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美环境,建设和谐家园――乌川湖村创建新农村生态环保示范.

时间:2019-05-13 19:5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打造优美环境,建设和谐家园――乌川湖村创建新农村生态环保示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打造优美环境,建设和谐家园――乌川湖村创建新农村生态环保示范.》。

第一篇:打造优美环境,建设和谐家园――乌川湖村创建新农村生态环保示范.

打造优美环境 建设和谐家园

努力创建新农村生态环保示范村

乌川湖村是长沙县第一大村,现有3878口人,占地31.4平方公里,距长沙市区40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近几年来,该村在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星高为首的村支两委成员带领下,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四洁”(即:洁净家园、洁净田园、洁净水源、洁净能源)工程为重点,以“一线两点”为示范,以示范推动为抓手,以生态富民兴村为目标,以滚动发展分年分步实施为原则,采取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人民村庄人民建的方式,运用新农村建设精神鼓动、党员带动、组干部积极主动、上下齐动、内外联动的办法,积极创建省级生态环保示范村,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脏、乱、差,污染严重的旧农村,现在成为了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村民风貌普遍提升,家庭和美人际和谐,人居环境洁、绿、亮、美的新农村建设生态环保小康示范村。2008年,乌川湖村村级总资产达4500万元,村级总收入30万元,人平纯收

入7000元。先后被省环保厅定点为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示范村,被长沙市委市政府列入浏阳河新农村示范片市级示范村,被长沙县委县政府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李星高本人也荣获长沙市十

大明星书记。

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是一项龙头工作,抓好了就会带动各项工作,促进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此,村里成立了以李星高为组长的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乌川湖村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工作方案,并将创建目标任务分解,责任到人。

“依托原貌,突出生态,整体规划,全面发展”是乌川湖村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的大战略。该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科学准确定位,促进健康发展,共投入20万元,由湖南农大的专家教授做好了乌川湖新农村小康环保生态“四洁”工程和生态示范村建设规划,并于2008年6月通过评审。

“农民主体,注重基础,生态激活,生态富民”是乌川湖村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的支撑力。为了开发乌川湖生态旅游产业,村支两委到处跑项目、拉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350余万元,拓宽硬化江乌公路、赤霞公路、环湖公路,改造江乌公路桥梁2座,形成了完善的路网。积极协助支持乌川水库除险保安小康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投入18万元,高标准修建6口标塘,确保引用水源清洁。重点争取项目投入60万元,搞好农网该在工程。

筑起了完善设施的“巢”,引来了生态产业的“凤”。乌川湖村支两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发展高科技、无污染、无公害产业,先后引进示范性农家乐、湖南农大科研实验基地等项目。为壮大集体经济,投入16万元,低改楠竹基地400亩,至今已达8000亩;低改油茶基地1200亩,目前已达7000余亩,形成一村一品主导生态产业。重点扶持河田大屋新农村示范组联片开发蔬菜30亩。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使乌川湖村的经济建设驶入了快车道,由更快向更好跨越,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乌川湖,村里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道路整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前设置有黄色、绿色两个分类垃圾桶,烟头、纸屑等乡村路上常见的垃圾在该村几近绝迹。“我们村的爹爹娭毑都是环卫‘义工’,经常义务清扫道路,既美化了环境,又锻炼了身体。”

自2007年12月乌川湖村被省环保局定为全省第一个新农村环境保护“四洁”(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示范村以来,为实现环境美好型新农村,该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村民自筹400多万元资金,大家一齐动手,真抓实干,才半年时间,“四洁”工程即按质按量完成。截至目前,该村已完成了542户人家的房屋改造,全村改水、改厕率达到91%,污水处理率达到 89%,11个村民组安装垃圾桶254个。不少农户达到了“无渣无杂一条路,整洁舒适一栋房,生态家园一个院,节能卫生一个厨,标准水质一口井,实惠环保一种能,干净清洁一个厕,垃圾分类一个桶,人工湿地一个园,污水处理一个池”的“十星”标准。

“环境好了,心情就舒畅,干活也有劲!”村民们很享受现在的“田园生活”,每天到菜园里转一转,沿着门前整洁的水泥路走一走,日子过得分外舒心。如今的乌川湖村正如村民所期盼的,实现了“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幸福乐园” 这一蓝图。

