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集中连片扶贫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
关于集中连片扶贫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
新闻作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新闻来源: 日期:2013-09-17
浏览次数: 68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等地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省国土厅调研组赴四个片区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发展资源产业,促进扶贫开发,实现连片区跨越式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一、发展资源型产业,是实现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
产业发展不足,是我省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共有问题之一,也是其工业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经济发展较慢的根本原因。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型产业是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产业关联广泛,波及效应强烈。培植壮大矿产资源型产业,对于实施开发式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带动四个片区实现“四化”和跨越式发展,非常现实和必要。
(一)四个片区具有发展资源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四个片区均地处国内重要成矿区带之中,地质条件优越,资源富有特色,开发潜力巨大,片区内集中分布着全省75%以上的查明铁矿资源、92%以上的钒矿资源、96%以上的稀土资源,以及绿松石、菊花石、百鹤玉、硒矿等我省特色矿产。此外,银矿、铅锌矿、锰矿、硅石、水泥用灰岩、煤矿、硫铁矿、耐火粘土、瓦板岩也在省内占有比较优势。其中,大别山地处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东段,饰面用石材资源丰富,地热、优质硅石、超贫磁铁矿和金红石型钛矿分布区域广,钼、金、银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秦巴山地处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西段,区内发现有大型银金矿、稀土矿、石煤型钒矿,分布有绿松石、米黄玉、瓦板岩等特色矿产,此外,超贫磁铁矿、重晶石、金、银、锑矿资源潜力大;武陵山区地处湘鄂西重要成矿带,高磷铁矿、水泥用灰岩资源丰富,产有特色矿产百鹤玉、菊花石,页岩气开发前景良好,煤矿、硫铁矿、高岭土、磷矿、硅石、重晶石、铅锌矿亦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幕阜山区毗邻钦—杭成矿带,地热、石煤型钒矿、硅石、高岭土、饰面石材资源丰富,钨、稀土、金、锑有一定找矿潜力。与省内中部平原地区相比,四个片区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的比较优势。
(二)发展资源型产业是贫困山区实现“四化”和脱贫奔小康的根本出路。
没有产业发展,“四化”和脱贫奔小康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核心,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在贫困山区发展产业,关键是突出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矿产资源,是四个片区重要的优势资源。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做足做活资源文章,调整优化资源开发布局结构,培植壮大矿产资源产业,扩张资源经济总量,可有力推进特困连片地区“四化”和脱贫致富工作。依托资源产业带动区域发展,部分地区已经走出成功的路子:兴山县集中配置磷矿资源,重点培植龙头企业兴发集团,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兴发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反过来又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康县尧治河村和中坪村,开发利用村内磷矿资源,兴办集体矿业,村民个个是股东,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一起走上致富道路,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宜昌市夷陵区矿业重镇樟村坪,实行磷矿企业与镇内各村一一结对帮扶,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帮助无矿村发展特色农业,让全镇民众分享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共同过上了小康生活。此外,长阳的锰业,竹山的绿松石产业,嘉鱼的黄金产业,通山、麻城、咸丰的石材加工业,崇阳的钒业都已形成相当规模,有的还形成了产业集群,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但是,在四个贫困连片地区,除煤矿、磷矿、锰矿、建筑石料等少数矿产开发程度较高外,其它矿产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资源开发潜力大,产业发展空间大。四个片区优势在资源,潜力在资源,希望在资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发展片区经济,除了打文化牌、旅游牌,资源开发更是一张金字招牌,四个片区内各市、县政府都打出了资源招商牌,期望通过发展资源产业,加快“四化”进程,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资源产业扶贫,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
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是湖北和华中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省级规划发展的重要生态旅游区,其中秦巴山区还是未来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且由于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大多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实践证明,通过科学规划,走“资源与环境并重”和“节约集约”的路子,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有效保护的多赢。因此,开发矿产资源,必须立足长远、准确定位,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实施综合开发利用战略,统筹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努力实现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一)树立生态先导观,发展安全环保型资源产业。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用生态理念指导矿业发展,既要开发金山银山,更要留住绿水青山,积极探索片区资源开发扶贫攻坚与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环境保护的共赢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要严格实行“点上矿产开发,面上环境保护”。按照生态建设要求,进行矿产开发和资源产业宏观布局,加强矿产开发的空间管控,彻底摒弃“点多面广,四面开花”的开发方式,将矿产开发活动控制在局部块段,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形成“开发一点,保护一片”的生动局面。
