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
北京世纪同财科技有限公司
《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
v4.6.1宁夏版 升级说明
北京世纪同财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一月
北京世纪同财科技有限公司
运行安装程序之前请先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1)本安装包仅适用于宁夏用户;
(2)为防止意外情况,请先卸出或备份老版软件数据;(3)运行安装包之前,需先卸载老版本软件;(4)安装后,软件版本为v4.6.1.55。
一、主要升级内容
(一)业务调整
1、增加2013年补贴业务
新增2013年度缺省数据库,增加对2013年补贴业务的支持,用户在登录界面可以直接选择2013年进入系统。
2、农户信息增加“银行行号”字段
为便于与银行进行数据交换,农户基础信息表增加了“银行行号”字段,以支持开户银行行号的存储,并可通过“批量赋值”功能进行批量录入。
北京世纪同财科技有限公司
3、补贴发放批次调整
2013年“农资综合补贴”的发放批次缺省调整为一个批次。
4、上年数据衔接的操作
由于2012年数据为多个批次,如需在2013年度数据库中装入2012年数据,请在数据装入时只选择每个项目的第一批,其它批次不勾选,如下图所示:
以便2012年数据装入后,不会增加发放批次。注意:
(1)跨年度装入数据时,数据包中的“补贴发放日期”和“公示信息”将不再装入。
(2)如果误操作将多余批次装入,可使用“数据维护”菜单下的“初始化数据库”功能清除所有数据并恢复缺省批次信息,然后重复上述装入操作。
(二)功能改进
5、主界面增加软件版本信息显示
在系统主界面的工具条右侧增加了软件版本显示,方便用户查看当前软件的版本信息。
6、审核结果中增加现场数据显示
在审核结果表中增加现场数据列,用于显示未通过审核农户的现场数据,便于用户打印或导出审核结果;另外对定义审核公式功能进行了升级,支持用户自定义现场数据显示的字段内容与格式。
北京世纪同财科技有限公司
7、完善“重复值检查”功能
(1)增加“删除农户”功能,在重复值检查界面可直接进行农户删除操作;(2)增加“查找”功能,方便用户按姓名或身份证号等对检查结果进行快速定位。
8、完善“从Excel导入农户信息”功能
(1)Excel表中身份证号户口本号等列数据,用户可以选择性的导入,未选择导入的列不再影响系统中已有数据;
(2)导入时将自动过滤系统中已注销的农户。
9、增加“自动运算”模式
补贴登记模块增加自动运算模式,对已设置运算公式的单元格,在录入相关数据后,运算结果将自动刷新,减少了原有运算模式较为繁琐的操作步骤。
10、完善补贴标准设置功能
(1)增加“同步修改所有下级标准”功能;
(2)优化保存功能,确认后自动执行批量更新和运算;(3)优化批量更新功能,确认后自动执行运算。
11、增加“查看发放日期”功能
通过该功能可以一次性罗列所有下级行政区划的发放开始日期和发放结束日期,方便用户快速检查发放日期情况。
北京世纪同财科技有限公司
12、改进“导出银行数据”功能
导出银行数据功能增加了对行政区划字段的选取。
13、补贴排名查询增加按范围查询功能
补贴排名查询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增加了“查询条件”。用户可在“查询条件”中输入范围值,查询出符合这个条件的所有农户明细,如:面积在50-100之间的农户;最多可以设置六组查询条件,另外查询结果界面中还增加了当前查询条件和查询结果总记录数的显示。
14、增加“覆盖装入”功能
在数据装入界面增加了“增量装入”和“覆盖装入”的选项,缺省为增量装入方式,软件界面如下图所示:
“增量装入”沿用原有装入方式,对系统中的农户只增加与修改,不删除;如选择“覆盖装入”,将会先清除系统中现有农户及补贴数据,然后再装入数据包中的农户及相关信息。通过覆盖装入方式,可避免出现上下级单位之间农户信
北京世纪同财科技有限公司
息不一致的情况。
15、完善“数据装入”功能
(1)数据装入时,缺省只勾选当前数据库中已有项目或批次,当前数据库中没有的项目或批次,缺省不勾选,由用户自行选择是否装入。
(2)当前数据库中某个项目如果只有一个批次,在装入两个及以上批次的数据时,系统将自动更新第一批次的名称,缺省取数据包的批次名称。
(3)装入跨年度数据时将自动过滤补贴公示、补贴发放日期等信息。
16、完善“数据卸出”功能
(1)修改数据卸出选项的名称,“卸出时进行审核”改为“检查发放进度”;(2)数据卸出时,去掉对家庭成员的重复值检查,与重复值检查功能保持一致;
(3)数据卸出时,重复值检查的范围调整为“村级范围内”,与重复值检查功能的缺省检查范围保持一致。
(4)数据卸出时,重复信息审核的日志增加了区划信息(乡、村、组),方便用户定位农户以修改错误信息。
17、增加“提取上年数据”功能
用户通过此功能可在新的补贴年度中提取上一年度的相关数据,实现跨年度数据衔接。数据提取时,可选择上年度的任意数据库,并可按补贴项目灵活设置提取字段的对应关系。
(三)其它
新版程序包含了v.4.5.2版本的相关升级内容,具体如下:
18、增加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的重复性检查
在新增或修改农户信息后进行保存时,系统将对身份证号或银行账号相同的农户给出提示信息。检查范围目前支持到县级。
19、改进“重复值检查”功能
(1)增加检查范围,分为:在村级范围内、在乡级范围内、在所选区划范围内;
北京世纪同财科技有限公司
(2)过滤条件,增加“享受补贴农户”选项;
(3)检查结果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及金额合计三项信息。(4)在检查结果中通过点击农户编码可关联查询该农户的补贴情况。20、增加“重复情况汇总查询”功能
按照检查范围和过滤条件进行审核,分别统计所选行政区划内重名、重身份证号、重银行账号、姓名与身份证号均重复的农户数与涉及资金额。
21、增加“补贴公示管理”功能
补贴公示管理主要用于补贴公示信息的登记、汇总、查询与打印。补贴公示信息包括:补贴公示负责人的姓名与联系电话、补贴公示的次数与起止日期等,未录入补贴公示信息的补贴项目将不允许卸出上报数据。
22、改进“打印公示表”功能
(1)补贴公示表增加打印信息设置,用于设置公示日期、监督电话、单位及日期等打印信息。
(2)补贴公示表的“选择列”设置中,增加农户基础信息的“备注”字段,方便用户在需要的时候选择使用。
23、改进“数据卸出”功能
(1)卸出数据时将对农户的重复信息进行审核,如果有重身份证号、重银行账号且未备注说明的情况,系统将不允许卸出数据。
(2)卸出补贴数据时,将以乡镇为单位审核所选补贴项目是否登记了补贴公示信息,公示信息不全的补贴项目不允许卸出。
二、联系方式
客服电话:400-688-2600
010-51709155 公司网站: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信息系统
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申报表
填写说明
符合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规定的农民消费者,在购买下乡产品后,凭本人身份证、户口本、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注销证明、机动车回收证明和储蓄账户等资料,到乡(镇)财政部门填写《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申报表》,填写说明如下:
一、新购车辆信息:
1、新购产品类型:选择新购的产品类型,包括轻型载货车、微型客车和摩托车。每张《申请表》对应一辆轻型载货车、微型客车或摩托车,不得多辆车共用一张《申请表》。
2、是否满足限购要求:享受下乡补贴的汽车(轻型载货车或微型客车)每户限购一辆、摩托车每户限购两辆。在填写此项时,不得弄虚作假,否则责任自负。
3、产品型号:填写《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中的“厂牌型号”。例如“BJ1041H422D”。
4、车辆识别代号:填写《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中的“车辆识别代号/车架号码”。
5、生产企业:填写《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上生产企业的名称。
6、车牌号码:填写《机动车行驶证》上的“号牌号码”。
7、排量:购买微型客车、摩托车需在此填入《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中的“排量”一栏。
8、总质量:换购轻型载货车需在此填入《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上“总质量”一栏。
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信息
1、销货单位名称:填写《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的“销货单位名称”。
2、开票日期:填写《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的“开票日期”。
3、发票号码:填写《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的“发票号码”。
三、车主信息
1、车主姓名:按《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的“购货单位(人)”填写。
2、车主身份证号码:按《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的“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填写。
3、车主户籍所在地:填写《机动车行驶证》中的“住址”。
4、车主联系方式:填写车主固定电话电话或手机号码。
5、车主开户行:填写车主提供的、接收补贴用的银行名称。
6、车主储蓄帐号:填写接收补贴用的存折或银行卡账号。
7、户口本号:填写户口本上的“户号”。
8、户主姓名:填写车主户口本上户主的姓名。
9、户主身份证号码:填写户主的身份证号码。
10、车主与户主关系:填写户口簿中“户主或与户主关系”。
四、报废汽车信息(只有换购轻型载货车的农户申报补贴时才需要填写报废汽车信息)
1、车辆类型:按《报废汽车注销证明》中的“车辆类型”选择。
2、报废车辆识别代号:填写《报废汽车注销证明》上的“车辆识别代号”。
3、车牌号码:填写《报废汽车注销证明》上的“号牌号码”。
4、回收企业名称:填写《报废汽车回收证明》上的“收车单位名称”。
5、回收证明号:填写拆解企业提供的《报废汽车回收证明》上的“证号”。
6、回收时间:填写《报废汽车回收证明》上的“收车日期”。
五、代办人信息
1、姓名:填写代办人身份证上的姓名。
2、住址:填写代办人现家庭住址。
3、身份证号码:填写代办人身份证号码。
4、联系方式:填写代办人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
六、补贴信息(财政所填写)
1、销售价格:填写《机动车销售发票》上的“价税合计”中的“小写”部分。
2、补贴比例:轻型载货车和微型客车按销售价格的10%给予补贴,摩托车按销售价格的13%给予补贴。
3、购买补贴:农民购买新车所获得的补贴,具体金额是销售价格×补贴比例。摩托车的最高补贴金额为650元,轻型载货车或微型货车的最高补贴金额为5000元。
4、报废车补贴金额:报废三轮汽车每辆补贴2000元,报废低速货车每辆补贴3000元。
5、补贴总额合计:如果是换购轻型载货车,则补贴总额合计=报废农用车补贴+购买补贴;如果购买的是微型客车或摩托车,则补贴总额合计=购买补贴。
七、备注
该项内容由财政人员填写。
第三篇:农民话“良种补贴”(精选)
农民话“良种补贴”
眼下,正在秋收秋种,良种补贴又成了农民群众的热门话题,农民朋友对发放良种补贴的好政策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想法呢。日前,笔者深入夏邑县乡村采访了几位农民,请他们谈谈自己对良种补贴的看法。太平乡农民卜中华:优质不高价,只种高产麦
今年44岁的卜中华,一家四口,承包了6.3亩可耕地,平时他和一双儿女在外打工,只在农忙时回家收种。由于在家人口少,他们一家只留够口粮,每年收获的粮食大多都卖给国家。去年他种的是政府补贴种子的优质小麦,但出售时,跟别人的普通小麦一个价,并不能实现优质高价。彭中华说,不管良种不良种,只要高产就可以。刘店乡农民高英杰:品种与茬口不对,不种优质麦高英杰说,他们村把村西的200亩统一定为项目区,统一品种,但由于群众种的上一茬庄稼不统一,有的种玉米,有的种棉花,还有的种白菜,这样造成收获时间不统一,但每一个小麦品种都有适播期,过早或过晚都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所以有一些群众因为麦种适播期与自己的茬口不协调,改种其他品种,而补贴的优质品种“靠边站”。王集乡农民彭玉民:被“良种”害苦了
去年,彭玉民凭补贴券到指定地点购买了麦种,并按要求种到地里。但收获后,发现这种小麦不仅不高产,而且麦型长,千粒重轻,卖给粮店,粮店不收,成了卖不出去的“良种”。他说:“现在发现种子质量有问题,又不知去找谁,只有自认倒霉,上级的好政策,让个别人办成为害农民的下策。”
还有许多农民朋友反映,一些乡村干部以补贴券为砝码,要求农民缴这费,缴那款,不交钱农民别想拿到补贴券。
良种补贴给农民朋友带来的好处,因种种原因而大打折扣。许多农民用补贴券高价买到种子后,按普通麦直接卖掉,一斤优质小麦仅赚一二分钱,甚至有的磨成面粉自己吃了,还有的根本不领补贴券,放弃补贴。
农民朋友希望:一是政府加大对参与良种补贴种子企业的监督力度,保证种子质量好,价格合理。二是政府协调粮食收购企业,签订收购合同,保证优质小麦卖上好价钱。三是科技部门提供优质小麦种植和管理技术,保证优质高产。四是加强基层干部在发放补贴券时的监督,避免个别干部以权谋私,损坏党和政府形象与农民利益。
第四篇:网络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网络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以下简称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制订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协同配合。全局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由省局统一领导和协调,相关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归口负责、综合协调、各司其职”的原则协同配合,具体实施。
