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

时间:2019-05-13 19:5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

第一篇: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

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

——强村、精乡、简县

现阶段,农村正在进行税费改革。税费改革的目的是规范税收体制,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利民工程。因此,税费改革又是对农村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但是,如果在税费改革中不能对现有乡村治理体制进行结构改革,税费改革的成效会大大减小,甚至有违税费改革的初衷。在税费改革起步时,我曾经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改革”的文章。[1]随着税费改革的推进,本人认为,在与税费改革相配套的乡村治理结构改革中,应该以强村、精乡、简县为取向,对农村利益关系进行再调整,使税费改革的好处真正为农民所享受。

一、基层治理弱化: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始终是农村利益关系的主线。而在具体的乡村治理过程中,农村利益关系又涉及到三个层级,即县、乡、村,只有三者之间利益相对均衡,才能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密切农民与国家之间的联系。

在税费改革之前,农村的资源和利益在县、乡、村三个层级之间分配。县作为国家在农村的一级完备的政权,在资源和利益分配中占主导地位。无论是上交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农业税种,还是地方性收费,主要都由县决定,并由县分配。乡作为基层政权,拥有独立的财政权,在资源和利益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乡村财力主要来源的“三提五统”[2]来说,以乡为单位统一收取和分配。当然,从制度上,三项提留是以村的名义收取的,一般得由村所使用。即使往往会为乡所占有,但毕竟不具有合法性。

税费改革前的农村利益关系大体上呈现为按权力层级分配的格局。这是长期历史上“权力支配财富”格局的延续。政权是资源分配的权威性力量。特别是我国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统治,没有法权意义上的财产私有和地方自治制度,财富是按照权力大小分配的。权力愈大,资源占有和分配的能力就愈强。愈到底层,财富的分配能力就愈弱。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权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资源和利益分配的体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权力仍然在利益分配中占主导地位。正因为如此,早在1950年代,毛泽东就一再告诫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农民个人之间的三者关系。建立人民公社后,中央及时刹住了运用政权力量进行“一平二调”的势头,从体制上规定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结构,以适当保护农民的利益。因为只有保护农民的利益,才能保护财富的源泉。现阶段农村的县、乡、村利益格局基本上是人民公社时期利益在不同层级分配体制的延续。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国家的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财政上实行“分级包干”及后来定型的“分税制”。这一体制本来是为了调动地方积聚财力的积极性。但由于经济构成不同,这一体制在不同地区所发挥的功效大不一样。在以工商业为主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一体制有助于积聚财力,因为其财力来源主要取决于蓬勃增长的非农产业。如广东在1996年至2000年的“九五”期间,财政收入增长近一倍,山东增加近一倍,江苏增加了一倍,浙江则增长一倍多。但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这一体制的成效却不大,因为其财力来源受制于农业的有限产出。如湖北省在1996年至2000年的“九五”期间,财政收入增长72%多,安徽增加56%,河南增长52%,四川省仅仅增长12%。[3]而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出却大体相同。以“九五”期间为例,广东财政支出增加78%,山东增加70%,江苏增加90%,浙江增加1倍。而湖北同期财政支出增加87%,安徽增加80%,河南增加74%,四川增加38%。[4]由此可见,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使得农业地区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而在这些地区内部,有限财力的分配更容易受权力所支配。这就造成同样的财政体制,不同地区的农村表现完全不同。在发达地区,愈到基层,财力愈强;在中部农业省份,愈到基层,财力愈弱。为了解决地方财力短缺问题,这些地方只有更多的向农民伸手,以各种名目加重农民负担。所以,现阶段中国的农民负担问题主要产生于中西部地区农业省份,并引起农村的不稳定。

为了促进农村稳定与发展,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首先是规范,将所有向农民收取的各种税费统一归并为“两税一附加”,即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附加。其比例不超过农民收入的8%。取消“三提五统”,村一级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的开支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所需费用也不得超过每年人均15元的限度。

农村税费改革对于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开支”的“三乱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无疑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改革涉及到农村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从目前看,农村基层财力薄弱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农民负担也有可能再次反弹。

实行税费改革后,县是农业税费征收和开支的唯一主体。农村财力的分配主要由县决定。从一般原则上看,县应该合理分配财力。但是,目前县级机构日益庞大,县级开支增长迅速。从政权首先保证本级政权运行需要的理性原则看,县在财力分配时会首先考虑县财政自身的需要,向县级财政倾斜。税费改革后,乡的财政权大大弱化。但是,原有的乡级政权机构仍然存在,仍然需要相应的财力供给。由于整个财政收入减少,县在财力分配中会尽可能减少对乡级政权的财政供给,乡的财力进一步削弱。为维系乡政权的运行,乡必然会采取一些制度外的方式来满足其财政需要,甚至借款。因为,在中国,还从未听说政府无钱而关门的事情。税费改革后,村的财力不仅进一步弱化,而且没有了财政的控制能力。村干部的工资不仅进一步减少,且由政府决定。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后,县、乡更有理由不向村提供公共物品。而在现阶段,只要涉及到向农民收钱,都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由于财力少和没有控制能力,农村的村民自治的功效也会大为弱化。

所以,实行税费改革后,县、乡、村三级财力的分配有可能更不合理。取之于农民的税收并不能用之于农民。农民虽然一时负担有所减轻,但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条件会更为恶化,增收更为困难。农民的负担也有可能进一步反弹。目前,许多地方农民负担减轻依靠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这种依靠行政压力带来的成效是不可能持久的。

造成以上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乡村治理结构问题。即在现阶段,向农民伸手的人太多,为农民提供服务的人太少,也即“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只有从治理结构上改革,重新调整农村利益关系,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强村:增强村的财力和自治能力