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村民生活富起来

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就是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努力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按照“五气”(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等、不望、不靠,讲志气;党员干部群众讲正气;左邻右舍讲客气;家庭讲和气;建设家园讲洋气)、“五有”(新农村建设有规划;民主管理有制度;发家致富有项目;党员干部有联系;困难之时有帮助)、“五新”(即发展有新思路;乡风文明新气象;组容整洁新面貌;培养科技致富能力新人才;新农村建设新成果)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庭院经济工程、文化强村工程。

实施绿化工程,营造绿色家园。近几年,乌川湖村共绿化荒山1535亩,退耕还林900余亩,种植围村林、景观林34.5万株。绿树掩映、空气清新的村庄,林茂树密、百鸟争鸣的山峦,高峡平湖、碧波荡漾的湖泊,引来无数来此旅游度假的客人。

庭院经济,村民增收的又一增长点。村支两委引导村民在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种植果树、蔬菜,建造经济林,不少村民种植蔬菜后,基本能自给自足,有的吃不完,还拿到市场上去卖。

当今,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乌川湖村建立了图书室、远程教育室、党员学习室、村民议事室,创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每年坚持开展以评选优秀党员、五好文明家庭、环保十星户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对评选出来的先进个人在精神、物质等方面给予奖励。

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活动,促进了乌川湖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和村民居住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

化。乌川湖村村支两委成员正以此为动力,制订新的目标,决心夺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更大胜利。

第二篇:打造优美环境建设生态家园(专题片解说词)

打造优美环境 建设生态家园(字幕)

**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作纪实(字幕+配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作,作为造福城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为破解城乡建设管理难题,全面启动城乡环卫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农村环卫和城市环卫全覆盖,城区16小时不间断保洁,16镇街、943个自然村全部纳入环卫管理体系,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加强组织领导(字幕+配音)

**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现场会及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暨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工作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多次为这项工作做重要指示,市委副书记、市长***多次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1-

行专题视察。各镇街都明确分管负责人、具体人员,通力协作开展工作。市里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由市住建局牵头,从各有关单位抽调10人,集中办公,配备了专门车辆,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专门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作的日常管理,迅速行动,掀起了新一轮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作热潮。

二、健全工作网络(字幕+配音)

在城区,按照“规范有序、职责明确、监督有力、权责统一、事费一致”的原则,打破条块管理模式,将原来由市环卫处、园林处、三个街道办事处、村居分工负责的环卫工作,全部交由市环卫处统一管理,实现了“一把扫帚扫全城”,做到了城区环卫工作全过程、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为彻底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在城市环卫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对农村环卫工作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在**镇、**镇率先开展了农村环卫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09年8月召开现场会议推广两镇成功经验,典型带动、整体铺开;各镇街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明确一名分管同志负责,全力抓好落实,全面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网络。

三、选好配齐人员(字幕+配音)

各镇街根据村域面积、人口分布,合理配臵保洁人员,1000

人以下的村庄配备1名保洁员,1000人-2000人的村庄配备2名

保洁员,每新增1000人则多配1名保洁员,组建起1796人的农村保洁员队伍。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提高保洁人员待遇,目前山区镇保洁员工资由300元/月,提高到400元/月,工矿区镇保洁员工资由400元/月,提高到500-700元/月不等。在增加保洁员人数的同时,通过培训保洁员,提高镇街保洁水平,促进保洁工作顺利开展。

四、完善环卫设施(字幕+配音)

各镇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加大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各镇街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的要求,各镇街均已建设了1处以上高标准的垃圾处理场,建成了1-2座压缩式或普通式垃圾中转站,配备了专门的垃圾运输车辆,方便了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各自然村按照

20-30户设臵1个垃圾收集池的标准,新建了一批垃圾收集池,建设了1处垃圾填埋坑。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7000余万元,16个镇街共建设垃圾中转站33个、垃圾填埋场17个、垃圾填埋坑943个、垃圾池10000多个,城区三个街道、北宿镇等镇街对村庄背街小巷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和亮化。

五、开展集中整治(字幕+配音)

