞄准“软腐败” 重拳整治公务接待“顽疾”
公考领袖
第一品牌
中公教育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面试热点:瞄准“软腐败” 重拳整治公务接待“顽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8日公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公务接待中暴露的部分“顽疾”逐一开出药方。这份“严字当头”的文件被视为对八项规定、反四风等举措的细化,旨在重拳整治三公消费中的“软腐败”。
严字当头 力刹公务接待“歪风”
记者梳理发现,与2006年共计19条的“旧版”相比较,8日公布的“新版”《规定》增设至26条,其中,15条为全新内容,7条进行了大幅修改。值得注意的是,为严格和细化各项要求和标准,《规定》共提出38项禁令,包括11项“禁止”事项和27项“不得”要求,可谓严字当头。
一段时间以来,“大吃大喝”一度成为公务接待中最遭社会诟病的问题,“被接待”现象十分突出。为此,《规定》作出细致要求,并特别要求“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
除了对公款大吃大喝“顽疾”的整治,《规定》还重点在“住”、“行”、“游”等方面划设“高压线”,其中提到,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近年来,一些公务接待活动出现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和奢侈浪费等现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严字当头的这份《规定》旨在狠刹公务接待中的“歪风”,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巡视员林家彬认为,《规定》对在短期内刹住“大吃大喝”的风气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看,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规范财务、财政支出等制度建设。
细规保政策不走样 重拳治“软腐败”
“过去我们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也很多,但是群众经常抱怨‘几十个规定管不住一张嘴’,为什么规定执行不力、落不了地?”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反问。
公考领袖
第一品牌
“为此,人们常常责怪监督不力,其实并不尽然,因为有一个重要方面被忽视了,那就是规定本身有没有细致到可操作、能监督。”在戴焰军看来,这一《规定》的最大进步在于政策设计的细致化,“这是保证政策真正落地生效的前提”。
正如专家分析,观察这份3000余字的文件可见,“细致”可谓贯穿始终的特点。其中,在接待单位安排的工作用餐方面,《规定》甚至细致到对于陪餐人数的严格控制:“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戴焰军说,长期以来,治理三公浪费和腐败的规定多是粗线条的,类似“原则上”、“一般为”这样的模糊表述,正是因为规定本身的不清晰,使得其在执行和监督中留了很多“制度口子”,导致政策走样。
“三公腐败是一种‘软腐败’,是特权腐败的一种表现。”竹立家说,因为老百姓对这种明目张胆的特权腐败看得见、摸得找,所以它对党和政府威信的负面影响最大。此次《规定》之所以从细处着手,正是试图破解这一“顽疾”。
中央“组合拳”构建遏制三公腐败之笼
围绕三公消费而产生的三公浪费乃至腐败,长久以来备受民众痛恨,但又屡禁不止。为此,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一年多来,一系列厉行节约和整饬作风的政策“组合拳”亦是将严控三公作为主要着力点。
在担任国务院总理后的首场记者会上,李克强毫不回避地回答了有关三公经费的问题,他并代表本届政府“约法三章”: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停止新建、扩建、迁建、购置楼堂馆所,规范办公用房管理,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9月,中国官方又对外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严禁各单位借会议名义组织会餐或安排宴请;会议用房不得安排高档套房;会议用餐应严禁提供高档菜肴,不安排宴请,不上烟酒„„中央“狠刹三公”劲风刮向官场中的“会议腐败”现象。