村是中国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初级社会群体,只有增强村的财力和自治能力,才能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中国的村是随着农户经济的成长形成的。早在秦汉之前,由于小农经济尚在成长之中,村还未成为正式的组织单位。只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了“村”的记载。这时的村尚不是基层行政单位,而是作为居住场所的自然村落。到了唐代,村才成为国家法令所正式认可的基层组织单位。但总的来看,在传统农业社会,村始终都是基于农民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形成的共同体,属于民间社会的范畴,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延续力。正因为如此,到了20世纪,为了开发传统农村内在的组织资源,一些地方实力派和有识之士将村作为有效治理乡村的基础和起点。如阎锡山在山西推行的“村治”体制,梁漱溟先生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等。村后来得以成为国家组织建制的一级单位,甚至一度成为一级政权单位。但是,村作为基于农民内在需要形成的共同体的性质一直没有变化。特别是在现阶段,村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和最有活力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于国家政权建设和计划经济需要,社成为农村重要组织单位,从合作社一直到人民公社。从历史上看,社制最初起源于元代,是外部国家行政力量对分散的村落社会的组织。[5]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更具有外部性特点。但是,即使在当代社制下,村的名称尽管不复存在,其实际功能仍然发生着作用。1960年代初定型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结构便照顾到村落共同体的实际。

正是因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结构,使村的地位更加重要。这就是村成为集体财产的所有者。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后,实行家庭经营,原生产大队更名为村。由于政社分开,村是土地等农民集体财产的组织载体。作为行政村,村是国家建制的基层组织,是联接国家政权的组织单位。在村一级设立村民委员会,自我管理本村事务,实行村民自治。因此,在现阶段,村实际上是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于一体的基层组织,在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从未有此重要性。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结构还使村成为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创新的主体。在这里,必须澄清一个概念,这就是所谓的“乡镇企业”。事实上,所谓乡镇企业主要是村办企业。随着政社分开,乡镇政府很少直接经办企业。大量的企业都是在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村的基础上兴办的。中国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组织都是以村为单位的,如华西村、南街村、大邱庄等。由于土地资源为村所有,使村成为农村经济转型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村的地位日益重要,而村的财力和相应的自治能力与其地位很不相应。这在农业地区特别突出。首先是在家庭经营的条件下,农民成为利益主体。村不可能如过去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一样控制资源和调配财力。其次是1984年以后,建立乡级财政,乡可以运用政权的力量向农民收取税费。村至多只能搭便车,获取一些利益。而在正式的利益分配格局中,村的利益也经常会以各种名义被侵占。如在一些地方推行“村财乡管”,为数不多的财力也得为乡级政府所控制。正因为村的财力薄弱,导致村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无人办事,无钱办事成为村的普遍现象。

实行税费改革,本意是减轻农民负担,但并未解决村级财力困难问题,反而进一步弱化了村级财力及相应的自治能力。首先,税收由县统一征收,开支由县统一下拨,县在财力分配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而从县,到乡,再到村,是一种漏斗式的财政体系,即愈到村,财政份额就愈少。其次,村级财力进一步削弱后,村要履行的政府任务并没有减少。从收入与付出的比较看,村干部的收入微薄,只能将工作精力主要应付于政府下派的任务,对本村的事务更多的是应付。如果说过去“三提”中有一项内容就是支付干部补贴,干部不为村民办事,在法理上无充足理由的话,那么,税费改革后,村级干部的报酬由政府部门核算并下拨,更具有吃“官饭”的性质。再次,实行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取消收费项目,如生产共同费等。村的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从形式上看,这有助于治理乱收费,发挥民主决策的作用。但是,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县级地方有“甩包袱”的心理,对村的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不愿再承担责任。二是农民交税后,认为村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应该由收税的政府所承担,不愿再出钱。这就使得村缺乏财力为村民办事,村民自治的能力大大削弱,民主自治因此沦为“空壳民主”,因为没有什么事可以民主决策,也没有多少事务需要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这就需要进一步思考税费改革的目的了。税费改革不是简单地减轻农民负担,终极目的应该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在税费改革后,村的财力进一步弱化,村不能为农民提供相应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不能增收,那么,税费改革的减负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税费改革作为一项利民工程,要真正体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政原则。农村税收取之于农民,应该主要用之于农民。目前的税费改革为什么不仅未能增强反而进一步弱化村的财力,不能真正用之于民呢?主要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现代公共财政原则与传统的由国家控制财力的治理体制的矛盾,具体反映为县、乡、村三者的利益分配仍然是以权力大小为主导的。当然,这种状况不能简单地认为县乡政府不愿将财力用之于民,而是现有的县乡体制所需支出太多,只能实行漏斗式的财政。所以,不改变农村治理体制,重新构造县、乡、村利益关系,便难以增强村的财力和自治能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精乡:变乡级政权为派出机构

县、乡、村的利益关系在很大程度来自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治理体制。也就是说,尽管农村的财力不多,但必须在县、乡、村三个层级上分配。

在中国的长期历史上,尽管有过乡级行政组织,甚至乡级基层政权,但是一直没有独立的乡级财政。乡级财政是随着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后建立乡镇基层政权之时建立的。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中指出,“随着乡政府的建立,应当建立乡一级财政和相应的预决算体制,明确收入来源和开支范围。”1985年,根据中央关于建立乡级财政的精神,财政部颁发了《乡(镇)财政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乡(镇)财政要贯彻执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乡(镇)财政收入和支出由国家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组成。

