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顾一娴:群众有不满,为官当有为[本站推荐]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顾一娴:群众有不满,为官当有为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顾一娴:群众有不满,为官当有为。
昨天(15日),中纪委发布了河南、云南、杭州等地关于“作风建设”群众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多地调查显示,“慢作为、办事拖延、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已成百姓反感和诟病的问题,群众对行政机关人浮于事、庸懒散拖、推诿扯皮等现象十分不满。(4月16日新华网)近年来,在中央从严治吏和强力反腐态势之下,全国各地开始向“为官不为”者“亮剑”。在“吏治风暴”席卷下,一批“廉而不勤”官员受到查处,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与此同时,官员们肩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官场上出现了“为官不易”的声音并渐成常态,当然,这也无可厚非。然而,个别干部为了不出事,开始“为官不为”、“懒官懒政”——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遇到问题皱眉头,见到矛盾绕外头,碰到困难躲后头,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甘当“懒官”、“混官”、“玩官”、“太平官”。该管理的却失职、该监督的却缺位、该服务的却没有,“慢作为、办事拖延、推诿扯皮、效率低下”„„“为官不为”的“懒政”现象,辜负了群众的信任,贻误了党的事业,侵蚀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贪官污染一方,庸官贻误一方,两者都为人民群众所不齿,必然招来民众的“不信任”、“不满意”,进而破坏党群干群和谐关系。一方面,“为官不为”,看似一种作风问题,实则是隐性的失职渎职,势必会延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成为阻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更何况,“为官不为” 实际上就是“荒政”甚至“无政”,严重损害政府的威望和信誉,侵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为官不为”发生在人民群众的身边,群众的体会和感受最深、也最直接。“不作为”的危害丝毫不逊于“乱作为”的危害,殃及的是底层群众的小利益,小利益关乎生计,关乎民生,坚决不能忽视。诚然,民众现在遭遇的“为官不为”,很少是态度蛮横的生硬拒绝,多数情况下都是彬彬有礼的婉拒,或者“打太极”,或者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原来是门难进、脸难看,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不办事。这样的“不为”,让民众虽有怨言却也无计可施,还何谈让民众满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及“为官不为”,李克强总理对官员“懒政怠政”问题直言不讳,“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们必须明确,群众赋予干部权力,干部就应用好权力为民造福,这是干部的责任和义务。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不为,何以为官?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地“撂挑子”,在其位不尽责、不履职、不干事,引起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群众不满者,即便不是渎职,也肯定是失职,尤其是对于那些造成损失的问题严重者,绝不可放纵,更不能宽恕迁就,必须要追责问责。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里有沉甸甸的履职承诺,更有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既是为政之要,也是修身之本。我们要坚定不移抓反腐,更要持之以恒地治庸治懒——这样的治吏之道,才能营造出干事、成事、不出事的良好环境,才能为干部队伍建设和经济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原标题:顾一娴:群众有不满,为官当有为
更多相关信息请查看:云南人事考试网 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第二篇:干部工作调研:做平常人 当有为官
做平常人 当有为官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年轻化干部队伍的要求,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应该说,绝大多数年轻干部富有朝气,并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但也有一些年轻干部反而背上了“年轻”的包袱,工作表现不佳,既没有突出的政绩,也没有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有的还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违背了党组织的初衷,甚至走向了人民的反面,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细究起来,这些背上了“年轻”包袱,走了弯路的年轻干部主要有两种心理误区。
一种是“优越自大型”。年纪轻轻被提拨到了领导岗位,不认为这是组织对自己的培养和考验,而是认为自己了不起,比别人有才华,比别人有能力,比别人有水平。尤其和一些老同志比,更把年轻看成是一种资本,觉得自己前程远大,仕途辉煌。于是,心中不免生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出一种优越感和骄傲感。处处自我感觉良好,瞧不起别人,喜欢别人吹捧奉迎。在工作中,也往往喜欢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不但工作浮飘,好大喜功,好作表面文章,生活上往往也放纵自己,讲究吃喝玩乐,陷入享乐主 义泥潭中不能自拨。这样下去,既不能团结和带领同志一 起干事业,也不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威信。到最后只会 一事无成,成为脱离群众的孤家寡人。