今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包括“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建立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等一系列具有很强针对性和指向性的内容,被舆论称为“重拳遏制三公腐败”。
公考领袖
第一品牌
据上述条例制订的这一规定,成为当下舆论热议的焦点。对此,竹立家指出,作为对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等的细化,政策制订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落到实处。(中国新闻网,记者 马学玲 阚枫)
基层接待工作有了“松绑”的感觉 郭才(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接待办主任)
和全国各地的接待部门负责人一样,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接待办主任郭才对“迎来送往”之苦体会深刻。
他说,往年旅游旺季,自己都得不停地到处“赶场”,频繁地安排接待仪式,一拨客人未走又来了一拨,有时候忙得太晚只好夜宿旅游景点。
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新规对减轻基层繁重的接待任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让不少身处接待一线的人员有了明显“松绑”的感觉。
在接待部门工作7年的郭才有很多细微的感受。几乎没有烤全羊、敬酒、警车开道、打横幅等迎接仪式了,有时候打个电话就能安顿好吃饭住宿的事情。中午的工作餐都不上酒,一般半个小时内就吃好结束。留宿的客人也越来越少,不少人只要当天结束工作便飞走,接待程序大大简化。
不仅如此,接待频次也大大降低。就算是在旅游旺季,一天的客人也最多两三批次,接待经费也随之减少,当地今年的接待经费比去年减少了30%。
“建章立制是解决接待浪费的治本之策,上面有了细致的明文规定,这让基层接待更有可操作性。”郭才说,从浓烈的热情接待突然来了个大降温,最初肯定会让“客人们”不太好接受,但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大家渐渐都会“习惯成自然”。
说起新规的实际操作,郭才有一点儿困惑:中国人向来热情好客,尤其少数民族地区的接待习俗历来浓厚,如何既能遵循中央的各项接待规定,还能保证符合地区实际,这确实不太容易做得那么完美,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进一步摸索实践,力争做到财力上不浪费经费,感情上又不怠慢客人。
王先生(某国企分公司接待办主任)
八项规定之后接待盛况不再一家国企分公司接待办主任王先生也对接待之苦感同身受。他说:旅游季节是接待任务最重的时候,一个科级干部同时接待几位厅局级领导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今年夏天这样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公考领袖
第一品牌
在没有新规等“杀手锏”之前,有的管理者习惯了大手大脚。比如,本来是某个部门承办的全国性会议,作为承办方的企业领导在酒桌上一高兴拍脑袋决定:这个活动全部经费咱都包了,就这么一句话可能就得花出去几百万。现在可是没那“魄力”了!
过去,处理超标接待最多是“罚酒三杯”批评说教,现在有了法律法规约束,地方上“出手”都会谨慎很多,很少有人敢顶风作案。
新规是否就能确保没人搞变通呢?王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说实在的,有几个基层干部愿意每天觥筹交错,喝得东倒西歪,连家庭都照顾不上?不过,接待产生“生产力”啊。于私,不掏自家一分钱就能黏糊上和对方的感情,将来自己办事也方便。于公,项目拨款、政策倾斜等都要靠接待来解决。
尤其在贫困地区,热情的接待可能就是拉近感情最好的方式。平时想见都难见的上级部门的人下来调研,莫非就靠薄酒素菜招待一番?暗地里总想找办法补上。“若要让公务接待变得纯粹,还需要一步步出台很多配套的改革措施,否则人们就会挖空心思去规避新规。”这位接待办主任坦言。(京华时报,记者 张丽娜)
中国高端餐饮的穷途末路?