二要推行矿区内“分片轮采,同步复垦”。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以开采破坏强度最小化、恢复治理程度最大化为目标,优化矿区资源开发利用整体设计与微观布局,合理划分开采块段,科学安排开采顺序,实行分片轮采,边开发、边治理、边复垦、边绿化,实现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同步。
三要实行“分散采选,集中加工”。要根据不同矿种开发利用特点,合理配置和布局矿产资源采、选、冶炼加工生产能力,重点推行集中冶炼、集中加工,控制和减少污染源头。
四要严格落实矿产开发准入与退出机制。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严格执行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山建设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加强矿山生产过程环保监测,落实环保要求一票否决制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加大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综合利用力度,努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推行集约式开发利用,发展高效型资源产业。要按照就近加工转化、整体开发、集约利用、集群发展的思路,强力推进片区资源整合和规模开发,优化开采加工布局,统筹建设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培植骨干龙头企业,推进采选加工一体化,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
一要推进规模经营,实现矿产开发整体化。在整装勘查、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规划矿山布局,推进资源整合,扶持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大型矿山,实行规模开发、综合开采、综合利用,根绝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矿挨矿、矿中矿、“楼上楼”等布局不合理以及采主弃副、采富弃贫等破坏、浪费资源的现象。
二要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要站在产业链的顶端,审视各片区矿产资源的利用,着眼于优势矿产就近转化、深度加工,尽量避免只卖矿而无配套加工企业的情况,将本地资源开发与片区内外加工制造业发展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产业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项目,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及应用项目,延长产业链,扩大资源开发广度,加大资源利用深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要强化资源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发展集群化。要遵循产业集聚规律,完善工业布局,在资源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的区域以及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好的城镇开设工业园区,以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和聚集的主要平台。着力在改善产业环境、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企业集群创新、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知识技术流动、推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下功夫,选准新上一批资源加工项目,吸引大企业,大财团前来投资,吸引主导产业中的核心骨干企业入园建厂,带动其他配套和相关企业进园发展,通过产业招商和园区集聚,发展主导产业配套项目和深加工项目,实现资源产业集群式发展。
三、资源产业扶贫,必须彰显特色、创新模式
(一)挖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资源产业。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区矿产资源禀赋特点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大,必须立足实际,按照“四化”建设和扶贫开发的要求,因地因矿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统筹特色和优势矿种开发,培植发展特色资源产业。
大别山片区,近期重点开发优质饰面石材和地热,兼顾开发优质硅石、超贫磁铁矿,突出发展壮大石材产业和地热旅游产业,适度发展硅石开采、石英板材、特种玻璃、人工水晶等产业。远期在资源勘探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适时发展钛、钼资源产业。
秦巴山片区,近期重点开发钒矿、超贫磁铁矿、重晶石矿、银矿,兼顾瓦板岩、绿松石、米黄玉等特色矿产,突破性发展钒产业、铸铁产业、新型材料产业,优化发展珠宝玉石产业;远期逐步启动铌—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高起点地发展铌—稀土功能材料产业。武陵山片区,近期重点开发煤系矿产、水泥灰岩,有条件地开发高磷铁矿,兼顾开发菊花石、百鹤玉、硒矿等特色矿产和磷矿、重晶石、萤石、方解石等局部优势矿产,稳定发展煤炭产业,适度发展钢铁产业,突出发展建材及新型材料产业;远期重点勘探开发页岩气,培植壮大能源产业。
幕阜山片区,近期重点开发钒矿、高岭土、煤系矿产、饰面石材和优质硅石矿产,突出发展钒产业、硅铁产业、陶瓷产业和建材产业,稳定发展煤炭产业;远期在资源勘探取得突破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基础上,逐步启动钨、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钨、锑、稀土及功能材料产业。
(二)创新开发模式,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当前,矿产开发存在“矿主受益、政府买单”和“老板发财、民众受穷”的双重“怪圈”,利益分配不合理,带动作用不够明显。要有效发挥矿产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就必须坚决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基础,以“国家得资源,地方得发展,企业得利润,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以利益共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资源配置为抓手,以市场准入为条件,将矿产开发与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移民和新农村建设、直接民生工程建设、农村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相结合,大胆创新,分类施策,积极探索矿产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真正做到“开发一方资源,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在竹溪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开发程度较低的县(市、区),可学习借鉴兴山县的成功经验,探索实践县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体推进模式,编制实施资源开发驱动型国土开发规划,引进有资质、有实力、有意愿的矿业企业或投资者,签订政府、部门、企业、地勘单位间多方合作协议,明确各放责任和义务,落实矿产开发与区域发展相关任务,营造良好的勘查开发环境,采取远近结合、勘查开发同步推进、高低风险矿业权捆绑出让的策略,规模有序地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培植资源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保康县等资源开发程度较高的县(市、区),可采取矿山企业与乡(镇)、村结对帮扶方式,落实矿山企业定点扶贫任务,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帮助无矿乡(镇)、村发展矿产开发配套产业和特色农业,让全县(市、区)民众共同分享矿产资源开发成果。