还有一种是“缺乏进取心型”。年纪轻轻走上领导岗位,一些人难免要在背后说一些闲话。什么有背景呀,什么机遇好呀。一个人生活在群体之中,受人侧目、仰视实属正常。如果木秀于林,更难免风欲摧之。作为一个成熟的干部应该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由于一些年轻干部缺乏必要的风吹雨打,面对种种困难,一些同志变得慎小慎微起来,有的不敢坚持正义,迎合一些落后思想,说庸俗话,行为也有失检点。有的则等、靠、要思想严重,干点什么事情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或是怕资历不够,或是怕经验不足,或是怕出头的椽子先烂。有的甚至从已私利出发,以“等”为进,打“年龄牌”。
两种心态虽然表现各异,但根子却都在于宗旨观念不牢固,没有把自己划在党和群众利益的大坐标上去认识、测量,没有把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融为一体。
我想,年轻干部的为政之道就在于一句话:做平常人,当有为“官”。当有为“官”,就是放下包袱,有所作为。年轻干部的优势在于精力充沛,文化和专业素质较高,接受新知识新思维快,思想解放,开拓精神强,有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如果走上领导岗位,不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不想有所作为,那就辜负了上级党组织的培养和人民 群众寄予的厚望。应当看到芸芸众生,有德有才者不在少 数,少数同志得风气之先,不能说完全靠个人才华,天时、地利的成分皆有,我们年轻干部宁可把天时、地利的成分看重一些,避免沾沾自喜,迫使我们在全面提高“内功” 上下功夫。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充分的自信,不要背过重的心理负担,事实上对一个年轻干部来说,光有机遇也不行,有时恰恰是才华和能力才是机遇垂青的“敲门砖”。应当相信,绝大多数正义的领导者不会把一个平庸之辈 放到重要岗位,更不会把一个不干事、不成事,甚至干坏 事的人放在手下。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也是一个不争的事 实。因此,年轻干部在气盛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的劣势,在气馁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的优势。既要有荣誉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感,也 要有压力感;既要有危机感,也要有紧迫感。谦虚谨慎但 不逢迎讨好,戒骄戒躁但不唯唯诺诺,要入下包袱,大胆 工作。但在立大志、作大事之时,从做人的另一方面,还 要做“平常人”,保持一副低姿态。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 干部、普通党员、普通老百姓的位置,不要总觉得自己有 什么特殊,力戒被一时的成绩冲昏了头脑。人最大的敌人 还是自己,能够“三省吾身”,保持一种洁身自好,对年轻干部绝对有好处。“不知其祸则辱至矣,知其祸则福至 矣”。自损者益,自益者损。切不可目中无人,目空一切,天下之大唯我独尊。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诚实待人。不要总耍小聪明,搞邪门歪道。事实证明,那 些耍小聪明的人最后的下场总是不妙。另外,在生活上更 要有一副“平常人”的心态,要食人间烟火,不要把“官 念”引入平常生活中。平时讲领导干部不能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是指政治和纪律上,但生活方式上要像一个真正的老百姓,不要一升官,就讲身分,出门坐车,小病大养,不想与邻居聊天,不肯去市场买菜,不愿去小摊吃饭,不再作家务活。另外,不要把金钱和物质享受看得过重。古人言,家有千间房每日不过睡半张床,家有万担粮每顿不过吃一碗饭。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就足矣。为它挺而走险,犯错误,不值。虽然我们 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但一切要达到孔夫子所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总之,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政治上不能自由化,生活上不能特殊化,工作上不能一般化。在生活和工作上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赫尔岑说:抱着一颗平常的心,专心致志于事业的人,他一定会完成许多事业。为政之道,也是如此。只有那些怀揣一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平常心,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勤奋工作的人,才能成大事业,当有为官。
第三篇:“有位才有为”一辩陈词及小结
谢谢主席,各们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在我发言之前,我先要衷心感谢对方辩友,因为之所以这次比赛能够顺利进行,正是因为对方辩友坐在正方辩手的这个位置上呀!不然的话,场上就我方四个辩手,我们还辩个什么呢?所以不管有为无为,你们都得先有正方辩手这个位置才行呀!根据汉语大辞典,位是指一个人的位置、职位以及地位,是客观条件。为,是指作为,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是主观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受制于客观。所以,位是前提和条件,为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意义,先有位后有为。刚才对方辩友看似振振有词,其实却没意识到已经犯了逻辑错误。
首先,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有为才有位,无形中便把位当成了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具有功利主义取向。这种认识的错位,可能把我们推向无法挽回的错误的深渊。他们认为坐上高位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可以满足于已有成绩,固步自封、尸位素餐,相信这不会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吧。
其次,位是指人发挥才干的岗位,即用武之地。请看我手中拿着的电池,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光,可以MP3奏出动听的音乐,可以说是一种很有作为的小东西,而现在,大家看这枚电池发挥什么作用了么?只怕都没有吧!因为它没有得到合适它位置呀。我们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只有踏上了这个平台,才能将我们的能力转化成作为!