**市城乡环卫一体化会议之后,我市通过报纸、电视、工作简报、现场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全市上下迅速行动

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在城区,重点实施了因利河清淤工程,出动大型挖掘机50多部,运输车辆60多台,对河道内淤泥、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共清运淤泥、垃圾10万立方米,因利河沿线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在农村,各镇街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各镇街共发动10万余人参与环境整治,调用挖掘机、铲车、运输车1万余辆次,清理三大堆3100处,清理积存垃圾3560吨,全面整治摊外摊、店外店和占道经营现象。镇村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六、提升工作标准(字幕+配音)

今年以来,镇村环卫保洁的范围由原来的村内保洁为主,逐渐向村外的路边、河道、沟渠以及村与村连接路延伸;由原来的主要道路保洁为主,逐渐向小街小巷延伸;由原来的日常保洁为主,逐渐向清理垃圾堆、粪堆、柴草堆等“三大堆”和建筑垃圾延伸。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七、加强生态建设(字幕+配音)

在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市把生态建设放在更

加突出位臵,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建设”。一是生态*东建设工程。聘请**大学编制了《**市“生态*东”建设总体规划》,根据规划,首先实施了金山大樱桃生态观光园建设,累计投资860余万元。

二是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大力实施荒山绿化、经济林基地、绿色通道等重点工程,全市累计投入造林资金3200万元,栽植苗木700万株,完成成片造林4.65万亩。三是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我市围绕做好河道综合治理、水库除险加固、水资源优化配臵等工作,重点实施了洪山流域、渠庄流域等水利治理工程。全市累计投资5500万元,完成土方41.3万m、石方4.6万m、混凝土835m,建设桥涵67座、塘坝63座。四是农村污染源综合治理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万灯杀虫工程,全市16个镇街共安装杀虫灯10360台,绿色控害面积达到51.8万亩。建成3个无公害养殖场、7个标准化饲养小区,完成5处“退村入区”工程。我市农村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治理。

八、强化监督管理(字幕+配音)

**市政府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为对镇街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市长、市纪委谈话诫勉制度,由市纪委约谈后三名镇街党委书记,后三名镇街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整改的,由市长亲自约谈。市政府为指挥部、各乡镇配备14部环卫管理车辆,强化对各乡镇环境卫生检查力度。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指挥部成立了巡查队,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形式,不定期对各镇街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办;各镇村镇办对各村环境卫生工作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保洁员进行考核,和保洁员的33

3工资挂钩。截至目前,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指挥部发文通报100多次,有力推动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市统筹城乡、服务民生,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新举措,大众日报、**日报、**电视台等媒体对我们推行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做了全面报道。**市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面推广**经验做法。省、**市各县市区,纷纷来我市参观学习。截至目前,已接待**、**、**、**、**等30多个县市区的学习考察团,累计接待60多个团队、3200多人。通过我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农村环卫管理的各种不利因素,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彻底改观,陈年垃圾得到彻底清理,河道淤泥得到清理疏通,农村三大堆不见了,苍蝇蚊子少了,居民娱乐活动多了,村民都切身感受到了身边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今河水清了,街道亮了,老百姓的房前屋后栽种了花草苗木,人们的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一个鲜花簇拥、生机盎然、和谐文明的新**迈向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创建生态文明村 建设和谐新农村

创建生态文明村 建设和谐新农村

去年以来,**县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从**农村实际、农村生活、农民需要出发,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了创建生态文明村镇活动。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效果,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经济快步发展,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创建活动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一、立足实际,精心策划,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县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86%,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不懈的山区建设,治水整地、植树造林,形成了“山顶青松戴帽、山腰花果梨桃、山脚绿水缠绕”的立体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9.2%,呈现出“春天一山花、夏天一山绿、秋天一山果、四季有景观”的生态效果,成为全县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立足这一实际,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生态建县战略,进一步加大了造林绿化、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成为**的一个品牌和优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实验示范基地,农民也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多元。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座座新瓦房盖起来,一批批小康楼建起来,但与之不相称的是,农村的整体环境却不尽人意,陈规陋习积重难返。有的村庄规划建起了新房,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村内柴草乱垛,垃圾乱堆,禽畜乱跑,污水乱倒;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温饱问题已总体解决、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这个“临界点”上,农民对改变陈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如何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在深入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县决定把创建生态文明村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生态优化”为目标,通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通过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通过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一经提出就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一场以全面建设绿色、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的运动在全县农村广泛展开。