但是,自乡级财政建立后,在以农业为主的地方,农业生产的有限剩余一直无法满足乡级政权的需求。

一是乡作为一级基层政权单位,其行政开支迅速增大。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是中央到县的垂直管理与县以下的乡村自治管理相结合的治理体制。其主要原因是可以减少官僚机构,节约治理成本。即使是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公社更多的也是县以下根据农业社会需要设立的一级行政组织,是不完整的一级政权。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后,乡镇成为国家相对完整的一级基层政权。国家政权下沉到乡镇一级,将乡镇作为一级地方进行“块块”式治理。在单一制和统一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下,这就意味着乡镇一级也得根据与上级对等对口,而不是根据农业社会自身需要的原则设立机构,即上级有什么机构和部门,乡级相应要建立,而不论机构是否有相应的功能和对象。以往所说的基层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实际成了“上面千根针,下面千条线”。因为,乡既然是一级政权机构,就必须要与上级对应。每个上级机构和部门都要在乡一级找到自己的“脚”。目前,乡级普遍有党委、人大、人民政府、政协联络组等4个正乡级机构,即通常所说的“四大班子”;与县对应设有乡级纪委、武装部,加上前4个乡级机构,被称之为“六大班子”。仅乡级领导干部一般达15名以上。乡级部分的内设机构也与上级对等对口,如乡级党委也内设组织、宣传、统战等机构,乡级政府设有与县级政府相对应的部门,分别都有专职人员。不仅如此,县级各个部门也分别将其管理机构向下延伸,在乡级设立各种站、所。由此使乡级机构在原人民公社体制的基础上迅速膨胀起来。同时,乡作为一级政府,要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等事业。这些事业过去大多是民办的,后大多改为“公办”,由政府负责。机构、人员、办公成本、社会功能的扩张,必然导致乡级财政开支迅速扩大。

二是乡级政绩驱动与财力支撑的矛盾愈来愈突出。

在乡镇设立基层政权,特别是建立乡级财政,本来有利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沿海工商业发达的地区,这一体制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部《乡(镇)财政管理试行办法》中规定的“总额分成”、“超收分成”等原则都有利于调动基层积聚财力,并增强政权能力的积极性。这也正是沿海地区乡镇干部积极招商引资的重要动力所在。面对沿海地区农村迅速现代化的压力,内地农村发展经济的欲望更强烈,发展经济成为第一政绩。而内地毕竟以农业为主,不可能照搬东部沿海模式,招商引资,发展工商业。但是,在压力型体制下,作为一级政权机构,也有发展经济的政绩要求。出于政绩驱动,许多乡镇热衷于建设一些实际作用不大,农村发展并不需要或者超出财政能力的“政绩工程”。这些“政绩工程”不是向外挖掘财力,而是向本地农民开发财源。如脱离实际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每个村都要举办企业等。而现行的体制也为其提供了便利。这就是在乡镇财政中有“自筹资金”一部分。尽管国家明文规定自筹资金“不得随意摊派”,但不向农民摊派,何以来资金呢?这正是“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等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三是县与乡之间的责、权、能不一致和不对称。

一级政权必须有一级相应的决策和财政。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长期以来“皇权止于县政”,之所以县以下没有一级财政,一是单一的农业社会没有太多需要地方政府决策的事务,政府功能很简单,二是小农经济的生产剩余毕竟有限,不能供养过多的吃财政饭的人。人民公社体制废除以后,尽管我国在乡镇设置了一级政权和财政,但绝大多数农村的社会构成仍然没有太大变化,主要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实行的是家户经营。这就决定了以农业为主的乡,并无太多需要决策的地方性事务,也没有更多的财政来源。因此,尽管在体制上乡镇是一级政权并有一级财政,但实际上,乡的工作主要是执行上级决策,在财政上也受县所支配。乡作为事实上的一级执行者,在县与乡的关系体制方面处于责大、权小、能弱的地位。责任大就是必须完成上级政府下派的各种任务,这些任务一年多达200多项。权小,就是乡只有无条件执行上级决定的义务,而缺乏根据本级实际独立决策的权力。更重要的是,乡的主体财政收入由县所控制,乡的财政能力弱,与其责任不相对应。甚至乡政府需要自筹资金来完成上级委派的任务。这必然导致“乱收费、乱罚款”。如依靠计划生育罚款来完成计划生育任务,依靠治安罚款完成治安任务。乱收费、乱罚款的最终负担还是得由农民承担,并造成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紧张和疏离。

农村税费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规范税费收取,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等问题,并可以取得相应的成效。但是,单一的税费改革解决不了乡级“支出多,来源少”的财力紧张问题,最终会影响减轻农民负担的成效。这就需要从治理体制上改革现有的乡级体制,实行精乡,变现有的乡政权为县下属的行政组织,作为县的派出机构。

精乡,首先是精简机构,从体制上改乡级基层政权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在乡一级设立办事处,作为县以下的行政组织。其建制相当于城市区级政府下属的街道办事处。由于乡不是一级政权,因此也不必设立与上级政府一样的对等对口的机构。其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应该遵循“精干、高效、综合”等原则。乡办事处负责人由县级政府委派,不设立副职,可根据需要设助理员或者办事员职位。在乡一级,实行党政合一的领导方式,由乡党委书记兼任乡办事处主任,另设一名副书记专事党务。作为一级主要执行县级决策的基层行政组织,乡不必设立一级人大和政协组织。这方面的功能应该主要通过县级人大和政协履行。

精乡,其次是精简职能。在原有体制下,只要机构存在,转变职能便难以实施。对于乡级体制来讲,主要不是转变职能,而是精简职能,即将不必由乡级政权履行的职能或者乡级政府本不必履行的职能减去。乡作为县级以下的行政组织,主要是承担事权,其功能一是接受县政府的委派,专事县政府委托,必须由乡行政组织完成的政务类任务;二是指导村民委员会的工作,通过规划等方式协调村与村之间的关系。