在鹤峰走马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开发程度较低的乡(镇),可采取矿地股份合作共同开发方式,鼓励乡(镇)、村组以集体土地等资产作价折股,与矿山企业合资合作,共同开发资源、兴办产业,通过矿产开发反哺农业及农村建设。在具有资源条件的村组,可比照保康县尧治河村和中坪村的做法,实行矿山企业村办村管,开发利用村内矿产资源,兴办集体矿业,配套发展相关产业,统筹村内各项建设和民生事业,同时给村民配置股权,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四、发展资源型产业,必须强化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
地方政府要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兴地战略,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作为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采取超常之策,务实之举,强力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济信息、扶贫办等部门要在区域发展扶贫的格局下,明确任务分工,加强协调与配合,以“政策、资金、项目”为重点,整合资源,形成政策汇集效应,合力推动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要建立重大资源产业项目部门联系制度,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一套政策,集中精力,重点推进。
(二)加强规划调控,引导资源产业健康发展。要把资源产业发展放在连片扶贫开发战略的全局中去审视和谋划,指导片区市、县组织编制和实施资源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统筹区域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加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与扶贫开发规划的衔接,开展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将片区资源开发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纳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靠近资源产地布局资源产业园区,以园区为载体集聚加工产业,引导资源利用下游企业向园区集中。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注重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平台,促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地区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要适当降低片区资源开发门槛,加大片区矿业权配置力度,倾斜安排国家资金,优先在片区布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要强化资源配置导向,坚持政府把控资源、市场配置资源,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特别是有意愿参与扶贫开发的企业集中;要探索开展地区间结对帮扶,借助黄石、宜昌等矿业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片区培植发展资源产业;要落实以援抵税(费、款)、资源配置优先等优惠政策,鼓励省内骨干矿业企业将企业发展战略与国家扶贫战略相结合,将企业的资金、人力、技术、市场等优势同四个片区的需求和资源优势有效对接,采取资源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项目援建(资源配置捆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委托加工、工程外包、帮助终端产品销售等方式,帮扶片区企业;要推进探采结合,用勘查来推动开发,用开发来反哺勘查,形成勘查开发良性循环局面;要加快探索建立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新机制,改革资源税费制度,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矿业飞地经济制度,将矿产资源收益更多留在贫困地区和当地群众;要畅通群众利益诉求通道,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妥善调处矿地、矿农矛盾和土地权属纠纷。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要坚决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摊派,防止企业“社会责任”扩大化、变异化,避免出现矿业资本血本无归、地勘单位劳而无获和产业“发动机”熄火的现象。
(四)加大地质找矿力度,夯实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充足的矿产资源储量,是发展资源产业的前提。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将扶贫开发地区列为地质找矿的重点工作区,落实地质找矿工作新机制,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支持,用活用好省级地勘基金,大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织密勘查网络,加快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提高产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一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优先部署并尽快完成片区内1:2.5万航空磁测、1:20万重力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潜力调查工程,查清区域内基本资源底数。加大远景区的调查力度,争取发现新的找矿靶区。二要加强重要矿产勘查。武陵山片区,重点加强页岩气、煤系沉积矿产、锰矿、铅锌、新兴材料资源勘查和高磷铁矿选冶攻关试验;大别山片区,重点开展钼、金、金红石、优质硅石和优势饰面用石材资源勘查;秦巴山片区,重点开展钒矿、超贫磁铁矿、铅锌矿、铌-稀土矿、金矿、银矿、锑、重晶石勘查;幕阜山片区,重点开展地热、钨、钒、金、锑、优质硅石勘查。针对页岩气、铁、锰、金、银、钼、铅锌、钒等重点矿种,部署一批整装勘查项目,力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通过地质勘查,取得一批找矿成果,形成一批资源基地。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资源产业发展支撑能力。