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年的最新文章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建设内容:京福国道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全长43.498公里,北起苏鲁两省交界处,南至徐州市铜山县张集镇林东村,与连徐高速公路相交,并与徐宿淮盐高速公路相联接。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8米。
建设单位: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建设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工程投资:总投资14.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124.4万元,占总投资的2.79%。
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工程于2000年7月开工建设,2003年9月建成并通车试运行。到2004年5月、2004年6月日均车流量达到11785~12581辆/日(折算车流量)。已经超过了设计车流量,达到设计车流量的122~130%左右。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江苏宜兴鹏鹞阳光环保有限公司 验收调查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验收监测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环保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在施工期,经过技术研究,成功地采用填石路基(14.7km),减少工程取土场占地。对路基边坡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达到了水土保持的效果。对于景观和绿化请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作了专门设计,在绿化物种的选择上也采用了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园林树种,采取了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效果良好。
京杭大运河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河道,为防止车辆在公路大桥发生风险事故的影响,建设单位按照环评及其批复的要求设置了京杭大运河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另外,公路路面径流通过完善的排水系统排出,对农业生产及沿线的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公路沿线的服务区、收费站等辅助设施均安装有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完全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三、验收调查结果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3月和2004年5月两次赴现场对本项目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公众意见调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在2004年4月对本项目进行了现场监测。
1、生态环境:公路设计和建设单位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沿线生态环境的措施,创造性地采用填石路基,以减少取土量,节约占地,保护农田;通过桥梁和通道、涵洞的建设,保持和恢复农业水利设施,通过局部改变土地利用格局和绿化等措施,补偿农业和林业的损失。
公路的边坡防护大都采用植草防护或拱形骨架内种草防护。在达到水土保持的同时,起到了美化周围景观的作用。
对于取土场、施工用地等临时用地的复垦、恢复,建设单位按照江苏省政府文件苏政发[2000]77号文给予地方政府复垦费,由地方政府负责恢复。目前基本上已经恢复利用。
2、噪声:在现有车流量情况下,对沿线的后八丁村、周山头村、红旗新村进行了敏感点监测,监测结果昼间全部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要求。夜间略有超标,超过4类标准0.1-2.6dB。沿线的王可乐小学昼间满足2类标准要求,夜间无住宿。徐州医学院东校区昼间满足2类标准,夜间超4类标准0.9-1.3dB(超2类标准5.9-6.3dB)。
3、水环境:通过对正常运转情况下公路沿线的青山泉服务区、主线收费站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果的监测,污水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要求。
4、固废:服务区、收费站产生的固废设置有固定垃圾箱。由当地的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公众调查:本项目的修建得到了广大公众和司乘人员的普遍赞同。无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
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
第二篇: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
建设内容:起自长江北岸的荆州市太岳路与南湖路交叉口北,跨长江后进入南岸的公安县埠河镇,经南岸接线后止于陡沙公路高家泓道班,是一座以过境交通为主的特大型公路桥梁。大桥桥型为混凝土斜拉桥,总长8.8416公里,其中桥梁部分长度为4.3976公里。
建设单位:湖北省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开发公司 建设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建设规模:南岸接线公路部分长度为4.4440公里,桥面宽24.5米,其中斜拉桥部分宽26.5米,设计最高洪水位42.91米,最高洪水位通航净空18米,北汊斜拉桥跨径500米(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南汊斜拉桥跨径300米,接线公路按平原微丘区一级汽车专用公路标准设计。工程永久占地577.4亩、完成路基土石方287239立方米、沿线兴建管理中心和收费站各一处。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为13.7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480万元,占总投资的1.08 %。
工程建设情况:该工程于1998年3月28日开工建设,2002年9月底竣工投入试运营。
设计单位: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验收调查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验收调查环境监测单位:荆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在建设期间基本落实了环评批复及工程设计中提出的环保要求。施工期间采取了降噪、除尘和水土保持措施,采用钻孔灌注法成桩的水下结构施工方法减少对江水水质的影响,采取搬迁和封闭施工现场等手段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对两处需要恢复的取土场进行了平整,并恢复为农田、鱼塘和休闲渡假设施,对接线公路路基边坡采取了工程和植物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将桥区内江陵水厂(现为金凤水厂)取水口向上游迁移约1.5公里。在大桥两侧设置了禁止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过桥的标志牌。
三、验收调查结果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和荆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3年7月14日-15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现场监测和公众参与调查:
1、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对连接线路基边坡采用干砌片石和拱窗植草护坡,建有独立的路面排水系统,并结合当地自然特点对沿线裸露地带进行了全面绿化,沿线3处取土场均得到了恢复或平整。
2、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南岸收费站总排口pH值、CODCr、SS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排入农灌渠道。
3、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机械工业技术学校教室昼间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类标准;机械工业技术学校宿舍和荆南村居民住宅昼夜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4类标准。
4、公众调查:87%的被调查公众对建设单位在施工期和试运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表示基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