二、科学规划,典型示范,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条件、工作基础的不平衡,和创建工作本身所涉及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着创建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对此,我们坚持抓规划、抓示范、抓投入,推动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原创:

第四篇:打造“绿色环保”名片 创建生态示范矿山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营造矿区碧水蓝天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对各位领导莅临我矿表示热烈的欢迎。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指导下,在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的号召下,我矿高度重视矿区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始终把环境保护治理作为矿区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倾力打造“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数字矿山”三张名片,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健全环保机制,完善环境保护各项规章制度,扩大矿区绿化面积,加大污染治理,加强环保设施配套,实现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四个文明协调发展。下面将我矿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工作汇报如下,敬请指导:

一、企业基本情况

团柏煤矿是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单位,位于霍州市城南乡5公里处的汾河西岸,始建于1973年12月,1980年12月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210万吨,井田横跨霍州、洪洞、汾西三县市,井田面积达34平方公里,主要开采10#煤层。近年来,通过开展“四个文明建设”,强化环境意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团柏矿现已形成一个设备完善、绿树成林的现代化、园林式生产矿区,2003年获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同年获得了省煤炭工业局“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的称号,2004年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环境保护优秀企业”的称号,2005年、2006年均获得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在2006年底又通过了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验收,并领取到排污许可证。2007年荣获“山西省生态示范矿井”的称号,2010获“全国环境保护优秀企业”。

二、环境保护措施

按照建设绿色等级的环保企业以及改善人居生存环境的思路,我矿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确保环境保护监管到位

我矿的环保工作由总工程师分管,成立环保科,下设二座污水站,设置一名科长,一名书记,二名站长,一名技术员,现有在册人数60人。具体负责日常环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制定环保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企业经营责任制中。完善环保工作管理制度和环保设施管理办法,建全污染源档案和环保设施台帐,积极申报环境行为等级评价,还积极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和法制日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全矿职工家属的环保意识。

2、大胆探索,积极实践,确保矿区矸石山治理到位

我矿的矸石山位于矿区西部的荒沟里,占地面积达89000多平方米,随着煤炭产量的增加,矸石越堆越多,为了防止矸石自燃和粉尘的飞扬,从2000年开始,对矸石山进行综合治理,在矸石山上铺设管路,安装水泵,修建高山蓄水池。每年春天组织职工家属将黄土从山下肩挑背扛运到矸石山上填空植树,种植耐干焊的火炬、刺槐和花椒树,并成立了矸石山造林绿化队,负责树苗的浇水和修剪,树苗成活率达95%以上,历时10年时间,矸石山上共栽树9万余棵,绿化面积9万余平米,现有火炬、刺槐、花椒、冬青、椿树、松树、苹果、枣树、核桃、山楂、柿子等20个品种。为了把西山公园真正建成高标准的、职工家属喜乐去的游东胜地,2010年我矿斥资三百余万元修建了南北两条进园路和一个山间蓄水池及为了改善矸石山绿化队的工作环境而建成的矸石山维建办公室。南路命名为“和谐路”,北路命名为“振兴路”,振兴路和和谐路可供观赏者上下山一览团柏矿矿山全景行走,人工湖可蓄水喂养水生动植物和对山体绿化植被浇灌,为了达到亮化效果,沿路安装了80盏景观灯、10个广播音响,为人们上山游玩、休闲锻炼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年寸草不生的荒芜山头变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可供职工家属健身游玩的矿山公园。矸石山治理的带头人--卫忠芳被评为山西省十大环保卫士。

3、建设污水处理站,开展中水复用,确保中水综合利用到位

我矿2008年底投资370万余元在矿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2000m/d,处理工艺为生物接触氧化法,2009年11月开始试运行,实际处理能力达450 m/d。2009年5投资1700余万元建设圪塔条矿井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8000m/d双系统,处理工艺为折板反应、斜管沉淀和无阀滤池,与2010年8月开始调试试运行,处理后中水一部分通过管道抽放到蓄水池内供附近居民灌溉用水和建筑用水,一部分用于井下洒水灭尘和煤体注水。根据当前的环保形势,我矿与中国国电集团霍州发电厂签订供水供热合作意向书,将一部分矿井水供给电厂使用,使我矿的矿井水回用率95%。