精乡,再次是取消乡一级财政。乡的财政支出由县政府编制预算,由县财政开支。随着税费改革,县成为财税征收和财政开支的主体,乡财政的存在已无必要。乡可以与人民公社一样,收支均由县管,成为真正吃财政饭的官员。乡不能直接向农民收取费用。这样,乡的人员编制也可以通过财政加以紧约束。乡的人员编制可以按2000名左右的农村人口1个乡行政管理人员加以核算。

精乡是建立在有限行政和有限财政的基础上。精乡不是取消乡级行政,在现阶段还不可能做到,而是精简乡级行政的职能,将乡级行政真正用于必须由行政解决并只有行政才能解决好的事务方面。如党和政府决策的贯彻、乡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与指导、日常政务的处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社会治安的维护等。这些工作都是对下而不是简单地对上,也就是均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只有从体制上改乡政权为县派出的乡级行政,才能精简职能,将有限的行政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精乡也不是简单地取消乡级财政,而是将有限的财力更好的支撑有限行政的运行。道理很简单,在农业地区,财力的增长终究是有限的。有限的财力不可能长期支撑无限的政府。无限的政府最终会陷入财政危机,这就是现阶段多数乡负债累累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实行税费改革以后,乡级财力更为有限,更需要将有限的财力用于有限的行政方面。

当然,有限的行政毕竟需要有限的财力支撑。税费改革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是,乡级所控制的财力十分有限,在县、乡、村财政分配关系上,相对于县而言,乡又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再将乡变为县下属行政组织,会更加凸现县的主导地位。在现有体制下,有可能进一步弱化乡的行政和财政能力。所以,在精乡的过程中,必须改革现有的县级治理体制。

四、简县:精简机构与建立责任政府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阶段,县的地位都非常重要,且会愈来愈突出。

在中国历史上,县制是最为稳定的,并长期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地方政权。进入20世纪,尽管政权体系下延至县以下,但只有县一级才具有一级完备的政府功能,如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等机构构成的政府体系(广义的政府)。如我国宪法规定,只有县及其以上层级的人大才设立常委会。县是国家直接面对民众的行政区域,在政权体系中,虽然县的官位最低,但作为一方首领,权力却不小,而且受政权体系的监控最弱,因此经常被称之为“县太爷”。在20世纪,随着国家权力的下沉和现代化建设,县级权力一直处于无限扩张的态势。

但是,在权力无限扩张的过程中,县的机构日益庞大和臃肿,已经成为一个超级政府,也是农业地区“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主要根源。

由于县一直是国家最低一级的地方政权,因此,几乎每一次政府的扩张都会直接导致县的扩张,而且这种扩张呈尾大不掉之势。在20世纪以前,由中央直接委派的县官,即真正吃皇粮的仅数人,县府行使融行政、司法于一体的所有国家职能。到20世纪,县作为地方自治单位,机构和公务人员开始增多。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建的全权全能政府体系,使县级机构的人员呈加速度的增长。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政社分开,县以下和县以上的体制都有了很大变化,但县级体制却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仍然存在,新体制下的机构却在迅速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县级机构达到了一个空前膨胀的程度,已经形成一个世界上少有的“超级政府”。以下仅以湖北省英山县为例。英山是一个山区小县,现有40万人口。1998年,全县的财政总收入为9000多万元。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县级机构呈不断扩张态势。1949年为9个,1976年增至32个,1980年增至41个,1984年增至52个,1988年增至63个,2001年增至71个。仅仅是农业口就有10多个机构。

县级机构的膨胀使县政权的运作日益繁琐,办事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增加了机构间的摩擦,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治理成本,导致繁政走向苛政。因为,相对于县级机构的无限扩张,县级财力却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英山县这类农业县份来说,农业和农村的税费仍然是主要财源。不断膨胀的机构和日益高昂的行政开支使县级财政不堪重负。为维系庞大的机构和行政开支,县级政府很容易运用政权的力量向农民伸手,增加农民负担。2000年前后,《农民日报》数次报道该县“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增加农民负担并引起农民不满的事件。

与此同时,现行体制也为县级政府随意增加农民负担提供了可能。对于政府而言,权责一致是基本原则。在传统社会,县官由中央委派,并代中央行使治理地方的职能,权责基本一致。为防止县官为私,制度上明确规定异地为官。20世纪初依照地方自治制度,县为地方自治单位,主要原因是随着县的权力增大,必须通过地方自治制度增强自治机构的责任。但是,这一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在整个20世纪,随着县的权力增长,县的责任并没有相应提升。县作为国家与基层社会的联接点,一方面利用中央政策和地方利益,扩张其权力,另一方面中央和民众也无足够的能力控驭县的权力,由此使县的权力与责任严重不对称。如按照对等对口原则,上级有什么机构下级才有。但在县一级,上级早已不存在且基层社会也不需要的机构,照样可以存在。存在的理由就是这些机构运用政府权力收费、罚款。由于权责不对称,致使县级政府可以利用扩张的权力维系日益庞大的机构,扩大地方政绩,并运用权力汲取财政资源。对于财力有限的农业县份,“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主要来源于县,而不是乡和村。从官员腐败的层级看,县级官员,特别是县的“一把手”腐败比例可能是最高的,其原因便与县级政府权力大而上下监控弱的体制有关。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可以规范税收,但可能会造成县、乡、村三级利益分配更向县级倾斜。这是因为,县级庞大的机构和行政开支仍然要维系,县是“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主要根源。税费改革后,增加了县对财力的控制能力,却没有相应增加其责任,其权力仍然得不到必要的控驭。在权责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难以从体制上保障县在有限财力的分配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分配。有限的财力可能更多的还是用于“养人”而不是“做事”,取之于民的税仍然不能用之于民。这必然会大大抵消税费改革的成效,甚至会进一步弱化基层社会的财力和自治能力。