2.明确责任,依法规范。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救治、及时控制”的要求,依法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协调和控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分工制和责任追究制。
3.条块结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安全应急支援服务设施,整合我局所属信息安全工作力量。充分依靠局各有关部门在地方的信息安全工作力量,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服务体系,形成局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合力。
4.防范为主,加强监控。宣传普及信息安全防范知识,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意识,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公共防范意识以及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水平。加强对信息安全隐患的日常监测,发现和防范重大信息安全突发性事件,及时采取有效的可控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预警
省保障中心接到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后,在经初步核实后,将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在进一步综合情况,研究分析可能造成损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初步行动对策,视情况召集协调会,并根据应急委的决策实施行动方案,发布指示和命令。
(二)预防机制
积极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逐步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基础信息网络的突发性、大规模安全事件,各相关部门建立制度化、程序化的处理流程。
三、应急处理程序
(一)级别的确定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报告》确定信息安全事件等级。
(二)预案启动
根据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等级的不同,相关部门启动相应预案,并负责应急处理工作。
(三)现场应急处理
事件发生单位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尽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关信息,判别事件类别,确定事件来源,保护证据,以便缩短应急响应时间。
检查威胁造成的结果,评估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如检查系统、服务、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或可用性;检查攻击者是否侵入了系统;以后是否能再次随意进入;损失的程度;确定暴露出的主要危险等。
抑制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可能的抑制策略一般包括:关闭服务或关闭所有的系统,从网络上断开相关系统的物理链接,修改防火墙和路由器的过滤规则;封锁或删除被攻破的登录账号,阻断可疑用户得以进入网络的通路;提高系统或网络行为的监控级别;设置陷阱;启用紧急事件下的接管系统;实行特殊“防卫状态”安全警戒;反击攻击者的系统等。
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过对有关恶意代码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彻底清除。与此同时,执法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对攻击源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将其中断。
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服务。把所有被攻破的系统和网络设备彻底还原到正常的任务状态。恢复工作应十分小心,避免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数据丢失。另外,恢复工作中如果涉及机密数据,需要额外按照机密系统的恢复要求。如果攻击者获得了超级用户的访问权,一次完整的恢复应强制性地修改所有的口令。
(四)报告和总结
回顾并整理发生事件的各种相关信息,尽可能地把所有情况记录到文档中。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单位应当在事件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五)应急行动结束
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进展情况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意见,省局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组对信息安全事件处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应急行动结束建议,报相关部门审批。应急行动是否结束,相关主管部门决定。
四、保障措施
(一)技术支撑保障
省局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理的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安全事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从技术上逐步实现发现、预警、处置、通报等多个环节和不同的网络、系统、部门之间应急处理的联动机制。
(二)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强化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信息安全核心人才和管理队伍,提高全社会信息安全防御意识。大力发展信息安全服务业,增强社会应急支援能力。
(三)物资条件保障
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预防或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强化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的物资保障条件。
(四)技术储备保障