4、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确保粉尘污染防治到位

针对矿区运输煤尘和锅炉烟尘排放污染,我矿积极主要采取如下措施:(1)投资200多万元,在煤场安装挡风抑尘网,在四周及顶部装有喷淋洒水管路,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洒水面积和煤堆表面的湿度;(2)制定运煤车辆管理办法,限制车辆在矿区行驶速度和装煤的高

33度,且所有拉煤的车辆必须加盖,否则不予过磅上路。(3)投资40万余元购置道路洒水车,定时对矿区道路进行洒水。(4)职工食堂和矿区内所有饭店改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矿区锅炉全面装有除尘器,并将办公区的锅炉更换为新型环保锅炉,还不定期对锅炉房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一年来,我矿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转变环保工作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做到了大气、水和噪声全面达标排放,并连续10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验收。今后我们将以今天的检查为新的起点,继续加倍努力,在搞好安全生产经营的同时,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继续落实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扩大矿区绿化面积,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努力把团柏矿建设成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化矿井,为我省实现安全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团柏煤矿 二0一一年十二月

第五篇:着力美好家园建设全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

着力美好家园建设全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

——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高登权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本文提出了以美好家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叙述了具体的做法和初步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美好家园做法成效

水城县隶属于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635米,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全县辖32个乡,1个镇,307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3594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布依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2009年,生产总值达51.34亿元,人均GDP达7021.8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5亿元。财政总收入达8.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打4.51亿元。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村包括农民住房在内的民生问题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水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仍比较落后,还有大多数农户居住条件比较差,为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一池三改”等各种惠民政策的实施,水城县作出了以“美好家园

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的安排部署,旨在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找到一个符合水城实际的一个重要抓手。尤其是今年以来,水城县抢抓国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试点的机遇,大胆探索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以民居建设为龙头,以“六建六改”为主要内容,以“一项机制多项内容”为抓手,全面启动“美好家园建设”。目前,全县“美好家园建设”正以沙坡村为样板全面铺开。主要做法体现为“六抓”:

一是强化领导抓保障。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于今年5月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美好家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组建办公室,具体负责美好家园建设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和资金管理等,领导小组坚持适时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各乡镇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抽调专人负责,使美好家园建设层层有人抓。为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县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任组长的11个督查组,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指导和部门、乡镇干部包保美好家园建设制度,明文规定正县级领导联系10户,副县级领导联系8户,部门正科级干部包保6户,副科级干部包保4户,股级干部包保2户;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包保10户,副科级干部包保8户,股室负责人包保6户,一般干部职工包保4户。县四个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指导,分管副县长到现场办公达10余次,及时帮助乡村和农户协调解决了一大批具体困难。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水城县的美好家园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了解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对规划、建筑风格等多次提出指导性意见,有关领导也亲临现场调研指导,市直有关部门对规划设计、房屋布局等给予具体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水城县美好家园建设顺利起步。

二是突出试点抓样板。2010年水城县第一批危房改造任务数为14173户,为确保危房改造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县委县政府按照先点、后线、再面的思路,在《水城县美好家园建设图集》审定后,当即决定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全部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建设,并确定率先抓好水黄路沿线和两水线沿线自然村寨844户的试点。为加快推进试点,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遵义、黔东南、毕节等地进行学习参观,并决定在蟠龙乡沙坡村五组开展民房改造试点,旨在从点上取得经验后再铺开。试点工作自5月中旬启动以来,县美好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对民房改造坚持日调度,实行倒计时工作制,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还派出精干力量驻点督促指导,同时,蟠龙乡党委政府派出2名领导和6名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具体抓,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30余栋民居改造任务。