所以,随着税费改革,在精乡的同时,还必须简县,改革县级治理体制。

简县首先是精简县的机构,将繁政变为简政,改造“超级政府”。我国的县级机构已成为整个国家治理体制改革的“瓶颈”,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阶段。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重新设计和构造县级机构。特别是对于农业地区的县来说,机构的设置应该主要着眼于提供必要和必须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而不必与上级一样设立对等对口的机构。如省和中央级设立的宏观经济管理类的机构,县级不必设立;文化类的机构应该按大文化的类型设立综合型机构,如将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文化管理类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农业农村口的机构应该归并为一个机构即可。这样,县级机构可以减到20个左右即可,行政人口也可随之减少。简县不仅仅是精简机构,更重要的是构造一个责任政府,防范苛政,建立良政。应该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设计和构造县级治理体制。县是县域的主要决策者。除了对上级负责以外,还必须对本地人民负责。增强县级党政决策的责任,一是扩大决策者的民意基础,二是加强对决策者和执行者的监督。可从县级党代会和人大常委会制度改革入手。县级党代会设立常任代表,由党代会直接选举,对全体党员负责。常任代表参与县党委的决策活动,同时代表党员对于县委,特别是县委常委进行监督。条件成熟之时,可以实行县委领导直接选举制。同时,大大精简县人大常委会的职数。县人大设立常任委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条件成熟后,县长也可实行选民直接选举。县级治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县政的责任,使之变为一级真正的责任政府。通过增强党和人大体系的民意基础,保证党和人大的决策建制充分体现民意,并有效监督行政运作。

从长远看,随着条件成熟,可将县变为中央领导下的一级地方自治单位。中央可以通过党务、司法、资源分配控制县,县在有限的范围实行自治,向地方民众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证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使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建构现代财政和治理体系。

第二篇:2014年国考申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改革乡村治理结构

2014年国考申论范文: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改革乡村治理

结构

九十年代以来,“三农”问题的凸现和村民自治在乡村社会的全面铺开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研究的两个重要议题。然而,这两个范畴所涉及问题的相关性却较少有深入的讨论。目前学界的研究大多则重与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而忽视另一个方面。从政治学和政策学的角度来看,乡村自治与“三农”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从农村治理模式和农村政策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来研究“三农”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当前乡村治理模式对村民自治的结构性限制

自80年代人民公社解体以来,中国乡村治理基本上实行了乡级基层政府加村级自治和民主选举的治理模式。乡村民主自治是自上而下推动的一种制度变革,其目的是在农村的最基层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并通过村民选举为这种自治赋予“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内涵,以保障乡村的政治稳定。农村开始实行村民自治和基层选举以来,国家行政权威似乎是从乡村基层向上收缩到乡镇一级,村一级权威的来源也似乎是从国家行政权威转向了全体村民的认可程度。权威授予来源的改变无疑会使村一级决策向地方利益共同体的要求方面发展。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治理的方式方法。

然而,在乡村自治和民主选举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结构性的限制。如这种制度安排在实践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行政主导性,自治权威仍然带有相当程度的官僚化特性,表现为村一级权威来源的转移并不彻底,村党支部仍然是村级权力组织的核心;而村委会的权威仍然依赖于上级党政机关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县乡级党政机关对村级选举拥有具体的指导权,对引起争议的决定拥有实际的裁决权。另外,这种村民自治是一种乡村社会中最原始(基本上以自然村落为主的)也是最小单位中的自治,民主自治的功能只限于自治组织内部的利益调整。

总之,由于权威的依附性和自治规模的限制,这一改革更多是表象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由于相互隔离的、分散的单个行政村落的自治和民主选举自组织不可能直接影响国家层面的政策选择,难以约束基层政府的行为,故而无法改变农民在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弱势地位。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区别对待”政策没有因为村民自治和基层选举而得到改变,国家通过政府基层行政机构对农村社会的强控制治理模式也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所以在目前的情势下,中国乡村治理从人民公社体制向村民自治和村民民主选举体制的转型不能够彻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在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第三篇:某乡实施“强组织抓治理普法制促文明”乡村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指示要求,坚决执行州委、县委工作部署,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平安红河”建设、依法治县成果,持续用力建强基层组织,推动全镇文明乡村整治走深走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引向深入,维护全镇政治绝对安全、社会大局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文明乡村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专项整治行动达到预期、取得实效,经研究,决定成立宝华镇“强组织抓治理普法制促文明”乡村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二、目标任务

紧密结合我镇实际,集中全镇力量,集中一段时间,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春耕生产、复工复产、项目建设同步,深入剖析老问题、直面新挑战、解决真矛盾,进一步激活基层组织的中流砥柱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脱胎换骨的整顿、全面彻底的治理、直抵民心的化育、务实管用的帮扶、坚决有力的打处,着力解决部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农户脱贫质量不高、局部地区陈规陋习泛起、少数乡村案(事)件易发多发、民众法治意识淡薄等五个突出问题。

通过开展工作大调研、问题大排查、群众大走访、矛盾大调解,坚决扭转部分乡(镇)和村组问题多根子深、隐患大风险高、危害重影响广的被动局面,固化更多制度性成果,开创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形成文明乡村整治的“头雁效应”,确保广大乡村稳步走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发展道路,为全镇高质量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治理基础。

三、工作时段

(一)3月10日-3月20日:周密部署、系统调研、全面摸排,制定方案,在摸排中逐个击破、逐案化解、逐件清零。

(二)3月21日-6月20日:重点化解,紧盯调研和摸排中未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和复杂矛盾,整合力量、完善措施、配套政策,全面清仓见底,确保暴露问题得到彻底根治。