经济要发展,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要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布局和实施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要优先抓好腹地交通设施建设,加大通县(市)高速公路和通山区一级公路建设力度,加快建设通乡通村通矿公路,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六)加强基层矿政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能力。矿政管理力量薄弱是片区各县共性问题,严重影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与产业发展。要健全县级矿政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充实技术力量,人员给养足额纳入财政预算;要建立完善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定期培训、人才交流等制度,加大特困地区国土资源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基层管理能力;要加大装备建设力度,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贫困县(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高国土资源工作信息化水平。
第二篇:瑞昌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瑞昌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市矿产资源整合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4月下旬,整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对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情况分别进行了调查,5月上旬,由市法制办、地矿局、安监局、地税局组成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联合调查组对矿山开发重点乡镇(南义、流庄、码头、夏畈、桂林)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基本了解到我市目前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现就我市矿产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整合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市矿产资源特点及现状
(一)矿产资源特点
我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查明资源储量的主要矿种有:金、银、铜、硫、煤、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大理岩、矿泉水、地热等,全市矿产资源具有4个方面的特点:
1、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地域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规模开发,金、银、铜、水泥用灰岩,饰面大理岩、冶金用白云岩等主要分布在我市东北部瑞昌—码头一带,而西南部主产煤炭。
2、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中,共伴生有价值的矿产多,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3、具有地方特色的矿产多,有优质的石灰石、白云石、铜矿,可用作优质水泥的灰岩原料已探明储量就有近10亿吨,优质白云石已探明储量矿约1.2亿吨,其MgO平均含量18.54%,而武山铜矿按目前规模就可服务100年。
4、主要石灰岩、白云岩等都位于铁路旁和长江边(近码头),其区位优势明显,就近开发交通便捷,有利于规模开发利用。
全市优势矿种:铜矿、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冶金白云岩,储量均属九江市前列。其中水泥用灰岩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止2004年底,瑞昌市共有矿山数221家办理采矿许可证,其中金属矿山5家,煤矿11家,砖瓦粘土矿49家,其它非金属矿山156家(其中包括126家建筑用灰岩采石场、18家石灰厂)。国土资源部发证6家(亚东6家)、省厅发证18家,九江市发证11家,我市权限发证186家,开发矿种12种。已办理安全生产合格证有167家,其中煤矿12家、非煤矿山155家,省、九江发证11家。全市90%以上企业为小型矿山企业,开采规模小,深加工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
(三)矿山企业纳税情况
我市矿山行业收税户中,查账征收的有5家大户包括亚东水泥厂、武山铜矿、吴家金矿、浔西水泥厂和洋鸡山金矿。其它矿山为核定征收,(其中2004采石场是炸药控税)。2004年矿山企业实际纳税户数180家,共纳税949万元,占全市地税总税收的13.6%。采石场96家共纳税45万元,占矿山企业纳税总额的4.7%,砖瓦厂36家共纳税20万元,占纳税总额2.1%,白云石4家,共入库21万元占纳税总额2.2%。5家大户纳税813万元,约占总数的86%。从纳税情况看,纳税大户偏少,绝大多数矿山企业平均纳税数仅为5000元左右,这也反映了我市小型矿山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二、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矿产品结构不合理,深加工程度低。绝大部分小型矿山靠出售初级产品或以原矿维持经营,粗放低成本型经营突出,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经济收益较差。如一般建筑用石料,砖瓦等。2、90%的矿山企业为小型矿山,开采规模小,特别是建筑用灰岩采石场。加之资金不足,管理落后,形成不了规模开采。另外由于矿山数量多,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矿山安全生产压力较大。
3、税费存在流失情况。一是税收方面,全市221家矿山企业中纳税户数仅为180家,排除已停产矿山仍然有少然矿山企业存在偷漏税费情况,部分企业税费未征收到位,2004年,我市两家白云矿9万元多元税款未到位,煤矿、小采石场未足额缴纳。纳税额与矿山数比例失调,5家查帐征收大户占总税额的86%,其它矿山仅占总税额的14%。税源分布零散,控管征收难度较大。由于炸药控税在法律上无依据,而小型矿山企业没有建立生产台帐,征收计税不易确定。二是规费方面,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环境保护费用、水土保持费等均存在缴纳没有足额到位的情况。
4、矿山企业证照不齐全或证照到期不延续现象较为突出。全市221家矿山企业中,采矿许可证到期有35家、安全生产合格证到期或未办理的有53家、未办理水土保持方案的有38家,仍有3家砖厂到目前还是无证开采。
5、少数矿山企业存在圈占资源的现象。占用的矿区范围和地质储量与其实际的生产能力不相协调,造成矿产资源闭置,未得到有效利用。我市夏畈白云石矿区这一情况尤为突出。如九江冶金总厂白云石矿占用矿区范围0.44平方公里,占用白云石地质储量近千万立方米,而矿山的实际生产能力每年不到5万立方米。这样就形成事实上的圈占资源,造成了大矿小开、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的局面,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另外,恒大白云石矿、物华白云石矿也存在相似情况。
6、矿山开发环保意识差,恢复治理投入严重不足、矿山闭坑后基本未进行复垦,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从而影响周边环境。