省局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力量,开展应急运作机制、应急处理技术、预警和控制等研究,组织参加相关培训,推广和普及新的应急技术。
五、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公众信息交流
省局在应急预案修订、演练的前后,应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开展宣传;不定期地利用各种安全活动向社会大众宣传信息安全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应急的常识。
(二)人员培训
为确保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有效运行,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或研讨会,以便不同岗位的应急人员都能全面熟悉并掌握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
(三)应急演习
为提高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水平,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各环节之间的通信、协调、指挥等是否符合快速、高效的要求。通过演习,进一步明确应急响应各岗位责任,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补充、完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依据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特点,信息安全事件的客体可分为信息系统、信息内容和网络基础设施三大类。
第五篇:网络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网络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为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以下简称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制订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协同配合。支队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由安全管理小组负责人统一领导和协调,相关部门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协同配合,具体实施。
2.明确责任,依法规范。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救治、及时控制”的要求,依法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协调和控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分工制和责任追究制。
3.条块结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安全应急支援服务设施,整合信息安全工作力量。充分依靠各有关部门在地方的信息安全工作力量,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服务体系,形成局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合力。
4.防范为主,加强监控。宣传普及信息安全防范知识,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意识,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公共防范意识以及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水平。加强对信息安全隐患的日常监测,发现和防范重大信息安全突发性事件,及时采取有效的可控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预警
在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将有关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在进一步综合情况,研究分析可能造成损害程度的基础上,提出初步行动对策,视情况召集协调会,并根据所研究出的决策实施行动方案,发布指示和命令。
(二)预防机制
积极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逐步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基础信息网络的突发性、大规模安全事件,各相关部门建立制度化、程序化的处理流程。
三、应急处理程序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护现场、相应的日志文件及可以保护的重要数据,通知有关单位并及时初步上报有关部门所发生的情况。
(二)联系上级单位应急小组,协调是否采取网络隔离措施,同时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对所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通过行政和技术手段排出存在的隐患;
(四)对系统进行恢复和加固处理,及时恢复网络通讯和信息服务。
(五)密切监测本单位网络及信息系统情况,确保运行状态稳定。
(六)将安全事件处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四、保障措施
(一)技术支撑保障
建立预警与应急处理的技术平台,进一步提高安全事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从技术上逐步实现发现、预警、处置、通报等多个环节和不同的网络、系统、部门之间应急处理的联动机制。
(二)应急队伍保障
加强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强化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信息安全核心人才和管理队伍。
(三)物资条件保障
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预防或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强化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的物资保障条件。
(四)技术储备保障
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力量,开展应急运作机制、应急处理技术、预警和控制等研究,组织参加相关培训,推广和普及新的应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