(三)6月21日-6月30日:阶段总结,对全镇工作进行系统的查缺补漏,科学评估工作成效,进一步调整细化措施,坚决堵源截流消除隐患。

(四)7月1日一12月31日:全面提升,边治理边总结全镇工作,架构起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交互体系,形成建强基层组织、促进乡风文明、加快经济发展、稳步提升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改变乡村面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释放长效化制度活力。

第四篇:在某县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乡村治理暨群众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县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乡村治理暨群众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中共**县委书记

***(2015年6月*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反思自查全县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乡村治理和群众工作推进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强效施策、强力推进,确保“三严三实”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四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为**将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环境基础。刚才,**同志通报了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暨群众工作推进情况,**同志通报了乡村治理工作推进情况;**个弱村党支部书记作了发言,讲了问题、找了原因、谈了措施,希望大家以“行动胜过广告”的精神,抓好落实、抓好整改、抓好推进,说到做到!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反思自查、自醒自省,以知耻后勇的决心推进工作 2012年2月16日,县委作出开展****活动,突出作风这一核心,紧抓基层这一重点,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并在此基础上,连年加力,先后作出打造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年、1 法治**建设年等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群众、巩固基层。回顾三年多来工作的开展,回顾各项重点工程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心血汗水,无不体现了领导干部的艰辛付出,无不汇集着全县群众的鼎力支持。正是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才为当前的四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才使当前四项工作有力推进。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强力实施。***村充分发挥广播的宣传作用,对党风廉政、**时政、本村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方案等进行滚动播放,提升群众知晓度。****村开展“入户走访,为民排忧解难”活动,集中开展矛盾化解和问题解决,努力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乡收集全乡群众电话号码,将重要宣传事项编辑短信群发,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率。****镇创新季度党建考核机制,实行党建动态考核“1+1”,一季度一督查,一季度一考核,坚持边查边改边落实,季度考核结果作为村组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县司法局党支部与咱里村党支部共担责任,加快推进咱里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党员、群众共谋发展思路,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赴先进村实地观摩学习。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有力推进。****村等27村完成独具特色风格文化墙的打造,****村配备了LED显示屏和监控设施;****村等31村建成篮球场并安装了健身器材;****等27村完善基层党建、民生项目等方面内业资料;县级各部门党组织规范设臵党员活动阵地26个。乡村治理成效明显。县公安局创新工作思路,借非法改拼装大中 2 型货运车专项整治行动打击机动车盗窃行为,获州级好评。县交警队集中警力,全力推进非法改拼装大中型货运车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整改车辆***辆。县法院自排情景剧,创新法制宣传形式;着力开展“矛盾排查进乡村,立案服务进乡村,巡回审判进乡村,法制宣传进乡村,群众工作进乡村”的“人民法庭五进”活动,将全县124个行政村划分为四个区域,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县检察院:开通微信、微博“两微”平台,做好检务公开、打好阳光执法基础。群众工作基础更牢。**乡向下延伸会商会至村一级,对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等及时办理一件销号一件。**乡把本乡企业募捐的慈善金,通过红会反馈给本乡患重大疾病农户受益。**乡干部职工与移民群众“双结对”。林业局积极帮助共建村***村建设2公里产业路,提供林果业技术帮扶。在群众工作中,一大批干部职工提升了能力,一个个基层组织夯实了堡垒,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牢、更广。

对标自省、反思自查,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依然突出。当前,我们还存在“四大问题”,严重影响四项工作推进。一是政治意识缺乏。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坚定政治立场,用心用情开展各项工作。但仍然有个别干部严重缺乏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一些领导干部不讲规矩,喜欢“自作主张”“自行其事”,工作安排“闭门造车”“自娱自乐”,向上不报告,向下不安排;有的干部政治立场不坚定,充当“两面人”,关键时刻“留一手”,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牵着鼻子走”;部分党员 3 缺乏政治敏锐性,是非不明、好坏不分,不自觉陷入“温水煮青蛙”的陷阱。二是执行落实不力。今年,是州委确定的“执行落实年”。县委也连年加力,持续开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强化执行落实效果。但始终有部分党员干部听不懂“集结号”、“督战令”。有的部门落实不力、拖延有方,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畏惧矛盾、回避问题,找借口、搞变通,就是不行动,就是做不成;有的干部对人不对事、看人才行事,对自己有利的事就抓紧办,得罪人的工作就拖着干;有的干部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当官不为,“占着茅坑不拉屎”,为了“官帽子”做“老好人”;有的干部不爱学习、不爱思考,做事缺乏前瞻性、预见性,喜做“事后诸葛”,归咎于客观原因。三是统筹协调不好。“四项工作”涉及面广点多、情况复杂,需要统筹部署、协力推进。但当前,牵头领导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统筹不足。有的工作力量分散,各行其是,“四项工作”所涉的问题干部的处理和违法犯罪的打击,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经济发展等,需要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政法公安、发改交通等各方的统筹发力,但各级各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有的工作机制不全,联动不足,“四项工作”虽然紧密相关、互相影响,但目前在工作力量整合、机制体制建立等方面还缺乏有效机制,统筹推动工作的局面尚未形成;有时督导问责不实,作用不显,有的基于“人情”或客观原因,不 4 好督查问责,有的督查指导浮于表面,用“看材料”、“听汇报”代替深入一线看变化、查不足。四是舆论引导不足。表现在:有的部门、乡镇、单位把文件搁在“少数人”案头,文件精神传达学习仅仅局限在干部职工中,没有及时有效传到农民群众中,各项工作失去了群众力量的源泉;有的领导干部不善于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没有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有的活动载体、平台没有实现有机结合,没有充分利用结对认亲、共建共创、“走基层”等载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导致普通干部、多数群众对州、县决策部署不清楚、不知情。