三、矿产资源整合建议 针对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促进我市的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对全市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矿山生产规模,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我市矿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基本思路
减少矿山数量,扩大规模;合理布局,规范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矿山经济效益。(2)基本目标
1、通过对矿产资源的整合,使全市矿山布局更合理,矿山开采手续完备,消灭无证照采矿。
2、根据我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要求,将矿山数控制在140—160家左右。其中金属矿山5家,煤矿10家,砖瓦粘土矿40家,其它非金属矿山100家(包括采石场76家)。
3、对矿山税费征收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使整合合格矿山税费征收更加规范,税费入库额有一定的增加。
4、进一步提高矿山安全状况,矿山开采基本上能做到按设计进行,科学采矿,资源利用水平得到提高。
(3)具体整合措施
1、对持证但其有效期已过的矿山企业的采矿许可证予以废止。
对到目前为止采矿许可证已过期的35家矿山企业和53家未办理或安全生产合格证已过期的矿山企业予以废止。对废止采矿许可证或安全生产合格证的矿山企业,相关部门要注销或吊销其有关证照、切断电源、停供炸药用品;对发现原采矿权人仍在原矿区范围内进行采矿活动的,将按无证采矿进行处罚。
2、按照规划要求对我市矿山企业进行合理布局,按矿种进行整合,关小兼并,做大做强
一是根据《江西省瑞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合理布局采矿权。我市青山林场和夏畈古铜矿遗址保护区属禁采区,严禁设置采矿权;对资源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开发交通方便,有利于规模开发利用的如对码头水泥灰岩区、流庄的水泥原料矿开采区、高丰水泥灰岩开采区和夏畈熔剂灰岩、白云岩开采区等,按规划要求是鼓励开采区,鼓励按要求合理设置矿权。
二是目前大部分的小型采石场、石灰厂、砖瓦厂,都是单独进行生产销售,不仅耗费矿山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极容易造成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对市场、矿业主自身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按规划要求建议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严格限制淘汰规模小、资源利用率、破坏生态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压缩矿山数量。对码头、桂林、白杨的采石,南义、流庄的石灰,南义、湓城、肇陈的砖瓦,南义大理石,夏畈白云石进一步整合,打出品牌,形成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整合后矿山企业数量见附表)。
3、严格规范矿山企业准入条件,提升矿业行业的准入门槛。
根据规划要求,2005年对规模不到5万立方米的采石场不允许进入矿业权市场、从现在起,原则不再对新增砖瓦厂进行审批发证、对非煤矿山企业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予以关闭。
4、突出重点,切实搞好白云石矿开发的整合
白云石矿作为我市独特的矿种,目前市场情况看好,其用途主要作为冶金用溶剂,也可以加工为金属镁和用于高档玻璃制造超细粉未材料,可用于塑料、化工行业。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有关材料,在夏畈夫山—仙姑山一带有白云石矿D级储量6000多万吨,优质白云石矿约1.2亿吨,其MgO平均含量18.54%,品质较好。但由于古铜矿遗址和铁路复线的建设,近一半的矿体被压覆或禁采。
目前已得到许可证的白云石矿开采企业是:恒大公司、昌宏(物华)公司、九冶白云石矿三家。其主要供往武钢、南钢、鄂钢、宝钢等地钢厂,三家矿山年产量30万吨左右。
为了充分利用其价值,在保护采矿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可通过以下两种进行整合开发:一是在矿山延续换证时,按赣国土资发[2004]6号《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第十二条,九江市人民政府14号令《九江市采矿权出让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要进行采矿权价款评估确认,审批机关按评估结果收取采矿权价款。若采矿权人认为价款数目大而无缴纳能力,可进行矿区范围变更(缩小),使其占用的资源符合其生产能力要求,变更后的空白区域可按新办证向社会公开以招拍挂形式转让。二是在吸引外商在同采矿权人达成协商同意前提下,按国务院242号令《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赣国土资字[2004]6号文及九江市人民政府14号令将矿山以招拍挂形式整体转让采矿权,成立一个综合开发公司,统一白云石矿开采经营管理。
5、改革税费征收方式,确保税费的足额征收到位 对查帐征收5家大型矿山企业,由税务部门继续进行依法查帐征收;对零星分散的矿山企业可以采取依法委托所在乡镇进行征收,由相关部门与乡镇一起根据矿山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核定征收数,采取一口子进,一个口子出,一年一结算,充分调动乡镇的积极性,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确保税费足额征收到位。
第三篇:关于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根据《政协乐平市委员会2012年工作要点》安排,2012年6月2日至4日,我专委会组织相关委员深入国土局、煤行办、涌山镇、众埠镇、临港镇、礼林镇等单位,对我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产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
乐平有着悠久的采矿历史,矿产业也是我市工业的支柱行业之一,是我省县级中矿产资源配置比较齐全,蕴藏量丰富的县市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矿业市场不断发展,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矿产资源采掘加工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产业。
(一)我市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
我市矿产资源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分布较集中,形成北部煤、石灰岩、铜等,东南部金、锰、银、铅、锌、玻璃用石英砂砾岩等分布格局;二是矿产种类多,至目前为止,我市共发现40种矿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矿种25种;三是以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为主,金属矿产为辅。
(二)我市优势矿产资源
我市在全省具有优势的特色矿产主要有海泡石、膨润土、1
陶瓷土、锰、砂金等五种,探明的资源储量均在全省第一位。其中海泡石、锰探明资源储量占全省100%,膨润土占全省的63.05%,砂金占全省的19.62%,陶瓷土占全省的12.5%。具有区域优势的矿产有玻璃用石英砂砾岩、煤炭、水泥用石灰岩、岩金等四种。
(三)矿产资源储量及分布
非金属类
1、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涌山、双田、乐港、塔前、礼林、浯口等地区,探明储量9000万余吨;