全国过半重点餐饮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个别高端餐饮企业下降达300%;北京半年减少2000余个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湘鄂情关闭8家直营门店„„2013年,中国高端餐饮整体进入寒冬。
12月8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出台,进一步规定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
“规矩越具体越好动真格,小手术也能解决大问题。高端餐饮萧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吃喝风的转向,其背后则是作风的改变。”专家表示,公款大吃大喝这个早该攻陷的堡垒,在2013年随着中央一系列举措出台而开始瓦解。
北京“部委街”遭遇史上最强“寒流”
因聚集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核工业集团等20多个“有权”“有钱”的单位,北京月坛一带被称为“部委街”。
傍着这些单位,这条街上曾聚集了众多高端餐厅。然而,自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它们遭遇了史上最强“寒流”。
公考领袖
第一品牌
处在“部委街”上的湘鄂情旗舰店,如今大门上方霓虹灯闪烁着“刀王铁板烧”。记者刚走进大厅,就有两三个服务员过来招待。前台的名片盒里,放着两叠名片:“菁英·湘鄂情”和“家庭欢聚餐厅·刀王铁板烧”。
“刀王是湘鄂情旗下的,换个名字能改变一下印象。”餐饮部经理吴女士说,事实上也确有改变。现在主推的家宴套餐5位共888元,比原来的人均费用还低。
北京湘鄂情集团2013年前三季度报告显示亏损3.03亿元,关闭8家门店,净利润同比下降340%多。
另一家在“部委街”上经营了11年的美林阁北京旗舰店,已于今年5月1日歇业。“原来很火,常有人抢不到车位。”月坛大厦一位停车收费员说。
悄然变化的高档餐饮正在改变百姓对“部委街”的看法:四星级的宝瑞酒店将一楼包间拆成散桌,对外主打家常菜;华天同和居曾经热卖的佛跳墙被特色烤馒头取代;许多餐厅菜品价格下调了30%至50%„„
“以前,这些高档餐厅门口停满了豪车,夹杂着称呼官衔的各种地方口音。”家住附近的陈女士说。
中国烹饪协会的调查显示,今年前2个月,受高端餐饮拖累,全国限额以上企业的餐饮收入出现史上首次负增长,此后一直低迷。
今年前三季度,一些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5%以上,有的达到70%。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说,政务酒宴订单减少是高端餐饮低迷的最直接原因。如今高端餐饮开始转为服务商务、团体或大众。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谢春涛表示,一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使依赖公款的畸形消费正回归市场。高端餐饮的转型,也表明了公款吃喝及其背后机关作风的转向。
奢侈吃喝未绝迹 花样翻新避风头
“52度五粮液已经没货,茅台也要预定。”“部委街”上华致酒行的店员说,“我们这儿地段好,都是成件地走货。”店员还给记者支招:送给领导可以用储值卡或提货单,也可帮忙处理外包装。
隔壁一家海参专卖店店员也表示:“在这里卖不愁销量。”他说,5500元一盒的淡干海参有人出手就是18盒。
公考领袖
第一品牌
记者调查发现,高压之下,奢侈吃喝现象并没有绝迹,反而出现了地点私密化、餐饮住宿化、买单老板化等一些新花样。
——会所成食堂,食堂成会所。位于“月坛59号”的明华新源饭店的7个包间中,有3个被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包为领导的午餐地点,价格标准服务员不予透露。大众点评网上显示这家饭店人均消费为五六百元。
而另有一些单位则将食堂升级为“会所”,不仅内部环境重新装修,而且聘请更优秀的厨师,兼顾员工就餐和公务接待。
——公务宴请向私房“转移”。有的星级酒店在小区内租下花园洋房,装修成包间营业;有的高档酒店改变厨师坐店烹饪方式,推出上门做菜等服务。
——“特色”农家院变身“特设”餐厅。“今年有很多领导来吃饭,生意很火。”一位农家餐厅老板说,“来这可以吃山珍野味,而且很难被外人发现。”
——餐饮消费开住宿发票。重庆一位餐饮企业负责人透露,星级酒店不仅有餐饮经营项目,还有健身、住宿等其他经营项目。一些单位宴请全部开具住宿发票。
——公家请客老板结账。重庆沙坪坝区大学城一位建筑老板告诉记者,近期邀约自己一起吃饭的基层干部多了,“主要是结账”,一般是为基层个别部门聚餐买单。“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他说,买单的机会多,以后办事更顺利。
作风之变,从“不敢”到“不为”还有多远?
