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访歌唱家张权弟子林立:倾尽一生去坚守德行
0413专访歌唱家张权弟子林立:倾尽一生
去坚守德行
2014年8月11日13:58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文革刚结束那会儿,老师终于可以上台唱歌了。可是当时通知的很仓促,加上身体根本没恢复过来,她既紧张又激动,上台前心慌得特别厉害,浑身发抖……直到大幕拉开,老师走到台上,掌声雷动,当时她已经感觉灯在晃了,结果只开口唱了一句‘毛主席走遍……’就昏倒在舞台上……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大幕已经拉上了……”讲起那段尘封心底关于恩师张权的记忆,林立哽咽了,“我的心太疼了,她是我心里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啊……”
粉丝送别挤爆老街
60岁的哈尔滨歌唱家林立不久前从中国文联退休,此次回哈是参加今年“哈夏”举行的三场研讨会,包括追忆她的恩师张权的学术研究。回想起进京之前在家乡煎熬而难忘的6年,林立感慨岁月百转千回,“1970年到1976年间,所有来哈尔滨招生的歌舞团,都是第一个要我又第一个把我留在哈尔滨,只因为我父亲当时政审6年没有结论。”后来,基建工程兵文工团千方百计“挖”走了当时在哈尔滨颇具名气的林立。“当时就在马迭尔饭店门前,我第一次穿上军装,好多人过来送我,快把中央大街挤满了,还一路走到火车站,在车前站了一片……”
“老师从未抱怨任何”
林立的母亲跟张权的朋友要好,林立因此成为张权文革后期唯一收过的学生,当时张权“右派”的帽子还没摘。“我认识她时,她的腰已经弯成那个样子了,她受过不公正的待遇,可我从来没听她抱怨任何。”林立感慨,“她那么苦,和丈夫生活得时间很短,她丈夫的死因至今是个谜,但她永远那么乐观。她对国家的爱和感情,丝毫没因为受到打击和挫折而减少。”
在林立眼中,老师是在音乐艺术上西为中用的最好典范。她把美声的发音方法放到民歌里,在哈尔滨生活的17年里,积极倡导“哈尔滨之夏”。“后来有次我跟老师在北京,那时她50多岁了,有次演出现场录完音,她一听,完全不是她想要的感觉,像个孩子一样,脸一下子沉下来,说不想唱了,怕丢人……”林立说,“那时很多艺术家都在假唱,但老师始终有她的底线。”
哈夏是最好的“坚守”
在林立眼中,艺人最难也必须去坚守的便是“德行”。她坦言,上世纪90年代有段时间,很多艺术家没舞台、没饭吃,跑到饭店去唱歌,但她从来没去过。“那地方不属于我,有些东西是不能变的。”
她的微信朋友圈里有80多位工作在北京的哈籍艺术家。“我们在酝酿着‘滚雪球’。”她向记者透露,“我们要和哈尔滨交响乐团合作,加强南北艺术交流,哈尔滨一定要保护艺术家的正能量,要珍惜。”
她无奈于很多艺术家的“妥协”,倍加感慨哈尔滨多年对“哈夏”的坚守。她曾去看过童安格的演唱会,最后被激动得跺脚的观众吓得跑了出来……“老百姓太渴望文化了,他们希望你带着他们玩,希望大家手拉手陶醉在艺术里。我们的‘哈夏’不应该只是城市记忆,应该和国际接轨,真正拥抱群众。应该把全国各地最宝贵的民间艺术引到哈尔滨来。我知道现在哈尔滨在酝酿音乐学院,这是非常好的事,真的感谢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