2、陶瓷(石)土资源。主要分布在众埠、十里岗、名口、礼林、涌山等地区,探明储量2000万余吨;
3、海泡石资源。主要分布在乐港地区,探明储量为130万吨,属我国首例发现的同类大型矿床;
4、膨润土资源。主要分布在浯口地区,探明储量为2600万吨;
5、陶粒页岩资源。主要分布在塔前凤凰山一带,探明储量4137万吨;
6、石英砂砾岩资源。主要分布在浯口镇虎山一带,探明储量1亿吨;
7、水泥用石灰岩资源。主要分布在涌山、双田、高家、临港等地区,探明储量约4亿吨,远景储量约10亿吨;
8、耐火粘土资源。主要分布在涌山、塔前地区,探明储量
1500万吨;
9、镁质粘土资源。主要分布在涌山、乐港、塔前地区,尚未探明储量和品位,根据景德镇鹏飞建筑陶瓷有限公司试用情况,其品位完全可以达到建筑陶瓷配料原料要求。
金属类
1、有色金属资源。主要分布在涌山、双田、众埠、塔前等地区,锰1900万吨、铜2万吨、铅锌50万吨、银900吨,铜5000吨,钨1万吨;
2、黄金资源。主要分布在临港、高家、双田、镇桥等地区,探明储量约6吨。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我市十分注重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开发与利用,坚持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我市有矿山数124个,探扩项目29个,其中金矿普查20个,有色金属普查6个,非金属普查3个。2007年全市矿业生产总值达数亿元,矿产品税利达数千万元,2008年矿业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0亿元;2007年全市实际征缴矿产资源补偿费180余万元;目前出让采矿权总价款650万元;我市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不仅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一是矿业的发展推进了小城镇建设。依托资源兴起了一批乡镇,如涌山(煤炭、水泥、石灰)、乐港(煤炭、海泡石)、众埠(锰、石灰)洪岩(地质遗迹景观),礼林(煤炭、石英)
等。二是矿业发展为社会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社会就业率。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矿业结构性问题突出。矿山企业数量较多,规模太小,布局欠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总体偏低;
二是矿产资源配套综合开发水平偏低,初级矿产品比重过大。矿产资源开发以选业为主,初级矿产品比重过大,部分优势矿产如锰、海泡石、陶粒岩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矿产资源配套综合开发差,产业链短;
三是矿产资源管理方式不够健全,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未得到充分体现,矿产资源的市场化程度低;
四是无证非法开采,农村基层组织擅自“卖矿”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现有煤矿矿井布局不合理,与煤炭资源分布不协调,矿井生产规模普遍很小,为矿投入资金缺少,机械化程度不高,资源回收率低,浪费大。煤矿非法开采的现象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严厉打击,得以有效遏制,但非法采金、开采陶瓷土及占用农田开采砖瓦粘土矿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对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矿产资源整合。重点解决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问题,充分整合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影响安全的小矿;
引导矿山企业兼并重组,彻底解决矿山多、乱、小问题。
(二)加强对无证非法采矿的打击力度。坚决全面取缔无证非法开采。目前,我市打击小煤窑非法开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至6月份为止,连续18个月来保持零开采局面。但是,随着矿业市场日趋活跃,矿产品价格不断上升和建筑陶瓷的原料的需求量上升,非法开采黄金、陶瓷土、膨润土以及非法占用农田开采砖瓦粘土等现象时有发生,要予以坚持打击。
(三)加大金属矿地质找矿工作力度,进一步探明非金属矿产。重点对我市金、铜、钨、钼等有色金属找矿,尽快探出有开采价值的储量。
(四)鼓励扶持矿业开发企业来乐平投资找矿办矿。大力宣传乐平矿产资源优势,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鼓励与扶持矿业开发企业来乐平投资找矿办矿,重点对我市浯口膨润土矿、石英砂砾岩矿、众埠及礼林瓷土矿、乐港海泡石等矿藏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促进我市的矿业经济发展。
(五)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为切实体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新设采矿权(探矿权审批发证权属省级以上)一律实行有偿出让,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形式出让采矿权。
第四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结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结
(2012)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产开发利用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字【2012】64号)及朔州市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产开发利用检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的规定,***矿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对201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总结如下:
一、矿山概况及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1、矿山概况:***矿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境内,行政区划隶属山阴县***乡镇管辖,***矿始建于***年***月采矿许可证由朔州市国土资源局于***年***月颁发,证号***,有效期限至***年***月***日,经济类型为个体企业、开采矿种为***、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矿区面积***平方公里,***矿开拓方式为公路段运输开拓、采矿方式为组合台阶采矿法。
2、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矿始建于***年***月***日,采矿许可证由朔州市国土资源局于***年***月***日颁发,证号***,有效期限***年,采矿权人为***,采矿许可证延续:***年***月经朔州市国土资源局批准延续颁发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采矿许可证变更、转让。***矿于2010年11月向山阴县国土资源局申请报件进行采矿许可证的变更,现已变更矿区范围。
3、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采矿权未作抵押,未被冻结,未被查封。
二、矿山生产情况:***矿是个体企业,***年开始建矿投产,2012年共动用储量***吨,实际采出量***吨。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实施情况。***矿在开采过程中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落实实施,不存在越界开采行为。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三率”情况。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2012采出矿石量***吨,动用资源储量***吨。