对于部分奢侈吃喝现象转入地下的新动向,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奢侈浪费的不良作风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管得紧会更加谨慎,管得松也许会反弹,有些“闻风而动”的意味。
“目前的监督更多是让各级领导干部‘不敢’吃喝,还需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机制,使这些干部真正做到主动‘不为’。”竹立家说。
谢春涛说,吃喝的背后是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公款吃喝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严重败坏党的形象;公职人员接受吃请,吃喝之后可能紧接着利益交换,这样后果更严重。
受访专家建议,推进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公开透明,建立覆盖政府所有收支的预算体系,进一步细化公务接待规定;严厉打击变相的公款消费,建立健全高效、通畅、公正
公考领袖
第一品牌 的举报投诉渠道,真正把监督权交给群众;对公款吃喝以及公务人员接受吃请问题,要严格落实问责机制,真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促进作风持续好转。
“不良风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起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长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要将重要时间节点连成线,一抓到底。
谢春涛指出,从去年的中央“八项规定”到今年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从禁送土产、月饼到禁印挂历、贺卡,一系列具体可行的规定让人们看到了党中央的坚决态度,反对“奢侈浪费”绝不是一阵风。(新华网,记者 周婷玉 张志龙 孔祥鑫 卯琛)
第二篇:公务员面试热点——整治“微腐败”
面试热点http://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第三篇:面试热点·从四风问题之整治微腐败
http://lxks.offcn.com
【2017中公遴选·面试热点】 从四风问题之整治微腐败
【导语】2017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热点背景】
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2013年总书记在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讲话时提出的。可见四风问题是违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
【中公点拨】
第一,四风问题具体的表现。有的领导班子、领导机关和一些领导干部“四风”严重: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基层,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基层干部贪污腐败的事件见诸报端,让我们逐渐认识了小官巨腐的危害也在荼毒着一方百姓。有的冒领、侵占惠农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总书记讲话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因为微权力下的微腐败侵害的是群众最直接的利益,损害党群干群的良好关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第二,从具体的事件中寻找问题的原因。2014年12月,西安市雁塔区纪委在办理中央巡视组移交的信访件过程中,发现雁塔区丈八街道东滩社区原主任于凡涉嫌违纪违法、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有关问题。于凡因单笔受贿5000万、涉案总金额高达1.2亿,成为“小官巨腐”的典型之一。2011年,东滩村更名为东滩社区。这并非简单的名称改变,更意味东滩村变为了城中村。按照西安市的政策,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为保障失地农民的权利,每户村民都留有一定面积的生活依托地,村委会可对其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收益由村民共享。于凡的问题,正出在东滩社区那130余亩生活依托地的开发建设上。自30多岁在换届选举中当选村主任后,经过近10年的经营,于凡把持了东滩社区的大小事务。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升温,土地开发价值不断攀升,紧握决策“大权”的于凡,打起了村民生活依托地的主意。土地开发,首先要选择开发商。于凡的做法是:以土地开发权为筹码,向开发商提出“进贡”要求,谁同意就给谁。在与多家开发商洽谈后,于凡向陕西卓立实业有限公司索要到5000万元巨额好处费,与之私下签订了开发合同。涉及农民权益的重大具体事项,本应经集体研究决定,特别是在土地转让、出租、征用等问题上,必须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再作出决策,并接受村民监督。然而,一贯独断专行的于凡对村民的质疑置之不理,辩称他选的公
http://lxks.offcn.com