问题“照出”工作的不足,更“指明”努力的方向。全县上下务必高度重视,认真比照,对症施策,抓紧整改,及时“销号”。

二、务实笃行、真抓实干,以三严三实的精神抓好落实 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乡村治理和群众工作全覆盖,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密切党群干群鱼水深情的现实需要和具体举措,全县党员干部务必清醒认识、统一思想,迅速行动、真抓执行、从严从实。

(一)锁定目标,务必跟上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总步调。开展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是中央和省、州、县委的决策部署、统一行动,是夯实党在藏区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这次软乡弱村集中整顿的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治藏方略,紧紧围绕省委藏区工作总体思路,突出政治标准,着力配优乡镇、村(社区)领导班子,建强乡镇、村(社区)5 基层组织,坚决防止软乡弱村的“短板危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争取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打牢科学发展、长治久安的组织基础。全县各部门,特别是10个乡镇要牢牢锁定工作目标,认真贯彻好中央和省、州、县委关于集中整顿工作的要求,准确掌握软与弱的含义,听懂号令、跟上步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变软为硬、变弱为强。

一要明晰思路,分类制定方案。按照“先进出亮点、一般补短板、后进找差距、问题丢包袱”的思路,研究确定了7个先进乡镇、3个一般乡镇;36个先进村、78个一般村、10个后进村;3个先进社区、3个一般社区。并分别制定集中整顿方案,让先进乡村党组织形成亮点、打造典型,当好“领跑者”;让一般乡村党组织补齐短板、追赶先进,当好“服务者”;让后进乡村党组织找准差距、整顿转化,治好“小毛病”;让问题乡村党组织丢掉包袱、割除肿瘤,根除“夺命症”。

二要坚定立场,鲜明政治标准。政治坚定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集中整顿主要就是看基层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表现。我们要通过集中整顿,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要始终做到“态度鲜明、敢于发声、行动果断、勇于担当、作出表率”,坚持基层干部的政治 6 标准;要始终做到政治坚定、旗臶鲜明,任何时候都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基层组织的政治标准;要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如实做好村务、党务、干部履职公开,亮出党员干部“底色”;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质改善民生民计,建强基层组织“堡垒”;要准确进行评估分类,做好摸底排查和政治甄别,找出基层组织“毒瘤”。

三要严格要求,确保责任到位。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工作任务落实。摸底调查要严格“七个摸清”要求,逐一掌握情况,建立摸排台账,做到情况准、问题准、数据准。分类定级要严格“六查六审”程序,必须按照“三自查、三复查、六审核”的程序,确定先进、一般、后进和问题乡村。集中整顿要落实“1+N”蹲点人员,对每个问题乡镇、后进乡镇,必须落实“1名县委常委、1名联系乡镇的县级机关负责人、1名县纪委或组织部门负责人”驻乡开展整顿;对每个问题村和后进村(社区),实行“1名县级党员干部、1名共建共创单位党员领导、1名走亲访亲小分队成员、1名乡镇党委负责人、1名包村干部”驻村(社区)蹲点开展整顿,做到问题不解决,人员不撤离。工作开展要落实“层层有责”要求,要形成“党委总揽、领导负责、部门联动、资源整合”的工作格局。县委成立以我任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党员领导任副组长,纪委、组织、政法、7 宣传、统战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督办小组,实行“半月一暗访、一月一督查”,对乡村的整顿工作进行全过程督查指导;各乡镇要落实党委委员、班子成员、包村干部职责,落实蹲点指导组驻村整顿;各村组干部要正视问题、端正态度积极参与整顿工作,真正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选派到联系乡村、结对支部蹲点开展整顿工作的优秀干部,要结合“****”、乡村治理等工作载体和平台,担实集中整顿、帮助发展责任;县目标督查办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加大督查力度。

(二)明确重点,扎实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上台阶。4月份,我在全县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围绕基层组织“为什么要规范?”、“规范什么?”、“如何规范?”三个问题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作出了安排部署,从今天通报的情况来看,虽有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看,仍存在推进不够有力、成效不够明显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形成强大合力,全力推进,在“规范”上出狠招、见成效。

一是围绕“夯实基础”,规范基层组织运行。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持续用力推进基层组织集中整顿。各乡镇、各共建共创支部,要结合“依法治县”专项整治行动和“乡村治理”,细化措施、明确目标,引导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和“问题党员、干部”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确保年内完成转化升级,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二是围绕“建强堡垒”,规范基层阵地建设。要依托“三大攻坚”和“水电惠民专项行动”,增强基层组织“六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实现“形神兼备”。要结合旅游全域化,发挥综合功能,变成群众、游客参与的活动中心,全力打造全方位、综合性、服务型示范体,扎实推进88个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的村级阵地建设。

三是围绕“能力提升”,规范基层队伍教育管理。“干部是管出来,优秀更是教育出来”。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关键在管理,核心在教育培养。要规范、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选任和管理。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党务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四支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制定完善并落实计划,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基层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双培养”工程,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

(三)认清形势,切实抓好乡村治理关键点。乡村治理事关我县与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随着近年来水电移民、灾后重建、高半山扶贫的实施和推进,以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调整、新村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富了、生活好了、期盼也更高了。但与之相对,长期以来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群众增收致富难;群众法制意识普遍淡薄,社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群众诉求纷繁复杂;乡村组织运 9 行不规范,干部素质欠佳,落实能力不强,乡村管理面临诸多问题。问题倒逼改革,形势催生创新。要认清形势,抓住乡村工作重在规范运行、依法治理重在执行落实、乡村发展重在凝聚合力“三个关键”,抓实、抓好乡村治理各项工作。