三是创新思路抓建设。新农村建设没有现成模式,县委县政府注重把国家、省、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水城农村实际结合,拓宽思路,拓展内容,着力“六建”“六改”,努力把群众安居乐业统一于美好家园建设的全过程。首先,着力六建:一是民居建设。组织制定了《水城县2010年美好家园建设暨整村推进实施方案》、《水城县美好家园建设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指导手册》等,并印发了“水城县美好家园民居外观图”,严格要求各乡镇以《图集》为标准,以《手册》为指导,以“外观图”为参照,认真做好美好家园建设规划,确保外观风格统一;施工中,对每一道工序、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严把安全关、价格关、质量关、廉政关,引导并帮助群众建造具有减灾抗灾能力、造价适中和安全适用的“放心房”、“满意房”。二是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城县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县确定重点发展马铃薯、猕猴桃、蔬菜等7大产业,继续推进“十个万工程”的基础上,要求各自然村寨围绕全县产业发展需要,认真落实“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要求,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基地,促进农民通

过产业发展增收致富,为民居建设奠定雄厚基础。三是农村庭院经济建设。教育引导并组织农民以沼气池综合利用为核心,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有限土地,把种植、养殖、沼气池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循环链,推进资源循环合理利用,使农民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四是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中,水城县既充分考虑新居道路、供排水、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又结合“双创双建”工作开展,以“整脏治乱”为主要内容,着力推进村庄整治,治理“五乱”现象,扎实抓好村寨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围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以村(居)民自治“一项机制多项内容”为抓手,积极引导群众制定《村规民约》,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尽力改变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着力创造一个群众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六是新型农民队伍建设。着眼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按照“农民有用,农民能用,农民会用,用了见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科技、文化、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和本领。其次,强化“六改”: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改院、改水、改路,努力改变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把农民群众从传统的烟熏火燎、人畜混居等落后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创新思路,把“六建六改”融入新农村建设,努力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四是重视指导抓培训。针对全县危房改造点多面广,农民素质不够高,技术人员难以满足需求的现状,县委县政府把加强指导、精心培训摆在首位,明确由美好家园办和蟠龙乡配合,采取现场观摩和理论培训等方式,于6月16日至18日举办了为期3天的培训会,对各乡镇组织的10名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中,既要求参训人员到民居改造建设现场认真听取技术人员讲解,实地参与建设实践,亲自感受每个环节的技术要领;又利用一天时间全面讲解上级和县委县政府有关美好家园建设的政策及相关知识,通过认真培训,使参训人员基本掌握

了有关政策和技术要领。同时,还通过参训人员发挥、帮、带作用,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和能工巧匠。

五是排忧解难抓落实。在美好家园建设推进过程中,水城县遇到了农户筹资能力弱、劳动力短缺、建材紧张等困难和问题,针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多,加之大多数需要改造和搬迁的房屋处于偏远村寨,劳动力需求大的问题,采取由乡镇动员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组织劳动力参与美好家园建设。针对危房改造对象大多属贫困户,自筹资金困难,仅靠补助资金难以启动的问题,在明确以农户自筹为主、外部扶助为辅原则的前提下,县委县政府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资金整合,积极引导农户通过贷款政府贴息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并作出规定,只要是按照《水城县美好家园建设图集》修建的,房屋美化每户补助5000元,还计划拿出108.96万元用于庭院美化、村庄干道、连户道路硬化、修建垃圾池和公厕等补助资金,并从明年起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还注重动员各扶贫挂钩单位尽力帮助困难户解决困难,形成建设合力。针对全县建材尤其是建筑所需钢筋、砂石紧缺的问题,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加强集中采购,合理规划砂石点,想尽千方百计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确保美好家园建设有序推进。

六是加强宣传抓激励。由于群众是美好家园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和投资主体,在县级财力较弱情况下,把调动群众积极性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把县制定出台的“旧房改造给补贴、新房建设给政策、落实要求给服务”的政策交给群众,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在沙坡村的试点工作中,县、乡工作组和村支两委一道,采取召开群众会,进村入户与群众交心谈心等方式,向群众讲清建设美好家园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算经济账,深受群众欢迎。为使美好家园建设在全县迅速推开,6月28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乡镇领导和村干

部700余人参加的美好家园建设现场会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自觉按照《图集》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下步全面铺开打下良好思想基础。

作者系中共水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下载打造优美环境,建设和谐家园――乌川湖村创建新农村生态环保示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打造优美环境,建设和谐家园――乌川湖村创建新农村生态环保示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