2、“三率”情况: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选取矿土回采率为95%。采出原矿品位CaO:54.72%、MgO0.32%。
五、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等法定费用缴纳情况,附各项规费结缴票据复印件。
本矿自建矿至今几年来,按照国家规定足额缴纳各种规费,2012年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元,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元,并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分期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元,根据本矿具体情况如实地填报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
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执行情况。***年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均通过专家组的评审,按照方案对露天采场边坡崩塌进行检测的要求,我矿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安排值班人员三班对采场边坡进行24小时不间断检测管理,及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将矿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七、上一年检和日常监督检查,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2012年***矿在上一年检和日常监督检查、督查未发现问题,故无整改内容及情况。
八、是否存在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采矿行为。2012***矿按照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进行布置和土方剥离,其剥离的面积在采矿许可证圈定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和限定的开采深度以内无私挖乱采行为
山阴县***石料厂 2013年4月25日
第五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结(2012)
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结
(2012)
二○一三年一月十五日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结(2012)
按照鹰潭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做好2012矿产开发利用检查工作的通知》(攀国土资仁分[2013]3号)通知精神,根据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攀国土资发[2012]1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的规定,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对201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总结如下:
一、矿山概况及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1、矿山概况
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以下简称“兴盛煤矿”)位于攀枝花市中心259°方向,直距16km,行政区划属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其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3′09″,北纬26°33′38″。
兴盛煤矿始建于1993年4月,采矿许可证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7月重新颁发,证号:C***0043597,有效期限玖年零陆月自2012年7月20日至2022年1月20日,兴盛煤矿隶属于采矿权人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地址为攀枝花市仁和区,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煤,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9.00万吨/年,矿区面积0.5805平方公里,准采煤层共由7个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与开采深度1460米至1150米标高圈定的6、8、9、10-
2、15-
2、15-
4、18号煤层。
兴盛煤矿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采矿方式为走向长壁法,矿井从
业人员数为116人,其中拥有技术人员5人。
2、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
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原矿山名称为攀枝花市安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始建于1993年4月18日,采矿许可证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于2003年12月2日颁发,证号:5100000320710,有效期限捌年自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矿权人为攀枝花市安采工贸有限公司,地址为攀枝花市仁和区,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煤,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00万吨/年,矿区面积0.2512平方公里,准采煤层共由12个拐点坐标与开采深度1360米至1220米标高圈定的6、8、9、10-2号煤层。
采矿许可证变更、转让: 2009年,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采矿权转让审批通知书》(川国土资采转(2009)059号)准予转让采矿权,采矿权人攀枝花市安采工贸有限公司将采矿权转让给了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自此,采矿权人变更成为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矿山名称变更为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
2011年9月19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重新颁发给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两年期临时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C***0043597,有效期限贰年自2011年9月19日至2013年9月19日,采矿权人为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地址为攀枝花市仁和区,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煤,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6.00万吨/年,矿区面积0.5805平方公里,准采煤层共由7个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与开采深度1460米至1150米标高圈定的6、8、9、10-