一是乡村工作要突出规范运行。要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工作制度,明确普遍制度原则“硬指标”,创新因地因时因人因事“软指标”,使乡村工作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并重转变,确保乡村治理规范化、常态化,这里特别强调:制度不仅要落实到墙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每名党员干部群众的言行举止、工作生活各方面,使党员干部接受约束。要建好、用好基本台帐、维稳台帐、群众工作台帐、民生台帐,全面真实地反应基层发展、民生、稳定等各方面的情况,让“四本台帐”成为乡村工作的“晴雨表”和“指南针”。要严格乡村干部出勤、履职制度,完善考勤、休假和请销假制度,杜绝“走读”现象。要实行驻村蹲点工作制度,各乡镇动态保持一定比例的干部常驻村组,实地访贫问苦、排查隐患、化解矛盾、指导生产。要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县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村财民理乡管”原则,做到集体决策、分布实施。实行村级财务由乡镇统一审核把关,建立健全村务监督、资产管理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年初有预算,村级财务公开准确、及时、全面,并且要有公示时间。

二是依法治理要突出执行落实。要落实法宣教育,依托 10 结对认亲、共建共创等平台,结合“六五”普法、“四下乡”、法治基层行、主题宣传日、“法律八进”等活动,常态化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学法活动,努力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尚法、守法的良好风尚。要落实寺庙依法管理,开展“五热爱两遵守三负责”活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坚决打击宗教领域违法行为努力实现寺庙服务管理立体化。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合理搭建“县乡村”三级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学校、街道等部位视频监控网络建设,深化“红袖标(套)”工程,加强乡镇、村(社区)联防联治,充分依托社会管理网格化和依法治理,切实抓住“问题人”和“问题事”。要提高依法治理能力,鲜明用人导向,注重“选”“育”结合,强化教育培训,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年龄结构合理、经验能力互补的基层干部队伍,努力实现乡村治理制度化、法制化。

三是乡村发展要充分凝聚合力。要完善群众利益链接机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支持打造乡村特色农家乐、酒店、驿站、客栈等,让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施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把“四小工程”作为“幸福工程”重要载体,引导群众参与“四小工程”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甘当群众的学生,倾听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发动群众多出“金点子”、多找“好路子”,提高群众参与发展特色经济、加强生态环境 11 治理、繁荣乡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要通过村务公开、召开村民大会、村“两委”述职、群众代表列席“两委会”等多种方式,增强乡村工作透明度,切实提高农民群众“村务就是家事,群众就是主人”的主人翁意识及参政议政能力。要将乡村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向群众反馈,接受群众监督。各乡镇要坚持“群众满意、社会肯定、组织认可”的重要标准,推进乡村治理工作落实,用群众满意度检验工作成效。各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主动思考如何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凝聚形成工作合力。

(四)把握要求,主动适应群众工作全覆盖新常态。今年,是举全州之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的“三年之期”。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书记指出:群众工作全覆盖即将转入新常态,各级各部门要做好进入新常态的准备工作。县群领办,要充分发挥纵向协调州级结对单位,横向协调“六大活动办”和县级单位、乡镇群众工作站的作用,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群众工作会商会制度,加强诉求收集解决和乡、村公示力度,落实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新常态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对干群联系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自查,及时完善干部群众结对认亲联系,确保不出现“空档期”;分类梳理群众困难、问题、诉求,能立即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做好解释。全体干部职工,要按照6、7月全州维稳重点时段的工作要求,时刻绷 12 紧维稳这根弦,加强同结对亲戚、共建共创支部的联系,动态掌握思想倾向和情况,化解工作矛盾和隐患,注重舆情收集和上报,加强管控不留盲点,群防群治不留死角,扮演好“信息员”“联络员”角色。

三、知责担当、尽智竭力,以履职勇为的行动捍卫**形象、荣誉、未来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全面推进“四项工作”,关键在落实,根本在担当。全县上下要将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知责勇为、敢于担当,以“甩开膀子”的实干推动工作落实,用“铁肩担责”的行动捍卫**形象、荣誉、未来。

一要以知责之心内化担当。责任心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标准。有了责任心,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反之,缺乏责任心,学识再广、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不堪大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四项工作”事关基层和谐稳定、民生民计改善,是破解**发展“困局”、“瓶颈”的治本之策。各级党组织是责任主体,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一定要有愿担当的自觉,敢担当的意志,勇担当的决心。自觉在抓集中整顿、规范化建设、乡村治理和群众工作中找准位臵、明确责任、履职勇为;主动提升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形成勇于担当的作风,扑下身子抓工作,一门 13 心思为民服务,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

二要以履责之行践行担当。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是直面基层最薄弱的环节,群众工作面临进入常态化的攻坚期和冲刺期,乡村治理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规范化建设更需我们创新创为。处在这个关键期,既考验水平,也衡量担当。每一位领导、党员、干部都要在“四项工作”的“排兵布阵”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视困难、矛盾和问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软乡弱村集中整顿,要在排查处理“两面人、留一手”人员上动真格,在完善落实整顿措施上出真招,在基层组织治软治弱上见成效。乡村治理,要在全面开展治理和探索治理路径上动真格,在健全工作机制、实现标本兼治上出真招,在农村治乱治差上见成效。群众工作,要在做好规定动作上动真格,在创新自选动力作上出真招,在常态惠民利民上见成效

三要以问责之制促进担当。责任的落实,既要靠党员干部的自律自觉,也需要外在机制的约束。“四项工作”的统筹发力,需要建立起一整套上下衔接、目标明确、层级清晰、奖罚分明的责任体系、工作机制,切实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县纪委、组织部门和目标督查办要对照集中整治工作要求扎实开展督查指导,落实好“一把手”绩效问责制度。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乡镇,县委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同一问题连续两次通报的单位、14 个人,及时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希望同志们不惧艰难、铁肩担责,在“四项工作”中勇于“动刀”除顽疾,无畏“亮剑”大胆干,共同建设美丽幸福新**!

下载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