司实力强、价格高,以此欺骗群众。“坐地生财”这一方式,被于凡认为是“比较隐蔽的交易”,一不贪污公款,二不直接侵占公共资产,看起来不那么赤裸裸。为了掩盖违纪违法所得,于凡也是费尽心机。他要求开发商将钱款以转账形式转入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表面由于凡弟媳的父亲控股,实际是于凡投资并直接控制。此外,他还通过变更股东、伪造借款协议等方式掩盖腐败问题。更严重的是,为了减少阻力,于凡还怂恿开发商通过赠送干股、帮助偿还借款、直接给付现金等方式,贿赂社区党委书记及两委会全体干部,让他们和自己成为“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以达到控制两委会的目的。村两委会干部集体“沦陷”,进一步助长了于凡“不会被捉”的底气,使其敢于越红线、闯禁区,向党纪国法挑战。我们能够看到,小官巨腐猖獗的的原因:
一、基层干部官小权大,素质低下,防腐拒变的能力不足。
二、上级政府机关对于基层的监管力度不足,甚至包庇下级。
三、官商勾结,手段多样隐蔽性强。
第三,整治小官巨腐要有铁腕手段。
一、强化监督检查,把纪律挺在前面。一方面强化监督,执纪从严。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创造条件畅通并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通过对权力监督的常态化,让贪腐现象无处藏身另一方面责任倒查,追究从严。各级党委、纪委要认真履行“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制度,对疏于监督管理,致使班子成员或下属发生严重腐败问题的领导,要严肃追究责任,真正让各级党员干部重视、警醒,从而自觉抓、主动抓、积极抓,形成自上而下、层层制衡、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结合的长效机制。
二、教育保障并重,使惩防体系配套。一是以案说纪强警示。在大力弘扬廉政文化的同时,会同组织、宣传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警示教育,剖析小官巨腐典型案例,以案说纪,用身边典型问题和案例,教育身边人。以此,树立党员干部的危机意识。
最后明白了这些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将来答题时候适时的运用这一句话,彰显理论水平,同时又接地气。
第四篇: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从四风问题之整治微腐败
yn.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从四风问题之整治微腐
败
【热点背景】
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2013年总书记在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讲话时提出的。可见四风问题是违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中公点拨】
第一,四风问题具体的表现。有的领导班子、领导机关和一些领导干部“四风”严重: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基层,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基层干部贪污腐败的事件见诸报端,让我们逐渐认识了小官巨腐的危害也在荼毒着一方百姓。有的冒领、侵占惠农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总书记讲话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为大祸害。因为微权力下的微腐败侵害的是群众最直接的利益,损害党群干群的良好关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第二,从具体的事件中寻找问题的原因。2014年12月,西安市雁塔区纪委在办理中央巡视组移交的信访件过程中,发现雁塔区丈八街道东滩社区原主任于凡涉嫌违纪违法、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有关问题。于凡因单笔受贿5000万、涉案总金额高达1.2亿,成为“小官巨腐”的典型之一。2011年,东滩村更名为东滩社区。这并非简单的名称改变,更意味东滩村变为了城中村。按照西安市的政策,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为保障失地农民的权利,每户村民都留有一定面积的生活依托地,村委会可对其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收益由村民共享。于凡的问题,正出在东滩社区那130余亩生活依托地的开发建设上。自30多岁在换届选举中当选村主任后,经过近10年的经营,于凡把持了东滩社区的大小事务。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升温,土地开发价值不断攀升,紧握决策“大权”的于凡,打起了村民生活依托地的主意。土地开发,首先要选择开发商。于凡的做法是:以土地开发权为筹码,向开发商提出“进贡”要求,谁同意就给谁。在与多家开发商洽谈后,于凡向陕西卓立实业有限公司索要到5000万元巨额好处费,与之私下签订了开发合同。涉及农民权益的重大具体事项,本应经集体研究决定,特别是在土地转让、出租、征用等问题上,必须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再作出决策,并接受村民监督。然而,一贯独断专行的于凡对村民的质疑置之不理,辩称他选的公司实力强、价格高,以此欺骗群众。“坐地生财”这一方式,被于凡认为是“比较隐蔽的交易”,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一不贪污公款,二不直接侵占公共资产,看起来不那么赤裸裸。为了掩盖违纪违法所得,于凡也是费尽心机。他要求开发商将钱款以转账形式转入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表面由于凡弟媳的父亲控股,实际是于凡投资并直接控制。此外,他还通过变更股东、伪造借款协议等方式掩盖腐败问题。更严重的是,为了减少阻力,于凡还怂恿开发商通过赠送干股、帮助偿还借款、直接给付现金等方式,贿赂社区党委书记及两委会全体干部,让他们和自己成为“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以达到控制两委会的目的。村两委会干部集体“沦陷”,进一步助长了于凡“不会被捉”的底气,使其敢于越红线、闯禁区,向党纪国法挑战。我们能够看到,小官巨腐猖獗的的原因:
一、基层干部官小权大,素质低下,防腐拒变的能力不足。
二、上级政府机关对于基层的监管力度不足,甚至包庇下级。
三、官商勾结,手段多样隐蔽性强。
第三,整治小官巨腐要有铁腕手段。
一、强化监督检查,把纪律挺在前面。一方面强化监督,执纪从严。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创造条件畅通并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通过对权力监督的常态化,让贪腐现象无处藏身另一方面责任倒查,追究从严。各级党委、纪委要认真履行“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制度,对疏于监督管理,致使班子成员或下属发生严重腐败问题的领导,要严肃追究责任,真正让各级党员干部重视、警醒,从而自觉抓、主动抓、积极抓,形成自上而下、层层制衡、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结合的长效机制。
二、教育保障并重,使惩防体系配套。一是以案说纪强警示。在大力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弘扬廉政文化的同时,会同组织、宣传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警示教育,剖析小官巨腐典型案例,以案说纪,用身边典型问题和案例,教育身边人。以此,树立党员干部的危机意识。
最后明白了这些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将来答题时候适时的运用这一句话,彰显理论水平,同时又接地气。(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信息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五篇:湖北法检面试热点:公务接待太过热情被处分,推动工作不是违纪理由
湖北法检面试热点:公务接待“太过热情”被处分,“推动工作”不是违纪
理由
“吃饭不喝点酒感觉不够礼貌,喝点酒不唱歌感觉不够热情,客人来了班子成员不陪总觉得过意不去……”前段时间,福建霞浦县第二自来水厂厂长黄兴因公务接待中“太过热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八项规定实施近4年,“四风”问题总体得到有效遏制,但“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像黄兴那样打着“推动工作”旗号的违纪行为仍时有发生。比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认为“分颗烟、打个转、工作就好干”,用公款购买名烟;有的觉得“工作量大,经常加班”,便给大家发发“福利”。其中,以“体恤下属”名义滥发津补贴的情况最为典型。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因违规发放津补贴及福利被查处的问题数,远远超过违规配置使用公务用车、公款吃喝问题的数量。
乍一看,这些干部并没有将福利往自己兜里揣,仅因“体恤下属”而遭处分似乎“有点冤”,其实一点也不冤,这些行为本质上混淆了情与纪的界限。
作为礼仪之邦,国人重情重礼本无可厚非。具体到工作中,公务接待亦属正常,但关键是不能逾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明文规定,接待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关怀下属,不是不能发补贴,但绝不能超出规定滥发。“推动工作”的行为一旦越过纪律的底线,就会违反党的纪律,损害党的形象,影响社会公平,带坏社会风气。
据报道,有个贫困县为招商引资,“热情”接待,几天时间里山珍海味不曾间断,书记、县长轮番敬酒“轰炸”,结果却吓跑了客商。频繁的公款挥霍也让当地有限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投资环境得不到改善,所谓“推动工作”实则成了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再看违规发放津补贴行为,表面上是“体恤下属”、人人得利,但这些利其实早已“变味”。“单位条件好就分得多,单位条件差就分得少”,有的单位的津补贴明显超出其工资额度,破坏的是社会公平,影响的是党的形象。一些单位为发放津补贴不惜“虚开发票套取公款”,或“从行政经费和办案专项资金中列支”“提取科研管理费”,甚至从学生营养餐费中盘剥……如此“福利”,实则“腐利”。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工作干出业绩,不是靠递烟、喝酒、滥发补贴等来推动的,而是需要甩开膀子真抓实干。八项规定施行近4年,依然有人认为得靠名烟名酒、靠多发补贴来“推动工作”,反映出这些人对“挺纪在前”的认识依然不足,仍存侥幸心理。
纪律的高压线任何时候都碰不得,党纪国法不会因为“体恤下属”而对违纪者网开一面。党员干部必须把纪律要求时刻印在心上,用纪律的戒尺量出正确的是非观、政绩观。否则,无论什么所谓正当的理由,一旦违纪,便难逃被处理的下场。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