2、15-
2、15-
4、18号煤层。
采矿许可证延续: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长期采矿 3
许可证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7月重新颁发,证号:C***0043597,有效期限玖年零陆月自2012年7月20日至2022年1月20日,采矿权人为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地址为攀枝花市仁和,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矿种为煤,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9.00万吨/年,矿区面积0.5805平方公里,准采煤层共由7个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与开采深度1460米至1150米标高圈定的6、8、9、10-
2、15-
2、15-
4、18号煤层。
3、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兴盛煤矿的采矿权未作抵押、未被冻结、未被查封。
二、矿山生产情况
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关于攀枝花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35号),批准的独立扩能矿井,2010年6月完成各种备案手续后正式开工生产建设,2012年4月完成工程建设经批准准入联合试运行生产。其生产期为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生产期间矿井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与开采设计布置有一个采煤工作和二个掘进工作面。
2012年11月,兴盛煤矿委托四川省地质矿产公司对矿井下采掘情况进行了实地测量,编制了《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资源储量动态监测报告(2012)》,截止2012年底生产开采量为1.28万吨,损失量为0,22万吨,动用资源储量(111b)1.5万吨)。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实施情况
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严格按照《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修改版)》落实实施。采矿活动是在采矿
许可证许可的矿区范围内,开采许可的8、9号煤层,开采标高+1259米至1320米在限定的开采深度1460米至1150米标高之间,无超层越界开采行为。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三率”情况 1、2012兴盛煤矿布置一个采区开采8、9号二薄煤层,共计动用储量1.5万吨,开采量1.28万吨、损失量0.22万吨。
2、“三率”情况
(1)、矿井回采率:2012兴盛煤矿布置一个采区开采8、9号二薄煤层,共计动用储量1.5万吨,开采量1.28万吨,损失量0.22万吨,矿井回采率为86%。
(2)、采区回采率:2012兴盛煤矿布置一个采区开采8、9号二薄煤层,共计动用储量1.5万吨,开采量1.28万吨,损失量0.22万吨,采区回采率为86%。
(3)、工作面回采率:2012兴盛煤矿布置一个采区回采8号薄煤层,开采量1.16万吨,损失量0.04万吨,动用储量1.20万吨,工作面回采率97%。
(4)、矿井“三率”符合规定。
五、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等法定费用缴纳情况,附各项规费结缴票据复印件
1、本矿自建矿始至今多年来,每年都及时足额地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使用费,并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分期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根据本矿具体情况如实地填报矿
产资源统计基础表。2012年8月缴纳完成采矿权价款372.03万元,做到了不拖不欠。
六、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情况
煤矿计划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提交专家组评审,通过评审后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七、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2012年兴盛煤矿编制了《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并对预案进行了演练。
八、上一年检和日常监督检查、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2012年,兴盛煤矿在上一年检和日常监督检查、督查未发现问题,故无整改内容及情况。
九、是否存在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采矿行为
2012,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严格按照四川蜀能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兴盛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布置和开采,其开采的面积在采矿许可证圈定的7个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和限定的开采深度+1460米至+1150米标高以内,开采采矿许可证规定的8#、9#煤层(采矿许可证许可开采煤层:4-
2、5-2、6、8、9、10-
2、15-
2、15-
4、18煤层),井下无层层转包开采、无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采矿行为。煤矿每周至少进行3次煤矿资源保护巡查,矿界范围内及以外500米范围内无私挖乱采行为。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攀枝花市德标工贸有限公司于成立于2009年9月,我公司下属兴盛煤矿是经四川省政府以《川办函(2007)35号》文批准的独立扩能矿井,于2010年6月经仁和区煤管局批准开工建设。
2012年4月,攀枝花市安监局以《攀安监函(2012)28号》文件批准同意兴盛煤矿于2012年4月5日正式转入联合试运行。兴盛煤矿自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间(2012年9月-12月,因政策性因素全面停工),一直进行矿井建设工作。在试运行期间(2012年4-8月),产生了少量的煤,由于我公司营业执照上无“原煤销售”这一经营范围(营业执照注册号:***,经营范围:塑料门窗安装;销售:建筑材料),根据工商局规定,该煤是不允许销售的。故2012年4-8月产生的煤一直在煤仓库存未进行销售。因此,2012的煤炭销售收入为0.00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为0.00万元(原煤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要在2013年合格后,颁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变更《工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后,才能实现原煤的销售收入,才能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