第三,位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机遇。深圳千百年来一直只是个小渔村,自从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深圳的特区地位之后,它才成为一个经济发达城市。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之前只能是一个乡野村夫,姜太公在被文王赏识之前也只能在江边玩玩拿个大头钉钓鱼的傻把戏。韩愈说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正因为有幸遇上伯乐,才成就了千里马的英名。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有位才有为!
一辩小结: 谢谢主席,刚才经历双方精彩的攻辩,我们发现对方辩友仅仅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触及“位”和“为”这两者的本质关系。刚才我方二辩和三辩的提问,看似简单易答,但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揭示了“位”与“为”两者的内在深刻关系。
第一,“位”提供了施展“为”的条件、机遇与空间。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岗位不同,责任、视野和掌控的社会资源也大不相同。我方二辩提的千里马的问题,深圳特区、上海自贸区以及咱们将台“一绿试点乡”等等,都表明只有“有位”了,“有为”才会有更好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位”对“为”进行了限制,规定了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边界。正如孔子所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刚才我方三辩提问有关岗位职责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所处的岗位有职权限定,也就是“为”不能突破“位”的限定,无论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的“为”都要受限于一定的“位”,如果人人越权蛮干胡干,火车出轨酿灾难,飞机入海玩失联,那世界将无以为继。
第三,“位”是比较“为”的有现实意义的标尺。对方辩友一直强调“有为”,可是判断“有为”的标准是什么?一个羽毛球世界冠军与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谁更“有为”呢?我们都知道,机构改革的原则是“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只能依据岗位来确定选用标准,选择不见得是最“有为”的,而是选择适合岗位需要的。可见,离开“位”这个标尺,“为”是无法进行比较的。
综上所述,“位”是“为”的逻辑起点和事实起点,有位才有为!
谢谢!
第四篇:2015国考时政新闻:“实”字着力,有位当有为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新闻:“实”字着力,有位当有为
“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流行起来的这些新表达,凸显中央对全党的要求,也刻画出党员干部队伍求真务实的状态。
作风要扎实,工作要务实,知识要充实,行动要落实,“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一个人诚不诚实、踏不踏实、务不务实,是赤胆忠心的关羽,还是滥竽充数的南郭,是步步为营的韩信,还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直接关系到谋事干事的成败与实效。一个有着86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队伍大了,资源多了,条件和地位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党内关系和党内生活却变得复杂起来,在“实”的问题上,我们面临着许多新挑战。
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是关键。群众最反感什么人?事业上偷奸耍滑,谋取小团体利益却不遗余力;工作中没真才实学,吹吹拍拍拉关系却如鱼得水;看得见的做得漂漂亮亮,看不见的却粗制滥造。一支队伍里这样的人多了,士气高不了,斗志旺不了,更不要说拧成一股绳攻坚克难,突破既得利益的重重壁垒。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为积极健康的党内生活树立起“实”的标杆。一年多来,不管是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还是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无论是查处奢华浪费建设,还是惩治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我们党从点滴抓起,招招式式直指光“做势”不“做事”的浮躁习气,一根竿子插到底,不见效果不收兵。
“这回可是来真的了!”从严治党的新风所及,雨过地皮湿的糊弄过不了关,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敷衍难以为继,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再也混不下去。中央的各项措施释放鲜明信号:有权必有责、有位当有为,一个“实”字,成为检验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从今往后,作风飘浮、投机取巧的干部将没有市场、受到贬责;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才能获得舞台、得到重用。
“画鬼魅易,画犬马难”,虚无缥缈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都不是什么难事,而要把身边的事、日常的事做到位、做踏实,却远非那么容易。那些为官不易的感慨、官不聊生的抱怨,正是从严治党治到了痛处激起的回响。这种时候,唯有趁热打铁、再接再厉,将已有的疗效转化为持久的健康,把应激的反应夯实成自觉的习惯,思想实、干事实、为人实,我们才会让“实”字落到实处,真正迎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永远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